提问的五种修炼(总第226期)
本期目录
1. 何嘉蓉:《听杜老师谈“提问”》
2. 杜老师批注:《提问的五种修炼》
3. 萌萌:《读后感:怕什么》
听杜老师谈“提问”
文/何嘉蓉
我是国际政治专业2016级的学生何嘉蓉。这是我的听课笔记。
记得在教务处主页上看到高研院招驻院本科生的通知时,我正在美国交换。因为没法登陆高研院的网站,我还拜托了室友把每一位老师的介绍截屏给我。仔细看完之后,我决定报名杜老师那一组。
尽管十一月的时候小组就成立了,但由于在外交换,我直到快放寒假时才第一次见杜老师。来之前我出于好奇上网搜到了老师的照片,第一感觉是有些严肃,看起来很儒雅,像是会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的老师。这就让我有些敬畏了,以至于见面之前我忐忑了好久,就怕自己说了什么特别幼稚的话。
因为老师比较忙,直到饭点,我才见到了老师。与照片上相比,老师本人看上去更有学者气息。尽管不说话时依旧让人觉得挺严肃,开口聊起来却意外地平易近人。老师听说我还没有吃午饭,就让学姐把刚到的外卖也分给了我一份,说是边吃边聊。
那个学期我正好完成一篇关于卢旺达大屠杀的论文,于是就先向老师请教了有关“仇恨宣传”的一些问题。
在我看来,正是被垄断的宣传机器重复性极强、充满恐怖行为指导的仇恨宣传,使得许多胡图族人丧失了理智,偏听偏信捏造的或有选择性的事实,从而酿成了这一悲剧。实际上,即使是现在,媒体往往依旧难以把握叙述屈辱历史的尺度,很容易将“前事不忘”变成了充满戾气的“仇恨宣传”,这不仅无助于“铭记历史,以史为鉴”,还会使愤怒、仇恨的情绪蒙蔽人的心灵,使人们一时看不清过去,也看不清现在和未来。
老师在评价“仇恨宣传”时有句话令我印象非常深刻:“这个世界不能靠仇恨走向未来,恨无法使人类进步。”
他说,诚然,对类似于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悲剧,我们不能、也不可能忘记,但是仇恨,仅有仇恨,是不能为人类带来和平和希望。只有“爱”和人性关怀能带来真正的和解,而只有这样的态度能引领人类正确地理解历史并携手向前,创造更灿烂的未来。
杜老师还说,普通民众对于悲剧的记忆常常会因为各种原因存在细节上的扭曲或偏差,因此我们要对历史记忆始终保持一种谦卑的、谨慎的态度,不能偏听偏信。另外,比起“抠历史的细枝末节”,更重要的是掌握理解全局的能力,即对一整段历史全貌的把握、定位等,不能“只见针线,不见衣服”。
老师还在一些基本的学术和学习能力上给予了我建议和指导。
首先是有关问题意识。我时常觉得看书或者做观察时提不出好问题,要么就是抓不住重点想不到有什么问题,要么就是缺乏知识基础,问出来的问题很没有价值。
老师鼓励我去尝试着回归童年,重拾自己的好奇心,不要害怕提问。
其实之前也有好友鼓励过我“反正对于教授来说,我们怎么提问都是肤浅的,那不如肤浅到底,有问题就问”。
我反思了自己在“提问”上存在的问题,其一是“不敢”,总担心会被人嘲笑;其二是“不会表达”,由于缺乏准备和专业基础,很多时候我不能准确表述自己的问题,导致对方不能理解;其三是“自己思考不够”,很多问题在向老师提问之前,应该先由自己进行一番思考,或者是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例如查阅相关文献等,这样不仅会让自己的问题变得更精炼,也能提高效率,免去不必要的非常基础的讲解。
老师有一个观点给了我很大的鼓舞:“任何肤浅的提问,都有深刻的背景。有些天真之问,甚至是在动摇观念的根基。因此,肤浅的提问能得到高深的回答。”
然后是在概念、理论等的感知力上,老师给了我一些非常中肯的建议。其中,老师说的最直接点明问题的一句话是“读书太多,体验太少。”确实,仔细想来,无论是在案例的接触上还是个人的实践上,我都经历太少,因而会对来源于实践、高度概括的概念和理论有些“消化不良”。
正如老师所言,即使吃再多的草,如果不会消化反刍,那么顶多是一个草包,而非一头能吸收草的营养而茁壮成长的牛。在未来的学习中,我会更加注重案例的阅读和个人实践的积累。另外,在更进一步加强专业知识储备的基础上,训练自己的分析能力,不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式”的听、看、记,而是尝试着分析所见所闻背后的含义,并进行综合概括。
那天,学姐订了四份外卖,我们一人一份,老师似乎格外满意当日的伙食,一边吃着一边问今天是哪一家,自己好记下来,说是以后如果要点外卖就有选择了。
吃完饭,杜老师像家长似的与学长们聊起了家长里短的话题。
坐在旁边,忽然觉得,原来学者气质,并不都意味着高高在上遥不可及,也可以有这样的温暖和亲近。
杜老师批注:
读书人要有问题意识,是老生常谈了。不过,很少有人说起,问题意识是从哪里来的。
问题意识是从提问、尤其是追问那里来的,提问与追问的能力则来自以下五种修炼:
1、好奇,纯真的探究乐趣。
2、怀疑,不轻信和崇拜一切既有学说。
3、勇敢,不惮于提出这些怀疑。
4、想象,为更好的解释、描述、建构、批评提供新假说。
5、践行,想到了会说,说了会做。能够行动,懂得查询,学会证明。
同时集齐这些能力的学生,是天下最好的学生。鼓励这些能力的学校,是最好的精英学校。懂得珍惜这些品格的家长,是最一流的家长。
我们都知道,身边没多少这样的学生,很少这样的家长,几乎看不到这样的学校。这是教育体制所决定的,这是形形色色的考评指标所限定的。很多天赋异禀的学生,在经过家长、老师、学校、招考的重重洗劫和扼杀后,再也没有提问的秉性了。能够在体制下幸存提问能力和创新追求的人,得有多么顽强的生命力!
这就是很多中国学生能够在考分上逆天,却少有创新发明的原因。
这其实也是我们的一些社会科学界,能够出版大量学术作品,却无能于向世界学术宝库贡献哪怕一个术语、一个理论的原因。
人,喜欢读书是好的,但是,不会提问的人,不足以谈读书。诚如欠缺热诚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为什么会有人读书越读越傻?甚至,有些人读书很多,却毫无判断力。那就是因为他们以为,读书会自动让他们形成新学说。这是一个危险而久远的错觉。
如果读书多就是学者品格,那么,图书管理员最可能成为教授了。如果读书多就能生产新知识,那么一个阅读器就能当科学家了。
我们新闻史学界的泰斗方汉奇先生,一向以读书著称,他重视史料,但并没有让自己湮没在浩瀚的史料中,他永远有新问题提出,也永远不盲从、不轻信,一直有新的史学追问,对任何新事物抱有纯粹的好奇心。正是他的问题意识,达成了对材料的深度解读,让新闻史研究焕发出生命力。
博闻强识的读书人很多,但方汉奇式的成就不多。好学深思,这其实是好学者区别于凡庸的界限。
如果你还在上学,那么,学会新奇、执着、深沉的提问,就是你超越平凡人生的初端。
怕什么
文/萌萌
刚加入杜课编辑部时,我是十分忐忑的:什么样的选题才符合《杜课》的气质?我提出的问题会不会因显得幼稚而令老师失望?怎样才能将问题简单明晰地传达出去呢?碍于“准研究生”的身份,这些疑问又蒙上了一层十分别扭的情绪。
诚如老师所言,同时集齐好奇、怀疑、勇敢、想象、践行等能力的学生,是天下最好的学生,这般学生很难得。但我们何尝不是拥有成为这类学生的可能呢?
在每次采访前,为选题多读几份资料;在每一个采访问题里,倾注更多的理性的勇气……“怕什么呢?”选择一个并不安逸却洋溢着“少年气”的别样假期,选择一个以阅读、提问、反思为主旋律的夏天,选择同需要讨论而非信徒的老师对话,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杜课》的座右铭是“一期一会”。这四个字是日本茶道文化的一种说法,意思是指,一生只能遇到一次的唯一的人或事物。在茶道里,表演茶道的人会在心里怀着“一生只相遇一次”的心情来诚心礼遇面前每一位前来品茶的客人。在《杜课》中,大约杜骏飞老师也是要如此对待每一位学生及他们的提问吧。
《杜课》粉丝群成立啦!欢迎您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杜课小助手(微信号:dukexzs)加入《杜课》粉丝群,与我们分享您在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所悟。您也可以提出对《杜课》的建议和意见,我们会认真听取并改进。我们期待和相信,有了您的参与,《杜课》才能朝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前进。
感谢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往期精选
人物:阿米尔·汗的完美人生|范雨素的意义|苦难课:祁同伟与范雨素|王小波,你好啊| 高华:历史天际的微光|科恩的诗、歌和人生|乌尔班尼的牺牲|世间好物不坚牢:读杨绛先生|丁龙的馈赠与追问|崔永元变了吗
视频:杜课导言|孤独|新闻理想|父母与子女|大学规划|校园霸凌|变形
文字:《人民的名义》七问七答|雍园记(全)|庆典无言|“作女”|我们本没有资格纪念屈原 |寄小读者|媒介变人形|证婚词|两百期寄语|人文|论八卦号的倒掉(一)(二)|你的本意是什么|杜课的聚会 |不可实现的幸运,就让它消失吧|如何报道极端暴力事件|张悦然:青春消费时代的逆行者|给父亲的十一首诗 | 杨绛的“不争”到底是什么?| 咸鱼同学你想多了|聆听这“失落的一代” | 新华社不像新华社了吗?| 少室山上那一拜|寒门高考|坏老人|李嘉诚对你说了什么(杜课评注版)| 毕业生(1):你到底需不需要读研?| 毕业生(2):你是一个怎样的职场新人?|毕业生(3):创什么都行,别创业 | 听杜老师谈吃面 | 有多少人活着,但人生却从未开始
鸣谢:
郑钢新媒体教育基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萌萌
责编|魏安
杜 课
邮箱:njuduke@163.com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