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批新导演,“死”于豆瓣开分?

何小沁 娱理 2021-08-07


在FIRST这样属于年轻人的电影展上,影迷有很大几率跟导演迎头相遇。一个是因为场所集中,另一个是因为青年导演大多都是第一次带着作品来到电影节,双方都很珍惜交流的机会。

 

然而对话经常这样尴尬地止住:“对的,我就是刚刚在豆瓣上给您打了一星的那个人……”


《老兽》的导演周子阳最早豆瓣ID叫做“杀死影评人”,来FIRST展映过后,回去他就默默改掉了这个网名。



电影节展映的大多是作者向的小众文艺作品,观众则是一群最见多识广、最不留情面的深度影迷,激烈碰撞在所难免。碰撞本无错,但电影节的残酷性在于,一部电影只要放映了第一场,有十几个人标记了短评,豆瓣可能就会瞬间开分。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这样的分数或许并不会好看。


本届FIRST青年电影展上,评分样本过少、豆瓣开分过早成为一个热议话题。有业内人士指出,开分6分可能会成为新导演的一道“生死线”,一旦第一次露面后获得了低于6分的评价,大概率会对之后的口碑产生引导作用,这部电影后续的发行和上映基本也是死路一条。一个很有潜力的新导演,有可能因为这样一次草率的评判,就渐渐远离了电影行业。


相比之下,商业片的开分机制要显得讳莫如深得多。一位制片人直言,在豆瓣的评分体系下,“穷片”得不到公正待遇,首映如同上刑场。


截至7月31日晚的观众选择荣誉评选情况


这真的是个无解题吗?娱理工作室征集了众多业内人士的看法。

“保持期待,接受批评”


几年来的经验,让业内形成一种共识:没有足够的自信,就别轻易把电影送去电影节。能被“交口称赞”当然是好事,一旦口碑崩了,对正式上映只会有弊无利。


而青年导演没得选,争取在FIRST、平遥这样的影展平台上展映,可能就是他们唯一能被业界看到的机会。


去年平遥出现了若干部“神作”,一传十十传百,竟然形成一票难求、影迷争相观赏打差评的奇观——比如3.5分的《荒野咖啡馆》和3.9分的《伊比利亚的派对》。



今年FIRST倒没有口碑如此极端的作品,但也有一些电影因为种种主客观原因,被一些苛刻的影迷怒打一星。


比如有一部叫《老郑飞到天上去了》,张颂文演一个短视频草根网红,原本是本届最值得期待、今后最有可能上院线的竞赛片之一,因为平庸的剧作和崩坏的结尾,被很多影迷送上差评。有网友犀利调侃“《白眼飞到天上去了》”,“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


娱理工作室了解,这部电影在制作中途曾遇到资金困难,幸而麦特文化出手相救,才做完了后期。映后导演看到很多差评,一整天倍感受挫,情绪低落。

 

《老郑飞到天上去了》的豆瓣评分及部分犀利差评


有一部电影叫《一江春水》,主角是一个南方小城的足疗店洗脚妹,电影的前80分钟都是细水长流的生活白描,结尾故事猛然转移到了东北,暗示了一个很大的反转。片尾这几分钟戏份写出了一个漂亮的人物弧光,将电影的高度又拉升了一个层级。


可是在电影节有的观众会急着赶场,没看完最后几分钟就提前离场了,或者没理解片尾的反转,给出的评价就不高。

 

《一江春水》的豆瓣评分


还有一部电影叫《水草长生》,主角是一位少年和他的爷爷,主要就讲他们日复一日地插秧、喷农药、灌溉,以及找寻丢失的牛。


因为素人表演、迟缓的节奏、弱戏剧冲突,看睡了大批观众,导演拍摄横跨11年都没被很多人注意到,更不用说深层的美学和表达了。

 

《水草长生》的豆瓣评分


《故乡异客》是个有自传色彩的故事,导演李崧鸣几年前曾生过一场大病,胸部以下只有脚趾能动,“差点就交代了”。但他的经历并未获得所有人的共鸣,有影迷批评这部电影是“巨婴编剧的意淫,自我沉溺不可自拔”。

 


导演李崧鸣在首映现场掩面哭泣,图源水印


李崧鸣对娱理工作室说,入围电影节的片子,只放一场豆瓣就开分,他认为的确有点早了。因为样本过少,电影节观众又都处于体力和精力消耗巨大的状态中,每天看好几部,只要电影里有一点令他不舒服的地方,可能就会被打差评。


但是,李崧鸣也表示完全尊重观众的想法和评价。“电影放映之后就是观众最大,我们有自由表达的权利,观众也有发表感受的权利。我们会以平和的心态去接受,保持期待,也接受批评。


不管是好评还是差评,我都想了解观众的想法,之后会有一个复盘和自省,这是有好处的。不是说以后就要按照观众的喜好走,但观众的评价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



一部电影如果在电影节口碑爆棚,可能很快就会有追加投资方、发行方、流媒体平台等找上门来。但如果口碑平平,又是“卖相”不佳的小众文艺片的话,可能连上院线一日游的机会都没有。


李崧鸣自知《故乡异客》是一部很私人化的作品,很难有好的票房表现,“但是,能回一点(成本)是一点吧,不想赔得特别狠,那样的话会导致之后的电影也很难做下去。”他自己就是第一出品方,目前还面临着比较大的资金压力。


《故乡异客》

“给缺水缺肥的‘根部’导演一口喘息的时间”


因为青年导演普遍穷、惨、不容易,观众就有义务打分“放水”吗?当然不是。但这背后还有一个参考坐标系问题。


FIRST系的很多青年导演都不是学电影出身,年龄也才二三十岁,难免在技术、经验、人脉、资金、资源上都有所欠缺,还达不到成熟导演水平。为了拍出自己的第一部电影,他们想尽一切办法筹钱,有的跟亲戚借,有的卖房卖车,有的提前支取了公积金,没给自己留多少后路。


前两年,有导演全程用三千多块钱的运动相机拍了一部纪录片,因为画质粗糙,大部分篇幅只能调成黑白。还有位导演片尾拍了一只白狐,观众问她有什么含义,导演惭愧表示因为找不到白狼,所以只好用白狐代替。


但这样的技术瑕疵掩盖不了很多青年导演在影像和叙事方面的天赋、才华。郝杰、忻钰坤、马凯、蔡成杰、李非、文牧野、胡波、周子阳、张大磊……太多青年导演正是从FIRST起步,拍出了在华语影坛一鸣惊人的作品。



FIRST青年电影展名誉主席谢飞导演与第十五届FIRST 一号人物忻钰坤导演


今年一些业内和影迷呼吁的,就是再给这些青年导演一点点成长的时间和空间,再耐心等等看看,不要急于一棒子打死。


“我们做的都是最根部的作者,根部都处于缺水缺肥的阶段,希望大家能稍微给他们一口喘息的时间,让他们先成长起来。


如果他们成名了以后,忘记了最初拍电影的初心,那大家一定别留情面,要狠狠地批评他们。”FIRST影展CEO李子为说。


某知名制片人H也借娱理工作室表示,希望影迷们“珍惜手中的小小权力,因为口嗨很容易,而你要考虑到青年导演、文艺片导演的创作条件、大环境、受到的种种限制……


的确,我们的文艺片、商业片都离世界一流水平还有一段距离,国产文艺片想要生存下去尤其艰难。对于青年导演,我觉得可以多给半颗星鼓励,让他们能有机会继续从事这个行业。”




适当鼓励文艺电影、作者电影、新导演作品,不是因为偏袒它们,恰恰因为它们的合理生存空间正在不断受到挤压。


在任何国家,文艺片发展都不能依靠商业院线,而是要靠专项基金、政策扶持、艺术院线,以及权威的电影节平台。文艺片的目标也从来不是赚钱,它的题材价值、美学价值、影响力都无法以金钱来衡量。


2021年,中国电影集体缺席欧洲三大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或许已经为当前紧迫的局面敲了一记警钟。



“穷片难买晚开分”


此次对于影展豆瓣开分的争议,还有一个背景是,近两年商业片的开分愈发“薛定谔”起来。相比之下,对待文艺片的杀伐决断就显得不太公平。


比如某些主流题材项目,打差评会被折叠甚至删除,评论区只显示少量精选出来的好评内容;有的重点影片干脆关闭了评分功能。


如果说以上属于因为题材原因而保护的话,很多纯商业片的开分也没有遵循常规。有的电影上映一周,或者票房超过3亿了,都还没有开分。电视剧也是,例如有一部有流量主演的剧早就播完了,已经有一万三千多人打分,竟然至今都没有开分。


一位曾入围三大节主竞赛的电影人在朋友圈发出质疑:“穷片”买不起豆瓣延迟开分的服务,更没钱控评,所以有时电影节首映就是上赌场甚至上刑场。

 


对此,有豆瓣工作人员否认了豆瓣售卖“延迟开分服务”的说法。


书影音评分是豆瓣的核心产品和竞争力,豆瓣一直在不断优化算法,尽力保证评分真实有效、公正公平。但豆瓣至今没有摸索出一套成熟公开的商业化变现模式,不确定的开分机制令外界渐渐产生了一些好奇和疑问的声音。


就算豆瓣官方努力保持独立,粉丝养号、营销公司、水军、各大观影团、舆情监测机构……也会源源不断地向算法发起冲击,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斗争无止息。


这样一来,小众“穷片”就像退潮时裸泳的人,一目了然。而大的影视剧项目经过层层包装、粉黑混战,评分早已不能百分百反映出最真实的口碑。



“既然这样的现状无法改变,起码在开分规则上,豆瓣应该做到一视同仁。电影节的片子什么时候开分,电影上映多久开分,剧播了多久开分,有多少有效评分之后开分……应该形成一套相对固定的规则,这样才能服众。”某制片人向我们表示。


一位明星团队人员告诉娱理工作室,以前也有片方尝试过给电影节片子控评,比如一部电影北京时间下午5点在戛纳首映,片方就买好水军7点进行投放。还有的宣传公司干脆亲自上阵,发动所有员工给自家片子打满五星好评,同时还注意了给其他竞赛片也打个分,显得真实一些。


“但电影节作弊太明显了。国内跑电影节的一共没多少人,每部片写评论的都是那几个ID,你突然放一群水军进来,一看就知道是刷的,给人观感很不好。”


电影节的片子,正应了那句“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基本都会获得比较客观的评判。如果均分差不多6分的话,那么就不是电影节片子普遍打分低,而是这本来就差不多是国产文艺片的真实分数。


今年戛纳电影节的场刊评分



“这把刀迟早要落到脖子上”

然而也有人认为,既然决定来电影节,就应该做好一切心理准备,接受好的坏的结果。


“被打低分我觉得没必要觉得委屈,来电影节就是接受检验的。国外电影也是一样的,放完就开分,这就是电影节的作用之一啊。如果害怕被检验,那可以选择不来。”一位多年跑电影节的记者表示。



媒体人君伟发微博称,不要害怕打分,打分既不可怕,也不重要


陈砺志作为麦特文化董事长兼CEO、《老郑飞到天上去了》的出品人,也表示很坦然地接受观众评价。


“一部电影拍摄完成,迟早都是要面世的。我始终相信一部电影最终获得的票务平台、豆瓣、网络平台的最终平均分,是接近这部电影的真实评价的。


豆瓣的这种高压机制可以成为创作者头上的一把刀,如果你的作品水准不够,这把刀就会落在你脖子上,伸头缩头都逃不过。从这种角度而言,与其晚开,不如早开。


《老郑飞到天上去了》生下来就是要走电影节,且要面对最苛刻评价的。”


陈砺志觉得,电影节提前开分无可无不可。从保护文艺片、保护青年导演的积极性来看,也许是可以考虑延迟开分,但本质上这种保护是无力的,意义不大。


一位影评人称,讨伐豆瓣开分公平性的同时,也应考虑这类电影是否有必要去电影节


《送我上青云》《风平浪静》《平原上的摩西》等影片制片人顿河干脆认为,文艺片导演不必那么执着于网络开分。国内文艺片发行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口碑并不一定能左右一部电影是否能有好的宣发出路,商业潜力倒是可能更起决定作用。《棒!少年》豆瓣评分至今维持在8.6的高分,口碑足够好了,但票房依然很受限。


《水草长生》导演荀伟平当年是县状元,考上了中科大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在西宁,常有人打趣问他,中科大的高材生为什么要来拍电影?荀伟平说,他很喜欢鲁迅,对于当下这个时代,他觉得自己有一种要把它拍摄下来的使命感,这是驱使他拍电影的原动力。只要这个动力在,就会坚持拍下去。


“我不介意影迷打几颗星,我愿意直面影评人的苛刻,最困难的阶段都在拍摄过程中经历过了。青年导演要对自己有所认知,不要因为有人打五星就得意洋洋,也不必因为有人打差评就妄自菲薄。艺术作品,终究还是要接受时间的考验。”荀伟平对娱理工作室说。


《水草长生》


推荐阅读

主笔专栏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点击标题可阅读更多娱理精彩内容

缉魂 76天  送你一朵小红花 紧急救援

郑渊洁 琼瑶  金基德 王小帅 尔冬升 胡杏儿 姚安娜 

 刘诗诗  刘浩存 热依扎 杨祐宁 王骁 杨天真 丁辉

虾米音乐关停 乘风破浪的姐姐2  老奇葩们  

阳光之下 上阳赋 大秦赋 有翡 天官赐福 紧急公关

追光吧哥哥 你好生活  令人心动的offer2 演员请就位2

2021偶像市场观察  2021训练生市场观察 娱乐圈打工学霸  

北京文化观察 TVB颁奖礼 饭圈应援观察  制片人生存实录

 #难听#  跨年晚会观察《沐浴之神》版权方 易小星

中国编剧为何被逼到绝路   海南岛电影节奇遇记  

中国女孩在皮克斯  春节档电影前瞻  吉祥如意  春节档头炮

 住在密室里的人 明星会在恋综谈恋爱吗 中国视效大片

唐人街探案3  你好李焕英 刺杀小说家 哪吒重生 人潮汹涌


微信公众号最近更改了推送机制

推文不再按照时间线显示

也就是说,需要大家

将[娱理]设置星标

多点在看

这样算法就能

提升我们和你们之间的联系啦

亲爱的你

就能更及时地收到我们的信息啦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