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暑期学习硬货:十六节课带你入门“数字人文”!

零壹编辑部 零壹Lab 2022-10-08

第一课 定义“数字人文”

历史变化:数字人文定义

什么是人文计算,什么不是?——数字人文的前世

何谓“数位人文学”?

界定数字人文——十年后的回顾

人文学科,数字地做

海量?智慧?整洁?混乱?——人文学科中的数据 


词云统计来自第一课中的文章全文(图源:徐力恒)


第二课 数字人文的历史

危机突破:数字人文的出现

文化的数字丈量:“数字人文”下的人文学科

一个新领域的出现:中国的数字人文研究

北美与西欧的数字人文中国研究状况论析

钱锺书与中国社科院古代典籍数字化工程

当下中国“数字人文”的境遇及意义反思


词云统计来自第二课中的文章全文(图源:徐力恒)


第三课 数字人文的核心问题和思维方式

我们为什么需要数字人文

數位人文研究的理論基礎

“远读”的原意:基于《远读》的引文和原文的观察

当历史学者谈论大数据时,究竟在谈论什么?

技术还是话语?“大数据”的陷阱 

非意识认知:拓展人文学科思维(上)

非意识认知:拓展人文学科思维(下)


第四课 如何成为数字人文学者

你是数字人文者(DHer)么?

如果你习惯待在某个固定领域做研究,那最好别选数字人文

一位青年数字人文学者的自白

台湾数字人文教育的困难与展望

国内首个数字史学课程——独家推送课程资料!


第五课 数字人文研究方法

数字人文研究方法

对专业特征强的现代汉语文本的无监督分析

统计学与人文研究的结合如何可能?(上)——清华大学统计学研究中心邓柯博士访谈

统计学与人文研究的结合如何可能?(下)——清华大学统计学研究中心邓柯博士访谈

社会网络分析

以含關鍵詞例句為中心的觀念史研究

引入數據庫方法對人文研究的意義


第六课 数字人文与数据库

关系型史学数据库(上):从用户角度看CBDB

关系型史学数据库(下):从开发者角度看CBDB,兼及数字文献学

为什么及怎么样建立“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研究专业数据库(1830-1930)”

数字档案化广告蜉蝣:以中国商业广告档案库(1880-1940)为例

通往思辨的基础设施研究

数字基础设施的维护及其人文意义


第七课 数字人文与观念史、概念史

“共现”词频分析及其运用 ——以“华人”观念起源为(上)

“共现”词频分析及其运用 ——以“华人”观念起源为例(下)

观念群变化的数位人文研究——以《新青年》为例(上)

观念群变化的数位人文研究——以《新青年》为例(下)

数位人文视野下的知识分类观察: 两部官修类书的比较分析(上)

数位人文视野下的知识分类观察: 两部官修类书的比较分析(下)

情感现象学与色彩政治学— 中唐诗歌白色抒情系谱的数位人文研究(上)

情感现象学与色彩政治学— 中唐诗歌白色抒情系谱的数位人文研究(中)

情感现象学与色彩政治学— 中唐诗歌白色抒情系谱的数位人文研究(下)


词云统计来自第七课中的文章全文(图源:徐力恒)


第八课 数字人文与地理

从地图学到地理可视化

电子地图和地理空间分析

从再现到映射:理解空间数据(导论篇)

从再现到映射:生产空间数据(实战篇)

你所不知道的“地图学院”

GIS界的圣经——《地理信息系统与科学》

《地理空间革命》Geospatial Revolution:地理空间科学导论

空间人文视野下的景观史研究


第九课 数字图书馆、博物馆及档案馆

图档博领域的智慧数据及其在数字人文研究中的角色

数字人文研究于博物馆研究现况分析与未来趋势探讨

出版物、权力、学术赞助:论学术发表中的不平等问题

数字人文范式下的版本目录学和书籍史

缺席的图像:档案沉默、数据视觉化和詹姆斯•赫明斯(上)

缺席的图像:档案沉默、数据视觉化和詹姆斯•赫明斯(下)

数字档案中的战争记录——《阴影谷》与《1916年的信》


第十课 数字人文与文学研究

文学研究新趋势:文本细读与机器学习之辨

远读、文学实验室与数字人文:弗朗哥∙莫莱蒂的文学研究路径

世界文学、距离阅读与文学批评的数字人文转型(上)——弗兰克·莫莱蒂的文学理论演进逻辑
世界文学、距离阅读与文学批评的数字人文转型(下)——弗兰克·莫莱蒂的文学理论演进逻辑

数字人文文学研究与近代文学的兴起 ——以北美文学研究学科史为中心的文献学考察(上)

数字人文文学研究与近代文学的兴起 ——以北美文学研究学科史为中心的文献学考察(中)

数字人文文学研究与近代文学的兴起 ——以北美文学研究学科史为中心的文献学考察(下)

朝向“数字人文”的文学批评实践:进路与反思(上)

朝向“数字人文”的文学批评实践:进路与反思(中)

朝向“数字人文”的文学批评实践:进路与反思(下)

数字人文:概念、历史、现状及其在文学研究中的应用(上)

数字人文:概念、历史、现状及其在文学研究中的应用(下)

自我重复与东亚文学现代性,1900—1930(上)

自我重复与东亚文学现代性,1900—1930(下)

女性的友谊与诗 ——从顾太清交游网络分析看“秋红吟社”的变迁

查找与替换:约瑟芬•迈尔斯与远距离阅读的起源

社会网络分析与“《大波》三部曲”的人物功能(上)

社会网络分析与“《大波》三部曲”的人物功能(下)


第十一课 数字和互联网艺术

作为隐喻的现实

当我们谈论互联网艺术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

科技x艺术 用新的方式和艺术家对话

《文之褶皱》:从控制论到远程通信艺术

瓦科·寇斯卡:net.art 与 ASCII

《布兰多》:叙事与World Wide Web

RiversLand:时间美学与代码



第十二课 媒介哲学

除了巴迪欧、阿甘本和朗西埃,你还应该知道他!——独一无二基特勒

伟大数字灵魂的一生——基特勒

弗里德里希·A·基特勒之《话语网络1800/1900》

《作为虚拟现实的叙事》(第二版):文学与电子媒介中的沉浸和互动

专题:传播政治经济学与数字时代的劳动转型

数字劳工与下一代互联网


第十三课 数字空间诗学

数字时代的乡愁——《路边野餐》和《长江图》(上)

数字时代的地理书写与乡愁——互动叙事下的无人之境(下)

攻壳都市提喻法

票房,流动,与城市空间

数字时代的数字建造与数字建筑

重建巴黎圣母院就靠这些数字人文数据了!



第十四课 人工智能

人类的不断再定义:人工智能之父艾伦·图灵的灵性密码

图灵:作为人类自我知识的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艺术与现代艺术的遗产

人工智能美学如何可能

普罗米修斯精神与人工智能前史——人工智能概念的历史规范主义回顾

跌入“恐惑谷”的机器人——从延齐与森政弘的理论说起


第十五课 后人类与赛博格

游走在现实与虚拟之间——你不知道的“赛博格”

“后人类”—— 一个玩味性的解读

自拍中的“后人类”

卡西尼号与来自太空的爱

《攻壳机动队》:存在先于本质的日本魂创伤记忆

草薙素子与哈拉维:赛博格性别神话的彻底失败

虚拟交互与性·爱:社会调查与电影文本的反诘法


第十六课 数字人文及其挑战

数字人文及其不朽

数字人文到底干了点啥?

“数字人文”热背景下的冷思考

数字人文知识生产转型过程中的困境与突围(上)

数字人文知识生产转型过程中的困境与突围(下)

数字人文的幻灭


END


主编 / 陈静、徐力恒

责编 / 任苗青

美编 / 任苗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