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5年你本不该错过的演讲|产品运营·精华导览(二)

2016-02-23 笔记侠 笔记侠


关注笔记侠,回复“红包和邮件地址”,有机会抽到课件和音频,拼运气啦!赶快发给团伙一起跨年学习


郝志中:没有一个烂产品靠运营成功的,如何做1%?

熊俊:创业者和产品经理们,不要强行帮老奶奶过马路


郝志中:没有一个烂产品靠运营成功的,如何做1%?


郝志中,迅雷看看前CEO,大咖说创始人

 

一、互联网是新技术、新模式、新思维

 

互联网就是“3个1”:一种技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一种新的思维精神。

 

互联网就能干2个事情:聚合和连接。

 

通过互联网聚合了很多信息、人、资源,把人和人、人和产品、产品和服务连接起来,实现去中心化、去中介化。

 

通过这两个事情,互联网提升了社交、通讯、商业、公司运营的效率,这是互联网能干的。

 

互联网不能干什么?这是我个人的理解,分享给大家。所有的线下服务,互联网都不能干。剪头发、坐车、吃饭、制造产品、睡觉,互联网都解决不了。

 

互联网能影响的是什么?垄断顾客的信息入口。

 

对于互联网价值深刻的理解是:它能干什么、什么不能干。我们一定要清楚自己要干什么事情,是要干O2O还是纯互联网的事情?然后接下来思考要怎么干。

 

抛出第一个观点:

 

没有传统行业,只有传统型企业,互联网是一种技术、商业模式和思维,如果在这个新的时代不去借用,可能我们的效率就会降低。

 

媒体就是媒体,没有传统不传统,只是你的内容形式、技术和渠道是不是用了新的技术、新的思想进行?如果你没有,你就是传统的媒体企业,但不能代表媒体行业是传统的。

 

现在到了一个加速度的时代。我们不能以线性的视角看待未来3到5年的变化。

 

面对加速度和互联网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思考问题?原点就是从用户出发。

 

我们今天看到好多概念,我唯一能够清楚的是:所有的概念和问题都要看有没有用户的需求。

 

二、用户需求

 

1、什么是用户需求?

 

互联网从出生就是平等开放,用户来就来,离开就离开了,和传统售卖完全不一样。

 

2、怎么梳理用户需求呢?

 


第一,用户需求采集和发现

 

A、互联网在解决什么需求?

 

互联网在更深层次地解决深层需求,不只是功能需求,还有精神需求,其实就一个字:更。更便宜、更好玩、更快速、更海量。

 

当我们知道什么是真正需求的时候,接下来要看谁是我们真正的用户。只有抓住粉丝用户和铁杆用户,才能真正做大。

 

B、如何来描述用户?

 

用户的自然属性(性别职业等)、场景、频率,其中粉丝用户和铁杆用户就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用户。

 

C、什么是粉丝用户?

 

小,越小越好,尽量年龄小、小众,他们爱传播、爱分享。

 

D、如何找到真实需求和种子用户呢?

 

所有的需求首先都来自于自己,然后通过自己去问朋友和很多人。我们如何认定是真实需求呢?需要验证。当我们找到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需求以及知道哪些人需要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做一个产品,更好满足这些人的需求。

 

第二,用户需求的分析:4个方法

 

A、用户访谈

 

请用户或朋友到一个地方聊天,甚至把产品页面发给别人调研,咨询他们能否看懂,从用户端了解产品需求。

 

首先,要有一个基本的提纲,在宽松的环境中了解沟通;其次,用户有时候说和做是不一致的,需要识别清楚。

 

B、调查问卷

 

问卷设计是最重要的,不要太长,不要超出15个问题,否则用户会烦躁。最好是封闭式的问题,不要问对方怎么样或者有什么提议,最关键是调查问卷收集回来之后,即使你和团队认为已经OK了,也还是要先再测试下,千万不要直接就上线。最后,样本量要大,尽量做上千个问卷调查。

 

C、可行性测试

 

注意,不要给用户提示,让用户去用你的产品,看你的界面或UI看好不好,甚至动用高级的用眼动仪跟踪用户的行为。

 

D、数据分析

 

最常见的就是植入代码,尤其是大用户量产品,是非常慎重新版本上线的,仅仅是通过部分测试来看用户的实际需求是什么。

 

每个方法各有偏重,用户访谈更侧重在于发现需求,可行性测试侧重鱼验证需求,调查问卷和数据分析是在量化用户的需求数据。每个分析方法都可以采用,只要适合产品就好,组合使用也可以,但是用户访谈是必须做的。

 

第三,用户需求的提炼

 


首先,要把错误数据、没有用的、不该有的需求剔除掉,然后进行需求的排序,从用户需求来看,需求分为三个部分:用户需求的目的、用户需求的行为、真实需求。

 

何为用户需求的目的?即功能需求,也就是表面需求,如看新闻、看电影。

 

何为用户需求的行为?用户想看电影,要怎么看?我们当时做视频也排序了行为,70%是通过搜索引擎来到网站,因此2010年百度投资了爱奇艺,百度想:既然视频来自于搜索,那就自己干。

 

何为真实需求?这是用户用这个产品,选择这个产品的原因。

 

3、用户分层

 

谁是我们的粉丝用户、目标用户和普遍用户?这会直接影响我们的产品决策和功能设计。

 

有些产品经理很厉害,不需要方法,通过现象洞察到本质,比如乔布斯,但是大部分人没有这样的能力,需要一些方法。

 

如何描述需求呢?

 

方法:“3个1”:一个需求文档,一个用户画像,一个故事。

 

需求文档包括调研方法、样本情况、参与者、需求过程、需求整理。用户画像就是从目标用户和粉丝用户中去虚拟出画像,从而具体明确用户:TA叫什么?在哪里工作?具体行为是什么?放在场景里面进行描述,让很多人具体明了地知道用户。

 

如果我们在做一个产品的时候,从自身的资源出发,从自身的战略规划出发,你的产品一定会遇到问题。

 

一定要站在用户需求这个原点更深刻地了解用户需求。

 

当你想清楚了以后,再加上强大的资源,创业的成功率才会大大提高。

 

三、产品设计

 

互联网的产品设计有很多关键词,会不断重复出现:用户、用户需求、核心功能、用户体验。

 

通过互联网满足用户需求的工具叫做产品,所有PC和手机端的应用都可以列为产品,由产品经理和设计开发出来,著名的产品经理如乔布斯、马化腾、周鸿祎。

 

真正的产品经理是怎样去做的呢?

 

做产品设计的六个步骤:产品定位、用户分析、功能设计、交互设计、结构设计、视觉设计。

 

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产品来满足需求?当产品定位和用户清晰做完之后,开始做功能设计和交互设计,让用户用得更爽。

 

产品和分析出来之后,要做产品决策,我们现在谈到的产品经理不只是负责一个功能或细节。往往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创业者就是最大的产品经理。

 

产品定位怎么做?

 

产品定位要能够一句话说清楚,如果说不清楚,就用类比法和排除法,就是“和谁一样”或者“和谁不一样”,所以产品的第一句是做什么,第二是做给谁,第三是做成什么样。如果你一句话说不清楚,就是产品定位和提炼没搞清楚。

 

产品定位可以分阶段说不同的层面,刚开始从功能层面去表达,成熟阶段可以从情感层面去诉求。

 

产品定位完,就开始做用户需求的分析,然后进行产品设计环节,产品的设计从需求开始。

 

产品设计到底怎么做?给大家一个框架:产品决策、功能设计、用户体验。

 


1、产品决策

 

即决定做还是不做,决定功能上还是不上,一旦决策错误就是创业失败了,一旦上了不该上的功能就会影响产品发展,而且会给团队造成很不好的影响,决策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产品决策非常重要,决定不做什么甚至比做什么还重要。很多产品经理,越了解用户需求,越会满足用户的需求,因为了解越多,越想做得更多,这个时候一定要谨慎。

 

产品决策怎么做?

 

核心:用户需求驱动。由用户需求来驱动,前期是用户一定实际存在的需求,而不是由我们的经验、臆想,用户的需求来自用户自己的行为、建议和表达。

 

互联网产品或者创业项目,千万不要来自于经验、资源规划和行业竞争压力,退回到用户,才能找到实际存在的需求。

 

实际的需求存在之后,如何做产品决策?

 

第一是判断需求的大小,第二是进行需求全过程的分析,第三是价值一致性的判断。

 

当这三个方面都已经确认清楚了,再做产品决策,我们要谨慎。

 

A,需求的大小;

 

什么是大需求?普遍用户和目标用户的高频需求是大需求。也有另外一种情况,需求的提出者是小众用户群,但他们是铁杆粉丝,这个时候也要理解成大需求。

 

我们首先要满足普遍需求和目标需求,然后更应该满足粉丝需求,从而让产品越来越强。

 

产品的竞争力不是来自于别的需求,而是满足于大需求。

 

B,满足需求的全过程;

 

需求分目的、行为和原因,比如购物是我们的需求,首先我们找到一个购物网站,然后挑选产品、比较价格、填写订单,完成支付,这就是全过程。需求的全过程就是三个字:找、选、用。

 

我们的产品可能帮助“找选用”其中某一个环节,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判断我们是否能够把客户需求的全过程满足,如果能,就做产品决策,如果不能,就要谨慎。

 

任何一个新出来的技术和功能都不太可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产品,概念不能成为产品。概念加上用户需求,才能成为一个产品。

 

产品的竞争力也来自于需求全过程的满足,可能这个需求已经超过你的产品边界,但是你要把产品做好,你就要超过边界,你的产品才有竞争力。

 

C,价值一致性的判断。

 

当我们有新产品立项的时候,我们需要判定新产品和原来公司的产品价值是否是一致的,至少要做一个判断。当我们产品新功能上线的时候,这个新功能是否在产品的主线上?如果不在需求的主线上,我们要谨慎。

 

百度很多产品,只要和搜索不一致的,都不会成功。周鸿祎老师从杀毒一直做到电脑管理,这也是很成功的,360的安装量达到90%,它帮我们管理电脑,从安全到管理是价值一致性的。

 

大家一定要注意,不是你的功能多,你的产品就很强,而是在需求主线上的功能强大和一致性。

 

怎么做竞争分析呢?

 


什么是致命的弱点?不是体现在领先者资源少、技术差、产品不好看,是用户需求满足方面有重大缺陷,这才是领先者致命的弱点。

 

产品经理一定要做需求的发现者,而不是创造者,要从现象看到本质,产品决策极其重要,一旦决定做了,就要做到最好,才能成功。

 

2、功能设计

 

当产品决策做完之后,就是功能设计,这是产品的立身之本。

 

功能设计分为两个方面:基础功能和核心功能。基础功能代表产品的日常流程,如注册、登陆、支付、展示等等,基础功能怎么做?一个字:抄。互联网已经20年了,移动互联网也已经5年了,用户已经形成了固定的使用各种产品的习惯。抄并不可耻,可耻的是抄不好,抄都抄不对。

 

用户不可能是基于功能强大而来的,是因为需要,所以来了,核心功能就是起到这个作用,核心功能是产品的立身之本。

 

核心功能怎么做?

 

首先来自于产品定位和用户需求,然后进行功能分解。

 

第一,满足用户需求的关键性因素,即用户痛点;

 

第二,满足用户需求的功能重点,用户行为在哪个环节最重要?怎么找到这两点?要回到产品定位和用户需求。

 

用户在哪个环节遇到的问题最多?这是功能重点。注册流程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是用户注册失败之后下一个流程怎么走。还有预约服务,如果用户流程是登陆、找专家、预约、等待、专家回复、在线确认,哪个环节最重要?等待,就是专家能不能接你的单子。上网看视频,也是如此。把全过程想清楚,了解用户在哪个环节会遇到最大的问题,然后帮助用户。

 

找到用户的关键性因素和功能重点,合起来就是核心功能。

 

3、用户体验

 

现在互联网产品不仅仅注重功能的竞争,还有体验的竞争,让用户更爽,主要体现在细节,可以通过通过结构、交互、视觉三个方面展开。

 

几个用户体验的原则:

 

第一,不要强迫用户;

 

第二,不要让用户思考;

 

第三,方便;

 

第四,不要破坏用户的习惯。

 

牛逼的产品经理不是表现在设计上有多么超级牛逼的功能,而是超级简单,把用户门槛降到最低。我们要站在傻瓜的角度去看待产品,既要跳进去,又要跳出来,这对产品经理要求很高的。

 

产品设计其实蛮难的,虽然我谈了方法论、框架、结构和体验,但是做产品经理真的蛮难,能做好的不多。不管是不是一个产品经理,但是我们一定要有产品经理的思维设计产品。

 

总结一下:

 

时代变了,我们要做新形态的产品,专业不是体现产品专业上,而是用户的方便性。

 

四、网络运营

 

好的产品设计是成功的起点,持续的成功依靠运营。周老师说过:产品不是设计出来的,是运营出来的。从1.0产品上线之后,所有一切都是运营,包括营销和市场,到底什么是网络运营?

 

网络运营不是推广,这是不合理的。网络运营是不断满足用户需求及完善产品基础上,以持续获取用户和提升用户活跃度为目标的一系列工。

 

如何做好网络运营?

 

第一,运营模型

 


什么是运营目标?就两个事情:用户数量的提升、用户活跃度的提升。衡量一个产品价值,是你有多少人和活跃度高不高。从运营体系来看,运营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跟产品技术部门、推广部门、市场部门有关,是三个部门组成的体系,千万不要割裂开,这是要特别注意的,KPI都不能仅仅在一个部门内考核。

 

运营最大的特点是双方反馈,反馈用户需求-改善产品-反馈用户需求-改善产品,产品部门反馈用户需求。从流程角度来看,你如果想把产品做好,外包是不可能的,如果开始人员不齐全的,开始可以可以外包的,但不能一直交给外面,外包是解决不了的,构建一个互联网团队。

 

从网络运营的角度来看,有三种类型:

 

运营型产品、产品驱动(用户带动产品往前跑)、市场驱动。

 

产品型驱动是最好的,效率最高的。

 

网络运营有四大指标:来源量、转化率、活跃度、留存率。

 


网络运营模型就像卖衣服,门店要吸引客人进店,然后导购打动用户进行销售,同时推荐对方多买两套和办理会员卡,让他重复购买,这个过程就是网络运营的过程,把这个过程转化为模型就是:每日来多少客户、用户如何使用产品。

 

哪些是老用户,哪些是新用户,我们要区分出来,老用户是由产品来决定的,新用户是由运营来的,运营的目标就是把新用户变成老用户。

 

活跃度是形容用户使用我们产品的程度,包括用户停留时长等等,用户活跃度高的产品就是好产品。

 

留存率是什么?一个产品一个星期20万安装量,是很高的,但是我们认真看下留存率,每周都下往下降,6周变成了4.1%。这样的留存率,每星期往里装几十万用户,但是十周后没有一个留下来,就是运营很强,可以拉来很多用户,日活用户数不增长。绝大部分留存率曲线是下降的,最后在一个时间段和X轴是平行的,最好的留存率曲线是不和X轴相碰撞。

 

所有产品商业价值都是这样来计算的。在这里注意一个关键:这四个指标都是运营指标,用运营的用户指标去衡量运营的好坏,不要用PV和播放量衡量产品好不好。

 

第二,运营周期

 

我们主要来聊聊种子期,搞定第一批用户,产品的核心是当你产品的第一版本核心功能明确就可以上线,然后验证核心功能是否满足用户的核心需求。

 

那么,你的第一批用户是谁呢?哪些用户对我们产品最敏感、最爱传播我们的呢?牢牢把他抓住。种子用户越明确越小越好,谁也没有办法可以面对普遍人群,除了BAT 大平台。

 

有四个吸引用户的方法:

 

A,做内容型产品;

 

B,做地推;

 

C,马甲法;

 

D、传染法。

 

种子期可以进行不同的方法,做起来超难,很多创业CEO就是注册马甲和用户聊。但是种子期运营最重要的指标是什么?留存率。不要在意来多少人,关键来的人多少人留下来,如果用户没有留下来,就要考虑产品是不是有问题,是不是运营有问题?种子期就是用精益创业验证产品是否 ok。

 

种子期运营的时候,需要的是自然留存率,什么都不给,不给奖励,不给补贴,用户愿不愿意留下来?假如补贴,你就不知道用户是因为补贴还是产品而来。假如我们的产品留存率好,就是持续运营,如果不好,就要新的调整和迭代。种子期的运营是最难的,如果成功了,就是你产品成功的一半。

 

再来看爆发期,就是用户快速增长。爆发期是从种子用户从真实用户转变的过程。快速迭代是围绕着核心功能快速迭代,而不是狂做各种功能,微信每两周做一个迭代,全部围绕移动通讯,从几百万用户变成一个亿用户的时候,都没有做其它产品。

 

爆发期特别要注意的就是来源量的提升,有几种方法:

 

A,买流量;

 

B,傍大款;

 

C,靠关系;

 

D,装土豪,去补贴。

 

但是,爆发期一定不要做新功能的开发,还是围绕核心功能去做。一个产品的成功一定有爆发期,如果没有,产品是有问题的,但是也要注意一个问题,不是我们加大推广产生用户快速增长,而是去掉之后,用户爆发式增长。

 

平台期有两种情况:用户发展太好了,缓和下节奏;一种是滞缓的,就服务好老用户。平台期要做稳定性和细节体验的提升,微信在2015年没有太多其它新功能,主要做架构稳定性的调整。这个时候最关注的运营指标是活跃度,可以举办活动、用户等级的设置,新浪微博都是这样干的。从移动通讯到社交,是第二个微信蓄水池的形成。

 

平台期运营不是让产品快速发展,而是为下一个阶段做准备。

 

好的产品一定种子期形成之后有爆发期,然后爆发期和平台期交互出现,之后越来越健康,良性发展。新产品启动最难,不要着急大力推广,一定要花时间验证策略。90%的产品是死在种子期,如何跳出魔咒,就成功了一半。

 

第三,网络推广

 

网络推广的核心是拉新的转化,从渠道页面到推广页面再到产品页面很重要。来源源都来自于渠道,有大量用户的就是渠道。如何跟渠道合作?第一,流量互导;第二,资源互换;第三,买量,现在流量都被BAT垄断。

 

转化率的提升都在于细节,无论是点击、注册、安装的转化率,都是来自于细节的优化。

 

五、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是用户模式。

 

互联网商业模式和产品运营、收入相关的模式,有用户就有收入,只是你变现能力的问题。

 

互联网商业模式是先免费才能赚大钱,至少是几百万、几千万、上亿用户的时候才形成规模化收入。

 

商业模式的三个步骤:

 

好的产品、海量用户、产生收入(广告、会员、电商、游戏)。

 

为什么有的公司赚的钱多,有的钱少?第一你有什么用户,第二有多少,第三如何变现。

 

再看看商业模式的两种方式,如果统计下有很多种,但是归根结底,收入手段就两种,第一种是广告,你获取了用户之后买个别人,第二种是电商,是你获取用户之后卖产品。

 

无非是把用户卖给别人,还是向用户销售实体产品、虚拟服务、会员等等。

 

不管你是电商也好,广告也好,都是用户需求来驱动的,不是销售力。打扰用户的品牌广告一定会消亡,用户需要的广告才是最终的广告形式。

 

最后,分享三种商业模式结构:

 

第一种结构:单边型;

 

很多互联网公司包括两个角色:买方和卖方,这种结构叫做单边型,大部分互联网公司都是这样的结构。

 

第二种结构:平台型;

 

三种角色:平台、买方和卖方,这是平台型结构,比如淘宝。

 

平台型结构和单边型结构的差异点在哪里?

 

第一,要看你服务的用户所需要的需求是标准化还是非标准化的,如果是标准化的,可以用单边型启动,如果是非标准化的,尽量做平台性的,单边型容易启动,边际效益比较高,平台性是很难启动的,但是好处是一旦启动之后,你的边际成本会降低,而且具有竞争优势。

 

第三种结构:增值型。

 

如腾讯的QQ是免费的,然后延伸广告、电商、会员等,360也是这样的结构,未来的微信、摸摸也是这样的。

 

我们清楚了步骤和结构,最后看下收入怎样产生,简单说几个:

 

第一,匹配需求驱动的精准广告投放,你喜欢车新闻,就有车广告,这种转化率是好的,是用户所需要的;

 

第二,入口型收益,比如网站“好123”,超简单,广东一位初中生做的,鼓捣一个页面,最后鼓捣大了,这样的静态页面,每年给百度带来多少收入?40亿以上。

 

第三,花钱去广告:购买更好的服务;

 

第四,抓住人性刚需:花钱送道具,现在打开YY,一个姑娘的节目好多几万人在看,它怎么赚钱?送一朵花5元,送钻戒100元;

 

第五、网上泡妞,比如陌陌,新用户只能是一星级,要升级就要花钱。

 


最后给大家的建议,做互联网创业的时候,要做点或线的选择,不是所有的公司都要做平台,如果你是产品型公司,能不能用互联网思维和模式把产品做得更好?互联网最擅长的是线的连接,把连接做好。现在要成为平台很难,建议大家做优秀的产品型公司,因为在未来,当互联网的连接效率越来越高,大的公司也会越来越大,小公司会越来越小。

90后创始人齐俊元:员工就是正在工作着的用户



项目协作工具Teambition创始人,创业1年,公司估值1亿,用户行业第一。入选中国最具投资价值50强


一、普惠

 

大家现在都说B2C的市场已经很火了,我们现在在做B2B服务。以前B2B是依靠售卖软件来赚钱,企业购买之后交付给员工使用。一般做B2B的创业者都是了解企业管理者的需求,然后用方案去满足它。其实,真正的企业软件用户是员工,而不是购买者、管理者、老板,因为我们太多的管理者意识,而没有真正把员工当作真正的用户,于是员工的参与度越来越低。后来我们开发了Teambition,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是为员工服务的,用户范围几乎不受限制。

 

在企业软件市场,你要换一个思维,去考虑有多少人用你这个工具和产品。最早的审批、财务软件,你经常会看到用的人很少;到了销售管理、资源管理类软件,用的人更多了,价值更大。如果我们能够让一个软件企业的人都使用,这样的市场是不是更大、更有意义?如果我们的软件能够帮助他们跨区域进行工作协作,这就更了不起了。

 

我是做产品的,所以我说下对产品的思考:

 

1、一见钟情

 

用户第一眼看上你就喜欢你,第一面就有愉悦的心情。

 

2、不假思索

 

用户来到产品的时候,可以不假思索地解决问题。

 

3、喜出望外

 

4、矢志不渝

 

不离不弃的契约感受是非常重要的。社群的力量非常大,用户可以一起帮我们去发现问题,伴随成长。

 

以上这四个环节和谈恋爱是很类似的。

 

5、普惠

 

二、团队

 

人是最关键的一件事情,但很多人却没有真正在乎这个事情。后来,我真正知道了,员工就是正在工作着的用户,要让他们的工作也成为一个很好的体验。什么是很好的工作体验?是自助餐吗?是不加班吗?不见得。这个时代真正好的工作体验是什么?是极端利己吗?极端利己关注的是自己开心不开心;是极端利人吗?极端利人是什么都不图,就想努力。

 

其实最重要的是大家都有非常清晰的目标,让所有的员工有参与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不只是一颗螺丝钉,有了目标才能有一切。

 

在我的团队,诚信与坦诚非常重要。皮克斯的每一部电影最早的时候并没有做出最好的故事,但是它有一个智囊团,内部先讲给大家听,看大家有没有感觉。这个智囊团的要求是:

 

第一,智囊团的成员都有制作电影的经验;

 

第二,这个团队没有所谓权威一说。

 

在皮克斯里面,谁是权威?乔布斯!但是,乔布斯在那个时候,就不被允许参加智囊团,乔布斯也答应不参加。

 

三、创造

 

预知未来的最好方式是创造未来。我推荐大家创造扁平化的网状组织结构,扁平化的网状结构是最有效率的组织结构。在一个公司里面,每个人有两个作用:内部作用和外部作用,内部作用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外部作用是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事,这样结构的公司是创新力最强的公司。层级结构要打平,让员工之间没有太多的管理级别。

 

谷歌有一个20%自由时间的概念,可以在每天上班的时候抽出20%的事件,做自己任何想做的事情,Gmail等等的诞生都来自这个20%的自由时间。

 

Facebook有一个创意实验室,任何人都可以加入。Paper就来自创意实验室,是诞生于内部的4星级产品。创造一个环境,让团队去创造,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四、永恒

 

乔布斯死之前有三个愿望:把iPhone做出来(因为这款产品会让苹果员工理解我们要做的是什么样的事情)、皮克斯年年做下去、我的孩子都能长大且有目标值得一生去奋斗。为了做一家百年企业,我们更要学会拥抱变化、顺应时代的变化,这家公司必须有一些举措去拥抱这些变化。

 

熊俊:创业者和产品经理们,不要强行帮老奶奶过马路


熊俊,同步推、91助手创始人,担任由著名天使投资人李开复、徐小平、蔡文胜等联合发起的“群英会”导师

 

第一,成功的创业者和产品经理,他们有方法论和捷径吗?

 

不要过高估计做出优秀产品和创业成功的成功率。如果你一开始做一个事情,就说里面要涉及到很多环节,而且很多环节是你不可控的,那么成功概率就会很低。能够多次做出优秀产品的创业者屈指可数。以太网创始人BobMetcalfe(鲍勃·麦特卡夫)说过一句话:“我见过最成功的创业者对他们成功的原因也一无所知,我的成功对我自己来说也是个谜,现在只不过好一点点。”

 

今天一个成功的产品到底有没有葵花宝典?我想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只靠方法论是做不出好产品的,方法论不等于捷径。

 

用户只能说得清楚他的显性需求。对于产品经理来讲,对一个问题要有深刻的洞察力,而不是看到用户表面现实的表象。

 

第二,对于产品经理和创业者,到底洞察力来自哪里?

 

知识只是基础,如果不够深厚,经验就无法累计,更无法有效连接。知识是常识,创意是见识,洞察力来自于哪里?今天所有的一切,来源于知识的累计,最后形成很好的创意。

 

什么是有用的知识?什么是无用的知识?乔布斯说:“你无法把点滴与未来联系,只能通过回顾才能看见,所以你必须相信过去的点滴能够串联起来。”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你会发现,你所有的未来都是过去的点滴积累起来的。

 

所有优秀的产品经理,没有一个人知识是非常狭窄的。知识的广度、深度(经验),加上知识之外的见识,这就形成你的洞察力。

 

你没有在这个事情上花上一万小时,是谈不上洞察力的。伟大的产品经理,每天都在做很伟大的决定和抉择吗?作为创业者和产品经理,绝大多数都是在惊涛骇浪之下默默潜行,每天都是大量地做基础工作,收集大量的基础数据。

 

洞察力从哪里来?就来自于你平常的基础工作,没有这些基础工作,就不要谈方法论,因为任何方法论都有它的边界条件。

 

第三,从互联网发展,看如何发掘用户需求?

 

过去互联网经历了三个过程:工具、内容/娱乐、电商/本地化服务。刚开始,很多工具先解决有和无,然后大量重复出现,在工具化的后期就会产生寡头,一个工具就能满足你原来所有的需求,之后开始产生内容属性的电子书、娱乐等等,再次促进网络的快速发展,引来资费的下降、带宽的增加,最后引来电商的兴起、本地化服务。

 

我认为,有一个比“多屏互动”更好的总结:过去人围着设备走,即电脑,这就意味着当时的互联网经济形态是流量经济,因为你做在电脑面前的时候,你能查看信息,你希望一次性把信息获取。大量的流量广告开始出现PC上。而当你离开电脑的时候,你就无法查看信息,你所有的信息获取还是都从线下来,那个时候做传统行业的生意,即使不去线上传播,在线下打广告依然有效。

 


到了移动互联网,设备开始围着人走,就变成了场景经济,你会发现过去的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本质差别就是从流量经济到场景经济。今天是你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会想到一个对应的APP。移动互联网是在某个时点要做什么然后就可以获取。今天移动互联网的流量不是越来越集中,而是越来越分散。几乎都围绕着交流,今天没有一个app可以做到什么时候都可以打开我、都可以用。

 

今天最大的价值就是通过你的App和用户的场景连接在一起,价值就彰显了。不能把用户和场景连接在一起,你的App就没有用户来源了。很多传统的人对我说:如果大家都去做互联网,都去做虚业了,没有人做实业了,中国还有未来吗?

 

在工业革命时代,电不仅带来电风扇,也产生了电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前所未有得新行业。

 

那么,难道做互联网就是“传统+互联网”吗?大数据的核心是数据吗?是洞见。社群的核心是人群吗?是连接。O2O的本质是线上营销吗?是用户导向经营。


当设备围着人走的时候,你的信息获取是无时无刻的,这个时候在电视、平面媒体做广告已经无效了,因为用户已经不在那里了,怎么会有价值。在未来,纯粹的互联网也会变成一个传统行业,它只不过是提供一个连接,只是一个基础,互联网提供连接之后,电子商务、本地化服务最终开始延展,你以为你的对手是友商,其实是时代。

 

第四,优秀的创业者和产品经理,首先要做正确的事

 

当你用正确的方法却做一个没人要的东西,会怎样?用户要的只是一个solution(参考含义:答案)而不是function(参考含义:方式)。很多创业者找到一个能解决痛点的function,然后觉得很有用,然后吭哧吭哧在搞,事实上创业的过程就是在寻找solution的过程:用户的痛点在哪里?

 


产品经理先要搞清楚一件事情:做正确的事情。先做正确的事情,再正确地做事。只要你做的对,你可以走慢一点。但是当你做错了,你永远都没有走到的一天,做的事情正确,后面的一切才会有价值。

 

如果你今天在做一个新领域的事情,你比的不是一次性久对用户的洞察是否够清楚,而是能够不断地判断自己的假设和用户需求是否一致,然后快速调整和优化。目前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教你发现用户需求,今天产品经理的工作事实上就是盲人摸象,事实是我们不知道的。

 

如果你要做一个不分文化背景、宗教、性别、年龄都喜欢和可以使用的产品,做不到。因此,你要想想:你的产品要为谁服务?哪些人不服务?做产品是在找一个能够覆盖足够大的群体的共性和个性的平衡。

 

实现需求的手段不同,但不说明实现手段等于需求本身,需求本来就在,你需要去挖掘,同一个需求可以用不同的实现手段,以前做不到新的技术,现在能做到了,这只是因为有了新的解决方案。

 

第五,有什么寻找痛点的切入方式呢?

 

1、可以先从自身的痛点开始做

 

口袋购物创始人王珂说:“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自己真的是重度用户,和确定自己是用户,有着非常巨大的差异,前者对产品有很大直觉上正确的判断,是后者无法企及的。”


我当时托人从国外买苹果手机回来,然后我使用的时候,发现苹果手机里面的东西很难导入到微软系统来,后来不断发现苹果手机铃声单调等等,后来就自己做了很多功能以满足自己的需求,后来就发展出91助手,因为我自己是典型的苹果手机用户,最后写出了91助手。

 

2、可以从别人的痛点开始做

 

我一个朋友说他只能做别人的痛点,也就是美柚(女性经期助手应用)创始人陈方毅,他说:“人类有史以来,从未有过一个几千万人的纯女性社会。”他做了美柚,除了育儿功能,里面其它的经期产品等都是自己用不着的。他怎么从别人的痛点寻求的?他说他的对手如果是女性的话,她们去做产品,只有一个样本:自己。他虽然没有自己的样板,但是如果和一群女性去访谈,他的样本数可以是1000。


3、可以从别人的失败中学习

 

美国C&AMARKTING的创始人是一个犹太人,公司成立十多年,自有一千多个不同的产品,年销售额上亿美金,有一千多个买手,每天去亚马逊商场看产品的差评,通过数据判断和分析决定要不要去改造某个产品的设计。

 

最后,还是说几个用户需求的方法论。

 

如果我们今天在一个地方要大规模地爆发一个传染病,最重要的是什么?第一是传染源,第二是易感人群。一个产品也是一样,你需要找到产品的传染源,他会去告诉别人,有些人是比较容易感染的。

 

你需要迅速的自然成长来证明用户有需求。对于新产品来讲,几个数字很重要:新增比留存重要。当你产品新增不好、留存不错,也许你做的是一个很小众的产品,用户有需求,但是量很小。要知道,一个小池子是养不出大鱼的。你要不断找到用户的反馈去修改你的产品。

 

最后,没有任何办法可以帮你找到用户需求,因为用户需求是不可度量、不确定性的,因此需要我们快速实践、收取反馈。对于一个产品,你心里的100分,在别人眼里未必是100分。

 

也许找到产品需求有很多方法,但是要回到自我修养,你要掌握知识、经验和知识之外的见识,所有优秀的创业者和产品经理只会比你更勤奋,绝对不会天天都在做伟大的决定,每天都要做很细碎的内容。你只要有一段时间不打篮球,你的手感就会变差,光懂得打球的规则是不够的,这里没有捷径。


PS:以上笔记均源自笔记侠在混沌研习社合作的笔记摘要。


想看更多春节系列知识红包,点击

2015年你本不该错过的演讲|产品运营·精华导览(一)

2015年你本不该错过的演讲:互联网新思维·精华导览(一)

2015年你本不该错过的演讲:互联网新思维·精华导览(二)

2015年你本不该错过的演讲:互联网新思维·精华导览(三)

2015年你本不该错过的演讲:互联网新思维·精华导览(四)

2015年你本不该错过的演讲|互联网新思维·精华导览(五)

2015年你本不该错过的演讲|互联网新方法·精华导览(一)

2015年你本不该错过的演讲|互联网新方法·精华导览(二)

2015年你本不该错过的演讲|人工智能·精华导览

2015年你本不该错过的演讲|大数据·精华导览

2015年你本不该错过的演讲|组织管理·精华导览

2015年你本不该错过的演讲|创业法律·精华导览(一)

2015年你本不该错过的演讲|创业法律·精华导览(二)

2015年你本不该错过的演讲|互联网投资·精华导览(一)

2015年你本不该错过的演讲|互联网投资·精华导览(二)

2015年你本不该错过的演讲|自媒体运营·精华导览(一)

2015年你本不该错过的演讲|自媒体运营·精华导览(二)

2015年你本不该错过的演讲|传播创新·精华导览(一)

2015年你本不该错过的演讲|传播创新·精华导览(二)

2015年你本不该错过的演讲|传播创新·精华导览(三)

2015年你本不该错过的演讲|传播创新·精华导览(四)

2015年你本不该错过的演讲|社群管理·精华导览

2015年你本不该错过的演讲|知识管理·精华导览

点击下面,还有惊喜

打开有惊喜:不用给红包,也能看笔记


打赏不归笔记侠,归笔记达人,代谢



点击大咖名字,查看精彩笔记

李善友傅盛余晨龚焱徐新阎焱程维张小龙张一鸣俞敏洪李丰蔡文胜段永朝罗振宇罗胖罗振宇2吴晓波吴伯凡宗毅熊俊吴声秋叶伊光旭李欣频王东岳...

回复大咖名字,查看精彩笔记

KK丨克莱·舍基丨周鸿祎|张邦鑫丨季琦|刘德|雕爷|王信文|齐俊元|凯兹|赵迎光|行动派琦琦丨张怡筠......

互联网笔记合作伙伴

混沌研习社|创业邦|领英中国|36氪|中欧商业在线|中欧战略系|黑马会|复旦大学哲学课堂|李欣频私塾课|互联网大篷车|行动派|中关村国际创业节|福建省互联网年会|俺来也青春创业营|葡萄创投|碳九学社|广州创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