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徐贲:为什么我们总是打不败杠精

徐贲 槛外记 2023-11-30


不少人从小在大批判、大辩论中学会了胡搅蛮缠、强词夺理、言辞嚣张,长大成人后,他们仍然以为辩论就该是这个样子,浑然不知这种形同泼皮的厚皮纠缠根本就不是有教养的说理逻辑。

杠精本色

王蒙先生有一个小小说,叫《雄辩症》,说的是一个患上“厚皮逻辑症”的人去看医生,医生对他进行外科手术后无效,改用内科治疗,给他配了《逻辑学》的药,不料服用后出现新的症状。病人又去看医生,于是有了下面这样的对话。 

医生说:“请坐!” 

此公说:“为什么要坐呢?难道你要剥夺我不坐的权利吗?” 

医生无可奈何,知道此公曾有过的事情,于是倒了一杯水给他,说:“请喝水吧。” 

此公说:“这样谈问题是片面的,因而是荒谬的。不是所有的水都能喝。假如你在水中掺入氰化钾,就绝对不能喝。” 

医生说:“我这里并没有放毒药嘛。你放心!” 

此公说:“谁说你放了毒药?难道我诬陷你放了毒药?难道检察院的起诉书上说你放了毒药?我没说你放毒药,而你说我放了毒药,你这才是放了比毒药更毒的毒药!” 

医生毫无办法,便叹了一口气,换一个话题说:“今天天气不错。” 

此公说:“纯粹是胡说八道!你这里天气不错吗?即使是天气不错,并不等于全世界的天气不错,比如北极就在刮寒风,漫漫长夜,冰山正在撞击……” 

医生说:“我说的今天天气不错,一般是指本地,不是全球嘛。大家也都是这么理解的嘛!” 

此公说:“大家都理解的难道就一定是正确的吗?大家认为对的就一定是对的吗?……” 

王蒙先生用夸张的笔墨描述的大概是不少中国人熟练运用“辩证法”的“厚皮逻辑”,这是一种很难治愈的恶疾,病根不在于缺乏逻辑,而在于滥用逻辑——那是一套可以让人无休无止“雄辩”下去,并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诡辩逻辑。 


我是杠精我怕谁

虽说是“厚皮逻辑”,但其实“厚皮”的不是逻辑(逻辑只有正确与谬误之分),而是无羞耻地运用谬误逻辑的人(杠精)。精神心理病研究者们把“厚脸”解释为一种与羞耻防卫有关的“自恋个性失调”。

盖巴德在《两种自恋个性失调症》中把这类失调归为两种,一种是“厚皮”,也就是以傲慢、嚣张、泼皮、强词夺理来进行自我护卫(自恋)。另一种是“脸薄”,也就是特别敏感、害羞、害怕与别人起冲突,因此以躲避和隐藏来进行自我保护。

厚皮和脸薄的人格心理失调都会妨碍一个人与他人的正常交往,也都不能胜任人际正常交往所需要的理性清明的公共说理。有这两种人格失调的人都会把被别人说服或者承认别人比自己说得在理看成是“丢脸”、“失败”或“屈服”。

运用厚皮逻辑的雄辩者往往不是不知道自己是在无理取闹,而是因为有不适当的自我防卫心理需要,所以会不择手段地阻止他们想象中的丢脸或失败。 

在一个习惯于用高度敌情和战斗观念来看待个人意见和言论的地方,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把不同意见之间的关系看成是一种不可调和的冲突或敌我对立,而不是追求真理和共识的一种常态和过程。

对言论之间的不同,他们习惯于因异而仇,并且“仇必仇到底”,拒绝“和解”。这种情况在口诛笔伐式的大批判、大辩论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也是“雄辩症”和“厚皮逻辑”的病根所在。 


管他对不对,就问你服不服

雄辩症和厚皮逻辑如今也并没有消失,而是在一些人群中继续蔓延,连当教授的也难以幸免。

孔庆东在《第一视频》中便有此雄辩:

谁说朝鲜人民正在挨饿了?我刚刚从朝鲜回来,朝鲜人民没有挨饿啊。朝鲜人民生活水平是不如我们,但是并没有挨饿啊,朝鲜人民生活水平相当于咱们九十年代初期,九十年代初期你挨饿了吗?八十年代的时候你挨饿了吗?

我在任何时代都没有挨过饿,我从小长到这么大都没有挨饿,而且也没有看到周围一个人挨过饿。从六十年代到现在,中国人民吃得好好的,红光满面的,你看我身体,那块儿像挨过饿的样子?

一般网民的此类雄辩更是随处可见:

“六七十年代死了那么多人,怎么你没死啊?怎不说你们美国干爹杀了多少印第安人?”

“三年自然灾害又死了多少人?你家里呢?你爹妈又怎样生下你的?”

这样的雄辩在网络上“五毛”与“美狗”之间的对决和对骂中每天都在发生,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恶疾。 

怎样打败“杠精”?


“雄辩症”(包括它的厚皮逻辑)为什么是一种公共话语的恶疾呢?它的危害又在哪里呢?英国哲学家洛克在《教育片论》中谈到了这些问题和与儿童说理教育的关系。 

◎首先,雄辩症混淆了说理和辩论的目的。它错误地认为雄辩不是为了明理,而只是为了在口角中争胜。

洛克说:“真正的说理用途和目的在于获得关于事物的正确观念,对事物作出正确判断,区分出真与假,是与非,并依此行动。那么,切不可让您的儿子在争辩的技术和形式中长大……不可让他羡慕别人争辩。”

洛克接着说:“除非您真不想他成为一个能干的人,而是成为一名无足轻重的口角者,在与人争辩中固执己见,以驳倒他人为荣,更有甚者,就是怀疑一切,认为在争辩中不可能找到真理之类的东西,找到的只能是胜利”。 

◎其次,雄辩症使人思想阻滞,变得看不到也不愿服从明白的道理和清晰的论据。

不管别人已经给出了多么完善和令人满意的答复,只要能找出些含糊的语言,他便继续与人争辩,一方面挑起口角,另一方面一定要争出个高下来。争论的一方患有雄辩症就已经非常糟糕,要是双方都患有此症,争论便成为一场必须战斗到底、消灭对方的口舌肉搏战。 

◎再者,雄辩症的结果是越善辩越不文明,善辩成为一种对别人进行刁难和伤害的手段,成为“最不真诚、最不适当的行为”。

你说“文革”武斗,他就硬说你有“美国干爹”,你说三年自然灾害饿死人,他就把生下你的爹妈也捎带进去。雄辩症的不文明在于它的争辩总是对人不对事,而不是对事不对人,而且对人的态度还特别恶劣,尖酸刻薄,充满了敌意。 

综上所述,想要“打败”杠精,既不能通过摆事实,也不能通过讲逻辑,杠精都是辩论界的“东方不败”。讲道理的人永远无法打败他们,试图打败他们,反而有让自己也变成“杠精”的危险。

洛克认为,专门学习辩论并没有好处,他建议将与说理有关的“修辞和逻辑这两门学科,按照通常的办法,随着文法来学习便可。真理是需要经由成熟的、适宜的思考才能发现,并获得支持,而不是经过人为的激烈措词和辩论的方法就能得到的”。文法让人学会如何把成熟的、适宜的思考结果清楚地表达出来,而这才是真正需要用到修辞和逻辑的地方。



现代网络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杠精”,现实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究其原因,不仅仅因为喜欢雄辩的人缺乏逻辑、滥用逻辑,还在于缺少最基本的“辩论精神”:在辩论中,不同意见应当是追求真理和共识的过程。

而缺少这种精神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极度缺乏逻辑训练,甚至学校所教授的很多知识本身就是不讲逻辑的;二是缺少最基本的常识启蒙,不懂得反思自己所接触到的种种谬误。

为此,诚挚推荐两部作品:殷海光《逻辑新引》和徐贲《与时俱进的启蒙》。让逻辑与启蒙成为自己思维的一部分。

《逻辑新引》:本书注重传播原汁原味的西方逻辑,穿插日常细节与精神交流,文字生动深刻,通俗易懂,还阐述了日常大众常犯的逻辑谬误,是一本能帮助读者明辨是非、看清真相的上乘佳作。

《与时俱进的启蒙》:本书详述了英、美、法、德四国的现代化历程以及所依靠的思想资源,分析它们的成与败、得与失。还着重论述了东西方重要思想理论对世界和中国的影响,启发读者独立思考,反思社会问题。

在今天这样一个杠精遍地、谬误横行的时代,保持理性思考实属不易。讲理的人在现实中可能处处碰壁,在书中却很可能找到共鸣。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雷颐:天朝体系和条约体系的碰撞
刀尔登 l 爱国荷尔蒙是怎样分泌出来的?
美国在中国的失败:一段最难以被正视的历史
西亚病夫往事:在欧洲列强中屡败屡战的奥斯曼帝国
刘瑜:俄罗斯为何走到今天这一步
许倬云:中国文化到了今天只剩皮毛,不见血肉,没有灵魂
国民党失败的四个历史教训
“长安不止三万里”:唐长安城的盛世潜流
没有国家可以在孤立中存在和发展
萧功秦:中美关系或正处于“珍珠港”前夜
索尔仁尼琴:如果权力无所不能,那么正义将一无所成
郭嵩焘谈晚清外交:一味蠢,一味蛮,一味诈,一味怕
发现李庄: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一段被湮没的历史
革命的迷思:对“革命”的六个错误认知
鲁迅和胡适,为何渐行渐远?
亚当·斯密:主导经济的,应该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
内藤湖南|清朝政治的特色
堪比《白鹿原》的“四棵杨”:直面动荡、复杂、禁忌的30年
文化不能以特殊性为由,拒绝文明
张鸣:土匪军阀比思想家更能创造历史
法国大革命234周年 | 利益的冲突要钱,观念的冲突要命
“封建”与“专制”,风马牛不相及
葛剑雄 | “天下为公”何以成了“天下为我”
纪念米兰·昆德拉:美未必能拯救世界
钱满素:美国人有枪,其底层为什么不推翻资本主义?
晚年胡适的知人论世
柏克逝世226周年 | 一个民族最大的遗憾不是无知,而是封闭真知的大门
社会败坏的原因有三个:一是沉默,二是沉默,三是沉默
被遗忘的警钟:杨小凯对中国经济的预言
历史的十字路口:欧洲民众正在呼唤希特勒
从“鲁迅”到“胡适”:他什么都没完成,却开创了一切
清教徒——美国强大背后的真正密码
卡夫卡诞辰140周年 | 生命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它会停止
顾维钧:美国对华的三大特点
张宏杰:沉重的“轻徭薄赋”——官僚系统为什么不断扩张
独醒之累:郭嵩焘与晚清大变局
周有光:要从世界来看中国,不要从中国看世界(深度好文)
张维迎:没有任何时候,比现在更需要捍卫市场经济
所谓的“大时代”,对小人物来说,可能是最糟糕的“坏时代”
致命败局:造成灾难性后果的决策是如何做出的
奥威尔诞辰120周年 | 多一个人读奥威尔,自由就多一份保障
文明不会亡于衰落,只会亡于愚蠢
鲁迅:面具戴久了,会长在脸上
最能看出一个人品味和修养的,不是知识,而是审美
苏格兰启蒙运动:奠定现代文明的四块基石
徐贲:常识的败坏,始于语言的败坏
杨小凯:英国人为何能跳出“革命与暴君”的历史魔咒
张鸣:阴谋论,让我们的路越走越窄
雷颐:对民营经济的政策是导致清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比计划经济更可怕的是计划思维
国民党败走大陆,其实败在商场,而非战场
佛教:影响中国最深,也被误解最深
是否受过古希腊文明的启蒙,是一个现代国家落后与强大的分野
亚当·斯密诞辰300周年 | 对亚当·斯密的三大误解,是经济危机的源头
秦制两千年:历史循环的根源是什么?
比无知更可怕的,是“开历史倒车”的精英
张维迎:拒绝现代文明与市场逻辑,是大清挨揍的主要原因
葛兆光:有些人奇怪的“中国文化优越感”,让人非常担心
林贤治:重读鲁迅的八个理由
中国权力史——走不出的“党争”
托克维尔对中国的六大启示
身体的媚术:在枉死与苟活之间
熊培云| 这个时代最需要温和而坚定、悲悯而宽恕的力量
雷颐:晚清转型失败的三大困局
战争不是让你捐三个月工资,而是把你洗劫一空
阻碍一个国家强盛的根源是什么?
孙立平:没有中西之分,只有文明与野蛮之别
大萧条的11个特点,细思极恐
秦晖:我们与世界接轨,应该是底线的接轨
观念的奠基者:八位西方思想家
钱满素:为什么亟需从“文明”的角度,重新认识美国
女性地位,是社会文明的一把标尺
影响中国命运的五个国家
《希特勒的末日》:暴君是怎样一步步走向众叛亲离的?
“王袍加身”的诱惑: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退场
“面子”与“圈子”的背后: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朱学勤︱鲁迅、胡适与钱穆:逝去的铁三角与轻佻的当下
许倬云:当代中国的两大精神危机
孟德斯鸠:权力恣意妄为的社会,一定不是个好的社会
贵族精神的三大支柱:文化教养,社会担当,自由灵魂
罗素逝世53周年纪念 | 小灾难来自固执,大灾难来自狂热
关心政治的目的不在权力,而在自由
历史的烙印:改革开放四十年,影响中国命运的六次抉择
袁伟时 | 历史大势不可逆转
米塞斯:取消市场经济,实际上取消了一切自由
历史剧变的七种征兆
梁文道:为什么有些国家,明知道有问题却回不了头?
诺奖的六位“异类”:任何伟大都源于承认无知与思想自由
乌托邦的四个掘墓人:通往地狱的路,都是由美好的愿望铺成的
【孤独的斗士:哈耶克】真正改变世界的,唯有思想
木心:街上没有兵,没有马,却兵荒马乱

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