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文科技术型人才培养探究
欢迎关注我们,一站式分享海量语言学术资源
来源编辑:全国新文科公众号
敬请星标应用语言学研习,喜欢请点赞,分享请转发⭐
作者简介:
邹宝玲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郑沃林
广东金融学院讲师
摘要:培养能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的文科技术型人才是新文科建设的重点之一。目前,新文科人才培养仍存在认识分歧、目标导向偏离、学科分类不合理等困境。对此,文章围绕“价值诉求—现实困境—突破路径”的思路,阐明新文科建设的内涵,构建文科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理论逻辑。在此基础上,建议应根据“学科融合—信息素养—实践为重”的育人逻辑,从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方法与培养资源等四个方面实现文科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突破。
关键词:新文科;文科技术型人才;人才培养
2020年,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接着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荐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的通知》《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指南》,针对新文科建设发展理念、专业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六大选题领域研究与实践给予支持与指导。由此可见,人才培育模式改革是新文科建设的重点之一。面对社会经济发展与制度环境的变化,文科建设的人才培养也亟待转型。鉴于信息化技术在社会发展的广泛应用及其行业渗透以及数字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能够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文科技术型人才培养将成为新文科人才培养的趋势与核心,然而,新文科建设方兴未艾,而文科技术型人才培养更是一个新的探索。换言之,新文科建设到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仍有待深入思考。本质上,文科技术型人才培养诠释了新文科建设的学科交叉融合理念,体现社会经济发展对于新文科建设的价值诉求之转变。基于此,我们试图通过“价值诉求—现实困境—突破路径”的逻辑深入探究文科技术型人才培养问题,以期为新文科建设的人才培育提供一些启迪。
一、新文科建设的内涵意蕴与价值诉求
中国“新文科”的提出主要是由新技术、新需求与新国情这三大背景所驱动。归根结底,学科建设的创新发展实际上是为了满足社会上不断更替的价值诉求,为此需要先掌握新文科建设的内涵意蕴与价值诉求,从而更好地理解“为谁培养人”。
(一)新文科建设的内涵意蕴
文科主要包括社会与人文知识,目的在于阐释人类的各类行为举止,从而实现人类行为的理解。与自然科学不同,人文与社会科学更有助于传播新式的现代思想、观念,具有思想核心与政治引领的功能,导致其在培育人才方面,更注重塑造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社会责任感与人文精神。基于此,在新的历史使命下,新文科建设需要重构理念,通过新目标、新方法、新意识、新制度的有机统一,形成新内涵,充分激活“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力。
1.新文科赋予新的发展目标
传统文科在学科研究上倾向于“为学术而学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较少。新文科的核心在于创新发展,并不是要否定传统文科,而是秉承“守正创新”原则,即在坚持人文性的基础上拓展文科工具性,通过人才培育的社会需求导向、实践导向来赋予文科新的生命力。另外,学科会在不同的文化中,在特殊、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经由转变和重塑。这也就意味着,新文科的建设目标也是动态发展的。
2.新文科重视采用新的方法
传统文科主要是沿袭解释学的研究范式,通过文献资料的收集、整合来诠释世界现象。而新文科建设则突出问题导向,重新缔结与社会、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的紧密关系。这不仅意味着要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和自然学科的交叉合作,实现方法应用上的革新与协同创新,还意味着要打破学院之间、学校之间的管理体制与制度壁垒,更好地实现教学与科研团队的资源整合,从而形成新文科人才培育有力的“战略资源”。
3.新文科凸显人才培育的思政意识与创新意识
在人才培育上,传统文科偏重于注入式的学习方法,强调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与识记,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用于文科专业,多元化不足,新文科人才培育需要在教学上践行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并吸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价值引领,塑造学生对学科发展的理论自信与文化自信。同时,在实践教学、科研活动与学生的专业学术竞赛中,强化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这不仅包括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勇于创新的意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包括培育学生服务社会、关注国家发展、解决现实问题的爱国情怀。
4.新文科依赖于新的评价机制
科学健全的学科评价体系既是促进学科良性发展的制度环境,也是引导学科建设的重要制度保障。传统文科的学科发展关注于学位点数量、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论文等量化的直观显性指标。而新文科建设强调分类评价,针对不同类型的成果特征来制定评价标准。新文科建设更突出问题解决能力与创新性评价,强调标志性学术成果的创新内容和学术贡献,突出智库型成果的实际效用,由此形成立体化的多维度的评价体系。
(二)新文科建设的价值诉求
现阶段,数字化技术驱动的技术和产业变革仍加速发展,大数据技术、产业及其应用迅速波及人类生活环境的每一个角落。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体制的意见》,将“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并指出要“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基于此,新文科建设的实施也正是为了满足前述由技术变革为主导所引发的新社会价值诉求。
1.服务社会发展,培养新文科人才
学科建设本质上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应该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指导。经济的迅速发展与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进步使得社会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行业、新业态、新岗位等产生了对新文科人才培育的强烈呼唤。信息化技术、大数据的广泛应用要求培育“了解信息化技术并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些新技术”的新文科人才。
2.促进学科交融,提升研究能力
新科技与产业变革导致社会问题变得综合化、复杂化,解决这些复杂问题需要跨学科的资源整合与协同合作,即推动学科融合发展是新文科建设的必然选择。具体而言,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学科发展趋势一方面驱使传统文科从单一学科走向学术共同体的交叉融合,并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与优势互补;另一方面,诱导其推进研究方法上的创新,从单一方法走向多元方法的综合利用,充分利用新技术与多元化的资源探索国家战略实施所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3.整合跨界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信息化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让数据交换与资源共享能够更好地实现,各个系统之间的关联性也加强了,合作、交流与共享,从而整合资源建构不同形式的“利益共同体”已经成为发展的主要路径。那么,新时代背景也对文科价值理念及其思维模式进行了重塑,对文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以解决问题为核心,融合各学科力量,盘活跨界、跨学科资源,协同探索新理论、新方法、新路径,进而推进文科研究领域的纵向与横向的深化拓展。
二、文科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理论逻辑与现实困境
《新文科建设宣言》强调,新文科建设要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促进文科专业之间深度融通、文科与理工农医交叉融合,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并重视培养学生的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文科技术型人才应满足新文科建设要求并具有技术型人才的特征,既要具有较强的传统文化底蕴,又要能够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环境,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去表达、发现、传播、挖掘、保存和创新文化。其体现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人的现代化”建设目标,既是对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响应,也是对传统文科人才培养困境的重要突破。
(一)文科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理论逻辑
按照层次的不同,在实践中一般将人才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等四类。技术型人才不仅拥有高超的动手能力与突出的创造能力,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而且技术型人才比技能型人才具有更多的理论知识与技术知识,因而层次稍高。基于此,文科技术型人才培养需要契合当前我国文化自信导向下的“学科融合—信息素养—实践为重”逻辑。
1.学科融合是文科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
文科技术型人才培养要对既有文科进行反思,通过模式创新、理念创新、方法创新等推动传统文科的转型、变革、创新发展,由此培养具有文化自信的文化建设者,能够在不同的学科和领域发现、累积和沉淀独特的文化价值。在此基础上,不仅通过文化纽带联结不同的学科与专业领域,创新文化表达,发挥文化的溢出效应,同时通过文化产品的拓展,促成新兴的文化产业的发展,而且通过人文社会科学与多种学科融合方式,建成面向前沿的新兴交叉学科群,营造互联互补、共生共荣的学科生态,也是文科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
2.信息素养是文科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核心要求
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拣选能力、信息真伪辨别能力、判断信息所蕴含之观念的能力以及对善恶价值的认同与批判能力。随着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新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企业跨行业经营成为常态,信息素养成为文科技术型人才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这本质上就是要提升文科人才的信息化意识,培养其以“创新”为核心的信息运用能力,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服务社会的创新作为。
3.实践为重是文科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必要途径
面对社会经济环境的新要求,以往强调理论基础和思辨能力的文科人才培养模式亟须转型为“以实践为重”,通过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通过实践,实现产学研用有机整合,拓宽学生视野,开发未来工作所需的复杂思维能力,有助于推动学生整体发展,培养适应复杂环境、主动思考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二)文科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
目前,文科技术型人才培养仍面临一些现实困境,包括文科技术型人才培养理念存在分歧、培养目标偏离、学科建设中的制度障碍、实践教学重视不足等。
1.文科技术型人才培养理念存在分歧
新文科建设既不是文科与其他学科的简单叠加,也不是技术与文科的简单叠加,更不是新工具与方法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简单运用,而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所进行的知识生产与再生产,以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范式与知识体系的重构。在实践中,新文科建设理念更多地浮于表面,即通过引入一些理工科通识课程,或者开设一些信息化技术与知识相关的选修课程,而没有结合文科学生的基础水平与能力进行有机整合,导致文科技术型人才培养未能体现现代科技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之间的交融。
2.文科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偏离
新文科建设旨在培养超越现有专业局限与学科局限以及专业素养高、学术能力精、综合实力强、有创造视野的新人才。在目前所出现的一系列新文科建设行动中,不少学校可能在文科人才培育上一味趋新,过于强调“应用性转向”,而忽视了凝练人文学科的核心功能与核心素养,可能偏离了新文科建设的初心。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文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很可能变成碎片化的知识传播,不利于学生形成系统性、整体化的知识架构,以至于学生无法兼顾文化积淀与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进而很难真正进行跨界协同的复合型研究。
3.学科建设中的制度障碍
首先,我国近现代学科是在学习国际经验中发展起来的,传统文科存在“西化”色彩较浓、自主创新不足等问题。其次,现行的学科分类体系是在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的,体现的是近几十年来知识生产、学术创新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传统文科的划分越来越细,导致不同学科之间甚至学科内部产生隔阂,也不利于学科交叉融合。再次,在教育体系上,传统文科教育的市场导向不强,有些学科专业存在低层次重复建设现象,有些学科与社会需求不对应,而社会急需的专业发展又缓慢。最后,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有关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往往囿于单一的学科或专业门类界限进行课程设计,不少课程内容更新不及时、知识容量狭小,缺乏其他学科的知识融入,特别是与信息技术对接和应用的相关课程。
4.实践教学重视不足
首先,不少高校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认识不深,尚未形成针对性、系统化的实践课程,导致社会实践与理论教育脱节现象普遍,成效不明显。其次,实验基础与实践实训基地建设不足,特别是人文学科在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开发与建设上相对滞后。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等项目建设推进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双方的职责与义务都比较模糊,导致产学研的真正落实存在困难。最后,教师的智能教育素养研究与实践尚处于探索阶段,已有的师资队伍也未能满足实践教学方式改革与课程体系优化建设的需求,不少教师的信息素养与技术应用能力还有待提升。
三、文科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突破路径
文科技术型人才培养既是契合当前新文科建设中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体现,也是服务信息化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重要路径。要突破文科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应当立足一致的培养理念,通过培养目标的优化、培养方法的创新来协同培养资源,引导社会全方位助力文科技术型人才培养。
(一)培养理念的认同
培养理念对人才培养活动具有先在性和导向性功能,是在人才培养中所持有的系统而稳定的观点体系和理性认识。得到社会认同的培养理念能够更顺利地得到社会多元化主体的支持,更好地整合社会资源,协同培养文科技术型人才。新文科建设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秉承的是立德树人的基本理念,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建立和完善符合文科教育规律、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基于此,在文科技术型人才培养上,应该要突出“德育为首”“应用导向”“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德育为首”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即要引导文科技术型人才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可以在“德育为首”的统领下,根据“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增强劳动文化建设,开设特色的德育教学课程与实践活动,推动文科技术型人才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中国特色文化发展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用导向”则要求文科建设在培养一定的学术型人才的条件下,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坚持应用型改革与发展,特别是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实践导向应用型改革,加强文科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其创新能力与创新素质。“学以致用”是提高文科学生适应信息化、智能化社会的复合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成为具有问题导向思维、具有较好的洞察力以发现问题、善于应用理论来解决技术层面的技术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的优化
培养目标是文科技术型人才培养所要实现的预期结果,只有目标清晰,相应的路线、政策、方针等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文科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实际上就明确回答新文科“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人才的培养目标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学校发展目标、教师成长目标相互影响的,反映了学校作为一种组织的整体性、共同性与协同性。具体而言,在新文科建设中,高校管理者的预期目标是实现“双一流”高校建设,打造一流专业与一流课程,顺利完成本科教学工作的考核与评估;对于教师而言,则能够在新文科建设中,实现自我能力提升以及教学、科研方面的潜能释放。由此,文科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将是综合性的,从而契合学校建设与教师队伍的内生发展,具体表现为三个目标:一是价值目标,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科学精神、人文情怀、国家使命感、国际视野、探索与创新精神等;二是知识目标,即不仅掌握通识知识、专业基础知识,还需要了解我国国情,掌握学科前沿知识、行业发展趋势等;三是能力目标,即不仅能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会运用有关知识进行学科领域的信息捕捉、数据挖掘、文化价值的开发等能力,还需要具有对待信息技术的端正态度、沟通协调能力与探究式学习能力等。最终,基于“价值”“知识”“能力”等三大要素构建“三维一体”的文科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由此统筹与人才培养相关的多方利益相关主体。
(三)培养方法的创新
文科技术型人才培养在新的培养目标导向下,需要改变传统文科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培养方法上的创新。可以通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质量管理”等四个维度探索文科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方法创新。在课程体系上,注重理论知识与应用导向的人才培养特点,建立凸显产教融合、跨学科教学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从人文教育、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等三个向度,打造适应文科技术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在教学方式上,对于文科技术型人才培养要推进课堂内外“双管齐下”的教学方式创新。例如,在课堂内要鼓励教师通过探究式、参与互动式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与延伸,实现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知识共创;在课堂外则需要加强校外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为学生到科研单位、企业、事业单位等进行专业实习营造良好的环境。在教学手段上,可以通过“互联网+教学”“智能+教学”技术,突破传统教学手段的局限性,建立模拟仿真实验室,将虚拟现实、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运用到教学中,加强学生对技术环境的适应性,增强其技术应用能力,成为真正的技术型人才。在质量管理上,可以探索构建“导师指导—自主学习—反馈系统”“三位一体”的文科技术型人才培养的质量管理体系,即由校内导师和业界导师所构成的“双导师”制度或基于交叉学科而形成的“导师组”制度,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业自主权,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获取满足自身需求的知识,形成和塑造自身的科学素养和能力。
(四)培养资源的协同
文科技术型人才培养需要在“不忘本来”的基础上“吸收外来”,从而更好地符合信息时代的人才培养要求。为此,文科技术型人才培养需要协同多方资源,这样不仅有助于改善办学条件,实现教学资源上的优势互补,还能够更好地促进专业人才培育与产业发展需求的对接。由内到外来看,首先,基于文科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学校内部要打破学科界限,把各学科力量凝聚到人才培养的共同目标下,搭建能凝聚、有人文底蕴、包容开放的跨学科交流平台。同时,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加强国际化和国内人才培养在课程体系设置中的协同合作,共同打造文科技术型人才培养针对性的核心骨干课程。其次,联动校外资源,开展校校协同、校地协同、校企协同、校所协同等合作方式,打造全链条、立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一方面可以强化企业合作对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深入推进科教产融合,强化与行业领军企业、工业园区等合作办学,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具有新业态特征的文化企业等;另一方面,则通过基地建设、“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等,构建更广泛的隐性平台和交流机制,盘活社会教育资源,优化资源的配置,进而实现多方协同育人。
本文原载于《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年第11期
封面 / 赵航
编辑 / 杨璇
责编 / 张潇月 于喜娜
编审 / 申树欣
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
综合编辑:应用语言学研习
微信公众平台审核:研习君
讲座 | 第二届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申报线上研讨(毛浩然教授主讲)
文献延伸阅读(研习人指引)
本平台友情整理相关文献索引链接
欢迎感兴趣的朋友按需选购
友情推荐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发现更多语言学好书!
出版社直供包邮,扫码查看详情
扫码关注↑↑↑ 即可获取最新入群二维码!
目前已有 5.5 万语言文学、区域国别与
跨文化传播学研习者关注本公号
欢迎加入交流群,分享学习,共同进步!
亲爱的研习人,
一起来点赞、在看、分享三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