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怎么搞?12所大学新文科建设典型案例汇总!
欢迎关注我们,一站式分享海量语言学术资源
来源编辑:图灵人工智能 公众号
敬请星标应用语言学研习,喜欢请点赞,真爱请分享⭐
本文转自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联盟
《新文科建设宣言》影响高等教育全局!
2020年11月3日,由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大学(威海)召开。会议研究了新时代中国高等文科教育创新发展举措,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
案例一 中国人民大学
一、新体系
全面构建大类培养体系,整合本科专业,形成理工、人文、管理、经济、法政与社会5个培养大类,每个大类统一制定培养方案,实施学生自主选择学院、选择专业的大类分流机制。
二、新模式
设立明德书院和明理书院,探索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与学生学习生活社区三位一体的特色书院模式;推进文理交融复合型人才培养,成立数学学院、高瓴人工智能学院,促进文理工融合发展和新时代人文社会科学转型升级;设立荣誉辅修学位项目18个、跨学科跨学院双学位试验班15个,全面放开辅修限制,整合建设70个模块413门跨学科专业选修课。
三、新课程
重构通识教育体系,强化根基上的通识,明确重根、求理、力行、有我的通识教育理念,精准把握融通、识得的核心内涵,重点打造100门通识核心课程。面向新理论、新技术、新需求,建设学科交叉及前沿课程100门。
四、新平台
推进信息技术交叉应用的新文科平台建设,获批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培育建设项目9个,建设数字清史、数据法学、实验经济学与行为经济学大数据、国际传播大数据智能、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中国古代文化体验与实验中心等新文科主题实验室,建设11个信息技术交叉应用的研究实践平台和一批产学研校企合作平台;整合集中性物理空间6000平米,建设虚拟现实中心、实验教学中心和学生创新中心。
案例二 清华大学
一、学科建设稳步推进,学科发展态势良好
清华大学共有22个文科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类的13个,其中A+5个;在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布局中,文科设有9个学科群及1个重点学科。
二、编制实施“双高”计划,打造文科新格局
2017年,制定《关于加快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推进文科建设“双高”计划的实施意见》,在创新学科方向、重点基地建设、影响力提升计划及软科学研究计划等领域开展数百个项目。
三、基地建设扎实推进,协同创新中心成绩突出
“十三五”期间,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共立项11项,1项基地重大项目成果结项优秀;教育部2011协同创新中心工作全面开展,2018年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建设绩效评估,专家现场评价优秀。
四、清华简专项工作稳步推进,研究成果显著
已举办9场《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成果发布会;清华简《算表》获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柒)》荣获第五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唯一一项一等奖。
五、文科科研学术能力大幅提升,进入国内前列
文科科研经费在全国高校文科中名列前茅;“十三五”期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40项,2016、2018年立项数位列全国第一,2017年名列第二;共有60项成果获第八届高校科研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为历次获奖总数最多。
案例三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面向世界一流定位,通过制定多学科交叉计划、打造跨学科团队、建设跨学科课程等举措,全面强化思维和能力教育,实现超越知识点的学习,积极推动传统优势人文学科创新发展。
一、多学科协同,革新人才培养模式
中文系“元化班”国家拔尖计划2.0基地,以文史哲大类培养、多学科导师、新形态教学模式运用创新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科交叉,共植“人才之树”。
历史学系“思勉班”国家拔尖计划2.0基地,探索“历史+”TSM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时间”“空间”和“人”塑造现代历史学科的本位认知,利用“跨”+“超”(超级课程、超越课堂)+“多”(多语种、多导师)的复合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团队精神、拥有科学认知、时刻关注心灵的马克思主义史学高端研究人才。
“新闻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双学士学位项目,联合培养科学和人文素养全面、具有规划新闻传播实践业务前沿发展能力、具备数据科学研究者能力和新闻传播业务领导者潜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新技术融合,打造引领性金课
商周古文字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将文化、历史、思想等融入商周古文字教学,在三维场景中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知识体系,提升认知、释读与分析能力。
江南市镇历史调查虚拟仿真实验,利用三维建模、虚拟现实和多媒体技术,复原浙江省杭县临平镇1930年代历史场景,打造交互式学习体验。
三、第二课堂助力,构建跨学科平台
依托“大夏书院”连接人文社科类8家院系,为学生提供跨学科、多元化、综合性发展平台。
案例四 中国传媒大学
一、科艺交叉 开放融合的新文科建设
中国传媒大学是一所以文、工、艺为主体,管、经、法、理多学科融合发展的“小综合”特色高校,在新文科建设中坚持学科与专业交叉融合,建立科学与艺术相结合育人平台,不断探索开放融合育人新模式。
为适应媒体融合发展需求,进行全媒体人才培养,与索贝·华栖云、艾迪普合作建设全媒体运行中心。2018年1月,中心正式启用,总面积700平米,由融合媒体指挥中心及多平台发布系统、全媒体交互式新闻演播室系统、融合媒体虚拟化生产平台3部分组成,实现对融合新闻、融合内容生产、互动运营发布等多种业务、多种场景实践和教学活动的全流程生产、演示和监控,并对发布运营效果进行实时响应和反馈。
图 | 学生参加全媒体中心内容制作
图 | 全媒体中心实时数据呈现
进一步深化AI虚拟主播与情感计算关键技术研发与行业应用示范研究,探寻5G媒介生态下的基于动画影像、AI情感计算与虚拟仿真技术的新产品、新应用与新场景,建设AI虚拟主播实验室。2020年毕业季,受疫情影响,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利用实验室网络直播平台,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线上毕业设计展。启用三维动画虚拟角色“小小”作为虚拟主持人,与主持人现场互动交流,通过运动捕捉技术完成对真人演员动作的实时复刻,将艺术与科学完美结合。
图 | AI虚拟主播实验室实时抠像
2019年,学校成立通识教育中心,以人文学院为依托,成立新文科建设研究平台,进一步强化新文科建设人文底蕴。2020年7月24日,学校举办“面向未来的新文科建设线上高端论坛”,来自北京、上海、湖北、浙江、辽宁等地近10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新文科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图 | 面向未来的新文科建设线上高端论坛现场
二、使命驱动 学以致用的新文科建设
紧紧围绕“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方针,坚持使命驱动、关照中国现实,在新文科建设中以问题为导向,坚持学以致用、服务国家战略。通过光明影院、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数字文化中国等项目,探索文科人才培养的实践育人新生态。
图 | 光明影院70年·70部收音机项目
电视学院联合北京歌华有线、东方嘉影,推出“光明影院”项目,为视障人群讲解优秀影片,并通过全国覆盖的公益推广,让视障人群共享电影文化成果,传播新时代的新思想、新气象,为国家公益事业与文化建设贡献力量。自2017年底项目创立以来,已制作完成208部无障碍电影作品,数百名师生志愿者参与制作,在全国举行170余次放映,两万余人次参与观影。
图 | 视障人士现场接受无障碍电影捐赠
为切实推动抗疫精神进校园,激励新闻学子坚定理想信念,邀请40余位记者围绕共同的“抗疫”主题,录制40堂视频课程,构建了一门案例鲜活、剖析细致、讲述深入、手段融合的大课程——《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来自武汉抗疫一线的报道》。
图 | 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录制现场
整合文化资源,挖掘文化记忆,传承文化根脉,创新数字化、移动化、影像化的文化呈现形式,用数字技术为文化传播赋能,营造了一个全程、全息、全效的数字文化空间,创建“数字文化中国”项目。共研发4款数字文化产品,包括融视频微导览、文化短视频、掌上图书馆、传播文创产品设计等,具备创新文化传播、拓展视频形态、数字文化赋能、助力乡村振兴、深耕区域文化、推动文旅融合等特征。
图 | 数字文化北京新媒体设计
案例五 山东财经大学
山东财经大学以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为指引,大力推进新文科建设,实施新财经卓越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推行新财经特色专业和课程建设,不断推进财经类人才培养的质量革命。
图丨新文科建设顶层设计
图丨新文科建设在行动
实施新财经卓越拔尖人才培养计划。设立智能会计、国际合作与发展、大数据与商务分析等实验班,培养卓越新财经人才;实施财经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成立龙山荣誉学院,开设经济学科拔尖人才和管理学科拔尖人才实验班。
图丨 财经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推进新财经特色专业与课程建设。强化新文科与新工科融合建设,增设金融科技、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新兴专业;推进新文科专业间的交叉融合与渗透,设立艺术金融、法律与经济等专业方向;推进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财经类课程的内容改造和体系重构。2019年获评1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5门省级一流课程。
图丨新文科专业建设实施
塑造以新财经特色人才培养为中心的质量文化。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以OBE理念为导向,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内容与体系、教学方式方法、课程资源、实践教学等多方面进行质量革命,形成了良好的质量文化氛围,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2019年我校初次就业率上升到93%,学生创新竞赛能力位居全国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人文社科类前3位、财经类前2位。
图丨先进的新商科实验教学资源
图丨财大学子学科竞赛屡获佳绩
案例六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致力于新文科建设,跨界融合、对接产业、服务社会,聚合力量开展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获批山东省中文学科唯一的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
建立完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体系
1996年,在文艺学专业招收企业审美方向硕士研究生,为省内首创;2016年,招收文学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东岳文化创意学堂本科生;已培养千余名毕业生。
搭建交流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以山东省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研究基地和中国文学经典与文化创意研究中心为平台,召开文化创意发展与新旧动能转换高峰论坛,聘请行业专家为兼职教授。
图|第二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新旧动能转换高峰论坛
积极对接产业,与行业深度融合
先后与山东出版传媒、齐鲁传媒、山东省图书馆、中国课本博物馆、城市传媒集团等签署合作协议,完成稼轩文化城研究课题,与世纪金榜公司合作开发传统文化产品。
搭建中文实验室,开辟新的学术生长点
投入1000万建成9个省内一流的中国语言文学综合实验室。刘增人、魏建团队将中国近现代文学期刊研究与大数据结合,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图|中国语言文学实验室
图|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齐鲁语言文化建设中心、
中国语言文学实验室揭牌
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提升文化自信
张述铮领衔的《中华博物通考》囊括古今数千年中华物态文化实物,遍涉赤县神州各族百姓禽虫草木、金石陶冶、技巧百工、六艺科举、营造法式等诸领域,历时20余年、近3000万字,已被列入2020国家出版基金。
图|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华博物通考》出版工作会议
案例七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新文科建设宣言》,探索财经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造财经专业建设新格局,构建财经课程体系新矩阵,升级财经教育教学新资源,推动财经类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案例八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结合“熔炉工程”与“三元四维”人才培养新体系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传承、发展、守正、创新,扎根中国大地培养新文科拔尖领军人才。面向新时代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新需要,从研究性、人文性、交叉性、实践性等方面全方位一体化推进新文科改革创新。
案例九 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着眼时代变革,赋予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机遇与新内涵,集中优势力量、募集优势资源,坚持以“四个四”改革思路,着力打造具有南开特色的新文科建设模式,积极培育新时代人文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案例十 甘肃省教育厅
甘肃省教育厅:实施新文科建设“十项行动”,探索构建跨院校、专业、行业协同育人机制
甘肃省积极回应《新文科建设宣言》,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注重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坚定文化自信,坚持立德树人,强化价值引领,弘扬丝路精神,深化改革创新,努力构建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文科发展新格局,为建设文化强省、增强综合实力、培养时代新人凝心聚力、率先作为,实施启动甘肃省新文科建设“十项行动”。
案例十一 四川大学
(点击以上链接前往了解详情)
近年来,四川大学按照“文优”的战略规划,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全面落实“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切实推动具有川大风格、川大特色的新文科建设,为国家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为建设具有中国气派的新文科、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贡献川大力量。
案例十二 财政学类教指委
(点击以上链接前往了解详情)
财政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国家发展远景目标以及教育目标,贯彻全国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和新文科宣言,聚焦财政学教育创新与变革,着眼人才培养,推进师资建设,建设品牌活动,为财政学类专业建设融入了新文科建设特色。
综合编辑:应用语言学研习
微信公众平台审核:研习君
多位名师带你玩转质化+量化+混合研究方法!
文献延伸阅读(研习人指引)
本平台友情整理相关文献索引链接
欢迎感兴趣的朋友按需选购
友情推荐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发现更多语言学好书!
出版社官方直销,扫码查看详情
扫码关注↑↑↑ 即可获取最新入群二维码!
目前已有 3.66 万语言文学、区域国别与
跨文化传播学研习者关注本公号
欢迎加入交流群,分享学习,共同进步!
亲爱的研习人,
一起来点赞、在看、分享三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