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好文荐读 | 孙正聿:做学问——学问是“做”出来的

孙正聿 应用语言学研习 2022-06-09
感谢关注我们!加油,研习人!

欢迎关注我们,一站式获取海量语言学资源

来源编辑:青马先声公众号

转载编辑:研习君



敬请星标应用语言学研习,喜欢请点赞,真爱请分享






作者简介

孙正聿,1946年11月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

学问是“做”出来的。自觉地做学问, 我感到有五对范畴值得认真地思考和深切地体会:一是名称与概念, 二是观察与理论, 三是苦读与笨想, 四是有理与讲理, 五是学问与境界。

#01

名称与概念

黑格尔有句名言: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名词, 往往是最无知的。这是因为, 人们用以指称和把握对象的任何一个名词, 都既可能是关于对象的规定性的概念, 也可能是关于对象的经验性的名称。名称只是一种熟知, 一种常识, 概念则是一种真知, 一种理论。熟知不需要专业性的研究, 真知则需要专业性的研究。把熟知的名称升华为真知的概念, 就是把非专业的常识上升为专业化的理论。因此, 所谓专业地“做学问”, 其实质内容就是把名称变为概念。


比如, 非物理学专业的人, 也总是使用声、光、电、分子、原子、微观粒子这些名词, 但这些名词只是用以指称对象的经验性的名称, 而不是用以把握对象的规定性的概念。同样, 非哲学专业的人, 也总是使用存在、物质、规律、真理这些名词, 但这些名词同样只是用以指称对象的经验性的名称, 而不是用以把握对象的规定性的概念。例如, 究竟什么是“存在”?在用以指称对象的经验性的名称中, “存在”就是“有没有”, “有”就是存在, “没有”就是不存在。然而, 在用以把握对象的规定性的哲学概念中, “存在”成为全部哲学思想的聚焦点。从巴门尼德的存在与非存在到康德的物自体与现象界, 从黑格尔的“纯存在”到马克思的“现实的生活过程”, “存在”这个名词获得了历史性的和开放性的哲学内涵, 从而构成积淀和结晶着全部哲学史的哲学范畴。因此, 在哲学专业的意义上使用“存在”这个概念, 就必须是以“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去辨析这个概念, 深化对这个概念的理解。


列宁说, 概念、范畴并不是认识的工具, 而是认识的“阶梯”和“支撑点”。这就是说, 在人类认识的历史进程中, 概念、范畴既是认识的积淀和结晶即认识的成果, 又是认识的“阶梯”和“支撑点”即认识的前提。作为认识的结果, 它是以经验为基础的专业化的研究成果;作为认识的前提, 它直接地构成专业化研究的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前提。


概念、范畴作为专业化的认识的结果和前提, 蕴含着相互依存的两方面内容:一是它积淀和结晶了人类的认识史, 二是它内涵着“整个世界”和“全部生活”。人类的认识史, 既是对“整个世界”的规定性的不断拓展和深化的认识, 又是对“全部生活”的意义的不断拓展和深化的理解;而对“整个世界”和“全部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又构成人类的认识史。因此, 真正把名称升华为概念, 也就是从非专业的熟知升华为专业性的真知, 就必须形成两个自觉意识:一是“寻找理论资源”, “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 以概念作为专业性研究的“阶梯”和“支撑点”;二是把握本学科关于对象世界的规定性以及本学科已有的对“全部生活”的理解。从名称到概念, 这是专业地“做学问”的基本前提。


对于“做哲学”来说, 要把名称升华为概念, “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 与对“全部生活”的体悟和思辨, 是同等重要的。首先, 哲学是历史性的思想, 哲学史则是思想性的历史, 离开思想性的历史, 就无法形成历史性的思想。哲学从名称到概念, 就是在思想性的历史中不断地结晶为历史性的思想。不熟悉思想性的历史, 哲学名词就只能是常识性的名称, 而不可能是哲学概念。其次, 哲学作为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 它的历史性的思想只能是每个时代的哲学家对生活的体悟和思辨的产物。历代的哲学家都既是以人类的名义讲述个人对生活的理解, 又是以个人的名义讲述人类生活的意义。理解他们对生活的理解, 特别是超越他们对生活的理解, 就必须注入我们的体悟和思辨。否则, 我们所接受的就是没有生命的名称, 而不是活生生的概念。学习和研究哲学, 慎思明辨的理性和体会真切的情感, 是不可或缺的。黑格尔说, 同一句格言, 在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那里, 与在一个未谙世事的孩子那里, 其含义是完全不同的。辛弃疾说, 同一个“愁”字, 少年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老人则是“却道天凉好个秋”。这是值得深长思之的。

#02

观察与理论

概念、范畴作为认识的“阶梯”和“支撑点”, 它在“做学问”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直接地表现在它是阅读文本和观察现实的理论前提。由此就提出“做学问”中的观察与理论的关系。


人是历史、文化的存在, 人们对文本的阅读和对现实的观察, 必须并且只能以已有的概念、范畴、知识、理论构成基本的主体条件。用现代科学和现代哲学的说法就是:观察渗透理论, 观察负载理论, 没有中性的观察, 观察总是被理论“污染”的。借用黑格尔的说法就是:没有概念把握的对象, 对象只能是“有之非有”、“存在着的无”——对象存在着, 但对认识的主体来说并不存在。生活中的简单事实就可以说明这个道理:体检时的胸透片和心电图, 被体检的人如果没有相应的医学知识, 虽然胸透片和心电图放在眼前, 但却根本无法知道自己的肺和心脏是否有毛病。同样, 如果没有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地质的或天文的相关知识, 各种的物理现象、化学现象、生物现象、地质现象或天文现象, 对观察主体来说也是“有之非有”、“存在着的无”。


这个常识性的道理, 对于“做学问”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理论既是把握和解释观察对象的概念系统, 又是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概念系统。首先, 理论具有解释功能。它的概念系统凝结着人类的认识史, 结晶着人类对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 因而能够对事物即观察对象做出超越经验性描述的规律性的解释。离开理论的观察, 只能是对观察对象的经验性的描述, 也就是把名词当做指称对象的名称。其次, 理论具有规范功能。它以自己的概念系统规范人们想什么和不想什么、怎么想和不怎么想、做什么和不做什么、怎么做和不怎么做, 也就是规范人们的思想内容和思维方式、行为内容和行为方式, 即规范人们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离开理论的观察, 就难以在问题的意义上去想什么和做什么, 更不知道应当怎样想和怎样做。许多人之所以提不出真实的问题, 理解不了真实的问题, 其重要原因就在于缺乏应有的理论。再次, 理论具有批判功能。它以自己的概念系统审视和反省人的思想和行为, 质疑和矫正人的思想和行为。在这个意义上, 理论就是实践的反义词, 理论就是对实践的反驳。正是理论的批判功能, 才能引导做学问的人发现理论困难和创新理论思路。离开理论的批判, 既难以触及问题的实质, 更难以做出有说服力的批判。一些“质疑”或“商榷”文章之所以言不及义或难以服人, 其重要原因也在于缺乏相应的理论。最后, 理论具有引导功能。理论是构成目的性要求和理想性图景的深层根据, 它的概念系统引导人们认同新的价值目标和世界图景。因此, 有没有阅读文本和观察现实的相应的概念系统, 有多少和什么样的参照的概念系统, 直接地决定“做学问”的层次和水平。

#03

苦读与笨想

做学问必须“读”和“想”, 但仅仅是“读”和“想”, 对于做学问来说却是远远不够的。真正地做学问, 必须是“苦读”和“笨想”。


做学问需要两个积累:一是文献积累, 了解和熟悉别人的相关的研究成果, “得道于心”;二是思想积累, 形成和论证自己的独到见解, “发明于心”。前者主要是“寻找理论资源”, 后者则重在“发现理论困难”。前者需要“苦读”, 后者需要“笨想”。


所谓“苦读”, 强调的是一个“苦”字——不一目十行, 不浮光掠影, 不寻章摘句, 不只过目而不过脑。首先要知道人家到底说些什么, 人家到底怎样论证自己的说法, 人家的这些说法到底有什么根据和意义。总之, 读书首先要“发现人家的好处”。如果发现不了人家的好处, 大概有两种情况:或者是因为它确无价值, 或者是因为自己没读进去。如果是前者, 可以由此引发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如果是后者, 那么书就等于白读了。读进去, 读出人家的好处, 才能成为自己的理论资源, 才是“得道于心”。


“读”, 又不只是为了“寻找理论资源”, 而且是为了“发现理论困难”。这不只是说要发现阅读对象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发现阅读对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 他所面对的真实的理论困难是什么。借用王国维的读书三境界, 读书首先是“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博览群书, 开拓心胸和视野, 修炼性情和品位;其次是“衣带渐宽终不悔”, 钻研问题, 呕心沥血, 磨炼意志和毅力, 施展体悟和思辨;第三境界则是“众里寻它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于别人未见之处找到真实的问题。要达到第三境界, 仅仅“苦读”又不够了, 还必须“笨想”。


所谓“笨想”, 强调的是一个“笨”字——不投机取巧, 不人云亦云, 不耍小聪明, 抛开一切文本, “悬置”一切成说, 面向事情本身——到底是怎么回事?在这种“笨想”中, “人云”的一切都化为退入背景的知识, 都不再是“想”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乃至“笨”到只是追问谁都不认为是问题的问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比如, 通常都把哲学定义为“理论化的世界观”, 然而, 究竟什么是“世界观”?世界观是人站在世界之外“观”世界, 还是人在世界之中“思”世界?具体言之, 什么是世界观的“世”?是与人无关的自然而然的“世”, 还是人生在世之“世”?什么是世界观的“界”?是与人无关的无始无终的“界”, 还是人在途中之“界”?什么是世界观的“观”?是与人无关的物的目光和神的目光, 还是人生在世和人在途中的人的目光?对世界观的不同理解, 构成了对哲学的不同理解;发现关于世界观的不同的解释原则, 才会发现各种哲学的根本分歧。只有“笨”到追问各种似乎是不言而喻、不证自明、毋庸置疑和天经地义的问题, 才会形成振聋发聩的真知灼见。


“笨想”是以“钻进去”的“苦读”为基础, 以超越“苦读”的“跳出来”为目的的。不以“苦读”为基础, 所谓“笨想”就只能是没有根据的突发怪想或胡思乱想, 要么什么也想不出来, 要么想出来的没有意义。但是, 如果只是“钻进去”的“苦读”, 也难以形成“跳出来”的“思想”。这就要求做学问必须有两个积累:一个是“苦读”所形成的“文献积累”, 一个是“笨想”所形成的“思想积累”。没有扎实的“文献积累”, 就不会形成真实的“思想积累”;仅仅有“文献积累”, 却不一定能形成真实的“思想积累”。借用形式逻辑的道理, 这就是:“苦读”及其所形成的“文献积累”, 只是形成思想的必要条件, 而不是形成思想的充分条件;形成思想的充分条件是复杂的, 除了文献积累之外, 至少还必须加上由“笨想”所形成的思想积累。思想积累多了, 就形成了自己的有系统的思想。

#04

有理与讲理

苦读和笨想, 目的只有一个, 就是“有理”——不仅想清楚别人所讲的道理, 而且想清楚别人没讲的道理。想明白的道理就是学问, 想明白道理的过程就是做学问。做学问就是在苦读和笨想的过程中想清楚别人讲过的、特别是别人没讲过的道理。


由此提出的问题是:别人所讲的道理, 自己是否真的明白了?特别是别人没讲的道理, 自己是否真的清楚了?或者说, 自己觉得“有理”, 是否真有道理?这就需要“讲理”——把自认为清楚和明白的道理讲出来、写出来, 让它们成为自己和他人的批判对象, 看看这些道理是否经得起追问、经得起质疑、经得起推敲。我把这个“讲理”的过程, 称做“基本理念概念化”的过程, 也就是对自以为清楚的道理进行系统性的论证和辩证的过程。这个“讲理”的过程, 同“有理”的过程是同等重要的。


黑格尔说, 真理是“全体的自由性”与“环节的必然性”的统一。“全体的自由性”可以有两种情况:一是没有“环节的必然性”, 因而只是一种主观的、虚幻的、抽象的、空洞的“自由性”, 因而只是一种“意见”, 而不是“真理”;二是体现为、实现为“环节的必然性”的“全体的自由性”, 因而是一种客观的、真实的、具体的、丰富的“自由性”, 因而不只是一种“意见”, 而是一个真理。这个真理, 是由抽象到具体的“许多规定的综合和多样性的统一”, 也就是马克思所描述的“理性具体”。所谓“做”学问, 即把学问“做”出来, 就是要把“基本理念概念化”, 要在“讲理”的过程中达到“理性具体”。黑格尔说哲学是最具体的, 是最反对抽象的, 就是要求把“全体的自由性”诉诸为“环节的必然性”, 把无规定性的名称升华为规定性越来越丰富的概念。黑格尔的《逻辑学》是其基本理念概念化的理性具体, 马克思的《资本论》也是其基本理念概念化的理性具体。《逻辑学》为我们讲述了黑格尔的思想的内涵逻辑, 《资本论》则为我们讲述了马克思的历史的内涵逻辑。这两部经典著作, 都为我们提供了“讲理”的典范、“做学问”的典范。


“有理”是把道理“想清楚”, 关键在于“苦读”和“笨想”;“讲理”是把道理“讲明白”, 关键在于“分析”和“论证”。而是否真的“想清楚”了, 又在于是否真的“讲明白”了。所以, “讲理”不只是把“有理”系统化、逻辑化, 而且是把“有理”引向清晰、确定和深化。因此, “讲理”不只是要“说”明白, 更要“写”明白。在“做学问”的过程中, “写”是比“说”更重要的“讲”。


把“讲”当成“说”, 往往会避重就轻, 避难就易, 轻描淡写, “化险为夷”, 能说的就说, 说不通的就滑过去。其结果, 那个“全体的自由性”并没有实现为“环节的必然性”, 那个“基本理念”并没有“概念化”, 因此, 那个“基本理念”或“全体的自由性”是否真的“有理”, 也就不得而知了。


把“讲”作为“写”, 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写”就必须把“基本理念概念化”, 必须把“全体的自由性”诉诸为“环节的必然性”。这就是论证和辩证。在论证和辩证的过程中, 任何一个“名词”都不能只是一个指称对象的“名称”, 而必须是一个关于对象的规定性的“概念”;任何一个概念都不能只是孤立的观念, 而必须在特定的概念框架中获得相互的规定和自我的规定、相互的理解和自我的理解;任何一个概念都不能只是抽象的规定, 而是在由抽象到具体的概念运动中获得越来越丰富的规定, 并由此构成“环节的必然性”。所谓辩证法, 就是在概念的相互规定中达到理性的具体。马克思说, 人们可以对《资本论》提出各种批评, 但《资本论》作为一个“完整的艺术品”, 他是引为自豪的。作为“完整的艺术品”的《资本论》, 就是运用辩证法的艺术, 就是在“讲理”的过程中所实现的“全体的自由性”与“环节的必然性”的统一。


思想者是以思想为生的。用“痛并且快乐着”来形容学者的生活, 大概是最恰当的。这个“痛并且快乐着”, 不只是体现在“苦读”和“笨想”的过程中, 而且更深切地体现在“讲理”即“写作”的过程中。许多人之所以不能“读”出“人家的好处”, 之所以不能“想”出“自家的道理”, 关键在于不能“写”出“自己的文章”。事非经过不知难。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 《红楼梦》是把生活的大山推倒, 又重塑了艺术化的生活的大山。学问家也是把观念的大山推倒, 又重塑了理论化的思想的大山。“写”出“自己的文章”, 是以苦读和笨想为基础的“讲理”的过程, 是把“全体的自由性”诉诸为“环节的必然性”的过程, 真正“讲理”的“专著”是“痛并且快乐着”的产物。许多的书籍之所以只能称之为“编著”, 而不能称之为“专著”, 就在于它的产生并没有真实的“痛并且快乐着”的过程, 因而也就没有实现“基本理念概念化”, 也就是没有实现“环节的必然性”。


“讲理”是艰苦的。“讲理”的过程, 就是“跟自己过不去”的过程。作为人文学者, “讲理”有三个要素:一是思想, 二是逻辑, 三是语言。所谓“思想”, 就是要有独立的创见, 这就需要“在思想上跟自己过不去”, 讲出别人没想到或没想清楚的道理;所谓“逻辑”, 就是要有严谨的论证和睿智的辩证, 这就需要“在论证上跟自己过不去”, 讲出“环节的必然性”;所谓“语言”, 就是要有清晰而优美的表达, 这就需要“在叙述上跟自己过不去”, 把道理讲明白、讲透彻。“有理”和“讲理”是艰苦而又快乐的创作过程, 也就是“做学问”的学者的生活。

#05

学问与境界

人们常把“为学与为人, 其道一也”视为做学问的至理名言。然而, 人们对于这个“道”的理解并不一样。我觉得, 为人之道和为学之道, 都是达到一种“洒脱通达的境界”, 因此“其道一也”。


为人和为学的“境界”, 并不是玄虚的、神秘的, 它具体地体现在为人和为学的“大气”、“正气”和“勇气”之中。所谓“大气”, 就是“立乎其大者”, 有高尚的品格和品位, 有高远的志向和追求, 有高明的思想和见地;所谓“正气”, 就是“真诚地求索”, 有“抑制不住的渴望”, 有“直面事情本身”的态度;所谓“勇气”, 就是“异常地思考”, 有“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信念, 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理想。这种“大气”、“正气”和“勇气”, 就是为人、为学的“境界”。


大气, 首先是志存高远, 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有博大的人文情怀, 有敏锐的问题意识。理论是思想中的现实, 问题是时代的呼声。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博大的人文情怀去捕捉和发现时代性的重大问题, 并以理论的方式直面现实, 这是思想者的最为根本的大气。大气又是“先立乎其大者”。海德格尔说, “伟大事物的开端总是伟大的”。对于“做学问”来说, 开端的伟大, 就是在基础性的、根本性的问题上形成自己的“基本理念”和“解释原则”。它是照亮自己所研究的全部问题的“普照光”。一个搞哲学的人, 没有对哲学本身的深切的追问, 没有关于哲学的真切的体悟, 是难以达到哲学“境界”的。例如, 把“哲学”分解为若干二级学科进行专门研究是必要的, 但是, 没有超越各个二级学科的哲学理念, 却往往导致并不是在“哲学”的意义上提出和论证问题, 乃至出现哲学常识化或哲学科学化的思潮。再如, 把“哲学”研究具体化为对哲学家、哲学论著、哲学派别、哲学思潮的研究是重要的, 然而, 没有研究者自己对哲学本身的总体性理解, 没有研究者自己对哲学基础理论的系统性把握, 既难以真切地理解研究对象的思想, 更难以真实地提出超越研究对象的思想。研究者的学养、悟性和境界, 深层地决定“做学问”的水平。


正气, 就是真诚地求索。“文章千古事, 得失寸心知”。自己有多少“文献积累”, 自己有多少“思想积累”, 自己有多少“独立见解”, 自己是最清楚的。讲课时, 什么时候理直气壮, 什么时候惴惴不安;写稿时, 什么地方酣畅淋漓, 什么地方捉襟见肘;这些, 有谁会比自己体会更深呢?叶秀山先生在《读那些有读头的书》一文中说, 你对老黑格尔提问, 可以一直追问下去, 他总有话对你说。我们的讲稿或论著, 究竟能够回答多少追问, 自己是清楚的。学问是老老实实的东西, 做学问需要老老实实的态度。这就是做学问的“正气”, 也就是做学问的境界。


勇气, 就是异常地思, 辩证地思, 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对于哲学来说, 它要激发而不是抑制人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批判力, 它要冲击而不是强化思维的惰性、保守性和凝固性, 它要推进而不是遏制人的主体意识、反思态度和创造精神, 因此, “做哲学”就是“对假设质疑, 向前提挑战”, 追究生活信念的前提, 质疑经验常识的根据, 反思历史进步的尺度, 拷问评价真善美的标准, 反对人们对流行的生活态度、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采取现成接受的态度。这种异常之思, 植根于长期的“苦读”和“笨想”, 体现在切实的“有理”和“讲理”, 因而实现为富有启发性和建设性的思想。学问的境界, 就是有价值的思想。


本文原刊于《哲学动态》2009年第8期

文稿 | 王帆

编辑 | 王帆

审核 | 王帆


排版及文字稿由青马先声公众号设计,转载请注明来源


综合编辑:应用语言学研习

微信公众平台审核:梁国杰

科研助力

文献综述应走出哪些误区?

立项率3连降!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立项分析

在线课程 | 人文社科研究方法——质化、量化、混合研究方法,报名马上学!

原版引进 | 德古意特认知语言学研究丛书+应用丛书(13种)

文献延伸阅读(研习人指引)

本平台友情整理相关文献索引链接,

欢迎感兴趣的朋友按需选购。





科研助力
KT文库|语言学方向与应用语言学方向年度书单

KT文库 | 翻译学方向与跨文化研究方向年度书单


扫码即可报名学习!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申报书填写+立项案例
精选 | 应用语言学研习丛书(13种)一览:回顾经典 分析热点

商务印书馆“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名著译丛”总序(胡壮麟)

扫码即享限时特惠!

精选推荐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发现更多语言学好书!

扫码即享限时特惠52.84元,北大社直销快递包邮

外语教师2021暑期专属书单,推荐!

新书 | 文秋芳著《产出导向法:中国外语教育理论创新探索》

国际顶刊《文体》以特刊集中探讨申丹教授的叙事理论

扫码即享限时特惠:外研社直销 44.5元包邮
推荐阅读:
王学典 | 中国话语体系建设与新文科的使命
在线课程 | 人文社科研究方法——质化、量化、混合研究方法,报名马上学!
中国下决心要彻底解绑SCI和影响因子对中国科研的束缚
8月10-16日语言文学类讲座/会议/论坛
立项率三连降!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立项分析
选题宝 | 2022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申报线上培训——语言学专场(8.12日)
以更广阔的视野看待教育 | 北外党委常委、副校长孙有中访谈
翻译要忠实于原文吗?这是个问题
《外国语》2021年第4期目录、摘要
收藏 | 公文写作常见错误更正对照表!
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对比分析 | 推荐收藏
郑永年:一个国家有没有前途, 就看有没有给年轻人前途
让张文宏继续说话,天塌不下来
重磅|2021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公示(语言学、文学、翻译、教育学立项名单)
蔡基刚/ 科学素养视角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蔡基刚 | 课程思政与立德树人内涵探索--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
推荐 | 语言学研究生的一份暑期书单
文献综述应走出哪些误区?
六位核心期刊主编眼中的“好论文”
外语教师2021暑期专属书单
为什么奥运会裁判报分时把 1:0 称为one love?
一文讲清 Ph.D. 和专业博士有何不同
罗素:三十岁后,拥有一项强烈的爱好可以让我们免于衰老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21年第1-2期目次及电子刊
观点 | 张志勇:“双减” 背后教育观念的大变革(外一篇)
转扩!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中小学各学科课程免费学!
取缔校外培训机构,原来是全国政协委员陈众议的提案...附访谈视频
北大教授姚洋:中考分流过早,建议十年义务教育
莫言开公众号啦!——“我想和年轻人聊聊天”
PPT收藏丨2021-2018年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报告汇总(附下载链接)
2021第九版北大核心期刊目录(语言学、文学、综合性学报)
诚邀参会│“2021语言智能教学国际会议” 第3号征稿通知
陆俭明:语言研究要与未来接轨
陈嘉映:微信,是对文字时代的最后一击
我国二语写作研究的若干重点问题 |《外语教学与研究》2021(4)
收藏 | 国内外好用的语料库资源汇总
C 刊中常用的 107种人文社科研究方法
推荐 | 兰卡斯特大学免费慕课:语料库语言学方法、分析与阐释
胡壮麟:“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名著译丛”总序(首批30余种陆续出版)
引进 |《卢德里奇应用语言学手册》Routledge Handbook of Applied Linguistics
王学典:何谓“新文科”?
郭英剑 | 新文科与外语专业建设
金艳 | 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评价——理念与实践
期刊《认知语言学》近20年数据简析(2000-2021)
漆黑的大脑:认知语言学实证研究到底证实了什么?
王俊菊:新文科建设对外语专业意味着什么?
《现代外语》2021年第4-5期目录
刊讯 |《外语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4期目录、摘要
李宇明 | 汉语传播的国际形象问题
胡钦谙 顾曰国 | 计算语言学研究70年
视频 | Tony McEnery:语料库与批评话语分析 前沿讲座
视频 | Paul Baker: 语料库与话语研究 前沿学术讲座
视频 | Andrew Hardie:语料库文本的词频分析 前沿讲座
前沿讲座 | Mona Baker: What is a narrative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金艳 | 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评价——理念与实践
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国:现状、问题与未来 |《光明日报》
“新文科”还是“新学科”?——兼论新文科视域下的外国文学教学改革
刘海涛:关于自然语言计算机处理的几点思考
人工智能的诗与远方,一文读懂NLP起源、流派和技术(外一篇)
关注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学研究(外一篇)| 中国社会科学网
李宇明:新世纪20年的中国语言规划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2050年教育宣言:学会融入世界
重磅上市 |《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及解读本正式出版!
重磅 | 最新版北大核心期刊目录及投稿方式大全(语言学)
葛兆光 | 人文学科拿什么来自我拯救
访谈视频 | Rod Ellis, D. Nunan & K. Bailey谈线上TESOL项目的发展
《外语教学》2021年第4期目录
刘海涛 林燕妮:大数据时代语言研究的方法与趋向
陈法春:大力发挥外语类院校培养国际传播人才的潜能与优势(外一篇)
讲座回顾 | 束定芳:“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语言研究”
荐读 | 张辉教授团队“批评认知语言学”系列研究成果
张辉 张艳敏 | 批评认知语言学:理论源流、认知基础与研究方法
张辉 | 批评认知语言学:语言理解与接受的分析视角——再论批评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建构
热点聚焦 | 本土语用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专栏“人际语用研究的本土视角”)
郭英剑:“不超35岁!”年龄歧视,该管管了 | 中国科学报
讲座视频 | Martin Hilpert:语言与大脑的关系——从三个语言学实验谈起
讲座回放 | 宗成庆:机器翻译现状与语料资源建设
文秋芳《产出导向法:中国外语教育理论创新探索》评介
国内高校外语专业哪家强?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 外语专业排名
讲座回放 | 李嵬教授:多元能力、超语行为及自主移动学习
王立非:加快建设“新文科语言学”!增设五个方向
新文科背景下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与学术创新高层论坛(1号通知)
原版引进 | 德古意特认知语言学研究丛书+应用丛书(13种)
精选 | 应用语言学研习丛书(13种)一览:回顾经典 分析热点
查明建:英语专业的困境与出路 |《当代外语研究》
蔡基刚 | 再论新时代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
蔡基刚 | 国家经济发展需求视角下的英语专业危机及其出路
热文 | C刊的“秘密”
中英全文 |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英双语+外媒报道)
文秋芳 常小玲 | 中国共产党百年外语教育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权威发布:2021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
山东高校本科专业排名 | 软科2021
山东高校综合排行榜 [2021]
李战子教授原创随笔 | 人文学者与国际传播素养——话语研究者的观察与思考
新书推荐 | 卢卫中:《认知修辞学:象似性的修辞性研究》
施旭 | 文化视野下的话语研究 (浙外学报文化话语研究专题)
重磅 | 2021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出炉(中国语言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
不翻墙的话,可以去哪里找英文文献?
Rod Ellis教授关于二语习得的两个视频讲座
分享 | Rod Ellis教授讲座课件PPT
吴岩:教学改革改到深处是课程,改到痛处是教师,改到实处是教材
吴岩:抓好教学“新基建”  培养高质量外语人才
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申请书分享丨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一流本科教育川大实践
重磅丨2021软科中国语言类大学排名出炉(附中国大学完整排名)
重磅 | 语言学CSSCI(2021-2022)来源期刊投稿方式大全
收藏 | 史上最伟大的100部戏剧(附观看链接)
重磅|2021软科“中国语言文学类”七大专业排名
CSSCI南大核心来源期刊投稿方式大全(五)——综合社科和高校学报
讲座PPT:BCC语料库的理论和应用(荀恩东 邵田)
世纪对话 | Krashen教授与 Chomsky教授 谈现代语言学的发展
圆桌谈| Halliday, Labov, Mey, Embleton谈功能、语用与社会语言学的融合发展
阿黛尔·戈德伯格|Good Enough Language Production(Linguists Online系列讲座21)
「关联理论」超大份文献资源!
访谈视频 | Larsen-Freeman教授谈应用语言学中的复杂理论
郑永年:“中国叙事”的方法论思考
冯志伟:大哉,计算语言学之为用!| 中国社会科学报
刘建军:思维方式差异与中西文化的不同特性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版
2021年度语言教育重要国际学术会议(7-12月)
好课推荐 | 《生活中的语言学》免费慕课,欢迎报名!
第六届中国教育语言学高端论坛 (2号通知)
CSSCI来源期刊最新总目录(含扩展版,2021-2022),建议收藏!
刘海涛∣中国语言学建设两大要务:成果国际化和方法科学化
陈平:语言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指称”问题研究
语言与心智:普遍语法是否存在?
国别和区域研究体系机制探讨专栏 (主持人: 罗林)
刊讯 | 《现代外语》2021年第5期目录、摘要及稿约
黄国文 李文蓓:作为应用语言学的生态语言学
视频 | 李嵬教授谈超语实践研究(附Applied Linguistics 高被引论文)
束定芳丨构建外语教育教学的新生态
收藏 | 2020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完整目录表格版(附增减变化明细)
《现代外语》2021年第 1-4 期目录
孙茂松 | 人工智能与未来语言教育
重磅!习近平为国际传播工作定方向!
中央再谈国际传播,但学者为何习惯国际“沉默”?
SSCI 论文推介 | 乐明 孙博洋《译出中的翻译腔与中介语》
习近平关于语言传播的重要论述及其对汉语国际传播的启示研究
从多模态视角看动漫政治话语的传播力
蔡基刚:课程思政与立德树人内涵探索——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
新书预告 | 乔姆斯基《句法结构》第二版中译本(冯志伟审校)
“躺平”一词火到外网,这个翻译有意思!
外语教师面临的新形势 新问题 |《外语教学与研究》
重磅好课|上外语言院《语言跨学科研究方法》MOOC平台上线啦!
会讯 | 第六届全国生态语言学研讨会(一号通知)
【讲座回顾】多模态人类学的思考
黄国文 | 新文科与外语教育——从“术”与“道”的 关系谈起
司富珍:回望40年来我国语言学理论译介与发展
讲座视频 | Martin Hilpert:语言学是一门科学吗?
访谈视频 | M.A.K. Halliday 教授谈 World Englishes
蔡基刚 | 学科交叉:新文科背景下的新外语构建和学科体系探索
刘海涛 郑国锋 | 大数据时代语言学理论研究的路径与意义
陈平 | 话语的结构与意义及话语分析的应用
书讯 | Routledge Handbook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文旭&Taylor主编
话语研究四十年 | 热点话题·发展趋势·研究路径
图解 | 语言研究的哲学基础与理论渊源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访谈视频 | Dan Jurafsky:AI 如何改变我们对语言的理解
徐赳赳 | 篇章语用研究70年
刘海涛 | 数据驱动的应用语言学研究
黄国文:思政视角下的英语教材分析
文秋芳 | 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实施框架
文旭 | 语言学课程如何落实课程思政
北京外国语大学世界语言博物馆藏品征集启事
CSSCI来源期刊&扩展期刊(2021-2022)目录完整版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投稿方式大汇总(最全版)
资讯丨CSSCI 2021-2022年扩展版期刊目录(附变动情况)
王宁:新文科视域下的翻译研究 |《外国语》2021(2)
徐锦芬 | 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国际动态与前沿分析
王克非 | 翻译研究拓展的基本取向
《外国语》| 傅敬民 刘金龙:中国特色应用翻译研究的特色问题
语言学家伤口撒盐:王冕死了父亲
语言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学CSSCI (2021-2022) 源刊目录及官微汇总
干货 | 228所高校学报投稿邮箱+472本社科领域经典文献!
胡键丨语言、话语与中国的对外传播
王文斌 柳鑫淼:关于我国外语教育研究与实践的若干问题
黄国文 | 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与生态语言学研究
新书推荐 | 穆雷 等著《翻译学研究的方法与途径》
何宁 王守仁 | 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外语运用能力的培养
中国国家治理话语体系的构成与演化:基于语词、概念与主题的分析
会讯|第十二届中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征文【一号通知】
戴炜栋 胡壮麟 王初明等:新文科背景下的语言学跨学科发展
“浙大学报”:建议科研人员培养一些庸俗的爱好!
国外语言学学科眼动研究: 现状与前瞻( 1934-2020)
神经语言学国际热点与趋势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陈旸:《论语》英译研究的功能语篇分析途径(黄国文序)
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 理论探索、方法思考与前景展望
国内生态学视角外语教学的特征和趋势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冯志伟:当前计算语言学发展的几个特点 | 中国社会科学网
陆俭明:为何“人工智能对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不是不需要,而是用不上”?
国内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综述
批评话语研究的语境-指称空间模型
【高端笔谈】外国语言文学学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世界语言谱系及语种概览 | 语言学微课堂
韩晔 高雪松 | 国内外近年线上外语教学研究述评:理论基础、核心概念及研究方法
近十年国际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Scopus数据库的可视化分析
中国英语教育四十年反思及其对新文科背景下英语专业建设的启示

扫码关注↑↑↑ 即可获取最新入群二维码!

目前已有 3.56 万语言文学、区域国别与

跨文化传播学研习者关注本公号

欢迎加入交流群,分享学习,共同进步!

亲爱的研习人,

一起来点赞、在看、分享三连吧!

一个,点亮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