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秋芳 | 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实施框架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语言学通讯 Author 通讯君
专注分享学习,一站式获取海量语言学资源
欢迎点击上方关注我们
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实施框架
文秋芳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
文秋芳教授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语教学研究分会会长;《中国外语教育》和《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中国应用语言学)》杂志主编;国际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Applied Linguistics,System,Journal of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编委会委员。
语言学通讯推选文章
摘 要:本文聚焦讨论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实施建议,旨在提高外语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质量。全文主体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分享笔者对外语课程思政内涵的理解,第二部分提出实施外语课程思政的框架,为外语课程思政在实践层面上提供具体操作建议。
关键词:外语教育; 外语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文献来源:文秋芳.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实施框架[J].中国外语,2021(2):47-52.
文秋芳 杨佳:从新冠疫情下的语言国际教育比较看国际中文在线教育的战略价值
此文由期刊独家授权语言学通讯全文推广,本文经授权转载自语言学通讯公众号。
转载编辑:应用语言学研习 梁国杰
从唐代韩愈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到民间广泛传播和赞誉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再到党中央系列文件反复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一切都说明了教师应承担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教育部2020年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强调“课程思政”是每个教师必须承担的责任②。“课程思政”是近年来出现的新术语,其实质与“传道受业解惑”“立德树人”一脉相承,只是更突出了“课程”在落实教书育人上的“牛鼻子”作用,牵住这个“牛鼻子”,思政工作就有了落脚点和抓手。2020年9月26日笔者曾就这一议题在一次会议上与外语教师分享了自己的想法,不少参会者就笔者的发言提出了很多值得讨论的问题,从中可以发现,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这个新术语感到困惑不解,不知外语课上如何开展思政教育。笔者认为有必要就这一议题开展深入讨论,否则外语课程思政难以取得实效。鉴于此,笔者进一步学习教育部文件精神,结合40多年教书育人的实践,在本文中对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进行解读,提出实施外语课程思政的框架与操作建议,抛砖引玉,供学界争鸣。
01
02
03
如需购买国际原版学术著作,可以联系我们询价,支持对公转账,可以制订合同,开具电子发票和购物清单。订购联系人:孙老师 18321711365(电话同微信)
编者按
参考文献略,欢迎查阅《中国外语》2021年第2期原文。
本文编辑:上海理工大学 孙雨
本文审核:吉林大学 王峰
郑重声明:本公众号推送的文章不能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本公众号推送的学术会议、博士招生不负责对接解释。有任何疑问请按照推送内容的官方联系方式对接!如果学术会议、博士招生有任何官方调整,责任不在我方。我们优先推广免费的学术会议、讲座、研修等项目。收费项目与商务合作需支持劳务费,请联系dianzishu@126.com 商谈。
相关文献延伸阅读(研习人指引)
本平台友情整理相关文献索引链接,
感兴趣的老师、研友可按需选购
精选推荐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发现更多语言学好书!
都看到这里了,肯定是真爱啦
扫码关注↑↑↑ 即可获取最新入群二维码!
目前已有2.59万语言文学、区域国别学
研习者关注本公众号
欢迎加入我们,分享好东西,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