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俭明:语言研究要与未来接轨
欢迎关注我们,一站式获取海量语言学资源
来源编辑:语言战略研究公众号
敬请星标应用语言学研习,喜欢请点赞,深爱请分享⭐
2021年
第1期
Happy New Year
卷 首 语
本
期
嘉
宾
陆俭明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中文系
语言研究要与未来接轨
文 | 陆俭明
我国的语言研究不断地继承、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无论是在语音、词汇还是语法、修辞方面,都产出了大批研究成果,但还远远跟不上时代和科技发展的需要。这突出表现在,语言学在当今飞速发展的、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计算机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事业中,逐渐被边缘化。不是人工智能不需要语言学知识,而是已有的语言研究成果不怎么适应人工智能研究的需要。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计算机深度学习”的特点是“从原始特征出发不断自动学习高级特征组合”。人工智能的发展靠的是“数据”“算力”“算法”三驾马车驱动。人工智能“数据”部分极需要“有效的语言学知识”—— 从“范畴”(语音的、语义的、句法的、语用的等)到“规则”都给以“特征化”刻画、描写的语言研究成果,可是我们以往在“特征”研究方面是个软肋。
要让语言研究跟上时代和科技发展的需要,语言工作者必须树立“与未来接轨”的意识与理念,必须了解与认识当今时代和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当今时代发展的大趋势是“和平与发展”,全球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科技发展的大趋势是逐步走上“数字化”之路,各学科进一步走融合交叉之路。
反思以往的语言研究,习惯于理性主义地探究语言各个不同层面的规则,更多地注重“理论”思辨,注重对语言现象的“解释”。这就语言研究本身而言很需要,无可非议;可是对各层面“特征”的研究与描写则基本没用力,而这是语言研究数字化所必不可少的。数字化就是将信息转化为数据,以便于计算机存储、计算。语言研究要满足“数字化”要求,那么语言和语言研究成果的各个层面、各种单位、各种规则的性质都必须用“特征”来加以呈现。此外,以往语言研究对具体的“语言使用”,特别是对作为交际主体的人的能动性,以及在交际过程中除语言符号本身之外的其他非语言本体知识的作用,很不重视。未来的语言学研究应该更注重跟其他学科研究的互动。在这方面,计算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的创立与发展已为我们树了个样板。
中国语言学要走“数字化”之路,走与其他学科融合交叉之路,语言学工作者自身一定要努力开展各层面“特征”的研究,要积极探究语言学与其他不同学科间的关联性和相互作用,找到语言学与其他学科融合交叉的切入点、支撑点和着力点。同时,必须解决学科体制上的问题。在我们国家,语言学至今未能成为一级学科,还是依附于“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还只是个二级学科。这样的学科体制已严重影响我国语言学科的发展。一方面导致我国的语言研究基本上还是停留在语言内部各层面打转转,研究者不容易打开思路;另一方面语言学在我国不能成为一个“母本”学科,不能确保语言学与其他学科融合交叉,更不易走上数字化之路。因此必须解决学科体制上的问题。
我们期盼中国语言学更快地走上数字化的道路,以使语言学能为当代科技特别是人工智能出力,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事业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关|推荐
北大讲堂 |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第1-75集视频汇总,附下载方法)
陆俭明:要有问题意识,更要有未来意识 ——小议未来的中国的语言研究和语言生活
陆俭明:汉语教师应有的语言素养(PPT)| 国际中文教育公益大讲堂第五讲
陆俭明:为何“人工智能对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不是不需要,而是用不上”?
综合编辑:应用语言学研习
微信公众平台审核: 梁国杰
在线课程 | 人文社科研究方法——质化、量化、混合研究方法,报名马上学!
文献延伸阅读(研习人指引)
本平台友情整理相关文献索引链接,
欢迎感兴趣的朋友按需选购。
精选推荐
扫码关注↑↑↑ 即可获取最新入群二维码!
目前已有 3.47 万语言文学、区域国别学
研习者关注本公众号
欢迎加入交流群,分享学习,共同进步!
亲爱的研习人,
一起来点赞、在看、分享三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