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多模态人类学的思考
欢迎关注我们,一站式获取海量语言学资源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公众号
2021年4月28日,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王建民教授做客中国人民大学,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人类学前沿讲座“多模态人类学的思考”。
王建民教授首先阐发了讲题含义。“多模态人类学”(multimodal anthropology)是人类学和艺术研究的重要领域,其中的“多模态”(multimodality)是以符号、文本或其他样式将信息呈现给人类的特殊编码方式。在哲学层面,模态被视为人类对知识的认识,借此可理解表象与认识能力间的关系。当代哲学研究强调特定的多模态特征、结构和系统与更广泛的社会结构(尤其是权力)和(意识形态)力量的关系,这种关系被认为是重塑视觉语言的条件。
王老师进一步阐述道,“多模态”常与“多媒体”“多感官”等术语互用,符号、媒介和感官三个概念因而时常纠缠在一起,使得“多模态”概念本身也发生了意义的迁延。目前,多模态这一概念大致有三种指向:
1、从语言学出发,多模态涉及语言方式或符号形式选择。符号研究拓展到非语言方式,关注产生和表达意义的多样性符号资源(semiotic resource),囊括了版式、图像、颜色、音乐、舞蹈、手势、身姿、服装、首饰、化妆、道具、用品、器物和空间等。
2、多模态又与媒介相关,这些媒介包括信息容器与设备,也涵盖特定的传播组织形式或社会机制,包括微信、脸书、QQ、快手、抖音等网络媒介。
3、多模态和多感官相联系,是观众、读者等文化实践参与者的心理感受和体验的表达和呈现方式,由观念和情感认知来驱动。
符号、媒介和感官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符号是具体化的表意方式,媒介是表意符号使用的渠道,感官则是符号的认识系统。人类的文化感知和表达传递通常并非仅利用单一的感官和媒介,而是借助了不同的交流渠道、感官感知方式、具体表达模式的交融和混杂,通过运用具有共同索引(co-indexing)作用的符号,呈现出模态的复合性和交叉性。多模态人类学应该在既往研究基础上更进一步,消弭因为学科壁垒造成的区隔,把模态、感官和媒介连接起来。
王老师接着讲到人类学的“多模态转向”:随着媒介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表演、做主播,制作和发布多媒介影视作品;人工智能时代又出现了语音交互、机器识别、传感器信号捕捉与反应、机器多感官等模态形式,它们进一步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怎样面对“多模态转向”(multimodal turn)是迫在眉睫的研究论题。
多模态人类学还能够应对现代化过程中的“纯化”问题。“纯化”是与“转译”相反的理解自然与社会关系的尝试。转译是设法在观察到的不同方面之间建立联系,而纯化则是把观察到的不同方面分割开,进而认识每个具体方面。为了弥补自然和社会间不断被创造并且扩大的鸿沟,可以用表征性符号媒介将话语、表达、语言、文本、修辞同意义联系起来。
在多元场景中,语言文字之外的符号以及视觉以外的感官模态都曾被认为是个人化的、感性的、情绪化的和不确定的,对于意义的赋予会产生消极作用,因此,人们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文化逻辑和法则上,表达意义和情感的声音、面部表情、姿势、手势、步态等往往受到忽略,文化表达的丰富内容被提纯为抽象化的“文化逻辑”。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媒介、形式、行动实际上同语言一样重要,它们构成了表达的一部分。人类的认知不仅通过头脑思考形成,也以身体在场的体现(embodiment)方式生动呈现,有时还可能通过感触图像及体触(corpothetics,身体接触圣像等艺术品)来获得。所以说,人类能够超越有机体的界限,通过身体动作创造出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象征意义。
讲座结尾,王老师指出,多模态人类学与人类学田野民族志联系在一起。如何改进民族志传统,推进新方法,把多媒体、多感官与多模态结合起来,是多模态人类学研究应该特别注意解决的问题。要通过多模态合作拓展和丰富民族志研究。尽管多模态民族志研究也涉及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争论,但核心任务仍是参与到多模态实践过程中,认识和理解动态的、流动的、通过人的行为创造和塑造的多模态。
多模态民族志应将主体性、场景性、融合性、互动性、交感性和技术性作为重要原则,打破隔膜,实现新的综合,将不同族群、不同区域丰富的民间文化表现形式、仪式和节庆活动中以不同模态呈现的表演性行为以及以往受到忽略的意义与情感表达等,都纳入学术视野,成为研究的一部分。
王老师总结说,将多模态作为新的学术认知重新置于现实世界中,这将凸显文化的意义和情感的表现及作用,并将深化对于鲜活文化实践者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理解。
在互动和提问环节,主持人赵旭东教授由多模态人类学联想到民族志的多线索、多角度呈现,以及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多和一”的关系。王老师赞成说,“共同体”必然本身包含了多样的含义,对“一”的讨论要从关注“多”开始。
赵教授继续说,人类学确实应该放开眼界,不要囿于以往框架。现实正飞速朝多样化发展,但民族志书写仍然还是单一化地“写”。就拿博士生来说,拍一千张照片毕不毕得了业?在目前的规则下暂时还不行。王老师同意说,今年面试也有一位博士生带了好高一摞材料,包括搜集的老照片、自己做的时装设计……一堆感性的东西。展示了几件,还剩半包,老师们说:行了!你只有20分钟,要不说话,最后没法给你分。要说那些东西算不算分,还是应该算,但最后仍然只能靠文字。
赵教授补充说,当初提“微信民族志”,也是考虑到书写手段在改变。有没有可能把微信的表达方式合法化?如何把民族志多样化,是以后要探究的一个方向。
讲座现场,同学进行了踊跃提问。张孜伟同学提问说,“多模态”更多地是感受和理解方式,而他自己前两天去南锣鼓巷一家名叫“童年的记忆”的小店,里面卖很多他童年时期独有的东西,跟现在的孩子玩的不一样。这种情况能否用一种“多质态”的概念来理解?
王老师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可以看出不同孩子有不同的智识获取方式,关涉到如何理解他人、理解人与物的关系、让自己变得有力量有智慧有情愫等。这些在不同时代是不一样的,也应该纳入多模态的考察。
王帆同学就“转译”提出问题:“多模态”是否追求不转译也不纯化地还原生活世界?但是一旦尝试表达,或许还是不可避免地要回归一种专业化的方式。那么“多模态”方法是否有什么对应的实践?
王老师回答说,这是我们正在研究的事。“多模态人类学”需要“多模态民族志”。虽然书写都是有选择的,但是“多模态民族志”应该是一种更具生活气息的书写。“多模态”本身就有点像转译,而不是纯化。转译是要把不同部分连接在一起,拼在一起。认识事物需要这种“拼”的能力,才能呈现一个更完整的过程。
王帆同学追问:多模态民族志是否是全景民族志?
王老师回答:不全是。因为全景民族志的另一个名称是百科全书式的民族志,书写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但多模态民族志更多地是针对某一问题来写,写一个专题。
郑桐同学提问:现代观众喜欢看多感官刺激的舞台效果,甚至追求沉浸式体验,您怎样看现代观众的多模态依赖问题?
王老师回答,随着感知经验的丰富,观众会不满足于单独感官的刺激,转而希望获取多感官、多媒介的体验,甚至追求“沉浸式体验”。这样的状态有没有弊端?有时候会有。所以有学者提出“传导式”,就是把“沉浸”和其他事情联系在一起,不能只过度沉浸其中。多模态民族志同样不仅是沉浸,还要有不同模态之间的连接;不是沉浸在田野里,回来写半天不知道想说什么。
黄堃同学的问题是,多模态思维有没有不用于发表目的的运用?
王老师回答,就像讲座中给出的2017年多伦多设计、创新与技术博览会(EDIT 2017)上的星状细胞沉浸式声景装置,就是一个跨国、跨学科、有人类学家参与的非学术作品。学位论文答辩可能不太能这样做,因为有陈规戒律摆在那;但也不完全是这样,因为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专业硕士,比如艺术学门类的专业硕士,如果是舞蹈的编排,就要考查40分钟的节目呈现;如果是教学,就要考查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如果跳一个作品,老师就要问动作细节的拿捏等等,考生要答辩;文物专业就要考鉴定文物……这就已经是一种复合的考察方式。教育部现在强调专业硕士培养,好像学术型反而有点刹住了,专业硕士在增加。
张孜伟同学再次提问,想了解从多模态角度如何理解人与物的关系。
王老师回答说,很多人类学家都研究到了物的agency(能动性)。人的感知会作用于物,在感知过程中,物给人带来感受。比如现在很多人喜欢去猫咖“撸猫”,获得的感受是不寻常的,猫会作用于人。包括电脑、手机等都在影响人,隔几年就得买新电脑、新手机。
线上听众也十分积极提问。赵晓荣听众提问说,多模态信息传播是否导致所融合的信息远离文化真正的内涵?
王老师提醒我们反思:什么是“文化真正的内涵”?这可能是研究者自己定义的内涵。王老师认为,意义和情绪情感是不能切开的。不同符号形式用不同感官形式呈现出来,再被感知,我们可以有自己的判断,但或许不能假想一个“真正的内涵”。把意义和情绪、情感联系起来讨论,可能会有更好的理解。
最后,人类学前沿讲座第九十七讲的主讲人贾京生教授就王老师的民族研究提出了问题,希望了解王老师的田野地域和田野研究经历。
王老师回顾道,他自己的田野在新疆做得比较多,比如关于哈萨克族牧区、塔吉克族、维吾尔族社会以及一些城市的情况。在新疆以外,王老师的研究地域还包括陕北、重庆。他还研究过中国跨境民族。王老师关注不同的文化表现形式,包括西藏唐卡的保护与传承。他还就此问题出书,该书目前正被翻译为外文。
转载编辑:应用语言学研习
微信公众平台审核: 梁国杰
数说 | 国家社科思政专项2020年立项题目和2021年选题指南
文献延伸阅读(研习人指引)
本平台友情整理相关文献索引链接,
欢迎感兴趣的朋友按需选购。
精选推荐
定价:¥48
限时优惠价:34.56
定价:¥55.90
扫码即享限时优惠价:44.5
在线公益论坛 |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理论与实践(复旦新学术承办)
扫码关注↑↑↑ 即可获取最新入群二维码!
目前已有2.94万语言文学、区域国别学
研习者关注本公众号
欢迎加入交流群,分享学习,共同进步!
亲爱的研习人,
一起来点赞、在看、分享三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