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推荐 | 潘艳艳:认知-功能角度的动态多模态语篇分析
欢迎点击上方关注我们,欢迎转发此文
本文来源:语言服务微信公众号
潘艳艳 著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6年8月
多模态语篇是语言符号结合其他符号资源,如视觉图像、声音、颜色、空间结构等共同构建的语篇。作为语篇分析的一个视角,多模态语篇分析将所有的交际模态都看作意义产生的资源。这些交际模态包括图式符号、书面符号、口头符号、动作、声音、音乐、味道和触感。多模态语篇分析的目的是发现人们怎样建立和解读多模态语篇,怎样在某一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利用各种模态或符号系统达到最佳交际效果。多模态语篇分析目前最主要的两个流派是基于社会符号学的视觉语法分析和以认知为导向的多模态隐喻分析。视觉语法分析来源于系统功能语法,从图像的三个元功能进行分析,已经形成了一个成熟、有效的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能够系统地描述符号资源的意义潜式及不同符号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多模态隐喻分析以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以多模态语篇中的隐喻和转喻现象为研究重点,说明隐喻和转喻现象不仅存在于语言符号中,还存在于其他符号系统中。其最终目的是证明“隐喻是人类的思维方式”这一认知语言学假设。根据画面是动态还是静态,多模态语篇可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静态的多模态语篇,如平面广告、连环画和漫画;另一类是动态的多模态语篇,如电视广告、电影和纪录片。就涉及的语类而言,静态多模态语篇分析以平面广告为主,其次是连环画和漫画;动态多模态语篇则以影视作品为主,还有少量的网络视频分析。近年来,多模态语篇分析的研究重心已经由静态语篇转向动态语篇。动态多模态语篇不仅有丰富的视觉、听觉呈现,还有大量隐喻手法和象征手法(转喻)的运用。这一特点决定了任何单一角度的分析都难以全面、深入,并达到多模态语篇分析的目的。鉴于动态语篇的这一复杂性和语篇分析的跨学科性质,本文尝试将社会符号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理论相结合,提出能够全面、深入分析动态语篇的认知-功能分析法。提出该分析法的理据在于:(1)这两个分析流派实际上是不同的分析角度,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互补性。社会符号学提供描述符号特征及符号意义潜式的分析框架;认知语言学提供隐喻、转喻分析的理论基础,从而揭示符号特征及符号意义潜式的认知机制。两者的结合能使动态语篇的分析更全面、深入,进而达到多模态分析的目的;(2)两者都以功能研究为导向,都以真实的语篇为研究对象;(3)隐喻和转喻是同符号意义相关的两个重要概念;(4)一些学者,如Nuyts(2005)和Semino (2008),已经尝试将认知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的观点相结合来分析语言现象;(5)一些多模态语篇分析学者,如van Leeuwen ( 2005),也强调了隐喻和转喻在多模态语篇创作和设计中的重要性。本文所提出的认知-功能分析法结合社会-政治语境和文化语境,从认知层面和社会符号层面对动态语篇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得出多维度的解读和综合评价,能更好地实现多模态语篇分析的目的。根据“指示意义—内涵意义”的语篇分析原则,认知-功能分析法的步骤为:(1)介绍目标语篇产生的社会背景;(2)从影视作品的六个层面介绍该语篇的内容梗概和语类特征;(3)进一步详细分析该语篇的社会符号特征和意义潜式(包括图像、语言、音乐和声音方面的特点和模态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语篇中的概念隐喻和转喻进行识别和解读;(4)对识别出的隐喻和转喻进行总结和归类,进而探讨隐、转喻在语篇中的功能,总结隐、转喻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洞悉该语篇的认知动因;(5)将该语篇置于具体的社会-政治语境和目标文化语境中,结合以上的分析结果对其交际目的进行评价,指出其优点及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为了验证认知-功能分析法的可操作性,本文选择《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角度篇》(以下简称为《角度篇》)作为实例,进行了定性分析。《角度篇》是一个时长17 分钟的纪录片,旨在向世界呈现一个真实的当代中国。选择该专题片作为分析对象不仅是因为它是由图像、语言、音乐和声音构成的典型的动态多模态语篇,而且还因为语篇分析与现实社会的紧密关系:“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是目前中国最具有挑战性的战略课题,别国怎样看中国以及中国在别国眼中的国家形象所反映的现实将决定中国未来的发展和改革”(Ramo,2007:12)。对该专题片的分析使理论研究与社会现实相结合,从而使理论研究具有现实价值。本文从认知-功能视角对《角度篇》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一、通过影视作品六层面的分析,表明该纪录片属于论证、说明性语类,它以非叙事性的、论证的形式整合语言、图像,音乐等符号资源,旨在向世界展示中国的软实力,呈现正面、积极的中国形象。二、通过对该动态语篇中图像、语言、音乐等符号资源的特点和互动关系的分析,发现:(1)旁白表述和直接表述的轮换构成该语篇的编辑韵律,从而将影片意义组织起来,是该片主要的说明和论证手段;(2)片中的图像对文字解说进行示例和说明,同时延伸文字解说里的信息、补充文字解说里没有的信息。这种图文关系贯穿于整个纪录片;(3)该动态语篇不仅在语言方面,而且在视觉方面和听觉方面也都做到了有效的衔接和连贯,例如,红色主调的反复出现,画面之间的呼应,画面、音乐、声音之间的呼应,都是该语篇达到衔接与连贯的手段;(4)该语篇通过三种不同的声音,表达了其正面的评价态度。三、在对语篇中所使用的各种符号资源及其特征进行描述的同时,对其中的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进行了识别和解读。对该动态语篇的隐喻和转喻的研究表明,论点的阐述和符号之间的衔接都建立在隐喻和转喻思维的基础上。转喻不仅提示隐喻,还是一种推理机制,是语篇的叙述手段和组织原则。隐喻主要起到论证、说明、劝说的作用,并概括语篇的主题。隐喻和转喻机制使人们可以通过具体的事物理解或表达抽象的事物或概念。这两个基本认知机制相互作用并形成一个概念系统。根据这个概念系统,人们选择各种符号资源,将其组合成一个系统的网络,即有着某一交际目的的多模态语篇——《角度篇》,其交际目的是呈现一个真实的、多元化的、团结的中国。此外,隐喻和转喻之间的互动模式与隐喻和转喻所属的语类相关,在不同的语类中可能会有不同的互动模式。在《角度篇》中,主要有四种互动模式:(1)转喻丰富隐喻的含义;(2)转喻呈现隐喻的目标域;(3)转喻呈现隐喻的源域;(4)不依附于任何隐喻独立存在的转喻。隐、转喻的解读及两者之间的互动模式揭示了该语篇的认知动因和思维机制。四、由于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不同,同样的符号资源和隐喻、转喻在西方社会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从而产生不同的交际效果。因此,本文最后结合该纪录片产生的社会-政治语境和文化语境及目标观众(西方社会)的文化语境对该片的社会符号特征和认知现象进行综合评价,讨论其可能达到的交际效果。评价涉及:(1)该纪录片的修辞手法;(2)语篇的情态,即中西方文化对真实性的不同要求;(3)红色的意义潜式,即红色在中西方文化中的不同含义;(4)与历史事件相关的转喻能否被西方观众所理解;(5)片中出现的翻译错误和语法错误。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本文就更有效地树立正确形象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通过结合社会-政治语境和文化语境,本文从社会符号层面和认知层面力图对该动态语篇进行多维度和深入的分析,进而对语篇做出全面的解读和评价,达到了多模态语篇分析的目的。整个分析体现了本文所提出的认知-功能分析法的分析步骤和优势。本文的贡献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在多模态语篇分析方面,将视觉语法理论和多模态隐喻理论相结合,提出认知-功能分析法,并将该方法用于中国形象片的实例分析,丰富了多模态语篇分析的理论和研究内容。在隐喻和转喻研究方面,本文将隐喻和转喻的识别从语言材料层面,拓展到多模态语篇,进一步证明了“隐、转喻现象作为人类的思维方式的普遍存在”这一假设。多模态语篇中隐、转喻的类型和互动关系及两者在语篇中的功能研究是对以前基于语言文本的研究的补充。隐喻和转喻的互动关系也进一步证明了“转喻比隐喻更为基础”这一观点。就如何进行更加有效的外宣而言,基于对《角度篇》的个案分析,本文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外宣语篇要充分考虑到由文化差异而导致的思维方式差异、符号内涵意义差异、以及隐喻和转喻解读的差异。此外,该个案分析也丰富了有关中国形象的研究。
作者简介:
潘艳艳,1979年生,南京国际关系学院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现任教于该学院,并担任《外语研究》责任编辑。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和话语分析方面的研究。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项目一项。
本书导读
本书导读
本书亮点
在多模态语篇分析方面,将视觉语法理论和多模态隐喻理论相结合,提出适用于动态多模态语篇(视频类)认知-功能分析法,并将该方法用于中国形象片的实例分析,丰富了多模态语篇分析的理论和研究内容。在隐喻和转喻研究方面,本文将隐喻和转喻的识别从语言材料和静态多模态语篇层面,拓展到动态多模态语篇,进一步证明了“隐、转喻现象作为人类的思维方式的普遍存在”这一假设。多模态语篇中隐、转喻的类型和互动关系及两者在语篇中的功能研究是对以前基于语言文本的研究的补充。隐喻和转喻的互动关系也进一步证明了“转喻比隐喻更为基础”这一观点。就如何进行更加有效的外宣而言,基于对《角度篇》的个案分析,本文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外宣语篇要充分考虑到由文化差异而导致的思维方式差异、符号内涵意义差异、以及隐喻和转喻解读的差异。此外,该个案分析也丰富了有关中国形象的研究。本书亮点
本书序言
本书序言
英文目录
英文目录
微信号:Language-service
投稿邮箱:yuyanfuwu@yeah.net
相关文献延伸阅读(爱书人指南)
敬告:本公号友情提供相关书讯或书目索引链接,
以便爱书人前往第三方平台自行选购
语言学图书精选推荐
扫码关注,即可获取最新入群二维码
目前已有2.16万语言文学、国别区域
研习者关注↑↑↑本公众号,
欢迎加入我们,交流分享,共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