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抗击新冠疫情语境中的新语用现象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语用学种草 Author 罗晚绮

专注分享学习,一站式获取海量语言学资源

转载编辑:应用语言学研习 梁国杰

抗击新冠疫情语境中的新语用现象分析
罗晚绮
(浙江科技学院 )


1.引言


新冠疫情发生一年多以来,各种媒体各大版面的头条、电视新闻、社交媒体、报刊杂志等,出现了大量的新词新语传播疫情信息、传递抗疫能量,这些特殊又新颖的表达方式,让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受到了感染。
战疫语境中的新语用现象包括词语、构式、标语、海报、口号等,涵盖新闻报道、科普文章、媒体点评、网友回复等。本文收集了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出现的新颖特殊的语用现象,来源包括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中国青年网、中国新闻网、光明网、央广网、中国社会科学网、学习强国、澎湃新闻、环球时报等主流网络媒体,微博、微信、抖音、知乎、豆瓣等大众社交媒体,以及部分知识分子网络社群,通过人工检索、辨别,获得2020年1月至2020年4月期间收集的新词新语共424条,并按照不同特性进行整理和归类。
新语用现象的“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以前没有,现在出现了,叫做“新”;以前就有,重新出现了,被赋予了新的涵义,也叫“新”。本文以上范围的新语用现象进行研究。从语言单位上看,包括新词、新短语(新构式)、新句子(标语、海报、口号等);从类型上看,分以下几种:(1)以前就存在,但只在专业领域使用,非专业人士不了解,现在广泛出现;(2)以前就存在,现在以新的意义重回大众视野;(3)以前不存在,现在新造的。

2.战疫新语用现象



2.1

使用大量专业术语



使用专业性话语是新闻报道令人信服的重要因素。根据统计,战疫中搜集到专业术语共64个,主要出现在新闻报道和科普文章、视频中,在追踪病毒来源、阐释病毒原理、详述救治过程、科普疫苗研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用专业术语,站在科学的角度科普医学知识,能让人民认识到疫情的严重性,防控的重要性,采取措施的紧迫性。
疫情发生前期,由于对病毒的来源、传播途径等不了解,群众的情绪恐慌,大家争抢购买口罩。但是大家对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KN95/N95颗粒物防护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怎么选择并不清楚,因医用N95口罩其防护效果更好,形成哄抢的局面,导致许多医护人员用不上N95口罩,于是国家卫健委发布口罩使用指南,推荐不同风险人群使用不同的口罩,人民日报呼吁:请把医用N95口罩留给一线医护(人民日报,2020年2月2日);发改委回复:要按需、按功能使用,避免过度使用。一般防护不要挤占医用资源(人民日报,2020年2月3日)。


 



全国人民密切关注疫情进展,急于找到有效方式防御保护,经过上海药物所和武汉病毒所联合研究,初步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人民网,2020年1月31号),消息一出,收获132万点赞,全国各大药房的双黄连口服液被抢购一空,甚至连兽用的双黄连也缺货下架。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立即回应这一结论是基于实验室体外研究的结果,下一步还需通过进一步临床研究来证实。引起此次轩然大波的主要原因来自人民群众对“抑制”二字的误解。人民日报解释:“抑制并不等于预防和治疗!特别提醒:#请勿抢购自行服用双黄连口服液#”(人民日报,2020年2月1日)
 




在疫苗还没研制出来之时,这种提醒是及时而必要的。
疫情面前,脱离专业性话语支撑的信息,缺乏说服力和科学性。新冠疫情让种种医学专业术语走进了普通群众的视野,主流网络媒体发布疫情权威信息、进行疫情科普宣传,专业、及时、针对地回应社会各界的关切,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战胜疫情的信心与决心。同时,纯粹的专业化表达可能引起误解和谣言,如第二个例子。需要权威专家解疑释惑,用群众化的表达方式,通俗易懂的描述向大众解释专业性话语,帮助人民群众更好的理解国家政府的各项举措,凝聚群防群控的社会共识。



2.2

产生大量新造词




新冠疫情催生了一批新词用来指称新事物,描述新现象。共收集新造词97个。
(1)汉阳国博方舱医院,患者们都亲切互称“舱友”。(微博 央视新闻,2020年2月23日)
(2)武汉各大方舱医院迎来“出舱潮”,546名患者出舱。(微博 人民日报,2020年3月4号)
为应对疫情,武汉市在多地建设了“方舱医院”,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方舱医院”中的患者们亲切互称“舱友”,患者治愈出院称为“出舱”,随着最后一位患者转出,方舱医院患者“清零”,关门大吉,被称为“休舱”。“舱”作为一个词根语素,是词的核心部分,体现词的词汇意义。
(3)云中航拍婺源万亩油菜花梯田,这才是真的云赏花。(微博 人民日报,2020年3月22日)
(4)疫情期间,你为“宅经济”做了哪些贡献?(微博 新京报,2020年3月16日)
(5)英国小哥@司徒建国Stu 疫情期间一直在北京,他说自己亲眼目睹中国如何推动了“零接触”。(微博 人民日报,2020年3月27日)
战疫语情中出现了一些构式,是由词缀加词根构词的,“云”“宅”“零”是属于类词缀,有类化的作用,位于词根之前。
云XX:云赏樱、云赏花、云监工、云录制、云踏青、云复工、云签约、云看房
从构造理据上分析,“云X”词语模中,“云”的语义特征如下:
云:[+线上][+虚拟][+互联网技术]
从语义特点分析,“云XX”指利用电子产品设备通过互联网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具体来说就是疫情期间人们在家通过电脑、手机等所做的一切线上活动。
宅XX:宅经济、宅消费、宅生活、宅品、宅技能
从构造理据上分析,“宅XX”词语模中,“宅”的语义特征如下:
宅:[+足不出户][+生活方式]
“宅XX”是指在疫情中待在家中的广大人民群众足不出户的一种生活形式和生活方式,主要指在家中生活、办公、消费等。
零XX:零增长、零新增、零接触、零报告、零感染、零容忍、零风险
从构造理据上分析,“零XX”词语模中,“零”的语义特征如下:
零:[+自然数][+没有][+否定]
“零”表示含义上的否认,含义与“非”相似,还表示数值上的“零”,有时表达态度比较强硬。
类似这样能够大量灵活构词的词语模,正在从一个位置不定的语素转化为一个定位的类词缀,并且也有向表示语法意义的词缀发展的趋势,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虚化的过程;同时,作为前缀的“云”“宅”“零”正在凝固成一个个固定词汇,说明这也是一个词汇化的过程。
在新冠肺炎期间,各个平台出现的新语用现象不仅阐释了新事物、描述了新现象、传达了新理念,还创新性地取得了很好的表达效果。新语用的出现依托于语言的符号性和任意性特征,并且能够多样化构成、多渠道产生、多形式呈现,当产生交际需要时,就可以对词语进行创新和改造,新造词诙谐幽默、简洁明了、生动有趣,时效性、生命力强,极大地丰富了当代汉语词库, 满足了当代社会人们表情达意的语用需求。

 


2.3

旧词新用



旧词新用现象包括旧有词语出现新涵义(新色彩)、谐音改词、成语新解等。共收集到112个。
(6)陕西:肉夹馍给热干面加油,秦医赴楚,凌然出征。(微博 央视新闻,2020年2月26日)
“肉夹馍”是陕西特色小吃,代指陕西省;“热干面”是武汉最出名的小吃,代表武汉,指陕西的医疗团队支援武汉。这是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表达效果,更加有趣生动。旧词新用现象属于词义的扩大,旧词出现新涵义。
(7)“浙”风挡雨、“皖”事大吉、人才“冀”济(中国新闻网图片,2020年3月19日)
以上三例成语改写,用“浙”替换“遮”表示浙江;“皖”替换“万”代表安徽;“冀”替代“济”表示河北,都是将原成语中的字换为同音地名,并且改造对象意义都比较积极正面,这样的重新解读具有双重意义,是对每一个援鄂团队的致敬。
(8)临危不“聚”、不约而同、别来无恙、安身立命(学习强国,2020年2月25日)
成语新解是将成语加以新的解读,内部语义、结构都发生了变化,“临危不‘聚’”是说在疫情期间不要聚会;“不约而同”意为在“不约”这件事上,大家都意见相同;“别来无恙”则是你别来串门,我就不会得病;“安身立命”指在家安稳住身体,就是保护生命。这些成语新解主要是创新解读成语中汉字的表面含义,产生新意义,意在提醒大家不聚餐、不聚会,在家抗疫。对成语固有的涵义做了新的解读,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些旧词新用现象为战疫语情的丰富度和趣味度贡献了力量。

2.4

广泛采用网络用语


语言是时代的忠实记录者,疫情防控迫在眉睫之际,出现了大量令人眼前一亮的新语用,是“网上冲浪”的流行语。本文共收集到网络用语56个。


(9)2020年的新春战“疫”里——有人为爱逆行,有人趁火打劫“抖机灵”。(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3月13日)
“抖机灵”原是北方方言,现在是指部分网友不合时宜地在社交网络平台发表不良评论,破坏了网络空间的和谐,引起了其他网友的强烈不满。
(10)美国《纽约时报》,世界驰名“双标”。(新浪网,2020年3月12日)
(11)别为了“康康”去凑热闹。(微博 央视新闻,2020年1月27日)
使用网络热词、流行语的新语用现象中也运用了谐音。《纽约时报》本是一个“国际驰名商标”,却在疫情问题面前带上“有色眼镜”,抹黑中国形象,变成了“国际驰名双标”,网络热词“双标”意为评判自己和评判他人有不同的标准,是双重标准的缩略语。“康康”的原型是“看看”,区别在于鼻辅音“ng”和“n”,“看看”运用谐音变成了“康康”,读起来亲切可爱,增强表达效果,拉近了官方媒体与群众的距离。
(12)为家乡医疗队打call!(微博 央视新闻,2020年2月25日)
(13)武汉美食,哪款是你心中的C位?(微博 央视新闻,2020年4月8日)
“打call”一词源于日式应援,表达对某人、某事、某物的强烈支持。“C位”是英文词语“center”的缩写,现在用来指最重要、最关键的事物。以上这两例网络热词都属于外来词,是英语原词/缩略词和汉字组合形成的中西合璧现象。
主流媒体平台广泛使用网络热词,以其本身时代化、网络化、个性化的特点,巧妙地评论和剖析疫情期间的社会现象,不仅拉近了与大众的距离,还获得了大众情感上的认可和共鸣,这表明主流网络媒体、大众社交媒体倾听了时代声音,体现了时代风貌。


 

2.5

标语、海报、口号



标语、海报、口号是宣传工作的常见形式,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在社会公共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既包括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实体标语、海报,也包括网络的宣传图片、口号等。共收集到95条。
(14)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微博 北京丰台,2020年3月19日)
疫情防控标语采用了对仗的修辞,在收集到的语料中不占少数,是由前后两个句法结构相同,字数相等、语义有联系的句子对称排列起来。本例中的两句话都是主谓结构,都是六个字,表达防控疫情的坚定决心。
(15)今天沾一口野味,明天地府相会(微博 头条新闻,2020年1月30日)
这一例是来自某地的实地标语,被拍下来做成图片在网络广泛传播,引起网友的广泛讨论。这里是采用了押韵的手法,使标语富有节奏性,虽然接地气,但是用语比较“俗”。
(16)火神山,雷神山,钟南山,山山护平安 (微博 新华网,2020年4月8日)
这一例运用排比的修辞,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语气一致的几个词、短语排列在一起,因为最后一字巧合相同而排列,恰恰增强了表达效果,气势很强烈。
有意思的标语口号是此次疫情语用的一个亮点,其语言特点通俗易懂、简洁短小、传播迅速,为疫情防控做出了巨大贡献。
下面是各类新语用现象的归纳表:


抗击新冠疫情语境中的新语用现象

类别

新语用

数量

专业术语

ECMO、病死率、复阳、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医用N95口罩、抑制、超级传播者、零号病人、疫情拐点、大流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气溶胶传播、无症状感染者、境外输入病例、疑似病例、人传人、宿主、接触传播、核酸检测、粪口传播、窗口期、四类人员、聚集性病例、本土病例、冠状病毒、病原体、潜伏期、中东呼吸综合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疑似患者、病毒携带者、无症状携带者、飞沫传播、乙类传染病、四类生物实验室、外源性感染、隐性感染、纤维化、奥司他韦、免疫球蛋白、肺损伤、糖皮质激素、发病率、血氧饱和度、免疫抑制治疗、临床试验、仿制药品、变态反应、呼吸衰竭、灭活疫苗、血气分析、细胞因子、免疫系统、阳性、肺纤维化、三期临床研究、中间宿主、疫情高峰、烈性传染病、聚集传染、关联病例、COVID-19、群体免疫

64

新造词

疫情地图、报复性消费、武汉日记、鄂人、插管小组、笑眼行动、口罩帮帮团、基建狂魔、战时管制、武汉会战、解封、武汉经验、休舱、疫情大考、健康码、口罩荒、封城、出舱、关舱、离舱、开舱、中国速度、无接触式、WH头、雷克萨斯头、板刷头、方舱日记、舱友、八方菜、一问三不知主任、官状病毒、火神山、雷神山、火雷速度、疫情财、自律经济、消费券、口罩银行、战疫00后、武汉保卫战、口罩脸、战疫妆、出舱潮、碰肘礼、小汤山模式、警察蓝、健康包、方方日记、武汉留守记、盲投、网络开箱、恐鄂、浆爱、禁餐令、封城令、强制休息令、禁野令、备考族、云监工、云录制、云踏青、云赏花、云复工、云签约、云看房、云讲堂、云抗疫、云赏樱、云种树、云相聚、云辅导、云平台、云买菜、云开市、云游、宅经济、宅消费、宅生活、宅品、宅技能、零增长、零接触、零报告、零感染、零新增、零风险、零容忍、零回头、无人机执法、平安信、生死备忘录、至暗时刻、躺买、战疫英雄谱、抗疫四宝、居家令、

97

旧词新用

震中、红区、取经、紧箍咒、吹哨人、肉夹馍、热干面、煎饼卷大葱、河南烩面、北京烤鸭、武汉鸭脖、上海生煎包、武汉汤包、长沙臭豆腐、三鲜豆皮、摆渡人、少林、武当、守门员、毛细血管、岂有此理、备影、背感温暖、红牛、果丹皮、钉钉历险记、大疫灭亲、安身立命、不约而同、临危不聚、川流不惜、特立独行、行之有消、沾沾自洗、罩摇过市、别来无恙、一心移疫、敬而远之、通风报信、空口无凭、金盆洗手、深明大义、无情无疫、相互罩应、断章取疫、疫情别恋、喜出望外、隔三差五、疫不容辞、关门大吉、小心疫疫、见利忘疫、疫往直前、万无疫失、疫了百了、坐疫待毕、背水疫战、罩夕相处、以独攻毒、点头会疫、量入为出、漱手就勤、冀来之则安之、竭晋全力、兵桂神速、贵人相助、青囊相助、皖无一失、京兵强将、沪你周全、随豫而安、拨云见日、鄂首相庆、如沪添翼、固若津汤、人才冀济、蒙想成真、辽胜一筹、逢凶化吉、起早贪黑、浙风挡雨、皖事大吉、国泰闽安、能征赣战、鲁力同心、豫人为善、花好粤圆、难能可桂、琼追猛打、渝战愈勇、捷报频川、贵在知心、画龙滇睛、骁勇陕战、宁静致远、藏锋敛锐、新心相印、同甘共苦、湘亲相爱、湘互扶持、蜀你最好、力皖狂澜、津字招牌、知豫之恩、铭冀于心、秦劳勇敢、云开雾散、抢跑、静音键、出头鸟、重启、滴答滴答、哗啦哗啦

112

网络用语

苏大强、土味文案、划重点、灵魂拷问、喊话、康康、教科书式、get、tony老师、确认过眼神、花式、迷惑行为大赏、手滑、乖巧.jpg、三级头、在线等挺急的、这届病毒、硬核、双标、心态很崩、甩锅、抄作业、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一定是特别的缘分、实锤、良心会不会痛、囤货、神回复、网络喷子、今日份、投喂、pick、打call、C位、蹭热点、高考倒计时已充值、神曲、打脸、抖机灵、莫挨我、慌伐慌、秀场、放飞自己、火药味、潮牌、Buff、戳心话、变形记、魔性、洗脑、宠、实力劝、怒赞、欲哭无泪、脑回路、好嗨哟、翻车了

56

标语、海报、口号

认认真真喘气,踏踏实实活命

今年过年不串门,串门只串自家门

一天到晚三件事,吃饭睡觉网上聊

口罩还是呼吸机,您老看着二选一

现在请吃饭的都是鸿门宴

今天沾一口野味,明天地府相会

今天到处串门,明天肺炎上门

出来聚会的是无耻之辈,一起打麻将的是亡命之徒

不戴口罩你试试,试试就逝世

“疫”无反顾  为生命守护

满园春色关不住,想沾人间烟火气

发烧不说的人 都是潜伏在人民群众中的阶级敌人

我有国士,天下无双

病毒无国界,疫情是我们的共同敌人

守土尽责,风雨兼程,枕戈待旦,守望相助

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

不走亲,不访友,不给国家添麻烦

你不聚,我不聚,人人齐把病毒拒

家乡建设你不在,万里投毒你最快

湖北回来不报告的人都是定时炸弹

防的是病毒,不是防湖北人民

首都巾帼共携手,打赢抗疫阻击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你给我聚堆儿,我就对你不客气

你不要以为你上人家去,人家就很欢迎你

白衣执甲,逆行出征

请不要随意给湖北亮红灯

病毒无国界,大爱催生机

我们共同的敌人是疾病,不是武汉人

同心抗疫,共植希望

为了方中山,负了钟南山

隔离不分离,逆行不独行

西湖春来早,口罩不能少

少出门,不侥幸,不串门,不集聚

武汉战疫,一定能赢,疫消之后,再来团圆

隔离病毒,不隔离爱

民众面前打包票,暴跌之前卖股票

山河已无恙,逝者请安息

冰雪消融,凛冬已去,春风送暖,荆楚重生

若有战 召必回 战必胜

守望相助、同舟共济

一朝患难与共,永远血脉相连

谢谢你,为我们拼过命

黄小石感谢苏大强

戴口罩总比戴呼吸机好,躺家里总比躺ICU强

岁寒松柏,长毋相忘

抗击疫情用我必胜

勤洗小手多喝水 你是听话小宝贝

宁愿长点膘,也不外面飘

我为国家省口罩,我为自己省钞票

不聚会不乱跑,待在家里病不找

山外青山楼外楼  带好口罩莫乱游

在家时间长不长?比比当年张学良

今年上门,明年上坟

东逛西逛不孝儿郎  传染爹娘丧尽天良

今天走亲或访友,明年家中剩条狗

今天到处乱跑,明年坟上长草

今天聚众侃大山,明天染病妻子散

今天野味吃下肚,明天棺材就常住

念咒熏醋歪门邪道,戴好口罩佛光普照

多喝一碗蝙蝠汤,火葬场里睡得香

尝了一碟穿山甲,寿衣穿得很优雅

宁愿裤子坐破,也不出去惹祸

宅家不是苦,出门口罩捂,疫情过了后,天天广场舞

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

管好自己听安排,病魔一去不再来

武汉最美不是樱花是人心

流感不是感冒就像老虎从来不是猫

入脑入心还入口

火神山、雷神山、钟南山

防火防盗防同事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道不远人、人无异国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鲸波万里,一苇可航

除却君身三重雪,天下谁人配白衣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昨夜寄君辽海月,春来放歌富士山

用科学战胜愚昧,用合作抵制偏见。

武汉生病了,可是会好起来的!

14亿人在战斗每个你都算数

听“妈妈”的话

樱为你,待新篇

她们保护患者,我们保护她们

你为我命名、我为你守护

武汉等你重启

我叫武汉,这是我的故事

鄂有30个好兄弟

说星星很亮的人,是因为你们没看过医护的眼睛

穿上防护服,我就不是个孩子了

你护目镜上的水汽,模糊了我们所有人的视线

湖北不怕,我们来了

我的城市生病了,唱这首歌希望它快快好起来

家病了,你会走吗?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95


 

3.新语用现象的语用特征


3.1

紧扣事件



新冠肺炎疫情出现至今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从个例出现不够重视到大范围感染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从全民在家待着为国家做贡献到逐渐复工复产以至取得决定性胜利,期间出现的新语用紧扣时事热点事件,准确而又真实地反映了现实中的种种现象。如:

从2020年1月23日起全国多省先后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搜狐,2020年2月8日)启动一级响应,1月23日武汉实施封城(环球网,2020年1月23日),这意味着国家采取了最严格的防控措施,由此全国各地采取了一些硬核(微博 南方都市报,2020年2月16日)举措。

疫情发生正值中国农历春节,全国人民在家过了一个非常春节(微博 中国新闻网,2020年1月28日),出现了大量春节疫情标语,比如“今年过年不串门,串门只串自家门(微博 央视新闻,2020年1月30日)”,类似这样朗朗上口的标语、口号等迅速传播开来,其效果也是显著的,大家都自觉待在家中,24小时宅家“战疫时光”,你get(微博 央视新闻,2020年2月25日)到了哪些新技能?于是在微博和抖音上掀起了一阵电饭煲蛋糕大赛(微博 燃新闻,2020年2月23日)潮流,大家纷纷化身面点师,利用有限的道具“电饭煲”做出了各式各样的蛋糕;中国传统习俗“二月二,龙抬头”,因为疫情防控无法出门理发,大家又摇身一变成为了自己的Tony老师(微博 央视新闻,2020年2月24日)

语言是现实社会的真实写照,新冠战疫以来,新语用紧紧围绕着这个主题,以当下主要事件为核心,在语言的构成和表现方式上进行了创新和改造。

 

3.2

紧跟时代

语言如实地反映时代,是现实现象的一面镜子。战疫新语用不仅表现为新词新语的诞生,也表现为对网络热词的接纳,以及旧有语言“焕新”后重回大众视野,并且在网络平台快速传播。

面对汹涌而至的疫情,温柔、霸气、抒情……各种大喇叭喊话,你pick谁?(微博 每日经济新闻,2020年1月28日)

“pick”源于火热的选秀节目,是支持谁、喜欢谁的意思,这里用来评价各地村干部的喊话;驰援湖北,解码“苏大强”的战疫时刻(人民网,2020年3月23日),“苏大强”是电视剧《都挺好》的一个角色,此处用来代指江苏省的援鄂医疗团队。

    语言紧跟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产生变化,紧紧追随着时代的步伐焕发蓬勃生机。

 

3.3

功能全面

在重大突发事件中语言承载的信息是全面的:在面对新发病毒起到了科普作用,在联防联控之时为了群众生命安全起到了警示作用,在面对无端误导歧视时起到批判作用,在逆行者们前赴后继拯救生命时起到关怀的作用。

新冠疫情在短时间内蔓延全国,为避免造成人民群众的恐慌,主流网络媒体及大众社交平台联合专家学者向人民群众科普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如接触传播(人民日报,2020年1月28日)、飞沫传播(澎湃新闻,2020年2月8日)、粪口传播(观察者网,2020年2月2日)、气溶胶传播(新京报,2020年2月21日)

疫情传播主要是人传人,因此,出现了大量警示群众在家抗疫、尽可能不与人接触、注意卫生和消毒的新语用,例如家庭聚集性病例(广西新闻网,2020年2月13日),警示大家不要家庭聚会,不要聚众集会。成语新解沾沾自洗、罩摇过市(学习强国,2020年2月25日)警示群众勤洗手、注意消毒、出门戴口罩,做好防护措施。

中央派出督查组赶赴湖北黄冈进行督查时,当地卫健委主任一问三不知,被称作黄冈“一问三不知主任”(微博 央视新闻,2020年1月30日),批判领导干部不作为等不良作风。美国称新冠肺炎为“中国病毒”,外交部发言人的强硬回复批判了美国损人不利己的恶劣行为:不妨消一消“荒谬之论”,杀一杀“政治病毒”(微博 人民日报,2020年3月23日),武汉生病了(微博 人民日报,2020年2月13日),正是所有人的关注与努力,还有武汉的坚持,让武汉的春天又一次到来了。防御标语“防的是病毒,不是防湖北人(微博 京彩好评,2020年3月31日)”站在人文关怀的角度倡导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心抗击疫情。

语言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新冠疫情中发挥了科普作用、警示作用、批判作用、关怀作用等,不禁让人感叹到语言的强大与灵活。


 

3.4

风格多样



战疫语情中的新语用现象根据不同受众、不同地区、不同平台有着多元化的语言风格特征,主要有严谨、幽默、粗俗、温暖四种类型。

严谨型的新语用现象如“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人民网,2020年2月5日)”,主要出现在官方媒体、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中,具有明显的书面语特征,比较严肃正式,用语规范。

风趣型的新语用如“黄小石感谢苏大强(微博 中国新闻网,2020年3月21日)”,主要出现在大众社交媒体上,语言风格诙谐幽默,会采用一些网络流行语和各地方言,语用方式灵活多样。

粗俗型的新语用如“出来聚会的是无耻之辈,一起打麻将的是亡命之徒(微博 头条新闻,2020年1月30日)”,主要出现在乡村的防控标语横幅上,以及微博等社交平台上网友的仿写,口语特征明显,用词较为粗俗、负面,感情色彩强烈。

温暖型的新语用如“勤洗小手多喝水,你是听话小宝贝(微博 人民网,2020年2月23日)”,主要出现在媒体网评、图片海报等,多采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叙述视角,表达温暖的情感,口吻亲近柔和,引起读者共鸣。

战疫新语用现象的多种风格,在实用功能之外,还带有一定的娱乐功能和情感宣泄功能。

 

4.新语用现象的解释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是自非典发生17年以来出现的罕见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方式产生巨大转变,大量新语用现象浮出水面。究其原因,包括社会环境背景、语言内部动因、信息媒介发展和话语主体转变。



4.1

社会环境背景

语言是及时、准确、敏锐地记录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重大变化的载体。新语用现象伴随社会发展和热点产生,时事热点、新闻事件是引发新语用产生的重要来源。疫情之下出现了一些新事物、新现象、新概念,现有的词语不足以描述这些新情况,需要创造新语用来指称这些事物,满足交际的需要。比如引用专用词汇疫情名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造疫情战地“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等。同时,吸收了网络用语、方言俗语,如成语新解“量入为出”,不管去哪里都要先量体温,这样的话语方式趣味性强,更能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引起共鸣,语气比较强烈、表达比较有特色的语言可以缓和宅在家中的枯燥和烦闷情绪。

 

4.2

使语言内部动因

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约定性,这是新语用产生的前提。从语言内部来说,疫情中出现的新语用主要有四种来源。一是新造词,主要通过复合、派生等方式构词,是用原有的语言材料以现代汉语构词规则创造出来的,如“疫情地图”使用偏正结构复合而成,“疫情财”、“口罩荒”是使用类词缀构词;二是吸收的新词,包括外来词、方言词和专业词的泛化和普及,如“病毒慌伐慌”使用上海话,“ECMO”是体外膜肺的英文简称。三是缩略的新词,音节整齐简洁,符合现代社会追求简约、快捷的特点,合乎“语言的经济原则”,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使用截取简缩的方式,“火雷速度”是“火神山速度、雷神山速度”省同存异形成的。四是旧词新义,旧有词语、古语被赋予新含义、新用法、新色彩,做了不一样的解读,以用于描述现有新事物、新现象,如“通风报信”含义是定期开窗通风,及时汇报自己的身体情况。

何自然指出语言具有模因(meme)传播性。语言模因复制能力强、形式简洁明了、传播速度快,新词新语遵循语言的模因规律, 厘清新语用复制、传播、发展的脉络,不断将现代汉语词汇丰富壮大。同时,语言中的模因除了复制构词方式,还复制了其中的文化含义,特别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4.3

信息媒介的发展

新媒体是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时代转变的产物。信息传播形态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数字化网络技术使得人们可以大批量、短时间、高效率地处理各种信息,通过虚拟移动网络情境,大众可以利用低成本的网络渠道进行复杂的信息交流。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逐渐形成了互联网新媒体阵营,有着传播速度快、信息更新及时、影响力范围广、推送方式多元、交流方式便捷等特性,新冠战疫中,充分利用网络媒介的作用,共享疫情防控信息,发布疫情防控动态,如人民日报的法人微博,发布一条消息即获得2万条评论,百万点赞。


 





新媒体以更加开放的形式,吸收容纳了大量新词新语;以更加快捷的传播方式,被人们认知接受;以更加新颖的呈现方式,与大众互动交流。与传统媒介相比,互联网技术使得信息通过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播,媒体平台的评论、点赞、转发等功能推动互动性大大提升,并且互联网的即时性能够立刻反馈传播内容,迅速成为网络舆论热点。

 

4.4

话语主体的转变

互联网迅猛发展, 其开放性、自主性和交互性的特征使得大众可以自由表达和传播对某一事件、某一热点的意见或言论。自媒体时代语用主体多元化,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用户因其工作、地位、年龄等的不同,站在不同的立场,发表不同观点,带动不同群体,相对独立和灵活,使多元的价值观念能够自由表达,如人民日报发布的#致敬战疫群侠#,网友们纷纷评论“致敬”、“辛苦了”。



同时,这也使政府和媒体面临更大的舆论挑战,如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新冠检测呈阳性的新闻,大量网友发表了比较尖锐和敏感的评论,人民日报后来设置了部分评论不显示。 



在网络平台中,自媒体话语发出者和话语接收者两种角色其实是互换的,既可以是创造者,也可以是传播者,然后再创造再传播,循环往复,使得语言对社会的能动作用更加具体、清楚、贴近实际,并且互联网用户群体巨大,带来的影响力不可限量,这样的传播行为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感染力,能引导舆论走向、影响舆论效果。

 

5.结语


在新冠肺炎“疫”考之下,主流网络媒体和大众社交媒体在传播话语体系中创新了话语方式,丰富了话语类型,提高了主流媒体和大众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和认同度。信息平台以创新的话语方式发布疫情相关信息,及时、准确和专业地科普宣传,以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回应群众的关切,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增强信心、坚定信念,让社会各界了解疫情防控的最新进展和应对措施,最大程度消除社会恐慌、凝聚群众力量,体现了中国特色、中国智慧、中国思考、中国风格,疫情中新语用现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语用效果。总结、分析这些新语用现象对于当代语言应用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 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06):54-64.

[2] 董洪杰,周敏莉,王若嘉,谢方琦.网络语境下标语的传播及适应性调整[J].语言文字应用,2020(02):132-142.

[3] 朱永锴,林伦伦.二十年来现代汉语新词语的特点及其产生渠道[J].语言文字应用,1999(02):18-24.

转载编辑:应用语言学研习 梁国杰


文献延伸阅读(研习人指引)

本平台友情整理相关文献索引链接,

感兴趣的朋友可按需选购






精选推荐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发现更多语言学好书!


4月24-25日,线上等你!


推荐阅读:
马箭飞 | 强化标准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与考试研讨会大会致辞
汉语国际教育怎么办?大咖云集出谋划策(李宇明、刘利、王甬、吴应辉、王辉……)
联合国中文日|给语言文化使者点赞!(外一篇:联合国中文日与国际中文教育)
【教学指导】国际中文教师如何做好“节日教学”?
直播预告 | 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学术成果发布会
文秋芳 | 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实施框架
文旭 | 语言学课程如何落实课程思政
数说 | 国家社科思政专项2020年立项题目和2021年选题指南
思政课题如何选题?如何论证?(4月24-25线上培训)
北京语言大学成立华文教育研究院
胡壮麟序 | 周晓康著《吟唱古诗学文化》(附:晓康歌谣系列云课程资源)
胡壮麟:吾师韩礼德先生的为人和治学 | 纪念著名语言学家M. A. K. Halliday
黄国文 | 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与生态语言学研究
韩礼德逝世三周年纪念座谈会在中山大学举行
译者 | 林语堂翻译经验: “之乎者也”怎么译?
翻译家许渊冲:一生“诗舟”播美,百岁仍是少年
许渊冲:翻译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 中国外文局
许渊冲 | 谈《唐宋词三百首》英译
中国国家治理话语体系的构成与演化:基于语词、概念与主题的分析
文旭 | 大数据时代的认知语言学展望
新书 | 文秋芳著《产出导向法:中国外语教育理论创新探索》
会讯|第十二届中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征文【一号通知】
冯志伟 | 神经网络、深度学习与自然语言处理
访谈视频 | Dan Jurafsky:AI 如何改变我们对语言的理解
直播预告 |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专题培训(第五期) :教学评价
徐赳赳 | 篇章语用研究70年
胡钦谙 顾曰国 | 计算语言学研究70年
王灿龙 | 现代汉语句法语义研究70年
刘海涛 | 数据驱动的应用语言学研究
通知 | Rod Ellis 教授线上系列讲座(4月22日)
中英双语 |《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重磅发布!
许国璋语言高等研究院学术讲堂:2021上半年讲座预告
刊讯 |《现代外语》2021年第3期目录
刊讯 |《现代外语》2021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外语与外语教学》2021年第2期目录及文章摘要
【会议号更正】四川外国语大学语料库语言学线上系列讲座(第3-7讲)
戴炜栋 胡壮麟 王初明等:新文科背景下的语言学跨学科发展
国家社科基金评审标准解读
预告 | 4月16-22日语言、文学类讲座/论坛/会议21场
“浙大学报”:建议科研人员培养一些庸俗的爱好!
刊讯 |《外国语》2021年第2期目录
陈旸:《论语》英译研究的功能语篇分析途径(黄国文序)
荐书 | 潘艳艳《多模态国防话语的认知批评研究》附:胡壮麟、张辉序
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 理论探索、方法思考与前景展望

张伟年 段宛云等. 多模态话语分析:以“疫情防控外语通”为例

《乔姆斯基教授访谈实录》| 外国语/理论语言学五道口站
视频 | 乔姆斯基2021最新演讲:Genuine Explanations
讲座视频 | 乔姆斯基:Language, Creativity,and the Limits of Understanding
陆俭明:为何“人工智能对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不是不需要,而是用不上”?
视频 | Martin Hilpert:为什么要学习语言学?
国内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综述
批评话语研究的语境-指称空间模型
新文科背景下的外语教育与外语研究(一)|《中国外语》
何莲珍 胡开宝 胡壮麟|新文科背景下的外语教育与外语研究(二)
梁茂成 刘宏 宁琦|新文科背景下的外语教育与外语研究(三)
束定芳 王文斌 修刚 张辉|新文科背景下的外语教育与外语研究(四)
“中国共产党”一词的溯源 | 术语中国
张天伟 | 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主要问题和思考
书讯 |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文旭&Taylor主编
冯志伟《现代语言学流派》读书笔记链接
韩礼德 | NEW WAYS OF MEANING: 对应用语言学的挑战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教育语言学专业委员会第12届年会(2号通知)
王铭玉 | 语言符号学派行:中国符号学研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家形象建构
何文忠:翻译质量差谁之过?
何文忠:翻译要说人话
论文该发还得发!224本C刊最新投稿指南汇总
孙疆卫 王立非|Nvivo建模方法在翻译学研究中的应用
学术研修 | 质性研究方法、NVivo数据分析与写作实战研修班
100所发布外语类专业研究生调剂信息高校汇总(不仅限于外语类)
刊讯 |《现代外语》2021年第2期目录
刊讯 |《外语电化教学》2021年第1期目录
《外语学刊》2021年第2期目录和提要
前沿 | 2021年度语言文学类学术会议集锦
会讯 | 第三届“美国学与国际研究”论坛预通知
张伯江:功能、语用、认知研究的深化
《中国外语》专号预告|外语课程思政建设
黄国文:思政视角下的英语教材分析
陆俭明 | 汉语研究的未来走向
胡键丨“一带一路”的实践与中国的语言战略研究
张天伟丨我国关键语言战略研究
会讯 | 第20/21届中国认知语言学国际论坛(附征稿通知)
高雪松 康铭浩 | 国外语言政策研究的问题和路径
沈骑 | 新中国外语教育规划70年:范式变迁与战略转型
观点汇辑|“国际中文教育”大家谈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前沿问题”高层论坛暨2021《外国语》选题研讨会
回放︱第五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
翻译必备 | 最好用的语料库了解一下,没有之一!
郭熙 林瑀欢:明确“国际中文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外一篇:白紫薇 | 孔子学院转型发展研究)
文秋芳 | 学术英语化与中文地位的提升:问题与建议
《外语教学与研究》2020年总目录
毛浩然:快速入门一个新学科领域的六部曲
视频合集 | Caroline Heycock:生成句法入门(课程共11讲+番外篇)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语言学立项趋势及申报建议 ( 2009-2019)
基于普通语言学的当代英语功能分析 (胡壮麟等 序,陈建华等 译)
我们用爬虫和机器学习模型深挖了拜登的对华智库
国际顶级杂志《文体》以特刊形式集中探讨北大申丹教授首创的叙事理论
申丹 | 西方文论关键词:隐性进程 |《外国文学》2019(1)
克里斯蒂娃:《普遍的语言学与“可怜的语言学家”》(龚兆华 王东亮译)
外语教学:国别和区域研究专题 |《外语学刊》
交流 | 盘点设立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本科专业的七所中国高校
交流 | 被评为“语言学”一流学科的高校建设得怎么样了?
“语言生活”研究热点︱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
科研助力 | (即将)读研究生的你,如何选择研究方法?
观点 | 汉语教学标准与大纲专题
蔡基刚:取消英语主课地位,无异于重新回到闭关自守年代
“不应以任何方式削弱英语教育的地位和价值”——外语界部分知名专家谈“取消英语在中小学主课地位”
北外教授张连仲:“小学开设英语课程是明智之举” 全球化时代英语教育更应加强
取消英语主科、淡化英语考试、削弱英语地位,谁最高兴?
全国政协委员张博:推动国际中文教育成为一级学科或特色交叉学科
王克非: 新中国翻译学科发展历程
纪念王德春先生逝世十周年暨当代语言学新视野国际研讨会 会议通知(第一号)
《中国小语种教育趋势报告》:在线教育优化供给端,小语种高考机会来临
重磅 | 2020年度全国高校新增和撤销的语言类本科专业名单汇总
会讯 | 第六届中国教育语言学高端论坛 (1号通知)
第八届文体学国际研讨会暨第十二届中国逻辑学会文体学研讨会一号通知
会讯 | 第三届“‘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汉语国际教育” 国际学术研讨会
盘点 | 中国古代语言文字学名人录
汇总帖丨外文局审定600条新冠疫情相关词汇中英表达
科研贴士 | 如何写好研究计划(Research Proposal)?
乔姆斯基 | Minimalism: where we are now, and where we are going
李宇明:语言与人类文明 | 中国社会科学报
吴勇毅:国际中文教育“十四五”展望
张辉 张艳敏 | 批评认知语言学:理论源流、认知基础与研究方法
刘英凯:试论奈达“读者反应”论在中国的负面作用(修订稿)
盘点 | 各学科C刊 2021年重点选题方向汇总!(来源: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文科生可以学会的Python——雷蕾《基于Python的语料库数据处理》
2020人大复印资料语言学·文学类最受欢迎文章集萃
李葆嘉:西洋汉语文法学三百年鸟瞰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近五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 语言学立项名单一览
译词 | 64个跨文化核心词(含中英释义)
黄友义:疫情之后看外语和翻译的多与少 |《中国外语》
乔姆斯基:语言学的“当时”和“现在”
陈平:语言交叉学科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陈平 | 交叉学科教学与研究:做什么,怎么做?
吴应辉 梁宇:交叉学科视域下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理论体系与知识体系构建
吴应辉:汉语国际教育面临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
多模态视野下的国家媒介形象:概念与特征 | 中国社会科学报
刘英凯:归化——翻译的歧路
交流 | 那些隐藏在高校“文学院”中的“自然语言处理”专业
李晨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国别与区域研究范式的思考
推荐 | 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全收录(值得收藏)
国外语言学学科眼动研究: 现状与前瞻( 1934-2020)
沈家煊:“能简则简”和“分清主次”——语言研究方法论谈
李强:关于区域与国别研究方法论的思考
神经语言学国际热点与趋势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姜望琪:Halliday的语篇衔接理论 |《语篇语言学研究(第二版)》
重磅 | 2020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力指数及影响因子排行榜(语言文字)
重磅 | 全国高校拟新增语言类专业硕博学位点名单(语言服务最新整理版)
新书 | 王军:《衔接的认知语用研究》 商务印书馆
【高端笔谈】外国语言文学学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邢向东:论语言研究中的问题导向
国内生态学视角外语教学的特征和趋势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干货 | 国家标准: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附电子版下载)
冯志伟:当前计算语言学发展的几个特点 | 中国社会科学网
重磅 | 2020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力指数及影响因子排行榜(语言文字)
世界语言谱系及语种概览 | 语言学微课堂
陈平 | 理论语言学、语言交叉学科与应用研究:观察与思考
徐锦芬 曹忠凯:国内外外语 /二语课堂互动研究
韩晔 高雪松 | 国内外近年线上外语教学研究述评:理论基础、核心概念及研究方法
近十年国际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Scopus数据库的可视化分析
中国英语教育四十年反思及其对新文科背景下英语专业建设的启示
海外中国学研究机构名录一览表(2020年版)
干货 | 3000个常见公共场所英语标示!(国家英文译写规范)
李宇明 郭熙 周洪波 | 中国语言生活研究十五年
讲座视频 | 沈骑:后疫情时代的国家话语能力规划
语言专业师生必看的10部电影(附观看链接)
大汇总 | 第1 - 10批推荐使用的外语词规范中文译名(附Word版下载方式)
文秋芳教授:中国外语教学70年,未来道路究竟向何方?
书讯 | 利奇《语用学原则》中译本出版
精选 | 应用语言学研习丛书(13种)一览:回顾经典 分析热点
束定芳:大学英语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外国语》2020年第5期
陈力:西方现代教学理论真的反对语法教学吗?
接触理论:生成语法研究的新进展 | 中国社会科学报
荐书 | 徐烈炯著《生成语法理论:标准理论到最简方案》
合辑 | 双语版《美丽中国》( Amazing China ):1-58集(全)
对外汉语专业常用资料库大全
收藏!76种学术研究必备科研工具
梁茂成 | 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两种范式:渊源、分歧及前景
荐书 | 北京大学出版社语言学图书书单
中国访谈丨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杨丹:培养跨文化交流引领者
王缉思:浅谈区域与国别研究的学科基础
荐书 | 德古意特认知语言学研究丛书+应用丛书(13种)
“国家形象研究”高被引论文排行榜 TOP 10
高雪松 : "人文 vs. 工具" 也许是过去四十年外语教育大辩论中的伪命题
中英文学科、专业名称对照
乔姆斯基:三个讲座,国内少见
视频 | Metaphors We Live By 内容导读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所以,什么是语言学?| 语言学微课堂

都看到这里了,肯定是真爱

扫码关注↑↑↑ 即可获取最新入群二维码!

目前已有2.66万语言文学、区域国别学

研习者关注本公众号

欢迎加入我们,分享学习,乐在其中!

一个,点亮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