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旭 | 大数据时代的认知语言学展望

专注分享学习,一站式获取海量语言学资源

来源:语言科学微信公众号

转载编辑:应用语言学研习 梁国杰


当今社会是一个大数据的时代,互联网方便了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尤其是“云计算”(云端)的设计,能把各个地区个别数据储存为一个大的数据库,更加方便人们迅速广泛地搜索相关信息和资料。“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就像望远镜让我们能够感受宇宙,显微镜让我们能够观测微生物一样,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以及理解世界的方式,成为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而更多的改变正蓄势待发……”(迈尔-舍恩伯格,库克耶,2013: 1)。“大数据的核心就是预测”。在不远的将来,现在世界上许多单靠人类判断力的领域都会被计算机系统所改变甚至取代。大家都知道,亚马逊(Amazon)可以帮助我们推荐想要的书,谷歌(Google)可以为关联网站排序,脸谱(Facebook)知道我们的喜好,而领英(LinedIn)可以猜出我们认识谁,推特(Twitter)允许我们把自己的最新动态和想法以短信形式发送给手机和个性化网站群, 而不仅仅 是发送给个人(迈尔-舍恩伯格、库克耶,2013:16-17)。我们相信, 同样的技术也可以运用到语育的认知研究领域。
语言是人类存在的家园,是人类思维和交际的重要工具, 也是人类认知的组成部分。语言的使用、发展与变化不但受社会因素、使用环境、话语功能的制约,而且也与人类的认知密切相关。通过对语言的认知研究,可以部分地揭示人类认知的奥秘。大数据时代,语言的认知研究必然会打上这个时代的烙印。
迈尔-舍恩伯格和库克耶(2013: 29)谈到了大数据时代思维的主个重大转变:“首先,要分析与某事物相关的所有数据,而不是依靠少量的数据样本。其次, 我们乐于接受数据的纷繁复杂,而不是追求精确性。最后,我们的思想发生了转变,不再探求难以捉摸的因果关系,转而关注事物的相关关系。”思维的这兰大转变在认知语言学研究上会大大地改变我们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
就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本体论而言,在大数据时代,我想主要涉及两大问题:一是认知语言学中的基本概念结构问题:二是研究对象的多样化问题。认知语言学作为语言学中的一种新范式,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理 论,而是多种理论的交织和融合,虽然各种理论研究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但使用的术语和概念结构还是有所差别的,如对“构式” (construction) 这一术语的理解,有的学者就持不同的观点,于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构 式语法理论,如伯克利构式语法(Berkeley Construction grammar、激进构式语法(radical construction grammar)、基于符号的构式语法(sign-based construction gramamr)、流变构式语法(fluid construction grammar)、体验构式语法(embodied construction grammar)、认知构式语 法(cognitive construction grammar)等。即使对同一问题,也有不同的看法, 如有的学者认为,隐喻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方式,而有的学者则认 为转喻才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方式。
关于研究对象的多样化问题,我们认为,语言研究的种类会更加多 样,语言本体的研究会更加丰富多彩。世界上现有五六千种语言,这个数据很难再具体了,因为语言并非总能指导一清二楚。此外,语言的变 体不胜枚举。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云计算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无数的 语料,这有利于我们对世界上的语言进行类型学分析和研究,从而发现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和认知方式等问题。“大数据” 之 “大”,不仅仅在于其容量之大,更重要的是“人类可以 ‘分析和使用’ 的数据在大量增加,通过这些数据的交换、整合和分析,人类可以发现新的知识、创造新的价值,带来'大知识' 、'大科学'、'大利润'和'大发展'”(涂子沛,2014: 57)。大数据时代为认知语言学的本体研究提供了便利,有利于深入研究同一概念、同一语言现象,使人们达成相对一致的共识。
就认知语言学研究的认识论而言,在大数据时代,我们更应该关注认知语言学中的语言认知和人类认知的本质和属性, 人类认知与语育之间的关系,人类认知的基础和前提,语言产生、发展、使用和理解的认知过程及认知规律,等等。这些问题都相当复杂,我们不得不面对,也许对它们的探讨不一定会找到一个精确的答案,对它们的认识或许只是模糊的,但这更符合人类认知的本质,符合大数据时代的精神,正如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言:“模糊性是智慧固有的美德气模糊性当然也是人类认知的一个属性,对人类认知的研究可谓 “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或许正是其魅力所在之处吧!
大数据时代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必然在方法论上也会有所突破。2007年,雅虎的首席科学家沃茨(Duncan Watts)博士在《自然》(Nature 445,489, 1 Feb.)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21世纪的科学》,他发现,得益于计算机技术和海量数据库的发展,个人在真实世界的活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记录,其记录的粒度很高,频度在不断增加,为社会科学的定量分析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数据(涂子沛,2013: 57)。可以说,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也是如此。目前,认知语言学研究采用了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但这还不够,还应该借助计算机科学、计算语言学以及脑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语言,要分析与研究对象相关的所有数据,而不是依靠少量的数据样本来说明问题,要克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面。
大数据,大挑战。大数据时代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必然会面领着各种各样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从本体论、认识论再到方法论,认知语言学这一宏大事业都会受到影响,也会带来新的希塑。不过,我们不要被这些困难吓倒,因为在科学研究中,人类总是喜欢追求简单而美的东西,正如奥卡姆所说:“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气这就是所谓的 “奥卡姆剃刀 ”。“奥卡姆剃刀” 这一思维方式常被科学家们诠释为:“当两个不同的理论给出同样精确的预言时,哪个更简单哪个就更好”。例如,在工程学和其他技术领域,就有一个类似于 “奥卡姆剃刀” 的 “KISS 原则 ”, 其意思是 “笨蛋,简单为上!” (KISS: Keep It Simple, Stupid)。在大数据时代,“奥卡姆剃刀”在认知语言学研究中也许并不会完全奏敖,但我们必须做出选择, 否则就会成为一头 “布里丹之驴” (Buridan's),在两堆干草之间元从选择,最终被活活饿死。我很欣赏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在其《文化的解释》(2014)一书中所讲的一句话:“努力在可以应用、可以拓展的地方,应用它、拓展它;在不能应用、 不能拓展的地方,就停下来”,这或许是所有学人面对一个新领域应有的态度。大数据时代的认知语言学研究是否也应该如此?我们将拭目以待。

本文摘自文旭:《语言的认知基础》,科学出版社出版



向上滑动阅览

目录

丛书序 i
前言 iii
第 1章绪论 1
1.1 人类认知之谜 1
1.2 认知科学 2
1.3 认知语言学 5
1.3.1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 6
1.3.2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和工作假设 8
1.3.3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 14
1.3.4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16
1.4 本书的结构 25
第 2章范畴与范畴化 27
2.1 范畴与范畴化研究的重要意义 27
2.2 颜色范畴化的启示 31
2.3 范畴化的经典理论 35
2.4 范畴化的典型理论 39
2.5 典型理论对语义模糊的解释力 43
2.6 范畴化的层次问题 48
第 3章概念隐喻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53
3.1 引言 53
3.2 概念隐喻的四个基本要素 54
3.2.1 始发域和目标域 54
3.2.2 经验基础 55
3.2.3 映射 57
3.3 概念隐喻的系统性 59
3.3.1 常规隐喻、死隐喻与新隐喻 59
3.3.2 结构隐喻的系统性 60
3.3.3 方位隐喻的系统性 61
3.3.4 本体隐喻的系统性 63
3.4 概念隐喻的连贯性 64
3.4.1 同一目标域的两个概念隐喻之间的连贯 64
3.4.2 多个概念隐喻之间的连贯 65
3.5 结束语 67
第 4章概念转喻的分类及认知理据 68
4.1 引言 68
4.2 转喻的邻近性 68
4.3 传统修辞学对转喻的分类 70
4.4 转喻的认知语言学分类 71
4.4.1 整体 ICM与部分的转喻关系及其认知理据 73
4.4.2 整体 ICM中部分与部分的转喻关系及其认知理据 78
4.5 结束语 83
第 5章认知识解及其维度 85
5.1 引言 85
5.2 认知语言学中的语义涵义 85
5.3 识解及其维度 89
5.3.1 详细程度 91
5.3.2 视角 92
5.3.3 勾勒 95
5.3.4 心理扫描 97
5.4 结束语 98
第 6章语言中的图形 –背景 99
6.1 引言 99
6.2 图形–背景论的基本思想及其语言学涵义 100
6.3 “语言空间”结构中的图形和背景 105
6.3.1 拓扑空间方位中的图形和背景 105
6.3.2 投影空间方位中的图形和背景 108
6.4 语言“时间事件”结构中的图形和背景 110
6.5 结束语 115
第 7章词序的象似性 116
7.1 引言 116
7.2 图象序列原则 117
7.3 与说话人接近原则 119
7.4 邻近象似原则 122
7.5 文化规约象似原则 125
7.6 结束语 128
第 8章词汇空缺的发现程序和认知理据 129
8.1 引言 129
8.2 词汇空缺的发现程序和语言表征 129
8.3 词汇空缺的认知理据 138
8.4 词汇空缺与语言演变 141
8.5 结束语 144
第 9章话题与话题构式 146
9.1 引言 146
9.2 有关话题的一些讨论 149
9.3 话题的界定与性质 152
9.4 话题化及其手段 160
9.5 结束语 166
第 10章焦点与焦点构式 167
10.1 引言 167
10.2 焦点的界定与性质 168
10.3 焦点的类型及其性质 172
10.4 焦点与预设的关系 177
10.5 焦点化的手段 179
10.6 结束语 186
第 11章左移位构式 187
11.1 引言 187
11.2 左移位构式的特征及其表现形式 188
11.3 左移位构式的功能 195
11.4 左移位构式的认知分析 198
11.5 结束语 205
第 12章双主语构式 206
12.1 引言 206
12.2 对双主语构式的不同解释 206
12.3 双主语构式的认知分析 213
12.4 双主语构式的认知理据 217
12.5 结束语 220
第 13章关系小句 221
13.1 引言 221
13.2 关系小句的限定性与非限定性问题 222
13.3 关系小句与中心语的语义关系 225
13.3.1 关系小句与有定中心语 225
13.3.2 关系小句与无定中心语 228
13.3.3 关系小句与非指称中心语 230
13.4 关系小句的句法特征 231
13.4.1 句子成分的关系化 231
13.4.2 中心语的省略 234
13.4.3 中心语的右移位 236
13.5 关系小句的功能 237
13.6 结束语 239
第 14章移情及其认知解释 240
14.1 引言 240
14.2 功能句法学中的移情原则 241
14.3 移情原则给汉语研究的启示及其评价 246
14.4 移情原则的认知分析 250
14.5 结束语 252
第 15章余论:大数据时代的认知语言学 253
参考文献 257



绪论 1
第一部分 理论篇
第一章 言语产出的认知心理模型 11
第一节 Fromkin的话语生成器模型 11
第二节 Dell的交互激活模型 13
第三节 Levelt的言语产出模型 16
第四节 小结 21
第二章 二语产出的模型及影响因素 23
第一节 二语产出模型 23
第二节 二语产出与控制 26
第三节 二语产出中的影响因素与个体差异 28
第四节 小结 30
第三章 二语写作心理过程研究 31
第一节 二语写作心理过程的模型评介 31
第二节 二语写作心理过程的研究内容 36
第三节 二语写作心理过程研究的未来展望 41
第四节 小结 43
第四章 双语言语产出中词汇提取研究 44
第一节 单语及双语心理词库 44
第二节 单语及双语言语产出中的词汇提取机制 47
第三节 小结 53
第五章 二语习得的协同效应研究 54
第一节 母语协同研究 54
第二节 二语协同的实证研究 62
第三节 协同对二语教学的启示 66
第四节 小结 67
第二部分 实 证 篇
第六章 双路径教学对七年级学生英语词汇识别学习的效果研究 71
第一节 英语词汇识别 71
第二节 双路径模型 73
第三节 研究设计 78
第四节 结果 80
第五节 讨论 81
第六节 小结 82
附录6.1 后测试卷 82
附录6.2 语音意识测试卷 83
第七章 二语水平对二语词汇表征和加工的影响研究 85
第一节 研究背景 85
第二节 文献综述 85
第三节 研究方法 89
第四节 实验结果与讨论 91
第五节 小结 94
附录7.1 实验材料 94
第八章 二语水平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跨语言句法启动效应的影响 96
第一节 研究背景 96
第二节 文献综述 96
第三节 研究方法 102
第四节 数据分析与讨论 105
第五节 小结 108
第九章 汉语产出过程中的词汇偏差效应研究 109
第一节 研究回顾 109
第二节 实验研究 111
第三节 总体讨论 117
第四节 小结 118
附录9.1 实验材料 119
第十章 二语学习者的语言产出中的自我修正过程研究 121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21
第二节 文献综述 121
第三节 研究设计 124
第四节 研究结果与讨论 126
第五节 小结 129
第十一章 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非流利填充策略研究 131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31
第二节 研究方法 133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133
第四节 小结 139
第十二章 高中生英语议论文写作中的协同效应研究 141
第一节 协同效应研究综述 141
第二节 研究方法 142
第三节 结果和讨论 146
第四节 小结 151
第十三章 工作记忆容量对英语学习者书面语产出的影响 153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53
第二节 研究设计 154
第三节 研究结果 156
第四节 讨论 159
第五节 小结 161
第十四章 工作记忆对英语学习者二语叙事语篇主题推理的影响 162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62
第二节 研究现状 162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程序 165
第四节 结果与讨论 167
第五节 小结 171
附录14.1 主题推理测试的叙事语篇举例 172
参考文献 174
附录 英汉术语对照表 193
后记 196






转载编辑:应用语言学研习 梁国杰


文献延伸阅读(研习人指引)

本平台友情整理相关文献索引链接,

感兴趣的朋友可按需选购



精选推荐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发现更多语言学好书!


4月21-23日,线上研修等你来!


推荐阅读:
汉语国际教育怎么办?大咖云集出谋划策(李宇明、刘利、王甬、吴应辉、王辉…)
中国国家治理话语体系的构成与演化:基于语词、概念与主题的分析
会讯|第十二届中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征文【一号通知】
直播预告 |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专题培训(第五期) :教学评价
徐赳赳 | 篇章语用研究70年
胡钦谙 顾曰国 | 计算语言学研究70年
通知 | Rod Ellis 教授线上系列讲座(4月22日)
中英双语 |《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重磅发布!
马箭飞 | 强化标准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与考试研讨会大会致辞
U讲堂社区丨许国璋语言高等研究院学术讲堂:2021上半年讲座预告
刊讯 |《现代外语》2021年第3期目录
【会议号更正】四川外国语大学语料库语言学线上系列讲座(第3-7讲)
文秋芳 | 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实施框架
文旭 | 语言学课程如何落实课程思政
数说 | 国家社科思政专项2020年立项题目和2021年选题指南
思政课题如何选题?如何论证?
国家社科基金评审标准解读
预告 | 4月16-22日语言、文学类讲座/论坛/会议21场
“浙大学报”:建议科研人员培养一些庸俗的爱好!
刊讯 |《外国语》2021年第2期目录
陈旸:《论语》英译研究的功能语篇分析途径(黄国文序)
批评话语研究的语境-指称空间模型
《乔姆斯基教授访谈实录》| 外国语/理论语言学五道口站
视频 | 乔姆斯基2021最新演讲:Genuine Explanations
讲座视频 | 乔姆斯基:Language, Creativity,and the Limits of Understanding
陆俭明:为何“人工智能对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不是不需要,而是用不上”?
视频 | Martin Hilpert:为什么要学习语言学?
国内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综述
新文科背景下的外语教育与外语研究(一)|《中国外语》
何莲珍 胡开宝 胡壮麟|新文科背景下的外语教育与外语研究(二)
梁茂成 刘宏 宁琦|新文科背景下的外语教育与外语研究(三)
束定芳 王文斌 修刚 张辉|新文科背景下的外语教育与外语研究(四)
“中国共产党”一词的溯源 | 术语中国
张天伟 | 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主要问题和思考
书讯 |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文旭&Taylor主编
冯志伟《现代语言学流派》读书笔记链接
韩礼德 | NEW WAYS OF MEANING: 对应用语言学的挑战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教育语言学专业委员会第12届年会(2号通知)
王铭玉 | 语言符号学派行:中国符号学研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家形象建构
何文忠:翻译质量差谁之过?
何文忠:翻译要说人话
论文该发还得发!224本C刊最新投稿指南汇总
孙疆卫 王立非|Nvivo建模方法在翻译学研究中的应用
学术研修 | 质性研究方法、NVivo数据分析与写作实战研修班
100所发布外语类专业研究生调剂信息高校汇总(不仅限于外语类)
刊讯 |《现代外语》2021年第2期目录
刊讯 |《外语电化教学》2021年第1期目录
《外语学刊》2021年第2期目录和提要
前沿 | 2021年度语言文学类学术会议集锦
会讯 | 第三届“美国学与国际研究”论坛预通知
张伯江:功能、语用、认知研究的深化
《中国外语》专号预告|外语课程思政建设
黄国文:思政视角下的英语教材分析
陆俭明 | 汉语研究的未来走向
胡键丨“一带一路”的实践与中国的语言战略研究
张天伟丨我国关键语言战略研究
会讯 | 第20/21届中国认知语言学国际论坛(附征稿通知)
高雪松 康铭浩 | 国外语言政策研究的问题和路径
沈骑 | 新中国外语教育规划70年:范式变迁与战略转型
观点汇辑|“国际中文教育”大家谈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前沿问题”高层论坛暨2021《外国语》选题研讨会
回放︱第五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
翻译必备 | 最好用的语料库了解一下,没有之一!
郭熙 林瑀欢:明确“国际中文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外一篇:白紫薇 | 孔子学院转型发展研究)
文秋芳 | 学术英语化与中文地位的提升:问题与建议
《外语教学与研究》2020年总目录
毛浩然:快速入门一个新学科领域的六部曲
视频合集 | Caroline Heycock:生成句法入门(课程共11讲+番外篇)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语言学立项趋势及申报建议 ( 2009-2019)
基于普通语言学的当代英语功能分析 (胡壮麟等 序,陈建华等 译)
我们用爬虫和机器学习模型深挖了拜登的对华智库
国际顶级杂志《文体》以特刊形式集中探讨北大申丹教授首创的叙事理论
申丹 | 西方文论关键词:隐性进程 |《外国文学》2019(1)
克里斯蒂娃:《普遍的语言学与“可怜的语言学家”》(龚兆华 王东亮译)
外语教学:国别和区域研究专题 |《外语学刊》
交流 | 盘点设立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本科专业的七所中国高校
交流 | 被评为“语言学”一流学科的高校建设得怎么样了?
“语言生活”研究热点︱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
科研助力 | (即将)读研究生的你,如何选择研究方法?
观点 | 汉语教学标准与大纲专题
蔡基刚:取消英语主课地位,无异于重新回到闭关自守年代
“不应以任何方式削弱英语教育的地位和价值”——外语界部分知名专家谈“取消英语在中小学主课地位”
北外教授张连仲:“小学开设英语课程是明智之举” 全球化时代英语教育更应加强
取消英语主科、淡化英语考试、削弱英语地位,谁最高兴?
全国政协委员张博:推动国际中文教育成为一级学科或特色交叉学科
王克非: 新中国翻译学科发展历程
纪念王德春先生逝世十周年暨当代语言学新视野国际研讨会 会议通知(第一号)
新书 | 文秋芳著《产出导向法:中国外语教育理论创新探索》
《中国小语种教育趋势报告》:在线教育优化供给端,小语种高考机会来临
重磅 | 2020年度全国高校新增和撤销的语言类本科专业名单汇总
会讯 | 第六届中国教育语言学高端论坛 (1号通知)
第八届文体学国际研讨会暨第十二届中国逻辑学会文体学研讨会一号通知
会讯 | 第三届“‘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汉语国际教育” 国际学术研讨会
盘点 | 中国古代语言文字学名人录
汇总帖丨外文局审定600条新冠疫情相关词汇中英表达
科研贴士 | 如何写好研究计划(Research Proposal)?
乔姆斯基 | Minimalism: where we are now, and where we are going
李宇明:语言与人类文明 | 中国社会科学报
吴勇毅:国际中文教育“十四五”展望
张辉 张艳敏 | 批评认知语言学:理论源流、认知基础与研究方法
刘英凯:试论奈达“读者反应”论在中国的负面作用(修订稿)
盘点 | 各学科C刊 2021年重点选题方向汇总!(来源: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文科生可以学会的Python——雷蕾《基于Python的语料库数据处理》
2020人大复印资料语言学·文学类最受欢迎文章集萃
李葆嘉:西洋汉语文法学三百年鸟瞰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近五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 语言学立项名单一览
译词 | 64个跨文化核心词(含中英释义)
黄友义:疫情之后看外语和翻译的多与少 |《中国外语》
乔姆斯基:语言学的“当时”和“现在”
陈平:语言交叉学科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陈平 | 交叉学科教学与研究:做什么,怎么做?
吴应辉 梁宇:交叉学科视域下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理论体系与知识体系构建
吴应辉:汉语国际教育面临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
荐书 | 潘艳艳《多模态国防话语的认知批评研究》附胡壮麟教授、张辉教授序
多模态视野下的国家媒介形象:概念与特征 | 中国社会科学报
刘英凯:归化——翻译的歧路
交流 | 那些隐藏在高校“文学院”中的“自然语言处理”专业
李晨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国别与区域研究范式的思考
推荐 | 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全收录(值得收藏)
国外语言学学科眼动研究: 现状与前瞻( 1934-2020)
沈家煊:“能简则简”和“分清主次”——语言研究方法论谈
李强:关于区域与国别研究方法论的思考
神经语言学国际热点与趋势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姜望琪:Halliday的语篇衔接理论 |《语篇语言学研究(第二版)》
重磅 | 2020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力指数及影响因子排行榜(语言文字)
重磅 | 全国高校拟新增语言类专业硕博学位点名单(语言服务最新整理版)
新书 | 王军:《衔接的认知语用研究》 商务印书馆
【高端笔谈】外国语言文学学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邢向东:论语言研究中的问题导向
国内生态学视角外语教学的特征和趋势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干货 | 国家标准: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附电子版下载)
冯志伟:当前计算语言学发展的几个特点 | 中国社会科学网
重磅 | 2020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力指数及影响因子排行榜(语言文字)
世界语言谱系及语种概览 | 语言学微课堂
陈平 | 理论语言学、语言交叉学科与应用研究:观察与思考
徐锦芬 曹忠凯:国内外外语 /二语课堂互动研究
韩晔 高雪松 | 国内外近年线上外语教学研究述评:理论基础、核心概念及研究方法
近十年国际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Scopus数据库的可视化分析
中国英语教育四十年反思及其对新文科背景下英语专业建设的启示
海外中国学研究机构名录一览表(2020年版)
干货 | 3000个常见公共场所英语标示!(国家英文译写规范)
李宇明 郭熙 周洪波 | 中国语言生活研究十五年
讲座视频 | 沈骑:后疫情时代的国家话语能力规划
语言专业师生必看的10部电影(附观看链接)
大汇总 | 第1 - 10批推荐使用的外语词规范中文译名(附Word版下载方式)
文秋芳教授:中国外语教学70年,未来道路究竟向何方?
书讯 | 利奇《语用学原则》中译本出版
精选 | 应用语言学研习丛书(13种)一览:回顾经典 分析热点
束定芳:大学英语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外国语》2020年第5期
陈力:西方现代教学理论真的反对语法教学吗?
接触理论:生成语法研究的新进展 | 中国社会科学报
荐书 | 徐烈炯著《生成语法理论:标准理论到最简方案》
合辑 | 双语版《美丽中国》( Amazing China ):1-58集(全)
对外汉语专业常用资料库大全
收藏!76种学术研究必备科研工具
梁茂成 | 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两种范式:渊源、分歧及前景
荐书 | 北京大学出版社语言学图书书单
中国访谈丨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杨丹:培养跨文化交流引领者
戴炜栋 胡壮麟 王初明等:新文科背景下的语言学跨学科发展
王缉思:浅谈区域与国别研究的学科基础
荐书 | 德古意特认知语言学研究丛书+应用丛书(13种)
“国家形象研究”高被引论文排行榜 TOP 10
高雪松 : "人文 vs. 工具" 也许是过去四十年外语教育大辩论中的伪命题
中英文学科、专业名称对照
乔姆斯基:三个讲座,国内少见
视频 | Metaphors We Live By 内容导读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所以,什么是语言学?| 语言学微课堂

都看到这里了,肯定是真爱啦

扫码关注↑↑↑ 即可获取最新入群二维码!

目前已有2.63万语言文学、区域国别学

研习者关注本公众号

欢迎加入我们,分享学习,乐在其中!

一个,点亮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