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基刚 | 再论新时代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纪念《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发表22周年
欢迎关注我们,一站式获取海量语言学资源
本文来源:当代外语研究公众号、中国知网
星标应用语言学研习,更新不迷路⭐
再论新时代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纪念《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发表22周年
复旦大学 蔡基刚
摘 要:
22年前,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外语专业改变单一语言技能或语言文学方向的培养模式,大力开拓国家和社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挽救英语专业消亡的伟大决策。但是22年来,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在英语专业界始终受到质疑和阻击,直到《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最后宣告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终止实施。本文分析了复合型培养模式失败的原因以及复合型培养模式对挽救英语专业,满足国家需求的重大意义,最后讨论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新时代;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专门用途英语
作者简介:蔡基刚,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对比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电子邮箱:caijigang@fudan.edu.cn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016BYY027F)“中国大学生学术英语能力及素养等级量表建设和培养路径研究”的成果
1. 引言
在新时代研讨我国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问题,首先应该看到新时代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新时代是一个国际化的高科技时代, 是一个由工业社会进一步向信息社会转化的时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兴交叉学科的涌现、人文文化和科学技术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社会的信息化, 以及知识和信息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更加剧了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和合作。
外语专业必须迅速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沿用的按国家计划招收、培养和分配人才的模式, 改以市场的长线需求为导向, 以市场竞争为手段, 积极主动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由于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呈多元化的趋势, 过去那种单一外语专业和基础技能型的人才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市场对单纯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正逐渐减小。因此, 外语专业必须从单科的“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新时代外语人才应该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好的素质。宽广的知识面是指除了需要熟练掌握的专业知识(含外语专业知识与复合专业知识)外,还需要了解的相关学科的知识。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 除了应该具备人文学科的知识外, 还应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相关学科的知识可以涉及外交、外事、金融、经贸、文学、语言学、法律、新闻和科技等诸多学科领域, 各类不同院校根据各自人才培养规格的特殊性可以有不同的侧重面。
一定的专业知识是指除外语专业知识之外的某一复合专业的知识, 这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每一个专业的涵盖面都很广, 这里所指的是外语专业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可能从事的某一专业的基础知识。复合专业的选择要充分考虑不同院校培养人才的不同规格, 不能采用统一的模式。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从根本上来讲, 外语是一种技能, 一种载体;只有当外语与某一被载体相结合, 才能形成专业。过去常见的是外语与文学、外语与语言学的结合。应该看到, 即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我国高校仍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外国语言文学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的任务。同时, 我们也应清醒地面对这样一个现实, 即我国每年仅需要少量外语与文学、外语与语言学相结合的专业人才从事外国文学和语言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而大量需要的则是外语与其他有关学科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在他们的工作中外语是一种工具,培养这种复合型的外语专业人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语专业教育提出的要求, 也是新时代的需求。
笔者相信,除了少数英语界人士,大多数英语专业教学从业者不知上面的引文出自何处,更不知道这个引文发表在什么时候。如果告诉读者这个引文(底划线为作者所加作为强调,文中用“新时代”替代原来的“新世纪”)全部是来自1998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1998),相信绝大多数人会大吃一惊,因为22年前《意见》对国家形势和需求的判断,对外语专业存在问题的把脉,以及对外语本科教育提出的改革要求是如此精准,似乎就是针对今天的。
但是,这么一份与时俱进、具有前瞻性的伟大文件,一份为21世纪我国的外语专业发展指明方向的伟大文件,并没有得到落实。22年来,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理念一直受到质疑而无法真正落实。从《意见》颁布最初几年,英语界呼吁“回归人文学科本位, 致力于重点培养人文通识型或通用型英语人才”(胡文仲、孙有中 2006:246),到最近几年宣告“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求”(文旭、司为国 2018:55),再到最后《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简称《国标》)顺应了英语界主流呼声,取消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重新表述为 “英语专业旨在培养通用型外语人才”(王巍巍、仲伟合 2017: 2) ,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英语专业界并不认同复合型人才培养是外语专业教育的改革方向。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在英语专业界会处处受阻?英语专业是否需要培养复合型人才?如需要,如何培养?这不仅是对过去22年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讨论,更是对未来英语专业何去何从的探讨。
2. 对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一般误解
2.1 人文教育和自由无用
英语专业界认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有损于人文教育,会加重高等教育的职业化倾向和功利主义倾向(文旭、司卫国 2018:52),这是因为复合型人才培养“看重外语工具属性,尤其是交际属性,没有充分认识到,甚至有时回避外语课程的人文性”, 反映的是“实用主义或功利主义教育观”(韩宝成 2018:52),忽视了外语专业人才的“全人教育”的使命(文旭 2016)。因此,外语教学要淡化或减少工具性,强化或突出人文性 (张绍杰 2010; 周燕 2012)。实际上这种认识的背后是“自由无用”和“学以致用”的两种观念的争论。英语专业人士似乎不屑于专门人才或实用人才的培养,认为英语专业与“职业技术教育有不同的目标。一个是为社会培养精英人才,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解决道之源的问题;一个是为社会培养技术人才,解决器之源的问题,其出发点不相同”(蒋洪新等 2017:874)。张和龙(2018:47)引用英国哲学家 “大学目标不在于培养出技艺娴熟的律师、医生或工程师,而在于造就能力强,文化素养高的人”。张道振(2018:34)引用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本科教育的核心是通识教育”和“大学生获得了某种专门的技能,这是耶鲁教育的失败”这一观点。
实际上这些引用来自网上。经查原文,莱文(Levin 1998)既没有说“本科教育的核心是通识教育”,更没有说高校不需要学习专门知识和技能。同样,查明建(2018:11)和蒋洪新(2018:12)用20世纪20年代清华大学外文系提出的培养学生“成为博雅之士”教学目标来论证当今英语专业的人文教育定位和“自由无用”。我们的问题是:近一个世纪前的时代和今天能比吗?当时有科教兴国的环境吗?
“自由无用”是指思想自由,但在专业学习上提倡“自由无用”将会祸国殃民。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高校,包括美国高校,会在任何一个专业中宣布培养的是没有任何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自由无用”的大学生。长期在美国工作的数学大师丘成桐认为,以目前中国本科教育模式,是不可能培养出一流人才的。“有人说中国的本科教育不比美国差。但是在实践中我发现,美国本科教育比中国好得多,研究生教育比中国好得更多”(丘成桐2005)。他提到,哈佛大学理学院每年大约招收20名读理科的中国留学生,他们多数来自北大等名校。但是在与其他国籍学生的比较中,很难看出这些国内来的学生学业成绩比其他国籍的学生好多少(同上)。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专门人才和实用人才的培养,但并没有否定人文教育。英语教育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无法分开(蔡基刚 2017)。英语专业的存在首先就是用英语作为工具汲取英美文学和语言学的国际前沿信息,用英语作为工具为国家外事、外贸、科技、经济和文化传播服务。而在用工具汲取专业知识(如医学和工程方面信息),服务于社会各行业中,人文教育也始终贯穿其中。为什么要把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分为非此即彼的两个对立面呢?为什么一强调英语的工具性和应用价值,就认为是否定人文教育,是功利主义表现?为什么要坚持英语教育是用来修身养性,而不可以用来培养作为工具汲取和交流科技知识?为什么把语言的人文性看得高于工具性?把英语本科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分成“道与器”,分别培养“社会精英”与社会蓝领两个完全不同阶层的教育?
人文教育是通识教育,是跨专业跨行业的。把人文教育作为英语专业的专利和主要属性是非常荒谬的。不仅国家、社会和职校学生不会接受这种道器观点,连英语专业学生也不会认同这种观点。李廉(2018:41)对江苏省三所重点高校的英语专业学生调查,79%的学生把“经济上的成功”作为入学动机,只有21%的学生选择“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和“接受更好的人文教育”。那些主张英语专业必须以“自由无用”和“人文教育”为导向的人士是否也做一个调查,看看有多少英语专业学生会相信这个定位,不能把这些连自己都难以相信的理念在专业圈里传播。
2.2 关于英语专业的理解
《意见》实际上否定了单纯以学习语言技能为主的英语专业是一个合法的专业:英语只有和某个知识体系结合才是专业,否则“就没有出路”,这就等于宣告了单纯语言学习的英语专业要么退出历史舞台,要么必须寻找合适的学科支撑。查明建(2018:12)反驳说:“‘只有当外语与某一载体相结合,才能形成专业’这种说法,不仅混淆了外语与外语专业、外语学习与外语专业学习的根本区别,而且进一步强化了对外语专业的误解,从根本上否定了外语专业作为一门独立专业的地位和专业品质。”
那么英语作为独立专业的属性是什么呢?查明建(2018:12)认为“英语专业不是学英语的专业”。曲卫国等(2018:17)认为:“英语专业不是习得语言的专业,而是以学习系统知识为最终目的。”这两位英语专业的资深学者似乎都承认英语专业必须学习一定学科知识。但是学科知识和学科知识体系并不是一回事。我们坚持认为,离开了独特的学科知识体系,专业也就丧失了其存在的合理性依据。但英语专业的学科知识体系是什么呢?
查明建(2018:13)是这样理解的:“学生除学习英语国家文学、社会、历史和文化课程外,还应具有基本的人文学科知识结构”,否则“就算不上是英语专业毕业生,更谈不上是英语专业人才。”这就是英语专业的学科知识体系吗?文学、语言学、社会、历史等都是独立的学科,在四年本科期间既要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又要学习这么多的学科知识体系,其结果只能了解点学科皮毛知识。郭英剑(2019)更直白:英语专业的“核心素养”是“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立德树人的人文教育+语言文学和跨文化综合知识”,一句话“用外语去言说与写作” 加上“跨文化能力”是“英语专业的基本素养”和“专业特长”。
但是如对照英国和我们民国时期高校的英美文学专业课程(表1和表2),我们不难看出这三位专家对英语专业的定义是基于一种没有学科体系的英语通识教育。英语专业没有精确的学科定位和特定知识体系支撑,在文学、语言、文化、历史、哲学甚至翻译和商务等知识方面都蜻蜓点水,追求的是导论性的、通识性的、欣赏性和综合性的人文知识。这种打着学科知识的光环开设的混杂性和综合性课程已把英语专业引向了消亡的边缘。
一些英语专业甚至把这些学科性导论知识仅仅作为语言载体,目的就是用这些导论性内容来进行“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训练和“启迪思想和熏陶情操” 的立德树人教育。没有学科知识体系,没有学科课程的质与量的规定,其结果是英语专业自然失去了学科支撑,剩下的就是“扎实的基本功”,变成了单一语言技能培训的专业或英语思政教育。
没有专业内涵,只剩下综合性知识,英语专业只能看着以追求学科体系的商务英语、翻译学和国别研究等一个个告别,相继退出英语专业,接下来还有语言服务和语言学等,最后就是英语专业的架空和消亡。这个日子还会远吗?
表1 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英文系本科英美文学专业设置(姜霞、王雪梅 2017) 导出到EXCEL
牛津大学 | 剑桥大学 | |
| 语言和文学介绍性课程 | 1300~1550文学、1550~1700文学、1700~1830文学、1830至今文学 |
| 通过完成四篇关于中古世纪晚期到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史论文写作,以及莎士比亚研究加深学习 | 依据自己的兴趣,按所选项目主题,通过研讨会及论文写作,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独立的、更深入的系统研究 |
2.3 对“厚基础宽口径”的认识理解
英语界之所以对专业的学科知识体系不以为然,是因为他们认为,语言基础扎实是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底气和保障。“国家需要向国外学习的地方依然很多,英语人才的需求量还是很大”(晏刚、张健 2018:43),“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宽口径性完全可以使其快速、便捷、有效地就业,顺利从事各个领域、行业、部门的工作”(孙毅 2018:21)。“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分布在各行各业,恰恰说明这个专业的蓬勃生命力以及社会发展对它的需要”(张道振 2018:34),“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完全可以去非英语专业领域工作,甚至非人文社科领域工作”(查明建 2018:15)。《国标》甚至宣布这样缺乏语言学根据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知识和必要的相关知识(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知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英语专业人才”(王巍巍、仲伟合 2017)。
表2 台湾中央大学与西南联合大学英美文学专业课程设置(付克 1986:60-62)
台湾中央大学 | 西南联合大学 | |
| 英国文学史、英文名著选 | 国文、英文、生物学、经济学、西洋通史、逻辑 |
| 近代英美诗选、近代英美散文选、19世纪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史、近代欧美小说、近代欧美戏剧 | 英文、中国文学史、欧洲文学史、英散文、英诗、一外 |
| 欧洲文学史(上)、莎士比亚、17世纪英国文学、18世纪英国文学、欧美文学、近代欧美文学 | 英文、小说、莎士比亚、社会学、语音学、一外 |
| 欧洲文学史(下)、英国文字源流、欧美文学批评、文艺复兴时代文学、欧美文学专家研究 | 英文、西洋戏剧、文学名著(荷马史诗、圣经)、文学课选修、哲学概论,一外或二外 |
笔者始终认为只要“厚基础宽口径”,打下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就能胜任任何涉外领域的工作是英语界最大的无知。从应用语言学观点来看,一个人的语言基本功再扎实,只意味其储备了足够的语言技能,要能够使用,就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境或领域(如英语教育、外事外贸、法律金融、医学工程等)进行语言训练,否则就会出现“语音语调优美流利,口笔译水平扎实高超” (孙毅 2018:21)的涉外人才在对外宣传和交流中,因直接翻译而不善于使用这个共同体默认的话语方式,造成世界媒体和人民的恐惧和担心。中国高校中文专业毕业生的汉语基本功足够好了,他们能去科技和外贸等部门工作吗?每个领域不仅有专门知识,还有特定的语言交际方式。英语专业的学生如果用英语学习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国际法或国际贸易等课程,学习外交话语分析和外交领域公认的语言表达,在对外交流中的失误就可以大大减少。当今外交界和联合国组织需要的不仅是有一口流利漂亮的英语,而是能用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学科共同体默认的话语方式进行交流的人才。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英语节目主持人刘欣与美国福克斯商业频道主播翠西关于中美贸易争端的访谈颇受关注,不少英语界学者从刘欣的用词密度、句子复杂度和讲话流利度(即发言连续性和停顿次数少)超过翠西来说明刘欣的英语水平高,而很少有人从内容上判断。刘欣不仅没有选择适合受众对象(普遍大众)、谈话语境(经贸知识)和交际模式(口语交流)的谈话风格,用书面稿进行背诵式发言,而且也没有专业知识(本科是英语专业),仅凭自己流利的口语和背熟的文本与英语是母语,而且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毕业的翠西对话,在讨论内容上根本不是一个档次。
可以做这样一个社会调查:一个具有英语专业八级考试证书和深厚的英美文学和人文知识修养的英语专业毕业生,与一个只有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证书,但有很强专业背景如财经、医科等专业的毕业生相比,涉外的企业和部门会选择谁 99%会选择后者。中兴公司国际市场负责人汪涛(2017)说:“中兴在开拓国际市场初期,从外国语学院招聘了几千名纯粹学语言的学生。但几年之后,由于没有专业知识,这些人基本都离开中兴了。”他们过了英文专业八级,但对通信专业一窍不通,我们很难相信靠与客户用英语讨论巴尔扎克作品,就能拿下通信设备的合同。道理非常简单,20世纪社会可能只要懂英语、会翻译就可以满足当时社会和市场的需求。但现在经济科技全球化要求毕业生在企业一上岗就能用英语开展专业工作,而且今天非英语专业的科技人员英语水平不比英语专业毕业生差多少。因此,当今每年20万英语专业毕业生除了去外语培训机构,还能去什么行业就业?
3.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依据
3.1 复合型专业必须有真正的学科支撑和交叉
在国家要求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标准下,在英语专业危机大讨论背景下(蔡基刚 2018),英语专业似乎进入了一个迷惘时期,不少高校英语专业课程开始转向“全球治理”“西方文化”“中西方思维”“中华典籍传播”和“中国历史文化”等等。但这是学科交叉的专业课程吗?任何一个专业的建立必须有两个最基本的学理依据。第一,专业应有自己独特的、有别于其他专业的学科体系和研究对象。笔者不同意郭英剑(2019)用“别人没有我独有,别人也有我强大” 去定义英语专业。笔者也不同意查明建(2018:13)定义英语专业为“学习英语国家文学、社会、历史和文化”等“基本的人文学科知识”,这绝不是专业教育,而是通识教育。如果一个专业只有通识教育,而没有专业教育,就失去了专业的学理依据。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国别区域研究和商务英语是专业,而人文学科综合知识绝不是专业,只是人文通识教育。
查明建(2018:13)批评说“有学者认为,英语专业只有与其他专业复合,才能显示出价值,否则没有出路”。其隐含的意思很明白,英语专业就是工具性专业。当一个专业失去了学科体系,剩下的是单一语言训练或人文学科通识教育,这个专业还能是专业吗?把主要学习语言技能的专业称为工具专业有问题吗?《意见》提出工具专业与其他专业复合的挽救策略有问题吗?
退一步讲,即便极少数高校英语系的四年时间主要分配在英美文学上,但为什么英语作为工具与英美文学结合能成为高大上的专业,而与医学、工程、农林和人工智能等国家急需的新专业结合则变成了“工具性专业”?为什么把人文学科作为知识锚地的英语专业,只可以在自己的锚地逗留、孤芳自赏,而不可以驶出避风港,到社会和自然科学更广阔的海洋进行航行和探索呢?怕什么?怕巨浪汹涌和暗礁险滩会颠覆英语专业这艘小船吗?
根本问题是:(1)对国家和社会需求的认识(3.2节讨论)和(2)对复合型人才的不同定义。第一种定义是一个专业/学科与另一个专业/学科的复合,如语言学与计算机科学,语言学与人工智能,语言学与心理学等交叉复合。第二种定义(即《意见》中定义)是外语技能与“外语专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可能从事的某一专业的基础知识”复合(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1998:3)。两者区别是:第一种是“专业学科+专业学科”复合,第二种是“外语能力+专业学科”复合。我们观点是:第一种定义是真正的复合, 也是新文科提倡的学科交叉。如“英语语言学+人工智能”或“+医学+工程”等,即用语言学理论,如功能语言学、语用学、语料库语言学等去研究另一学科的知识是如何用语言来建构和传播的。第二种“外语能力+专业学科”(如“+英美文学或法律英语”)复合实际上是一种全英语教学,是用英语作为工具学习一门知识。英语界人士普遍把用英语学习英美语言文学或区域国别研究看作是“跨学科”(郭英剑 2019),这是错误的。我们赞成曲卫国等(2019:233)的观点 “外语技能加其他专业技能,根本不涉及两个学科的复合”,是“一个伪学科复合概念”。而且,这不是英语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方向,而是医学和工程等专业院系的教师和学生的努力方向,因为前者没有医学和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是无法进行最起码的有效教学。
第三种定义是英语专业人士最近在国家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下提出的:“外语能力+人文知识”的复合。除了郭英剑(2019),还有一位学者更详细的定义:
在素质方面,是指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在能力方面,应指具有扎实的外语听说读写译技能和良好的外语综合运用能力……在知识方面,则指不仅要系统掌握语言知识,还需要了解一定的哲学、艺术、文化知识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专门知识。这样的人才可称之为复合型人才。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我国外语教育应致力于培养这种复合型人才。
在我国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重技能轻素质;二是重专业轻通识;三是重应用轻文化;培养更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不能把外语仅仅作为一种技能与载体,而要在夯实外语语言教学的基础之上,强化外语教学作为文化教学和跨文化教学的学科意识,引进文化和跨文化外语教学新视角,重视外语语言文化知识的传授,促进高校外语专业教育的文化转向。
新时代外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努力把语言、知识和文化三位一体的功能糅合在一起,具备一种远大的抱负、深厚的专业功力、丰富的思想内涵、较高的人文素养和长期的知识积累。正如潘光旦所说:“教育的理想是在发展整个的人格。”这就是外语复合型人才为之努力的方向。(蒋洪新 2019: 13)
请问“语言、知识和文化三位一体的功能糅合”就是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或就是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在一个专业内搞复合是伪复合,在一个没有学科体系支撑的专业内搞复合更是地道的伪复合。
3.2 复合型专业是真正的社会需求服务
我们认为,第一种复合型模式,即外语专业(如语言学专业)与工科、农科和医科等自然学科结合形成新的交叉专业比单一外语专业更能显示其重大的社会价值。专业和学科不同:学科是知识的分类,可以和社会需求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专业的设置必须和社会需求直接相关。正如主管学科专业设置的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2019)说的“高校专业设置的第一准则是社会需求,这是王道”。但遗憾的是不少英语界人士赞同张道振(2018)的观点:“英语专业无须满足社会需求,无须市场需求导向。”这一观点你的学生会同意吗?负责专业设置的教育部会同意吗?不满足社会需求,专业只能调整出去。“中山大学和浙江大学,都调整了三四十个专业。前者从130个专业调整到现在90多个专业,后者从120~130专业到现在70多个专业”(吴岩 2019)。
笔者(2018a)始终认为我国的英语专业并没有很好地满足我国社会需求。其理据是:(1)国家和社会需要从事外国文学和语言学教学和研究的英语人才是非常有限的;(2)国家和社会需要外交、经贸、商务、法律、新闻等领域的复合型人才,数量也是有限的;(3)国家和社会目前最紧缺的是能够用英语在工科、医科、农科等科技领域从事研究和工作的这种复合型人才。
我们只要回顾以下事实,就可知道国家和社会需要什么能力的英语人才:(1)1978年召开的全国外语教育座谈会廖承志和周扬等人的关于培养“既懂外语又懂专业的科技人才”讲话(李传松、许宝发 2006);(2)1998年《意见》要求高校外语专业“必须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沿用的纯语言、纯文学人才培养模式”,“从单科的‘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3)2000年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规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要培养“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4)2018年4月,高教司副司长徐青森在成都会议上要求,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面对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加快培养新时代国家经济科技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5)2018年10月教育部颁发《高教40条》要求高校培养具有国际交流能力的新工科、新理科、新医科、新农科的创新人才,因此高校要主动“从学科导向转向产业需求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跨界交叉融合”;(6)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其中第六条要求高校“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创新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比重”。
这六点无不要求英语专业尽快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培养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需求。如果连这一点国家和社会需求也不敢承认,对国家培养战略紧缺人才的责任感视而不见、置若罔闻,还在自己外语学科里搞什么英语内部资源的复合和各种人文知识的“跨学科”,自娱自乐,并批评要求英语专业与国家社会需求挂钩“不仅短视,而且天真”(张道振 2018:33),还谈什么人文教育或英语教育的使命感,还能对得起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良知和良心吗(蔡基刚 2018b)
吴岩(2019)批评“我们的专业很多是自娱自乐,跟社会脱节、跟经济脱节、跟创新脱节”,他要求高校的“专业设置要解决好小逻辑服从大逻辑的问题”。吴岩的批评难道不包括英语专业吗?否则为什么他在面对几千名外语教育工作者参加的“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上,喊出了外语教育要“识变、应变、求变”?为什么他大声疾呼“中国的外语教学要进行一场深刻的革命”?
4. 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4.1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专门用途英语
坦率地说,目前我国英语专业还没有资格或条件谈复合,因为我国的英语专业不是真正的专业,她缺乏学科支撑,她只是“语言技能+英语人文通识”的混合物,即“语言、知识和文化三位一体的功能糅合”(蒋洪新 2019)。笔者提出英语专业从1.0到2.0的范式转向(蔡基刚 2019a),就是提出从这种单一“能力训练+人文通识教育”的伪专业转向有真正学科支撑的实体专业,如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区域国别学、英语教育学和专门用途英语学(蔡基刚 2019b)。英语专业只有用绝大部分时间研究这些具体的学科理论知识,才可以理直气壮地称自己是真正的专业(英语专业没有资格和中文专业平起平坐,充其量只能和对外汉语专业相提并论),才能有条件谈复合型模式。
因此,改革的第一步就是顺势而为,取消英语专业,改名为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英语教育学、专门用途英语等实体专业。按社会需求原则,前三者人数最少,而专门用途英语专业的社会需求则是大量的。这两者的教学性质也完全不同。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英语教育学等是一种全英语教学,英语只是媒介(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学生通过英语这个媒介或工具去系统学习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等专业知识。这个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一般会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以便胜任这个领域的教学或研究。
专门用途英语专业虽然也是用英语学习专门用途外语理论,但这个专业的属性就是学科专业交叉导向。如教育部1986年英语语言学科目录上就是“专门用途外语+科技(+旅游+外贸+外事)”(付克 1986)。这些专业并不要求学生用英语去学习和掌握这些学科或专业的理论知识,而是用功能语言学等学科理论去研究另一学科,如医学和工程等学科或专业的理论和知识是用什么特定的语言结构和句法来构建和传播的。这是因为,每个学科的理论知识都是用特定的语言方式或话语方式建构和传播的。大到篇章结构安排(如引言部分、方法部分、结果部分和讨论部分)和语步语阶表达(如定义方式、引用方式、研究问题提出方式、结果报告呈现方式等),小到句法结构(如名词化表达、简单句表达、非人称结构等),时态语态(如各种时态在文献引用和作者态度显示中的应用,被动态和主动态的功能),元话语表达(如模糊语、加强语、态度语、读者介入语、自我指称语)等都是因学科而异的(蔡基刚 2018a)。专门用途英语是培养学生在这些学科领域内的话语研究能力和英语交流能力,内容不过是语言分析的载体(蔡基刚 2019c)。“功能语言学+医学/工程等学科语言=专门用途外语”,这就是新兴的交叉学科,这才是真正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
可见,我国英语界对复合型模式和专门用途英语都有一种很深的误解。蓝仁哲(2008:148)质疑“用学科专业的眼光看,无论哪一种‘复合型模式’,在理论或实践上都很难站住脚。”试想,如果一个名副其实的学科专业(如英语专业),四年学制,每年都有明确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具体任务,存不存在复合另一个专业的空间?郑珺、林大津(2018:28)批评在“英语专业”开设ESP课程是“概念混乱”,因为“英语专业学生通常情况下不可能成为医学、工程等专业的复合型人才”,英语专业不可能复合工科专业(顾静 2018:79)。
首先,英语专业并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学科专业(见2.2)。其次,批评者并不知道当今西方高校新专业设置基本上都具有学科交叉性,尤其是文理交叉,如经济工程学、哲学工程学和计算机语言学等。他们也不了解我们说的复合型模式是“语言学+医学(工程)”等,是研究被复合专业的语言而不是内容,是培养这些被复合专业的语言服务性人才。学科交叉的专业,学科交叉的课程群是当今世界高校专业设置的潮流,新文科的根本就是交叉学科和专业的建立,“专门用途外语+其他学科”是自然学科是英语专业的突破方向。为什么新事物新趋势会被指责为“概念混乱”?这值得英语界人士思考。
4.2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专门用途英语专业课程设计
复合型专门用途英语专业大致由三种课程群组成。第一种是听说读写译英语技能课程,这是原来英语专业所倡导的夯实语言基础的传统。但是语言学习的载体必须有变化,教材应主要结合所复合的学科专业的科普知识,如医学英语专业可以有安乐死、医患矛盾、基因编辑、癌病防治等课文主题,同时可以开设科学史,如医学史等。这是一种以内容为依托的,注重语言训练的课程,同时也是通识教育一部分。
第二种是专业知识课程,如复合的是医学,应该学习浅显的专业知识,如基础医学概论、临床英语概论、药学基本概论、解剖学概论和消化系统概论等。这是一种通用性的或基础性的知识课程,主要了解相关专业的学科认识论(epistemology)、学科基本概念和一般术语。课程不需要系统性。大学生到了二年级,其英语完全可以胜任这样的基础知识学习。当然这种知识课程一般应请专业院系教师,用全英语授课最佳,即使做不到,教材必须是英语的。我们对医科专业的学生调查表明,无论是英语语言学导论还是医学知识导论,从专业知识和英语能力角度衡量,两种课程并没有什么明显的难度区别。对新生而言,用英语学习医学专业的一般知识并没有比用英语学习英美语言文学专业理论知识更难。
第三种是功能语言学和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这个课程群主要包括功能语言学、语用学、语料库语言学、专门用途英语理论以及与相关专业,如医学或工程各种语类(或体裁genres)课程,如医学文献、医学期刊论文、医学国际会议、病例报告、病史记录等课程(蔡基刚 2019b)。
这里的复合专业的学生(外语+专业)必须和公共英语的学生(专业+外语)区分开来。后者,如医学是他们的专业,学会用英语去阅读医学文献、汲取专业知识,并学会撰写医学各种语类(如期刊论文和病例报告)。而前者,医学专门用途英语是他们的专业,他们主要去学习、分析和掌握这些语类的内容或知识是用什么语篇结构、修辞手段、话语方式和句法结构来构建或传播的,也就是说注重相关专业的语言。我们可以看到这两类学生的侧重点不一样,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去当医生或做医学研究,而医学专门用途英语毕业生主要是特定领域的语言服务工作者或一般技术人员(如国际卫生组织工作、医疗器械销售谈判,负责技术报告和合同起草,机器翻译修改润色,专业期刊论文修改等)。他们还可以继续攻读专门用途英语专业硕士或博士学位,成为这些教学领域里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师资,前者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后者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从社会和市场需求看,这类人才缺口最大。
因此,作为复合专业的英语教师除了必须学习专业课程,如功能语言学、语用学、语料库语言学、专门用途外语学理论外,还要结合与之复合的专业,学习这个专业的各种语类的语篇结构、修辞手段和句法特征等。这不是废弃原来的武功,而是提出新的要求。这个要求是从理论语言学向医学语言学、工程语言学、计算机语言学方向发展。这个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并不需要有医学或工程的硕士学位甚至本科学位,需要的是开拓精神。
5. 结语
笔者归纳认为:(1)英语专业反对复合型培养模式,认为无须与社会需求直接挂钩是因为英语被当作修身养性、开展人文教育的工具;(2)英语专业的奠基理论“厚基础宽口径”是语言学上的无知,是造成毕业生就业红牌的主要根源;(3)根据学科原则,尽快取消以培养语言技能为导向的英语专业,要发展各种有学科支撑的实体专业;(4)根据需求原则,压缩英美文学、语言学等,大力发展专门用途英语加医学、工程和农林等学科的复合型专业。
英语专业是历史的产物,随着英语专业新生水平大幅度提高,随着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激增,继商务英语翻译和国别研究从英语专业分离出去后,语言服务等专业排队出去是必然趋势。英语专业剩下的就是空架子,英语专业消亡为期不远。从粗线条的英语专业进化到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和医学专门用途英语等实体专业是历史潮流,也是英语专业唯一的出路和发展的归宿,我们必须为之高兴而不是悲哀。
《意见》指出,要改变 “纯语言、纯文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广大外语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实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教育改革的先导, 改革是必然的趋势, 不改变,我国的外语专业教学就没有出路”(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1998:4)。英语专业界反对复合型人才模式,除了英语专业的教育观念,还有教师本身的理念,如对知识结构、研究兴趣和学科建设的担心。第一,英语专业硕、博点的学科建设和英语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否需要根据国家、社会和学生的需要进行调整和升级。当所有行业的从业者入职后都在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为什么唯独英语专业教师可以是学什么就教什么,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而不是社会需要开辟新的领域?第二,英语教师是否有可能除(甚至抛弃)研究英美文学、语言和翻译外,研究医学和工程这些学科的理论知识是如何用英语进行构建和传播的,研究这些学科的某一语类的期刊论文、实验报告、技术合同的语篇结构、修辞手段和句法特征? 因此,英语专业教师理念的改变已成为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关键。
英语专业界正面临大地震。随着英语专业的变革,英语专业教师面临着如不积极改变和升级自己知识结构就有可能转岗或下岗的危机。除少数外语类高校的英语专业教师可以继续潜心培养英美语言文学专家和教师,绝大多数高校的尤其是特色院校的英语专业要么关门,要么转型到与他们学校定位一致的专门用途英语专业,培养这个领域的复合型人才。这是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是新文科跨界交叉发展的需要。社会需要是专业设置和调整的第一准则,不调整就淘汰。外语人要跳出“人文学科小天地”,以国家利益为重,为实现国家战略做出外语人的贡献。
《意见》是一份伟大的文件,22年的时间已经证明而且将继续证明其卓越的前瞻性。这个文件以及围绕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外语专业经历的22年风风雨雨在我国外语教育发展史上画有浓重的一笔。但是最近出版和发表的有关改革开放40年或新中国成立70年的外语教育文集和文章似乎都极力回避这段历史。外语教学“面向应用,既不是降格,也不是异化;既不是目标,也不是手段,而是一种必然选择的终极理念”(杨枫 2019)。
参考文献
相关推荐:
转载编辑:应用语言学研习
微信公众平台审核: 梁国杰
文献延伸阅读(研习人指引)
本平台友情整理相关文献索引链接,
欢迎感兴趣的朋友按需选购。
精选推荐
精选 | 应用语言学研习丛书(13种)一览:回顾经典 分析热点
扫码关注↑↑↑ 即可获取最新入群二维码!
目前已有 3.3 万语言文学、区域国别学
研习者关注本公众号
欢迎加入交流群,分享学习,共同进步!
亲爱的研习人,
一起来点赞、在看、分享三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