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江华 许钧:许渊冲翻译理论思维的特征与倾向
欢迎关注我们,一站式获取海量语言学资源
来源:浙大译学馆公众号
转载编辑:应用语言学研习
惊悉许渊冲先生仙逝,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全体成员不胜悲恸。
许渊冲先生生前应邀担任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顾问,并将他的十一部翻译手稿捐赠给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中华译学馆成立之际,先生曾在贺信中写道:“浙大中华译学馆的成立有利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使世界文化更加灿烂辉煌”。这对中华译学馆是莫大的鼓励,更是殷切的期待。
许渊冲先生驾鹤西去,在此特推出华中农业大学覃江华教授和中华译学馆馆长许钧教授合作撰写的一篇文章,以示悼念。
许渊冲先生千古!许渊冲精神永存!
许渊冲先生与覃江华教授合影
摘 要:许渊冲翻译理论具有一些典型思维特征与个性倾向,这一方面体现为对立统一的辩证精神和一分为三的思维方法,另一方面则表现在文学翻译的艺术追求和理论建构的中国特质之上。基于许渊冲的相关论著,本文对其译论的运思特征、致思倾向及其哲学基础、时代背景进行了梳理与分析,既肯定其理论贡献和学术价值所在,也指出某些尚需进一步讨论和完善的地方,以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其求真精神,提升学术话语创新的科学性、规范性,推动我国译学理论建设。
关键词:许渊冲;翻译理论思维;运思特征;致思倾向;对立统一;一分为三
0. 引 言
许渊冲是当代中国最有影响的翻译家与翻译思想家。在以实践见长的翻译家当中,许渊冲显示出高度的理论自觉,试图建立起自身的理论体系;而在以思辨见长的翻译理论家当中,许渊冲则以其宏富的翻译成就为世人所称道。这是其翻译人生和翻译思想特别值得重视和研究的地方。许渊冲的翻译理论是中国第一个成熟的文学翻译理论,也是第一个成熟的中译外理论(潘文国2017),其理论思考具有很强的民族性、继承性和前瞻性(许渊冲2016;祝一舒2017a),要对其进行考察和评价,一是要能深入其中,把握其翻译思想的学术渊源和核心观点,及其理论体系的基本架构和内在逻辑;二是要能跳出其外,比较其翻译思想与古今中外学者思想的异同,发现其翻译思想的个性所在,并评价其在中国乃至全球翻译学术史上的贡献与地位。许渊冲是极具创造力的翻译学者。每一位富有创造性的学者之思想都是独特的,但这些思想并非凭空产生,而是有其深刻的学术渊源,也必定运用了强大的思维工具。当前,对于许渊冲翻译实践和翻译思想的讨论已有不少,但仍有必要进一步把握其学术渊源、运思特征和致思倾向。本文通过细读其翻译理论著作,尝试分析其翻译理论思维的特质,探讨学术话语的科学性与学术创新的可能性,以期推动中国译学理论建设的健康发展。
1. 许渊冲翻译理论的运思特征
从许渊冲翻译思想的渊源来看,其译论受到中西哲学、文艺学和美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展现出与前辈学人和同时代学者一致的一面。与此同时,其翻译理论思考也有两个非常明显的个性特征:一是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精神;二是一分为三的思维方法。
1.1 对立统一的辩证精神
许渊冲非常重视翻译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及翻译活动中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关系和矛盾(祝一舒2017b)。矛盾的对立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许渊冲将其成功运用到翻译理论思考当中,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许渊冲曾反复论及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在他看来,翻译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检验。研究翻译理论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翻译实践能力。“能够提高翻译能力的理论才是正确的理论,翻译能力提得越高,越说明翻译理论正确。”(许渊冲2003:74)受毛泽东矛盾论、实践论思想和改革开放之初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影响,许渊冲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如果与实践有矛盾或冲突,应该以实践为准绳。因此,其翻译理论建构有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支撑。在他看来,“如果理论不能解释或者产生好的翻译,那就要修改理论。”(同上:前言)许渊冲这种翻译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观念,使他区别于那些埋头拉车不问方向的盲目实践者,也区别于那些鹜于空谈、玩弄名词术语的学术掮客。此外,许渊冲认为,中国学派的翻译理论不仅要能够解释和指导外译中,而且也要能够解释和指导中译外的翻译实践。换言之,翻译理论应该是双向的,既可应用于外译中,又可应用于中译外。我国传统翻译理论谈外译中比较多,谈中译外比较少。许渊冲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外译中与中译外理论相统一的观点,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外译中与中译外的翻译方向不同,翻译行为特征有同有异。我们既要看到其共性特征,也要看到其特殊的地方,这样的翻译理论才具有解释力和普适性。
第二,语言与文化相统一。“一种语言的背后就是一种文化,就是一种心态,就是一个世界”(许钧2017:102)。翻译是两种语言的统一,同时也是两种文化的统一。所谓“译者一也”,具体而言,就是译文应该在字句、篇章、文化等不同层次上和原文统一。不可译论者常见的论断是:由于语言、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差异,原文和译文难以达成一致,因而完全翻译是不可能的。但许渊冲认为,翻译固然有所失,但也有所得。对于得失的判断,可以从不同层面来进行。仅仅是两种语言表达方式的统一,并不是真正的统一。有时,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但所表达的内容却是一致的,译文和原文可以在文化层面实现相互统一。他还认为,通过翻译实现语言、文化层面的统一有着非常崇高的目的。质言之,译介外国文化的目的,不是为了介绍而介绍,而是为了提高本国文化。“文化”这个概念本身,实际上就包含了由野蛮向文明、由低级向高级的进化或转化。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并不是为交流而交流,而是为了使双方都得到提高,也是为了使全球文化得到提高,进而共同创建新的世界文化(许渊冲2003:29,212,264)。因此,在翻译实践方面,许渊冲努力使译文胜过原文,重译胜过原译;在翻译理论方面,他认为文学翻译有层次高低不同的矛盾,应该提倡向高层次的统一。“统一就是提高,这是文学翻译的矛盾统一论”(同上:228)。
第三,求真与求美相统一。求真与求美的矛盾是文学翻译的主要矛盾。其实,真与美的矛盾就是内容与形式的矛盾。理想的翻译是真与美、内容与形式的矛盾统一。西南联大期间,钱钟书先生的授课既有内容之真,又有形式之美,对此许渊冲特别佩服,并引以为模范。但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译者难免会面临求真与求美的冲突,有时甚至只能二者取其一。对此,许渊冲的态度是,应该在不违反求真的条件下,尽量求美。与钱钟书、朱光潜先生一样,许渊冲也把孔子“从心所欲不逾矩”视为任何艺术的纯熟境界。“不逾矩”指的是不违背客观规律,是求真;“从心所欲”说的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求美。文学译者应该将两者结合起来,这也就是文本开放性与阐释的限度的统一问题(许钧2004;2014)。许渊冲强调求真与求美、内容与形式的矛盾统一,并不是说矛盾没有主次之分。他指出,“存真是翻译的必需条件,求美却是文学翻译的充分条件。”(许渊冲2005:87)更进一步说,在求真和求美内部,也可分为不同层面的真与美,也会面临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等问题。例如,美又可细分为意美、音美和形美。“三美”齐备(统一)堪称艺术的最高境界。但“三美”也是有主次的,意美最重要,是第一位的,音美次之,形美再次之。就诗歌翻译而言,音美和形美是必需条件,而意美则既是必需条件,又是充分条件。
第四,求同与存异相统一。求同存异是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在继承传统思想精华,并结合马克思主义矛盾统一原理基础上提出的外交方针,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思想。许渊冲将这一思想引入翻译研究,认为翻译是求同与存异的统一。而且这种统一可以分为语言和文化等不同层面。首先,因为中外语言文字不同,翻译只能是在异中求同。由于译文不可能与原文完全等同,所以必然会同中存异。翻译是“得意忘形”,即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相同的内容(意义)。其次,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可能会存在差异,多种不同的解释同样成立。然而,最终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种最好的解释。因此,不同的理解有助于更好地翻译,但翻译反过来也有助于理解,进而实现异中求同、多中求一(许渊冲2003:138)。再次,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统一,也是两种文化的统一。文学翻译不仅是两种文化的统一,更是两种文化的竞赛。如果两种文化势均力敌、长处相同,那么就很容易实现准确、完整的翻译。但实际上不同文化往往各有长短、互为优劣,因此,就需要相互竞赛,发挥各自优势,进而达到异中求同、同中见异,求同与存异相互统一的境界。当然,这一境界并不容易达到。翻译是“一”也是“异”,但“异”并非完全脱离原文,而是要依据原文的内容和精神。许渊冲指出,“从‘一也’经过各种不同程度的‘依也’直到‘异也’,这种同中存异、异中求同的理论就是翻译学的《易经》。”(同上:164)最后,翻译之最终目的,既是为了提高译入语文化,更是为了繁荣全球文化。质言之,他所追求的是一种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翻译之道在于得意忘形,求同存异的统一。
第五,古今中西文理之学相统一。在某些未能完全打通的学人身上,古与今、中与西(外)、文与理可能就是一对对难以解决的矛盾。但综观许渊冲的翻译理论著作,一个直观的感受就是,他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古今融会、中西打通、文理交融。许渊冲博采中西古今文理哲思之长,来解释自己的翻译实践,并建构起独特的翻译理论体系。就古今之维而言,细读许渊冲的翻译论著,不难发现其翻译思想是建立在先秦哲学,尤其是孔子、老子哲学基础之上的,同时也受到近人严复、林语堂、钱钟书、吴宓、冯友兰、鲁迅、陈源、胡适、朱光潜、朱生豪、傅雷、郭沫若、茅盾、毛泽东、贺麟等人思想影响。就中西之维而言,许渊冲翻译思想还受到马克思主义,甚至是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对许渊冲翻译观的影响比较显而易见,尤其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主次关系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的矛盾论、实践论对许渊冲翻译思想的影响也随处可见。与此不同,进化论对许渊冲思想的影响则不那么明显,但确实存在。例如,他认为文化是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翻译(尤其是复译)需要超越原译或者前译。不同译者、译本之间,甚至是译者与作者、译文与原文之间也是处于一个相互竞赛的关系之中。按照这一逻辑,各种语言、文化各有长短、优劣,出现这种相互竞赛是必然的,导致优胜劣败的结果也是自然而然的(覃江华、许钧2017:168)。此外,许渊冲的翻译理论对贝多芬、罗曼·罗兰、柯勒律治等西方文艺大家思想资源也有或多或少、或隐或显的吸收借鉴。就文理交融而言,许渊冲综合采用模糊数学(1+1>2)、物理学(超导)、化学、生命科学(基因克隆)等其它学科的一些概念术语来讨论翻译问题,实现了古今、中西、文理之学的统一。在融中西古今之学、创返本开新之路上,许渊冲兼综百家、折衷诸学、冶于一炉的特点由此可见一斑。
1.2 一分为三的思维方法
矛盾的对立统一,或者两分的思想,在中国哲学中只是思维的起点,更高的存在是“参”和“中”(曾春莲2013:118)。《逸周书·武顺》中说,“人有中曰参,无中曰两。两争日弱,参和日强”(黄怀信2006:153)。庞朴先生指出,“参即三,也有第三、三倍、三分之一、并列为三等等含义;而最重要的,则是作为对立面之统一、即因二而生三的含义。”(庞朴2003:39)这种超越了二分又包含了二分的辩证法,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智慧与精神。一分为三、涵三为一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方法论。道家宇宙论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这是一分为三思维方式最好的体现。所以,庞朴先生说一分为三的思维方法,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和密码。这里的“三”,其实也就是“多”,代表的是一种圆满和完成。现实生活中成功的事物,一定有三(参)在背后起作用。
乐黛云教授对中西文化均有精深造诣,她在解释传统哲学“执两用中”思想时指出,“当两种不相干的事物相遇而构成‘场域’,就产生了新的、不同于原来二者的第三个东西”,“这个‘中’并不是两项旧物的‘折中’,而是从‘两端’构成的场域中产生出来的那个新的‘三’” (乐黛云2007:41)。这有些类似文化学家霍米·巴巴所提出的“第三空间”的思想(Bhabha 1994)。庞秀成指出,在我国翻译史上,不乏善于运用这种思维方法翻译思想家。例如,东晋时期佛经翻译家慧远的“厥中之论”,近代马建忠的善译论,严复的信、达、雅,都是在融会传统中庸、和合之道基础上,采用一分为三的思维方法提出的翻译思想。在现当代翻译史上,持三元标准翻译观的还有陈西滢(形似、意似、神似)、林语堂(忠实、通顺、美)、金岳霖(译言、译意、译味)和许渊冲等人(庞秀成2010:84)。
许渊冲对一分为三思维方法的运用堪称纯熟。首先,其翻译理论的核心概念,如“三美论”(形美、音美、意美)、“三势论”(优势、劣势、均势)、“三化论(浅化、等化、深化)、“三之论”(知之、好之、乐之)等,无不是一分为三思维方式的体现。从某种程度上说,许渊冲翻译思想的系统性,就建立于这种一分为三的思维方式基础之上。其内在逻辑是:感动人心的语言文字包括意美、音美和形美三个方面。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翻译是两种语言文字的统一,但是两种语言的词汇、语法表现力各不相同,文字也有表音和表意的差异。有时,二者之表现力处于均势;但在很多情况下,却是一种处于优势,一种处于劣势。因此,要实现两种语言文字的统一,就要改变劣势,争取均势,发挥优势。与此相应的翻译方法,有浅化、等化和深化三种,其目的也是与此相照应,即让译文读者知之、好之和乐之。许渊冲翻译思想的内核就在于此。
其次,在许渊冲翻译理论体系中,还有很多其他重要概念也渗透着一分为三的思想。例如“三确论”(正确、精确、明确)、“三用论”(通用、连用、惯用)、“三似论”(意似、形似、神似)、“信达优”、“易懂、通顺、扬长(雅或传神)”等。这些提法都与其所提倡翻译的低、中、高三个标准有关。内容和形式都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形式的译文是正确的译文,是低标准;内容忠实而形式不忠实的译文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比原文更一般化的明确译文,另一种是必原文更特殊化的精确译文。明确是中标准,精确是高标准。这是就忠实而言的。就通顺而言,其实也有三种高低不同的要求。易懂是低标准,通顺是中标准,而扬长(雅或传神)是高标准。他还提出,通顺的译文形式需要做到“三用”,即使用全民族“通用”的语言,选用的词能和上下文“连用”,且合乎汉语的“惯用”法(许渊冲1984:5)。关于“三化”、“三似”与“三之”的关系,许渊冲也有明确论述。他指出,“三化”不是西方语言学派翻译理论所提倡的对等,而是创造。“创的结果是使译作和原作意似、形似、神似,目的是使读者知之、好之、乐之。意似使人知之,形似而意似使人好之,神似使人乐之。”(许渊冲2003:前言)
最后,在许渊冲看来,翻译不仅是两种文字符号的转换,而是两种文化的统一和提高,可以建立一种新的、更高的文化。翻译的目的,就是要让优秀的艺术在全世界交流,给世界文化灌输新的血液。这不仅能够使交流双方都受益,而且还可以共同建立一种全新的世界文化。这种全新的世界文化自然不同于前面的两种不同的语言和文化,是超越两者之后的,更高更强的“参”。与此同时,这一“参”又是两者之间的最佳关系与和谐状态。由此可见,许渊冲对一分为三思维方法的运用是非常广泛、非常彻底、非常深入的。可以说,一分为三的思维方法是其翻译思想的重要基石。
2. 许渊冲翻译理论的致思倾向
除了具有上述典型运思特征之外,许渊冲翻译理论思维还有一些个性特质也不容忽视,如鲜明的文艺倾向和中国文化本位意识。这两种倾向既是上述思维方法运用的自然结果,也是其翻译思想存在某些内在矛盾,并产生一定张力的根本原因。
2.1 文学翻译的艺术追求
翻译到底是艺术还是科学?对于这一问题,我国翻译理论界曾有过长期争论。从字面上看,所谓科学就是分科的学问,而学问则是某一领域系统而专门的知识。翻译学是语言转换和意义再生领域系统而专门的知识,因此,也应该是一门科学。但答案远非如此简单。对于这个问题,许渊冲的立场是非常坚决的:翻译是艺术不是科学。科学和艺术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但科学规律和艺术规律是不同的。科学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是因为正确而得到承认的,是能够被实践反复证明的知识。艺术的规律却可以依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是因为得到承认而正确的。许渊冲指出,“科学研究客观真理,是理性的、逻辑的,说一是一,说二是二。艺术规律研究美,美不是绝对客观的,而是相对主观的,是感性的、实证的,可以说一指二,举一反三。因此不能用对科学规律的要求,来要求艺术规律。正如不能根据用了多少红黄蓝白黑颜色的定量分析来评论一幅画一样,也不能根据用了多少长短高低的音符来分析一首名曲。但用科学规律来评论文学翻译,却是目前中国翻译理论界的一大错误。他们理论不能联系实际,却不承认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是社会实践,因此,他们只是用大家不懂的术语,来解释大家早已懂得的理论,造成了大量的学术泡沫,甚至是学术垃圾。”(许渊冲2015:9)应该说,许渊冲的这些观点都是非常深刻,也是有理有据、有的放矢的,值得学界重视和反思。然而,要真正深入理解他有关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的思想,还需要对其科学观和艺术观进行一番系统考察。
首先,许渊冲认为,科学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是严格意义的科学,但社会科学不算严格意义的科学。自然科学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而社会科学却或多或少受到主观意志的影响。他指出,“文学翻译是艺术,文学翻译理论也是艺术。”(许渊冲1990:6)文学翻译理论虽然有其客观性,但是缺少自然科学理论那样的客观性,而是更接近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不仅是中国译论缺少这样的客观性,而且西方译论(包括科学翻译派)也同样缺少这样的客观性。文学翻译理论不能算作严格意义的科学,甚至也不太适合称之为社会科学理论。严格来讲,社会科学其实是“社会学科”,也不是严格客观的科学。文学翻译理论的最准确定位是属于人文学科或者艺术理论。
其次,许渊冲认为,翻译虽然不是科学,即翻译科学的提法不成立,但翻译学的提法是成立的。对于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的定位,实际上牵扯到翻译学是否成立的问题。对此问题,学界曾发生过非常激烈的争论。张经浩的观点具有一定代表性,他在总结了董秋斯、许钧、谭载喜、王东风、刘军平等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翻译是艺术或者技术而不是科学,翻译学一个未圆而难圆的梦(张经浩1993;1996;1999)。许渊冲也持有翻译是艺术而不是科学的观点,但与张经浩不同,他认为翻译学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可知的。他反对的是那些凭空虚构的纯理论。在许渊冲看来,没有实践、实证支撑的理论没有什么指导意义,也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此外,他也不同意“翻译不是科学,翻译研究却是科学”的提法(许渊冲2015:83)。但是,那些“总结了翻译规律的,描述性的翻译学(不是翻译科学,也不能说有指导意义)又是可以建立的。”(许渊冲2005:16-17)也就是说,许渊冲心目中的翻译学是总结了翻译规律的专门学问和系统知识,但是这门学问不同于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因此,翻译学只能是“翻译学科”,而不是“翻译科学”。
最后,许渊冲的翻译艺术论实际上受到传统艺术观的深刻影响。金克木先生认为,中国本来是艺术的国家,汉族文化传统是艺术的,这是中国文化思想一个十分突出且不逊于人的特点。他指出,“‘学’起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艺’中有术,有技,有哲学思想,从彩陶和龟甲文字就开始了。我们的习惯思维方式是艺术的,不是数学的;是史学的,不是哲学的。二十多年前不是兴起过一场美学辩论吗?近来不是又兴起了对美学研究的热心吗?偏爱在此。我们喜欢用‘艺术’的眼光看世界。我们的文化思想的特色和研究突破口恐怕不在欧洲式的哲学而在中国式的艺术观。若现在忽略了,错过了,将来恐怕就难以挽回了。历史是可以重复的,但是不能倒转的。”(金克木1988:41)如此看来,许渊冲的翻译艺术观,及其对翻译学的看法,正是中国思想文化特征的具体体现。因为“艺”中有“学”,所以许渊冲一方面认为翻译是艺术不是科学,另一方面又承认翻译学的合法地位,就不难理解了。金克木先生的艺术观提醒我们,对许渊冲翻译艺术论的特色和价值,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当前,随着翻译研究和翻译教育的不断发展,翻译学在体制上逐渐得到认可,人们对翻译是艺术还是科学的问题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那就是,翻译既是一种艺术,也包含科学成份。艺术是需要有天赋和灵感的,需要反复实践和不断操练。科学知识则是可重复、可验证的。由于许渊冲讨论的对象主要是文学翻译,所以特别强调翻译的艺术性。对此,我们的基本观点是,无论是文学翻译还是非文学翻译,都有艺术性和科学性在里面,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当今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改变了翻译的面貌和翻译者的身份、地位与权力,同时也给翻译研究和翻译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翻译和翻译研究的科学性、技术性因素不断增加,如果采用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来看,就翻译艺术与翻译科学、翻译技术与翻译之道的关系问题,我们或可形成更为全面、深入、公允的认识。
2.2 理论建构的中国特质
许渊冲的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建构,与中国社会变迁和中西文化交流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经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彼时中国学人面临的一个破在眉睫的问题是:中国该往何处去?此后一百余年,众多中国学人一直在思考并试图去回答,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大变革时代,如何处理中西古今文化关系这一问题。现如今,我国又面临“两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要结合中西古今关系之变进行翻译学术思考(许钧2015)。近四十年,通过改革开放、解放思想,中国从积贫积弱一变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之一,中国文化也从花果飘零一变进入空前繁荣。中国融入世界、展示自身的愿望日益迫切,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呼声愈发高涨。就全世界而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民族、各文明之间交流、往来日益频繁,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史无前例。这样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孕育伟大翻译作品和翻译理论的时代,翻译教学与研究者应该有所思考,有所应对,有所作为(许钧2014)。
当前,我国正经历第四次翻译高潮。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许渊冲积极投身中外互译实践,不仅翻译实践成果独步中外,而且深深植根于传统思想文化资源,构建起了具有中国特质的翻译理论体系,为中国译论在全球译论多元体系中争取了话语权。因此,我们亟需对许渊冲的学术贡献进行系统梳理、分析和评价。毋庸置疑,以许渊冲“优化竞赛论”为代表的中国译论是全球译论的组成部分,既有其特殊性,也有其一般性。然而,关于是否存在“中国翻译学”,以及是否需要建立“中国翻译学”这一问题,文化特殊主义者和文化普遍主义者之间存在很多争议。对此,许渊冲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对于这些看法,有些我们是完全同意的,有些则还需要进一步讨论。
首先,许渊冲充分肯定中西互译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并认为中国翻译学者在此方面大有可为。一方面,由于全球使用中英两种语言文字的人数众多,因此中英互译是当今世界最为重要的翻译,不能解决中英互译问题的翻译理论,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另一方面,由于中国语言文字与西方语言文字的巨大差异和西方语言之间的亲缘性、相似性,所以能解决中西互译问题的译论,自然能够解决西方语言之间的互译问题,反之则不然。他进一步指出,“由于世界上还没有出版过一本外国人把外文译成中文的文学作品,因此,解决世界上最难的中西互译问题,就只能落在中国译者身上了。”(许渊冲1993:27)许渊冲从中西语言文字的异同和人类语言之间的关系出发,强调中西互译理论研究的重要性,这无疑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他的学术担当意识和历史使命感,对于从事中西译论研究的中国学者而言,也是十分鼓舞人心的。但本着求真精神,他的有些学术观点我们需要予以辩证地看待。
德国语言哲学家洪堡特指出,人类语言拥有统一的内在形式,并在此范围内显现出差异。质言之,语言是一也是多,有共性也有特性。整个人类只有一种语言,但每个人都有一种特殊的语言(洪堡特1997:60)。据统计,全球共有7000多种语言,汉语、英语、法语等是其中使用人数较多、在国际交往中使用最为频繁的语言,但这并不意味着能够解决中西互译问题的翻译理论,就自然能够解决汉语与非洲语言、汉语与太平洋岛国语言等不同语对之间的互译问题。再者,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中文,或从事中外互译活动,其中也不乏有能力将外国文学作品翻译成中文作品的海外汉学家、翻译家。例如,瑞典著名汉学家马悦然不仅能把中文作品翻译成瑞典文、英文等西方语言,而且还曾将瑞典著名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翻译成中文。因此,从事中外翻译理论研究的学者,不能忽视海外汉学家、翻译家的中外翻译实践及其翻译理论思考的学术价值。而且,我们自身对翻译和翻译理论的思考,也应该具有历史性和前瞻性。
其次,许渊冲论及中外翻译理论时,有把中西译论对立起来的致思倾向。他不认同中国译论落后西方译论的观点,反而认为中国译论要高于西方译论,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西方的对等论无法解决中西语言互译问题。许渊冲认为,“对等论”(theory of equivalence)只能解决西方语文之间的翻译问题,不能解决中西文学翻译的难题。英法德意西俄等西方语言比较接近,各国语言文字中的对等词很多(约有90%)。然而,中西语言之间的对等词只有45%左右,绝大部分中西互译找不到对等词汇,所以要充分发挥译语的优势,选用最好的表达。这就是中国学者提出的文学翻译“优势论”(theory of excellence)。另一方面,西方译论拘囿于微观对等原则的限制,不敢越雷池一步,从宏观上来肯定译文内容上的忠实,仍然在必然王国中挣扎。中国优势论者已经摆脱了这些清规戒律,跃进到了自由王国。这是中国译论高于西方译论的理由(许渊冲2014:603-604)。由此可见,许渊冲谈翻译理论时,确有将中国译论与西方译论简单对立起来的倾向,至少给人“对立”有余而“统一”不足的印象。正因为如此,其翻译思想虽然充满辩证性,但也存在剑走偏锋之嫌,容易导致失之偏颇之弊。
更进一步来看,许渊冲所谓的中国译论,实际上主要是以“优势竞赛论”为代表的中国文艺学派译论;而他所谓的西方译论,则主要是西方语言学派的对等论。我们知道,西方语言学派的译论诞生于20世纪50-60年代,而自20世纪70-80年代以来,西方译论经历了大爆炸式的发展。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不再关注语言的对等问题,而是将研究视野拓展到了语言操作之外,从翻译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来考察翻译的本质、功能和影响。即便是语言学派的西方译论,在经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之后,自身也在不断演进和完善。许渊冲将西方译论局限于诞生于上世纪50-60年代的语言学派译论,然后将其当作靶子进行猛烈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失公允的。当然,这并非意味着他对西方非语言学派的翻译理论一无所知。事实上,在其翻译论著中,许渊冲也曾提到过西方科学派(或语言学派)、文艺学派之外的其他翻译理论流派。但是,在其论述过程中,还是存在明显的简单化、范畴化思维倾向,不经意间就陷入二分思维的局限。就中国译论而言,其观点的表述方式也容易引起读者误解,似乎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仅有“优势竞赛论”一家而已,虽然在其论著中,他曾多次引述古今学者的翻译思想,并梳理了中国学派文学翻译理论的学术谱系。
但反过来看,许渊冲对中国传统哲学、翻译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及其对自己翻译理论的较高定位,是理论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体现,这种学术精神又是值得敬佩的。他说,“我认为中国学派的翻译理论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译论,因为它能解决世界上最难的中西互译问题,但中国人受压迫太久,自卑心理太重,所以我要向杨振宁说的那样提高民族自尊心,把翻译提高到创造的地位,建立中国学派的译论。”(许钧2001:59)虽然有时其言语带有一定绝对化倾向,可能会导致读者的疑惑和误解,但许渊冲之所以采取这种话语方式,实则是受复杂的个人与社会因素的影响。要了解其本意,往往需要充分考虑到他说此话的上下文、情景语境与时代背景。而且,许渊冲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无疑给了他一定的底气来这样表述。他积60余年中、英、法互译实践经验于一身便是最好的证明。他利用中西古今哲学、文学、语言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等多学科理论来进行翻译理论思考,无疑也是值得充分肯定的。最为重要的是,许渊冲独树一帜、中国气派的翻译理论体系,凸显出来的是中国翻译学者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信。我们或许不完全同意他的观点,但却无法绕开其翻译理论贡献,其原因就在于此。
最后,关于中国译论的系统性,许渊冲也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在他看来,哲学和“社会学科”主要包括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目的论四个部分,翻译学也是如此。翻译学的本体论研究翻译学是什么的问题,认识论研究翻译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研究怎么翻译的问题,而目的论研究为什么目的而翻译的问题。对于这四个问题,中国学派翻译理论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例如,有关翻译学是什么,主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两个问题,中国学派的回答是,翻译学主要解决求真与求美的矛盾,也就是信与美、文与质、信达雅(真善美)的矛盾统一问题。关于翻译是什么的问题,中国和西方一样有科学派(直译派)和艺术派(意译派)之分。这两派学者互相辩难,聚讼不已。但是,如果用实践作为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艺术派的译作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占有绝对优势,因此取得胜利。对于如何翻译的问题,西方学者提出了对等论,中国学者提出了优化论。优化论包括等化、浅化和深化,比西方对等论更丰富。在翻译目的论方面,中国学派提出了具体的“三之论”,不仅有新意,而且能解决实际问题。“三之论”体现了中国翻译哲学对真善美理想的追求,远远高于西方各派的翻译理论。因此,许渊冲得出结论说,中国译论有其系统性,“西方译论不如中国译论。”(许渊冲2015:85)
对此,我们的看法是,许渊冲的提法虽然不无道理,但也同样有所偏颇。应该说,中国译论有中国译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西方译论也有西方译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我们在进行中西译论比较的时候,不能轻易得出一些全称性判断,如中国译论是最高的译论,或西方译论不如中国译论,等等。因为西方译论是由不同时期的不同学者提出,是由不同理论流派的思想构成,内部存在异质性。中国译论也同样如此。如前所述,“两争日弱,参和日强”。同为全球译论的组成部分,中西译论各有特色,应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而非厚此薄彼。如此才能创造出更有创新性和解释力,更具包容性和普适性的翻译理论。我们同时认为,许渊冲的上述提法,并非一种盲目的“中国中心主义”,而是在面临西方文化的全球霸权和西方译论对中国译论全面冲击的现实情况下,基于中国文化的本位立场和全球译论的生态和谐提出的观点。虽然其中某些观点未能彻底贯彻对立统一的辩证精神和一分为三的思维方法,有时甚至有些矫枉过正,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对于纠正国内学界唯西方译论马首是瞻的现象,也可以起到一定反拨作用,因而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对于其思想的贡献与局限,我们也应当持辩证的观点来看待。
3. 结 论
综上所述,许渊冲的翻译理论体系建立在深厚的中西哲学基础之上。其中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其理论思考充分运用了对立统一、一分为三的思维方法。矛盾的对立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一分为三是中国哲学智慧的真精神。由于拥有异常丰富的中外互译实践经验,加上掌握了强大的理论思辨工具,许渊冲在继承前辈学人思想遗产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恢宏的文学翻译理论大厦。此外,我们通过分析发现,许渊冲对翻译及翻译学的本质与功能的认识,也与其运思特征和致思倾向密不可分。有时,许渊冲对这些思维工具的运用并不彻底。因此,在翻译是艺术还是科学,以及在中国译论与西方译论的关系方面,我们与他的意见并不完全一致。但是,如果采取知人论世的态度,把许渊冲翻译思想放回到其产生的历史语境,我们对其理论贡献还是持肯定态度的。而且,我们十分敬佩他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信。许渊冲基于中国文化本位的翻译理论建构,不仅有助于解决中外互译实践问题,而且可为中国译论在全球译论多元系统中争取一定的话语权。虽然在某些方面,他的个别论述难免有些矫枉过正,但是整体观之也有其道理所在,因而也是可以理解的。对许渊冲的思维方式和学术精神,我们还需要继续深入阅读其论著,或与其直接对话交流,去反复涵泳,深刻领会,继承发扬。如此方能推动中国译学理论建设的健康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译者行为的社会学研究”(项目编号:16YJC740101)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洪堡特. 1997. 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的影响[M]. 姚小平 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2] 黄怀信. 2006. 逸周书校补注译(修订本)[M]. 西安:三秦出版社.
[3] 金克木. 1988. 《存在与虚无》•《逻辑哲学论》•《心经》[J]. 读书(2):31-41.
[4] 潘文国. 2017. 许老,译之时者也[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3-7.
[5] 庞朴. 2003. 一分为三论[C].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 庞秀成. 2010. 翻译理论“一分为三”的视阈[J]. 外国语(3):80-88.
[7] 覃江华,许钧. 2017. 许渊冲翻译思想的学术渊源考略[J]. 中国文化研究(2):158-169.
[8] 许钧. 2004. 简论理解和阐释的空间与限度[J]. 外国语(1):57-61.
[9] 许钧 等. 2001. 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M]. 南京:译林出版社.
[10] 许钧. 2014. 翻译论(修订本)[M]. 南京:译林出版社.
[11] 许钧. 2014. 直面历史 关注现实——关于新时期翻译研究的两点建议[J]. 外国语(3):2-3.
[12] 许钧. 2015. 中西古今关系之变下的翻译思考[J]. 中国外语(4):1+25.
[13] 许钧. 2017. 翻译是历史的奇遇——我译法国文学[J]. 外国语(2):97-105.
[14] 许渊冲. 1984. 翻译的艺术[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5] 许渊冲. 1990. 文学翻译:1+1=3[J]. 外国语(1):6-10+71.
[16] 许渊冲. 1993. 文学翻译是两种语言的竞赛——《红与黑》新译本前言[J]. 外国语(3):23-28.
[17] 许渊冲. 2003. 文学与翻译[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8] 许渊冲. 2005. 译笔生花[M]. 郑州:文心出版社.
[19] 许渊冲. 2014. 任尔东西南北风:许渊冲中外经典译著前言后语集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 许渊冲. 2015. 西风落叶[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1] 许渊冲. 2016. 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翻译理论[J]. 中国翻译(5):93-99.
[22] 乐黛云. 2007. 以东方智慧化解文化冲突[C]// 关世杰 编. 世界文化的东亚视角:全球化进程中的东方文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3] 曾春莲. 2013. 一分为三——超越二元对立翻译观的哲学建构[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4):116-119.
[24] 张经浩. 1993. 翻译不是科学[J]. 中国翻译(3):39-41.
[25] 张经浩. 1996. 译论[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6] 张经浩. 1999. 翻译学:一个未圆且难圆的梦[J]. 外[]语与外语教学(10):44-48.
[27] 祝一舒. 2017a. 试论许渊冲翻译思想的前瞻性[J]. 外语教学(1):92-96.
[28] 祝一舒. 2017b. 语言关系与“发挥译语优势”——试析许渊冲的译语优势论[J]. 中国翻译(4):65-70.
[29] Bhabha, H. K. 1994.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M]. London: Routledge.
作者简介
覃江华,博士,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翻译哲学。
作者简介
许钧,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馆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研究方向:翻译学、法国文学。
外一篇:
SISU ┆【读诗】许渊冲:让中国之美转化为世界之美
转自:上外档案校史博物公众号
西索心语:
今日分享许渊冲经典诗词译文,以缅怀和致敬这位值得尊敬的学者。
有时人生真不如一句陶渊明
有时翻译也不过是一句许渊冲
美国诗人弗罗斯特认为“诗是翻译中失去的东西”,直言诗的不可译,钱钟书也曾在信中与许渊冲讨论诗歌翻译之难。而许渊冲显然是鼓足了“偏向虎山行”的劲头。
他有着格外清晰的记忆力,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把中文诗译成英文,是在1939年翻译林徽因纪念徐志摩的现代诗《别丢掉》,那时候他还是西南联大外文系一年级的学生。许渊冲后来从事诗歌翻译,是在几十年后,出版诗歌译本,则是80年代。
许渊冲一生共有120本译作。在此,我们仅摘录了许老诗词翻译作品中十个片段,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分享,享受许老文字的美感与翻译的魅力。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饮酒 其五》陶渊明
In people's haunt I built my cot;
Of wheel's and hoof's noise I hear not.
How can it leave on me no trace?
Secluded heart makes secluded place.
Notes:
haunt n. 某人某物常去消磨时间的场所
a frequently visited place
secluded adj. 与世隔绝的,僻静的
(of a place) quiet and private
不爱红妆爱武装。
《七绝·为女民兵题照》毛泽东
To face the powder and not to powder the face.
Notes:
powder n./v. 粉(此处指纷飞的战火);化妆抹粉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杜甫
The boundless forest sheds its leaves shower by shower;
The endless river rolls its waves hour after hour.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t is,
I feel so sad, so drear,
So lonely, without cheer.
许渊冲译
Seek, seek, search, search
Cold, cold, bare, bare
Grief, grief, cruel, cruel grief
凯德琳∙扬(Clara Candlin Young)译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柳宗元
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
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
A lonely fisherman afloat,
Is fishing snow in lonely boat.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If love between both sides can last for aye,
Why need they stay together night and day?
Notes:
aye 仍然,永远
always and still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The West Lake looks like the fair lady at her best;
Whether she is richly adorned or plainly dressed.
Notes:
adorn v. 装扮,打扮
If something adorns a place or an object, it makes it look more beautiful.
天生丽质难自弃,
一朝选在君王侧。
《长恨歌》白居易
Endowed with natural beauty too hard to hide,
One day she stood selected for the monarch’s side.
Notes:
endow v. 使某人天生具有(资质,能力等)
If you say that someone is endowed with a particular desirable ability, characteristic, or possession when they have it by chance or by birth
monarch n. 君王,最高统治者
a person who rules a country
endowed with natural beauty
意为被赋予了天然的美貌
too hard to hide
意为藏都藏不住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垓下歌》项羽
I could pull down a mountain with my might
My fortune wanes and even my steed won’t fight
Whether my steed will fight I do not care
What can I do with you, my lady fair?
Notes:
might n. 力气,力量
great strength
wane v. 衰落,变暗淡,(月)缺
to become gradually weaker or less important
steed n. 马,坐骑
a horse to ride on
fair adj. 公平的;美丽的
beautiful and good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王之涣
The sun beyond the mountain glows.
The Yellow River seaward flows.
You can enjoy a grander sight
By climbing to a greater height.
Notes:
seaward prep. 朝着海的方向
towards the sea
在许老看来,翻译是两种语言的竞争,他心中有一个好坏高下的判断标准。今天的我们或许会觉得文学作品的解读因人而异,并没有一个确切的面目。但在许先生那个时代,文学作品是有一个客观存在的:有这么一座城市,有这么一个人物形象⋯⋯它们就在那儿,很具象。
作者使用不同的语言去表达它、描述它,英文也好,法文也好,中文也好,看哪种文字、哪种描述最合适、最好,译者亦然。许先生赋予了翻译更多的创造性,他希望译文比原文更好更生动。
从根本上讲,许先生热爱中国的语言文化,所以在翻译外国小说的时候,他试图让中文表达更地道,翻译中国古诗词时又极力传达原语言的神韵。“翻译是把一个国家创造的美转化为全世界的美”,这是许老常挂在嘴边的话,他的翻译也以“美”为终极目标。许渊冲爱“美”,从青年时代就可见一斑。
见到后学晚辈,许先生总喜欢说起自己的人生信条:“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我一生就是孔子的这句话。学习到美好的东西,去实践它,去转化它,是多美好的事情。别人承认我也好,不认可我也罢,我是自得其乐。”
来源 | 上海外国语大学
转载编辑:应用语言学研习
微信公众平台审核: 梁国杰
文献延伸阅读(研习人指引)
本平台友情整理相关文献索引链接,
欢迎感兴趣的朋友按需选购。
精选推荐
科研助力
在线公益论坛 |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理论与实践(复旦新学术承办)
扫码关注↑↑↑ 即可获取最新入群二维码!
目前已有 3.15 万语言文学、区域国别学
研习者关注本公众号
欢迎加入交流群,分享学习,共同进步!
亲爱的研习人,
一起来点赞、在看、分享三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