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战子:人文学者与国际传播素养——话语研究者的观察与思考
欢迎关注我们,一站式获取海量语言学资源
本文编辑:应用语言学研习
李战子
近日刷屏的一个话题是国际传播。高层集体学习的话题 ---- 这本身就是吸引目光的自媒体和主流媒体话题。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30次集体学习时,复旦大学张维为教授讲解了国际传播问题,习近平主席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这个集体学习主要内容就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要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对国际传播的任务提出全新的描述。在十九大报告中已经提出要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此次报道使这个理念更加鲜明凸显。
真实是传播的必须,而立体和全面则可从话语的角度读解,如何用种类丰富样式各异的话语进行国际传播,作为话语研究者,我们又有了思考的新维度。
“要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这是说我们现在的综合国力提升了,国际地位也提高了,但是国际话语权还不匹配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和作用,因此话语构建的任务任重道远,也是当务之急。
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这一理念是在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的,在题为“坚定文化自信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章节里就谈到了国际传播,具体是“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习近平的最新论述直接聚焦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提升,再次提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出“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这是在话语层面上的新的提升,对话语分析者来说,可以进一步普及话语分析的方法路径,特别是在传播中国的话语中如何与国际话语的对接,如何兼容并包,如何汇聚各种声音,如何注重受众细分,在这几日报道习近平对国际传播工作论述的新闻中这些都非常细致地提到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何在学术研究中提升国际传播意识,是人文学者共同面对的新课题,特别是与语言和文化相关领域研究的年轻学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磨炼自己的素养。
一是不断尝试跨学科跨领域的交流,这样能够把自己的学科专业和深入耕耘的领域汇聚到国际传播的框架中,会有更好的收效。而这种跨学科不是大幅度地跨到完全陌生的领域,而是相邻、相近、互补或更宽广层面的领域,使在精细领域的研究成果获得更宽阔的语境,为更多人所关注,在国际传播中的声音更容易被听见,被理解。
以我的博士生导师胡壮麟教授为例,他曾撰文讨论多元文明交融下的语言战略,在北京大学出版社新书《世界格局中的澳大利亚:历史、现实与未来》中,第一篇收入的是胡教授描写韩礼德在塑造中国和澳大利亚共享未来中的作用,从功能语言学集大成者韩礼德对改开后第一批留学生的严格和宽松谈起,谈到韩礼德对其自身学术成就的中肯评价,再谈到韩礼德对中国的热爱和韩礼德的中国梦,既有出于师生情的惺惺相惜,更有在中澳人文交流的大场景中的开阔视线,把一个语言学理论----系统功能语言学在中国的传播和韩礼德学术思想的中国渊源进行清晰梳理,这为年轻学人树立了具有国际传播意识的榜样。
胡老师的例子说明学者对自己的学科可更加拓宽人文视野,比如说胡教授写的韩礼德的这一篇虽然是关于一支特定的语言学理论 ---- 系统功能语言学发展和传承的亲历叙事,但是他把它放置于中澳人文交流以及中澳两国关系这个国际传播框架中,就是拓宽了人文基底,有助于在传播时获得更广的受众面。
以笔者不久前参加的上海外国语大学语料库研究院组织的中国特色外交话语研讨为例,有外交人、外语人和国关国政学人共同参与,来自外文局和外交战线的资深专家分享全球视野的叙事,相邻学科视角互补,这有助于使话语产品更具备国际传播的特质。就语言学领域的话语分析各种研讨,也可邀汉语教育者、传播人、传媒人等诸多专业人士提供参照视角,互通有无,互相启迪,朝着更加广泛适用的国际传播,做出人文学者应有的贡献。
二是人文学者要对和国际传播话语密切相关的跨文化价值观话语更加敏锐,关注国际传播话语的潜在特质,也就是跨文化价值观话语。在国新办出版的系列《中国关键词》特别是外交篇中,列举解释了诸多中国外交的新理念,其中融会了我们很多关于中华文化和新时代中国外交价值观的认同,而这些是需要化解在各种各类丰富多元的叙事中的,在国际传播中,对价值观的单纯列举会显得说服力不够,因此既要有针锋相对的价值观论争,有对西方价值观话语中的偏见、歧视和种族中心主义、区域中心主义的犀利揭示,更要有兼容并包、求同存异、传递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的具体而微的叙事话语,这是国际传播话语应具的品质。
在外交话语的跨文化传播中,价值观话语常常蕴含其中。后疫情时代新媒体平台上的价值观话语更加纷繁多元。笔者近期对跨文化传播中价值观话语变迁做了一些观察与思考。首先从外语学科跨文化交流课程中最常引用的霍夫斯塔德的文化价值理论出发,梳理所谓经典的文化价值话语中的评价意义,以及以该经典理论为基础的网络大型合作调研项目世界价值观调查中的种族中心主义视角,指出建构好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引领的价值观话语是中国对于跨文化传播的贡献。
第三,学人们应对国际传播的新媒体平台加强了解,熟悉各种话语类别在不同平台上的传播特征。虽然目前的新媒体依然极其需要内容,有些学者也会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写一些生活随笔和个人心情,然而可能并非大家都主动关注国际传播,以及可能的平台和所需的内容视角,因此我们可更多了解各国国情,特别是各国的代表性的媒体舆论,以便于在新媒体平台上分享研究成果,展开对话和交流。
从各类语言学文学等微信公众号,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知名的人文学者都深具学术公益心,能以国际传播为己任,从自己多年深耕的领域中走出来,深入浅出,去到达专业受众之外的阅读视线,或者是为相邻学科的学人们开拓思路,或者是为普通读者提供精神食粮。但仅靠这些大咖的力量还远远不够,人文学科的学人们还可以在新媒体的各类平台上发力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勾勒其在国际传播视野中的意义,或阐释其跨学科的关联,或展开有价值的学术生活叙事等,从而传递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人文学者的个体和群体形象就是这样的中国的一部分。
第四就是要善于借力,多关注国际传播中关于中国的言论、著作和视频,一些国外人士的话语产品可为我们提供叙事视角和话语风格转换的参照。如新加坡资深外交人马凯硕关于亚洲力量的几部著作,能较好地超越西方中心主义的视角,又如日本记者竹内亮拍摄的武汉、南京抗击疫情的小视频等,在微信视频号传播较好,我们可以通过功能话语分析,对词汇语法、话语语义层面以及多模态资源做分析,与其形成话语的互文,构建一个良性发展的话语社会文化语境。
第五就是要为国际传播打造一个好的话语生态,使关于中国文化、中国叙事的各种语类的话语更加丰富多彩。年轻学人除了论文写作,还可以学习各种散文随笔的写法,这并非是大咖们的专利。年轻学人思想活跃,文风生动,具有优良国际传播者的潜质。如能深入研读或大量浏览英语原文,并在汉英双语之间自由穿梭,则是上佳境地。我国外文局的一些资深专家对中国话语的传神翻译是学习的范例。同时我们可磨练更为娴熟的英语写作,以更好地抵达目标读者,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
图文编辑:应用语言学研习
微信公众平台审核: 梁国杰
文献延伸阅读(研习人指引)
本平台友情整理相关文献索引链接,
欢迎感兴趣的朋友按需选购。
精选推荐
在线公益论坛 |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理论与实践(复旦新学术承办)
扫码关注↑↑↑ 即可获取最新入群二维码!
目前已有2.99万语言文学、区域国别学
研习者关注本公众号
欢迎加入交流群,分享学习,共同进步!
亲爱的研习人,
一起来点赞、在看、分享三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