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界》2021年 1-3 期目录及文章提要(附2020年总目录)
欢迎关注我们,一站式获取海量语言学资源
本文来源:外语界编辑部公众号
外语界
2021年第1期(总第202期)
目 录
提 要
智慧外语教学研究
外语慕课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研究回顾与实践探索
赖 春 苏彦方
提要:慕课(MOOCs)能够解决外语教育的供给问题,提供方便有效的外语学习环境,然而慕课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通过梳理慕课环境下自主学习的相关文献,分析了cMOOCs和xMOOCs两种外语慕课的自主学习范式,并从课程形态、学习资源与活动、辅助机制、教师角色等方面阐述了促进外语慕课自主学习的途径,以供外语慕课制作者和教师参考。
关键词:外语慕课;自主学习;联结主义慕课;斯坦福式慕课
教育机器人在外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前瞻
陆小飞 廖 剑 许 琪
提要:近年来,教育机器人在国际外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引发关注。本文将教育机器人从外形上分为类人机器人、轮式机器人、泛机器人和虚拟机器人,从功能上分为社会机器人和远景机器人。文章将教育机器人在外语口语教学中扮演的角色分为教师、教学助理、学伴和远程交流中介,系统分述当前国际前沿研究中各类教育机器人在不同教学角色下提升口语技能的应用成果,讨论教育机器人辅助外语口语教学中的问题与挑战,并对未来教育机器人的应用研究与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教育机器人;外语口语教学;社会机器人;远景机器人;教学角色
学术英语阅读素材的智能选取与教学应用研究
金 檀 李世炜 刘丰恺
提要:本研究基于学术作品的传播影响、在线读者的背景信息、文本的语言难度三大维度设计学术英语阅读素材智能选取方法,采用关注度分数、读者专业与职业背景、词汇覆盖率等量化指标对452篇学术报告的素材智能选取进行了实证探究。结果表明:第一,关注度分数能够有效筛选出传播影响力较强且涵盖较多学科专业的学术素材;第二,读者专业与职业背景数据能为特定素材的选取与使用提供真实可靠的读者档案;第三,词汇覆盖率能够有效控制学术素材的语言难度,并为分层教学提供决策参考。研究进而对智能选取方法的教学应用提供了可操作性建议。
关键词:学术英语阅读;素材智能选取;方法设计;实证研究;教学应用
混合式学术英语写作课堂中的学习投入研究
陈 静 陈吉颖 郭 凯
提要:混合式学习是线下学习与线上学习相结合的新型学习模式。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方法,通过课堂观察、文本分析及半结构化访谈探究了7名中国大学生在混合式学术英语写作课堂中的行为、认知、情感投入的特点与影响因素,发现学生在混合式学习过程中展现出多样的行为投入、深入的认知投入和客观的情感投入,学习投入受到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研究为混合式外语学习的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提供了可行性建议,以期促进混合式学习在我国外语教学情境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学习投入;学术英语写作;外语学习
二语研究
中国高阶英语习得中时间状语从句与一般过去时关系研究——以英汉时空性差异为视角
王文斌 李雯雯
提要:本研究考察中国高阶英语习得中时间状语从句与一般过去时的关系。研究主要得到三个发现:(1)中国高阶英语习得中的时间状语从句语序分布呈现前置倾向,偏离英语目标语优势语序规律,明显出现“一语思维,二语说话”现象;(2)时间状语从句总体上有助于高阶英语学习者习得一般过去时,但学习者仍然常有偏误;(3)含时间状语从句的复合句中一般过去时的偏误类型主要有四类。研究提出,学习者的时间状语从句语序分布和一般过去时偏误是英汉语言结构差异和概念结构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根源在于英民族强时间性思维和汉民族强空间性思维的思维模式差异。
关键词:二语习得;一般过去时的习得;时间状语从句;时空性;思维模式差异
大学生外语学习适应性量表的构建及验证
郭继东 李 玉 刘晓红
提要:外语学习适应性是学习过程和结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测量外语学习适应性的量表鲜见。本研究基于学习适应性相关理论和文献,以530名大学生为对象,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尝试研制并验证外语学习适应性量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外语学习适应性包含“外语教师适应性”、“教学内容适应性”、“教学环境适应性”、“网络学习适应性”和“教学模式适应性”5个维度。外语学习适应性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稳定性较强,可以用作测量大学生外语学习适应性的工具。
关键词:外语学习适应性;量表研制;信度;效度
中国英语学习者外语焦虑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基于元分析的论证
董连棋
提要:学界普遍认同学习者的外语焦虑水平与外语学业成绩负向相关,但对“焦虑—成绩”相关程度的结论却存在分歧。本研究采用元分析方法,整合43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66个独立效应量(24596名被试),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外语焦虑水平与学业成绩呈中等程度的负相关关系(r=-0.33)。亚组检验和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外语成绩评价方式、学段、“焦虑—成绩”类别、年龄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外语“焦虑—成绩”关系具有调节作用,而外语测试类别、性别和学科背景不是“焦虑—成绩”关系的调节变量。研究结果可为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外语学习情绪探究及外语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英语学习者;外语焦虑;学业成绩;元分析
翻译教学
翻译技术教学研究进展与趋势(2000—2020)——基于国内外核心期刊论文的对比分析
肖维青 钱家骏
提要:基于教学导向的翻译研究分类框架,本文梳理了2000—2020年国内外翻译技术教学研究领域的241篇文献,构建了翻译技术教学研究框架。笔者使用UAM Corpus Tool 3.0软件对文献进行编码,重点探讨国内外学者在翻译技术教学实践研究、教学现状评估与对策研究、过程/产品研究、基于语言服务行业的翻译技术调查研究等领域的特征与差异,并展望了我国翻译技术教学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翻译技术;翻译教学;过程/产品研究;语言服务行业
技术赋能时代翻译教师能力结构模型构建与提升策略探究
王少爽 李春姬
提要:技术赋能时代,翻译实践和翻译教学景观发生系统性变迁,翻译教师面临严峻挑战,翻译教师能力的应然结构需要相应演进。本文首先厘清翻译教师能力的概念内涵,然后考察技术驱动下翻译教学的新问题和新需求,梳理翻译教师能力结构的演进历程,进而构建翻译教师能力结构模型,最后从职业化翻译专业师资培训、基于翻译资源的自主学习和翻译专业教师实践共同体创建三个维度探讨翻译教师能力提升策略,提出新时代翻译教师能力发展模式,以期推动我国翻译专业师资建设及相关研究发展。
关键词:技术赋能;翻译教学;翻译教师能力;模型构建;翻译专业师资建设
外语评估与测试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阅读策略描述语效度验证——Rasch 测量模型视角
周艳琼
提要:本研究从Rasch 测量模型视角,通过全国范围的问卷调查及其结果分析,验证了《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阅读策略描述语在高等教育阶段的效度。研究结果表明,阅读策略描述语拟合度较好,总体上描述语的难度排序和级别划分合理。虽然少量描述语呈现DIF,描述语的难度排序和级别划分数量与专家预测略有不同,但研究在效度验证的基础上探寻了原因并对描述语作出相应删改,确保了描述语质量,使描述语的级别代表性得到优化。
关键词:阅读策略能力等级量表;效度验证;Rasch测量模型
语言测试公平性检验量表研制与效度验证
李 迪
提要:基于Kunnan(2006)的测试公平性框架和李清华(2016)的语言测试公平性检验框架,本研究设计了“语言测试公平性检验量表”,对1900名CET 6考生进行了调查,并使用SPSS 25.0 和AMOS 24.0分析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两次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20个项目构成的量表能够解释“无偏差”、“分数解释”、“效度”、“机会均等”4个因子,四因子模型对研究数据的拟合度较高。结合教师访谈结果,量表描述语进一步得到修正。四因子模型是对Kunnan(2006)框架的验证与拓展,也是对李清华(2016)框架的操作化。
关键词:测试公平性;量表;考生;效度验证
(《外语界》2021年第1期)
《外语界》2021年第2期目录与提要
外语界
2021年第2期(总第203期)
目 录
提 要
思政育人专栏
“一体化”思政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应用
——以培养“英法双语+专业”国际治理人才为例
文秋芳
提要:本文阐述了笔者为高等教育阶段构建的“一体化”思政育人体系。该体系由核心和支撑两个子体系构成:核心体系位于内圈,涵盖高校院系课表上的所有课程;支撑体系位于外圈,包括学校(班级)文化、管理制度、实践活动、家校联动等主要部分。文章进而阐释了“一体化”思政育人体系在“英法双语+专业”国际治理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尝试,积累的实践经验对我国高校思政育人具有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
关键词:立德树人;一体化思政育人体系;育人共同体
我国高校外语课程思政实践的探索研究
——以大学生“外语讲述中国”为例
杨 华
提要:本文将“外语讲述中国”作为高校外语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探讨培养外语技能与提升思想道德素质、文化意识有机融合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该实践包含相互关联的3个方面:(1)外语课程中“讲述中国”的内嵌模块;(2)“讲述中国”的课外真实跨文化实践活动;(3)涵盖讲述作品、品德素养、知识技能传授与思政结合程度的“多元评价”。文章基于前期教学实践探索,介绍和评析以上3方面的具体案例,为一线外语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外语课程思政;外语讲述中国;内嵌模块;课外实践;多元评价
高校英语课程教学素材的思政内容建设研究
徐锦芬
提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教学素材是课程教学的主要载体和依据,教学素材思政是实现课程思政的重要前提。本文基于“课程思政”内涵,探讨高校英语课程教学素材的思政内容建设。文章阐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科属性为引导、以学校特色为依托”的总体原则,并主要从两个方面提出了思政内容建设的具体策略:其一,通过“分析—筛选—增补”三个步骤,挖掘与拓展现有英语教学素材的思政元素;其二,在目标设定、语料选择、活动设计、效果评估等环节将思政内容有机融入新教学素材的编写。
关键词: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素材
外语教材编写研究
落实新《指南》,对接“立德树人”新需求
——“新目标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修订的理念与特色
刘正光 钟玲俐 任 远
提要:为落实《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关于课程思政的新要求,“新目标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编写者对教程进行了大幅修订,修订的基本思路和出发点包含以下3个方面:更加符合语言学习理论的新发现,服务课程思政,适应学生实际需求。教程修订主要通过重构内容增加中国文化和课程思政元素,重构练习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思政教育。修订后的《综合教程》特色更鲜明,育人功能更有效。
关键词:新要求;新目标大学英语;修订;课程思政
增语言能力 强思辨素养 塑良好品格
——“新目标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修订的理念与特色
刘文波 徐锦芬 张卫东
提要:本文介绍了“新目标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二版的编写理念、体例和特色。依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第二版融合先进外语教学理论,将思政育人与语言教学有机融合,通过系统的知识建构、灵活的内容编排和立体的教材系统,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新目标。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材;视听说教程;编写理念;编写特色
外语教学
大学生英语课堂学习投入多维评价体系的理论框架
任庆梅
提要:本研究探讨大学生英语课堂学习投入多维评价体系的理论框架。该框架的建立包含3个方面:(1)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根据外语课堂学习特点及我国外语教育目标,界定大学生英语课堂学习投入的概念内涵;(2)参照教育质量标准及相关研究的量表,阐释大学生英语课堂学习投入多维评价标准,并通过专家咨询、师生访谈和量化分析对评价指标进行初步修正;(3)基于CIPP理论,形成具有动态系统化与过程协同化特征的大学生英语课堂学习投入多维评价的理论模型,明确理论框架与实证调研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大学生英语课堂学习投入;多维评价;理论框架
外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路径研究
——学术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朱 琳 徐 鹰 韩金龙
提要: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是外语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是新时代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本研究基于华南理工大学“学术英语”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探索依托立体化教材、线上课程和翻转课堂教学,实现学术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学术英语立体化教材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线上课程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翻转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术英语能力及综合能力。本研究对我国学术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学术英语;立体化教材;慕课;翻转课堂
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法意识与语用意识互动关系研究
龚彦知 何周春 李永红
提要: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探讨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法意识和语用意识模块间、层级间交互关系及其阶段性发展特征。研究发现:(1)学习者语法意识与语用意识模块间存在交互影响,但交互强度随着学习阶段的提高逐渐减弱;(2)语法意识注意层、感知层对语用意识的作用呈现显著阶段性特征;(3)语用意识注意层、理解层对语法意识的作用具有显著阶段性特征。研究结果对我国语法、语用教学具有一定启示。
关键词: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法意识;语用意识;互动关系
我国大学生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英语口音态度历时研究
裴正薇 魏可晗
提要:本研究以85名非英语专业和英语专业学生为受试,采用直接法和间接法7次收集定量与定性数据,历时3学期考察世界英语教学干预下我国大学生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英语口音的态度变化及其成因。研究发现:教学干预能有效促进学生对沿线国家英语口音态度的积极转变;干预效果具有较长的持久性;英语通用语使用经历、对英语变体的熟悉度、性别、专业、学习动机和英语能力是态度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对构建世界英语教学范式、培养“一带一路”建设人才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世界英语教学干预;英语口音;语言态度
二语研究
高校学生英语学习定向动机流多维动态研究
常海潮
提要:本研究以定向动机流为理论框架,采用因子分析、潜变量增长曲线建模和移动相关系数图等方法,对98名中国高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进行了两个学期的多维动态考察。研究结果表明:(1)定向动机流包含目标/愿景定向性、参与者拥有意识、积极情感和跳跃式促成性结构4个维度;(2)各维度的轨迹起伏波动,但变化特征不显著,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3)各维度之间关系趋向紧密,交互作用明显。定向动机流视角下的英语学习动机是一个复杂系统,其运行特征兼具稳定性和恒变性;动机行为是软集成过程,具有涌现性。
关键词:英语学习动机;定向动机流;潜变量增长曲线建模;动态系统理论
国际超语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预判
秦永丽 王 平
提要:超语是双(多)语教育领域广受关注的研究论题。本文基于R语言的文献计量分析软件,以SSCI和A&HCI来源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梳理国际超语研究状况,并预判其发展方向。分析表明,国际超语研究处于快速发展期,形成以英美国家研究者为主的五大研究者群体;主题范围广泛,但以多语教育中的超语教学实践为核心。未来研究仍将聚焦教学超语,但会涉及更多的新兴主题。研究结果对我国超语研究和教学实践具有一定启示。
关键词:超语;发展动态;预判;可视化分析
基于CiteSpace的语言距离跨学科研究分析与展望
夏 蓉 杨金海
提要:本文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文献为数据来源,采用CiteSpace对语言距离研究开展了可视化分析。结果发现:国外语言距离研究数量总体呈上升态势,集中于商学和经济学、语言学、心理学等领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类型距离、谱系距离、感知距离、文化距离、语言政策、语言经济等6个维度。文章还基于突增热点词分析了语言距离研究的前沿热点主题,并对国内语言距离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语言距离;跨学科研究;可视化;突增热点;研究展望
《外语界》2021年第2期目录与提要
《外语界》2021年第3期目录和提要
外语界
2021年第3期(总第204期)
目 录
提 要
庆祝建党百年
坚持党的领导,推进外语教育发展
戴炜栋
提要: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本文基于我国外语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以上海外国语大学等为案例,结合翔实的资料探讨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外语人才培养和外语学科发展的引领作用,并对新时代外语教育发展进行思考,以期为我国外语教育研究提供一定启示。
关键词:党的领导;外语教育;发展
“三新”背景下外语教育发展的新思考
蒋洪新 杨 安
提要: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外语教育的挑战与机遇并存。本文在分析新发展阶段外语教育所处内外环境的基础上,结合新发展理念,从办学思想、目标规划、实施举措等方面提出对策与思考,切实将“三新”重要论述贯彻于外语教育发展实践。
关键词:三新;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外语教育;外语学科
翻译技术教育创新研究
新时代我国翻译技术教学研究:问题与对策
——基于《翻译专业本科教学指南》的思考
王华树 李 莹
提要:《翻译专业本科教学指南》将“翻译技术”列为翻译专业的核心课程,翻译技术教学已经成为翻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方式调研了全国434所高校的翻译技术教学现状,结果表明翻译技术教学存在课程建设滞后、教学资源不足、教学方法陈旧、教学环境落后、教学评价单一、教学研究薄弱等诸多问题。基于《翻译专业本科教学指南》的指导建议,文章针对翻译技术教学问题提出对策,以期促进新时代翻译技术教育发展。
关键词:翻译技术教学;教学指南;问题与对策;人才培养
翻译技术教学案例资源建设和应用研究
崔启亮
提要:教学案例资源建设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工作,教学案例设计和管理是教学案例资源建设的基础工作。针对当前翻译技术课程教学模式陈旧、资源不足的现状,本文提炼了翻译技术教学案例资源建设的原则,指出教学案例资源建设包括结构设计、内容设计和组织管理,并结合案例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翻译技术教学案例资源建设和应用建议。
关键词:教学案例;翻译技术;案例资源;资源建设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翻译技术实践环境建设研究
曹达钦 戴钰涵
提要:人工智能时代,集成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高校翻译技术实践环境通过支持翻译操作技术训练、翻译项目实施、语言资源管理等任务,为师生提供真实翻译场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专业技能,在提高教学效率、助力科研创新、对接社会需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多年实践环境建设与运行管理经验,本文探讨了翻译技术实践环境建设的需求定位、软硬件设计、日常管理与维护等,以期为高校翻译技术实践环境建设与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人工智能;翻译技术;翻译技术实践环境
外语教学
同伴反馈对提升英语辩论文思辨质量的有效性研究
耿 峰 于书林 王俊菊
提要:本研究通过分析30名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在英语辩论文写作任务中同伴反馈的数量分布与修改率,探讨同伴反馈对提升辩论文写作思辨质量的影响。辩论文初稿、同伴反馈和修改稿等数据的分析显示:(1)学生通过同伴反馈能够指出英语辩论文存在的浅层思辨问题,但不能充分识别深层思辨问题;(2)同伴反馈与辩论文的思辨问题不完全匹配,难度较低的问题反馈较多,难度较高的问题反馈较少;(3)修改稿各部分思辨错误均有减少,反馈越多、越集中的问题修改率越高,反馈越少、越分散的问题修改率越低。研究对写作教学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关键词:辩论文写作;思辨能力;同伴反馈
动机调控策略与写作成绩的关系解构:“岛脊曲线”视角
王春岩 蔡雨阳 赵 敏 游晓琼
提要:本研究旨在考察大学生英语写作动机调控策略对写作成绩的影响作用。研究采用“学习者中心+变量中心”的混合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学生可以分为策略消极、均量和积极使用者3类;在3类学生群体中,写作动机调控策略使用对写作成绩的效用呈现先升后降的曲线形态,与其他语言学习策略使用中的“岛脊曲线”形态类似。
关键词:写作动机调控策略;混合结构方程模型;岛脊曲线
英语学习者的写作修辞能力构成与调查研究
李 克 张 苑
提要:基于构拟的英语写作修辞能力框架,本研究通过分层抽样搜集8所高校220名英语专业学生的议论文,自建小型英语写作语料库,考察了学生的英语写作修辞能力,验证了英语写作修辞能力的构成要素。研究表明,英语写作修辞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修辞发明、布局谋篇、文体与发表。英语学习者的写作修辞能力整体不强,在逻辑诉诸的有效性、叙述、立论、驳论、修辞手段等参数上表现相对较差。本研究对高校英语写作教学具有启示意义,可推动教师有意识培养英语学习者的写作修辞能力,进而提升学习者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英语学习者;英语写作;议论文;修辞能力
英语非母语博士生英语学术发表困境:述评与对策
张 乐 毕 劲 秦晓晴
提要:三十多年来,科研发表英语(ERPP)研究的文献日益增多,英语非母语(NNES)博士生参与全球学术共建面临的挑战及其原因是重要论题之一,然而学界针对相关研究文献的系统梳理和归纳欠缺。本文回顾了1990—2020年NNES博士生英语学术发表的实证研究,集中考察、分析了这一群体英语学术发表的困境。分析结果表明,NNES博士生英语学术发表的困境主要体现在语言相关问题、研究汇报方式、研究主题与方法定位、学术发表认知与实践、学术身份构建5个方面。文章最后针对这些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并探讨了相关启示。
关键词:英语学术发表;NNES博士生;科研发表英语;困境;对策
中国英语学习者产出任务中的认知负荷:
输出模态与话题熟悉度的作用研究
顾琦一 金夏妃
提要:本研究考察了输出模态和话题熟悉度对中国英语学习者产出任务认知负荷的影响。研究发现,3类认知负荷中都存在输出模态和话题熟悉度的交互效应。内在认知负荷维度输出模态和话题熟悉度主效应均显著,话题熟悉度对被试感知任务难度的影响更大;外在认知负荷维度输出模态主效应显著,不熟悉话题口头产出引发的负荷显著高于书面产出;相关认知负荷维度未发现输出模态或话题熟悉度的主效应。研究结果对外语教学实践中的任务设计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关键词:输出模态;话题熟悉度;认知负荷
国际语言教育领域数字素养研究:回顾与展望
王 乐 布占廷 王勃然
提要:数字素养已经成为国际语言教育领域的前沿话题,但尚未引起我国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以语言教育领域SSCI来源期刊的数字素养论文为研究对象,梳理研究现状,预判发展趋势。分析结果表明,该领域研究主要围绕数字素养课程设计、教材教法和实践难题展开。数据收集方法多样,但研究方法多单一、少混合,重共时、轻历时。未来研究将呈现主题纵深化、理论本土化和方法互补化的发展趋势。中国语境下的语言教育领域数字素养研究对丰富数字交际理论、拓展核心素养体系、推动新文科发展和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数字素养;语言教育;回顾;展望
书刊评介
翻译研究的创新与求真
——《关于翻译的新思考》评析
刘云虹
提要:学术创新是翻译研究深化与拓展的驱动力。真正的翻译理论创新在于不断探寻、揭示翻译的真理。许钧教授多年来致力于翻译理论建设,其新著《关于翻译的新思考》以问题为导向,在传承与坚守中求创新;以求真为根本目标,探究翻译的本质之真、精神之真与价值之真。该书兼具理论层面的探索性与思想层面的引领性,展现出著者在翻译理论研究中坚定不懈的追求。
关键词:翻译研究;创新;求真;翻译的新思考
《外语界》2021年第3期
敬请阅览2020年总目录!
《外语界》2020年总目录
转载编辑:应用语言学研习
微信公众平台审核: 梁国杰
文献延伸阅读(研习人指引)
本平台友情整理相关文献索引链接,
欢迎感兴趣的朋友按需选购。
精选推荐
新书 | 文秋芳著《产出导向法:中国外语教育理论创新探索》(产出导向法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
科研助力
扫码关注↑↑↑ 即可获取最新入群二维码!
目前已有 3.23 万语言文学、区域国别学
研习者关注本公众号
欢迎加入交流群,分享学习,共同进步!
亲爱的研习人,
一起来点赞、在看、分享三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