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熟悉的陌生字——语义饱和现象
感谢关注我们!加油,研习人!
欢迎关注我们,一站式获取海量语言学资源
来源编辑:汉语堂公众号
敬请星标应用语言学研习,喜欢请点赞,真爱请分享⭐
薛瑞
不仅仅是汉字,英语等其它语言的使用者也会出现看一个词看久了就不认识的现象。甚至不仅在语言中,就连一幅熟人的照片、一个熟悉的地点,看久了之后都有可能会突然觉得陌生起来。
虽然这些小现象并不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什么困扰和阻碍,但大家是否也曾好奇过这个现象出现的原因呢?
其实,这是一个心理学和语言学上的常见现象。以英文为对象的研究起步早,1960 年,Lambert等学者将该现象命名为“语义饱和”(Semantic Satiation),后来又提出了“联接饱和”(Association Satiation)的说法。针对汉字饱和现象的研究则起步较晚,1994 年台湾学者郑昭和等人首次对其进行了研究,认为这是一种知觉上的、字形的饱和,并将汉字饱和现象命名为“字形解体”(Orthographic Decomposition),日本研究者则称其为“完型覆灭”(Gestaltzerfall)。
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心理学家发现,人的大脑在接受持续的相同刺激后,会产生神经疲倦,从而容易将原本熟悉的事物变得“陌生化”。有人形象地把这种现象叫做“大脑的短暂罢工”。也就是说,当我们反复给大脑呈现同样的事物时,大脑会产生“怎么还是你?”“怎么老是你?”的神经疲倦,随即开始“罢工”,短时间内不再参与识别事物的工作,而是让我们自己去解决,随即便有了语义饱和的现象。
侦探服部平次在分析案件时便提到了这种现象,称之为“形象崩溃”。比如大家也曾将云的形状或是墙上的污渍看成是人脸,是由于脑内的面部神经元产生了反应,不自觉地把那些样子看成人的脸。服部解释道:“事实上人类的脑子也有类似面部神经元的汉字神经元,长时间一直看同一个汉字的话,汉字神经元就会产生疲劳,就会造成对那个字的感官机能下降。也就是说明明是平常熟悉的字,会对其形态产生怀疑而变得不认识了,也就是所谓的形象崩溃。”
在上小学的时候,我们也许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老师大手一挥说道:"大家回家后把这个新学的字抄100遍!"等我们回家后乖乖开始书写,却在写了十几遍后发现,原本就不熟的字,现在更不认识了……
这不禁让我联想到曾经上课时有位老师说的话:“很多外国学生对汉字没有概念,抄写的时候写着写着就散架了,变成了另外的样子。”我认为这种现象不仅仅是因为外国学生们不熟悉汉字,也与语义饱和现象有很大的关系。别说是刚学习汉语没多久的外国学生了,就连我们自己在写多了某个汉字后都会变成鬼画符,何况是本身就对汉字字形不够熟悉的外国同学们呢。
所以,我们在给学生布置汉字记忆类的作业时,一定要注意避免单调乏味、重复书写的练习方式,而是应当增加一些多样性练习。比如通过组词、造句的方式将要练习的汉字融入其中,即使是需要单独练习笔顺、笔画规则时,也应当多换几个字交替书写,或是看看图像类型的图片和事物,转移注意力,不要让大脑一直处于同一刺激下而导致罢工。
推荐阅读
理论与方法专栏 | The Oxford Handbook of Neurolinguistics
The Boundaries of Babel | 理论与方法专栏
参考文献
[1]邹悦. 汉字语义饱和与字形饱和的研究[D].吉林大学,2020.
[2]莉莉. 盯一个字久了,可能不认识它[J]. 青少年科技博览,2020,{4}(04):22.
[3]百度百科.语义饱和[引用日期2021.7.14]
[4]90%的练字者避不开的误区!这样苦心练字反而错了.美篇[引用日期2021.7.16]
今日责编:梦瑶
综合编辑:应用语言学研习
微信公众平台审核:研习君
文献延伸阅读(研习人指引)
本平台友情整理相关文献索引链接,
欢迎感兴趣的朋友按需选购。
精选推荐
扫码即享限时特惠52.84元,北大社直销快递包邮
扫码关注↑↑↑ 即可获取最新入群二维码!
目前已有 3.57 万语言文学、区域国别与
跨文化传播学研习者关注本公号
欢迎加入交流群,分享学习,共同进步!
亲爱的研习人,
一起来点赞、在看、分享三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