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明|应急语言服务的任务及其落实
欢迎关注我们,一站式分享海量语言学术资源
来源编辑:汉语堂公众号
敬请星标应用语言学研习,喜欢请点赞,分享请转发⭐
本文转载自:应急语言服务
本文系李宇明教授于“中国语言服务40人论坛”年度论坛(2021)的发言稿,更多“中国语言服务40人论坛”年度论坛(2021)的信息可点击下图查看: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非常高兴,在2021年的最后一天,能够有幸参与“语言服务40人论坛”举办的中国语言服务40人论坛年度论坛(2021)、《全球语言服务市场报告》首发仪式暨“全国语言服务教育联盟”成立大会。
中国是一个疫情、灾难多发的国家,因为我们国家面积大,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复杂,民风民俗也有差异,所以防灾、救难、防疫、反恐这些任务都很艰巨。在这些工作当中,语言学工作者从来没有松懈,特别是2019年末到2020年初中国发生新冠疫情,后来全世界都有疫情出现,都处在疫情的担忧惶恐中,语言服务学界做了很多应急语言服务工作。刚才王立非理事长做了回顾,一件一件,历历在目。这些工作都对我们的事业、我们的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包括应急语言服务和应急语言服务团的筹建。曹进教授所在的西北师范大学,最早成立战疫语言服务团,在疫情防控中做了很多贡献。今天我在线上看到一位西安的专家到现在早饭还没吃,西安同胞仍然在防疫的第一线,很不容易!在此,我们表示声援,希望西安人民能够尽快战胜疫情,河清海晏。
今天我主要想谈谈应急语言服务的三大任务。
01
信息沟通
应急语言服务的第一大任务就是消除信息障碍,保证信息畅通。
信息沟通包含两方面:第一是现场救援的信息沟通,第二是整个事件域的信息沟通。我们过去考虑较多的是现场救援的信息沟通,也做了很多工作。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援鄂医疗队在进驻武汉48小时内就组织编写《国家援鄂医疗队武汉方言实用手册》、《国家援鄂医疗队武汉方言音频材料》及《护患沟通读本》。之后,北京语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及商务印书馆等单位,组织人员成立了40余人的“战疫语言服务团”,研制了《抗击疫情湖北方言通》为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及相关群体提供多维度语言服务。面对国际新冠肺炎疫情日趋严重的新形势,又紧急研发《疫情防控外语通》、《疫情防控“简明汉语”》等系列产品向在华来华留学生和外籍人士提供疫情防控和治疗方面的语言服务;后又支持国家应急语言服务团的筹建。这些努力,在疫情最严重时期,对保障信息畅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除了现场信息沟通之外,整个事件域的信息沟通也很重要。“事件域”是指某一个事件产生影响的范围。我们现在身处信息化时代,任何一个事件的事件域可能会波及全国和全世界,因此,需要构建信息畅通无障碍社会。其实,我们整个语言文字工作,包括推广普通话、手语盲文教育、翻译、外语教育等,都在助力构建一个信息无障碍的社会。我认为,中国正在修“三条路”,第一条路是我们的机场、高铁、高速公路,村村通公路,城市无障碍建设等,这是交通无障碍的现实之路。5G、互联网、物联网、村村通广播电视,互联网全覆盖等,是电波无障碍沟通的电信之路。我们还应该进一步修建信息无障碍的语言之路。推广普通话就是实现方言区、民族地区信息沟通无障碍,外语教育就是实现中外信息沟通无障碍,语言服务更是要打通各个有障碍的地方,为语言障碍者、信息障碍者等提供服务,使整个社会信息无障碍沟通。
在现场信息沟通方面,我们前期已经储备了很多经验,但实际情况是,真正到了方言区、民族地区,现场的救援信息沟通仍然有很大的问题。比如,2010年玉树地震救援时,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语言障碍。玉树县90%人口为藏族,第一语言为藏语,而且还是带有特殊地方口音的藏语。当时救援队分散执行任务,在遇到局部救援情况时,沟通障碍非常大。因此,应急语言服务的“语言”除了主流语言之外,方言、民族语言、外语,还有特殊的手语、盲文都会发挥很大作用,需要重视。
应急语言服务工作的场域不仅在国内还应该考虑国际。随着世界的一体化发展,人类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我国也呼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人类的发展与进步是我们不可推卸的“人类使命”。中国有责任有义务承担起国际应急语言服务的合作和支援。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应急语言服务所需要的语言能力,也希望我们语言服务教育联盟能够把应急语言服务所需要的语种都考虑进去。
02
语言抚慰
应急语言服务的第二个任务是语言抚慰。
心理咨询、心理服务重视灾情后的心理抚慰,为灾区人民和救援者起到了很大的精神补偿作用。心理咨询的主要载体是语言,语言抚慰在心理咨询中发挥了很大作用。语言抚慰应当在心理咨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发挥更大的作用。语言抚慰目标是“使用语言、文字及相关手段对受突发公共事件影响人群、应急行动实施人群乃至社会大众进行情绪抚慰和心理疏导”。这个问题已经提了多年,但是一直没有得到学界应有的关注。
语言抚慰是重要的灾中和灾后语言服务的内容。灾情对受灾、救灾人群乃至社会大众的心理状况,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突发事件中,善用语言工具,发挥其安抚、激励和引导作用,抑制恐慌情绪蔓延,对于凝聚力量,减低污名化造成的伤害,规避次生灾害以及加速重建,均有裨益。为了控制疫情蔓延,从2020年开始,我们很多城市都采取了封城措施,为疫情防控作出了很大的牺牲,湖北武汉、云南瑞丽,内蒙满洲里,吉林舒兰等,现在的西安都经历了或正经历一段时期的封闭管理。现在的西安,不仅需要呼吁市民遵守疫情防控纪律要求,也需要语言抚慰。小孩子需要上学,年轻人需要工作,老年人需要看病,家庭主妇需要维持家庭生计,现在受疫情影响,小区都不能出了。这对人的心理、生理和生活都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明显的是焦虑程度高。已有研究表明,语言抚慰具有说服功能、解说功能和控制功能,语言学家、心理学家、人民教师、媒体人员等都应该重视语言抚慰,选择合适的故事、话语方式等来帮助他们解除、缓和精神上的抑郁焦躁,帮助他们在心理上正确地、正常地对待生活。这对维护社会稳定、体现中国温暖互助的人情社会传统非常重要。当然这方面我们国家也做了不少工作,有很多表彰制度、功勋制度。2020年8月,我国召开了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向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颁授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奖章,表彰抗疫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等。这也是一种语言抚慰。我们在语言抚慰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社会经验,这些经验应该总结。发挥公共语言抚慰和私人语言抚慰两重作用,对不同人群、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实施更精准的语言服务。
语言抚慰研究的重点有三:其一,语言抚慰的语言资源集聚。搜集、遴选、整理古今中外的语言资源,制成适应不同抚慰对象的语言抚慰产品。其二,语言抚慰的话语方式。其三,培养语言抚慰专家,培训各领域相关人员掌握语言抚慰技能。
03
语言技术预警
应急语言服务的第三个任务是通过现代语言技术,特别是大数据和互联网,预测可能发生的灾情和疫情。
疫情灾情通报,除了自下而上的逐级通报的途径,还应该利用网络、大数据、信息技术来预测可能存在的危机。比如说某地忽然板蓝根热卖,很可能是某地发生了某种疫情,比如说流感,或者老百姓认为板蓝根可以解决的其他疾病。很多国家的公共卫生系统都建立了疫情监测系统,在某种传染病确认之前,监测系统就对病人可能会表现出的行为模式、症状、体征等进行监测,在危机情况下发出预警。这方面的实践,至少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非医院诊断的数据,如学校缺勤、健康热线、救护车调度,特别是药品销售等数据,都越来越多地用于常规疾病的监测和疫情监测。这些数据可以在事件发生后的短时间内提供信息,可能比基于医疗诊断的监测更加准确。我国有一些论文也开始这方面的研究,但迄今为止似乎还没有令人满意的实际监测成果。语言数据监测是非常重要手段,通过不同搜索引擎留下的语言数据来预测疾病已被验证为是非常有效的方式。有学者使用2013-2014年天津的流感数据与百度搜索引擎的搜索关键词进行匹配研究,发现搜索引擎留下的语言数据与同时期的流感确诊数据呈现非常强的正相关性:81.2%有流感早期症状的人在百度进行了有关症状的检索,使用频率最高的四个关键词从高到低依次为“发烧”“咳嗽”“流感”和“感冒”。
我国的语言智能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在语言识别、流行语调查、语情监测、情感态度监测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应进一步发挥语言技术作用,用于预测灾情、疫情等公共领域的突发事件,让有关部门能更早地做出反应,从容应对。
灾情预报防控也是应急语言学研究的课题。要研究需要通过哪些语种、用哪些关键词来梳理互联网信息,建立“语种+关键词群”的监测技术路线。实施这一技术路线,需要多语能力,需要建立各种话题的关键词群表,需要合适的数据平台;需要多方合作和一定的政策环境。
总体来看,在应急语言服务领域,还缺乏语言意识,缺乏语言觉悟,缺乏语言人才,缺乏语言产品,缺乏基本的应急语言服务能力。现实情况令人担忧。非常感谢语言服务40人论坛专门设立话题研讨应急语言服务问题。希望这个论坛能够把应急语言服务话题往前推进一步,发展学术,造福国家和人民。
今日责编:Cecily
综合编辑:应用语言学研习
微信公众平台审核:梁国杰
毛浩然教授:全程、全景、全心——高级别社科项目申请书的推敲修订10例
文献延伸阅读(研习人指引)
本平台友情整理相关文献索引链接
欢迎感兴趣的朋友按需选购
友情推荐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发现更多语言学好书!
出版社直供包邮,扫码查看详情
扫码关注↑↑↑ 即可获取最新入群二维码!
目前已有 5.5 万语言文学、区域国别与
跨文化传播学研习者关注本公号
欢迎加入交流群,分享学习,共同进步!
亲爱的研习人,
一起来点赞、在看、分享三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