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创新无人系统赋能中国湾区!第四届全球无人系统大会在珠海成功举行

通航圈 2022-04-07
12月13日至14日,第四届全球无人系统大会在珠海成功举行。本届大会围绕“创新无人系统,赋能中国湾区”主题,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机械工业集团科技委副主任闫楚良,欧洲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陈俊龙,欧洲科学院院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测院院长金双根等多位中外院士相聚一堂,数十位业界专家及企业代表发表主题演讲,共同探讨行业最新动态,把握行业未来发展,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智能无人系统产业新高地与重要创新策源地。

本届大会由珠海市无人系统协会联合中国航空学会、中国兵工学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国科学院无人机中心、南光(集团)有限公司、彩虹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办。


“无人机产业发展水平,既是衡量国家军事实力、科技创新和制造水平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促进人民更好生活的关键支撑。”中国航空学会秘书长姚俊臣表示, “十三五”期间,我国无人机产业发展迅猛,已经形成了配套齐全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体系,行业应用也愈发广泛多样。但与此同时,其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法规标准及管理制度相对滞后的突出问题。

“希望本届大会能够围绕无人系统在智慧交通、灾害救援、智能物流、农业植保、巡查测绘等方面应用进行深入探讨,更要为加强行业安全监管和推进相关立法贡献智慧力量,携手推动无人机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姚俊臣表示。


“人工智能产业与航空航天装备产业的发展,对于珠海来说是一件‘大事’。”作为“主场”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校长汤涛为珠海“代言”。他表示,当前珠海迎来了“四区”叠加机遇,正在厚植科技创新的沃土,加快培育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希望有更多优质企业和优秀人才扎根珠海,推进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为新兴产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大会现场,中国航空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总设计师、翼龙系列无人机总设计师李屹东,英博超算创始人兼总经理田锋、格力电器副总裁兼首席质量官方祥建等业界精英交流分享了最新的学术成果和产业前沿动态,并聚焦应用市场热点话题,探索行业解决方案与未来发展之路。

“中国航展是珠海的城市名片,在无人系统领域,我们也拥有一张崭新的、青春的、面向未来的名片!”大会组委会秘书长、珠海市无人系统协会执行会长谢锋介绍,全球无人系统大会自2017年在珠海创办以来,专业化、国际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升,已发展成为我国无人系统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国际元素最丰富的重要交流平台之一,也为推动珠海加快招商引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大湾区科创协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家企业带动一个产业,一个平台服务一片集群,一个区域集聚一群人才。“不少专家学者认为,无人系统产业这条”千亿级“乃至”万亿级“的产业赛道正酝酿更大爆发。仅以深圳为例,早在2013年,深圳就出台了《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将无人机产业作为优先发展领域,重点支持。如今,起步于深圳的大疆占据了全球民用小型无人机约70%的市场份额,该公司所在的深圳南山区就有无人机企业80多家,年产值200多亿元。

今年8月发布的《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依托,突破无人机专用芯片、飞控系统、动力系统、传感器等关键技术,做大做强无人机产业,推动在物流、农业、测绘、电力巡检、安全巡逻、应急救援等主要行业领域的创新应用(支持水陆两用飞机、高端公务机、无人机等研发制造!广东省政府印发《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
据统计,目前珠海无人系统及相关联配套企业有近50家,其中既包括紫燕、羽人等一批深耕细分领域的无人机企业,也有像云洲智能这样开辟“新赛道”的中国无人船艇领军企业。但从整体情况来看,珠海的相关产业发展依然存在龙头骨干企业数量不多,带动力不强,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不全,缺少公共服务平台等问题。

“上规模、增数量、强动力、聚人才,是珠海无人系统产业实现跨越突破的必由之径。”谢锋也建议,珠海要发挥自身优势,以“展、会、赛”等更多元的形式招才引智,吸引更多高科技企业落地,加快建设辐射粤港澳三地的公共服务与协同创新平台,持续增强珠海无人系统技术优势,集聚“弯道超车”的动力。


据介绍,目前珠海正迎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粤港澳大湾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四区”叠加机遇,正加快培育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打印设备为重点的“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从“小而美”向“大而强”“大而优”转型跨越,打造广东省新的重要增长极。与此同时,紧紧围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这条主线,今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发布,明确提出要立足粤澳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围绕澳门产业多元发展主攻方向,加强政策扶持,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澳门长远发展注入新动力。
来源:人民网、珠海市无人机系统协会、Mr.Knowall;通航圈综合编辑。


延伸阅读

关注本公众号后,

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关键词:入群。


免责声明: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交流探讨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公众号作者也不负有更新以往文章观点之责任,一切以最新文章为准。用户根据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其他观点进行投资,须风险自担,责任自负。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众号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平台综合编辑文章,转载本文请在作者处注明为通航圈,并在文首醒目位置注明“来源:通航圈(微信ID:tonghangquan)”,文末放通航圈二维码,侵权必究。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合作及商务合作:publicvoice@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通航圈:一个行业的跌宕起伏

欢迎通航圈内企业约稿、圈内人士投稿

邮箱:publicvoice@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