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澤華先生
资深的语言学家史有为先生,对建国70年来语言学发展和前途, 他一改常态,没有谈什么什么伟大成绩,什么宏伟的前程, 只是谈了一些自己的感受。看了全文后我也想谈些感受, 以求教于老专家老教授。
语言学是研究什么的?语言学当然是研究语言的。语言学若不研究语言,专研究其它什么学问的,你还叫语言学干嘛?这绝不是句费话,因为一些人就是这么干的。我对瑞士心理语言学家索绪尔,他那种层层剥离非语言学东西的作法很赞偿。他说:“用以识别语言学整体的首要条件,是两个要素间的联系该呈现出来,并且保持住。要是我们不知不觉地只取了其中一个要素、一个部分,我们立刻就篡改了语言学单位。我们进行了抽象的过程,它已不复是我们面对的具体物了。必须不分离语言符号内的关联……”(2002年10月版《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屠友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中译本正文第88页,以下简称P88)。并拿化合物水(H2O)比作语言,“分解了语言学的水,我们就不再处于语言学范畴中了,不再有语言学实体了。”(P89)。“仅仅因为关联继续存在着,我们才面对具体的语言学对象。”(P89)。语言是语音外在表现形式与语义内在所含内容相结合。如果坚持住这种结合,就不会偏离语言学的研究方向。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还写道“语言学的真正的、唯一的对象,就语言和为语言而研究的语言。”(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323页)。然而,索诸尔并没有按照他讲的去做。首先,充分发挥了他的心理学功底,又迷恋求异的“再造”之物,自撰出个似是而非的“整体语言”来,做为语言学研究对象,并拉出一些四不象:群体语言、内部语言、外部语言、个体语言、内心语言等,为“整体语言”冲锋献阵;放出:抽象的语言,言语,具体实体、存在物、语言学实体,能指、所指,听觉印象、发声印象,差异、价值,等等,一些概念从中乱搅和,概念摸摸糊糊的为它助威。在文章的开始就讲明了,他的语言学与以往语言学不同之处:“你不能全然说语文学对比较语言学家或浓或淡的敌意不对,因为后者的确没有根据原则本身引发任何再造的产物,也没有直接展示身处宽阔的具体视野的益处,而这原本肯定是可以记在他们的功劳簿上的。”(P2)。非常明确地点明了“再造之物”与“功劳簿”之间的关系,争夺冠军是自然的。一般科学研究忌讳“人造物”的,特别是社会性极强的语言,正因为如此把语言学引入了歧途。如果真的是按索绪尔步步收缩研究范围,语言学就好研究了,但他自己就没有“保持住”,没有作为目的而只是当作手段了。所以,又把语言学推展到他无所不包的“全学”的地步,形成了庞大的语言学帝国。这是他很大的一个自相矛盾的地方,既是成就了他的“伟业”,也是他的语言学逐步走向没落的原因。在他正兴盛时期把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引入中国,特别是把文字当成语言的“奴仆和影像”“文字表现语言”“文字工具论”“汉字落后论”“拼音文字先进论”等等,在中国折腾开了,把中国传统文化弄了个底朝天,“踏上亿万支脚,叫他永世不得翻身”。中国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了。我听老人听说,义和团杀鞑子,脱掉上衣练拳,神魂附体,刀枪不入,成疯子状。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据回忆录记载,机枪扫射,团员一片片的倒地,最后都有些不忍心了。号称天国的大清帝国,割地赔款,国门洞开。过去东西方文化长期阻隔,迥然不同,不容你慢慢消化,而且是带着枪炮来的,直接面对了。知识分子是社会中思想最活跃的部分,所受的震动也最大,分化的也最激烈。一部分人当了买办、投降为殖民帝国主义效力,当了汉奸走狗;一部分人激奋达到了极点,什么都不如人家,目中无人、目中无字、目中无文化、目中无祖宗,就像个逆子一样,全盘否定自己的一切。钱玄同在《新青年》(四卷四号)一文中说:“俗使中国不亡,俗使中国民族为20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除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他不但废除汉字,他还要废除汉语,“提倡世界语”。钱玄同吹响了汉字拉丁化的号角。瞿秋白是汉字拉丁化理论的重要奠基人,他说:“中国言语是很贫乏的-------名词不够用,形容词粗浅,动词的概念模糊,尤其是细密的前置词缺乏……承认中国言语文字的落后,一点也没有什么可耻……-”《瞿秋白文集》二,第657页,他是主张破坏“书同文”的第一人,主张“……制造拼音的广东文、江浙文、福建文……这才是发展民众文化的道路。”《瞿秋白文集》二,第655页”提出汉字是“古代中国绅士文”。“完全脱离汉字的束缚------这种汉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龌龊最恶劣最混蛋的中世纪的毛坑!《瞿秋白文集》二,第690页”。中国语言各异,方言众多,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一直是以汉字为中心的。中国只文字学(小学),没有语言学;而西方没有文字学,语言学特别发达。极进的知识分子这下可找到了中国的“致命弱点”,把西方的语言学的唯语言论和文字工具论照搬到中国来,形成了以废除汉字为中心目标的一百多年的汉字拉丁化文化运动。找错了对象啦,水土不服啊;你就不想想,几千年来不是没有人封杀过汉字,如元朝、满清,都是后来知道文化若不以汉字为中心,国家就统一不了,他这个全国的皇帝就当不成。根本原因是汉字具有“合和”的特性,把讲各种方言各民族都团结在一起了;拼音文字具有“分斗”的特性,“拼音化越拼人民越分化”,“音母排列文字越排列国家越分裂”。世界上分化分裂的例子可多了,上了殖民帝国主义的当了还不知。世界上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6000年前)、埃及的圣书字(5500年前)、印度河印章文字(5000年前)、中美洲马亚字(2000年前),几大古文字都是由于外族入侵,有的还遭多次异族的烧杀侵占,这些古文字都先后失落了,唯独汉字仅存,真是万幸。从苍颉创字算起也有五千年了。汉字也遇到过多次外族入侵,并遭遇了自己人的抵毁,但都被汉字打败了,这不得不算是世界上的一大奇迹。证明中华民族太了不起了,印证了香港实业家、汉字语言学家、一国两制文件起草人之一、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安子介先生所言:“撼山易,撼汉字难”“是汉字统一了中国”“二十一世纪是汉字发挥威力的时代”。上面这两类知识分子,表面上看一个是极右,一个是极左,两个方面都起到了动揺祖国的根基的巨大作用,并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和损失。从事物的整体性定律来讲,实际上他们就像一对孪生姐妹,所起作用、结果是一样的。而绝大多数的知识分子是处于犹豫、彷徨、左右揺摆,有的弃笔从戎,有的弃笔从事实业、经商贸,投资环境比较宽松,人民的自由度比较大,所以清未民初经济出现了短暂的繁荣,号称第二个“小春秋”。我为什么写了上面这么一大段文字,说明上个世纪人民生命生态面面观,以及东西方文明在掽撞中,东方文化那种“合和活”哲学思想的巨大生命力,是如何战胜西方文化中那种“分斗死”哲学思想的生动画卷。目的就是点明目前语言学领域常犯的一种通病,并且久治不愈。我们受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的毒太深了,西方的文字工具论影响了我们一百多年了,至今阴魂不散。你看在史氏文章中出现的这些科学术语。什么” 解释语言学”、” 形式语言学”、” 描写语言学”, 都是多此一举模糊话。哪种语言不是用来解释、描写思想事物的 ? 哪种语言不是语音形式和思想内容的结合, 这才是语言的本质,其它都不是,那你说了半天有什么专指和实际意义呢? 在文章一开始就给你设立了一些迷惑人们的所谓科学术语, 让人费解。还有,语言学中有没有理论?没有理论那能叫语言学吗?那你这个“理论语言学”不是重复吗,有何专指呢?再有“个体语言”、“消极修辞学”术语设立的也不好。设立一个新的科学术语,一般都是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除非特别需要时才设立。而对语言学要更加的慎重,为什么?因为人人都在使用语言,这是“公用产品”,不能一个人任着性子来。设立时要紧紧抓住事物的性质,设立的要有鲜明突出的特点,要有个性,不能有重叠、空挡。“解释语言学”与“描写语言学”的个性就不突出。正如文章中所说:“描写中必有解释,而解释却无法排除描写的成果”。所以这样的术语设立的就不地道。作者说:“语言学须以探索语言共性为本”,刚说了句实话,又被他否定了。拿出索绪尔的的架势说:“语言根本的‘共性’只能存于脑,存于由内向外表达时的心理机制,而基本不在于形式本身”,真不愧为索绪尔的得意门生。你那共性的东西老在脑子里存着,谁知道你那是什么东西?又不能用语音形式表现出来,那你就不怕别人说你是唯心主义吗?转了半天圈子, 最终又回到了“个体语言”上。别高兴! 他也是” 不足只是历史的必然。” 说了一大套话, 一句有用肯定的话都没有,并用“科学需要否定之否定”来安慰。用“否定之否定哲学规律”也保驾不了你,因为它本身就是错的。索氏也好,史氏也罢,他们共同犯了一个根本性错误,就是把同一个事物给分裂开,而又把他们各自孤立起来。形式与内容是一对哲学范畴,任何内容只有通过形式才能表现出来,他们是同一个事物,不能把他们人为的给分割开来;任何形式不表现内容,或说任何内容不通过形式来表现,在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事物。任何一个事物(包括语言)都有其共性的一面,同时又有其个性的一面,共性的东西不是悬在半空中,他只能存在于个性之中,同样是一个不能被人为分割的一个事物的整体。不然话它就是凭空想象、唯心主义的不存在的东西。假如每个人的语言中不包括共性,相互交流将无法进行。那种把语言共性绝对化起来,不与个性相联系,并把个性孤立起来,不是理论的幼稚,要么就是别有用心。
文章中说了句实话:“中国本来没有语法”。1898年的《马氏文通》这也不是讲语法的,不是《马氏语通》?隨后的:1907年的章士钊《中等国文典》、1920年的刘复《中国文法通论》、1922年的陈承泽《国文法草创》、1922年的金兆梓《国文法之研究》、1930年出版的杨树达的《高等国文法》、1924年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等,不管是讲古文的还是讲现代文都是讲文法的,不是讲语法的,这可从书名上一眼就可看出,不须辩论。因受西方语言学唯语言论和文字工具论的影响,又赶上巨大的文字改革的任务,不窜改为“语法”,怎么能树立语言学的绝对权威!所以就强词夺理地说:“标志着现代汉语语法学在中国诞生了”。吕叔湘先生说了句很实在的话:从《马氏文通》的出版开始,中国的语文出版物里才有“语法”这一说法,早期出版的多称为“文法”。请注意是“出版物里才有”语法这一说法。一语道破了天机。研究,是写在纸上的汉字,你才好进行研究,不是研究嘴皮子说话,那转瞬就没了,你怎么研究?这是文法!不是语法。语言研究不了,只有写出来才好进行研究呀!这么大地工作量,是一字字地写在纸上的,前前后后看、研究,那绝对是文字的功夫。功劳不记在汉字身上,情理难容。反过手来还想把汉字给废掉,你这是心里嫉妒呀!这和索绪尔的心情是一样的:“……文字叫我震惊,毛骨悚然,这件工作让我觉得纯粹是种痛苦的体验,与其相对说来不重要的地位极不相称。倘若我不被迫担承这点,则绝对是不可理喻的。”(绪言P22),文字让索绪尔恐惧,拿出西方绝对化的那种“二元对立”“一个吃掉一个”的哲学理念,把文字定为“语言的奴仆和影像”,於是呼“毛骨悚然”就消除了,这哪里是在搞科学研究!他本人大学毕业参加教学工作到死33年来,就没写过一篇论文或一本著作,讲稿隨讲隨丢掉,自己心里明镜似地:不成熟呀、不行呀、唯心想当然的呀。可是在他死后别人编辑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却通行于全世界,获得什么“现代语言学之父”、“结构主义的先驱”、“符号学的创始人”等多项贵冠,并形成了索绪尔热。他这样重要、伟大,为什么生前他不动声色,并“自毁长城”,百思不得其解。由此形成了索绪尔迷,真是不可思意啊,时势造英雄也太离谱了吧。文字学与语言学都是各有其独立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分属于不同学科。语言是口说耳朵听的,是“音入心通”;而文字是手写眼睛看的,是“形入心通”的,它们怎么会是一种东西呢?这里更不存在谁归属谁的问题,科学上不能搞霸权,搞科学侵略。社会上常流行说:“文字是语言的影子”,语言转瞬即逝,文字写印在那里永不消失,我看语言倒更像是个影子。怎么会是史氏所说的“语言学研究的是语言文字”呢,这不是外行话吗?内行怎么都内行到别的学科里去了呢。这是搞科学的品质和态度的问题,这是个原则性问题,一百多年来的汉字拉丁化文化运动,就建立在这个科学侵略上,在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甚至举全国之力,还搭上一些专家的生命。失败了,总该给那些坚持正确正义的一些人做个交待吧,社会实践上的混乱和严重的错误,一定是在基本理论上出了错误,在实践上概括为:在社会上是一场大忽悠,在文化上是一场大折腾,在文字科学是一场大倒退。至今也没人去找它的理论根源。大家都说汉字是苍颉创造的,流传下来的画像,在他脸上长着四只眼睛,他就预测到5000年后准有一场以语言否定汉字的运动,因为眼睛不会说话,耳朵不能听字,他特别-特别告诉人们:文字是视觉符号,是用眼睛看的,长着四只眼睛呀你没看到吗?千万别叫口说耳听的语言给搅乱了。不能错误都是人家的事,我是一贯正确,要讲良心拿出诚意,反戈一击才好,应该学习黎绵熙、袁晓园等人,原来拥护文字改革,后来通过自己亲自试验,证明不行,变为坚决反对文字改革。成为保卫汉字,弘扬汉字文化的领军人物。文章中说为了实用目的,“为科学而科学,对于语言学的大部分而言,我觉得怎么看都像是个伪命题”,你不能为了一个真命题而另外再制造出更多个伪命题吧?“文字是没有意义的”“文字是语言的仆从或影像”“文字是语言的纯粹工具”“文字表现语言”“语言是第一性文字是第二性的”“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是语言的照片”“语言从此可看得见”“汉字拖了四个现代化的后腿”“电子计算机是方块汉字的掘墓人”等等。
史有为先生反思还是比较好的。他没有列出70年语言学取得了多少多少的成绩单,只是做了不少的反思,虽然只是说的一些表面现象,这也是可取的。他说:“语言学至今还不能认为是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只能算是一门正在走向科学的学问。”语言学都研究70多年了还不算是真正的科学,你就不检查一下都在干什么来的。为什么会是这结果?他说:“语言学的术语分歧太大,很不统一,而且还很难统一。”“所谓的发展更像是在推倒一个个旧楼、另建新楼的浪潮。而且语言学的楼,实在太多、太多样,基础单薄,又难以鉴定彼此的互补性,因此也就不太稳定或稳固。”你看看!索绪尔就犯这毛病,不从实际出发,术语满天飞,各自都想立新意,也没什么特色,极易引起概念上的混乱,这能行吗?作者反思的很好:“这70年来,我们的教训之一是没有设置好或利用好另一种平衡的力量。我们往往被动地一个劲儿倒向了社会和政治,或被政治牵着走,丧失了学术应有的责任。”当初不准有反对的意见,轻者批判,重者要人性命,有这样搞科学的吗?失败是对你的惩罚。这个反思很好:“在汉字改革上,我们曾多次激进,幸而懂行的周总理代表了另一种力量,在最后一刻拦阻了“拼音文字方案”,并将此改为“拼音方案”;幸而邓小平在“文革”结束后代表了另一种声音,全力阻止已试行9年(1977-1986!)的“二简”,才让汉字免于遭受更剧烈的损害。”在党和国家领导人做出决定的时候,你自己检查一下,从心里讲是站在哪一边了,就可分出正确与错误,看该不该反省,认识到了没有,错在哪?你改了吗。你这个反思就有点难了:“……我们制造了多少论文,而又有几篇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是有参考价值的?真正具有基础性的创新不是靠短时间内的“文海”造就的,而是要在环境宽松、思想自由而时间充裕等条件下才有可能萌发的。”你说的这个条件,对学生来讲没有这个时间,对教员来说都有繁重的教学任务,充裕时间也是很难找到的,社会上有人有这个时间可是也进不了你这个庙门,多半等于白说。
作者说:“使得汉语外来词学科得以初创,并让自创术语“外来词”立足中国”“经过70年的努力,汉语外来词学科已经形成”,“通常类型的研究已经接近尽头”。社会上外来词研究和使用,给人们的印象不但没人研究也没人管,在中华大地上一遍无序和混乱,已严重的影响了语言的纯洁性和汉字组词的理据性。汉字文本经常出现了大量的没有经过翻译拉丁字母词句,好像他懂别人一定会懂似的,受众面极低,任其发展,主管部门也不出来管管。因拼音文字字母数量少,组成词字母串越来越长,看阅起来更加困难,于是,字母缩略词也就越来越多。可是,向西方接轨,就把西方的缩略词也大量引入中国,严重地冲击了祖国的语言与文字,像“CCTV”“IPO”“CBA”“CPI”等等,主管部门也不出来管管。更有甚者,把外来语不经翻译把音直接用到语文中,比如:伯白、也死、闹闹 -------汉语中加入这些异样音词,简直是不门不类,这样能叫“历史已经证明,越纯的语言,就越少人去学习,这个民族也就越难壮大。汉语之所以有今天,包容宽大,正是关键。”这很令人质疑你这一理论?我们不能隨着语言的任意性把汉字组词的理据性给带坏了。像上面的直音词直接违背了汉字文本的一致性,目前社会很多词汇的组词是没有道理的,极易引起人们的误会。像:改进、书面语言、消防、保险等等,按字组词意义讲上面的词汇绝不是:改进为退、书面不是语言,那是文本、消灭防火、保证危险。所有这些重要之事,不是面前形势一遍大好?并不是你“研究已经接近尽头”了?主管部门也不出来管管。这个反思是要不得的:“人工语言,则是最公平的设计。中国是个超大体量的语言应用群体,中国完全可能使人工语言转化为现实活语言。”并拿“希伯来语曾经是个死语言,但它在以色列复活了”做例子。我们可不是没有语言的国度,也没有什么语言要复活,真是想入飞非, 还要再造语言吗?这样的引导是非常错误的,文字改革急先锋钱玄同就主张废除汉字,不用汉语,用世界语,你这不是钱玄同老二吗?我劝君乘早丢掉这个幻想。废除汉字折腾了一百多年了好不容易保住了汉字,你这回又要推行世界语,转个弯不会是废除汉字的继续吧?因为母亲语谁都抗衡不了,你想用世界语替换母亲语门儿也没有,亏你想得出来,死了这个心吧!在世界上说汉语的人数达到12亿人口,说英语和说西班牙语人数差不多,西班牙还略高于英语,达4亿人口,我们中国人没有必要丢弃国语都学其他的语言。这是一种错误的宣传。
科学的东西不一定非的是否定之否定,不能由一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除非你始终就没有正确过。自然界的存在,人类社会的存在,肯定有其积极向上的一面,从总体来讲正能量总要大于负能量,总会是进步向前的,不然就构成不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也就不会发展。只要承认这点,你就不会永远否定下去。积极向上的绝对性力量是永远不会被否定的,因为它永远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说语言学研究方向,讲“否定之否定哲学规律”干嘛?这也是作者提出来的:“科学需要否定之否定,需要更新知识基础”。否定之否定论:在思想上是糊涂论、重复论、消极论,在文化上是御用论、折腾论、内耗论,在社会上是分裂论、瞎斗论、死亡论。你研究语言学的方向,研究了半天就是为了准备将来被否定,这多没劲呀!你能有积极主动性去研究吗?你要说人一代一代死去就是否定之否定,这不是活的很好吗?以此证明否定之否定论。人有欲望得有所追求,这是人的本性,这也是人积极地活着的动力源。人活着中总有他活下去的原因或说因素,总会有完完全全没有被否定的东西孕育在其中。人们一代一代努力着就是为了除愚昧,谟幸福,为了人类的进步和解放事业而奋斗。人虽然总归要死去,当他想起这事业来就值得,没有白来一世。不能不说语言学遇到了“好时机”,火了一百多年,但成绩平平,失败残重。现在这大批人马,无所事事,有的早就改行了,算他远见。叫你说,中国需要语言学家多?还是需要文字学家多?人们从小就自然学会说话,也不是先学会语法才会说话的,学那么深干嘛;而文法却是需要的,因为文字是必须经过学习才能掌握的本领,所以要想写一手好字儿,写一篇好的文章,不经过长期训练是不行的。所以选词造句写文章之方法是必须要学的,这就凸显了文法学习的重要性了。史老师对70年反思的社会现象,说的够多的了,虽然还可例举一些,但重要的应从根源上去找,西方的语言学为什么到中国来水土不符,错在哪?中国是什么具体情况,个性是什么?它们共性又是什么?你不是要创新吗,外国所没有的就是中国语言的个性,研究好中国语言的个性就是中国人的创新成果。当提出语言学的研究方向时必须明白我国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还得分出轻重缓急来。根据我国国情,鉴于语言学的庞大队伍,去掉四分之三改学其它是时候了,比如改为汉字学、文化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人文学科。现在很多人就是这样干的。剰下的人好好研究研究语言学到底是研究什么的?本行范围在哪?边缘性科学可能有哪些?能有多大现实使用价值?集中精力寻找突破口,拿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具有世界水平或说世界上没有的创新成果来,不愧再见父老乡亲。文章中提出的语法研究,这已经远远超出了语法研究范畴了, 而确实是文法分析了。常说语言学侵占,专横和僭越,这是重要一个表现:把只能用选词造句结构文章的文法分析,盜贴到语言身上,名曰语法,你语言转瞬即逝,分析得了吗?选词造句结构文章,起码得有个基本想法,特别是政论文章。有人说我写小说就没有准确思想!你这不是瞎列列吗?没有目的性的文章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存在的价值,那你还研究它干嘛。词是能够独立运用最小的意义单位,所以中心词析句法是很重要的方法之一,既然分析中心词,必然是分层次地进行分析。但“中心/核心”是语言的一种性质”,也有不足之处,有并列叙述的就没有中心/核心。如周一吃罗卜,周二吃芹菜,周三吃大白菜。再如,直辖市有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再如,北方有河北、河南、山东等省份;南方有广东、广西、海南等省份。这属于平列式的叙述,找不到中心,也就是没有中心。可见中心词析句法不是唯一的方法。现代文法研究经历了“中心词分析法”到一系列结构分析法,再到形式、功能、认知三大派的各种理论方法,到自己也有所创新这样的过程。据统计有关文法分析的理论方法就有30多种,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现在都有三十多路神仙了。林林种种,眼花缭乱,真是中了季羡林先生所说的:“西方的自然科学走的是一条分析的道路,越分越细,……”缺乏的“就是整体观念,普遍联系这八个字。西方的哲学思维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从个别细节上穷极分析,而对这些细节间的联系则缺乏宏观的概括,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一清如水,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我的人生感悟》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第282页,284页。中国比较有影响力有徐通锵先生的“字本位”,朱德熙先生的“词组本位”,邢福义先生“小句中枢说”等文法观。还是属于结构方面的文法分析。这是根据大大小小的表示意义的单位来划分的,他们都是站在一个意义单位,论述这个单位的重要性,说它能统领整个句子和文章。说自己的正确,而其他结构分析如何片面。根据人们造句写文章的环境条件、文化水平、文章体裁等等,有很大的不同,这就造成了使用一种方法分析具有很大局限性,不能“包治百病”。语用优先”语法观,是刘丹青先生提出来的。他认为“汉语语法的形式手段疏于句法、语义而精于语用”。这是根据说话急就,没有那么多方面的考虑而形成的。语用急就的形成,虽然有其随意多样性的一面,但说话写文章一样也逃不掉要表达意思,从思想意义上同样也是可以分析的。还有日籍华人张黎先生提出来的“意合语法”观。他认为汉语语法不同于印欧语语法,印欧语语法是重“形合”,汉语则是重“意合”,即汉语语言单位组合注重意义间搭配规则及其规则系统。这种分析方法比上面几种好似好,而洽洽缺少了上面分析中的精华。比较全面的文法分析是怎样的呢?一、结构主义中的精华不能丢;二、汉文中特色不可少;三、整体性绝对需要的。越复杂性的事物就别再进行细分啦,用“整体观念,普遍联系”把他们给予整合统一起来。由第一条引出:多层次、多等级、多组合;由第二条引出:松散、自由、开放、形式多样;由第三条引出:普遍联系,整体统一。联合起来就是:多层级、形式多样、联系统一的理论,以彻底解决和建立汉语文的文法分析的理论问题,简称为:多层多样整体文法分析论。结构单位之间的关系外有两种,一种是并列关系;一种是顺序关系。在顺序关系中又分为:平叙关系、因果关系和递进关系(源-变-果关系)。咱们进行一下实践:1.并列关系:每个结构单位分别表示一件事或各自的一个方面,用关联词联系起来,或是不用关联词却把它们放在一起,但从意义上又互相有联系的结构单位组合。例如:
一边学习,一边工作;
天黑了,雨下个不停;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你走着去,还是乘车去?
2.顺序关系:每个结构单位分别表示一件事或各自的一个发展阶段,但它们之间的关联性、顺序性很强。又分为:⑴平叙关系:每个结构单位所表示的意义前后具有顺序性,但各自的意义之间,没有因果性或是递进发展性。例如:
先吃饭,后喝水;
你到了天桥,再向南走就是永定门;
起床后洗梳完吃早饭,然后去上班;
我在路上先遇到了小王,后来在车站上才见到了小张。
⑵因果关系:每个结构单位所表示的意义前后不但具有顺序性,而且还具有因果性。例如:
认真努力学习,提高得就快;
因改革开放,才会有了今天的大发展;
只要上课认真听讲,课后作业才能顺利完成;
只有对世界文化特别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了解,才能真正的认识到文字的发展规律。
⑶递进关系:每个结构单位所表示的意义前后具有顺序性,不但具有简单的两元递进关系,有的还具有多元递进的发展性(源-变-果关系)。其递进方式是:有了一,才会有二;有了二,才会有三,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展现了事物渐进的发展性。例如:
① 学生以学为主,不但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做人的道理,还要学会一定的学习文化知识的方法,这样才能满足国家的需要。
② 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胡双宝老师,在《攻玉何必他山石-书于晓园拼音中文方案发表之际》一文中写道:“依我看,‘国罗’、‘北拉’、汉语拼音方案没有能够取代汉字,就是因为它不具备汉字的基本优点,或者说没有具备代替汉字主要功能的条件。不说继承古代文化,就连记录现代语言(不只是语音)的功能也不具备。”
可以分为三个递进的句组,如引文下的三段断开的横线。③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於1979年2月9日为袁晓園所创《汉字现代化方案》题辞:“女中倉聖第一人”,写道:“袁晓園女士精研文改,创简字一种,汉字其体拼音其用,在新创简字中,独树一帜,实堪钦佩!清末以来,创简字者多矣,但皆为男子,以女子而精研文改者,袁女士第一人也。”分三个递进的句组:Ⅰ.Ⅱ.Ⅲ。每个句组又可分为三个递进的句子:如下三段断开的横线。它们是不同层次的源-变-果三段式的论述方法。
Ⅰ.“袁晓園女士精研文改,创简字一种,汉字其体拼音其用,在第一层次“源”中,又可分出源-变-果三个阶段。
Ⅲ.清末以来,创简字者多矣,但皆为男子,以女子而精研文改者,袁女士第一人也。”
以上三段文引自于泽华著《字形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18年11月第1版,第74页。
“许多人都提到,中国学者缺少创新,更缺少真正的原创。即使有,也很难发表,或得不到重视,得不到响应。我想,唤醒中国学者的创新意识,促进新观点、新学说在国际上产生影响的重要方法就是:“需要有一定规模的对话”。针对中国的创新,有意识地组织对话,包括讨论或争辩,可以凝聚中国学界的注意力,促进新观点、新学说的完善与深化,并提高国际学界的关注度,从而增加中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最前面两句是“源”句群;最后逗号后面一段文字是“果”句;其中间部分是“变”句群。还可以再往下分。前面两句是平列关系,前面一句后面两段文字是递进句,第二句是并列句,以“或”字分开。关于“许多人都提到”“即使有”这是两句中的附属部分。中间的“变化句群”还可进行第二层级划分:源-变-果三段由文字下面画线分断开并标出。还可以向下继续分。“我想,唤醒中国学者的创新意识,促进新观点、新学说在国际上产生影响的重要方法就是:“需要有一定规模的对话”。针对中国的创新,有意识地组织对话,包括讨论或争辩,可以凝聚中国学界的注意力,促进新观点、新学说的完善与深化,并提高国际学界的关注度,”
为什么说这种“多层多样整体文法分析论” 中有“多样”两字?这种文法分析出来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只要整体上能说的通就不计较形式多少个了,因为原作者就是这样想的你又能怎么办?中文就是这样的自由松散,表现形式多样化的,你要限制死了,倒不是中国的文法了。
于泽华:怀念袁晓园先生
于泽华:思想反映形式模型
于泽华:传统文化是我们立人立族立国之根本
于泽华:“语文”课程名称之改革
于泽华:搞语言学的不能带这个头?
于泽华:伟大的文字宪章——《字義疏舉》
于泽华:我所见到的胡双宝老师
袁晓园:识繁写简、书同文字、共识互信、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袁晓园:在《汉字文化》创刊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袁晓园:“21世纪是汉字汉语发挥威力的时代研讨会”开幕词
袁晓园:汉字文化是所有中国人的共识共契的基础
袁晓园:在“汉字是科学、易学、智能型、国际性的优秀文字”学术座谈会上的发言
袁晓园:论汉字的优越性——为苏联《桥》杂志而作
袁曉園:漢字與孔子學術
袁晓园:幼儿识字成果汇报会开幕辞
袁晓园:“识繁写简”以利促进文化交流和祖国统一
袁晓园:倡议重建秦文《泰山刻石》
袁曉園:提倡繁簡字并用
張朋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四)
張朋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三)
張朋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二)
張朋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一)
張朋朋:語言的基本單位是“句子”
张朋朋: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吗?
張朋朋:反思白话文运动和文字改革运动
张朋朋:谁最了解“汉文”的教学规律?
张朋朋:从中国文化传播到西方的方式看汉文教学
张朋朋:我为什么要反思西方语言学
张朋朋:文字是以“形”示“意”的视觉符号
张朋朋:反思索绪尔使用“音响形象”的提法
张朋朋:反思西方“普通语言学”的文字观
张朋朋:反思西方“普通语音学”
張朋朋:谈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字形教学
張朋朋:如何確保國家的文化安全?
張朋朋:“字本位”的内涵
張朋朋:要用“中國文字學”指導“漢字和漢文教學”
張朋朋:提出“文化自信” 与北京语言大学的关系
張朋朋:论文字的本质
【联合声明】坚决支持韩方明委员的《关于在全国中小学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的提案》
張朋朋:论“识繁写简”的学术价值及其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