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邓贵振(山东): 老岳母走了

文海墨韵 文海墨韵 2022-06-25

枣乡纪事


老岳母走了,在这个西风萧瑟,落叶纷纷深秋,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去了人人都不想去而人人都必须去得地方,走完了她92年的人生旅程。

岳母可以说是无疾而终、寿终正寝了,没有痛苦、没有不舍、也没有什么遗憾,走得坦然、平静而安详。近几个月来,时而清醒,时而迷糊,半阴半阳的,最近十来天,更是不进,已经失去了意识,儿子和我说:“给我姥姥输点水吧,或能多维持几天。”我告诉他:“不用了,让你姥姥走吧。如果你姥姥明白,让儿女们多陪她几天,说说话,现在你姥姥什么也不知道了。"岳母卧床三年多了,吃喝拉尿在床上,子女们轮流守护,喂水喂饭,歪屎歪尿,多亏子女们多,且无微不至的侍候,才使老人家没受太大的罪,平平安安地走完了最后一程,也算是老人家的福份了。

岳母的一生像许许多多同时代的母亲一样,没念过书,不识字,也没出过远门,但历经沧桑,在那些艰苦的年月里拉扯着七个孩子艰难度日。因为岳父在供销社工作,常年不着家,所以岳母的艰辛是可以想像得到的。妻子姊妹七个,上边五个姐姐,下边两个弟弟,妻子是老三。特别是孩子们小的时候,光这一帮吃饭穿衣,一年到头也没闲着的时候,那时候,孩子们穿的,铺盖的,不像现在能买现成的,那都得需要从纺线、织布再做成衣服、被褥,说着简单,实际需要若干工序、若干辛苦的劳作才能完成。因此,岳母在生活的重压之下,过早地驼了背。我和妻子七七年结婚时,就觉得岳母就是老太太了,其实那时岳母才49岁。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生活慢慢好了起来,孩子们也慢慢长大了。到九十年代,孩子们该娶的娶,该嫁的嫁,算是完成了父母应该完成的任务。岳父也早已退休,两位老人除了有时帮着子女看看孩子,在老家过着相对清闲的日子。但毕竟岁月不饶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上的毛病越来越多,特别是五年前岳父走了以后,岳母的身体和精神越来越差了,岳母有个胆囊炎的毛病,一吃不对劲就犯,因此每年都要住几次院,子女们都没少往医院跑。好在自己家里有医生、有护士,有点小病小灾的在家里就处理了,也没算受什么罪。

做为女婿,岳母对我还是很满意的,和别人说起话来,总要夸上我几句。我在对待老人的事情上考虑的比较细致,从生活起居、生病住院等事情上想得周到一些。在岳父母身体尚硬朗的时侯,每年冬天都要把他们接乐陵来在子女家偎几个月的冬,一是省得他们冻的病啊灾的,给子女添心事。二是老人点个煤炉子也不安全,子女们家来家去也不方便。记得07年还是08年,刚过完正月十五,岳父母看天气暖和了,非要回老家,说想家了,我说天气很不稳定,怎么也得停暖后回家,不行,非回家不可,只好送他们回家。可他们回家几天后的一天,刚吃完晚饭,下起了小雪,我又看了看天气预报,气温将下降十多度,两个老人怎么受的了,不行,我得回家去接他们,这时已经快晚上八点了,老伴说:"明天再说吧,这么晚了"。“不行,必须今天接来。"在接了他们回来的路上,雪越下越大,一个小时的路程跑了两个小时,回到乐陵晚上十点了。第二天,气温果然下降了十多度,感动的岳母了不得:“你比俺闺女、儿还疼俺,想得也周到,俺死了也忘不了你。”“婶子,你这不折我寿吗,我这不应该吗,再说还不是看在你闺女的面子上吗!"我和岳母开玩笑说。



自从岳母三年前卧床之后,一开始,还能自己吃,凑合着也能自己解手,慢慢地就不能自理了,这就更需要子女们不能离人的照顾,好在子女们多,每个子女家待上两三个月,一年就过去了。儿女们也非常孝顺,侍候老人可不是个简单活,不光喂饭喂水,端屎端尿,老了,身上还会散发一种难闻的气味,需要每天擦洗,这可不是三天五天,长期这样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在我家的时候,老伴有时有事不在家,拉了尿了,我就给她换换纸尿裤尿布啥的,那时她还明白,我就和她开玩笑:“婶子,你也没生我没养我,现在我给您端屎端尿,喂吃喂喝,你这女婿还行吧?您赶上好时代了,好好享几年福吧!”说得岳母很开心。人老了,精神上是孤独的,所以没事的时候我就和她啦啦呱,开开玩笑,哄得她很高兴,这也算是精神上的一种抚慰吧。有一次刚给她喂完饭,她瞅着我说“你娘要是多活几年,享几年福多好。”不知岳母忽然想到了什么,我母亲是岳母一生最敬重、最佩服的人。我现在就怕别人提我母亲,一想到母亲,眼泪就止不住地流。母亲活到68岁就走了,那是87年,日子刚刚好起来,因脑溢血不治,匆匆地离开了她的儿女们,连给她端碗水喝的机会都没给我们。我强忍着泪水对岳母说“婶子,您胡想些什么,您说这些干什么?这都是命啊,您有福气,您的闺女儿子们都过得很好,又都这么孝顺,就好好多享几年福。”



92岁的年龄,算是高寿了,在农村人走了也算是喜丧了。近些日子看她不省人事,床上拉尿挺受罪的,说心里话也愿意她早点解脱,人总有一死,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了,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只能让儿女们看着心痛而无能为力。能在儿女的陪伴下,无病无痛、无牵无挂走完自己的人生,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但是,当老岳母真的走了,还是感到阵阵酸楚,心里空落落的,怅然若失。一辈子生儿育女,含辛茹苦,说走就走了,像一片秋叶静静地飘落,回归大地,这就是人生吧!送走了岳母,打发她老人家入土为安后,心绪难平,晚上睡不着,写点文字也算是对她老人家的哀悼吧。

婶子,安息!(2020.10.24凌晨)


往期有更多精彩 点击可阅览杨源水: 我的奶奶    杨源水: 我的继母娘杨源水: 我的岳父    杨源水: 我的大姐     杨源水: 我的大姐夫 杨源水: 我的妻子杨源水:我的二姑   杨源水: 我的三大娘杨源水: 我的网络“情人”杨源水: 悲情表叔(上)(乡村人物系列之一杨源水:悲情表叔(中)乡村人物系列之一杨源水:悲情表叔(下)乡村人物系列之一杨源水:冰火二爷(上)乡村人物系列之二
杨源水:冰火二爷(中)乡村人物系列之二
杨源水:冰火二爷(下)乡村人物系列之二
杨源水:族叔老宁(上)乡村人物系列之三杨源水:族叔老宁(下)乡村人物系列之三杨源水:忘形麻爷(上)故乡人物系列之四杨源水:忘形麻爷(下)故乡人物系列之四杨源水:玲珑和爷(上)乡村人物  杨源水:玲珑和爷(中)乡村人物杨源水:玲珑和爷(下)乡村人物杨源水:开朗泉叔(上)乡村人物
于德庆:争抢“大救星” (上)
于德庆:争抢“大救星”(中)
于德庆:我的第二次"新婚"之夜(上)
于德庆: 我的第二次“新婚”之夜(下)
于德庆: 庭院中的坟茔(小说)上
于德庆: 庭院中的坟茔(小说)下
于德庆: 庭院中的坟茔(小说)续下
于德庆:庭院里的石榴树(散文)顾清森:我的奶奶 | 鞠登德:曾经与现在 比健康孙林凤(山东): 邻居    孙林凤:立冬印记秋实:联袂组诗 (同题) 立冬邓贵振:写春联的往事李文秀:冬日情怀 鞠登德:写给自己(外三首) | 顾清森:秋组诗五首 | 张忠山:天道有序(外二首)
邓贵振:倚窗偶得 自嘲 | 王观岭:秋风凉 菊花香 | 田伟岭: 晚秋漫步随想 | 李文秀:落叶吟 | 彭宝德:说大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