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二年级语文开学第1课【课标解读、教材分析、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请关注 阳光教研 2023-02-05
阳光教研

手机在手,备课无忧,学习不愁

点击上方蓝字,随时随地备课

请各位老师点击上方蓝字关注阳光教研,及时了解最新内容。


关注“阳光教研”,点“往期文章”,必有你所需。



一、课标解读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目标

1.认识“塘、脑”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两、就”等10个字,会写“快活、哪里”等8个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3.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课文图片,按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能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4.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讲述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点】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说清楚蝌蚪成长的过程;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二、教材分析与重难点突破

《小蝌蚪找妈妈》教材解析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充满儿童情趣的科学童话,其巧妙之处在于将大自然中的一些知识很自然地蕴含在一个生动的小故事里。通过写小蝌蚪在鲤鱼妈妈和乌龟的提示下,找到自己的妈妈的奇妙经过,自然活泼地展现了小蝌蚪发育成青蛙的变化过程,以及生活习性的变化,蕴含了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文中对小蝌蚪和青蛙的生活环境以及外貌、动作进行了生动的描写。第一自然段寥寥数笔,既点明小蝌蚪生活在水中,又按从头到尾的顺序勾画出小蝌蚪的外貌,句子中两个叠词“大大的、长长的”和一个动词“甩”,使小蝌蚪俏皮可爱的样子跃然纸上,“快活”一词描写出小蝌蚪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生活状态。第四自然段既点明青蛙可以离水而居,又勾画出青蛙的外貌,句子中两个表示颜色的词语“碧绿、雪白”和四个动词“蹲、披、露、鼓”,将青蛙鲜艳美丽的外表与神气十足的神态,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

  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充满了童趣与温情,伴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小蝌蚪发育成长为幼蛙的变化过程被有序地呈现出来,青蛙的样子也被清晰地勾画出来。

  第二、三、四、六自然段的第一句都以时间变化开头,“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不知什么时候”,给读者以空间和时间的变化之感;小蝌蚪发育成幼蛙的过程被巧妙地分散在后半句,“长出了两条后腿”“长出了两条前腿”“尾巴变短了”“尾巴已经不见了”,清楚、有序地把小蝌蚪发育的变化过程呈现在读者眼前。第一句之后,分别叙述了小蝌蚪看到了谁,说了什么。随着故事的推进,青蛙妈妈的外貌被一点一点勾画完整。比如,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心生羡慕,想要找自己的妈妈。鲤鱼阿姨说它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鼓励它们“到那边去找吧”。小蝌蚪看见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长着宽嘴巴,就追着乌龟叫妈妈。乌龟妈妈说它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也鼓励它们“到那边去找吧”。小蝌蚪看见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就游上去叫妈妈。青蛙妈妈说它们已经从蝌蚪长成青蛙了,鼓励它们跳到荷叶上。这种类似的叙述结构,有利于学生阅读和理解。

  课文中的动词用得巧,增强了表达效果。“甩”写出了小蝌蚪灵活地摆动细长的尾巴;“迎、追、游”,既写清对象之间的位置关系,又传达出小蝌蚪或急切或兴奋的心情;“披、露、鼓”形象生动地勾画出青蛙的外貌和神态;“蹬、跳、蹦”连续动作的描写,表现出小青蛙纵身跃起时,身姿轻盈,动作敏捷。这些动词,为故事增添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动态美,给人以真实感、生动感。

  第六自然段写“他们跟着妈妈,天天去捉害虫”,既展现了一幅青蛙母子其乐融融的生活画面,又不禁让人萌生出青蛙是人类的朋友,要好好保护青蛙的想法。

  课文共有3幅插图,分别画的是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的内容,不仅生动地展现出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而且有序地呈现出蝌蚪的变化过程: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不见了。插图画面色彩鲜艳,形象活泼生动,极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借助拼音读准生字,重点认读“捕、迎、顶、披”,强调“捕”的声母是b,避免错读成pǔ;强调“披”的韵母是ī,避免错读成pēi ;强调“迎、顶”的韵母是inɡ,发准后鼻韵母,读准生字。

  用认读字组成词语:“池塘、脑袋、灰色、捕食、迎上去、阿姨、宽嘴巴、乌龟、头顶上、披着、鼓着”,练习认读。重点认读“脑袋”,强调“袋”dài在“脑袋”一词中要读轻声nǎo·dɑi。

  完成课后题“读一读,记一记”。通过初读词语,发现第一行是用“袋”字组词,强调“袋”在“脑袋、口袋”中读轻声,“口袋”还可以读成kǒudɑi(~ 儿),“袋”在“袋子、袋鼠”中读dài;第二、三行用“迎、塘”字组词。

  此外,还可以通过表演认读“甩、捕、迎”,利用小蝌蚪图片认读“脑、袋、灰”,利用鲤鱼图片认读“阿、姨”,利用乌龟图片认读 “龟、宽”,利用青蛙图片认读“顶、披、鼓”。通过具体语境中读准多音字“教”,比如,出示“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通过自读、指名读、齐读,练习读准多音字“教”,读准易错字“捕”,读好这个句子的停顿。

  2.写字。

  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记字形,可以用熟字加一加的方法:“京”加“尤”就是“就”;熟字减一减的方法:“披”减去提手旁就是“皮”;熟字换一换的方法:“该”的言字旁换成子字旁就是“孩”;形声字的方法:“肚”中月字旁表示肉,“土”表示读音,等等。每个字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记忆。

  重点学习“皮”和“跳”的书写笔顺,“皮”的笔顺:横钩、撇、竖、横撇、捺,“跳”右边的“兆”的笔顺:撇、点、提、竖弯钩、撇、点。重点区分“顶”右边是“页”,最后一笔是点,“宽”下面是“见”,最后一笔是竖弯钩。重点比较“足”和足字旁、“子”和子字旁的笔画变化。

  本课10个字书写要点:

  二、课文学习

  1.朗读指导。

  课文中人物对话较多,要充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心情后,读好说话的语气。

  蝌蚪、鲤鱼、乌龟、青蛙的语气各有不同。蝌蚪天真可爱,语音清脆悦耳,由于找妈妈心切,因此语气急切。鲤鱼语速适中,重读“四条腿、宽嘴巴”以突出青蛙的特征。乌龟的话要读得舒缓,强调“不是、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青蛙看到自己的孩子很高兴,说话时带着笑意,语气中充满慈爱。

  读第五自然段时,要联系前面的内容才能感受到小蝌蚪经过长时间的寻找,终于找到妈妈的欣喜和激动。朗读指导要兼顾前后语境。

  除了对话以外,旁白部分的读法也不同。第一自然段要注意读好偏正结构的短语,读“游来游去”时语气延长,突出它们的悠闲与快乐。第四自然段第一句“游哇游”语速要慢,突出时间的漫长。过了几天终于看到一只大青蛙,读“大青蛙、碧绿的衣裳、雪白的肚皮、一对大眼睛”要略强调,突出强调青蛙的特点。第五自然段中的“游过去”要读出惊喜的感觉,和第一自然段的“游来游去”形成对比。第六自然段是故事的结尾,以叙述的口吻读,最后一句读得慢一些,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2.理解运用。

  重点理解“甩、迎、追、游、蹲、披、露、鼓、蹬、跳、蹦”这些动词,理解这些动词要在文本语境中进行,可以采用结合文本情境演一演的方式。对于学生能够理解和说清意思的,可以让学生先结合上下文说说词的意思,然后通过演一演来加以印证。如果这个动词的意思不好理解,可以先演一演,让学生通过演来揣摩和体会,然后尝试说一说。

  描写外貌的短语也是理解的重点,如“大大的脑袋”“灰黑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宽嘴巴”“大眼睛”“碧绿的衣裳”“雪白的肚皮”。教师可以让学生细品语言并描述自己想象出的画面,让学生比较有这些形容词和省去它们有什么不同,再观察课文插图印证自己的感受。

  “小蝌蚪怎样长成青蛙的”是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读全文,找到描写小蝌蚪成长变化的句子后认真地读一读,让“读——找——读”的过程成为学生理解句子意思和记忆文本语言的过程。然后结合课后题,说清楚小蝌蚪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之后再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教师要让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练习——组内交流——全班交流”,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过程中学习和运用书面语言,提高讲故事能力。

  练习运用动词说句子是课后练习中的一道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情境、借助插图以及演一演等方法,理解“披、鼓、露、甩”的意思,组织学生结合生活想一想怎样运用这些动词说完整的句子。如果学生独立运用比较困难,教师可以给一些相关的图片来引导学生思考与运用。比如,超人披着红红的斗篷,猪八戒鼓着圆滚滚的肚子,大灰狼露着尖尖的牙齿,牛儿甩着粗粗的尾巴。

  三、实践活动

  1.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观察蝌蚪发育成青蛙的过程。

  2.观看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3.召开阅读分享会——找一找关于小蝌蚪、青蛙的科学知识或者诗歌、故事。选择你最喜欢或者大家很感兴趣的内容,读给大家听。



三、教学设计

(以下内容仅供参考,请结合学校学生实际情况修改,忌“拿来主义”)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读课题,带着问题进入阅读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激发学生阅读和解疑的兴趣。

  1.揭示课题。

  (1)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2)读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板书课题:小蝌蚪为什么找妈妈?怎样找妈妈?找到妈妈了吗?

  2.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确,试着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设计意图:

  随文识字遵循了语文学习的 规律——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把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去识记,把字的音形义紧紧结合在一起去识记,可以大大提高识字兴趣,优化识字效果。

  二、语境解疑,识字与读文

  (一)教学第一自然段

  1.了解小蝌蚪生活在池塘里。

  (1)小蝌蚪生活在哪里?

  (2)正确读“池塘”。

  (3)图中的池塘什么样?

  (4)“塘”,左边提土旁表示池塘里的水是被土围着的。

  2.了解小蝌蚪可爱的样子。

  (1)小蝌蚪长什么样子?

  (2)第一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介绍小蝌蚪的样子?

  (3)正确读“脑、袋”,读好轻声词语“脑袋”。小蝌蚪的脑袋怎样?连用两个“大”给你什么感觉?

  (4)怎样的身子?正确读“灰”。

  (5)什么样的尾巴?连用两个“长”给你什么感觉?文中哪个词写出了小蝌蚪长长的尾巴特别好玩?请你用一只手臂做一做“甩”的动作。你们觉得用“甩”字用得好吗?

  设计意图:

  感受叠词、动词的表达效果,积累词语,激发喜爱小蝌蚪的感情,唤起朗读的热情。

  (6)你们扮演小蝌蚪一边做动作一边回答:小蝌蚪,你们生活在哪里?你们长什么样子啊?你们怎样游来游去?哪只小蝌蚪能告诉我,你们为什么这么快活?

  3.朗读第一自然段,感受小蝌蚪样子的可爱,在池塘里过得很快活。

  (二)教学第二自然段

  1.“游哇游”和“游来游去”意思一样吗?读好轻声词语“游哇游”。

  2.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原因。

  (1)小蝌蚪为什么找妈妈?

  (2)正确读“教”“捕食”。

  (3)读好“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的停顿。

  3.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经过。

  设计意图:

  低年级阅读教学要重视词语教学。给学生解释词语、品味词语、运用词语的机会,这既是学生思维与语言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学生情感发展的需要。

  (1)小蝌蚪怎样做的?正确读“迎上去”。“迎上去”是什么意思?谁来扮演小蝌蚪、鲤鱼妈妈,表演“迎上去”。

  (2)小蝌蚪,你们有礼貌地称呼鲤鱼什么?正确读词“阿姨”。

  (3)鲤鱼阿姨和蔼地对小蝌蚪说什么?

  (4)你们扮演有礼貌的小蝌蚪,老师扮演和蔼可亲的鲤鱼阿姨,正确朗读对话。

  (5)从鲤鱼妈妈的话中,小蝌蚪知道了什么?正确读“宽嘴巴”。“宽嘴巴”什么意思?正确读“宽”。

  教师板书:四条腿宽嘴巴

  4.朗读第二自然段,能做到读正确,按标点停顿,读好问句和感叹句。

  (三)教学第三自然段

  1.继续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经过。

  (1)小蝌蚪看见鲤鱼是“迎上去”,看见乌龟是怎样做的?正确读“追上去”。“追上去”是什么意思?谁来扮演小蝌蚪、乌龟,表演“追上去”。

  (2)小蝌蚪为什么“连忙”追上去?“妈妈,妈妈!”感叹号告诉了你什么?

  (3)乌龟是怎样说的?

  (4)读读“头上”“头顶上”,比比有什么不同?正确读“顶”。

  (5)你们扮演急着喊妈妈的小蝌蚪,老师扮演和蔼可亲的乌龟,正确朗读对话。

  (6)从乌龟的话中,小蝌蚪知道了什么?

  教师板书:头顶大眼睛裳衣绿着披?

  2.朗读第二自然段,能做到读正确,按标点停顿,读好问句和感叹句。

  (四)教学第四自然段

  1.小蝌蚪游哇游,看见一只大青蛙,正确读描写大青蛙样子的句子。

  2.读读比比两句话中带点字的意思。

  大青蛙穿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着一对大眼睛。

  大青蛙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着一对大眼睛。

  3.朗读第四自然段,夸夸这只既漂亮又神气的大青蛙。

  教师板书:露着雪白的肚皮

  (五)教学第五自然段。

  1.小青蛙找到妈妈了吗?

  2.从“妈妈,妈妈!”和“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这两个感叹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读好对话。

  3.读一读这个自然段的最后一句,看谁能找对描写小青蛙动作的词?“蹬”“跳”“蹦”中哪个词不能和其他词换位置?

  4.通过朗读,理解小青蛙一连串动作是瞬间完成的,体现身体轻盈,动作敏捷。

  (六)教学第六自然段

  1.小青蛙跟着妈妈,天天做什么?

  2.“天天”这个词语告诉了你什么?

  3.读一读小青蛙捉害虫的资料。

  4.你想对小青蛙说什么?

  设计意图:

  二年级写字教学应该和一年级有所不同。到了二年级更多的是让学生自主运用识字方法,按照记字步骤,独立记忆字的音形义,独立观察范字,去发现、去归类、找规律、找书写特点,然后与同学、老师交流。

  三、写字教学

  1.用自己的方法记田字格中的10个字。

  2.按笔顺书空“孩”的右边“亥”和“跳”的右边“兆”。

  3.观察“就”“顶”“睛”“肚”“孩”“跳”字,谈谈你的发现。

  “就、肚、孩、跳”左右高矮、长短都差不多;“顶”左低右高、左短右长比较明显。记住“就、顶、孩、跳”中撇的穿插。

  4.看教师范写“哪”和“宽”。

  “哪”,要把中间部分放在竖中线上,每部分挨紧凑,中间部分和右边部分的横撇弯钩都不要向下写太长,最后一笔悬针竖最长。

  “宽”,每部分挨紧凑,宝盖头写宽,中间部分写窄,下面部分是“见”,竖起笔在竖中线,横折写窄,撇和竖弯钩要写舒展。

  5.在书上练习照范字写字。

  6.学生评议后修改、完成写字作业。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

  1.自己再读一遍《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一边读,一边记住小蝌蚪的样子,记住小蝌蚪找妈妈的经过,记住青蛙妈妈的样子。

  2.借助板书中的图片和文字说一说小蝌蚪的样子,青蛙妈妈的样子。

  设计意图:

  训练学生提取文本中比较明显的信息的能力。再经过整理、串联、记忆相关信息,实现完整、清楚地表达。

  二、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1.在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身体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自己读一读课文,把相关的句子标出来。

  2.朗读标出的句子,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三、借助图片和关键词讲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

  借助板书提示,运用文中的语言说清楚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和积累语言

  1.小组内练习分角色朗读。

  2.小组展示、学生评价和教师指导。

  3.小组分角色朗读——戴头饰分角色读读演演。

  五、完成课后第二题,按顺序连一连图片,再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六、板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

  鲤鱼图   乌龟图      青蛙图

  四条腿   头顶大眼睛   露着雪白的肚皮

  宽嘴巴   披着绿衣裳

  蝌蚪图1   蝌蚪图2   蝌蚪图3   蝌蚪图4   小青蛙图

  大大的脑袋

  黑灰色的身子→长后腿→长前腿→尾巴变短→尾巴不见了

  长长的尾巴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二

教科书分析:

  1.课文是一篇科技小品文,用童话的文体讲述了蝌蚪到青蛙的生长变化过程,叙述与对话相结合,生动有趣、具体形象地告诉学生青蛙是怎么长成的。

  2.本课是二年级上学期的课文,学习语言运用的任务比一年级重了,但是“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这一个课标要求没有变,因此,要注意教学时间、精力等的合理分配,突出“识字与写字”这个教学重点。

  3.课文课后练习提供小蝌蚪生长成青蛙各阶段变化的图片,要求学生按顺序连起来后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这个练习体现了从阅读理解到内化转换再到说话表达的学习语言运用的全过程,对于刚刚升上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难点。组织学生亲历这个学习语言运用的全过程,是突破难点的保障。

  4.本课会认读的字和会写的字与一年级的相比,数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这就要求我们的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记忆心理规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策略,优化识字写字教学,提高识字写字教学的效益。

  学情分析:

  1.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已经形成,有意学习的意识也初步形成,但由于刚升上二年级学习,学生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仍是一定困难,仍有必要将学习过程融入一定的激励、激趣活动中,寓学于玩中,以唤起注意,维持学习兴趣。(注:这类激励、激趣活动应根据教师教学风格、习惯不同而选择设置,并成为常态,故教学设计无需呈现这类活动的设计。)

  2.经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的汉语拼音拼读基本过关,具有了一定的用普通话朗读、借助插图了解词语句子意思、借助插图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知道了按照要求提取文字信息、与同学交流读文后的感想体会等学习要求,相关的能力也得到一定的训练,这些都是进行二年级语文教学的基础。

  3.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会认700个字和会写300个字,这些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里有不少形近字、音近字,这些形近字、音近字对学生知记会写的字的字形会带来干扰,因此,会写字教学中的字形教学必须进一步加强。通过组织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记认字形,进行形近字、音近字比较、组词,引导学生通过音形义相结合知记字形。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注意感叹号和问号,读好对话,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课文内容及叙述顺序,通过课后按顺序连图片,能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知道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

  3.能正确认读“塘”等14个生字新词;读记“脑袋”等12个词语;正确认读多音字“教”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4.能正确读写“两”等10个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做到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正确。

  5.通过读一读,借助课文的短语了解“披”等四个词语的意思,能仿照例子各说一句话。

  教学重点: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正确认读“塘”等14个生字新词,读记“脑袋”等12个词语;正确认读多音字“教”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3.能正确读写“两”等10个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做到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正确。

  教学难点:

  1.注意感叹号和问号,读好对话。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课文内容及叙述顺序,通过课后按顺序连图片,能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知道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塘”等14个会认读的字的字卡和词卡(字卡不注音,词卡会认读的字注音。),多音字“教”的字卡(注本课读音),“两”等10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图画PPT。

  学生:每人一套“塘”等14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

  教学时数:

  两—三课时。

  教学过程:(注:教学过程中的“反馈指导”指的是采用班级的组织形式进行交流汇报,以获取学生学习结果以及思维过程,相机进行指导达标。)

  一、激趣导入,释题,明确主要教学目标。

  (一)激趣导入。

  导语:同学们,在长长的暑假里,你们有安排读书活动吗?有谁读过关于科技、科普的书?能告诉同学你读过哪本科技、科普书吗?读科技、科普的书,能学习到科技知识,了解到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今天我们学习的第一篇课文,也是一篇科普课文。是一篇什么科普课文呢?请看老师板书课题。

  1.老师板书题目:①小蝌蚪找妈妈(“蝌蚪”注音)

  2.出示任务:自己借助拼音读准题目。

  3.反馈指导:指名拼读“蝌蚪”后读题目;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

  (二)释题,明确主要教学目标。

  1.释题。

  提问:同学们,读了课题,从课题你们知道课文写的是关于谁的故事?(预设:小蝌蚪)写了小蝌蚪的一个什么故事呢?(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你们知道“蝌蚪”是什么吗?

  2.明确主要教学目标。

  导语:同学们的课外知识真丰富!蝌蚪是青蛙的幼体,相当于我们人类的婴儿。那么,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科学知识呢?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借助插图了解了课文内容,就能知道了。

  二、学习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

  (一)尝试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

  1.出示任务:

  (1)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

  (2)读完课文后,在课文里把会认读的字圈画出来,找出这些字宝宝的好朋友,用横线画出来,然后借助拼音把这些字宝宝读准。

  (3)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反馈指导:

  (1)订正自然段标序号和会认的字、词语的圈画。

  (2)出示会认字的词卡(注音),指名拼读(学习速度中等的2—3个学生)相机指导。(读法举例:t—ánɡ,tánɡ,塘、塘、塘,池塘的塘。)

  (3)自由拼读、全班齐拼读。

  (4)指名拼读(学习较慢的学生)相机指导。

  3.学习多音字“教”。

  (1)导语:除了要读准这些会认的字外,这一课还有个多音字要读准。(出示“教”和其在本课的读音音节)

  出示任务:自由拼读,然后想一想这个读音可以与生活中哪个字宝宝组成词语?

  个体拼读思考。

  (2)反馈指导。

  组词预设:教书教唱歌教画画

  指名拼读组词后,自由练读读音读词,齐读读音读词;再指名反馈指导。

  (3)出示任务:这个“教”字,我们学过还有什么读音?这个读音可以组什么词语?

  同桌交流。

  (4)反馈指导。

  预设:读音:jiào组词:教育教学请教

  (5)齐读读音和词语。

  (二)会认读的字音难字学习,读准课文学习。

  1.导语:会认读的字宝宝我们都读准了,那么,将会认读的字宝宝放回到课文中,你能把它们都读准吗?请同桌互相检查是不是真的能读准课文。读的同学要注意读准会认的字的读音。听的同学要精神集中注意听,同桌读错了会认的字的读音,就在下面做个记号;同桌读完后,帮助他纠正。

  出示任务:同位互读课文,注意读准会认的字;如果同桌读错了,做上记号,在他读完后帮助纠正。

  2.反馈指导:

  提问:您帮助同桌纠正了哪个字的读音?或:同桌帮助你纠正了哪个字的读音?

  预设:后鼻韵母的:塘、迎、顶;鼻音的:脑。

  正音后,单字开火车检查、巩固(直呼)。

  3.出示任务:自由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

  4.反馈指导。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重点注意反馈指导会认的字的读音。

  (三)读通顺课文学习和继续学习会认读的字。

  1.导语:刚才我们读准了会认的字和多音字的读音,接下来我们学习把课文读通顺,继续学习会认读的字。

  出示任务:朗读课文,在读准音的基础上,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

  个体练习。

  2.反馈指导。

  (1)示会认的字在课文里的词语,会认的字注音,直呼读字读词,方式如:“塘、塘、塘,池塘的塘”。齐读,自由读。

  (2)“塘、脑、袋、灰、捕、迎、宽、顶、鼓”口头组词,其中重点引导“塘、袋、迎”组词。

  ①(贴出这些会认的字的字卡后)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字在生活中,它们会和哪个字宝宝组成词语的呢?

  同桌交流。

  ②反馈指导。

  逐一反馈,学生组词正确的,就以字卡为中心板书成词语;如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则把这个词语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示区别和纠正。

  ③(把口头组的词语带读一、两遍后)小结:同学们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词语,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词语的。接下来,就要检查大家的朗读了,读的时候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和句子中间的停顿,不要把字宝宝的好朋友拆开了。

  (3)反馈指导读通顺。

  通过分自然段个别指名读检查,注意指导读好下面句子的停顿: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

  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

  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3.自由朗读,齐读全文。

  4.总结(该环节的学习状况及相关知识点:1.逗号、句号的停顿;2.以短语为单位读好句子中间的停顿。)。

  (四)会认的字认读的初步评价。

  1.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2.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

  三、图文结合,品读语句,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主题。

  导语:我们学习了会认读的字,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下面我们结合课文的图画,了解课文内容,看看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科学知识。

  (一)图文结合,了解课文内容。

  1.图文结合,了解第2自然段意思,学习分角色朗读。

  (1)(PPT示课文图画1)出示任务:仔细观察图画,想一想,图中的小蝌蚪长成什么样了?他们正在干什么?

  个体观察思考,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学生答案,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后面的要求相同,不再说明。)

  问题1: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了。

  问题2:他们向鲤鱼妈妈询问妈妈在哪里。

  (3)出示任务:自由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写了这幅图的意思的?你是根据哪些话判断的,用波浪线分别画出来。

  个体操作。

  (4)反馈指导。

  预设:

  问题1:第2自然段。

  问题2:第1句话和一问一答两句话。

  (5)采用个体朗读、同桌分角色朗读,以及班级汇报交流等组织形式,指导朗读一问一答,强调读好问号和感叹号的语气。

  2.图文结合,了解第3自然段意思,学习分角色朗读。

  (1)导语:鲤鱼阿姨告诉小蝌蚪们,他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那他们按照这样的样子找到了妈妈了吗?我们继续看图学文。

  (PPT示课文图画2)出示任务:仔细观察图画,想一想,图中的小蝌蚪长成什么样了?他们正在干什么?

  个体观察思考,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问题1: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前腿了。

  问题2:他们追上去喊乌龟做妈妈。

  (3)出示任务:自由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写了这幅图的意思的?你是根据哪些话判断的,用波浪线分别画出来。

  个体操作。

  (4)反馈指导。

  预设:

  问题1:第3自然段。

  问题2:第1句话和应答对话句子。

  (5)采用个体朗读、同桌分角色朗读,以及班级汇报交流等组织形式,指导朗读应答对话句子,引导区分句号和感叹号语气的不同,读好两个感叹号。

  3.图文结合,了解第3自然段意思,学习分角色朗读。

  (1)导语:鲤鱼阿姨小蝌蚪们按照鲤鱼阿姨说的,没找到妈妈。那么,他们最后找到了妈妈了吗?我们继续看图学文。

  (PPT示课文图画3)出示任务:仔细观察图画,想一想,图中的小蝌蚪长成什么了?他们正在干什么?

  个体观察思考,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问题1:小蝌蚪的尾巴没有了长成了小青蛙。

  问题2:他们和妈妈一起过着愉快的生活。

  (3)出示任务:自由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写了这幅图的意思的?你是根据哪些话判断的,用波浪线分别画出来。

  个体操作。

  (4)反馈指导。

  预设:

  问题1:第6自然段。

  问题2:自然段的两个句子。

  (5)采用个体朗读、同桌分角色朗读,以及班级汇报交流等组织形式,指导感情朗读。

  4.想像插图,了解余下自然段意思,学习分角色朗读。

  (1)导语:小蝌蚪最后变成了小青蛙,与妈妈一起捉害虫,愉快地生活。那么,小蝌蚪们是怎样找到妈妈的?课文余下的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意思呢?我们继续学习。

  出示任务:朗读课文第1和4、5自然段,想象一下,根据这些自然段的意思,你会画几幅图画,分别是怎样的图画?你是根据哪些词句想象出图画的。

  个体读书思考,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采用读中理解汇报、理解汇报中读的策略进行;在过程中进行分角色朗读训练,训练组织形式见上三幅图的教学。)

  预设:

  根据这些自然段的意思,应该画两幅图。

  图1:一群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的图。依据的词句: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快活地游来游去。

  图2:小蝌蚪找到妈妈的图。(追问:这幅图中的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预设:小蝌蚪的尾巴变短了或小蝌蚪是短尾巴的。)

  PPT出示想象图画。

  5.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说小蝌蚪找妈妈故事,感悟课文主题。

  1.说说小蝌蚪长成小青蛙的过程,感悟课文主题。

  (1)导语:我们通过图文结合以及根据课文自然段意思想象图画,读懂了课文各个部分的意思了,那么,你知道了小蝌蚪长成小青蛙的过程了吗?

  出示任务:(PPT出示课后小蝌蚪变化图)翻开课本第4页,请按照顺序用线条把图片连起来,然后说说小蝌蚪长成小青蛙的过程。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①订正按照顺序用线条连图片(PPT演示)。

  ②预设长成过程说话:小蝌蚪长着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过了几天,它们就长出了两条后腿。又过了几天,它们长出了两条前腿。又再过了几天,它们尾巴变短了。不知道过来多少天,它们的尾巴不见了,小蝌蚪长成了小青蛙。(重点指导各阶段的连接,使说话通顺连贯。)

  (3)小结: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同学们了解到小青蛙生长的过程,真会学习!那么,你能讲讲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吗?

  2.学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1)(PPT出示课文插图和想象的图画)出示任务:按照小青蛙生长过程的顺序,参照图画,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要求:用普通话按顺序讲;内容完整,语句通顺。

  个体练习。

  (2)反馈指导。

  按要求组织评议,重点是内容完整,语句通顺。

  (3)按评议的内容,同桌互讲互评。

  (4)反馈指导。

  (三)总结:

  课文通过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让我们了解了小青蛙的长成过程。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知识等待着我们去了解,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多留心观察,多读课外书,就一定能了解到大自然更多的密码知识。

  四、了解“披”等四个词语的意思,仿照例子说话。

  (一)读题明要求。

  (二)(PPT出示题目)出示任务:读一读这四个词语,联系生活和课文想一想带点的词是什么意思,用动作表示表示。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三)(反馈动作表示后)出示任务:参照例子,用带点的词各说一句话。

  个体练习说话。

  (四)反馈指导。

  每个词语分别找两—三个学生说话。评议重点:1.是否符合句子规范;2.带点词用得是否正确。

  (五)个体再练习,同桌交流后再反馈评议。

  五、会认读的字认字的评价与课后词语读记。

  (一)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二)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三)课后词语读记。

  1.出示任务:借助拼音自由读“读一读,记一记”的词语。

  2.反馈指导:

  指名读、齐读。

  3.评价:

  (1)同桌相互读背词语,看谁正确率高。

  (2)指名读背词语,师生评议。

  六、写字指导。

  (一)字形教学。

  1.PPT示会写的字,读一遍。

  2.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然后班级交流。

  3.根据结构给这些会写的字分类。独体字:两、皮;左右结构:就、哪、顶、睛、肚、孩、跳;上下结构:宽。

  (二)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两”“皮”的书写。

  (1)指名说说笔画笔顺,订正后全体一起书空说笔画笔顺。

  (2)观察并说说“两”“皮”各笔画起止位置。

  (3)范写“两”“皮”,分别提示各笔画位置、起止。

  (4)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2.指导“顶”“睛”“肚”“孩”的书写。

  (1)观察并说说“顶”“睛”“肚”“孩”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

  (2)(小结:都是左窄右宽。)范写“顶”“睛”“肚”“孩”,分别提示:“顶”字右比左上下都突出一点,第7笔竖撇穿插靠“丁”的竖勾右下方。“睛”字左矮小右高大,左位于右中部;“青”第3横靠着左“目”起笔。“肚”字左右上下有点错位,右边“土”字第一横在竖中线和横中线交叉位置起笔。“孩”字左右几乎等同高,只是第4笔点稍稍出头第7笔撇要穿插靠近竖弯钩,第8笔撇要与第7笔距离相等。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3.指导“就”“哪”“跳”“宽”的书写。

  (1)观察并说说“就”“哪”“跳”“宽”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

  (2)范写“就”“哪”“跳”“宽”,分别提示:“就”字右比左上方突出一点;右边的“京”第8笔变小点缩上让位,右边“尤”的横靠近“京”的“口”在横下起笔,长撇穿插靠近“小”的竖勾右下方。“哪”字的“口”书写在横中线上,矮小;第7笔穿插到“口”下方,舒展。 “跳”字右比左上下都突出一点,右边“兆”的提在左“足”的提上方起笔,竖撇穿插到左“足”的提下方。 “宽”字宝盖头包住草字头,“见”的横折的横写在横中线上,撇和竖弯钩要舒展,底相平。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七、总结。(学习状况和知识能力点)

  八、写字练习。

  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有条件的和家人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给家人或同伴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板书设计:



(注:以上资源均来自网络搜索,综合了人教网、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相关内容,仅限于公益研究,只想为经济欠发达老师做点事,仅此而已,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四、部级优课



 还是不懂怎么教吗?看看部级优课的课堂实录

 

课堂实录  怎么看 一步

 

第一步
    

点击阅读原文 

第二步
  

点击课文标题

第三步

点击课堂实录

     

  亲!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看看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部级优课。(可惜的是,微信不让插入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链接,只能从备课吧123ppt网站过渡一下,辛苦啦!,注意:进入页面后,点击课堂实录之一或其它,*当然点点广告也是不错的选择*;然后在新页面中再点课堂实录就可以观看了,非常清晰,但有些时段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打不开,请另找时间观看。配套的教学资源如课件等等,建议用电脑下载,否则很烦,很烦的,直接百度"备课吧123ppt"吧)




温馨提示:课堂实录建议在WIFI下或有不限流量的套餐情况下观看,教学资源建议先记住网址,后在电脑上下载,否则很烦很烦。

(注:以上资源均来自网络搜索,综合了人教网、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相关内容,仅限于公益研究,只想为老师做点事,仅此而已,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好文推荐(点击下列标题即可阅读),请转给你的学生或相关学科教师,谢谢!

开学第1课系列

(点击下列标题即可阅读)

1.一年级数学开学第1课【课标解读、教材分析、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2.二年级数学开学第1课【课标解读、教材分析、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3.三年级数学开学第1课【课标解读、教材分析、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4.四年级数学开学第1课【课标解读、教材分析、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5.五年级数学开学第1课【课标解读、教材分析、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6.六年级数学开学第1课【课标解读、教材分析、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7.七年级数学开学第1课【课标解读、教材分析、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8.八年级数学开学第1课【课标解读、教材分析、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9.九年级数学开学第1课【课标解读、教材分析、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预习·提前备课系列

(点击下列标题即可阅读)


1. 预习·提前备课系列|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2018)

2.. 预习·提前备课系列|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2018)

3. 预习·提前备课系列|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2018)

4. 预习·提前备课系列|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2018)

5. 预习·提前备课系列|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2018)

6. 预习·提前备课系列|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2018)

7. 起步·提升系列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2018)

8. 起步·提升系列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2018)

9.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

10. 预习·提前备课系列|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2018)

11. 预习·提前备课系列|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2018)

12. 预习·提前备课系列|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2018)

13. 预习·提前备课系列|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2018)

14. 预习·提前备课系列|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2018)

15. 预习·提前备课系列|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2018)


赢在起跑线系列


1. 赢在起跑线 | 小升初预科班免费公益在线课程·数学

2. 赢在起跑线 | 小升初预科班免费公益在线课程·语文

3. 赢在起跑线 | 小升初预科班免费公益在线课程·英语



高中预习·提前备课系列

(点击下列标题即可阅读)


1.预习·提前备课系列|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2018)

2. 预习·提前备课系列|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2018) 

3. 预习·提前备课系列|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2018)

4. 预习·提前备课系列|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2018)

5.预习·提前备课系列|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2018)

6. 预习·提前备课系列|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2018)

7. 预习·提前备课系列|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2(2018)

8. 预习·提前备课系列|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1(2018)

9. 预习·提前备课系列|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2018)

10. 预习·提前备课系列|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3(2018)

11. 预习·提前备课系列|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4-4•极坐标与参数方程

12. 预习·提前备课系列|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4-5•不等式选讲(2018)

13. 预习·提前备课系列|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2018)

14. 预习·提前备课系列|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1(2018)

15. 预习·提前备课系列|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5(2018)

16. 预习·提前备课系列|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2018)

17. 预习·提前备课系列|人教版物理选修3-1(2018)

18. 预习·提前备课系列|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2018)

19. 预习·提前备课系列|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2018)

20. 预习·提前备课系列|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21. 预习·提前备课系列|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2018)



高中赢在起跑线系列

(点击下列标题即可阅读)


1.赢在起跑线 | 初升高预科班免费公益在线课程·数学

2. 赢在起跑线 | 初升高预科班免费公益在线课程·语文

3. 赢在起跑线 | 初升高预科班免费公益在线课程·英语

4. 赢在起跑线 | 初升高预科班免费公益在线课程·物理

5.近九年(含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理科数学高考试题分析及2019年高考预测

6.近九年(含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科数学高考试题分析及2019年高考预测





免责声明

本文所有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转载仅为方便教师学习研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谢谢。


温馨提示:   近段时间用手机观看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课堂实录,常常会因网速造成不能观看,以下内容个别课时,个别手机可能未能正常观看,请先收藏,以后再看,或转发到电脑上观看,具体操作见“技术帖|教程:如何将微信上的内容转到电脑上阅读、观看和下载。



往期内容精选

 (点击下列标题即可阅读)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资源(一)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资源(一)

 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资源(一) 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资源(二)

  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资源(一)

 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资源(一)
 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资源(一) 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资源(一)
 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资源(一) 

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资源(一)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资源(一) 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资源(一) 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资源(一) 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资源(一) 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资源(一) 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资源(一)




              



你 · 的


阳光教研


教学、教研、休闲、娱乐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阳光教研

点“往期文章”查看往期内容

微信号:yangguang-jiaoyan


温馨提示

      有小孩在读高中的教师、有哥姐在读高中的同学,请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阳光备课”。阳光备课有高中各学科每一节课的课堂实录呵,学生课堂上听不懂,可课后观看,优秀生可提前自学,转发吧。



*注:福利领取方式如下,请仔细阅读:

福利:2018秋季语文、数学、英语课件试题等(1-6年级)

方法

      关注 “阳光教研”公众号,然后点页面左下角的键盘按钮(如下图)


       对话框里回复关键词“2018秋”,祝大家工作顺利,家庭幸福!(请严格按照上述关键词发送,不一样的关键词将导致不一样的回复)



点赞、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觉得不错,请转发。转发是一种美德!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视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