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起点批评丨汤俏之于方法

赵稀方 文艺论坛杂志社
2024-09-04




汤 俏 之 于 方 法

 文/赵稀方 


汤俏的性格很阳光,很活泼,不像是做学术的。开始她对学术的确没什么兴趣,学问就凭着自己的一点小聪明对付。至于她对什么有兴趣,我也不清楚。随着年龄的增大,周围同事的压力,她开始考虑自己要干什么。确定了学术的方向,她就开始认真去想,认真去做。她很坦诚,懂与不懂,有什么困惑,都直接说出来。碰到自己不明白的东西,她会虚心请教,一定要把它弄懂。这样的话,她不懂的东西就愈来愈少。在我的学生中,汤俏不是最有成就的,已经评上教授乃至博导的有的是,但她是进步也最明显的。汤俏硕士读的是当代文学。像一般女生一样,凭借自己细腻的感受,就可以写出一篇漂亮的文章。这种评论,以描述为主,讲来讲去无非是人性。纵观学界,特别是现当代文学领域,多数人确实这样写文章,很多人就这样写了一辈子。评的作家可以不同,领域可以转移,但套路不变,水准也始终没有变化。这种人可以评硕士博导,也可以成为知名评论家。汤俏却觉得老这样写不行,写来写去,没有出路。如何超越自己,也超越别人,这是她一直以来考虑的问题。我赞赏她有这样的思考,我主张文章其实贵不在多,但不能平面重复。只要你的下一篇文章能够超过上一篇文章,那就有进步。假之于时间,你的水准就会慢慢提高。她首先觉得,自己缺乏理论。看到别人的文章,理论术语很多,觉得很高深。我对他说,这是另一个坑。有些文章,从学生的论文,到知名批评家的文章,通篇是各种西方当代理论家的名字,但对于要谈的问题,却不知所云,没有能力解决。我很不喜欢这种文章,它还不如感受描述的文章,后者至少说人话。这种文章看起来很高深,但在有理论训练的人看来,立马露怯,发现作者其实对于每一种理论都缺乏系统了解。这种文风,我觉得是不自信的表现。理论没用吗?并不是。理论并非点缀,相反它有是的学术视野。面对一个事物和现象,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看,这角度,就是理论。很多先生说,不要盲从西方的新方法,要从文本出发,但他们写文章并不是没有理论,只不过是陈旧的理论。他们习惯于从阶级角度看问题,却意识不到它是一种方法。我们的文学史都是这样:面对古代或现代的小说,他们首先说小说表现了下层贫民的苦难,暴露了社会的黑暗,然而说局限在于由于时代的限制,没有能意识到阶级反抗的途径。这种阶级分析的方法,已经成为一种意识形态,让人们以为放之四海而皆准。阶级分析的方法并非一无所取,它也是看待问题的一种角度,但我们不能仅仅只有这一种方法。只要我们粗浅了解女性主义的理论,我们就可以从性别的角度分析问题。刘禾从萧红《生死场》中的女性意象出发,在茅盾的民族国家论述之外,开辟了女性角度的论述。只要我们粗浅了解后殖民理论,我们就可以观察到种族问题。萨义德从种族出发,发现欧洲文学中的西方中心问题,推翻了欧洲文学的人文主义经典论述。如此等等。理论的用处,就在于此它让我们不会从单一的角度看待问题。当时华语语系文学正在流行,在海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我让汤俏认真阅读史书美的《视觉与认同:跨太平洋华语语系表述·呈现》,辅之于读我的《后殖民理论》。她竟然一本书看了两个月,反复阅读,不懂的地方就不时来和我讨论。我让她读这本书,并不是因为这本书很完美,而是作者如何在华文文学界运用后殖民理论,提出华语系的理论。这本书是有建树的,它建立了一个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的二元对立,洞察出国内中国世界华文文学界没有意识到的中心意识。史书美论述的长处,就在于有方法,反衬出我们长期以来的无方法。但它也有问题,即以语种文学的方式来套用华文文学,并且以理论来抽象历史,随意找史料支持自己的理论。一种理论如果不能穷尽对象,那么得出的结论就是可疑的。从汤俏与我的交流来看,她从不明所以,到基本明白,到提出自己的问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一次阅读,不为学习某种知识,而是了解学术方法的运用。从此以后,她再写文章,首先会琢磨这个对象的问题意识何在,而不是根据肤浅的感受,拿来就写。理论视野的养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她现在写文章,思考的时间很长,虽然这对于她的产量受到影响,但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理论固然是一个方面,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历史感。如果说理论训练的难度,在于晦涩难懂,那么历史感的获得,就在于原始史料的获得,这需要下苦功夫。文章没有深度,常常是因为没有谈出历史的原委,没有把握深藏于其间的逻辑。我们不能从现在的眼光和感受,来谈不同时代的东西。我为了写《报刊香港》,在香港看了几百种报刊。历史的脉络和层次,就是在看材料的过程中逐渐展现的。汤俏提出,面对一个香港刊物,觉得没什么感受。我提出,因为她不了解当时的历史,这就需要积累历史史料,否则只能做一般性的描述。她的确能沉下来。有一次,我和汤俏去港大调研。作为一个爱打扮的女孩,她没有被浮华世界所诱惑,没有说要去铜锣湾商场,而是全部泡在港大图书馆里,和我一起看旧刊,看缩微。这一点我想起来有点惭愧,不过可见汤俏在学术的投入和努力。如今她写有关香港的文章,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历史意识。她会思考文本与历史的脉络所在,这当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从她所问的问题,我能感觉她的思考方向。汤俏在学术上的进步,最明显的是她自己已经能够分辨论文水准的高低,对于那些平平的文章已经不能忍受。这一点似乎很容易,其实不然,我看很多人都没有做到。这一点其实至关重要,如果你分不出好与差,努力没有方向,功夫岂不是白费。汤俏有两个领域:华文文学与网络文学。她的博士论文做的北美华文文学,我觉得她把北美文学的线索基本勾勒出来,为后人提供了分析框架。书名原来很长,我建议她干脆叫《北美新移民文学三十年》,向钱理群等人的《现代文学三十年》致敬。汤俏原来在文学所的数字信息室工作,自然接触网络文学研究,她的文章目前在这一领域也引起一定的注意。汤俏只能说已经小有成就,离她的目标还很远。她还在路上。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



      注:本公号文章刊于《文艺论坛》2023年第2期,如需转载,须经本刊编辑部授权;如需下载引用,请以纸刊或网站定稿为准


编辑:雨   知一审:刘   瑶二审:佘   晔三审:吴帼屏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

目录

(2019年)

第1期|第2期|第3期|第4期|第5期|第6期

(2020年)

第1期|第2期|第3期|第4期|第5期|第6期

(2021年)

第1期|第2期|第3期|第4期|第5期|第6期

(2022年)

第1期|第2期|第3期|第4期|第5期|第6期

(2023年)

第1期|第2期

世纪凝眸

赵卫东|李彦仪|刘飞|吴敏

起点批评

柳伟平|谭旭东|魏华莹|程光炜|周珉佳|张福贵|郭垚|郜元宝|顾奕俊|何平|吴俊|陈若谷|韩毓海|牛煜|王尧

评论百家

夏可君|罗如春|张光昕|张志忠|喻晓薇|龙慧萍|潘知常|向杰|范藻|蒋述卓|彭如诗|凌逾

新锐批评家

雷鸣|李铮|欧阳澜|汪树东|孙桂荣|张文娟|王泽正|陈培浩|徐勇|王光明

新锐之思

杜寒风|陈仲庚|汤奇云|何美|康富强|简圣宇

艺林撷英

王兴业|杨卫|周映辰

文艺沙龙

梁振华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主管单位 | 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 | 湖南省文联文艺创作与研究中心

编辑出版 | 《文艺论坛》编辑部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 CN 43-1551/I0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 ISSN 2096-6474

邮发代号| 42-31


编辑邮箱

 佘  晔丨874009234@qq.com

  刘  瑶丨2372951610@qq.com


文艺论坛杂志社

坚守批评精神 营造思想空间

追求湖湘气派 兼容百家风格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文艺论坛杂志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