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起点批评 || 李国平:孜孜不倦,静待花开——晓可印象

李国平 文艺论坛杂志社
2024-09-04


孜孜不倦,静待花开——晓可印象文 / 李国平

与晓可相识,是在2017年。有些意外,4月的一天,我在新疆参加一文学活动,手机收到短信,发信人自称董晓可,报考了我名下的博士研究生,且已通过西北大学组织的笔试。晓可说,之所以“盲考”后才联系我,并非出于自信,而是由于文学院为公平起见,将导师信息保密,在通过初试后,他才辗转获得了我的联系方式。我因在外,便让其联系博士点负责人段建军老师。又过了一段时间,晓可发来信息,称面试通过被录取了,我向他表示祝贺。如此,我们有了师生之谊。金秋时节,我们才第一次见面,一个温和谦卑的青年,交谈之余,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晓可硕士毕业考取了公职人员,4年后毅然辞职求学。用他自己的话说,年岁不小,但心中学术梦想不灭,只因家境原因,一时未能如愿。便先工作、成家,再“曲线救国”,年迂而立,有幸踏上学术之路,分外珍惜,于是“舍妻离女”由晋入陕来攻读博士学位。

坦诚而言,我在西北大学文学院带博士生,并不十分称职,不多的交往交流,倒是我在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我对晓可的了解,也很浅表,但我知道,他考博之前,已有文学原创的功底与经历,还参与了地方刊物的编校工作,且有比较系统的基础理论积累,属于难求的好苗子。他为人朴实,勤奋善学,思维敏锐,笔尖快捷。读博数年间,他能够在学业和家庭双重压力下,心无旁骛地笃定求学,并有近30万字的评论文章、小说与诗歌等作品频见各类报刊,应该说是不容易的。

作为初学者,晓可努力地拓展着自己的学术视野。记得第一次见面,我请他品尝羊肉泡馍,我们边吃边聊。晓可表示,来了陕西求学,便想集中研究下陕西当代作家。我欣然接受,并鼓励他放手去做。他即刻入手,第一个研究对象选取青年作家红柯。为了撰写红柯新作《太阳深处的火焰》的书评,晓可花两个月时间将其所有作品通读了一遍。如此,一篇万余字的评论文章很快成形,写得浩浩汤汤、荡气回肠。数月后,他又写出一篇近万字的《红柯文学图谱的五个精神场域“坐标”》,对作家一生创作进行宏阔的综论,发表在《延河》上。而红柯仅为一例,近几年,晓可重点研究并已发表学术文章的陕西作家包括路遥、贾平凹、阎安、周瑄璞等,且还在持续中。事实上,这只是他学术天地的一角,晓可的研究不仅内容庞杂,而且注重现场介入。从内容看,涉及小说、散文、诗歌等多种文体;从作家个案研究来看,既有关于莫言、冯骥才等国内一线作家作品的批评,亦有石一枫、晓苏、朱辉、宋尾等当下锋锐作家代表作品的解读。此外,他不仅从事文学评论、文化评论,还常有影视评论、热点时评文章见诸报端。他勤勉地让自己站在当下文艺发展的前沿,反复锤炼着敏锐的捕捉力和洞穿力。另外,由于一直坚持小说和诗歌创作,他的评论文章有意戒除了一些初学者在“学院风”影响下的“证明套路”,而体现了行文的“不隔”与抒情的“及物”。在他批评的行文之间,极少理论演绎痕迹,也看不出试图靠近或迎合某种理论的意识或倾向,而是追求一种不拘泥于文法而直达文学核心见出“真淳”的写作,将阅读体验与心理感受娓娓道来、诉诸笔端。我想,这与他所坚守的有温度的作品意识是息息相关的。或许,他理想的评论文章是一首韵味十足的诗,抑或一篇温润美丽的散文,而非一道逻辑演绎的证明题。这,从他评论文章的标题中便可见出一二:《莫言〈故乡人事〉:历史尘埃中的人性镜像》《贾平凹〈山本〉:秦岭龙脉上的“人”字解读》《倚徙于“绝域”与“霓虹”之间——阎安诗疆寻“美”》《时代旋涡中的“情怀史”与“生命书”——冯骥才〈漩涡里〉的心灵“非虚构”写作》《是漫步云上,是熠熠星光——纪录片〈文学的日常〉中的“诗与思”》《“想象的边界”与“秩序的突围”——新晋诺奖“双子星座”的广阔文学版图》……晓可在孜孜不倦地耕耘着自己这方绿意十足而生机勃勃的评论苗圃,让其走向葳蕤多姿。

在晓可的默默努力下,近年来开始取得一些可喜的成绩:2019年,获得了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年度达人”称号;2020年,出版了第一本评论集子《盖茨比的鞋子》,还成为了山西文学院第七届签约作家中唯一一个以评论创作为主的作者,并于当年获得了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举办的“第二届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竞赛第二名的好成绩……这些,虽算不上什么大的成果,但也足见其较好的禀赋和辛勤的付出。我们常说,厚积方可薄发,作为初入学门的青年学人,我希望他能继续坚持放宽视域,放远目光,并逐渐找寻到一条属于自己的学术道路。应该说,近些年来,晓可已经在有意识地确立几个集中的研究方向。其一为当代作家的前沿动态研究;其二为陕西、山西地域作家作品研究;其三为延续其硕士论文的“新生代”诗人的研究;其四为其博士论文选题的八十年代文学审美研究。

记得晓可在他新出的评论集的一篇文章中,写下过这样一句话:“这就是少年,少年身上拥有着追求青春的梦想,做自己的梦,走自己的路。”我希望他在未来的道路中,在熙攘纷扰的尘世,能够静心、博览、深思、广习,心无旁骛地做自己的梦,走自己的路。孜孜不倦,静待花开。这,是我对晓可的期待,也是我给他的祝福。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注:本文刊于《文艺论坛》2023年第5期,如需转载,须经本刊编辑部授权;如需下载引用,请以纸刊或网站定稿为准。


编辑:张   

一审:刘   瑶

二审:佘   晔

三审:曹志辉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

目录

(2019年)

第1期|第2期|第3期|第4期|第5期|第6期

(2020年)

第1期|第2期|第3期|第4期|第5期|第6期

(2021年)

第1期|第2期|第3期|第4期|第5期|第6期

(2022年)

第1期|第2期|第3期|第4期|第5期|第6期

(2023年)

第1期|第2期|第3期|第4期|第5期

世纪凝眸

赵卫东|李彦仪|刘飞|吴敏

起点批评

柳伟平|谭旭东|魏华莹|程光炜|周珉佳|张福贵|郭垚|郜元宝|顾奕俊|何平|吴俊|陈若谷|韩毓海|牛煜|王尧

评论百家

夏可君|罗如春|张光昕|张志忠|喻晓薇|龙慧萍|潘知常|向杰|范藻|蒋述卓|彭如诗|凌逾

新锐批评家

雷鸣|李铮|欧阳澜|汪树东|孙桂荣|张文娟|王泽正|陈培浩|徐勇|王光明

新锐之思

杜寒风|陈仲庚|汤奇云|何美|康富强|简圣宇

艺林撷英

王兴业|杨卫|周映辰

文艺沙龙

梁振华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主管单位 | 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单位 | 湖南省文联文艺创作与研究中心编辑出版 | 《文艺论坛》编辑部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 CN 43-1551/I0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 ISSN 2096-6474
邮发代号| 42-31
编辑邮箱 佘  晔丨874009234@qq.com   刘  瑶丨2372951610@qq.com  季通宙丨944749597@qq.com

文艺论坛杂志社

坚守批评精神 营造思想空间

追求湖湘气派 兼容百家风格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文艺论坛杂志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