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卌年丨赤坚:我没有小学初中高中毕业证,却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证

赤坚 新三届 2018-11-16


     老编的话:2018年是新三届大学生中的77、78级走进校园40周年。他们有怎样的高考故事?他们的校园生活如何度过?本号延续"卌年""校园""同窗"等专题,征集新三届学子记录高考历程和大学生涯的文图稿件,共同分享新三届人永志不忘的那一段如歌岁月。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


赤坚,上世纪五十年代生人,达斡尔族,1972年至1978年包头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工人;1978年至1982年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统计班学生;1982年至1992年内蒙古大学经济系教师。现居法国。

原题

改变人生轨迹的日子


作者:赤坚



四十年前,1978年9月22日,我收到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那天下午我正在厂里上班,车间办事员到我们班组通知我有我的电话,我一接,电话那头是我在邮局搞分拣工作的邻居许阿姨,她告诉我她在邮局看到了人大招生办给我的一封鼓鼓囊囊的信,应该是录取通知书。她担心往厂里递送中出差错,就“扣”下了,让我赶紧去邮局取。


因为我还没看到信,所以离开车间时没有声张,专门到母亲的单位跟妈妈说了,妈妈嘱咐我路上注意安全。到了邮局拆开信,果然是录取通知书,还有很多关于报到时的注意事项和行李签。因为是在邮局的柜台上开的信,旁边一些人就围了过来,虽然素不相识,大家都热情地祝贺我,当得知我没上过中学就考上了大学,许多人啧啧称赞。


信里的情况基本清楚了,我就给厂里打了电话。后来得知,当时厂里就“沸腾”了,有人还“讹传”成北京大学,我有朋友当即打电话给我,问我是不是北大,我说是人大。


在厂里我周边的人早就知道我的志向是上大学,而且很多人一直在鼓励我。这下子如愿以偿,他们真是由衷地为我高兴。当晚我家里就挤满了贺喜的朋友。有的朋友是从当时在邮局围观的人中得到的消息。


童年的作者


我父母生养了我们五个孩子,我是最小的。我们五人,一个是1965年前的大学生,三个是工农兵学员,我是后来考上的。“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成了当时厂里的佳话,这也是对我父母的一种赞扬。


厂里还有朋友不知道人大这所学校,当我回答考上的是“中国人民大学”时,他说我开玩笑,哪儿有这么一所大学呀?我就跟他解释,真有,在北京。


在车间举行的欢送会上,我泪流满面,用哽咽的声音作完了离别感言。我在车间里是青年人的“头儿”,我确实是有些恋恋不舍,可是大家都理解我的志向不在工厂里。在离别的车站,满满一辆大客车的人去送我,我的哥们儿事先关照我可不能在车站哭哭啼啼啊。


车间工友送别留念


列车开动前,车间主任命令我,要和所有人握手(那时不兴握手,特别是与女性握),虽然在车间里都很熟,但是和女性握起手来还是有点儿小紧张。哪里像现在,在法国生活多年,与女性行贴面礼早已是“左亲右贴很自然”。


1978年10月,我结束了六年的工厂生涯,到人大开始了人生中新的探索。到北京上大学是我的夙愿,1977年底我也参加了高考,过了初选线,参加完体检就没了下文。当时我的车间主任还埋怨我,不该在报名表的“是否服从分配”一栏中填了“否”。当时没有人大,我报的是中央民族学院,心想,不在北京的大学我不会去。


1980年班里组织到北京潭柘寺春游,同学给我租了这身衣服,全班合影,还给我照了张单人的



1978年高考后可以补填志愿,填上刚恢复的人大,应了那句话:“有志者事竟成”,圆了我到北京上大学的梦。


我这六十多年一路走来,似是个不按牌理出牌的人。因为“文革”的原因,我没有小学毕业证,没有初中毕业证,没有高中毕业证,但是我上了人大以后,相继在国内和国外有了学士学位证,有了硕士学位证,有了博士学位证。这样的“奇葩”现象,应该说也是一种时代特色吧。


大学毕业照


近年来得益于互联网,与当年人大77、78级的同学陆续有了联系,很多人当年曾擦肩而过,有的未曾谋面,甚至名字都没听说过,可就是因为共同的人大上学的经历,在网上交往、交谈,毫无违和感,就像久违了的老朋友。可以说这是人民大学给我带来的很宝贵的财富。


我一生中有很多重要的日子,例如: 娶妻,得子,出国,然而收到人大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是否可以排在第一位呢?


作者近影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推送



喜欢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人大新三届阅览室

徐建 :四十年,二十事

苗棣:一门没有上完的课

宋毅:初到中央团校的日子

陈锡文:我与中国农村50年

张小雪:当文艺兵的日子

周维平:我从草原来

何砚平:一波三折我才考上人民大学

马艺华:歌曲串起我们的校园芳华

郝荃汪建熙:财金侠侣

张河:聊聊我们班里的几大“老”

张河:我的“自助式”高考复习

张河:我们同学我们班

骆小元追忆上大学:生命复苏,心灵飞扬

骆小元忆会计行业:筚路蓝缕三十年

杨宾:岁月峥嵘忆当年

一百幅老照片里的人民大学新三届

人大新三届:命运,就这样改变了

人大新三届同学对母校的感言与寄语

张晋峰:一段难忘的经历

徐世平:经历学潮

郝荃:最开心的是帮助别人

蔡晓鹏:人大新三届校园往事钩沉

陈锡文:人民大学78级报到第一人

周其仁:在江湖与庙堂之间

郭凡生:追寻我们共同的理想

黄晓京:物非而人是——旧信札的记忆

徐建: 中国不缺当官的,

缺的是德高望重的大律师

吴思:思想的创造力

胡舒立和她的新闻专业主义实践

送别新三届学友曹征海

肖玉环:长歌当哭  送君远行

肖玉环:告别南生

何砚平:吴方有芳,愈久弥香

刘学洙:上善如水——记新闻人张善炬

孟国治:高考那年,从打入另册到跃过龙门

龚炽荣:大学时代的游泳往事

和记忆中的那个女生

李梅:我眼中的顾晓阳

李秋零:机会来了就要抓住

刘晓阳:地久天长——忆王小波

房伟:留得生前死后名

王治平:我的大学时代

吴工圣:我和我们宿舍的七条汉子

吴工圣:一路走来  知恩感恩

管士光:回望来时路

李秋零:机会来了就要抓住

北大教授牛军口述当年高考经历

庞松:我们共同经历的年代

何平:毕业时黄达老师给我题词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人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人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上山下乡

主题五:新三届人的当兵岁月

主题六:新三届人的爱情故事

主题七: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

主题八 新三届人的职业生涯

主题九:新三届人关注的话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详情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