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逝者丨"右派" 翻译家巫宁坤:死亡也一定不会战胜

新三届 2020-08-17


晚年巫宁坤


著名翻译家巫宁坤去世:

死亡也一定不会战胜





原载微信公号學人Scholar等 



经确认,著名翻译家巫宁坤先生于北京时间2019年8月10日下午15:20在美国去世,享年99岁。


巫宁坤(1920年9月-2019年8月10日)


巫宁坤,1920年9月生,中国江苏省扬州人,翻译家、英美文学研究专家。抗日战争期间,1938年,巫宁坤作为扬州中学的一名流亡学生来到了武汉,参加了军事委员会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受训三个月。


1939至1941年就读于西南联大外文系,师从沈从文、卞之琳等人,1943年赴美担任中国在美受训空军师的翻译。


1946年9月,巫宁坤成为美国印第安纳州的曼彻斯特学院唯一的外国学生。1948年3月从美国印第安纳州曼彻斯特学院毕业后,入芝加哥大学攻读英美文学博士学位,1951年,燕京大学校长陆志韦邀请巫宁坤回国从事英语教学,巫宁坤决定放弃博士学位,毅然归国出任教授。


曾为飞虎队翻译的巫宁坤在接受同胞表彰


回国之后,巫宁坤先后在燕京大学、南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等校担任英美文学教授。1957年巫宁坤被划为右派,被开除公职,送北大荒劳改农场劳动。1961年6月保外就医。1962年,巫宁坤前往安徽大学英语专业任教。“文革”期间,1970年4月底,巫宁坤又被取消职工待遇,下放到生产队劳动。1974年,巫宁坤被调到位于芜湖的安徽师范大学任教。


1979年5月,巫宁坤回北京到国际关系学院办理“右派”改正手续,继续担任英文系教授。1991年退休后,巫宁坤偕夫人和儿女离开中国,赴美国定居。



巫宁坤的翻译作品包括了《手术刀就是武器——白求恩传》《了不起的盖茨比》、以及萨尔曼·拉什迪、约翰·斯坦贝克、克里斯多夫·依修伍德、亨利·詹姆斯、狄兰·托马斯等英美名家的小说和诗歌。此外,巫宁坤在晚年还著有回忆录《一滴泪》、散文集《孤琴》等。
晚年的巫宁坤曾用纠葛字总结自己的人生:“我归来,我受难,我幸存。”经历了曲折艰难的一生,巫宁坤对于苦难表现出一种超然和豁达:

“持久的苦难决不仅是消极的忍受,而是一宗支持生命的馈赠。受难像一根绵延不断的线索,贯串着生活和历史的戏剧。或许恰恰因为受难,在一个人的生命中占有一个无比重要的地位,所以一个丹麦王子的悲剧,或是杜甫荡气回肠的诗篇,才以人生悲剧的壮丽使我们的灵魂升华。”

 巫宁坤著《一滴泪》中英文版



死亡也一定不会战胜



狄兰·托马斯 作
巫宁坤 译


死亡也一定不会战胜。
赤条条的死人一定会
和风中的人西天的月合为一体;
等他们的骨头被剔净
而干净的骨头又消灭,
他们的臂肘和脚下一定会有星星;
他们虽然发疯却一定会清醒,
他们虽然沉沦沧海却一定会复生,
虽然情人会泯灭爱情却一定长存;
死亡也一定不会战胜。


死亡也一定不会战胜。
在大海的曲折迂回下面久卧
他们决不会像风一样消逝;
当筋疲腱松时在拉肢刑架上挣扎,
虽然绑在刑车上,
他们却一定不会屈服;
信仰在他们手中一定会折断,
双角兽般的邪恶也一定会把他们刺穿;
纵使四分五裂他们也决不会屈服;
死亡也一定不会战胜。


死亡也一定不会战胜。
海鸥不会再在他们耳边啼
波涛也不会再在海岸上喧哗冲击;
一朵花开处也不会再有
一朵花迎着风雨招展;
虽然他们又疯又僵死,
人物的头角将从雏菊中崭露;
在太阳中碎裂直到太阳崩溃,
死亡也一定不会战胜。

1986年春,巫宁坤夫妇于剑桥大学
 

1993年2月,巫宁坤到芝加哥推介回忆录《一滴泪》,学生范玮丽为其举行庆祝派对


 1993年3月,巫宁坤于曼彻斯特学院演讲 

巫宁坤与李锐等合影


2011年,巫宁坤与探望他的学生范玮丽合影。背景是巫宁坤居住的老年公寓楼下,他称这里为“一室一厅藏拙处”



2012年,巫宁坤先生(中)、余英时先生(右)与安徽大学外语系63级学生李世华



延伸阅读
巫宁坤:最后的燕京大学
范玮丽:老留学生巫宁坤的传奇人生
李世华:我们的老师巫宁坤

文图选自网络,版权事务请联络编辑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昔年反右运动祭

诗人 流沙河与《草木篇》冤案

沙白斯基:永远无法平反的"右派"老师

何方:在饥饿线上挣扎的1960年

张宝林:读高汾的《北大荒日记》

张宝林:黄苗子郁风和“二流堂”的老友们

1958年,开往北大荒的右派专列

李大兴:刘雪庵与他的《何日君再来》

余琼琼:何日君再来之妻离子散

张林:我认识的几位“右派分子”

程石:难忘老乡帮我度难关

吴传斗:一个右派的“饥饿改造”

高华:1950年代知识分子的累与痛

余习广:归国留美博士"右派"董时光之死

田小野:温小钰老师的生前身后事

林昭挚友倪竞雄:她是那么鲜活的一个人

杜欣欣:母亲的歌

吴兴华:“失踪”半个世纪的天才诗人

吴同:怀念我的父亲吴兴华

吴同:追忆钱锺书伯伯的点滴往事

李榕:舅舅的故事

吴一楠:四叔的故事

渝笙:我到劳改煤矿寻访右派二舅

陈梦家:我不能再让别人把我当猴耍

彭波:悼一群寻梦人的“老板”

杨大明:悼丁望

朱启平,日本战败投降的见证者

彭令范:林昭案卷的来龙去脉

爱说爱笑爱美食的北大女生林昭

吴昊:我所知道的林希翎

于光远前妻孙历生是谁害死的?

王友琴:于光远为何避谈前妻?

王世浩:10岁那年我差点成为小右派

戴煌:巫宁坤先生回国落难记

戴煌:胡耀邦平反的第一个“右派”

李南央:我有这样一个母亲

丁东:大"右派"葛佩琦上访记

梅长钊:我的右派姐夫陈天佐

孟小灯:追忆父亲,

我能写成一本厚厚的书

陈小鹰:我的母亲亦父亲

李大兴:七号大院的青梅竹马

李大兴:谁记得一甲子前的北大今天?

汪朗忆汪曾祺:老头儿“下蛋”

尹俊骅:父亲的右派档案

张海惠:花溪水赤城山——怀念父亲

何蓉蓉:母亲,我心中那盏不灭的灯

贺越明:“另册”里的三六九等

邓晓芒:这就是我的母亲

潘虹:父亲的自杀让我超越痛苦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