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疫踪丨朱健:上海这一次没考好,下一次呢?

新三届 2022-05-22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朱健zhujian Author 朱健

 
作者简历

朱健,1956年出生。1972年入伍当兵六年。1978年退伍当工人,同年考入新疆大学政治系。毕业后先后任职新疆自治区党委、新疆交通银行、新疆太平洋保险公司。2016年退休前为太平洋寿险总公司副总经理。


原题

这一次没考好,

下一次呢?




作者:朱健



4月4日,2500万上海居民同日检测核酸,据说创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4月1号开始,我们住在浦西的上海市民,也封闭了。   

我“足不出户”,脑筋却一直在紧转。
   

脑筋,紧转什么呢?    

疫情,疫情,还是疫情。    
    

上海,连续几年作为抗疫的“学霸”。第一次让老师留了下来,重新做作业。
政府,确实灰头土脸挺狼狈的。
市民,也尝到了补作业的滋味。
    
必须承认,上海这一次在“奥密克戎”的考试中,确实没有考好。    

政府,也派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领导,向市民们道歉。
虽然,道歉“不咸不淡”,也没自罚三杯,扣个工资、奖金什么的。

但,毕竟也开了一个全国先例。
政府,向市民道歉!
还是想,知错就改的!    

上海市民,真的很好!
政府,这一次没考好。

但市民也只有当代价,一起扛了。

这一次没考好,那下一次呢?

 “奥密克戎”,这个国际幽灵,还在地球游荡。

上海,又承担着全国一半的国际航班的进出。
每天,入境人员确诊数,都在大几十人。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

“奥密克戎”,再次破防上海,是大概率的事情。



停摆中的上海


那,我们上海,该怎么办呢?

作为上海市民,政府没考好。
我们不搞“网暴”,更不干落井下石的事!
只履行一下,市民的“群策群力”、“参政议政”的权益。
我用大白话,聊一下。

政府,是什么?
政府,就是有灾有难的时候,保护老百姓。

老百姓干什么?
老百姓,什么也干不了。
只要不慌、不乱。按照政府的安排,配合好就行了。

政府的职能是什么?
就是管理!

其中,预期的管理,方案的制定和执行,这是政府十分重要的工作。

我们知道,任何资源,不管是蔬菜、食品、医疗服务,甚至是人民币。
哪怕你再充裕,如果预期管理没做好,
就会出现。一个可怕的词:
挤兑!
那,怎么防止挤兑呢?

这就要把老百姓的“预期”,管理好,减轻老百姓心理压力。
让老百姓,放心!

老百姓,怎么放心呢?   
那就回到,老百姓不放心的“奥密克戎”。
    
用科学的态度告诉老百姓,“奥密克戎”是什么?
是胖?还是瘦?
是强,还是弱?



江苏医疗队驰援上海


抗疫两年多了。此时的抗疫“病毒”——新冠,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新冠,它已经从原始病株,异化到“德尔塔”“奥密克戎”。

所以说,此“新冠”,已不是彼“新冠”了!

此“新冠”——“奥密克戎”。
它的传染速度,确实很厉害,是新冠原始病株的五倍!
但,它的毒性已经很弱了,基本上攻击不动,人的肺部了。
    
可是许多老百姓,只知道它的A面,不知道它的B面。

像上海的许多老阿姨、老妈妈们,提到“奥密克戎”,那就是谈虎色变。
“吓死人了”!“老吓人的”!

抗疫,是一个必须全民参与的社会工程。    

毛主席说过,重要的问题在于教育人民。    

如果,我们实事求是,以科学的态度,将“新冠”的原始病株、“德尔塔”“奥密克戎”,分别的重症率、死亡率,普给老百姓,老百姓一定会恍然大悟!
原来“奥密克戎”,没那么可怕!   

心理医生说,很多病,原本不是病,是吓出来的。
    


上海是一个老龄化的城市。60岁以上的老人,占全市人口的25%。

这是一个庞大的族群。    

惜命,是这个族群的特点之一。    

只有,这个族群真正了解了“奥密克戎” ,是怎么回事。
他们的心,托底了。
 “抗疫‘,这个社会工程就有了群众基础。     

再有风吹草动,社会的基本盘不会恐慌。

才不会出现“抢菜”时,上海大妈说的像是“战争”爆发时的话:
“钞票重要,还是命重要?这个时候,还拎不清!”  

说出来,也不怕献丑。
3月28号早晨,我也曾非常丢人地,参与了恐慌性的“抢菜”。
所以,才有机会听到了,上述大妈的经典语言!    

好在,我将靠“丛林法则”,抢到的三袋“上海青”,全部送给了一个弱弱的上海大妈。
我的心,才完全释然了!
才没有落下,一个“野蛮人”的不良记录!

我坦诚地揭自己的丑,就是告诉大家。
“抢购”,就像龙卷风,它会瞬间把众人卷进来。
像我这样见过世面、还算理性的人,都没有把持住。    

可见,政府的预期管理,向老百姓科普“奥密克戎” 方面的知识。
防止恐慌,防止挤兑,多么重要啊!


休克中的上海
    

我们再聊一下,政府的另一项工作,方案的制定和执行。
    

我完全相信,上海政府有大把的专家和高手。    

完全可以制定,一个完整的防疫方案。
    

可这个方案,在执行中能做到百分之百、切合实际吗?    

肯定不行!    
    

如果半个月前,有人说上海东方医院女护士周盛妮,因被自己医院机械的执行规定,拒之门外,耽误了医治,不幸去世。
    

我会第一个站出来说,你造谣。在上海,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
    

但,它确实发生了!
    

多年不看电视的我,因为上海的疫情,这几天一直在看电视。    
   

我看到,“奥密克戎”在社区扩散后。政府将相关的人,分为了四类:    

确诊、无症状、密接、次密接。   
    

而这四类人,在政府的管控措施里,都属于需要集中隔离的人。    

每天,都是大几千人的。    

到现在,这四类人累计十几万人了。    
    

政府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每天也非常辛苦。组织各种车辆,将这些人拉去方舱隔离点隔离。
    

我又通过手机视频,看到了真实拉运的过程,方舱隔离点的环境。   
    

特别是昨天,我看到了手机视频中。一对耄耋老夫妇,颤颤悠悠地被志愿者扶上大巴,去方舱隔离点时。    

我的心都碎了!
    

因为,我家也有老人。


感谢医护人员的上海小朋友

我母亲89周岁了,现在是老年痴呆,大小便失禁,不能站立,瘫痪着。
    

我马上就联想到,如果有一天,我妈也被列入无症状、密接或次密接的范围,要被拉去方舱隔离点。    

那怎么办呢?   
    

可能,她还没见到“奥密克戎”,但在运送的路上,或在方舱隔离点里。    

也会“折腾”的半死了!

    

我更不愿看到,我妈成为次生医疗灾害的成员。   

到死,还走错了门。你说这冤不冤?
    

我想,像我妈一样失能的老人、幼小的孩子、其他病的患者。    

在上海成千上万。
    

我想替这成千上万的人,发一个声音!    
    

希望政府能在防疫方案里,针对“奥密克戎”这个新的病毒,能有差异化的“居家隔离”的方案。
    

我以,我妈为场景和例子。    
    

如果,我妈被列入无症状、密接或次密接的范围。    
    

我会向政府申请“居家隔离”。
    

从硬件上说,我妈的房子是独立的门户。也没有使用集中的中央空调。   
    

同时,我会承诺,坚决遵守政府有关隔离和医疗的一切规定和要求。
    
    

并自愿以征信系统里的个人信用,做担保。

    

“居家隔离”期间,同意社区,用物理的手段、视频的手段、IT的手段,等一切手段,管理和监控我们。


南京路步行街检测核酸现场


医疗资源,在疫情期间是极为珍贵的。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如果,“申请人”经过政府验收、审批同意,成为“居家隔离”的人。   

那么这部分人,将不占用宝贵的医疗资源。

    

腾出来的宝贵医疗资源,将更多地服务于急症、重症和其他病危患者。

这将会大大地减少,医疗次生灾害。

    

这是,政府和市民的双赢。


如果,上海市勇于探索“居家隔离”,这个更加实事求是、更加人性化的防疫措施。

那么,所取得的经验,对于全国人民来说,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中国特色的防疫进步,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否则,这两年多,怎么会有一版、又一版的改进方案呢?

    

我看电视上说,现在已经是第七版了。

我相信,第八版方案,一定会针对“奥密克戎”这个新的病毒,有更多切合实际、改进的条款。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不是一个抽象的口号。
    

在我的眼里,像我妈一样的失能老人、幼儿、病患,都是活生生的人民。    

而且,他们是更应该加以照顾的人民。


静态中的上海
    

疫情中,太多痛苦的案例证明。

只要在政府的方案里,没有注明的东西。

在具体执行时,所有的人都只会机械的、不担责任地执行。

哪怕,人命关天!

    

这也是,许多地方、单位、部门,患上的懒政、冷漠、不担当的社会“新冠病毒”!

    

社会的“新冠病毒”,更可恶!

    

否则,怎么会有上海东方医院女护士周盛妮,西安临产孕妇等。

一桩又一桩,人间悲剧发生呢?


这个春天。

上海,遇到了困难。

    

但再难,也要张开双臂,在春天中,拥抱世界!

    

这才是,上海这个国际化的大都市,与众不同的责任和胸怀!

   

“精准”,敢于寻求“最小代价”,曾经是上海的骄傲。
    

每一个上海市民都希望,政府能继续坚持寻求“最小代价”。
    

我们知道,这条路很难走。    

但,路是人走出来的!


最新数据,军队和15个省的3.8万医务人员驰援上海


朱健专列

上海究竟发生着什么?

接下来还有下半场

朱健:护工陈阿姨

“小哥”快跑,今年春节不放假

朱健:小店,快挺不住了

朱健:我的“黑肚子”兄弟,

把我献给了大学殿堂


本号获作者许可分享

部分插图选自网络,版权事务请联络编辑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二维码打赏吧

新冠亲历记

胡道轨:上海小区封闭日记

徐世平:上海人心里,从来不长皱纹

苏斐:韩国女儿抗疫记,

一家四口“阳”了三人

刘澜昌:全家感染新冠!

我的香港居家抗疫实录

陶海粟:新冠感染者的美国亲体验

李良汉:生死火神山,

我是治愈出院的重症患者

李良汉:走出火神山,

回家之路近在咫尺

李晓平:一个武汉人的隔离日记

向品国:武汉围城中的医院亲历记

陶海粟:26天双阴+双非的回京之旅

孙超:回国难,难于上青天
归国记:八千里路熬和累,
还有测不完的核酸排不完的队
夏新民:在美国接种新冠疫苗
夏新民:一个武汉老人的
美国惊魂与万里牵挂
徐振康:休斯敦的惊魂日子
刘宇:一个新冠肺炎治愈者的感恩

刘宇:一千万武汉人的悲情,
十四万万同胞会记得
刘宇:你看你看,天使的脸……
刘宇:流浪猫狗,没家的孩子像棵草
护士+记者高歌《只要平凡》走红
贺建:武汉疫区理发记
王家平:我家的“逆行者”原来是“骗子”
姚天臣:一个退休老者的围城记事
梅长钊:武汉疫中生活小记
梅长钊:武汉疫中生活续记
梅长钊:武汉疫中生活三记
梅长钊:武汉疫中生活四记
梅长钊:武汉疫中回忆,
我们也涌动过殉道和献身的悲情
邵学新:在瘟疫肆虐的日子里
阳光全落在空寂的街上,感觉好浪费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40后、50后、60后的光阴故事这一代人的苦难辉煌与现实关怀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点击分享赞在看,是对我们最佳鼓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