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疫情防控战之情绪战(8):无力感的管理

RUCPSY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2022-05-12

疫情防控战之情绪战(8):无力感的管理

胡平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陷入无法解脱困境的时候,常常会有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这就是经常人们口头语言当中的“无助感“、”无力感“。记得疫情非常严重的时候,经常在自媒体中能看到病人或者病人家属在网络上的求助信息,这个时候人们最常的体验就是不知道该怎样才能帮助到他们,这是一种典型的“无力感”;抑或大家从网络上看到了丰富的世界,看到了武大的早樱开了,但是自己却因为疫情延续,不得不呆在家中或者被困守在狭小的范围内,失落与无力感的增加是可想而知的。无论来自于哪一种原因,在这样一个春天,无能为力的感觉常常浮现在人们的心头,那么在心理学上,无助和无力感来源于哪里,该怎样面对呢?



无助感和无力感的来源



在网上经常看到大家晒的帖子,常常诉说的是“无助感“,但是仔细查阅心理学的专业文献,作者才发现,心理学中的无助感通常是固定的与“习得性”联系在一起,也就是大家熟知的“习得性无助”,除此以外,好像很少有研究者研究“无助感”,但是更多的研究是关注在“无力感”。那么无助感和无力感有什么区别?

猜想一下,可能无助感是指自己没有得到别人帮助,或者判断自己得不到别人的帮助,产生的一种孤独无助的感觉;而无力感,则是指自己无能为力的感觉,因此按照心理学研究的主体性而言,无力感可能是一种稳定的心态或者体验,成为研究对象才是合理的,而无助感可能取决于问题或者求助的对象,因此无助感无法成为一个稳定的研究问题。那么“习得性无助“为什么会成为一个研究对象呢?因为习得性无助,强调的是当人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后所产生的一种无能为力、 听天由命的心态。研究者可能更看重这个过程是“习得性”的,而不是生而有之的,所以从文献中发现,对比之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心理学研究者用“习得性无力”来替代了“习得性无助”。其实无助感的结果,也是无力,尽管无助隐含了对周围环境的失望,但是其实结果就是没有其他资源来帮助面对,最终的结果是自身的无力。因此本质上,尽管无助无力词语上略有不同,但是都掩盖不了无论哪一个词语都同样表达了人们对境况无解、无能为力的感觉。

大家都知道,习得性无力(采用大家现在更多的说法),是来自于积极心理学创始人之一塞利格曼等人经典的实验。他们通过对狗的电击实验发现,动物在有了“某种外部事件无法控制”的经验后,会产生一种习得性无助感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会使动物表现出反应性降低等消极行为,从而妨碍动物后期面临新境况所需要产生的新的学习行为。关于习得性无助感的产生,塞利格曼他们认为,其形成可分为四个阶段:1、获得体验。努力进行努力反抗,但是都没有达到期望的状况,这被称之为“不可控状况”。在这种状况下,个体会体验各种失败与挫折。2、在体验基础上进行认知。这时个体会感到自己的反应与结果没有关系, 产生“自己无法控制行为结果或外部事件”的认知。3、形成“将来结果也不可控” 的期待。“结果不可控”的认知和期待使个体觉得自己将来对外部事件也会同样的无能为力或无所适从,自己的反应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都是无效,前景无望,即使努力也不能取得成果。4、现在不可控、结果不可控以及将来也不可控,就是使人表现出动机、认知、情绪上的损害,最终影响后来的学习及行为反应,也就形成了个人内心的无力感,因此也有的研究者认为,无力感逐渐会形成一种稳定的人格品质,逐渐人们开始放弃斗争、放弃控制、放弃对结果的期盼。

现代社会生活中,导致人们无力感的来源有非常多,有来自环境因素,有来自于消极事件,当然也有来自于个人的归因风格。这次疫情所带来的无力感通常表现在前面两种。医疗资源的短缺、交通的限制、物质资源的缺乏,都是环境因素,而这些因素所形成的障碍人们没有资源去解决,去应对,人们也不知道该向何方去寻求资源,所以形成的无力感就非常强。在武汉封城的前几天,人们看到网上很多求助信息但是没有消息、没有资源去帮助,就会产生替代性创伤,本质上就是一种无力感,从而形成的悲伤以及痛苦;影响人们无力感的第二个来源就是消极事件。比如春天来了,山花烂漫,正是踏春的好时节,但是人们被封闭在家中,所有的信息来源都要求大家呆在家中,这也是一件消极事件,影响人们的心情;当然影响人们无力感的第三个来源就是错误的归因。比如这次疫情的起因现在尚不清楚,还有待科学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但是人们总是期望有一个理由去解释这次疫情的来源是什么。当人们归因到大自然、一种无法认知的病毒、人们无法控制、也没有特效药,这个归因方式就比较让人得到无力感的感觉,因为我们面对未知,实在是无能为力,只能点点滴滴地试着面对它、试着接受所有的后果。

当然对于这次疫情无力感的直接形成而言,现代媒体起到了放大无力感的作用。首先,新媒体带来个体精神上的自由性与现实生活中的强烈反差,不仅会带来个体的分裂感,还会带来个体力量的削弱。人人都是一个新闻台,网络信息的易发布性、同质性网络群落的内部精神支撑泛滥,很容易使得个人更容易逃避在网络环境里,成为网络寄居里的强者、现实里的无能为力者。其次,新媒体带来的海量信息量与个体现实可能性之间的反差也会导致个体的无力感。现代社会,尤其这次疫情中,个体面对的是前所未有的海量信息,他可以看到各个领域各个阶层无限丰富的信息展示,但其现实可能性却并未同比例增加,相对而言,因为交通的限制,他的现实空间反而急剧缩小了。第三,新媒体环境下的个体面对信息的主动感与其现实力量的对比也会带来个体的无力感。人们每天都在加工新的信息,选择和删除一些信息,每个人都是网络空间中的“王者”,但是现实上,连个口罩可能都买不到,这种对比会放大无力感;最后,新媒体环境下个体无论如何大声疾呼,现实中都没有行动的支撑,当需要行动去解决问题的时候,网络的无能就会带来个体的无力感。当然,无力感并不是网络和自媒体本身带来的,但是网络信息泛滥、自媒体虚假难辨的信息,都会放大人们的无力感,从而产生抑郁和悲观的感受。



无力感的后果



前面谈到塞利格曼提出了经典的“习得性无力”,发觉这种无力感影响深远,进而发现无力感让人悲观等,对人和社会没有任何建设性,因此转而开始探索人们怎样才能更为积极,更为阳光,转向积极心理学的推广和建设,鼓励人们积累自己的心理资本,做最好的自己。那么无力感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

首先无力感会让人期望未来的结果是消极的,是不可控的,甚至会让人觉得自己特别想避免的结果将要出现,这就是所谓的无力感期待,因为自己的行为改变不了未来的消极结果。当人们失去了希望,那么所有的行动可能都缺少动力,所以无力感会让人们逃避,失望,最终会怨天尤人,等待不好的后果出现。

无力感第二个负面的后果是会影响人们的情绪。因为消极的结果、稳定和失败的预期、挫折来源于自我,所有的这些负性归因都会影响人们的自尊心,从而导致抑郁、导致悲哀情绪,甚至是自杀、缺乏积极性、缺乏感情、精神运动障碍、睡眠障碍等等,而这些负面的情绪反过回来又会强化这种无力感,使人们无法摆脱。

无力感第三个负面的后果是会影响人们的认知。无力感的人们关注的也通常是消极的信息、不积极的认知加工,很难去激活认知加工的质量。

所以从整体上来看,无力感会影响人们的认知、情感、意志的全方位,造成的损害性是非常严重的。当一个社会中大多数的人产生无力感的时候,社会的机能会受到伤害,这个社会会充满迷茫和缺乏动力,反过回来这个氛围又可能影响到这个社会中所有的人。



管理建议



一个人缺乏动力,或者一个社会缺乏动力,都意味着这个人或者这个社会遇到了危机。无力感通常是一个人或者一个社会出现严重危机的重要预兆,所以需要管理。

1. 调整认知方向。人生中挫折无处不在,成长过程本身就是很艰难的历程,无力感非常重要的条件是人们把失败归结为天定的、自己无能为力的,无法改变的这一个过程,所以改变认知方向,调整归因过程是改变无力感的重要手段。尽管人生充满挑战,但是风雨过后必有彩虹,如果人们永远保有希望,无力感就不会伤害到人的内心。如同《肖申克的救赎》,经历了那么多年的冤狱,总有迎来自由的那一刻。

2. 确定良好的情绪和心态。很多时候人们对结果的失败感,是因为自身的价值、情绪或者心态过于聚焦在一个焦点上。放大注意的焦点,无力感也自然就消失了。

3. 储备资源,维护心理健康水平。无力感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面对挑战,内心心理资源匮乏,无法应对环境或者任务带来的压力,所以时刻储备资源,调整好自身心理健康水平,有问题来的时候自然也就自由应对。

注: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文化比较视阈下的中西思维方式的文化差异”(项目号19ZDA021)成果之一;作者胡平,中国人民大学理学院副院长、心理学系主任,第二届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文化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心理科普专业委员会主任。

文字/胡平

图片/网络

设计/李琛

 出品/心理学系新媒体中心


相关推荐

把握住社会心态主阵地,打好疫情阻击战之情绪战

疫情防控战之情绪战(1):恐慌管理的理性思考

疫情防控战之情绪战(2):愤怒管理

疫情防控战之情绪战(3):无聊情绪的应对

疫情防控战之情绪战(4):社会性抑郁管理

疫情防控战之情绪战(5):怨恨管理

疫情防控战之情绪战(6):倦怠管理

疫情防控战之情绪战(7):孤独感管理


更多往期回顾

疫情防控阻击战之员工篇:居家隔离如何做好心理保健

哀伤的另一面:痛苦并成长

疫情防控不能松劲的心理科学依据

写作:一种疫情下缓解焦虑和哀伤的自助方式

疫情后续社会心态发展趋势及应对

疫情后续阶段公众的不良社会心态及其调适

肺炎时期的亲情管理

疫情防控阻击战之组织篇:听心理学HR聊聊复工在即的那些事儿

如何理性的应对网络谣言?

疑病及自我调节

抓住疫情防控契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孤独感及自我调节

如何在疫情来临时保护好家中的老人

新型肺炎阻击战中,企业员工应关注三项修炼

一位心理学教师给丈夫的来信

“四分之三现象”——为了顺利度过下一个14天,你不得不关注的问题

一线抗疫群体心理健康防护建议

高风险医护人员家属的心理防护

少出门、少出门、少出门——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面对新型肺炎的中庸之道

新生婴儿及其家庭在疫情中的身心防护

疫情防控不能忽略的几件心理大事

我们都是一家人——给被隔离的人们更多的关爱

如何防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议

疫情之下,莫让孩子染上恐慌

心理指南:被病毒感染后,我们可以怎么做?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官方订阅号

「人大人心」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