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灵与命

星空与内心 星空与内心 2020-09-13

难以被重复却无比真实的,是灵;无法改变并影响深远的,是命。 

在人们认识的物理世界中,人只能经历一个真实的世界、一个明确的世界:概念的边界是明确的,不会出现永恒不破的矛盾,每一个具体的矛盾都会有一个对应的解决,或是暂时的幻觉,或是在一个更高的层面发现新的统一;同时,一切的因果在认识中也是闭合的,有因必有果,有流必有源,一切都将真相大白。

但这并不是“我”所经历的世界。

“我”——一个面对生活的个人,在日常中会疑惑、会迷茫、会迷失,也许这些在历史的长河中终会被克服,可作为一个此时此刻有限的存在,“我”可能根本无法立刻触碰到“克服”的到来,甚至只能含恨而终。

而在面对选择之时,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当场知晓万事万物的因果联系,都只是依靠着残缺不全的线索,或挣扎或平静、或犹豫或果断,将未来交给了现在这个不知道那时具体情况的自己。

是的,人并不只是在体验一个自己能够完全掌控,一切都如最初预想般发展的“理性”世界——那个过去、现在、未来,此地与远方都遵循着已经认知到的相同规律的世界。 

总有些东西,会突然闯进生活之中,人也就在这不经意间改变了。一切可能是如此的偶然,以至于“我”只能独自承受——承受自己选择的压力,以及“选择”在未来给自己带来的种种。因为每一个人都不尽相同,过去与未来也不完全一致,所以自己的感受别人没有办法完全体会,而“选择”带来的必然也不可能完全与预期一致。

灵与命,两项无法被理性完全涵盖的奇异点,不可避免的,在人的一生中反复的黯淡和显现。

面对灵与命,产生了两种不同于理性活动的面对倾向——感受性的和法则性的。

感受性的代表是审美活动,像伴随潮起潮落的舞蹈,品味反复无常中的感动和遗憾。艺术活动多为此类,人走进画廊,翻开小说,观看电影,并与其中描述的情节产生共鸣,回想起生活中与之类似的种种,走出去、合上书、离座去,将那份逐渐模糊的体验带进当下,直至下一次活动的开始。

而另一种——法则性,则更加的强力和持久。这要求一个人,活成件艺术品;或者说,艺术品只是来自于这种生活倾向的流溢,其中最为经典的就是宗教状态。被宗教信仰击中的人,会将灵与命的影响散射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为此建立起自己一生所遵循的一系列法则和规范。

灵与命是这些法则的开端,在宗教中被称为皈依的事件,而法则将会强化信仰者对于灵的敏感程度,从而深刻改变相信者对于命的感悟。 

虽然面对灵与命,有两种看似稳定、可重复并且有迹可循的对待方式,好似只是某种弱化的理性,是未知还未转化为已知时的过渡。但从某种角度上,灵与命是完全独立于理性的,而且比理性思考更为原始和普遍。

只要人不是全知者,未知就会永远伴随;只要终结还未降临,选择就会摆在面前。

此时,灵与命的问题就会在不经意间出现,两种处理方式也会与之伴随。

毕竟,每一个凡人在生活中,都踏在两个世界的边界上,一边是努力拓展和保持的理性世界,而另一边是灵、命的冲击与呼唤;反复的思考和非理性的冲动,在一次次不可撤销的选择中,塑造了每一个活生生的人——

那,就是你和我。



声明:音像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历史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