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的回信丨八获金牛奖!全市场仅有8人,谈谈汇泉基金和梁永强
公募基金是一种普惠的投资方式,是非常适合普通老百姓的理财工具。真正对于投资有更多经验和理解的人,能够为老百姓进行长久的理财,并且持续把这个事情做下去。
--梁永强
近一段时间,多位明星基金离职,笔者感伤的同时,也不得不停止几只相关产品的定投。
这引发了笔者一个思考,什么样的产品适合长期投资。
思来想去想到一个维度,个人系公募可能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一般而言,个人系公募多由行业大佬或前高管牵头设立,在投研方面自然有保证。
另一方面,个人系公募股权结构简单且合理,核心成员往往持有较大比例,个人、公司和投资者三者利益深度绑定,这就带来了稳定性。
这几年快速崛起的个人系公募有睿远基金和泓德基金,大家应该也可以感受到它们与“体制内”公司的不同。
市场上除了睿远和泓德之外,另一家被看好的个人系公募基金当属汇泉基金,这家公司虽然成立时间不算长,但是大佬云集,未来有较大潜力。
一地基毛团队借汇泉基金发行新产品汇泉兴至未来一年持有(A: 014825 ,C: 014826)的契机采访到了汇泉基金创始合伙人、总经理、主动权益负责人梁永强。
梁永强2002年就已入行,是行业内最为顶尖的基金经理之一。目前全市场在任基金经理2916人中,获得金牛奖8次(含)以上偏股型基金经理仅有8人,梁永强就是其中之一。
2010年,他管理的华商盛世成长以7个百分点的优势力压王亚伟执掌的华夏大盘,问鼎年度偏股基金冠军。
大佬含量最高的基金公司
汇泉基金可以说是整个行业“大佬”含量最高一家公司,核心合伙人金融从业平均年限在20年以上,且具备大型公募基金公司丰富的管理经验。
公司核心合伙人的专业投资背景非常资深,涵盖了主动权益投资、量化策略投资、固定收益投资三大领域,核心投研团队成员共斩获15座金牛奖。
董事长孟朝霞:南开大学经济学硕士,曾任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国联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拥有24年金融从业经验。
总经理梁永强: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曾任华商基金投资管理部副总经理、量化投资部总经理、公司副总经理,公司董事、总经理。拥有19年金融从业经验。
董事杨宇:南开大学经济学硕士,曾任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Smart Beta及量化投资首席投资官。拥有23年金融从业经验。
督察长(督察员)寻卫国:天津财经大学会计学博士,曾任中国工商银行总行资产托管部处长、广发银行总行资产托管部总经理、华泰保兴基金副总经理、恒泰证券资产托管部总经理。拥有20年金融从业年限。
孙海忠(固收总监):也是拥有19年从业经验的老将,曾任海富通基金副总经理、融通基金总经理助理兼固收投资总监、平安资管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等职务。
注:梁永强(左)、杨宇(右)
2021年7月20日,汇泉基金发行了自己首只公募产品--汇泉策略优选,产品由曾揽获8座金牛奖擅长主动投资梁永强和曾揽获7座金牛奖擅长量化投资的杨宇共同管理。豪华管理团队和“主动掌舵,量化护航”的特点,让汇泉策略优选成为当时市场上最为耀眼的明星,最终募资接近35.77亿元。
同年9月28日,汇泉基金发行了自己的第二只产品汇泉臻心致远,这只产品由梁永强担纲发行。
上文提到,汇泉基金近期正在发行自己的第三只产品,汇泉兴至未来一年持有混合。
如果细品3只产品的名字,“策略”、“优选”、“臻心”、“致远”、“兴至”、“未来”,可以感受到汇泉基金对于它们就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用心。
对于汇泉基金的发展速度,高管们其实非常佛系,按照规划除了权益产品之外,未来还会布局固收、FOF等产品,但是核心是公司的投资管理能力建设。
就像梁永强说的那样,“投资管理能力是公募基金最核心的竞争力。做投资实质是在做资产的定价,而市场给你多少资产,实际上也是对你的管理能力的定价,时代和社会对所有资源的匹配总体上非常有效。公募发展了23年,站在某一个时点,都觉得有很多问题,但回头来看,发展路径非常清晰。资管行业发展太快,最大的挑战在于我们自身能力的建设,能否跟上行业发展的速度,这是最核心的挑战”。
梁永强的“知行合一、言行合一”
梁永强是行业大佬,他最吸引笔者的不仅是非凡的成就,还有与之形成反差的简单的工作履历和投资上的“知行合一、言行合一”。
梁永强仅有两段工作经历,第一段是华商基金,第二段就是目前的汇泉基金。
他自2004年7月进入华商基金一直到2018年辞职,足足待了14年,曾任华商基金投资管理部副总经理、量化投资部总经理、公司副总经理,公司董事、总经理,现任汇泉基金创始合伙人、总经理、基金经理。
大家知道,公募基金是浮躁且残酷的行业,业绩好的想着跳槽追求“钱途”,业绩差的又会被“优化”,像梁永强这样业务能力出色又专注于工作本事的人少之又少。
而和梁永强打过交道的人,都能够感受到他身上的安静和谦卑
在投资方面,梁永强给笔者最大的感受是“知行合一、言行合一”。
我们此前给大家分享过,要了解一位基金经理,可以先大量阅读他的访谈,再结合持仓来着分析。
因为优秀的基金经理,一般都有自己较为清晰的投资逻辑并对此充满信心,一方面不会怯于跟别人分享自己真实的想法,另一方面又会坚定贯彻投资策略。
例如在本次采访中,梁永强表示,结合当前市场的他较为看好农业、券商、军工、医药和新能源。
农业:特别关注种子板块,由于其估值相对较低,目前处于商用拐点,粮食安全对中国至关重要,当下的种子类似三年前的芯片,值得高度重视。
券商: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中间位置。随着政策刺激,与资本市场对中国发展的重要地位被定调。
军工:行业板块估值无明显泡沫,部分指标也指向行业景气度提升,是国家中长期重点建设的方向,因此我们仍然积极挖掘相关机会。
医药:在集采的打压下,行业仍然在下行通道。但在众多细分板块中,创新药最具价值,中国创新药过去十年进步惊人,符合国家发展需要。
新能源:新能源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绿色电力、电网升级和储能等。当前渗透率较低,处于快速增长区。中长期仍然有大空间。除此以外,核电也符合新能源方向,预计市场重视程度将升温。
我们通过分析他管理的汇泉策略优选混合,也确实在这五个领域有所布局,这就是“知行合一、言行合一”。
另一种“知行合一、言行合一”体现在对自己的复盘。
优秀的基金经理非常自信地面对自己的过去,因为定义投资的成功和失败并不是那一串数字,而是贯穿其中的过程,是否严格遵守自己的投资框架,是否坚持自己的投资逻辑。
而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就是这位基金经理风格是否没发生漂移。
在去年10月份的一次采访中,梁永强毫不避讳地总结了自己过往成功、失败的投资案例。
“在2010年选择新兴产业、2013年选择文化传媒、2014年选择军工,这三个投资案例都很有代表性,前两个是比较愉快的过程,第三个的过程体验则不是太好。这几个案例形成的共同经验是,未来潜在价值的实现过程,可能会有时滞的问题。
在这些案例中,时滞都体现得比较充分。像新兴产业,时滞大概不到半年,后来真正起来的时候也挺快;文化传媒也是前面投了半年多,大家都觉得这个方向没太多机会,但半年后特别热闹,在一年时间涨了大概好几倍。而军工,军改和军工体系的改革是两个很核心的节点,这两个节点都比原来预期的推迟了很长时间,但从2017年和2018年开始,再看这个行业,实际上很多变化都实实在在在发生。但由于时间后移,导致投资和市场认知实现之间,存在更长的时滞,经历这个过程就会更煎熬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梁永强2014年选择军工,他是发自内心看好军工,曾斥资近千万购买自己管理产品,只是可惜的是他没有等到开花结果的那一天。
离开华商基金后,梁永强进行了2年时间闭关修行,花了大量时间读书,把自己前期的很多投资框架做了更好的总结,他对这段时间的总结是学会了如何把不同周期变化的过程融合到自己的投资框架中。
我们也看到梁永强重返江湖之后投资上有了一些较为变化,除了保持挖掘行业机会的“梁氏”风格,还在资产配置更加均衡。比如说汇泉策略优选精选的前十大重仓股就分别来自农业、券商、军工、医药和新能源等五个行业。
这样资产配置的一大好处就在于降低基金产品的波动风险。对于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转变,梁永强在采访中也有所解释。“过去我们说的资产管理,更多是从产品提供者的角度,向投资者提供产品和投资能力,往往更多考虑投资方向的增长空间,却忽略了客户体验。而财富管理更大的出发点是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他的需求是什么,尽可能提供跟他相匹配的产品,更多考虑的是客户体验”,他说到。
采访实录:
谈汇泉基金:业内首个将主动投资和量化投资深度融合
问:与其他管理机构相比,汇泉的投资框架有什么特点?
梁永强:汇泉基金打造业内首个主动投资和量化投资深度融合的,以价值为核心要素的投资框架体系。
主动和量化各有优势:主动投资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深度研究寻找未来行业和企业的增长点,判断个股投资价值,其劣势在于缺乏研究的广度,投资策略一致性不足。
量化投资的优势在于,善于处理海量数据、能够实现对投资的全覆盖,有很强的纪律性,其劣势在于缺乏研究的深度和前瞻性。
通过主动和量化的深度融合可以实现存优补短、互相加持的作用。
问:公司备选股票池是如何确定的?
梁永强:公司实行三级股票库管理制度,对各级股票库的形成、维护和投资比例都进行严格管理。
备选股票库采用多因子模型综合评价打分模型,对上市公司进行定期全面评价,包括公司基 本面、分析师一致预期等,筛选出各细分行业的龙头和优势公司,形成公司备选股票库;
精选股票库是在备选股票库的基础上,行业研究员通过定期实地调研和产业研究,结合公司的 估值情况,筛选出重点覆盖的优质公司,形成公司精选股票库;
核心股票库是在精选股票库的基础上,由基金经理和研究员共同研究并经过投委会讨论通过后产生。
三级股票库分别具有不同的投资比例权限,并进行及时维护。
在股票库的形成和维护过程中,基金经理、行业研究员和量化研究员在投资逻辑方面进行持续深入的交流和沟通,以保证股票筛选模型的效度和广度。
过程中,股票库中的股票需要量化和主动团队的共同认可,量化团队需要对各级股票库中的所有股票进行全维度实时监测,对精选股票库和核心股票库中的股票需要行业研究员进行长期、深入的跟踪研究,以保证研究团队对投资的有效支持。
问:汇泉基金的风控体系是怎样的,将以何种策略控制产品的回撤?
梁永强:汇泉基金针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合规风险等各类风险,制定了完善的监控和防范措施。对组合仓位、行业集中度和股票权限有明确授权体系。
量化团队将实时对旗下基金做业绩归因、市场和基准偏离度分析,通过对市场中位的偏离实时考量基金持仓水平,同时协助主动团队进行实时持仓组合分析与管理。
在实际配置中,汇泉亦会基于行业和个股的性价比分析综合考量个股选择,把握估值的 “温度”,规避估值过高且业绩暂时未能跟上的标的,将回撤控制思想贯穿于投资全流程。在市场整体下行的时候,可能通过适当降低仓位控制回撤。
问:汇泉基金投研团队的价值观和团队配置是怎样的?
梁永强:汇泉基金倡导合伙文化和长期激励机制,追求长期稳定的发展战略。汇泉基金的治理结构,决定了公司董事会与经营层目标一致,公司员工和客户利益一致。基于持有人利益优先的原则,汇泉基金搭建了优秀的投资研究团队,全面覆盖主动权益、量化投资、固定收益三大领域,每个领域均由行业资深专业人士掌舵,三位一体、交叉赋能。
一个成熟的投资体系,基本上要经历三个完整周期
问:您从业经历很长,能否先简单谈谈您的过往经历
梁永强:其实我的经历比较简单,到目前为止只有两段工作经历。第一段是2002年硕士毕业后就加入了华商基金,一直在那里工作到了2018年。在差不多17年的时间中,经历了华商基金的筹备期,2008年开始做基金经理,并且在最后做到了公司的总经理。之后我休息了两年,花了很多时间读书,也把自己前期的很多投资框架做了更好的总结。之后就参与到了汇泉基金的筹建的过程,这中间也有不少空闲的时间,我基本上都用来读书学习。
问:您从2008年开始就做投资了,是A股市场上投资年限比较长的基金经理,能否谈谈这些年来您投资框架的演变,以及您今天是如何做投资的?
梁永强:我是在2011和2012年的时候,开始思考自己的投资框架。那时候对海外基金经理的方法论和访谈看得比较多,发现一个基金经理构建出一套真正成熟的投资体系,基本上是在45到50岁左右。这时候会有10年左右的行业研究经验,对一些行业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对实业也有了比较深入的认知。在投资上,基金经理也会经历至少三轮的周期,在每一个周期中都需要解决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行业的选择、个股的选择和大类资产配置。从而形成了相对成型的投资框架。我们看到海外优秀的投资大师,基本上都是50岁左右才真正成立自己的投资基金。
我在2011和2012年的时候,就思考如何站在公募基金的角度做投资,对于资产配置、行业配置、个股选择这三个最核心的问题,都是分段解决的。在最初投资的2009到2011年这一段,我的投资框架主要以行业选择为主,每一个行业方向上的持股数量都比较多。站在2011年底去看当时的组合,持有的公司大概有大几十个,公司之间表现的分化很大。有些公司表现很好,也有一些公司表现很差。
到了2012至2015年,我就思考如何在行业选择不变的情况下,解决个股筛选的问题。这就需要对上市公司做贴身的跟踪。那时候基本上对二十多个核心持仓的公司,保持了非常紧密的跟踪,每年调研和沟通的次数超过了10次以上。这样跟踪下来,一方面对公司基本面的持续发展不断了解,另一方面也能看到公司在如何应对产业的周期变化。这时候就建立了对企业的深度理解。而站在那个时点看我的组合,持仓的公司从大几十个下降到了二十多个,集中度明显提高。当然,到了2014和2015年的时候,中国经济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我当时把军工作为一个产业方向进行投资,投资框架又回到了偏早期的那种产业方向性投资上,但是我对于个股的深度研究和认知是不断持续在做的。
这两年有一个难得停下来的机会,更多去思考周期的变化,不仅仅产业有周期,资本市场也有周期的变化,我们看到市场中不同类型机构的发展,也是受到周期变化的影响。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把不同周期变化的过程融合到自己的投资框架中。对于周期的理解,会始终贯穿在我的投资体系中。
行业配置是基于现在和未来的桥梁
问:您前面也提到,对于周期的理解,会贯穿到您的投资里面,能否谈谈您对周期的理解?
梁永强:周期的变化,如同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经济的活动有春夏秋冬的过程,市场的情绪也会经历春夏秋冬,导致定价体系出现周期性的变化,在不同的“季节”中,定价的差距会比较大。
每一个投资方向,都会经历周期变化的过程,在感受周期的时候,最深的指标是气温的变化,温度是反映四季的核心指标。在投资里面,温度就是估值水平。我们根据估值的水平,判断整个市场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周期,再叠加产业的周期后,就能把盈利增速和估值划分到不同的区间,对应不同的风险收益特征。当然,公募基金也要考虑自身负债端的特性,每天都会面临申购赎回,需要将自身的约束条件和市场周期相结合在一起。
问:能否谈谈您是如何做行业配置的?
梁永强:行业配置主要基于你对未来的理解,投资是搭建现在和未来的桥梁。我们要判断未来整个经济的大致状况,把未来的经济结构和今天做一个对比,知道哪些行业的占比会提高,哪些行业占比会缩小。在现在和未来之间,所有的资源分配都会朝着经济份额扩大的那些行业方向走。
所以投资始终需要不断对标,我们一定要想十年以后我们的生活场景是怎么样的,哪些东西会变多,哪些东西会变少,中间的结构差异和变化在哪里。
我们做过去和未来的对标时,有一个很好的参照物:政府对未来规划,包括五年规划、十年规划这类。他们会站在更高的位置上,对所有的产业有更清晰的认知,政府的长期引导,需要投资者特别重视。
此外,我们还需要重视产业工具的变化,每一个阶段我们生活方式最大的改变,都是愿意产业工具的不同。从电力时代到信息时代,互联网从PC电脑时代转向了移动端,再到今天的万物互联,这背后都是产业工具演化的过程。
投资就是用时代发展特征来定义自己的过程。时代发展的特征,集中体现在产业工具的演化。通过产业工具的变化,不断迭代我们投资方向的演化,在这个演化过程中,去寻找未来社会资源需要加大配置的方向。本身资本市场就具有社会资源分配的功能,围绕这个角度去做投资,大概率能获得超额收益。
道、天、地、将、法五个维度评价企业
问:在个股选择上,您会如何进行筛选?
梁永强:在一个好行业里面,我们要找到一个好的团队,这里面有三个层面:1)目前做得怎么样;2)团队的方法体系怎么样,包括对行业和社会演化的判断方法,体系很重要,是偏中长期的东西;3)团队领导人的使命感是什么,领导人做这个事情是为了中期目标还是长期目标,这决定了团队在这个方向上能走多远。
孔子说过,评价一个人有三点:视其所以,看他现在怎么样;观其所由,看看他的路径和方法体系怎么样;最后就是察其所安。看他的心境是安住在什么方向上。
评价企业我会从《孙子兵法》中的“道”、“天”、“地”、“将”、“法”五个方面出发。道代表一个企业的使命,天代表产业方向以及社会演化的方向,地代表企业的资产质量和产业布局,将代表管理层团队,法代表企业的制度框架。
通过这五个层面,我们要把最能代表未来的优秀团队筛选出来,这个过程有点像种田。
问:对于“道”、“天”、“地”、“将”、“法”这五个方面,要全部满足很难,您有没有优先的排序?
梁永强:这五个方面如果都满足的话,一定是质量特别好的公司,市场定价不会差,我们至少要知道好公司在哪里。
如果要说排序的话,一个企业的“道”是最核心也是最长期的,是一个企业对自己使命感认定的问题,使命感也会决定一个企业对长期的坚持和短期的平衡。在筛选过程中,每一个方面都要做一个牵引,通过这五个方面通盘去评价一个企业。
道会反映在管理层和股东的利益一致,比如说过去半年多出现了许多大股东增持和上市公司的回购,这就为我们的筛选提供了一个角度。地是经营成果,可以从对公司财报数据的分析中看到。要完全符合这五个条件的公司很少,但是某一个维度的不足,恰恰能让我们找到黑马或者灰马。关键在于,企业有没有意愿、方法和路径去改善自己不足的地方。黑马或者灰马变成白马的过程,能给我们投资带来比较高的价值。
问:现在上市公司数量越来越多,你怎么进行公司的筛选?
梁永强:刚才说过,投资是基于未来看现在,所以一定需要行业选择做牵引。在有了行业的牵引之后,我们再通过自下而上的“翻石头”找公司。由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也需要考量自己发展方向和空间的问题,也可能会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业务的转型,并且需要对产业空间的变化做出判断。这一点就和前面说的行业选择形成互补。投资中,始终要非常重视“天时”,“天时”决定了估值。如果一个企业连续几年的业绩增速都非常好,我们一定要反推,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个结果,有没有我们没有考虑到的方面。
问:能否分享一个有代表性的个股案例?
梁永强:可能大家对我了解比较多的,是很早就持有了一家光伏制造企业的龙头公司。这家公司刚上市的时候,也是整个光伏产业最差的时候,当时做上市询价的时候,有意愿的机构特别少。我正好从2010年因为看到国家七大战略新兴产业的规划,就对新能源产业关注很多。又看到了2011到2012年的行业发展低谷期,包括此前的光伏龙头企业也遇到了特别大的困难。这家公司正是在行业一片哀鸿遍野中上市的。
从“道”的角度看,公司的团队是很有使命感的一批人,他们的目标是让成本每年下降15%,使得全球更多的地方都能用到光伏能源,这是一种很强大的使命感,而且创始人自己的利益始终和企业捆绑在一起。
从“天”的角度看,无论是国内还是全球,新能源都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只是短期面临了一些周期性的困难。
从“地”的角度看,公司在硅片环节形成的优势很强,只是市场并没有关注到而已。
从“将”的角度看,公司的团队能力很强。
从“法”的角度看,公司在企业管理、厂区管理上都是非常规范的。
在我的选股框架中,这个公司的五个维度都非常符合标准,而市场对于“天时”这一块不太认可,觉得光伏是一个很差的行业。当然,如果公司那时候没有做IPO,没有融到资,最后的结果可能也不太好。恰恰是通过公司的团队和资本市场融合,最终取得了比较好的结果,才会有今天这家全球光伏制造的龙头企业。
用看管理层眼光看待自己的护城河
问:在构建组合的时候是怎么做的?
梁永强:在组合管理上,也是不断总结和思考。在我过去的投资生涯中,组合的集中和分散都经历过了,今天我相对来说会往一个更平衡的方式去管理组合。我们每一个极致的选择,就会对边界的理解比较深刻。对于边界有了深刻的理解,就会去考量怎么做是一个性价比更好的过程。在组合管理的框架上,既要坚持长期的方向,也要考虑中短期的制约因素。
问:如何看待既要承担总经理的管理职责,也要承担基金经理的投资职责?
梁永强:在汇泉基金,每个人都有清晰的分工,在管理方面大家是比较默契的,相对占用我的时间精力会比较少,未来我更多的精力会放在投资上。
问:作为一名从业时间很长的基金经理,如何看待自己的护城河和竞争优势?
梁永强: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也经常去想,评价自己就像我去评价一个团队的三个方面:今天的自己是什么样的;是什么形成了今天的自己;自己的长期使命感是什么。今天积累的经验和教训,都是未来继续走下去的基础,不断吸取教训和融合经验的过程。很多事情,一个人真正经历过和没有经历过,最终呈现出来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对于我自己来说,从现在再开始一段新的出发点。
第二个层次是我自己的方法体系,也是站在过去所经历的过程中不断演进和叠加,包括对于行业的理解,对于社会演化的理解,对于企业家的理解,对于资本市场博弈结构的理解。在每一个阶段,都找到最匹配当下场景的东西去参与。
最后一个层次是关于自己的使命感,为什么选择再次以公募基金这样的产品形式作为出发点。我认为公募基金是一种最普惠的投资方式,是非常适合普通老百姓的理财工具。真正对于投资有更多经验和理解的人,能够真正为老百姓进行长久的理财,并且持续把这个事情做下去。未来在我自己的投资过程中,也会不断去对照,到底自己每个阶段所做的这些东西,和自己初心的方向是不是路径一致,如果有偏差出现,怎么去纠正。投资这个过程,不光对自己,也是对所有持有人,都是一个价值不断增厚的过程。
问:您前面也提到了对于资本市场博弈结构的理解,这一块能否再展开谈谈您的看法?
梁永强:我们可以把市场上的主要参与者进行划分,包括公墓机构、私募机构、外资、产业基金和个人散户。每一个阶段市场所呈现的特征,取决于不同类型参与者的成长速度,这类机构短期如果增长很快,就会对市场带来比较明显的特点。那么这个机构的定价方式,就会形成市场中偏主流的方式。到了下一个阶段,可能又变成了另一类参与者增长最快,那么定价方式也会发生改变。对于未来的投资过程,也需要去看各类参与者中,谁的占比会提高更多。
问:那么您怎么看未来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变化?
梁永强:首先,是全球投资结构的变化。中国资产在全球投资中的比例极低,所以海外机构对中国资产的配置会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也会影响市场很长的视角。外资的话语权在中国资本市场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其次,是国内居民资产再配置的过程。我们要观察居民家庭资产是通过什么路径来实现配置功能的。过去两年,主要是通过公募基金的通路来实现,也有一些私募基金。看未来几年,银行理财做起家庭资产配置的潜在方,寻找公募基金或者头部私募基金的概率会比较大。
投资最终是一个哲学问题
问:在您的职业生涯中,有什么飞跃点或者突变点吗?
梁永强:成长来自兼修和顿悟,两者是一个不断转换和促进的过程,有点像太极中的阴阳。通过积累形成了质变,质变后再积累到一定程度,再会出现质变。。从我自己的角度看,2011年前后是一次变化比较大的时间段。另一次是这两年自己完全停下来看书,静下心来把自己过去的经验教训和方法做了总结。
问:做投资的人,很难得会有中间修整的时间,能否谈谈这两年修整的过程中,您在思考那些问题?
梁永强:原来的投资过程中,不断有一种感觉,投资会不断反映人性。人性也是反映出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这个在东西方的哲学里面都有过相关的阐述。之前做投资的时候,一直处在比较紧张的状态,没有对这方面进行系统性的学习。这两年恰好能停下来,系统性的对中国的传统哲学体系,包括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做了梳理和对照。同时,我也把西方的哲学体系和宗教都进行了很深的梳理。通过这些系统性的学习,对于人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自己的认知也变得更深刻了。所有人性的变化,都是基于人和自然之间的适应方式和态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如何定义自己是很重要的。每一个个体既然存在,比如有自己的天命。
投资为什么会存在,投资在社会演化的过程中,起着什么样的角色,具体执行投资的人,他又是一个什么角色。每一个个体的性格演化,也都有外部环境的痕迹在里面。我对于这个演化的过程,会有一个大致的理解框架,能够具体到我们大致处在什么位置,我们要走向何方,在走向终点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很多时候,我们就像一艘破冰船,方向可能是明确的,但是周围布满了冰。我们需要不断使力破冰,在曲折的过程中不断向前。投资也是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身份,通过理解人性的过程,加深对自己的理解。这个过程里面,每一个层面都有周期变化,人性也有周期变化的过程。
关于新基金关注五个方向
问:汇泉兴至未来一年持有混合基金的投资方向?
梁永强:关于市场及投资,一定要关注未来经济发展方向和目前的情况,未来发展前景具有优势的产业会有更多的资源分配,就会有更多机会。我们未来的投资会集中在五个方向:新科技、新能源、新消费、大数据、大金融。
新科技:关注 AI 应用、芯片、新材料、国产软件和军工及高端设备等细分领域中的长期投资机会。
新能源:能源安全是内循环的重要保障,基于碳中和的目标从能源生产、储能到应用环节有巨大机会,关注光伏、储能、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能源领域。
新消费:AI 时代消费从量到质全面提高,关注免税消费、创新药及医疗保健、食品饮料等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机会。
大数据:数据是最具时代特征的新生产要素,数据场景同时也是中美博弈重要场所,关注数据网络、数字货币等领域。
大金融:发展资本市场引导全社会资源向关键技术领域配置的大趋势中,关注龙头券商以及科技赋能的金融领域的机会。
问:汇泉兴至未来一年持有混合投资组合的构建及管理是怎样的?
梁永强:我们始终认为投资是连接现在和未来的桥梁,投资的本质就是基于未来的发展看现在,现在和未来之间差别最大的地方就是投资机会最大的地方。
在整个投资过程中,我们首先结合不同需求主体需求的变化来寻找产业方向,然后运用 “道天地将法“五个维度来筛选投资企业。产业和企业都确定以后,根据估值和盈利的变化来确定介入的时机,构建投资组合,并定期对组合进行评估。
具体来讲:人类基本需求匹配方式的变化是推动产业变迁的主要动力,人类的基本需求其实从来都没有发生变化,变化的是匹配需求的方式。我们将人类的需求分为三类:已经被完全满足的需求、正在被满足的需求和未来的需求。
在此基础上,我们就要基于不同的需求主体去寻找投资方向,这个过程就确定了产业的投资方向。
产业方向确定之后,就是选择公司。永强总将孙子兵法中“道天地将法“的思想运用到选股中,总结了五个考察维度:道--企业价值观;天--政策方向;地-- 产业布局;将--领头人;法--整个企业的治理。通过这 5 个方面的筛选,来确定投资标的。
股价是由 PE 和 EPS 决定的,我们发现股价的变化实际上就取决于估值和盈利的变化。所以,我们会去寻找在这两个方面都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去投资,构建组合。
组合构建完成后,也需要定期对这个组合做评估。评估的作用主要有两点:一是通过对组合的分析,让基金经理始终明确自己做出来的结果和预想的是否一致,也就是说呈现出来的结果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如果有偏差,一定要找到出现偏差的原因,能不能做进一步的优化。二是通过对每个阶段做评估,把每个阶段同行里面表现比较好的做一个归因,看一看哪些方面是我们可以做优化的。
这基本上就是汇泉的主动与量化相融合的投资体系中,主动方面发挥的作用:产业方向的选择、个股的选择以及组合构建。
问:汇泉兴至未来一年持有混合的建仓思路是怎样的?换手率是怎样考虑的?
梁永强:建仓期基金采用稳健投资策略,风格相对均衡,对看好的行业进行适度配置,基金运行初期,个股持仓比例保持相对分散。投资机会聚焦五大方向,不局限在单一行业,寻找在未来 5-10 年盈利确定性的行业,精选估值合理的成长股。
今年会多关注国企改革、元宇宙、数字经济等板块。在当下市场环境中,预计换手率会保持适度,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