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二模语文 作文范文 7篇
上海市虹口区2020届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试卷 高三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7年金山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8年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一模作文(7篇)
2018年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20年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二模语文 作文范文 7篇
26. 作文。
善良不只是一种常识,它更是一种行动,不通过行动表达,人就渐渐失去善良。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段话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行动是善良之本(67)
善良是人类公认的美好品德,但是没有行动为本源的善良不过一盘散沙,经不起任何推敲和拷问。
梁漱溟先生曾言,“通向一切之善者就在于不自私”,我们从小开始就被教育成一个不以自我为中心的善良之人,看到孤苦弱小想要伸手去帮助,听闻远方的哭声也会不自觉地共情与悲伤……“人之初,性本善”,善良于每一个正常的个体来说,都是一种常识,一种“无须提醒的自觉”,无人会质疑“善”的意义。
但是,仅仅萌生“善良”的想法是不够的,需通过真正、切实的行动表达,“善”才能真正成为毕淑敏笔下那“抵达天堂的阶梯”。行动是那只可以抓住的援助之手,为弱者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与救济,因而是善良的唯一流露渠道与表现方式。无论是奥黛丽•赫本多次前往非洲照顾骨瘦如柴的孩童,亦或是比尔盖茨成立了基金会大费周章推广疫苗,他们是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心中的善念,也因此能将善良真正镶嵌于自己内心,融个人命运于人类共同命运的浩荡之途中。
更重要的是,不通过行动去表达善良,久而久之,“善”便沦为那“止于言辞的祝福”,在微博上转发点赞、评论祈祷,这些“不费吹灰之力”之事将成为我们愿为善良付出的唯一代价,功利利己主义如同野草,不可抑制地在我们“善”的心灵上扎根、蔓延。正如芥川龙之介言,“理性带给我们的终将是理性的苍白”,我们变得思前想后,在维护自己利益与用行动去表达善良之间踌躇犹豫,殊不知在我们迟疑的一刹那,善良已悄然离我们远去。
茨威格有言,“在同时性的新机制下,没有一处可以逃遁的土地,没有一种可以用钱买到的安宁”,如今的网络时代更是如此。当我们每一个人都“自扫门前雪”而“不管他人瓦上霜”,当我们无一例外吝啬于用行动表达善意,执着地“坚守”自己那些蝇蝇小利,那么,当我们自己沦为需要帮助的一方,处在被海浪淹没的边缘,又有谁会给我们递来救生圈、拉我们上岸呢?恐怕只能收获评论中的几支蜡烛,转发配文的“加油”字样。我们是受害亦是同谋。
《鼠疫》中青年鲁塔被问及是什么驱使他不顾自己安危用实际行动救治患者,他回答:“是我唯一的道德准则——设身处地。”善良从行为像行动转化同样需要我们换位思考,用心去体会那处于漩涡中央的交际与迫切,才会催生最真挚、最勇敢的行动之果。
当然,善良并不是无条件、无思考的顺从。爱默生言,“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没有见识的善良愿望会用罪恶带来同样多的损害,在用行动表达善意之前,冷静理性之思考不可或缺。
善良的心灵并非漫山遍野,却也如点点繁星照亮黑夜。相信在行动的助力下善良能永远散发出人性的光,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坚定地用行动表达善意。
莫让善良成为空谈
有人说,善良除常识外更是行动,若无行动,人就失去善良。在我看来,或许并不是如此,拙见如下。
善良是常识,但更需行动将其付诸于实践,将善良作为康德笔下的道德律。诚然善良不应只是口中谈兵,也不应置于不可触及的神坛,而是应将善良作为行为准则,将善念化为善举真正帮人之所难,行动是防止善良成为空谈的最佳利器。
但没有行动,人真的会失去善良的本性与品质吗?大可不必如此悲观。善良是植根于基础人性之中的,但善良也害怕被利用。当善举被误解,当善者被利用,善良此时必须要有点锋芒,而不是认为不通过行动表达就会失去善良。此时不妨聆听村上春树的暖心抚慰:“若你无法将善良洒遍各个角落,那就让善良带上锋芒隐匿在你心中吧。”
但是,善良在某些时期必须发声,且掷地有声,用行动为善良正名。纷繁的社会泥沙俱下,校园暴力、欺凌与恶意甚嚣尘上,善良却噤若寒蝉,就如桑塔格曾言:“我们对于苦难者的善良会给予我们心里安慰,认为不是恶者的共谋者,这也无声宣告着我们的清白与无舵。”
若此时善良不以行动予恶以回击,那么善良就会沦为空谈,就让但丁那句“地狱中最炙热的火是留给当重大道德危机发生仍保持中立的人”叩醒沉默不作为的善良,唤醒善良的锋芒,此时让善良将恶意推入地狱之火,用行动之铿锵慑恶于畏蒽不前,善良就不再是空谈。
诚然善良是常识也罢,是行动也罢,都在告诉我们你要为善良负责。“善良的代价使之成为善良,许多人不要,是因为他们害怕责任与代价”。或许善良需要行动来表达是针对那些有善念却惮于后果的善者来说的,就能激励不敢发声不敢行动的善能有所作为,不再心有余而不敢为。让他们的善良真正发光闪耀,为构建人性之善添砖加瓦,使之星汉灿烂。同时不妨将无法用行动表达的善良淬炼成“看清这个世界后仍然爱它”的英雄主义,让这份藏匿于心中的善良更加果敢与凛然。更不应该绝对地认为没有行动,善良将消失殆尽。不可对善良进行道德绑架。善良是美好的人性,生而为人,人性本善,我们应对自己,对人性充满乐观与期待,而切莫强制逼迫自己让善良有所行动。要知其可为与不可为,让善良与行动两者平衡。
反观当下,又有多少庸众畸形曲解善良,挥霍善者的善良,使善者不再敢将善良付诸于行动,让善良在阴暗的角落中踽踽独行。
你的善良是你美好的勋章,愿你保有善良暖意来去抵御世风的围剿,愿你在纷繁尘世的况味里体味善良的铿锵与锋芒。愿善良被珍视,松花酿酒,春水煎茶,善良亦如灿烂星空耀眼夺目!
形善,还需行善
古有《理想国》与“仁者爱人”,近有康德和边沁两派学说的阐发,善良已经跨越了特定的道德边界,成为一种常识性的规范。然而越成为常识,善良也越容易浮于表层;要使善良真正成为与社会发展并行的美德,还需以实际行动固之。
善良无法在意识层面得到充分的体现,因而要求实践以佐证。从道德层面来说,人们诉求既为了自身精神的丰满,也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而停留在意识层面的善只为人的生活确立了一个目标,无法代替个人的行为。善说都是观念,而介入人类社会的从不是观念而是实体,两者的割裂导致单单口头上的善无益于真正塑造自我、改善社会风气。功利一些看,没有行动的证明,善良便成为失去评价标准的伪命题。《肖生克的救赎》中,手捧圣经的典狱长可谓是善吗?他不仅把仁慈与救赎作为自己信奉的真理,还以此教化国犯们,可是他的行为又无不暴露其罪恶。我们无法容忍邪意披上善的伪装,那么唯有实践能够检验“真善”的人。
一旦善良在行动上缺席,必将反噬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价值体系,摧毁善良存在的根基。行动层面的缺失,让社会失去了善的引导作用与模范作用,这对于后代的影响是巨大的。科学界针对“狼孩”的种种实验表明,人在成长之初对于社会引领熏陶的依赖性;倘若行善之风气凋敝,人类也必将在代际传承中丢失善性。何况这不仅仅作用于后代。随着人们渐趋习惯于言语表达的善,实际行动的善就会因为烦琐与复杂而被我们的惰性抛弃。没有了身体力行的约束,整套良善价值观体系都会破裂,甚至崩溃。“人就渐渐失去善良”绝非危言耸听。由于我们习惯了法制社会的框架,使自然的将引导人们向善的工作抛给了成文法律。殊不知真正善良的培养,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投入到实际行动中去。康德说“人只能是目的而非手段”。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欺骗与背叛,唯有足够的定性才能在生活实际中弃恶扬善。这定性使从社会价值观的引导和经典作品的激励作用中来。因此,常况性的善与行动中的善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广泛的体象生活、感悟生活,才能培养善良的火种;最终这微弱火种要以实践回馈给社会中,方才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向善之风。
不过,我们同样不必过分忧虑名实不副的困境。人的意识与人的行为总是并行,坚信着社会中存在并需要善良的人,无需担心自己的内心不能得到公正的诠释,因为善良是他们生活的希望。
听着教室里“人之初,性本善”的书声琅琅,看着《感动中国》里可歌可泣的故事,甚至空气里都能嗅到善意的芬芳,我们确也无限接近于善良。只要逼出名为行动的一步,便到达了多少人心向往之的彼岸。
你说你善良,请证明
“善良”,是我们始终挂在口边的名词。每当灾祸发生,人们总是寻找善良之举,发掘其中鼓舞人心的力量。此时,善良应当超越了字面意义,它促使人们去践行、去行动
善良本出自共情,是人与人之间的本能关怀。当我们目睹他人所遭受的痛苦,第一反应不是逃避,而是悲情的感怀。在这一刹那,“悲喜并不相通”的人们完成了情感的交融,旁观者萌生出了分担苦难的愿望,感到救助他人成了一种道义上的责任,这便是善良。可是,多数人也仅仅停留在这一阶段了,等冲动过后,一切也就如过眼云烟,真正付诸行动的少之又少。这样,善良遗憾地停留在了常识的阶段,仅仅作为正义的宣言,而未能真正对世界有所影响。电影《撞车》中白人警察奋不顾身地救出燃烧汽车里的黑人女子;黑人小偷释放将被
贩卖的泰国人,他们将善良付诸行动,在最平凡的事件中向我们展现了人性的闪耀关辉——微小的善意渐渐汇聚,就形成了势不可挡的时代洪流,洗刷着偏激于淡漠,让真善美的追求兑现成现实。
善良是需要表达的,同所有的情感一样,它也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如果让善良的念头在心中不断堆积,却从未付诸行动,沉重的精神负担会将我们压垮。一部分人转而认为自己的善心微不足道,因而心如死灰,不愿行善,不再相信善的可能及巨大影响。另一部分人则投向阴谋论,为自己迟迟不肯行动找到了荒谬的借口。这两类人都不过是需要一个抚慰自己懦弱或懒惰的借口,不幸地坠向了自我麻痹的无底深渊。在产生善念——寻找借口不去行动的无限循环中,人们渐渐丧失了原本纯粹的初衷,变得麻木而迟缓,对发生的事件毫无触动,这无疑是对良知与正义的沉重打击。
一位政客曾说:“社会的每一根毛细血管都不应放弃对肌体健康所负有的责任。”怎样的社会才算健康?它不仅仅是经济山的富足,更是人心对善良的希冀,以及人们愿意肩负起善良的本能所给予他们的责任。不是仅停留在心中想想、口中说说的表面,而是实实在在地以行动让善良也浸润他人的心灵。
我们都必须承认,《1984》中那个一切都停留在字面上的进步,人民对发生在眼前的灾祸熟视无睹的国度是可怕的,何以会变成那样?人并非生而麻木,只是他所接触的一切的一切都教他压抑自己本能的善良所产生的行动的欲望,最后甚至于不产生这种欲望。没了行动的欲望,空想自然毫无乐趣,末了干脆连想都不愿想了。幸运的是,在这个时代,我们的善良有着无数行动的出口,使它不会沉沦,不至消失……
所以,请乐于接受善良的指引去行动吧。我们将有幸见证,平凡的善良是如何孕育出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明亮的时代。
我们的善良,需要行动
善良应该是所有人共守的道德准则,更是应以行动践行的品质。若不用行动证明,善良终会退位。
这个社会需要善良,需要将其作为价值底色的常识。人自远古时代,基因中便烙着互相帮助与共情的天性。善良让我们自发地救苦难之人于苦海,填补幸运与不幸者之间的沟壑。正是善良之火刺破人性中自私贪婪之阴暗,引领人类一步步走向大同共荣。
然而当下,善良却从行动退位成为口号。新冠疫情发生,“善良”的人们点起网络蜡烛,轻松留下一句“武汉加油”;天津爆炸事件过去,只留下全网“今夜我们都是天津人”;而到日常生活中,给予“精神鼓励”却不为他事更是屡见不鲜。人们将善良异化成为“不须付出行动而对他人抱有好意”,后果又是什么?
漂亮话谁都会说,但任何处于苦难中的人,一只援手远比千万句如波的鼓励更有力量。
一个乞丐,需要一枚枚硬币换取今日口粮,而非“你可以换过去的”鼓励;一场地震,需要日用品的接济,而非一句“加油”;一场疫情,需要物资与医务人员的支持,而非“我们的都是武汉人”的煽情。若只有善心却无善行,“善”只是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一种空中楼阁。空头支票实则一张废纸,无行之善无异于无善,无所补益。此时的“有善”已与“无善”不再有实质区别。
“无行之善”的背后是精致利己主义横行。“有行”乃是牺牲个人利益成全他人,但行“无行之善”却可再不损己的情况下,换得“善”的美名,岂不美哉?可当这种利己主义成为社会主流时,看似充满温情的表象下,充满着人隔岸观火的冷漠。“善”只是一个换取个人名誉的工具,这种思想的背后已然是善心的消解,功利的利己之心暴露无遗,此时的人还有善良可言吗?显然,善良就此失去。
更可怕的是,这种冷漠会传染、会压灭仅存的善良之火。扎克伯格为世界儿童捐出99% 的资产,立刻有人分析其名利动机;韩红基金会为疫情捐款,韩红的“黑料”立马铺天盖地。无行之善太多,最可怕的是不再有人相信“有行之善”的“真善”了,遇到“善良”都要群起而攻之了。正如加缪所言:“比绝望更令人绝望的,是习惯绝望。”若连信“善”的基础根基都动摇,则确无“善”可言了。
因此,我们要用行动证明善意,证明人类并非是一味利己的动物,证明给所有人看:这才是真正的善良,而非用言语堆砌成的伪善。
我想,如此,星星善良之火,亦可燃尽当代人包裹自己的冷漠。
论善良
有人说,善良不只是一种常识,它更是一种行动,不通过行动表达,人就会逐渐失去善良。诚然,人们往往都有区分善恶的常识观念,但真正决定人能否走向真正善良的,是那一份为善意而伸出援手的行动。
善良,即与人为善。尽管人皆有此善心,但愿意亲自为此付诸努力,做出善行的人,才可谓是道行合一的善人。而非仅陶醉于自我满足的伪善者,空有美好的祝愿,却在他人受难
之际不愿投入自身的时间精力助人脱险,这样的“善良”除了让自己获得身为“好人”的心理暗示,实则无法帮助任何人,而这与善良利他的本质南辕北辙。这些空谈仁义道德却始终冷眼旁观之人,只会让人们感受到加倍的冷漠而非社会的温情,因而我们强调善良在于行动,呼吁善心必应当加以实践。
更可怕的是,流于认知层面而不付诸实践行动的善良会动摇人们心中对善的信仰与信心,更给当事人做出消极的心理暗示,让其在习惯于袖手旁观后渐渐将其视作理所当然。当社会中满是伪善与冷漠,人们对善良本身便也开始不抱希望,渐渐地,残酷的丛林法制取代了善意的互帮互助,成为了人们眼中世界的形象。而在四面为敌的原始丛林中,谁又会想到不假思索地给予善意呢?恰似劣币驱逐良币,冷漠功利在这样社会中会让真正的善良者心灰意冷,而那些原本心存善念而未能行动起来的人也便将自己的行为正当化,视为常态。于是,善的火种无迹可寻,纷纷熄灭,社会也变得冰冷无情。
而在当今,我们看到犬儒主义大行其道,他们有善的常识,却因担忧行善的“成本”而驻足不前,这固然有当事者自身自私自利的因素驱使,但当代的传媒文化或许也有其责任。
作家汉宁•里德曾在其著作《无处安放的同情》中提到这一现象:当今的传媒文化下人们永远在关注远处的泪水,会为非洲的难民、中东的战乱,在异国他乡遭遇不幸的人献出自己的热泪。心生无能为力的忧伤,却往往不曾关注身旁邻居的困难,甚至连对方死了都不知情,这背后透露出的是当下之人沉浸于种种宏大叙事,总被媒体中推己及人的关怀感动,却也总觉得那些需要帮的人与我们距离遥远,我们对此无可奈何。实际上,真正对于平凡人而
言,应有的善良是将眼光投于我们身边触手可及能帮助的人,切实伸出援助之手,而这种“参与感”也许正是当代人最缺乏的。
我们的善良必然有其极限,我们无法用善心驱使自己帮助所有人。但至少不应让社会完全归于冷寂,而应向周围伸出援手。
善良,脆弱而美丽
善良根植于人性,是人类在百万年漫长进化史中选择的伦理。孟子说恻隐之心是“仁之端也”。亚当•斯密也说,“人天生有善良的本能,把别人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我们天生热情,天生善良,为邪恶不公愤慨不已,对他人的苦难感到悲伤,我们更被教导着善良,为弱者发声,向受害者伸出援手,是每个公民道德使命感的呼唤。
然而更多的时候,我们选择让善良停留于常识,我们选择沉默,选择冷眼旁观。
这已然成为某种普遍现象。其背后的原因可能有许多:也许,这场灾难并不会直接降临到你与你在乎的人身上;也许你能力有限,自顾不暇,实难“兼济天下”;也许,我们是说也许,你暗暗的想:被害者也有错,这种人不值得怜悯。以色列学者玛格丽特在《记忆的伦理》一书中写到:“比起我们对身边的人关心,更应被克服的是我们对数量大得无边的看似与我们无关的群体的天生冷漠。”或许因为自认为“力所不能及”,或许因为已经见惯了他人的苦难而逐渐变得冷漠麻木,或许因为“多管闲事”可能会惹来麻烦……总之,我们任由善良在沉默与不作为中漂泊流浪。
但不通过行动表达、善良的良心终将在日复一日的压抑中泯灭,在自我安慰、自我说服中丧失殆尽,当我们习惯于推诿救助的道义责任。困于“电梯受害者心理”的桎梏,我们终将变得冷漠自私,成为受害者有罪论的忠实拥趸。拉莫夫笔下“最糟糕的是有唯独当”的痛心呼唤,也终于成为软弱无力的耳边风。
更可怕的是,当人人都只将善良当作道德课本中的常识,而拒绝付诸行动时,一个祛魅的、无情的钢铁丛林式社会将成为灾害,每个身居其中之人都无可幸免。更近的例子是二战时期生活在富裕中的犹太人,“当他们给犹太人带上六芒星袖章,我想这没什么;当他们把穷犹太人赶进集装箱,我想这不会波及到我;直到他们向我举枪,我环视四周,无人再为我说话。”在一个善良缺失而冷漠肆虐的社会中,极端的恶将卷土重来。契诃夫说:“一切都毁于你我间的仇恨与争端。”的确如此,失去善良的人类终将走向自我毁灭的末日。
善良不只是常识,它更是一种行动。善良是艾米莉•狄金森诗中写到的,“假如我能免除一种痛苦或平息一条生命的疼痛,我就不虚此生;善良是“山川风月,同气连枝”,是人类结成命运的共同体,抵御那些邪恶与灾难;善良是对所有人的怜爱,是值得努力的道德信条。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一切最最等而下之的人,也是人,而且可以称之为我的兄弟!”让我们实践善良,不让它随风而逝;因为善良脆弱,但它的美值得每个人为之奋斗一生。
你说你善良请证明(65)
善良是我们始终挂在口边的名词,每当灾难发生,人们总是去寻找善良之举,发掘其中鼓舞人心的力量,此时善良应当超越了字面意义,它促使人们去践行、去行动。
善良本出自共情,是人与人之间的本能关怀。当我们目睹他人所遭受的痛苦,第一反应不是逃避,而是悲情的感怀。在这一刹那,“悲喜并不相通”的人们完成了情感的交融,旁观者萌生出了分担苦难的愿望,感到救助他人成了一种道义上的责任,这便是善良。可是,多数人也仅仅停留在这一阶段了,等冲动过后,一切也就如过眼云烟,真正付诸行动的少之又少。这样,善良遗憾地停留在了常识的阶段,仅仅作为正义的宣言,而未能对世界有所影响。电影《撞车》中白人警察奋不顾身地救出燃烧汽车里的黑人女子;黑人小偷释放将被贩卖的
泰国人。他们将善良付诸行动,在最平凡的事件中向我们展现了人性的闪耀光辉——微小的善意渐渐汇聚,就形成了势不可挡的时代洪流,洗刷着偏激和冷漠,让真善美的追求兑现成现实。
善良是需要表达的,同所有的情感一样,它也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如果让善良的念头在心中不断堆积,却从未付诸行动,沉重的精神负担会将我们压垮,一部分人转而认为自己的善心微不足道,因而心如死灰,不愿行善,不再相信善的可能及巨大影响,另一部分人则投向阴谋论,为自己迟迟不肯行动找到了荒谬的借口。这两类人都不过是需要一个抚慰自己
懦弱或懒惰的借口,不幸地坠向了自我麻痹的无底深渊。在产生善念——寻找借口不去行动的无限循环中,人们渐渐丧失了原本纯粹的初衷,变得麻木而迟缓,对发生的事件毫无触动,这无疑是对良知与正义的沉重打击。
一位政客曾说:“社会的每一根毛细血管都不应放弃对肌体健康所负有的责任。”怎样的社会才算健康?它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富足,更是人心对善良的希冀,以及人们愿意肩负起善良的本能所给予他们的责任,不仅是停留在心中想想、口中说说的表面,而是实实在在地以行动让善良也浸润他人的心灵。
我们都必须承认,《1984》中那个一切都停留在字面的进步,人民对发生在眼前的灾祸熟视无睹的国度是可怕的,何以会变成那样?人并非生而麻木,只是他所接触的一切的一切都教他压抑本能的善良所产生的行动的欲望。没了行动的欲望,空想自然毫无乐趣,末了干脆连想都不愿想了。幸运的是,在这个时代,我们的善良有无数行动的出口,使它不会沉沦,不致消失……
所以,请乐于接受善良的指引去行动吧,我们将有幸见证,平凡的善良是如何孕育出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明亮的时代。
行动是善良之本(67)
善良是人类公认的美好品德,但是没有行动为本源的善良不过一盘散沙,经不起任何推敲和拷问。
梁漱溟先生曾言,“通向一切之善者就在于不自私”,我们从小开始就被教育成一个不以自我为中心的善良之人,看到孤苦弱小想要伸手去帮助,听闻远方的哭声也会不自觉地共情
与悲伤……“人之初,性本善”,善良于每一个正常的个体来说,都是一种常识,一种“无须提醒的自觉”,无人会质疑“善”的意义。
但是,仅仅萌生“善良”的想法是不够的,需通过真正、切实的行动表达,“善”才能真正成为毕淑敏笔下那“抵达天堂的阶梯”。行动是那只可以抓住的援助之手,为弱者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与救济,因而是善良的唯一流露渠道与表现方式。无论是奥黛丽•赫本多次前往非洲照顾骨瘦如柴的孩童,亦或是比尔盖茨成立了基金会大费周章推广疫苗,他们是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心中的善念,也因此能将善良真正镶嵌于自己内心,融个人命运于人类共同命运的浩荡之途中。
更重要的是,不通过行动去表达善良,久而久之,“善”便沦为那“止于言辞的祝福”,在微博上转发点赞、评论祈祷,这些“不费吹灰之力”之事将成为我们愿为善良付出的唯一代价,功利利己主义如同野草,不可抑制地在我们“善”的心灵上扎根、蔓延。正如芥川龙之介言,“理性带给我们的终将是理性的苍白”,我们变得思前想后,在维护自己利益与用行动去表达善良之间踌躇犹豫,殊不知在我们迟疑的一刹那,善良已悄然离我们远去。
茨威格有言,“在同时性的新机制下,没有一处可以逃遁的土地,没有一种可以用钱买到的安宁”,如今的网络时代更是如此。当我们每一个人都“自扫门前雪”而“不管他人瓦上霜”,当我们无一例外吝啬于用行动表达善意,执着地“坚守”自己那些蝇蝇小利,那么,当我们自己沦为需要帮助的一方,处在被海浪淹没的边缘,又有谁会给我们递来救生圈、拉我们上岸呢?恐怕只能收获评论中的几支蜡烛,转发配文的“加油”字样。我们是受害亦是同谋。
《鼠疫》中青年鲁塔被问及是什么驱使他不顾自己安危用实际行动救治患者,他回答:“是我唯一的道德准则——设身处地。”善良从行为像行动转化同样需要我们换位思考,用心去体会那处于漩涡中央的交际与迫切,才会催生最真挚、最勇敢的行动之果。
当然,善良并不是无条件、无思考的顺从。爱默生言,“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没有见识的善良愿望会用罪恶带来同样多的损害,在用行动表达善意之前,冷静理性之思考不可或缺。
善良的心灵并非漫山遍野,却也如点点繁星照亮黑夜。相信在行动的助力下善良能永远散发出人性的光,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坚定地用行动表达善意。
善良,脆弱而美丽(63 分)
善良根植于人性,是人类在百万年漫长进化史中选择的伦理。孟子说恻隐是“仁之端也”,
亚当•斯密也说“人天生有善良的本能,把别人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我们天生共情,天生善良,为邪恶不公愤慨不已,对他人的苦难感到悲伤。我们更被教导着善良,为弱者发声,向受害者伸出援手,是每个公民道德使命感的呼唤。
然而更多的时候,我们选择让善良停留于常识。我们选择沉默,选择冷眼旁观。
这已然成为某种普遍现象,其背后的原因可能有许多:也许,这场灾难并不会直接降临到你与你在乎的人身上;也许你能力有限,自顾不暇,实难“兼济天下”;也许,我是说也许,你暗暗地想:被害者也有错,这种人不值得怜悯。以色列学者玛格丽特在《记忆的伦理》一书中写到:“比起我们对身边人的关心,更应该被克服的是我们对数量大得无边的看似与我们无关的群体的天生冷漠。”或许因为自认“理所不能及”,或许因为已经见惯了他人的苦难而逐渐变得冷漠麻木,或许因为“多管闲事”可能会惹来麻烦……总之,我们任由善良在沉默与不作为中漂泊流浪。
但不通过行动表达,善良终将在日复一日的压抑中泯灭,在自我安慰、自我说服中丧失殆尽。当我们习惯于推诿救助的道义责任,困于“电梯受害者心理”的桎梏,我们终将变得冷漠自私,成为受害者有罪论的忠实拥趸,拉莫夫笔下“最糟糕的是有难独当”的痛心呼唤,也终于成为软弱无力的耳边风。
更可怕的是,当人人都只将善良当作道德课本中的常识,而拒绝付诸行动时,一个祛魅的、无情的钢铁丛林式社会将成为灾害,每个身居其中之人都不可幸免。更近的例子是二战时期生活在富裕中的犹太人,“当他们给犹太人戴上六芒星袖章,我想这没什么;当他们把穷犹太人赶进集装箱,我想这不会波及到我;直到他们向我举枪,我环顾四周,无人再为我说话。”在一个善良缺失而冷漠肆虐的社会中,极端的恶将卷土重来。契诃夫说“一起都毁于你我间的仇恨与争端”,的确如此,失去善良的人类终将走向自我毁灭的末日。
善良不只是常识,它更是一种行动。善良是艾莉•狄金森诗中写到的“假如我能免除一种痛苦,或平息一条生命的疼痛,我就不虚此生。”善良是“山川风月,同气连枝”,是人类结成命运的共同体,抵御邪恶与灾难;善良是对所有人的怜爱,是值得努力的道德信条。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一切最最等而下之的人,也是人,而且可以称之为我的兄弟!”让我们实践善良,不让它随风而逝。因为善良脆弱,但它的美值得每个人为之奋斗一生。
莫让善良成为空谈(63 分)
有人说善良除是常识外,更是行动,若无行动,人就会失去善良。在我看来,或许并不是如此,拙见如下。
善良是常识,但更需行动将其付诸于实践,将善良作为康德笔下的道德律。诚然善良不应只是口中谈兵,也不应置于不可触及的神坛,而是应将善良作为行为准则,将善念化成善举真正帮人之所难,行动是防止善良成为空谈的最佳利器。
但没有行动,人真的会丢失善良的本性与品质吗?大可不必如此悲观。善良是植根于基础人性之中的,但善良也害怕被利用,当善举被误解,当善者被利用,善良此时必须要有锋芒,而不是认为不通过行动表达就会失去善良。此时不妨听听村春树的暖心抚慰:“倘若你无法将善良洒遍各个角落,那就让善良带上锋芒隐匿在你心中吧。”
但是,善良在某些时刻必须发声,且掷地有声,用行动为善良正名。纷繁的社会泥沙俱下,校园暴力、欺凌与恶意甚嚣尘上,善良却噤若寒蝉,就如桑塔格曾言:“我们对于苦难者的善良会给予我们心理安慰,认为不是恶者的共谋者,这也无声宣告着我们的清白与无能。”
若善良此时不以行为予恶以回击,那么善良就沦为空谈,就让但丁那句“地狱中最炙热的火是留给当重大道德危机发生仍保持中立的人”叩醒沉默不作为的善良,唤醒善良的锋芒,此时让善良将恶意推入地狱之火,用行动之铿锵慑恶意于畏避不前,善良就不再是空谈。
诚然善良是常识,是行动也罢,都在告诉我们你要为善良负责,善良的代价使之成为善良,许多人不要,是因为他们害怕责任与代价。或许善良需要行动来表达是针对那些有善念却惮于后果的善者来说的,就能激励不敢发声不敢行动的善者能有所作为,不再心有余而不敢为。让他们的善良真正发光闪耀,为构建人性之善添砖加瓦,使之星汉灿烂。同时不妨将无法用行动表达的善良淬炼成“看清这个世界后仍然爱它”的英雄主义,让这份藏匿于心中的善良更加果敢与凛然。更不应该绝对认为没有行动,善良将消失殆尽,不可将善良进行道德绑架。善良是美好的人性,生而为人,人性本善,我们应对自己,对人性充满乐观与期待,而切莫强制逼迫自己让善良有所行动,要知其可为与不可为,让善良与行动两者平衡。
反观当下又有多少庸众畸形曲解善良,挥霍善者的善良,使善者不再敢将善良付诸行动,让善良在阴暗的角落中踽踽于行。
你的善良是你美好的勋章,愿你葆有善良的暖意来抗击抵御世风的围剿,愿你在纷繁尘世的况味里体悟善良的铿锵与锋芒。愿善良被珍视,松花酿酒,春水煎茶,善良亦如灿烂星空耀眼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