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考场中苏洵文言文汇编

高考精品讲义集


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题型实词、虚词、翻译、文意理解讲义


韩愈文言文汇编

考场柳宗元文言文汇编

考场中的曾巩文言文汇编

考场中的归有光文言文汇编

考场中古诗的人物形象鉴赏百题汇编

考场中欧阳修文言文汇编


中年的觉醒——苏洵

ent--><

考场中苏洵文言文汇编

__________

 

 

一、个人传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悉焚常所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至和、嘉祐间,与其二子轼、辙皆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上其所著书二十二篇,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所著《权书》《衡论》《机策》,文多不可悉录。《心术》曰: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覆于前而色不变,麇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待敌。凡兵上义,不义虽利不动。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又怒,可与百战。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或曰机者创业之君所假以济耳守成之世其奚事机而安用夫腹心之臣呜呼守成之世能遂熙然如太古之世矣乎未也吾未见机之可去也。且夫天下之变,常伏于安,田文所谓“子少国危,大臣未附”,当是之时,而无腹心之臣,可为寒心哉!昔者,高祖之末,天下既定矣,而又以周勃遗孝惠、孝文;武帝之末,天下既治矣,而又以霍光遗孝昭、孝宣。盖天下虽有泰山之势,而圣人常以累卵为心故虽守成之世,而腹心之臣不可去也。宰相韩琦见其书善之,奏于朝,召试舍人院,辞疾不至,遂除秘书省校书郎。会太常修纂建隆以来礼书,乃以为霸州文安县主簿,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方奏未报,卒。赐其家缣、银二百,子轼辞所赐,求赠官,特赠光禄寺丞,敕有司具舟载其丧归蜀。有文集二十卷、《谥法》三卷。

(选自《宋史·苏洵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或曰/机者/创业之君/所假以济耳守成之世/其奚事机而安用夫腹心之臣/呜呼/守成之世/能遂熙然如太古之世矣乎/未也/吾未见机之可去也

B.或曰/机者/创业之君所假以济耳/守成之世/其奚事机而安用夫腹心之臣/呜呼/守成之世/能遂熙然如太古之世矣乎/未也/吾未见机之可去也

C.或曰/机者/创业之君所假以济耳/守成之世/其奚事机而安用夫腹心之臣/呜呼/守成之世/能遂熙然如太古之世/矣乎未也/吾未见机之可去也

D.或曰/机者/创业之君/所假以济耳守成之世/其奚事机而安用夫腹心之臣/呜呼/守成之世/能遂熙然如太古之世/矣乎未也/吾未见机之可去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经,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即《诗》《书》(《尚书》《礼》《易》(《周易》)《论语》《春秋》。

B.泰山,又名岱宗等,如杜甫诗句“岱宗夫如何”,泰山是五岳之首,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帝王告祭的神山。

C.高祖,古代帝王庙号。文中的“高祖”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庙号,其他著名的高祖还有隋高祖杨坚、唐高祖李渊等。

D.秘书省,官署名。东汉时期设置,不同朝代管理事项有所不同,北宋前期掌常祭祀祝版,置判省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洵闭门苦读。苏洵二十七岁的时候开始发愤学习,后来几次考试,都没有考中,于是将家中的书全部焚烧,关门闭户勤奋苦读。

B.苏洵受人赞赏。至和、嘉祐年间,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一同来到京师,他的二十二篇著述得到了翰林学土欧阳修的推荐。

C.苏洵熟悉兵道。苏洵认为:用兵崇尚正义,不正义的,虽有利也不应发兵;善于用兵的将领,要使士兵无所顾忌,却要有所依恃。

D.苏洵著作颇丰。苏洵著有《权书》《衡论》《机策》等文;与姚辟一起修礼书,编《太常因革礼》一百卷,有文集二十卷、《谥法》三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竟效苏氏为文章。

(2)而圣人常以累卵为心,故虽守成之世,而腹心之臣不可去也。

5.苏洵去世后,皇帝为他做了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苏明允哀辞(节选)

曾 巩

明允姓苏氏,讳洵,眉州眉山人也。始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归,焚其所为文,闭户读书,居五六年,所有既富矣,乃始复为文。盖少或百字,多或千言,其指事析理,引物托喻,侈能尽之约,远能见之近,大能使之微,小能使之著,烦能不乱,肆能不流。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其略如是。以余之所言,于余之所不言,可推而知也。明允每于其穷达得丧,忧叹哀乐,念有所属,必发之于此。于古今治乱兴坏,是非可否之际,意有所择,亦必发之于此。于应接酬酢万事之变者,虽错出于外,而用心于内者,未尝不在此也。

嘉祐初,始与其二子轼、辙复去蜀,游京师。今参知政事欧阳公修为翰林学士,得其文而异之,以献于上。既而欧阳公为礼部,又得其二子之文,擢之高等。于是,三人之文章盛传于世,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既而明允召试舍人院,不至,特用为秘书省校书郎。顷之,以为霸州文安县主簿,编纂太常礼书。而轼、辙又以贤良方正策入等。于是三人者尤见于当时,而其名益重于天下。

治平三年春,明允上其礼书,未报。四月戊申以疾卒,享年五十有八、自天子辅臣至闾巷之士,皆闻而哀之。

明允所为文,有集二十卷行于世,所集«太常因革礼»者一百卷,更定«谥法»二卷,藏于有司,又为«易传»未成。读其书者,则其人之所存可知也。明允为人聪明辨智遇人气和而色温而好为策谋务一出己见不肯蹑故迹。颇喜言兵,慨然有志于功名者也。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明允为人聪明/辨智遇人气和/而色温/而好为策谋/务一出己见/不肯蹑故迹

B.明允为人聪明辨智/遇人气和而色温/而好为策谋/务一出己见/不肯蹑故迹

C.明允为人聪明辨智/遇人气和/而色温/而好为策谋务/一出己见/不肯蹑故迹

D.明允为人聪明辨智/遇人气和而色温/而好为策/谋务一出己见/不肯蹑故迹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科举时代称会试考取后经过殿试的人。

B.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

C.擢,指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D.戊申,文中是四月的某一天,这是用干支相匹配来记录日序的一种方法。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洵勤于治学,大器晚成。他求学受挫后烧掉旧稿,每日端坐书斋苦读不休达五六年,终成名家,其文学造诣颇受作者赞誉。

B.苏洵文才卓异,闻名于世。他的文章得到欧阳修的推崇,并献给皇上。他和两个儿子的文章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学士大夫们都收藏他们的文章。

C.苏洵有志功名,恪尽职守。早年被官府召去应试舍人,因政绩显著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和县主薄,潜心编纂太常礼书,成果斐然。

D.苏洵长于议论,见解独到。他对于古今治乱兴废、值得赞扬或者批评的事件常常有所感触就写文章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

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嘉祐初,始与其二子轼、辙复去蜀,游京师。

(2)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先子讳序,字仲先,生于开宝六年,而殁于庆历七年。娶史氏夫人,生子三人,长曰澹,次曰涣,季则洵也。先子少孤,喜为善而不好读书。晚乃为诗,能白道,敏捷立成,凡数十年得数千篇,上自朝廷郡邑之事,下至乡闾子孙畋渔治生之意,皆见于诗。观其诗虽不工,然有以知其表里洞达,豁然伟人也。性简易,无威仪,薄于为己而厚于人,与人交,无贵贱皆得其欢心。见士大夫曲躬尽敬,人以为谄,及其见田父野老亦然,然后人不以为怪。外貌虽无所不与,然其中心所以轻重人者甚严。居乡闾,出入不乘马,曰:“有甚老于我而行者,吾乘马,无以见之。”敝衣恶食处之不耻,务欲以身处众之所恶,盖不学《老子》而与之合。居家不治家事,以家事诸子。至族人有事就之谋者,常为尽其心,反复不厌。凶年尝其田以济饥者。既丰,人将偿之,曰:“吾自有以鬻之,非尔故也。”卒不肯受。力为藏退之行,以求不闻于世。然行之既久,则乡人亦多知之,以为古之隐君子莫及也。以涣登朝,授大理评事。

(节选自苏洵《族谱后录下篇》)

庆历中,始有诏州郡立学,士欢言,朝廷且以此取人,争愿效职学中。公笑曰:“此好事,卿相以为美观耳。”戒子孙,无与人争入学。郡吏素暴苛,缘是大扰,公作诗并讥之。自五代崩乱,蜀之学者衰少,又皆怀慕亲戚乡党,不肯出仕。公始命其子涣就学,所以劝导成就者,无所不至。及涣以进士得官西归,父老纵观以为荣,教其子孙者皆苏氏。自是眉之学者,日益至千余人。然轼之先人少时独不学,已壮,犹不知书。公未尝问。或以为言,公不答,久之,曰:“吾儿当忧不学耶?”既而,果自愤发力学,卒显于世。

公之精识远量,施于家、闻于乡闾者如此。使少获从事于世者,其功名岂少哉!不幸汩没,老死无闻于时。然古之贤人君子,亦有无功名而传者,特以世有知之者耳公之无传非独其僻远自放终身亦其子孙不以告人之过也故条录其始终行事大略以告当世之君子。谨状。

(节选自苏轼《苏廷评行状》)

10.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家事诸子    属于

B.凶年尝其田以济饥者    买

C.所以劝导成就者    成全

D.教其子孙者皆苏氏    效法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薄于为己而厚于人    身死人手,天下笑

B.常为尽其心,反复不厌    且举世誉之不加劝

C.所以劝导成就者,无所不至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D.吾儿当忧不学耶    吾还也。亦去之

1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公之无传非独/其僻远自放终身/亦其子孙不以告人之过也/故条录其始/终行事大略/以告当世之君子

B.公之无传/非独其僻远自放终身/亦其子孙不以告人之过也/故条录其始/终行事大略/以告当世之君子

C.公之无传非独/其僻远自放终身/亦其子孙不以告人之过也/故条录其始终行事大略/以告当世之君子

D.公之无传/非独其僻远自放终身/亦其子孙不以告人之过也/故条录其始终行事大略/以告当世之君子

1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子少孤,喜为善而不好读书”中的“孤”在指幼年时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

B.“长曰澹,次曰涣,季则洵也”,古人一般用“季”指兄弟中排行第三的人。

C.“居乡闾,出入不乘马”,古以二十五家为闾,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因以“乡闾”泛指民众聚居之处。

D.“又皆怀慕亲戚乡党,不肯出仕”中“亲戚”指“指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

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

A.苏序不好读书,但诗写得非常好,上到朝廷国家大事,下到日常谋生手段都可以入诗,从他的诗歌中,后人也能看到他的性格。

B.苏序对待官员极尽恭敬,对待乡野村夫也是如此,不仅外表恭敬,在内心中对他们也一视同仁,不分贵贱。

C.苏序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在培养两个儿子成才这件事上,他都反复劝说教导。最终苏涣的学有所成,这也影响了眉州人的思想观念。

D.苏序一生退隐不求名利,因为儿子苏涣为官才被授予官职。而乡人大多知道他的善行,认为古代的隐居君子也比不上他。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敝衣恶食处之不耻,务欲以身处众之所恶。

(2)亦有无功名而传者,特以世有知之者耳。

16.两段选文中苏序闻名乡里的原因有何不同?(每条不超过15个字)

苏洵文

苏轼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先子讳序,字仲先,生于开宝六年,而殁于庆历七年。娶史氏夫人,生子三人,长曰澹,次曰涣,则洵也。先子少,喜为善而不好读书。晚乃为诗,能白道,敏捷立成,凡数十年得数千篇,上自朝廷郡邑之事,下至乡闾子孙畋渔治生之意,皆见于诗。观其诗虽不工,然有以知其表里洞达,豁然伟人也。性简易,无威仪,薄于为己而厚于人,与人交,无贵贱皆得其欢心。见士大夫曲躬尽敬,人以为谄,及其见田父野老亦然,然后人不以为怪。外貌虽无所不与,然其中心所以轻重人者甚严。居乡闾,出入不乘马,曰:“有甚老于我而行者,吾乘马,无以见之。”敝衣恶食处之不耻,务欲以身处众之所恶,盖不学《老子》而与之合。居家不治家事,以家事诸子。至族人有事就之谋者,常为尽其心,反复不厌。凶年尝其田以济饥者。既丰,人将偿之,曰:“吾自有以鬻之,非尔故也。”卒不肯受。力为藏退之行,以求不闻于世。然行之既久,则乡人亦多知之,以为古之隐君子莫及也。以涣登朝,授大理评事。

(节选自苏洵《族谱后录下篇》)

庆历中,始有诏州郡立学,士欢言,朝廷且以此取人,争愿效职学中。公笑曰:“此好事,卿相以为美观耳。”戒子孙,无与人争入学。郡吏素暴苛,缘是大扰,公作诗并讥之。

自五代崩乱,蜀之学者衰少,又皆怀慕亲戚乡党,不肯出仕。公始命其子涣就学,所以劝导成就者,无所不至。及涣以进士得官西归,父老纵观以为荣,教其子孙者皆苏氏。自是眉之学者,日益至千余人。然轼之先人少时独不学,已壮,犹不知书。公未尝问。或以为言,公不答,久之,曰:“吾儿当忧不学耶?”既而,果自愤发力学,卒显于世。

公之精识远量,施于家、闻于乡闾者如此。使少获从事于世者,其功名岂少哉!不幸汩没,老死无闻于时。然古之贤人君子,亦有无功名而传者,特以世有知之者耳公之无传非独其僻远自放终身亦其子孙不以告人之过也故条录其始终行事大略以告当世之君子。谨状。

(节选自苏轼《苏廷评行状》)

1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家事诸子   属于B.凶年尝其田以济饥者  买

C.教其子孙者皆苏氏  效法D.所以劝导成就者  成全

1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薄于为己而厚于人  身死人手,天下笑

B.吾儿当忧学耶  吾还也

C.所以劝导成就者,无所不至  吾所以去亲戚而侍君者

D.常为尽其心,反复不厌  且举世誉之不加劝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公之无传/非独其僻远自放终身/亦其子孙不以告人之过也/故条录其始终行事大略/以告当世之君子

B.公之无传/非独其僻远自放终身/亦其子孙不以告人之过也/故条录其始/终行事大略/以告当世之君子

C.公之无传非独/其僻远自放终身/亦其子孙不以告人之过也/故条录其始终行事大略/以告当世之君子

D.公之无传非独/其僻远自放终身/亦其子孙不以告人之过也/故条录其始/终行事大略/以告当世之君子

20.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子少孤,喜为善而不好读书”中的“孤”在指幼年时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

B.“居乡闾,出入不乘马”,古以二十五家为闾,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因以“乡闾”泛指民众聚居之处。

C.“长曰澹,次曰涣,季则洵也”,古人一般用“季”指兄弟中排行第三的人。

D.“又皆怀慕亲戚乡党,不肯出仕”中“亲戚”指“指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

2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

A.苏序不好读书,但诗写得非常好,上到朝廷国家大事,下到日常谋生手段都可以入诗,从他的诗歌中,后人也能看到他的性格。

B.苏序对待官员极尽恭敬,对待乡野村夫也是如此,不仅外表恭敬,在内心中对他们也一视同仁,不分贵贱。

C.苏序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在培养两个儿子成才这件事上,他都反复劝说教导。最终苏涣的学有所成,这也影响了眉州人的思想观念。

D.苏序一生退隐不求名利,因为儿子苏涣为官才被授予官职。而乡人大多知道他的善行,认为古代的隐居君子也比不上他。

2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敝衣恶食处之不耻,务欲以身处众之所恶。

(2)亦有无功名而传者,特以世有知之者耳。

23.两段选文中苏序闻名乡里的原因有何不同?(每条不超过15个字)

苏洵文:

苏轼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苏廷评行状

苏  轼

公讳序,字仲先,眉州眉山人。公幼疏达不羁,读书,略知其大义,即弃去。谦而好施,急人患难,甚于为己。衣食稍有余,辄费用,或以予人,立尽。以此穷困厄于饥寒者数矣,然终不悔。旋复有余,则曰:“吾固知此不能果困人也。”益不复爱惜。凶年鬻其田以济饥者,既丰,人将偿之,公曰:“吾固自有以鬻之,非尔故也。”人不问知与不知,径与欢笑造极,输发府藏。小人或侮欺之,公卒不惩,人亦莫能测也。

李顺反,攻围眉州。公年二十有二,日操兵乘城。会皇考病没,而贼围愈急,居人相视涕泣,无复生意。而公独治丧执礼,尽哀如平日。太夫人忧甚,公强施施解之曰:“朝廷终不弃,蜀贼行破矣。”

庆历中,始有诏州郡立学,士欢言,朝廷且以此取人,争愿效职学中。公笑曰:“此好事,卿相以为美观耳。”戒子孙,无与人争入学。郡吏素暴苛,缘是大扰,公作诗并讥之

庆历七年五月十一日终于家,享年七十有五。

闻之,自五代崩乱,蜀之学者衰少,又皆怀慕亲戚乡党,不肯出仕。公始命其子涣就学,所以劝导成就者,无所不至。及涣以进士得官西归,父老纵观以为荣,教其子孙者皆法苏氏。自是眉之学者,日益至千余人。然轼之先人少时独不学,已壮,犹不知书。公未尝问。或以为言,公不答,久之,曰:“吾儿当忧其不学耶?”既而,果自愤发力学,卒显于世。

公之精识远量,施于家、闻于乡闾者如此。公之无传,非独其僻远自放终身,亦其子孙不以告人之过也。故条录其始终行事大略,以告当世之君子。谨状。

(节选自《苏轼文集·卷十六》,有删节)

【注】①廷评,即廷尉平,又称廷平。苏序:苏轼之祖父,苏洵之父,一生都未踏入仕途。苏轼在“行状”中称其为“苏廷评”,估计是父因子贵。行状:古文体名,苏廷评事略,就是讲关于苏廷评这个人的一些轶事!

24.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独治丧执礼             执礼:遵奉礼制

B.会皇考病               没:通“殁”,去世

C.蜀贼破矣               行:将要

D.所以劝导成就者           所以:……的原因

25.下列句子中,表现苏序有见识或有雅量的一组是

①吾固知此不能果困人也        ②小人或侮欺之,公卒不惩

③朝廷终不弃,蜀贼行破矣      ④此好事,卿相以为美观耳

⑤公始命其子涣就学            ⑥果自愤发力学,卒显于世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2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序自幼性格豁达开朗,不拘礼法。他读书只求大体了解重要意旨就弃书而去,正因如此,到了壮年之后还不能熟知诗书。

B.苏序只要衣食上稍有盈余,就增加日常支出或者把它赠与他人,即使因为这样而使自己在生活上屡次陷入困顿,他也始终不悔。

C.苏序尽管身份卑微,但目光长远,为把儿子苏涣培养成才,他极尽劝导之能事。苏涣的学有所成,深深影响了眉州人的思想观念。

D.苏序一生都没有功名,这与他的个性不无关系。苏轼为他写作这篇“行状”,目的是让当世君子借此了解苏序为人行事的大致情况。

2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此穷困厄于饥寒者数矣,然终不悔。

(2)郡吏素暴苛,缘是大扰,公作诗并讥之。

 

 

二、政论与史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上韩昭文论山陵书

苏洵

昭文相公执事:

洵本布衣书生,才无所长,相公不察而收之,使与百执事之末。平居思所以仰报盛德,而不获其所。今者先帝新弃万国,天子始亲政事,海内倾耳侧目之秋;而相国实为社稷柱石,有百世不磨之功,伏惟相公将何处之?

古者天子即位,天下之政,必有所不及安席而先行之者。盖汉昭即位,休息百役,故其为天子曾未逾月,而恩泽下布于海内。窃惟当今之事,天下之所谓最急,而天子之所宜先行者,辄敢以告于左右:窃见先帝以俭德临天下,在位四十余年,而官室游观,无所增加;帏薄器皿,弊陋而不易。天下称颂,以为文景之所不若。今一旦奄弃臣下,而有司乃欲以末世葬送无益之费,侵削先帝休息长养之民,掇取厚葬之名而之。故洵以为当今之议,莫若薄葬。

窃闻顷者癸赦书既出,郡县无以赏兵,例皆贷钱于民,民之有钱者,皆莫肯自输,于是有威之以刀锯,驱之以答箠,为国结怨。小民无知,不知国同忧,方且狼顾而不宁;而山陵一切配率之科,又以不下,计今不过秋冬之间,海内必将骚然。且使今府库之中,财用有余,一物不取于民,尽公力而为之,以称遂臣子不忍之心,犹且获讥于圣;况复空虚无有,一金以上,非取于民不获,而冒行不顾,以徇近世失中之礼,亦已惑矣!

然议者必将以为古者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以天下之大,而不足于先帝之葬,于人情有所不顺,洵亦以为不然。使今俭葬而用墨子之说,则是过也。不废先王之礼,而去近世无益之费,是不过矣:古之人所由以尽其诚信者,不敢有略也,外是者则略之。

昔者华元厚葬其君,君子以为不臣;汉文葬于霸陵,木不改列,藏无金玉,天下以为圣明,而后世安于泰山。故曰莫若薄葬之议,上以遂先帝恭俭之诚,下以纾百姓目前之患,内以解华元不臣之议,而万世之后,以固山陵不拔之安。

如曰诏敕已行,制度已定,虽知不便,而不可复改,则此又过矣!盖唐太宗之葬高祖也欲为九丈之坟百事务从丰厚及群臣建议以为不可于是改从光武之陵高不过六丈而每事俭约。夫君子以为政,与其坐视百姓之艰难,而重改令之非,孰若改令以救百姓之急?不胜区区之心,敢辄以告,惟恕其狂易之诛。幸甚!幸甚!

(选自《容斋随笔》,有删改)

2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公不察而收之            辱:谦辞,承蒙

B.掇取厚葬之名而            遗:丢弃

C.故曰莫若薄葬之议            建:提出

D.不胜区区之心            区区:诚恳深切

2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伏惟相公将何处之            醉则更相枕

B.不知国同忧            备他盗之出入非常也

C.非取于民不获            告诉不许

D.外是者则略之            且举世而誉之不加劝

3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作者先感谢对方的提掖之恩,接着提出作为相国在新君亲政之时“何以处之”的问题,为下文进言造势。

B.第二段称颂先帝以俭治天下,批评当下“有司”的做法,巧妙避去直指韩相国之嫌,提出了“莫若薄葬”的主张。

C.作者赞成实行墨子的俭葬主张,认为君主应该体恤百姓,尤其是国库空虚之时,更应避免大兴土木以免引起民怨。

D.本文是建议书,极有针对性地就时政问题提出主张,并从正反两方面展开论述,例证丰富,说理委婉而态度坚决。

3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盖 唐 太 宗 之 葬 高 祖 也 欲 为 九 丈 之 坟 百 事 务 从 丰 厚 及 群 臣 建 议 以 为 不 可 于 是 改 从 光 武 之 陵 高 不 过 六 丈 而 每 事 俭 约

3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盖汉昭即位,休息百役,故其为天子曾未逾月,而恩泽下布于海内。

(2)不废先王之礼,而去近世无益之费,是不过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上欧阳内翰第二书(注)

(宋)苏洵

内翰谏议执事:士能以其姓名闻乎天下后世者,夫岂偶然哉!以今观之,乃可以见。生而同乡,学而同道,以某问某,盖有曰吾不闻者焉;而况乎天下之广,后世之远,虽欲求仿佛,岂易得哉?古之以一能称,以一善书者,愚未尝敢忽也。今夫群群焉而生,逐逐焉而死者,更千万人不称不书也。彼之以一能称,以一善书者,皆有以过乎千万人者也。

自孔子没,百有余年而孟子生;孟子之后,数十年而至荀卿子;荀卿子后乃稍阔远,二百余年而扬雄称于世;扬雄之死,不得其继千有余年,而后之韩愈氏;韩愈氏没三百年矣,不知天下之将谁与也?且夫以一能称,以一善书者,皆不可忽,则其多称而屡书者,其为人宜尤可贵重。奈何数千年之间,四人而无加,此其人宜何如也?天下病无斯人,天下有斯人也,宜何以待之?

洵一穷布衣,于今世最为无用,思以一能称、以一善书而不可得者也。况夫四子者之文章,诚不敢冀其万一。顷者张益州见文,以为似司马子长。洵不悦,辞焉。夫以布衣,而王公大人称其文似司马迁,不悦而辞,无乃为不近人情?诚恐天下之人不信,且惧张公之不能其言,重为世俗笑耳。若执事,天下所就而折衷者也。不知其不肖,称之曰:“子之《六经论》,荀卿子之文也。”平生为文,求于千万人中使其姓名仿佛于后世而不可得,今也一旦而得齿于四人者之中天下乌有是哉意者其失于斯言也执事于文称师鲁于诗称子美圣俞未闻其有此言也意者其戏也

惟其愚而不顾,日书其所为文,惟执事之求而致之。既而屡请而屡辞焉,曰:“吾未暇读也。”退而处,不敢复见,甚惭于朋友,曰:“信矣,其戏!”虽然,天下不知其为戏,将有以议执事,洵亦且得罪。执事怜其平生之心,苟以为可教,亦足以慰其衰老,唯无曰荀卿云者,幸甚!

(选自《嘉祐集笺注》)

(注)欧阳内翰:指欧阳修,当时他为翰林学士,唐宋时也称翰林内翰。第二书:第二封书信。

3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欲求仿佛                   仿佛:相似,近似

B.而后之韩愈氏               属:连接

C.且惧张公之不能其言         副:符 合

D.天下所就而折衷者也           折衷:用作准则

3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能以其姓名闻乎天下后世者     儿成,则可待乎

B.天下有斯人也                   幽于粪土之中不辞者

C.顷者张益州见文                 而不知所止

D.曰:“信矣,其戏”             固一世之雄

3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也一旦而得齿于四人者之中/天下乌有是哉/意者其失于斯言也/执事于文称师鲁/于诗称子美 圣俞/未闻其有此言也/意者其戏也。

B.今也一旦而得齿/于四人者之中天下乌有是哉/意者其失于斯言也/执事于文称师鲁/于诗称子美/圣俞未闻其有此言也/意者其戏也。

C.今也一旦而得齿/于四人者之中天下乌有/是哉意者/其失于斯言也/执事于文称师鲁/于诗称子 美圣俞/未闻其有此言也/意者其戏也。

D.今也一旦而得齿于四人者之中/天下乌有/是哉意者/其失于斯言也/执事于文称师鲁/于诗称子美/圣俞未闻其有此言也/意者其戏也。

3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洵曾呈献文章给欧阳修,希望得到他的赏识与推荐。虽然因此赢得文名,但却迟迟未得朝廷重用来施展自己的才华,于是又写作了本文。

B.作者阐说读书人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声极其不易,自孔子之后,只有孟子、荀子、扬雄、韩愈四人,言语之中表达了对以韩愈的后继者自任的期待。

C.文章结尾,作者写欧阳修没有时间读自己多次呈上的文章,于是退而静处,不敢再见到作者,觉得很是有愧于朋友,确实不应该说那些戏言。

D.本文表达开阖跌宕,曲折婉转。文中既有对朝廷不重贤才的不满,也有对欧阳修敷衍自己的抱怨,表达得虽似含蓄,实则用意明显感情强烈。

3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夫以布衣,而王公大人称其文似司马迁,不悦而辞,无乃为不近人情?

(2)虽然,天下不知其为戏,将有以议执事,洵亦且得罪。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上富丞相[注]

[宋]苏洵

相公阁下:往年天子震怒,出逐宰相,选用旧臣堪付属以天下者,使在相府,与天下更始,而阁下之位实在第三。方是之时,天下成喜相庆,以为阁下惟不为宰相也,故默默在此。方今困而后起,起而复为宰相,而又值乎此时也,不为而何为?且吾君之意,待之如此其厚也,不为而何以副吾望?故成曰:后有下令而异于他日者,必吾富公也,朝夕而待之,跂首而望之,望望然而不获见也,戚戚然而疑。鸣呼!其弗获闻也,必其远也,进而及于京师,亦无闻焉,不敢以疑,犹曰:天下之人如此其众也,数十年之间如此其变也,皆日贤人焉。或曰:彼其中则有说也,而天下之人则未始见也;然而不能无忧。

盖古之君子,爱其人也则忧其无成。且尝闲之,古之君子,相是君也,与是人也,皆立于朝,则使吾皆知其为人皆善者也,而后无忧,且一人之身而欲擅天下之事,虽见信于当世,而同列之人一言而疑之,则事不可以成,今夫政出于他人而不惧,事不出于已而不忌,是二者,惟善人为,然犹欲得其心焉。若夫众人,政出于他人而惧其害己,事不出于己而忌其成功,是以有不平之心生。夫或居于吾前,或立于吾后,而皆有不平之心焉,则身危。故君子之出处于其间也,不使之不平于我也。

周公立于明堂以听天下,而召公惑,召公犹未能信乎吾之此心也,周公定天下,诛管、蔡,告召公以其志,以安其身,以及于成王。故凡安其身者,以安乎周也。召公之于周公,管,蔡之于周公,是二者亦皆有不平之心焉,以为周之天下,公将连取之也,周公珠其不平而不可告语者,告其可以告语者而和其不平之心。然则,非其必不可以告语者,则君子未始不欲和其心。

是以君子忍其小念以容其小过,而杜其不平之心,然后当大事而听命焉。且吾之小念,不足以易吾之大事也,故宁小容焉,使无芥蒂于其间。昔者诸吕用事陈平忧惧计无所出陆贾入见说之使交欢周勃陈平用其策卒得绛侯北军之助以灭诸吕。夫绛侯,木强之人也,非陈平致之而谁也?故贤人者致其不贤者,非夫不贤者之能致贤者也

曩者,寇菜公为相,惟其侧有小人不能诛,又不能与之无念,故终以斥去。及范文正公在相府,又欲以岁月尽治天下事,失于急与不忍小念,故群小人亦急逐之,一去送不复用,以殁其身。伏惟阁下以不世出之才,立于天子之下,百官之上,此其深谋远虑必有所处,而天下之人犹未获见。

洵,西蜀之人也,窃有志于今世,愿一见于堂上。伏惟阁下深思之,无忽!

(有删改)

注:富乐相即富相公富弼。

3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

A.不为而何以吾望               副:与……相符。

B.是君也                       相:辅佐。

C.且一人之身而欲天下之事       擅:擅长。

D.其不平之心                 杜:杜绝。

3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组是(   )

A.跂首望之                     弃甲曳兵

B.虽见信当世                   赵尝五战于秦

C.吾之小忿                     臣死不避

D.伏惟阁下不世出之才           亦明死生之大

4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项是(   )

A.作者认为以往皇帝将客相贬滴出京后,会选用可以托付重任的旧臣留任相府,而富弼就是留任相府的旧臣,可见其深受皇帝重用。

B.作者怀着“古之君子,爱其人也则忧其无成”之心,通过历史上贤者安定身边之人的做法,委婉地对富阿提出批评和忠告。

C.作者期盼富丽能够在朝廷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事实与此相左,于是以“或日”引出自己对于富啊未能直言的忧虑。

D.本文通过对周公、召公、范文正公等人为政时的赞颂,来阐述宰相的职责:语言上整散结合,善用铺除,使文章气势不凡。

4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昔者诸吕用事陈平忧惧计无所出陆贾入见说之使交欢周勃陈平用其策卒得绛侯北军之助以灭诸吕

4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若夫众人,政出于他人而惧其害已,事不出于已而忌其成功,是以有不平之心生。

(2)曩者,寇莱公为相,惟其侧有小人不能诛,又不能与之无忿,故终以斥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上余青州书

(宋)苏洵

洵闻之,楚人高令尹子文①之行,曰:“三以为令尹而不喜,三夺其令尹而不怒。”其为令尹也,楚人为之喜;而其去令尹也,楚人为之怒。己不期为令尹,而令尹自至。夫令尹子文岂独恶夫富贵哉?知其不可以求得,而安其自得,是以喜怒不及其心,而人为之嚣嚣。嗟夫!岂亦不足以见己大而人小邪?脱然为弃于人,而不知弃之为悲;纷然为取于人,而不知取之为乐。

昔者,明公之初自奋于南海之滨,而为天下之名卿。当其盛时,激昂慷慨,论得失,定可否,左摩西羌,右揣契丹,奉使千里,弹压强悍不屈之虏,其辩如决河流而东注诸海,名声四溢于中原而磅礴于戎狄之国,可谓至盛矣。及至中废而为海滨之匹夫,盖其间十有余年,明公无求于人,而人亦无求于明公者。其后,适会南蛮纵横放肆,充斥万里,而莫之或救。明公乃起于民伍之中,折尺棰而笞之,不旋踵而南方乂安。走明公岂有求而为之哉?适会事变以成大功,功成而爵禄至。明公之于进退之事,盖亦绰绰乎有余裕矣。

悲夫!世俗之人纷纷于富贵之问而不知自止!达者安于逸乐而习为高岸之节,顾视四海,饥寒穷困之士,莫不颦蹙呕哕而不乐;穷者藜藿不饱,布褐不暖,习为贫贱之所摧折,仰望贵人之辉光,则为之颠倒而失措。此二人者皆不可与语于轻富贵而安贫贱何者彼不知贫富贵贱之正味也夫惟天下之习于富贵之荣而忸于贫贱之辱者而后可与语此

今夫天下之所以奔走于富贵者,我知之矣,而不敢以告人也。富贵之极,止于天子之相。而天子之相,果谁为之名邪?岂天为之名邪?其无乃亦人之自名邪?夫天下之官,上自三公,至于卿、大夫,而下至于士。此四者,皆人之所自为也,而人亦自贵之。而令世之士,得为君子者,一为世之所弃,则以为不若一命士之贵,而况以与三公争哉。且夫明公昔者之伏于南海,与夫今者之为东海也,君子岂有间于其间,而明公亦岂有以自轻而自重哉?洵以为明公之习于富贵之荣,而狃于贫贱之辱,其尝之也盖已多矣,是以极言至此而无所迂曲。

洵,西蜀之匹夫,尝有志于当世,因循不遇,遂至于老。然其尝所欲见者,天下之士盖有五六人。五六人者已略见矣,而独明公之未尝见,每以为恨。今明公来朝,而洵适在此,是以不得不见。

伏惟加察,幸甚!

(选自苏洵《嘉祐集》,有删节)

(注)①令尹子文:令尹,春秋时期楚国官名,位同国相。子文,姓斗,名谷於菟,字子文。楚国内乱,子文自毁其家,以纾国难。三次被免去相位,毫无愠色。②明公:对于有名望、有地位的人的尊称,此处指余靖,时任青州知州。

4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人令尹子文之行    高:拾高

B.脱然为弃于人          脱然:不经意的样子

C.不旋踵而南方乂安      乂安:太平无事

D.莫不颦蹙呕哕而不乐    呕哕:呕吐

4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岂亦不足以见己大人小邪    侣鱼虾友麋鹿

B.明公之初自奋南海之滨      将请罪母,母不许

C.明公于进退之事            吾从而师

D.无乃亦人之自名邪          皆出于此乎

4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叙写楚国令尹子文仕途三起三落的事,目的是拿明公余靖与其作类比,说明明公淡泊名利,品行高尚。

B.明公余靖仕途发迹于南海,当上朝臣之后,安抚边疆,奉命出使,口若悬河,弹压强悍不屈的外敌,声名远播。被罢黜后,十多年间蛰居海滨,与世无争。后受命安抚南方少数民族,不久就凯旋,又得朝廷重用。

C.苏洵认为当世之士能身为朝臣成君子者,一旦被弃,还不如命士尊贵,哪还能与三公争列;而明公余靖却能东山再起,得享爵禄,源于他对进退的淡然心态,不自轻自重。

D.这封书信叙议结合,言辞恳切,表达了苏洵对明公余靖宠辱不惊、进退自若的博大胸襟的仰慕之情,并以未能结识他而深以为憾,渴望乘其来朝之机,得以一见。

46.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此二人者皆不可与语于轻富贵而安贫贱何者彼不知贫富贵贱之正味也夫惟天下之习于富贵之荣而忸于贫贱之辱者而后可与语此

4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是以喜怒不及其心,而人为之嚣嚣。

(2)洵以为明公之习于富贵之荣,而狃于贫贱之辱,其尝之也盖已多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心术

(宋)苏洵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百战。

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严斥堠,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

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故士皆委已而听命,夫安得不愚?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

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邓艾缒兵于蜀中,非刘禅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彼固有所侮而动也。故古之贤将,能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

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百动。

兵有长短,敌我一也。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而堕其中。此用长短之术也。

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尺箠当猛虎,奋呼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知此者,可以将矣。袒裼而案剑,则乌获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童子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4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麋鹿兴于左而目不        瞬:正视

B.谨烽燧,严斥堠            斥堠:侦察

C.一静可以百动            制:控制

D.使之而堕其中            狎:忽视

4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百战                赢而不助五国也

B.兵尝敌                赵王岂一璧之故欺秦邪

C.奋呼操击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D.童子弯弓杀之矣            芥为之舟

50.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其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光辉,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凡兵上义”,战争的正义性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不义的战争,逐“利”的战争,即使一时不为所害,但从长远看是不利的,会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B.作者认为,“兵有长短,敌我一也”,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为将者要避实击虚,用我方的长处,与敌人对抗,将我方的短处,隐蔽起来,使敌人心生疑虑而退却。

C.文章结尾,作者以生动的比喻说明了物质准备的重要性:手中有武器,遇到猛虎也敢斗;手中无武器,见了壁虎之类的小虫,也会吓得脸青眼黑,唯恐避之不及。

D.文章给人以排宕顿挫之感,这得力于文中大量排偶句的纯熟运用,茅坤说“此文中多名言”,排偶句的运用使文章语言精练,内涵丰富,为文章增色不少。

5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善 用 兵 者 使 之 无 所 顾 有 所 恃 无 所 顾 则 知 死 之 不 足 惜 有 所 恃则 知 不 至 于 必 败

5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

(2)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礼》论

苏洵

夫人之情,安于其所常为,无故而变其俗,则其势必不从。圣人之始作礼也,不因其势之可以危亡困辱之者以厌服其心,而徒欲使之轻去其旧,而乐就吾法。不能也,故无故而使之事君,无故而使之事父,无故而使之事兄。彼其初,非如今之人知君父兄之不事则不可也,而遂翻然以从我者,吾以耻厌服其心也。

吾君,彼为吾父,彼为吾兄,圣人曰:彼为吾君父兄,何以异于我?于是坐其君与其父以及其兄,而己立于其旁,且俯首屈膝于其前以为礼,而谓之拜。率天下之人而使之拜其君父兄。夫无故而使之拜其君,无故而使之拜其父,无故而使之拜其兄,则天下之人将嗤笑,以为迂怪而不从。而君父兄又不可以不得其臣子弟之拜,而徒为其君父兄。于是圣人者又有术焉,以厌服其心,而使之肯拜其君父兄。然则圣人者果何术也?耻之而已

古之圣人将欲以礼治天下之民故先自治其身使天下皆信其言曰此人也其言如是是必不可不如是也。故圣人曰:天下有不拜其君父兄者,吾不与之齿而天下之人亦曰:彼将不与我齿也!于是相率以拜其君父兄,求齿于圣人。虽然,彼圣人者,必欲天下之拜其君父兄,何也?其微权也。彼为吾君,彼为吾父,彼为吾兄,圣人之拜不用于世,吾与之皆坐于此,皆立于此,比肩而行于此,无以异也。吾一旦而怒,奋手举梃而搏逐之可也。何则?彼其心常以为吾侪也,不见其异于吾也

圣人知人之安于逸而苦于劳,故使贵者逸而贱者劳;且又知之为逸,而立且拜者之为劳也,故举其君父兄坐之于上,而使之立且拜于下。明日彼将有怒作于心者,徐而自思之,必曰:此吾向之所坐而拜之,且立于其下者也。圣人固使之逸而使我劳,是于彼也。奋手举梃以搏逐之,吾心不安刻木而为人,朝夕而拜之,他日析之以为薪,而犹且忌之。彼其始木焉,已拜之犹且不敢以为薪。故圣人以其微权而使天下尊其君父兄。而权者又不可以告人,故先之以耻。

呜呼!其事如此,然后君父兄得以安其尊而至于今。今之匹夫匹妇,莫不知拜其君父兄,乃曰:拜起坐立,礼末也。不知圣人其始之教民拜起坐立,如此之劳也。此圣人之所虑,而作《易》以神其教也。

(选自《嘉祐集卷六》,有改动)

5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以耻厌服其心也      厌服:使……信服

B.吾不与之齿            齿:并列

C.且又知之为逸        坐:犯……罪

D.于彼也            贱:卑贱

5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吾君         而秦人积威之所劫

B.求齿于圣人     谨拜表

C.吾心不安焉       吴之民方痛心

D.末也     不知老将至

5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开篇先以“情”入手,提出人的本性是安于惯常所为,要是无缘无故改变人们的习俗,人们势必不会服从的。

B.作者借鉴历史,认为古代的圣人如果要用礼法来治理国家,首先需要加强百姓的道德修养,如此才会有信服力。

C.苏洵认为圣人使用小的权势来使天下尊崇自己的君王父兄,而这些权势不能直接告诉人,因此就用羞耻之心来相告。

D.本文讲述“权”使人们逐渐接受礼的教化的过程,剖析历史,行文曲折婉转,显示出作者说理的艺术与气势。

56.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古之圣人将欲以礼治天下之民故先自治其身使天下皆信其言曰此人也其言如是是必不可不如是也

5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然则圣人者果何术也?耻之而已。

(2)何则?彼其心常以为吾侪也,不见其异于吾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乐论

苏洵

礼之始作也,难而易行,既行也,易而难久。

天下未知君之为君,父之为父,兄之为兄,而圣人为之君、父、兄;天下未有以异其君、父、兄,而圣人之拜、起、坐、立。天下未有肯靡然以从我拜起坐立,而圣人身先之以耻。呜呼!其亦难矣。天下恶夫死也久矣,圣人招之曰:来,吾生尔。既而其法果可以生天下之人,天下之人,视其向,如此之危,而今也如此之安,则宜何从?故当时虽难而易行。既行也,天下之人,视君、父、兄,如头足之不待别白而后识,视拜、起、坐、立,如寝食之不待告语而后从事。虽然,百人从之,一人不从,则其势不得至乎死。天下之人,不知其初之无礼而死,而见其今之无礼而不至乎死也,则曰:“圣人欺我”。故当其时虽易而难久。呜呼!圣人之所恃以胜天下之劳逸者独有死生之说耳死生之说不信于天下则劳逸之说将出而胜之劳逸之说胜则圣人之权去矣。

酒有鸩,肉有堇,然后人不敢饮食;药可以死,然后人不以苦口为讳。去其鸩,彻其堇,则酒肉之权固胜于药。圣人之始作礼也,其亦知其势之将必如此也,曰:告人以诚,而后人信之。幸今之时,吾之所以告人者,其理诚然,而其事亦然,故人以为信。吾知其理,而天下之人知其事,事有不必然者,则吾之理不足以折天下之口,此告语之所不及也。告语之所不及,必有以阴驱而潜率之。于是观之天地之间,得其至神之机,而窃之以为乐。

雨,吾见其所以湿万物也;日,吾见其所以燥万物也;风,吾见其所以动万物也;隐隐谹谹而谓之雷者,彼何用也?阴凝而不散,物而不遂,雨之所不能湿,日之所不能燥,风之所不能动,雷一震焉,而凝者散,蹙者遂。曰雨者,曰日者,曰风者,以形用;曰雷者,以神用。用莫神于声,故圣人因声以为乐。

为之君臣、父子、兄弟者,礼也。礼之所不及,而乐及焉。正声入乎耳,而人皆有事君、事父、事兄之心,则礼者固吾心之所有也,而圣人之说,又何从而不信乎?

5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其势不得至乎死    遽:立即,马上

B.其亦知其势之将必如此也    逆:预先

C.药可以死    生:活着

D.而不遂    蹙:紧缩

5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视其向,如此之危    师道之不传.久矣

B.故当时虽易而难久    秦王恐破壁

C.而圣人之拜、起、坐、立    之奈何

D.吾见其所以湿万物也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6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论及了乐的产生以及其作用,认为乐还能够弥补圣人说教中的不足,显示出了作者高超的写作艺术。

B.苏洵认为礼的权力维系在死生之说上,贪生而畏死是人之天性,人正是因此而趋附于礼,也因畏惧死亡而安于礼法。

C.圣人深知“劳逸”胜过“生死”的情况迟早会发生,目前天下人相信自己的礼法,乃是因为告语与实情暂时相符。

 

D.圣人以雷喻礼,因声作乐,以其潜移默化之功,使礼得以作为内于人心的信念而被相信,而不仅仅是作为外于人心的法度而遵守。

6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圣人之所恃以胜天下之劳逸者独有死生之说耳死生之说不信于天下则劳逸之说将出而胜之劳逸之说胜则圣人之权去矣。

6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观之天地之间,得其至神之机,而窃之以为乐。

(2)则礼者固吾心之所有也,而圣人之说,又何从而不信乎?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风俗之变,圣人为之也。圣人因风俗之变而用其权。圣人之权用于当世,而风俗之变益甚,以至于不可复反。幸而又有圣人,承其后而维之,则天下可以复治;不幸其后无圣人,其变穷而无所复入,则已矣。昔,吾尝欲观古之变而不可得也,于《诗》见商周焉而不详。及观《书》(1),然后见尧舜之时与三代之相变,如此之亟也。自尧而至于商,其变也皆得圣人而承之,故无忧。至于周,而天下之变穷矣。忠之变而入于质,质之变而入于文,其势便也。及夫文之变而又欲反之于忠也,是犹欲移江河而行之山也。人之喜文而恶质与忠也,犹水之不肯避下而就高也。彼其始未尝文焉,故忠质而不辞。今吾日食之以太牢,而欲使之复其菽哉?呜呼!其后无圣人,其变穷而无所复入,则已矣。周之后而无王,固也。其始之制其风俗也,固不容为其后者计也,而又适不乎圣人,固也,后之无王也。

当尧之时,举天下而授之舜,舜得尧之天下,而又授之禹。方尧之未授天下于舜也,天下未尝闻有如此之事也。其当时之民,莫不以为大怪也。然而舜与禹也,受而居之,安然若天下固其所有,而其祖宗既已为之累数十世者,未尝其民道其所以当得天下之故也,又未尝悦之以利,而开之以丹朱、商均(2)之不肖也。其意以为天下之民以我为当在此位也,则亦不俟援天以神之,誉已以固之也。

汤之伐桀也,嚣嚣然数其罪而以告人,如曰:彼有罪,我伐之也。既又惧天下之民不已悦也则又嚣嚣然以言柔之,曰:万方有罪,在予一人。予一人有罪,无以尔万方。如曰:我如是而为尔之君,尔可以许我焉耳。吁!亦既薄矣。至于武王,而又自言其先祖父偕有显功,既已受命而死,其大业不克终。今我奉承其志,举兵而东伐。而东国之士女,束帛以迎我。纣之兵,倒戈以纳我。吁!又甚矣。如曰:吾家之当为天子久矣,如此乎民之欲我速入商也。伊尹之在商也,如周公之在周也。伊尹摄位三年,而无一言以自解。周公为之,纷纷急于自疏其非篡也。

夫固由风俗之变,而后用其权,权用而风俗成,吾安坐而镇之,夫孰知夫风俗之变而不复反也?

(取材于苏洵《嘉祐集·书论》)

注释:(1)《书》。指《尚书》。本文专论《尚书》。(2)丹朱,相传为尧之子,舜使居丹渊为诸侯,故号丹朱;商均,相传为舜之子,禹封之于商,故号商均。

63.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欲使之复其菽哉                 茹:食用

B.而又适不乎圣人                  值:遇到

C.其当时之民                      度:衡量

D.我伐之也                         宜:应该

64.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幸而又有圣人                                周之后而无王

B.,吾尝欲观古之变而不可得也               后之无王

C.于《诗》见商周焉而不详                     未尝其民道其所以当得天下之故也

D.则亦不俟援天以神之                           纷纷急于自疏其非篡也

65.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变穷而无所复入:风俗改变到了尽头就再也无法返回了

B.人之喜文而恶质与忠也:喜欢文华的人就像厌恶质朴忠诚一样

C.而其祖宗既已为之累数十世者:那些人的祖宗已为他们积累几十代了

D.既又惧天下之民不己悦也:接着又害怕天下的百姓不喜欢自己

66.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洵认为《尚书》详尽地呈现了夏、商、周的更迭,这对研究风俗与圣人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B.尧传天下于舜,舜传天下于禹,这种举天下而授之的方式,在最初的时候被人们看成一件怪事。

C.苏洵列举尧、舜、禹和汤、武王的事例,说明风俗的改变是由圣人实现的,也与权力密不可分。

D.此文表达苏洵阅读《尚书》的思考和感悟,体现了苏洵崇尚圣人、顺应民意、反对天命的思想。

67.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则又嚣嚣然以言柔之

68.明代学者茅坤评本文时说:“此篇识见好,而行文法度亦胜。”

(1)“识见”意即见解。找出最能表现作者“识见”的语句。

(2)“行文法度”意即章法。请你从文章结构角度谈谈本文的章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辨奸论

苏洵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

山巨源见王衍,曰:“误天下苍生者,必此人也!”郭汾阳见卢杞,曰:“此人得志,吾子孙无遗类矣!”自今而言之,其理固有可见者。以吾观之,王衍之为人,容貌言语,固有以欺世而盗名者,然不不求,与物浮沉。使晋无惠帝,仅得中主,虽衍百千,何从而乱天下乎?卢杞之奸,固足以败国,然而不学无文,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语不足以世。非德宗之鄙暗,亦何从而用之?由是言之,二公之料二子,亦容有未必然也

今有人,口诵孔、老之言,身履夷、齐之行,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与造作言语,私立名字,以为颜渊、孟轲复出。而阴贼险狠,人异趣。是王衍、卢杞合而为一人也,祸岂可胜言哉!

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大奸慝,竖刁、易牙、开方是也。以盖世之名而济其未形之患虽有愿治之主好贤之相犹将举而用之则其为天下患必然而无疑者非特二子之比也。

孙子曰:“善用兵者,无赫赫之功。”使斯人而不用也,则吾言为过,而斯人有不遇之叹,孰知祸之至于此哉!不然,天下将被其祸,而吾获知言之名,悲夫!

(选自《古文观止》)

(注)①山巨源:山涛,字巨源,晋初人,喜好评论人物。②郭汾阳:郭子仪,封为汾阳郡王,世称郭汾阳。

6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月晕而风,润而雨       础:房柱下的基石。

B.然不不求               忮:妒忌。

C.言语不足以世           眩:炫耀。

D.囚首面而谈《诗》《书》  丧:像死了亲人一样。

7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山巨源见王衍         故述往事,思来

B.而阴贼险狠,人异趣     相如闻,不肯

C.祸岂可胜言哉           皆出于此乎

D.鲜不大奸慝             吾属今之虏矣

7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将天象和人事进行比较,指出人事比天象更难掌握,并说明这是由“好恶”和“利害”影响而导致的。

B.第二段列举历史上山涛、郭子仪对王衍、卢杞的评论,说明山、郭二人的评论虽有一定道理,但也有疏漏。

C.第三、四段是作者重点论述的部分,极力刻画“今有人”的种种表现,一气呵成,笔锋犀利,论证严谨。

D.结尾段,作者提出两种可能的情况,对“今有人”持公允态度,与第三段的抨击形成鲜明对比,感叹世事可悲。

7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

②由是言之,二公之料二子,亦容有未必然也。

7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以盖世之名而济其未形之患虽有愿治之主好贤之相犹将举而用之则其为天下患必然而无疑者非特二子之比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古今论谏,常与讽而少直。其说盖出于仲尼。吾以为讽、直一也,用之之术何如耳。伍举进隐语,楚王淫益甚;茅焦解衣危论,秦帝立悟。讽固不可尽与,直亦未易少之。吾故曰:顾用之之术何如耳。

然则奚术而可?曰:机智勇辩如古游说之士而已。夫游说之士,以机智勇辩济其诈,吾欲谏者,以机智勇辩济其忠。请论其效。周衰,游说炽于列国,自是世有其人。吾独怪夫谏而从者百一,说而从者十九,谏而死者皆是,说而死者未尝闻。然而抵触忌讳,说或甚于谏。由是知不必乎讽,而必乎术也。

说之术可为谏法者五:理谕之,势禁之,利诱之,激怒之,隐讽之之谓也。触龙以赵后爱女贤于爱子,未旋踵而长安君出质;甘罗以杜邮之死诘张唐,而相燕之行有日。此理而之也。子贡以内忧教田常,而齐不得伐鲁;武公以麋鹿胁顷襄,而楚不敢图周。此势而禁之也。田生以万户侯启张卿,而刘泽封;朱建以富贵饵闳孺,而辟阳赦。此利而诱之也。苏秦以牛后羞韩,而惠王按剑太息;范雎以无王耻秦,而昭王长跪请教。此激而怒之也。苏代以土偶笑田文,楚人以弓缴感襄王,此隐而讽之也。五者相倾险诐之论。虽然施之忠臣,足以成功。何则?理而谕之,主虽昏必悟;势而禁之,主虽骄,必惧;利而诱之,主虽怠,必奋;激而怒之,主虽懦,必立;隐而讽之,主虽暴必容。悟则明,惧则,奋则勤,立则勇,容则宽,致君之道尽于此矣。

吾观昔之臣,言必从,理必济,莫如唐魏郑公(魏征),其初实学纵横之说,此所谓得其术者欤?噫!龙逢、比干不获称良臣,无苏秦、张仪之术也;苏秦、张仪不免为游说,无龙逢、比干之心也。是以龙逢、比干吾取其心,不取其术;苏秦、张仪吾取其术,不取其心,以为谏法。

(选自苏洵《谏论上》,有删节)

注①险诐(bì):不正。

7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之之术何如耳    顾:不过

B.论其效       备:准备

C.此理而之也      谕:使……明白

D.悟则明,惧则    恭:谦逊有礼

75.全都符合作者“理谕之,势禁之,利诱之,激怒之,隐讽之”的进谏方法的一项是(   )

①甘罗以杜邮之死诘张唐,而相燕之行有日。

②田生以万户侯启张卿,而刘泽封。

③周衰,游说于列国,自是世有其人。

④触龙以赵后爱女贤于爱子,未旋踵而长安君出质。

⑤伍举进隐语,楚王淫益甚。

⑥子贡以内忧教田常,而齐不得伐鲁。

A.①③⑥B.②④⑤C.①④⑥D.②③⑤

7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进谏的大臣能否达到让国君纳谏的目的,不取决于进谏的形式,只看使用的进谏方法怎么样。

B.文章倡导要像古代游说诸侯的策士那样进谏,即机智、灵活、勇敢、善辩,学会以理服人、以利诱人、以势压人、以话激人、以隐语启人。

C.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表示自己要向龙逢、比干和苏秦、张仪学习,效法他们的忠心和游说方法,以便供进谏时取法。

D.文章着重阐述进谏的方式和方法。铺排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气势不凡;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运用,使得观点突出,层次鲜明。

77.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讽固不可尽与,直亦未易少之。

(2)吾独怪夫谏而从者百一,说而从者十九。

 

谏论(下)(节选)

苏  洵

夫臣能谏,不能使君必纳谏,非真能谏之臣;君能纳谏,不能使臣必谏,非真能纳谏之君。欲君必纳乎,向之论矣。欲臣必谏乎,吾其言之。

今有三人焉:一人勇,一人勇怯半,一人怯。有与之乎渊谷者,且告之曰:“能跳而越此,谓之勇,不然为怯。”彼勇者耻怯,必跳而越焉;其勇怯半者,与怯者则不能也。又告之曰:“跳而越者与千金,不然则否。”彼勇怯半者,奔利,必跳而越焉;其怯者,犹未能也。须臾,顾见猛虎,暴然向逼,则怯者不待告跳,而越之如康庄矣。然则人岂有勇怯哉?要者以势驱之耳。

君之难犯,犹渊谷之难越也。所谓性忠义、不悦赏、不畏罪者,勇者也,故无不谏焉;悦赏者,勇怯半者也,故赏而后谏焉;畏罪者,怯者也,故刑而后谏焉;先王知勇者不可常得,故以赏为金以刑为猛虎使其前有所趋后有所避其势不得不极言规失此三代所以兴也。末世不然,迁其赏于不谏,迁其刑于谏,宜乎臣之噤口卷舌,而乱亡随之也。间或贤君欲闻其过,亦不过赏之而已。呜呼!不有猛虎,彼怯者肯越渊谷乎?此无他,墨刑之废耳。三代之后,如霍光诛昌邑不谏之臣者,不亦哉?

今之谏赏,时或有之;不谏之刑,缺然无矣增其所有,有其所无,则谀者直,佞者忠,况忠直者乎?诚如是,欲闻谠言而不获,吾不信也。

(选自《嘉祐集》第八卷)

(简注)

①要者:主要在于。②后:身后。与“前”相对,可释为“过后”。③三代:指夏、商、周。④谠(dǎng)言:正直的话。

(阅读指要)

本篇主要论述怎样才是“真能纳谏之君”。文章运用比喻说明:本性勇敢的人能自觉地向君王进谏,不悦赏,不畏刑;本性不太勇敢也不太怯儒的人,有了赏赐才肯进谏;而本性怯懦的人则必须用刑罚威逼他才肯进谏。因此,贤明的君王须建立刑赏制度来促进臣子进谏。本文取喻生动,说理精辟。

(阅读训练)

78.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向之论(______)    (2)有与之乎渊谷者(______)

(3)不亦(______)      (4)增其所有(______)

79.下列加点词用法与“彼勇者怯”中“耻”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大将军邓骘其才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相师

C.国家之急而私仇也

D.否泰如天地,足以汝身

80.第三段画浪线句中应有五处停顿,请用“/”标出。

故 以 赏 为 千 金 以 刑 为 猛 虎 使 其 前 有 所 趋 后 有 所 避 其 势 不 得不 极 言 规 失 此 三 代 所 以 兴 也。

81.选文第二段的末尾作者提出了“要者以势驱之耳”的观点,这里的“势”在第二段和第三段中分别指什么?

82.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之难犯,犹渊谷之难越也。

(2)今之谏赏,时或有之;不谏之刑,缺然无矣。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史论上

苏洵

史何而作乎?其有忧也。何忧乎?忧小人也。何由知之?其名知之。楚之史曰《梼杌》。梼杌,四凶之一也。君子不待褒而劝,不待贬而惩;然则,史之所惩劝者,独小人耳。仲尼之志大,故其忧愈大;忧愈大,故其作愈大。是以因史修经,之论其效者,必曰“乱臣贼子惧”。由是知史与经皆忧小人而作,其义一也。

其义一,其体二,故曰史焉,曰经焉。大凡文之用四:事以实之,词以章之,道以通之,法以检之。此经、史所兼而有之者也。虽然,经以道、法胜,史以事、词胜;经不得史无以证其褒贬,史不得经无以酌其轻重;经非一代之实录,史非万世之常法;体不相沿,而用实和焉。

夫《易》《礼》《乐)《书》,言圣人之道与法详矣,然弗验行事。仲尼惧后世以是圣人之私言,故因讣告策书修《春秋),旌善而惩恶,此经之道也;犹惧后世以为己之臆断,故本《周礼》以为,此经之法也。至于事则举其略,词则务于简。吾故曰:经以道、法胜。史则不然,事既曲详,词亦夸耀,所谓褒贬,论赞之外无几。吾故日:史以事、词胜。

使后人不知史而观经,则所褒莫见其善状,所贬弗闻其恶实。吾故曰:经不得史,无以证其褒贬。使后人不通经而专史,则称谓不知所法,惩劝不知所祖。吾故曰:史不得经,无以酌其轻重。

经或从伪讣而书,或隐讳而不书,若此者从,皆适于教而已。吾故曰:经非一代之实录。史之一纪、一世家、一传,其间美恶得失固不可以一二数,其论赞数十百言之中,安能事为之褒贬,使天下之人动有所法如《春秋》哉?吾故曰:史非万世之常法。

夫规矩准绳所以制器,器所待而正者也。然而不得器,则规无所效其圆,矩无所用其方,准无所施其平,绳无所措其直。史待经而正,不得史则经晦。吾故曰:体不相沿,而用实相资焉。

噫!一规,一矩,一准,一绳,足以制万器。后人其务希迁、固,实录可也!慎无若王通、陆长源辈,嚣嚣然冗且僭,则善矣。

(有修改)

83.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之论其效            卒:最终

B.而用实相        资:帮助

C.善而惩恶习        旌:表彰

D.故本《周礼》以为        凡:平凡

84.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史何而作乎            仲尼惧后世以是圣人之私言

B.其名知之                故因讣告策书修《春秋》

C.然弗验行事            人其务希迁、固

D.其论赞数十百言之中        规无所效其圆

85.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君子不待褒而劝

君子不用获得褒奖来进行劝诫

B.经或从伪讣而书

经书有的是依据虚假讣告写的

C.安能事为之褒贬

怎能对事事都进行褒贬

D.嚣嚣然冗且僭

扬扬自得冗长而且不知高低

86.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孔子志向远大故而忧患深广,忧患深广故而著述伟大。

B.作者认为经书只是一代历史的实录,史书却是万古不变的常法。

C.作者认为《春秋》能够让天下人的一举一动有可以遵循的准则。

D.作者以规矩准绳与器的相互作用类比,表明经与史之间的关系。

87.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史待经而正,不得史则经晦。

88.根据文意,概括“经”与“史”的异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武

苏洵

天下之士与之言兵,而曰我不能者几人?求之于言而不穷者几人?言不穷矣,求之于用不穷者几人?呜呼!至于用而不穷者,吾未见也。

《孙武十三篇》,兵家举为师。然以吾评之,其言兵之雄乎!其书论奇权密机,出入神鬼,自古以兵著书者罕所及。以是而揣其为人,必谓有应敌无穷之才。不知武用兵乃不能必克,与书所言远甚。

吴王阖庐之入郢也,武为将军。及秦楚交败其兵,越王入践其国,外祸内患,一旦迭发,吴王奔走,自救不暇。武殊无一谋以斯乱。若按武之书责武之失,凡有三焉。《九地》曰:威加于敌,则不得合。而武使秦得听包胥之言,出兵救楚,无忌吴之心,斯不威之甚。其失一。《作战》曰: 久暴师则钝兵挫锐,诸侯乘其弊而起且武以九年冬伐楚,至十年秋始还,可谓久暴矣。越人能无乘间入国乎!其失二也。又曰:杀敌者,怒今武纵子胥、伯嚭鞭平王尸,复一夫之私忿以激怒敌,此司马戍、子西、子期所以必死仇吴也。勾践不颓旧冢吴服,田单谲燕掘墓而齐奋,知谋与武远矣。武不达此,其失三也。

然则始吴能以入郢,乃因胥、嚭、唐、蔡之怒,及乘楚之不仁,武之功盖亦鲜耳。夫以武自为书,尚不能自用以取败北。况区区其故智余论者而能将乎!

且吴起与武,一体之人也,皆著书言兵,世称之曰孙吴。然而吴起之言兵也,轻法制,草无所统纪,不若武之书词约而意尽,天下之兵说皆归其中。

然吴起始用于鲁,破齐;及入魏,又能制秦兵;入楚,楚复霸。而武之所为反如是,书不足信也,固矣。

(选自《权书》,有删改)

(注)旧冢:这里指吴王的祖坟。

89.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武殊无一谋以斯乱弭:消除

B.威加于敌,则不得合交:交战

C.况区区其故智余论者而能将乎祖:效法

D.草无所统纪略:简略

90.(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杀敌者,怒也                       不足信也

A.求之于用不穷者几人    B.兵家举为师勾践不颓旧冢吴服 若按武之书责武之失

C.其失一    D.至于用而不穷者,吾未见也

9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久暴师则钝兵挫锐,诸侯乘其弊而起。(4分)

2)夫以武自为书,尚不能自用以取败北。(4分)

92.第段中,苏洵分条列出孙武的三失,表明了他对孙武怎样的看法?请用一句话概括。(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项籍论

苏洵

吾尝论项籍有取天下之才,而无取天下之虑;曹操有取天下之虑,而无取天下之量;玄德有取天下之量,而无取天下之才。故三人者,终其身无成焉。且夫不有所弃,不可以得天下之势;不有所忍,不可以尽天下之利。是故地有所不取,城有所不攻,胜有所不就,败有所不避。其来不喜,其去不怒,天下之所为而余制其后,乃克有

呜呼!项籍有百战百胜之才,而死于垓下,无惑也。吾观其战于钜鹿也,见其虑之不长。量之不大,未尝不怪其死于垓下之晚也。方籍之渡河,沛公始整兵向关,籍于此时若急以军趋秦,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据咸阳,制天下。不知出此,而区区与秦将争一旦之命,既全钜鹿而犹徘徊河南。新安间,至函谷,则沛公入咸阳数月矣。夫秦人既已安沛公而仇籍,则其势不得强而臣。故籍虽迁沛公汉中,而卒都彭城,使沛公得还定三秦,则天下之势在汉不在楚。楚虽百战百胜,尚何益哉!故曰:兆垓下之死者,钜鹿之战也。

或曰:虽然,籍必能入秦乎?曰:项梁死,章邯谓楚不足虑,故移兵伐赵,有轻楚心,而良将劲兵尽于钜鹿。籍能以必死之士,击其轻敌寡弱之师,入之易耳。且亡秦之守关,与沛公之守,善否可知也。沛公之攻关,与籍之攻,善否又可知也。以秦之守而沛公攻入之,沛公之守而籍攻入之,然则亡秦之守,籍不能入哉?

或曰:秦可入矣,如救赵何?曰:虎方捕鹿,罴据其穴,搏其子,虎安得不置鹿而返。返则碎于罴明矣。军志所谓攻其必救也。使籍入关,王离。涉间必释赵自救。籍据关逆击其前,赵与诸侯救者十余壁蹑其后,覆之必矣。是籍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功于秦也。战国时,魏伐赵,齐救之。田忌引兵疾走大梁,存赵而破魏。彼宋义号知兵,殊不达此,屯安阳不进,而曰待秦敝。吾恐秦未敝,而沛公先据关矣。籍与义俱失焉。

是故古之取天下者,常先图所守。诸葛孔明弃荆州而就西蜀,吾知其无能为也。且彼未尝见大险也,彼以为剑门者可以不亡也。吾尝观蜀之险,其守不可出,其出不可继,兢兢而自完犹且不给,而何足以制中原哉。若夫秦。汉之故都,沃土千里,洪河大山,真可以控天下,又乌事夫不可以措足如剑门者而后曰险哉!今夫富人必居四通五达之都,使其财布出于天下,然后可以收天下之利。有小丈夫者,得一金,而藏诸家,拒户而守之,呜呼!是求不失也,非求富也。大盗至,劫而取之,又焉知其果不失也。

93.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克有            济:成功

B.能以必死之士    诚:如果,表假设

C.存赵而破魏        因:于是

D.而藏诸家          椟:用木盒子

94.下列对文中画短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籍,名籍,字羽,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古代人喜欢喊字,不喊名,长辈才喊名,平辈喊字。“字”是古代男子才有的。

B.河南,在古代指的是黄河以南,这是一个古今异义词,与现代汉语中的行政区划是不同的。河,在古代多指黄河。

C.三秦,项羽引兵灭秦后,将关中之地分封给秦朝三个降将。故后世泛称陕西为“三秦”。关中一带在春秋战国时为秦国发源地。

D.中原又称中土、华夏,是指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当与外族对应时,中原又泛指中国。

9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汉语。

(1)籍于此时若急以军趋秦,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据咸阳,制天下。

(2)籍据关逆击其前,赵与诸侯救者十余壁蹑其后,覆之必矣。

96.根据文中苏洵的观点,概括为项羽失败的原因。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管仲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桓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齐无宁岁。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桓公也。彼桓公何人也?顾其使桓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

呜呼!仲以为桓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桓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桓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而去之耶?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桓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

五伯莫盛于桓、文(1)。文公之才,不过桓公,其臣又皆不及仲。文公死,诸侯不敢叛晋。晋袭文公之余威,犹得为诸侯之盟主百余年。何者?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桓公之薨也,一败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

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有臣而无君者矣。桓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且各其短,不足信也。吾观史鳅(2),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

(取材于苏洵《管仲论》

注释:(1)五伯:春秋时的五位霸主;文:晋文公。(2)史鳅:春秋时卫国大夫。

97.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管仲桓公         相:辅佐

B.可以桓公之手足耶    絷:束缚

C.仲能悉而去之耶      数:多次

D.且各其短          疏:列出

98.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顾其用之    夫天下未尝无贤

B.有仲焉耳    举曹参自代

C.可以弹冠相庆矣    盖有有臣无君者矣

D.仲以为将死言      天下岂少三子徒哉

99.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

功业的完成,不是完成在成功之日

B.仲之疾也,公问之相

管仲生病的时候,桓公询问丞相的人选

C.尚有老成人焉

尚且有阅历多办事稳重的人在

D.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

所以一定要反复向贤者学习,然后才死去

100.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桓公死于内乱之后,他的五个儿子为了王位而争斗不休。

B.桓公后来重用了“三子”,因为他们能满足桓公的各种欲望。

C.晋文公死后诸侯不敢背叛晋国,是由于诸侯国的国君不贤明。

D.作者认为推荐贤者对保证国家长期安定强盛有着重要的作用。

101.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因桓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

102.文中第二段写到“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意思是“齐国的祸乱,我不说是由于竖刁、易牙、开方,而说是由于管仲”。请结合第二、三段简要概括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明论

(宋)苏洵

天下有大知,有小知。人之智虑有所及,有所不及。圣人以其大知而兼其小知之功,贤人以其所及而济其所不及,愚者不知大知,而以其所不及丧其所及。故圣人之治天下也以常,而贤人之治天下也以时。既不能常又不能时悲夫殆哉夫惟大知而后可以常以其所及济其所不及而后可以时常也者,无治而不治者也。时也者,无乱而不治者也。

日月经乎中天,大可以被四海,而小或不能入一室之下,彼固无用此区区小明也。故天下视日月之光,俨然其若君父之威。故自有天地而有日月,以至于今而未尝可以一日无焉。天下尝有言曰:叛父母,亵神明,则雷霆下击之。雷霆固不能为天下尽击此等辈也,而天下之所以兢兢然不敢犯者,有时而不测也。使雷霆日轰轰绕天下以求夫叛父母、亵神明之人而击之,则其人未必能尽,而雷霆之威无乃亵乎!故夫知日月雷霆之分者,可以用其明矣。

圣人之明,吾不得而知也。吾独爱夫贤者之用其心约而成功博也,吾独怪夫愚者之用其心劳而功不成也。是无他也,专于其所及而及之,则其及必精,兼于其所不及而及之,则其及必粗。及之而精,人将曰是惟无及,及则精矣。不然,吾恐奸雄之窃笑也。

齐威王即位,大乱三载,威王一奋而诸侯震惧二十年。是何修何营邪?夫齐国之贤者,非独一即墨大夫,明矣。乱齐国者,非独一阿大夫,与左右誉阿而毁即墨者几人,亦明矣。一即墨大夫易知也,一阿大夫易知也,左右誉阿而毁即墨者几人易知也,従其易知而精之,故用心甚约而成功博也。

天下之事,譬如有物十焉,吾举其一,而人不知吾之不知其九也。历数之至于九,而不知其一,不如举一之不可测也,而况乎不至于九也。

10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有大,有小知                 知:通“智”,智慧

B.日月经乎中天,大可以四海         被:覆盖

C.吾独爱夫贤者之用其心而成功博也   约:节约

D.与左右誉阿而即墨者几人           毁:诽谤

10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贤人其所及而济其所不及      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B.其若君父之威              即今之傫在墓者也

C.而人不知吾不知其九也       不知东方既白

D.吾独怪夫愚者之用其心劳功不成也       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10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作者将治国者分为“圣人”“贤人”“愚人”三个层次,目的是为下文议论张本。

B.第二段运用比喻论证,提出论题:治国不能只凭“雷霆轰轰”,而应“用其明”。

C.后三段作者扣住“精”字,反复论证了愚者“功不成”是因为“兼于其所不及而及之”。

D.文末以举其一而可知九的道理,强调了齐威王“易知而精之”,含有明显的讽谏意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养 才

苏 洵

奇杰之士,常好自负,疏隽傲诞,不事绳检,往往冒法律,触刑禁,叫号欢呼,以发其一时之乐而不顾其祸。嗜利酗酒,使气傲物,志气一发,则倜然远去,不可羁束以礼法。然及其一旦翻然而悟,折节而不为此,以留意于向所谓道与德可勉强者,则何病不去?奈何以朴小道加诸其上哉?夫其不肯规规以礼法,而必自纵以为此者,乃上之人之过也。

古之养奇杰也,任之以权,尊之以爵,厚之以禄,重之以恩,责之以措置天下之务,而易其平居自纵之心,故不待放恣而后为乐。今则不然,奇杰无尺寸之柄,位一命之爵、食斗升之禄者过半,彼又安得不越法、逾礼而自快耶?我又安可急之以法,使不得泰然自纵耶?今我绳之以法,亦已急矣。急之而不已,随之以刑,则彼有北走胡、南走越耳。噫!无事之时既不能,及其不幸一旦有边境之患,繁乱难治之事而后优诏以召之,丰爵重禄以结之,则彼已矣。夫彼固非纯忠者也,又安肯默然于穷困无用之地而已耶?

周公之时,天下号为至治,四夷已臣服,卿大夫士已称职。当是时,虽有奇杰无所复用,而其礼法风俗尤复细密,举朝廷与四海之人无不遵蹈,而其八议之中犹有曰“议能者”。况当今天下未甚至,四夷未尽臣服,卿大夫士未皆称职,礼法风俗又非细密如周之盛时,而奇杰之士,复有困于簿书、米盐间者,则反可不议其能而恕之乎?所宜哀其才而贳其过,无使刀笔吏所困,则庶乎尽其才矣。

或曰:“奇杰之士有过得以免,则天下之人孰不自谓奇杰而欲免其过者?是终亦溃法乱教耳。” 曰:“是,则然矣。然而奇杰之所为,必挺然出于众人之上,苟指其已成之功以晓天下,俾得以赎其过。而其未有功者,则委之难治之事,而责其成绩,天下之人不敢自谓奇杰,而真奇杰者出矣。”

(节选自《苏洵文集》)

[注] 朴樕:小木,喻凡庸之才。上之人:高位之人。八议:指朝议。贳(shì):赦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节选自苏洵《六国论》

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节选自苏辙《六国论》

12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B.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C.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D.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12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丹以荆卿为计,始祸焉    速:招致

B.能守其土,不赂秦          义:正义

C.故莫如厚韩亲魏以秦        摈:抛弃

D.佐当之韩、魏              寇:侵略者

12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嬴而不助五国也        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洎牧谗诛              阴助其急

C.用兵于燕、赵        则韩、魏附秦故也。

D.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夫韩、魏不能独

129.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洵的文章在于借议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是放弃斗争,屈从暴秦这一事实,以表达他关怀时务弹劾当局的高尚情怀。

B.苏辙认为当时天下所重应为六国团结,而四国只注重自己休养生息,不能真正帮助韩、魏两国,导致六国先后灭亡。

C.苏辙从各诸侯国着笔,指出山东诸国如不惜代价去“厚韩亲魏以摈秦”,那秦国就不能有所作为。

D.苏辙纵论六国与秦争天下中的成败得失,层层解剖,鞭辟入里,文章末尾截然而止,含不尽感慨。

13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2)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苏洵《六国论》

(乙)

春秋之末,至于战,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夫说客,下至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靡衣玉食, 以馆于上者,何可胜数?魏无忌、齐田文、赵胜、黄歇、吕不韦,皆有客三千人。度共余当倍官吏而半农夫。此皆奸民蠹国者,民何以支而国何以堪乎?苏子曰:此先王之所不能免也。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以不察也。

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者也。故先王分天之富贵,此与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安定)矣。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人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故隳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不知其能槁项黄馘(,脸面)以老死于布褐乎?抑将辍耕太息以俟时也?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如畏此四人者有以处之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此速也。纵百万狼虎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世以始皇为智,吾不信也。

——节选自苏轼《六国论》

131.下列各项中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不赂者赂者丧 ���为轮,其曲中规

B.嬴而不助五国也 客亦知夫水月乎

C.秦人积威之所劫 窃大王不取也

D.秦兵又至矣 非利足也,致千里

132.下列(甲)文有关内容的赏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直截了当提出论点:“弊在赂秦”,分别从“不赂者”和“赂者”两个方面进行初步论证,剖析深入,逻辑严密。

B.第四段以齐、燕、赵三国灭亡的进程,具体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如燕国起初全力反抗秦国侵略,但后来由于派遣刺客,杀了良将李牧,于是终至灭亡。

C.为了增强说服力,作者还运用了多种方法,如用“今日”、“明日”,夸张地描述了割地赂秦的频繁,表现了秦国的贪婪。

D.文章借古讽今,表面上批评的是六国,实际上是讥讽北宋统治者采取以赂求和的妥协投降政策,并告诫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133.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如畏此四人者 /有以处之/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此速也

B.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如畏此四人者 /有以处之/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此速也

C.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如畏此四人者 /有以处之/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此速也

D.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如畏此四人者/有以处之/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此速也

134.下列(甲)(乙)两文论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论证方法上,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论证。

B.在六国角度上,甲文认为六国若要久存在于团结,乙文认为六国久存是因为六国的君主待老百姓很好,所以没有叛变的。

C.在立论角度上,甲文立在“外交政策”,乙文立在“人才”。

D.在写作目的上,甲文借古讽今,改赂为战,救亡图存;乙文借古讽今,民之秀异,各安其处。

13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及课内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甲)

(2)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乙)

(3)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陈情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六国

(宋)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为计,始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

(清)李桢

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摈秦: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

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作,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

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刘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

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 曰:“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曰: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

13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

B.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

C.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

D.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

13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赂秦耶                大概

    不能独                保全

B.暴秦之欲无厌            满足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    决定,确定

C.嬴而不助五国也        亲附,亲近

    始祸焉                加速

D.牧以谗诛              及,等到

    存亡之理                道理

138.下列对苏洵的《六国论》一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是古代论说文体中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可分为政论和史论两种。苏洵的《六国论》就属于政论文。

B.苏洵,北宋散文家,散文成就显著,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

C.“卿”是古代高级官名,也用作对人的敬称,或是君对臣、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等的称谓。

D.“诸侯”是古代分封制中列国君主的统称。周朝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

139.下列对苏洵的《六国论》一文有关内容的赏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直截了当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个方面进行初步论证,剖析深入,逻辑严密。

B.文章语言生动有力,如第二段中“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而秦兵又至矣”,形象地描述了割地赂秦的频繁,表现了秦国的贪婪。

C.第三段紧扣“不赂者以赂者丧”,先用事实论证,再用假设推理,证明了只有像齐、燕、赵三国一样坚持用武力抵抗,才能救亡图存。

D.文章借古讽今,表面上批评的是六国,实际上暗讽北宋统治者以赂求和的妥协投降政策,以此告诫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140.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2)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141.从文中看,苏洵、李桢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六国论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节选自《嘉祐集》)

材料二:

六国论

李桢

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秦也。当是时,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曰:“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曰:“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

(节选自《六国论》)

材料三:

六国论

苏轼

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也。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矣。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始皇初欲逐,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故堕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之徒者,皆安归哉?不知其槁项黄馘以老死于布褐乎?亦将辍耕太息以俟时也?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是其速也。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世以始皇为智,吾不信也。

(节选自《东坡七集》)

14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亲附

B.祸焉                 速:加速

C.未可专以秦也           罪:归罪

D.则民矣                 靖:安定

143.对文中加点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侯,古代中央政权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源自分封制,可追溯到商周时期,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

B.六国,即山东六国,战国七雄之中,秦国与其他六国以崤山为界,除了秦国在崤山以西,其余的均在崤山以东。

C.百姓,战国之前是对有一定社会性地位的贵族的统称,之后是对平民的通称,现在沿用此含义,也称“老百姓”。

D.客,特指官僚贵族家中豢养的帮闲或帮忙的人。养客之风最盛行是在战国,战国四公子就以养门客而著称。

14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B.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C.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D.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14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2)向之食于四公子之徒者,皆安归哉?

146.三段材料对六国或秦国灭亡的原因分析各不相同。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一)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苏洵《六国论》

(二)

苏秦从燕之赵,始合从,说赵王曰:“臣闻尧无三夫之分舜无咫尺之地以有天下禹无百人之聚以王诸侯汤武之卒不过三千人车不过三百乘立为天子诚得其道也是故明主外料其敌国之强弱,内度其士卒之众寡、贤与不肖,不待两军相当,而胜败存亡之机节,固已见于胸中矣,岂掩于众人之言,而以冥冥决事哉!

臣窃以天下地图案之。诸侯之地五倍于秦,料诸侯之卒,十倍于秦。六国并力为一,西面而攻秦,秦必破矣。今见破于秦,西面而事之,见臣于秦。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夫横人者,皆欲割诸侯之地以与秦成。与秦成,则高台,美宫室,听竽瑟之音,察五味之和,前有轩辕,后有长庭,美人巧笑,卒有秦患,而不与其忧。是故横人日夜务以秦权恐猖诸侯,以求割地,愿大王之熟计之也

《战国策·赵二》

14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臣闻尧/无三夫之分舜/无咫尺之地/以有天下/禹无百人之聚以王/诸侯汤武之卒/不过三千人/车不过三百/乘立为天子/诚得其道也/

B.臣闻/尧无三夫之分/舜无咫尺之地/以有天下/禹无百人之聚/以王诸侯/汤武之卒不过三千人/车不过三百乘/立为天子/诚得其道也/

C.臣闻尧无三夫之分/舜无咫尺之地/以有天下/禹无百人之聚以王/诸侯汤武之卒/不过三千人/车不过三百乘/立为天子/诚得其道也/

D.臣闻/尧无三夫之分/舜无咫尺之地/以有天下/禹无百人之聚以王/诸侯汤武之卒/不过三千人/车不过三百/乘立为天子/诚得其道也/

14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祖父,先人祖辈父辈。“先”是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如“先父”是儿女称自己已过世的父亲;“先夫”是妻子称已死的丈夫。

B.荆卿即荆轲。“卿”古代对人的敬称;或君王称亲近的大臣为卿,如“爱卿”;还可以表示夫妻或好友间非常亲昵的称呼。

C.合从,亦作“合纵”,指战国时苏秦游说六国诸侯联合拒秦的外交策略。六国结盟为南北向的联合,称“连横”;六国分别与秦国结盟为东西向的联合,称“合纵”。

D.轩辕,传说中的古代帝王黄帝的名字。传说姓公孙,居于轩辕之丘,故名曰轩辕。也指车轴或者马车。这里是指后者。

14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洵分析问题见解深刻,切中要害。选文一中他抓住“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进行分析,认为贿赂秦国,实际上是削弱自己的力量,助长敌人的侵略野心,并引用古人的话,以“抱薪救火”为例证,说明以地事秦必然导致灭亡的严重后果。

B.苏洵说理逻辑严密,无懈可击。选文一中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从正面加以论证;然后进一步假设,强调如能用兵而不依附秦国则六国不至于灭亡,从反面加以论证;从而得出六国与秦较量“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或未易量”的推论。

C.苏洵论说语言生动形象,气势充沛。如选文一中用“如弃草芥”形容诸侯割让土地毫不在意,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同时文中句式整饬有度,特别是四字句,如“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读起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富有节奏感。

D.苏秦游说很注意演说的层次性和递进性。选文二先指出赵王完全可以建立尧、舜的功业而不必要向秦王臣服,然后通过对比六国与秦的实力、揭露连横派的只顾自己私利的真面目,和盘推出了赵国合纵的具体方案。逻辑性很强,又有雄辩气势,令人不得不折服。

15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2)是故横人日夜务以秦权恐猖诸侯,以求割地,愿大王之熟计之也。

151.在两段选文中,苏洵和苏秦都认为六国是有可能打败秦国的理由是什么?

 

 

三、游记篇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木假山记

苏洵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余,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蘖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峭,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注)①孽(niè):树木的嫩芽。②拱(ɡǒnɡ):指树有两手合围那般粗细。③濆(fén):水边高地。④数(shù):指非人力所能及的偶然因素,即命运,气数。⑤踞肆:傲慢放肆。踞,同“倨”。⑥庄栗:庄重谨敬。

 

 

 

四、传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边军夜呼,野无居人。妖言流闻,京师震惊。方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足变且中起既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孰为能处兹文武之间,其命往抚师?”乃推曰:“张公方平其人。”天子曰:“然。”公以亲辞,不可,遂行。

冬十一月,至蜀。至之日,归屯军,撤守备。使谓郡县:“寇来在吾,无尔劳苦。”明年正月旦,蜀人相庆如他日,遂以无事。又明年,正月,相告留公像于净众寺,公不能禁。

眉阳苏洵言于众曰:“未乱易治也,既乱易治也。有乱之萌,无乱之形,是谓将乱。将乱难治,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惟是元年之秋,如器之欹,未坠于地。惟尔张公,安坐于其旁,颜色不变,徐起而正之。既正,油然而退,无矜容。为天子牧小民不倦,惟尔张公。尔繄以生,惟尔父母。且公尝为我言:‘民无常性,惟上所待。人皆曰蜀人多变,于是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重足①屏息之民,而以砧斧令,于是民始忍以其父母妻子之所仰赖之身,而弃之于盗贼,故每每大乱。夫约之以礼,驱之以法,惟蜀人为易。至于急之而生变,虽齐、鲁亦然。吾以齐、鲁待蜀人,而蜀人亦自以齐、鲁之人待其身。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吾不忍为也。’呜呼!爱蜀人之深,待蜀人之厚,自公而前,吾未始见也。”皆再拜稽首曰:“然。”

苏洵又曰:“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以像为也。且公意不欲,如何?”皆曰:“公则何事于斯?虽然,于我心有不释焉。今夫平居闻一善,必问其人之姓名,与其邻里之所在,以至于其长短大小美恶之状。甚者,或诘其平生所嗜好,以想见其为人。而史官亦书之于其传,意使天下之人,思之于心,则存之于目。存之于目,故其思之于心也固。由此观之,像亦不为无助。”苏洵无以诘,遂为之记。

(节选自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注]①重足:站立时双脚相叠,形容很害怕。

16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足变/且中起既/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

B.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足/变且中起既/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

C.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足变/且中起既/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

D.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足/变且中起/既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

16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朕:人称代词。秦代以前是人称代词,指“我的”或“我”,如《离骚》中“回朕车以复路”。自秦始皇起专用于皇帝的自称。

B.朔:天文学名词,又称新月。指每月农历月末,与“望”“既望”“晦”等均指农历每个月的特定日子。

C.苏洵:眉阳人,与两个儿子苏轼、苏辙被世人并称为“三苏”,也是“唐宋八大家”中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之一。

D.稽首:指古代跪拜礼,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稽,停留,拖延。稽首就是头触碰在地上且停留一会儿。

16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方平深领皇帝要旨。到任后,撤去守备军队,让郡县长官、老百姓一如既往地办公、生活,践行了皇帝的治理策略,也收到了实效。

B.张方平深得民众认可。当初他在“祸乱马上就要发生但还没有出现”之际走马上任,且连续两年让蜀地相安无事,所以当地百姓坚持为他塑像。

C.眉阳人苏洵赞誉张方平。张方平“为天子牧小民不倦”,并且治理好蜀地之后,他也毫无居功自傲之心。苏洵希望百姓世世代代牢记张方平的功德并为他塑像。

D.张方平深爱、厚待蜀地民众。他认为百姓如果生活在歧视和酷刑之下,很容易狠心抛下家人参与叛乱,所以他用对待齐、鲁百姓的方法对待蜀地百姓,礼法行事。

16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皆曰蜀人多变,于是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

(2)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以像为也。

 

 


参考答案

 

1.B

2.A

3.A

4.(1)传播出去之后,士大夫们争相传诵,一时求学的人竞相仿效苏氏写文章。

(2)而圣人常以国家危亡为心事,因此即使是在守业的时代,而心腹之臣也是不能没有的。

5.①皇帝特意赐绸、银二百给他家里;
②因苏轼退还所赐之钱,只求赠官,皇帝特赠苏洵为光禄寺丞;
③敕令有关部门用船将苏洵的遗体运回四川。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创业之君所假以济耳”,“耳”,句末语气词,断句标志,排除AD

“能遂熙然如太古之世矣乎”,“矣乎”,句末语气词,断句标志,排除C

本句译为:有人说:“机谋,是创业的君主用以成就功业的,守成的时代,还有什么事要机谋而用心腹之臣呢?”唉!守成的时代能从此与太古时代一样平安无事吗?不能,我还没有发现可以离开机谋的。

故选B。

2.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六经,……即《诗》《书》(《尚书》《礼》《易》(《周易》)《论语》《春秋》”错误。“六经”里没有《论语》,应是《乐》。

故选A。

3.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A.“于是将家中的书全部焚烧”错误。应该是将自己以前做的文章全部焚烧。

故选A。

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

(1)“既”,已经,在……之后;“争传”,争相传诵;“学者”,求学的人。

(2)“累卵”,比喻形势非常危险,如同堆起来的蛋,随时都有塌下打碎的可能;“虽”,即使;“去”,没有。

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概括要点的能力。

由“赐其家缣、银二百”可知,皇帝特意赐绸、银二百给他家里;

由“子轼辞所赐,求赠官,特赠光禄寺丞”可知,因苏轼退还所赐之钱,只求赠官,皇帝特赠苏洵为光禄寺丞;

由“敕有司具舟载其丧归蜀”可知,敕令有关部门用船将苏洵的遗体运回四川。

参考译文:

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他二十七岁的时候开始发愤学习,一年多后举为进士,又举为茂才异等科,都没有考中。于是苏洵将自己以前做的文章全部焚烧,关门闭户更加苦读诗书,于是精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即成数千字的文章。至和、嘉祐年间,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一同来到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献上苏洵的著述二十二篇,传播出去之后,士大夫们争相传诵,一时求学的人竞相仿效苏氏写文章。苏洵著有《权书》《衡论》《机策》等文。因其文字太多不能一一抄录。《心术篇》说:做将帅之理,应当首先养心,即使泰山崩于眼前也不变脸色,麋鹿出现在身旁也不眨眼睛,这样之后才能对付敌人。凡用兵崇尚正义,不正义的,虽有利也不应发兵。只有道义可以激励士兵,士兵被正义激动,可以以一战百。将帅指挥,懂得道理而后才可以举兵,了解局势而后才可以加兵,懂得节制而后才可以用兵。善于用兵的将领,要使士兵无所顾忌,却要有所依恃。有人说:“机谋,是创业的君主用以成就功业的,守成的时代,还有什么事要机谋而用心腹之臣呢?”唉!守成的时代能从此与太古时代一样平安无事吗?不能,我还没有发现可以离开机谋的。况且天下之变常潜伏在平安之中,就像田文所说“子少国危,大臣未附”。如果在那个时候,却没有值得信任的大臣,多么叫人寒心啊!过去,汉高祖末年,天下已安定,然而还把周勃留给孝惠帝、孝文帝作心腹之臣;汉武帝末年,天下已太平,还把霍光留给孝昭帝、孝宣帝作心腹之臣。因为天下虽然像泰山一样稳固,而圣人常以国家危亡为心事,因此即使是在守业的时代,而心腹之臣也是不能没有的。宰相韩琦看到苏洵的奏书后十分赞赏,上奏到朝廷,召入舍人院考试,称病没有来。于是又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当时正赶上太常修撰建隆以来的礼书,任苏洵为霸州文安县主簿,与陈州项城令姚辟一起修礼书,编《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之后,刚刚上奏还没有得到回复,苏洵就去世了。皇帝特意赐绸、银二百给他家里,但其子苏轼推辞赏赐,请求赠官,因此皇帝特赠苏洵为光禄寺丞,并敕令有关部门用船将苏洵的遗体运回蜀地。苏洵有文集二十卷、《谥法》三卷。


汇编不易

需要全部答案可添加作者微信付费15yuan获取





考场文言文之《吕氏春秋》《列子》《韩非子》选篇

人物传记文言文之《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上)

人物传记文言文之《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下)

书信类文言文

文言文之书序类

十月的寒冷与温暖(讲义版)

人物传记文言文之隋唐五代

人物传记文言文之魏晋南北朝

人物传记文言文之宋元明清(上)

人物传记文言文之宋元明清(下)

政论类文言文之《淮南子》汇编

政论类文言文之《管子》汇编

政论类文言文之《晏子春秋》汇编

明朝作家文言文汇编(上)

明朝作家文言文汇编(下)

明朝作家文言文汇编3

清朝作家文言文汇编

宋朝作家文言文汇编

宋朝作家文言文汇编(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