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何要“扎根非洲”——专访天唐集团董事长张志刚|中国投资

好望观察 2023-03-12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投资参考 Author 李雅温




9月封面文章
为何要 “扎根非洲”

为何要“扎根非洲”——专访天唐集团董事长张志刚 / 李雅温以中国为楷模 打开非洲工业化路径 / 大卫·巴哈蒂(Hon. David Bahati)
在乌干达的实干兴邦实践——专访天唐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王文通  / 李雅温
●  探索中非产业发展对接之路——天唐集团的非洲投资实践与思考  /  唐溪源











导读

“在选择产业时,我有一条标准,那就是围绕当地人民生活的改善做文章。”


⬆ 2018年3月9日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亲自为中乌姆巴莱工业园奠基


《中国投资》:我们了解到,您当年只身前往非洲,白手起家,勇敢创业的经历十分具有传奇色彩。您能谈一谈当初前往非洲的心态和契机吗?

张志刚:我出生在河北唐山,90年代初,我曾经作为一名光荣的武警战士在湖南服役。退役后,我被分配到了家乡一家单位上班,日子也可谓安稳。但我从年轻时代就是一个乐于挑战,敢于拼搏的人。在国家经济改革的浪潮下,我从单位辞职,在本地创办了一家工厂。但这次创业经历并不算太成功,我不得不再次思考自己人生发展的道路。

我有一个热爱阅读的好习惯。1999年,我在《中国物资报》上看到了一篇名为《风风火火闯非洲》的文章,那是一篇只有几百字的“豆腐块”,却让我萌生了前往非洲创业的想法。与此同时,一位从事翻译工作的亲戚也说去非洲做生意很有前景,这更促使我下定决心。不过,此时的我对非洲几乎一无所知,对于这片古老广袤的大陆,我的印象还停留在《动物世界》中描绘的那个美丽而充满原始生机的图景上。尽管如此,我还是怀揣着攒下和借来的10万元人民币,踏上了前往非洲的道路。


⬆ 2017年5月乌干达投资局与中乌姆巴莱工业园签订土地转让协议

⬆ 2017年7月乌干达财政部与天唐集团签订中乌姆巴莱工业园开发协议

⬆ 2018年3月中乌姆巴莱工业园与东方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2019年1月河北鑫航科技基础设施有限公司签署中乌姆巴莱工业园入园仪式


《中国投资》:您初到非洲时的经历是怎样的?

张志刚:我到非洲的第一站是坦桑尼亚。当时的感受,可以说是既辛苦又幸运。一方面,一个中国人在上世纪90年代跑到人生地不熟的坦桑尼亚做生意,吃苦是必然的。最初时资金有限,一切都只能节约。那里气候炎热,我所居住的地方也非常简陋,40多度的高温下经常晚上点着蜡烛干活。有时候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饿了就在路边买个鸡蛋,脏乎乎的手剥了鸡蛋皮,就一点盐就吃了,最多再在路边买个椰子解渴,生病更是家常便饭。在坦桑的最初三年中,我每日粗茶淡饭,没有买过一件新衣服,也没有回过一趟家。语言不通,就拿计算器讨价还价,但我知道这远不能满足要求,必须加强学习。凭着一股子钻劲儿,我通过自学突破了语言关。就这样一路打拼,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我总是告诉自己,创业嘛,就应该有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精神。

另一方面,我也感到自己十分幸运。我从自己熟悉的箱包、地板砖等着手,做起了贸易生意。当时由于地理阻隔与国际市场信息不畅,在坦桑尼亚,竞争远没有今天这样激烈,生意也可以说是相当好做的。就这样,我在非洲赚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中国投资》:在初步获得成功后,您接下来是如何抉择的?

张志刚:我初到非洲时也暗暗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那就是赚到1000万就回国。到2005年时,我已经达到了这个目标,还超出了一些。现在回想起来,我那时可能也产生了一点骄傲自满的心理,或者叫做“膨胀期”。人一到“膨胀期”,就不再想去非洲吃苦了。我回到国内,也试着进行了一些投资,但并不太成功。于是在2005年年底时,我决定静下心来思考一下。我开着车沿着京九线从北到南,又沿着海岸线从南到北,一路拜访,一路考察,一路思考。最终我认识到,我还是得再去非洲,那里才有我适应、熟悉的市场。

不过,再次回到非洲,必须要有所调整。首要的一个方面是要确立“扎根非洲”的意识。要下决心在非洲长久地、世世代代地做下去,不要想赚了一笔就离开,这样才能深耕这个市场,并培育和回馈这个市场。另一个方面,是要进行产业升级,从贸易升级到制造业,走实体经济路线。于是我开始自己购买土地,开设工厂,在非洲本地组装和生产产品。

⬆ 2019年10月24日乌干达贸工部长国务部长瓦瑞克授予天唐集团董事长张志刚“乌干达中国工业投资之父”称号

⬆ 园区航拍图

《中国投资》:您这次“回归非洲”时,为什么选择乌干达作为目的地?

张志刚:之所以选择乌干达,最初依然是为了寻找竞争环境更为优越的市场。在当时的坦桑尼亚,在包括我在内的早一批中国创业者的带动下,到坦桑做生意的中国人已经骤增至万人以上。我从事箱包行业获得了一定成功,也引来了其它投资者纷纷模仿。这样,坦桑的箱包产业,乃至该国的整个涉华产业,都面临着市场饱和与竞争加剧的挑战。

在2005年时,大部分中国人依然对乌干达知之甚少,很多人只听说过这个国家在上世纪由阿明统治时的恐怖传闻。但我考察了乌干达后发现,这个国家气候舒适,四季如春,人民温和善良,政治环境平和稳定。更为重要的是,该国的市场竞争很小,有很大的投资和开发潜力。就这样,我将赴非投资的第二站选在了乌干达。


《中国投资》:您到乌干达后,是如何从原来的箱包产业转型升级到现有的经营结构的?

张志刚:我在乌干达经营一段时间后,同样也面临着其他投资人也进军箱包产业进行竞争的问题。这非常正常,在产业领域只有不断地改变、创新和引领,才能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当时我感到,光靠我自己的交际圈交朋友,已经远远不够用了,我必须扩大自己的交际圈以获取最新、最前沿的信息。于是我决定开一家酒店,叫做“南京饭店”。因为要交朋友,需要有个平台,需要一个有吃有住的地方。当时的乌干达还没有比较正宗的中餐馆。南京饭店开业后,受到了乌干达当地和国内来的顾客和朋友们的青睐。国内企业家们组团到乌干达考察时,也经常下榻到“南京饭店”。这样我既能够第一时间了解乌干达当地的市场和政策动态,又能接收来自国内的产业信息。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交流,我感到自己的认识得到了很大提高,并选定了发展工业园,对接中非产能合作这条道路,这就是天唐工业园的由来。

⬆ 中乌姆巴莱工业园区内的卓越胶粘制品工业有限公司,其产品目前已受到了乌干达市场的广泛认可

⬆ 园区内的格瑞斯海绵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海绵床垫、婴幼儿爬垫以及棉纺加工件等产品

《中国投资》:您能介绍一下天唐工业园的建设和发展历程吗?

张志刚:从2008年开始,我决定在企业经营上进行大转型,搞工业园。于是就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郊区购买了一块400亩的工业用地。这块地实际上是一大片沼泽,起步阶段的土地整理工程难度相当大,成本也非常高。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开发的过程太艰难了,但人一旦钻进牛角尖,一时是出不来的。就这样我以“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劲头,硬是将这块沼泽改为了工业用地。光是清淤就用卡车拉了成千上万趟,然后再回填石方,铺上石子,撒上白灰和土层,这真的需要毅力。庆幸的是,这件事最终还是做成了。

清理完土地后,就是选择产业的问题。乌干达当时的钢铁价格高企,百姓盖房成本很高,不利于社会民生。而我的家乡唐山有“钢铁之都”的称号,于是我便下决心要建钢铁厂,这对于唐山人而言并非难事,只要在唐山本地一找,技术、人才和设备的获取都十分方便。钢铁厂建成后,当地螺纹钢的价格下降了约30%,打破了印度钢铁商垄断的现象,这对于改善乌干达人民生活是有贡献的。

在选择产业时,我有一条标准,那就是围绕当地人民生活的改善做文章。选择板材、钢管产业也都有这种考虑在内。选择建设海绵厂的例子可能更加典型。我平时爱好摄影,喜欢在闲暇时到乌干达的各个城市和广大乡村采风。结果我发现,很多乌干达人都是直接睡在草上,这主要是因为当地的海绵床垫太贵,老百姓买不起。就这样,我选择建立了海绵工厂,主要就是为乌干达人民生产床垫以及其它家具。


《中国投资》:您在乌干达投资这些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业,获得了怎样的社会反响?

张志刚:2014年7月14日,乌干达的穆塞韦尼总统来到我们天唐工业园视察。这次视察可以说彻底扭转了总统本人以及其内阁对于在乌中国人的看法。对于工业园内的这些工厂,总统既兴奋又惊讶,反复向我询问确认“这是你建的工厂吗?”。来视察之前,总统都不相信我们能干到这么大规模。按计划,视察时间本来安排的只有半个小时。但来到工业园后,穆塞韦尼总统在近400亩的工业园里,一间工厂接着一间地边走边问,视察了近三个小时,并对天唐集团为乌干达经济社会发展所做的积极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是因为这些工厂是乌干达最为欢迎和最为需要的投资类型。当时工业园内的几家工厂已经雇佣了数千人,这是一个很大的就业数据。在此之前,乌干达政府对于中国人在乌从事商业和贸易实际上是有疑虑和抵触的,因为他们担心这些中国商人会抢走当地人的就业机会,乃至垄断市场。事实上,乌干达这些年一直在收紧对外国人发放工作签证,主要考虑是限制外国人从事零售业。而对于外国人投资开矿、办厂以及从事农产品加工,乌干达政府是欢迎的。天唐工业园的这些产业,正符合乌干达的国家发展需求,因此受到了欢迎。


《中国投资》:天唐集团随后又投资建设了中乌姆巴莱工业园,这反映了一种怎样的发展思路?

张志刚:可以说,在建设中乌姆巴莱工业园之前,天唐集团更多扮演的是一个在非洲单打独斗的民营企业角色。但姆巴莱工业园使天唐积极融入了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成为建设“一带一路”的一员。

早在2013年国家提出“一带一路”伟大构想的时候,时任中国驻乌干达大使赵亚力就提醒我,要积极抓住“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姆巴莱工业园就是“一带一路”所带来的机遇。2016年,在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和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提议下,天唐集团凭借在非洲多年的丰富经验,积极响应中乌两国政府号召,投资建设中乌姆巴莱工业园,这个工业园不仅是乌干达国家级工业园,也是河北省重点扶持的境外产业园和“一带一路”峰会签约项目。

姆巴莱工业园是天唐探索新一阶段发展道路的重要依托。一方面,姆巴莱工业园可以作为中非产能合作的重要平台,我们也一直在致力于吸引优秀的中国企业到姆巴莱工业园投资、生产。另一方面,姆巴莱工业园也将是我们天唐集团自己的重要生产基地。我的目标,是带领集团奔向一个崭新的千亿赛道——在乌干达打造一个规模化的家电、家居线上线下平台。这一思路同样来自中国经验。在国内,以家电、家居为核心的电商平台模式已经发展的十分成熟,京东就是这一类型的典型代表。尽管乌干达在电商方面还很不成熟,但它具有广阔的前景。

在姆巴莱工业园内,天唐集团正在如火如荼地打造家电产业园。未来,天唐集团将在姆巴莱生产冰箱、彩电、洗衣机等大家电。同时,我们计划以贸带工,把中国的家电产品、家居产品通过大贸易的形式出口到乌干达,等相关产品流量做起来,再引导国内的相关厂家进驻乌干达,为乌干达实现家电自产和出口。

⬆ 中乌姆巴莱工业园内,一名当地工人正在杜比马斯音响工厂检查新生产的音响设备产品


《中国投资》:近年来,我国政府和企业在非洲建立了许多海外园区。这些园区的发展情况各有不同。在您看来,中国在非洲的园区要获得经营上的成功,需要采用哪些办法?

张志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系统科学,其中有许许多多需要注意的关键方面。在此我仅根据自己的经验谈一些感受,权当抛砖引玉。目前我国在非洲的许多园区,通常是长于硬件建设,但商业经营方面略欠火候。这是因为,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在非洲市场竞争的一项突出优势。许多主导建设产业园区的国有企业,能够高效、优质地建设出高标准园区,但往往缺乏经营和管理园区内制造业企业的经验。同时,这些企业内的人员晋升路径,并不一定能保证员工能长期扎根非洲。也许一位优秀的管理者,在几年内做出一定成绩,逐渐熟悉市场后,就因晋升而调任至国内或其他国别市场。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些企业内就没有在非洲工作十年、二十年乃至更长的管理人员,只能说这些愿意扎根非洲的管理者还处于少数。

与此同时,有一些长期扎根非洲的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他们可能整个一生,乃至他们的下一代、下下代都将在非洲市场中摸爬滚打,在当地具有很强的市场适应能力和机会捕捉能力,与当地政府关系也十分紧密。同时,他们往往有丰富的办厂、办实业的经验。这些民营企业的优势,可以填补我国在非海外园区在本地市场人脉和产业管理经验的不足。如果能以合适的方式,使这些民营企业与大型国有企业的优势结合,共同经营管理非洲园区,那么有可能将有突出的效果。


《中国投资》:每一个在非洲投资的中国企业家都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处理与当地政府以及当地人民之间的关系?对此,您有何感悟?

张志刚:这也是我想强调的一个问题。中国企业家们应当将眼光放长远,不要只想着“挣快钱”,要始终将回馈所在国人民作为一个重要目标,这样才能保持健康的发展。以乌干达为例,乌政府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了很优惠的政策,10年免征企业所得税,这是很大的让利。尽管这些企业也在当地创造了就业,促进了工业化发展,但无可否认的是企业自身也获得了巨大利益。如果只想着把这些巨大利益用于自己享受,或者转移走,那么当地人民肯定不会感激你。实际上,当地的政府官员、学者和精英们也很明白这其中的得失,只不过出于各种原因,他们在现阶段并未与企业计较这笔账。所以我们的企业家不能太自私,应当尽量地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回馈当地社会,为员工和为当地百姓改善生活,与当地人民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整体。只有这样,在一些突发事件和社会冲突中,才会有当地的人民站出来维护企业,为企业提供庇护。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点,是应当注意加强企业管理的本地化,并为对象国培养未来的企业家。只有将更多的本地人才吸引到管理层,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所在国的文化心理,出台接地气的经营措施。为当地培养企业家也是一项重要义务。对于当地的杰出人才,要教会他们管理,鼓励和支持他们创业,这样他们就能为当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注入新的动力。而外资与本国资本也能形成一种较为和谐,相互合作的关系。

在与当地政府关系方面,我的观点是,应当远离政治,但应亲近政府。既要注意不卷入当地的党派、民族或地方之间的冲突和斗争,也要与其政府高层保持紧密的联系和良好的互动。这样的良性关系才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 2020年3月19日,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参观中乌姆巴莱工业园入园企业乌干达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该集团是当地第一家汽车制造厂,利用姆巴莱工业园区的优惠政策,实现乌干达的“汽车梦”

《中国投资》:您在非洲的创业故事激励着许多人。对于新一代有志于去非洲打拼的中国创业者,您有哪些建议?

张志刚:对于今时今日想要到非洲进行创业的中国年轻人们,我首先要说明的是非洲的创业环境与我当年初到非洲时已经有很大不同。现在的竞争更加充分也更加激烈,像我当年那样怀揣10万元就风风火火地跑到非洲,不一定能行得通。今时今日对于创业的门槛要高一些。同时,我还有几点具体建议:

第一,应当做好国别调研。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对于那些安全风险高、政治不稳定的国家和地区,一定要千万谨慎,不要抱着侥幸心里冒险前往或轻易投资。因为政治环境上的一点小小变动就有可能让你的多年努力前功尽弃。

第二,大树底下好乘凉。到了一个非洲国家,应当主动去与那些在当地有实力有经验的华人企业家虚心请教,寻找合作机会。入驻一些条件优越的工业园区或者自贸区也是明智之选,这样能够规避很多安全与行政风险,充分利用中国企业在当地的集群效应。

第三,做好持久战的准备。在非洲创业,要立足于长久地做,有扎根非洲的志向。不要急功近利,只图赚快钱。同时也要具备强大的意志力,熬得住,耐得苦,才有机会获得成功。





-==近期热文==--

▽ 非洲商业一百人

张华荣:“埃塞俄比亚工业之父” 

“非洲女王”:我与非洲不得不说的故事

芮后伟:帮助非洲创业者“拎包入住”

周涛:在非洲创业,助力肯尼亚学生上网课

张伯辉:让贝宁小学生吃上热腾腾的午饭

张文海:为什么要出海非洲第一经济体尼日利亚?

谭拥政:逸谭国际400亩湖南中非经贸产业园落户邵阳经济开发区

陈凯:我在非洲卖手机!

杨涛:一个“非漂”创业的五年

浙商Amy范:独行女侠闯非洲,终成尼日利亚工业皮带女王

肯尼亚徐晖:弃文从商闯非洲,二十七年心依旧

卢玉亮:中国改革开放的所有红利都能再来一遍

张华荣:别人能行的非洲兄弟也一定行!

张志刚:在乌干达打造“京东”式平台

谭拥政:带动更多湖南企业到非洲去

杨涛:帮助更多的中国企业进入非洲市场

雷静--肯尼亚电商市场来了个中国“拓荒人”

杨秀波 :跨境电商助力品牌国货潮


▽ 非洲大咖说

华立:中国制造业企业境外投资择址十大攻略

梁继:让更多非洲朋友开上东风车

自然:2021,掘金非洲的11个金矿!

纲哥:华为与M-Pesa——非洲移动支付的中国故事(1)

纲哥:大开大合的Opay —— 非洲移动支付中的中国故事(2)

纲哥:尼日话费充值业务运营经验总结

朱源:非洲数据中心行业快速成长

齐冠钧:肯尼亚网上零售浪潮

Justin:尼莱坞众生像(二):新生代

任宁:释放中非合作竹藤产业发展潜力

Amanbo廖旭辉:掘金非洲市场 全渠道加码|非洲大咖说栏目

华为陈雷:非洲经济运转复苏离不开ICT技术

黄立志:印度人在非洲

中国人,如何把保险卖到尼日利亚?(上)

中国人,如何把保险卖到尼日利亚?(中)

中国人,如何把保险卖到尼日利亚?(下)

Rhino创始人王伟龙:人才出海,有时性格比履历重要 

产业要素像水一样从中国流向非洲,新经济创业正当时!

来来来,跟我一起收下这份非洲新经济干货

我在非洲开矿的日子 

MainOne:西非数字基建的十年

自然:非洲的外卖江湖

清华博士:我为什么去非洲?

四达唐竞宇:我在非洲当网红,一不小心被总统赐姓Suluhu

“张厂长”非洲创业记

从学徒工到东非最赚钱CEO,他是怎么做到的?

厦门金旅:没有人比我更懂非洲

张熊:非洲为什么会成为印度药企美国外第二大市场?

Miss. M 的非洲甜品店

宋微:非洲不应成数字化“弃民”

Danvy:从腾讯2000万的投资来说说南非的OZOW

立华说非洲:芝麻开门话非洲

非洲创业故事:“你要把生活给予你最酸涩的那些柠檬,变成一杯甜美的柠檬汁。”

自然:揭秘非洲00后,神秘大陆未来十年最强劲的消费者

非洲“90后”凯文:用心“连接”中非之间的生意

刘斌:为非洲市场造出“接地气”的好手机


请扫码关注好望观察

好望观察~新非洲,新机遇,新希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