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译论 | 廖七一:《新青年》与现代翻译规范

敬请关注——> 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 2022-06-09
更多精彩,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作为主导意识形态的综合性文化批判刊物,《新青年》在新文化运动中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1936年在重印《新青年》的题词中,胡适高度肯定其历史意义:“《新青年》是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划分一个时代的刊物。最近20年中的文学运动和思想改革,差不多都是从这个刊物出发的。”(胡适2003:513)《新青年》也因此被称为“一种精神现象,一种思想中介,一种思维方式”和“新文化元典”。(董秋英、郭汉民2001:239-240)


《新青年》对翻译的影响,特别是对现代翻译规范的贡献,绝不亚于翻译期刊或以翻译为主的刊物。据作者统计,从一到九卷共刊登翻译作品234篇/首,占总篇幅的30%,如果将介绍西方的文章统计在内,比例会大大超过30%。《新青年》同人对晚清翻译传统的批判、有关翻译本质、功能、策略和语言形式的思考与论争,以及他们自己卓有成效的翻译实践,不仅展示了晚清翻译向现代翻译规范流变的轨迹,同时也营造和构建起现代翻译叙述空间。


一、新青年与晚清翻译时尚

100年来,严复提出的“信达雅”三原则被誉为翻译圭臬。耐人寻味的是,晚清翻译时尚最明显的特征是:1)间接翻译;2)创译不分;3)译评合一;4)翻译形态的高度中国化。“信”在译家的实践中是悬空的;即便是严复自己也常常采取“达旨”和“取便发挥”。翻译家和评论家并不注重翻译的本体特征,而是以社会批评、道德评判和艺术审美代替翻译批评。


到了五四时期,受惠于晚清翻译的《新青年》同人开始质疑传统的翻译风尚。1914年,在参考借鉴了马君武和苏曼殊翻译的基础上,胡适重译《哀希腊》。他尖锐地指出:“君武失之讹,而曼殊失之晦……均非善译者也”(胡适1984:92)。与此同时,林纾和严复等影响深远的翻译大家也首当其冲,受到非议。钱玄同曾多次批评林纾的翻译“多失原意”,并“掺进一种迂谬批评”(钱玄同1917:10-11)。罗家伦也曾以林纾和马君武为例,批评晚清的翻译家常常“更改原意”,“错的地方非常之多”(转引自陈福康1992:216)。傅斯年的批评就更加尖锐:“论到翻译的文辞,最好的是直译的笔法,其次便是虽不直译,也还不大离宗的笔法,又其次便是严译的子家八股合调,最下流的是林琴南和他的同调”(傅斯年2003:189)。刘半农和王敬轩则批评“原稿选择不精”“谬误太过”,而且“把外国文字的意义神韵硬改了来凑就本国文”(王敬轩、刘半农1918:373)。这些系统性的批评引发了翻译观念的更新,标志“五四”以原文为主体的“翻译原则确立的开始”(赵稀方2013:42)。


二、《新青年》的翻译观

针对晚清的翻译时尚,《新青年》同人提出了全新的翻译观念:1)翻译名著;2)坚持(忠实)直译;3)白话表现形式。


首先是强调名著意识。胡适曾多次主张,要创造新文学就必须“赶紧多多的翻译西洋的文学名著做我们的模范”;并称“只译名家著作,不译第二流以下的著作”(胡适1993:52)。


第二是坚持(忠实)直译,要求译文附寄原文、实行外汉对照和不同译文对比。为了杜绝“任情删易”和“取便发挥”,《新青年》从一开始就刊登《投稿简章》,要求“来稿译自东西文字者,请将原文一并寄下”。其后,《小说月报》《现代》《文艺月刊》《新中华》月刊、《世界文学》《西风》月刊、《时与潮文艺》《文学译报》等,都有措辞基本相同的规定,规范译文已成为译界“对译介方式的一种共识”(王建开2003:140)。除了附寄原文,《新青年》还大量刊登外汉对照的译作,其中包括诗歌、小说、戏剧,甚至一般的哲学和社科译作,保证了译文的忠实与完整。不少翻译都能达到以句子为翻译单位,甚至以诗行为翻译单位,增删发挥的甚少。这标志着晚清的“豪杰译”和“取便发挥”已不再风光;译文与原著对等的质量标准开始确立。


第三,主张白话表现形式。首先,《新青年》同人从理论上颠覆了晚清的语言观,主张白话应成为现代生活的表意工具。胡适从“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的进化论角度,正式提出废文言而倡白话的主张,提出“古文究竟是已死的文字,无论你怎样做得好,究竟只够供少数人赏玩”;“古文译小说……究竟免不了最后的失败”(胡适1993:111)。他还从“八事”入手,制定了以白话代替文言的具体原则。《新青年》同人陈独秀、鲁迅、周作人、钱玄同、刘半农等人都积极撰文,参与白话文论战。钱玄同将文言与传统旧思想联系起来,认为古文“不便于识,不便于写;论其字义,则意义含混,文法极不精密……断断不能适用于二十世纪之新时代”(钱玄同1918:354);他号召同人身体力行,在《新青年》上翻译和撰文都改用白话。


细读《新青年》就会发现,语言的白话化始于戏剧(话剧)翻译,逐渐扩展到短章和其他文类和诗歌。到了六卷,《新青年》上所有的小说、诗歌、话剧、散文的翻译都已完全采用白话。诗歌翻译的白话化标志白话已取代文言成为翻译语言的正宗。从此,文言不可逆转地退出了翻译主流规范。


三、《新青年》翻译的经典化

现代翻译规范确立的一个重要途径便是译作的经典化。《新青年》文学翻译的经典化主要得益于:1)一校一刊(北京大学和《新青年》)主导意识形态的形成;一方面,杂志的撰稿队伍迅速扩大到北京大学的师生;另一方面,《新青年》旋即“成为北大革新力量的言论阵地”(陈万雄1997:17);2)《新青年》的不断再版、重印,翻译作品的多次转载在传播科学民主观念的同时,新的翻译观念迅速得到普及和强化;3)典范作品与经典形式库的传播和大师的推举,让《新青年》同人的翻译实践和有关的翻译理念,以种种形式进入大、中、小学课堂,演变成一种“群体意识”而成为“权力符号”(黄亚平2004:6);4)其他同人刊物的协作巩固和强化了现代翻译诗学。有《新青年》开风气之先,北京的《晨报副镌》《京报副刊》、上海的《时事新报》副刊《学灯》和《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等“和《新青年》《新潮》以及20世纪20年代前期的四百余种报刊一道,组成了新文学传播的强大阵容”(杨义1996:158),形成了不同杂志之间互补、默契与同气相求。


在短短的五、六年间,《新青年》同人坚持的名著意识、以文本对照为基础的忠实观,以及语言表达的白话化,迅速转变为译界共识,推动了翻译规范从晚清向现代的转型。《新青年》同人草创的翻译规范至今仍然是翻译和翻译批评遵循的参照。


作者简介:廖七一,四川外国语大学,四川外语学院外国语文研究中心教授、翻译研究所所长,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翻译学、现当代译论。

来源: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9年第4期


【译论】专题回顾:
  1. 译论|马晓冬:外来启迪与本土创造:傅雷的翻译思想研究

  2. 译论|孙乃荣 史耕山:文化自觉视野下的民俗文化英译研究

  3. 译论|袁丽梅:全球史视野下的翻译史研究——关系梳理与参考借鉴

  4. 译论 | 蓝红军:从学科自觉到理论建构:中国译学理论研究 (1987-2017)

  5. 译论 | 孙艺风:翻译研究与世界文学

  6. 译论| 罗迪江:翻译研究中的问题域转换: 生态翻译学视角

  7. 译论 | 周红民:认知视域中汉诗意象的文化属性和可译性限度

  8. 译论| 副文本视角下16至19世纪古典汉诗英译翻译话语研究

  9. 译论| 中国文学“走出去”之翻译策略——以美国汉学家华兹生的禅诗英译为例

  10. 译论|岳中生:译者生态位与“译者中心”

  11. 译论 | 胡开宝:数字人文视域下翻译研究的进展与前景

  12. 译论| 王运鸿:描写翻译研究及其后

  13. 译论 | 于德英:翻译之喻的历史化:钱锺书的“人化”译文观

  14. 译论 | 邓科:中国当代译论话语场中的生态翻译学:基于理论发展的视角

  15. 译论 | 王家义、李德凤、李丽青:大数据背景下的互联网翻译——开源理念与模式创新

  16. 译论 | 方梦之:建设中国译学话语:认知与方法

  17. 译论 | 单宇、范武邱、蔡万爽:数据时代翻译家研究方法论

  18. 译论|胡庚申:翻译研究“生态范式”的理论建构

  19. 译论 | 王智锋、王和平:翻译的“道”与“器”——对我国翻译理论构建之建议

  20. 译论 | 马会娟:走出“西方中心主义”:基于中国经验的翻译理论研究

  21. 译论 | 刘甜:翻译学的批判和批判性的翻译研究——读《当代译学批判》

  22. 译论|隋晓冰 宋馨培:汉英翻译的女性主义翻译策略探索

  23. 译论| 蓝红军:关于翻译技术伦理性的思考

  24. 译论 | 黄宗英:“晦涩正是他的精神”——赵萝蕤汉译《荒原》直译法互文性艺术管窥

  25. 译论 | 鲁迅译论在当代(1949-1966年)——兼及文学翻译的当代转型

  26. 译论|斯皮瓦克翻译思想解读与反思

  27. 译介学专题 | 谢天振:译介学——理念创新与学术前景

  28. 译介学专题 | 廖七一:译介学与当代中国翻译研究的新发展

  29. 译介学专题 | 宋炳辉:外来启迪与本土发生:译介学理论的中国语境及其意义

  30. 译介学专题 | 傅浩:叶芝在中国:译介与研究

  31. 译论 | 王向远:“翻”、“译”的思想——中国古代 “翻译”概念的建构

  32. 译论 | 夏登山:对古代翻译史上“翻”、“译”之别的再思考

  33. 译论 | 冯全功:翻译研究学派的特征与作用分析——以生态翻译学为例

  34. 译论 | 黄勤 刘晓黎: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肥皂》 中绍兴方言英译策略对比分析

  35. 译论 | 许钧:试论中国文学外译研究的理论思考与探索路径——兼评《中国现代文学在法国的译介与接受》

  36. 译论|胡卫伟:明末清初传教士科学翻译之社会学考察——布迪厄“场域”理论视角

  37. 译论 | 王祖华:也谈陆建德论林译“二三流者”作品的非凡意义

  38. 译论|张丹丹:译出-译入模式下中国文学英译修改过程研究 —以《海上花列传》英译为例

  39. 译论 | 覃江华、许钧:许渊冲翻译语言观释解

  40. 译论|罗新璋:化境说的理论与实践

  41. 译论 | 王东风:五四以降中国百年西诗汉译的诗学谱系研究断想

  42. 译论 | 高胜兵,王娟:利玛窦的文化身份与其翻译策略和效果

  43. 译论 | 林嘉新 李东杰:系统中的竞争、冲突与创造:当下世界文学视域中的翻译研究模式

  44. 译论 | 刘云虹:关于新时期中国文学外译评价的几个问题

  45. 译论 | 夏登山:对中国古代翻译大潮的重新认识

  46. 译论 | 赵稀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从西方到中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