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末看展 | 辛迪•舍曼:我深信不疑,相机骗人

保罗•穆尔豪斯 中摄协影像中文网 2019-11-16

编者按:美国著名艺术家辛迪·舍曼(CindySherman)大型个人回顾展目前正在英国国家肖像画廊举行。展览展出了约150件来自国际公馆和私人收藏的作品,其中部分为首次亮相,旨在展示辛迪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现在的创作发展过程。通过展览,可以看出艺术家对自己外表的操控,以及对源自一系列文化来源(包括电影、广告和时尚)的材料的运用,探讨了外表和身份之间的紧张关系。辛迪·舍曼回顾展将持续至9月15日。

只有充分了解艺术家,才能为其作品进行策展。作为近年来辛迪·舍曼最大回顾展的主策展人,现任英国国家肖像画廊资深顾问的保罗·穆尔豪斯为《英国皇家摄影学会会刊》撰写了《秘密与谎言》(原标题),从策展人的角度,呈现他眼中的辛迪·舍曼,进而探讨,什么是真实,我们离真实到底有多远。

英国国家肖像画廊网站截屏


这是她唯一一次扮演一个真实存在的角色,

自此以后,她所创建的角色都完全出自于她的幻想。

作为世界顶尖的当代摄影艺术家,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又译作辛迪·雪曼)的作品始终包含着挥之不去的矛盾。在过去40多年的时间里,她一直以摄影作为媒介进行创作。从1975年的早期创作开始,直到前往布法罗州立学院学习艺术,这种坚持从未改变。


长期的坚持给我们留下了600余幅风格各异,却带有鲜明个人色彩的摄影作品。但是,辛迪对于这一创作媒介依旧保持着不确定的态度。在她还是学生的时候,摄影方面的技术问题就一再让她头疼;今天,她依旧要靠暗房大师们的帮助,才能将自己的努力转换为成果

 

对辛迪而言,相机也许更像是通往结果的一种手段,而非她所最求的结果本身。那么对她所获得的成就而言,摄影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辛迪的一句话或许为我们回答这个问题提供线索,我深信不疑,相机骗人欺骗是她艺术创作中根植的一部分,从某些角度来说也成就了她最迷人的题材。

 


她的作品有时候低调而克制,例如奠定她名声的《无题剧照,1977-80》,这是一系列小尺寸的黑白摄影作品;而有些时候则充斥着巴洛克式的奢华,例如她为《时尚芭莎》创作的一系列作品,使用大画幅彩色胶片拍摄并借助数字手段美化。但无论选择哪一种方式创作,在辛迪的作品中,始终有一种构筑在欺骗之上的陌生感,有时若隐若现,有时明目张胆。

 

约1964年,10岁的辛迪把自己装扮起来。

约1966年,中学时的辛迪(最右)把自己装扮成老妇人参加万圣节。


作为一名艺术家,她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对于虚构身份创造的迷恋之中。她在长岛亨廷顿海滩附近长大,从小喜欢在当地慈善商店找服饰——穿着打扮上的些许变化,就能改变一个人——这个发现显然让她感到有趣。随着这个游戏继续深入,她开始使用妆容来强化对于角色的幻想。最终,年轻的辛迪发现她不仅可以改变自己的外貌,甚至还可以隐藏自己的某些外形特征,创建不同的身份,并且寄居于这些虚假的人格之中。邻居拍摄的一张照片记录了辛迪最初的创作,12岁的她扮成了一位老妇人的样子。这张照片不仅展现出她出色的表演天赋,同时也预示了她之后所呈现出的丰富的表象人格。

 

“露西尔·鲍尔”的照相亭照片,1975年

辛迪把自己分别装扮成衣帽间服务员和护士。


她在大学的日子里,对于角色扮演的喜好依旧延续;而当表演与摄影结合,她日后的成熟摄影作品也就在那一刻埋下了种子。一次,她将自己打扮成知名喜剧演员露西尔·鲍尔,同学们劝她用照片留下自己塑造的人物形象。于是她走进了一间快照亭,拍下了自己惟妙惟肖的模仿。严格来说,这幅肖像并不能算作辛迪整个艺术生涯创作中的一部分。但是,这却是她艺术创作生涯中重要的一笔相机的作用不仅在于保留她所假扮的角色,同时还创造出一个独立的影像,为这种弄虚作假的行为找到了现实的归宿。这是她唯一一次扮演一个真实存在的角色,自此以后,她所创建的角色都完全出自于她的幻想。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拍摄的一系列快照式摄影作品中,辛迪以包括护士、秘书、一位叫做罗斯·斯佳内西的虚拟人物等一系列形象登场。这些照片拍摄得并不够讲究,说明辛迪这时候的本意并非想创作什么艺术作品——它们不过是对于一系列带有社会符号性表演的简单记录。但是,事情在1975年前后发生了变化。


事实上,

辛迪的作品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指对,

也没有精确的模仿。


辛迪艺术创作开始与对幻象和影像更为深思熟虑的融合。在她最初的成熟创作中,有一组由23幅照片组成的作品真实记录了创作角色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辛迪从一个书呆子形象的少女,一步步依靠化妆,变成了叼着香烟充满魅力的成熟女性——照片记录了这个变化过程。转变这个题材创作的过程,并没有延续太长时间。在差不多时间创作的另一组由多幅照片组成的作品中,她通过化妆,展示了自己从女孩成长为年轻女性的过程。这种展现出整个“谎言”成型过程的创作方式并不是她期望的,对于用照片记录这类过程的兴趣也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在接下来的作品中,她开始使用相机来记录“成型的骗局”

 

无题(A B C D E), 1975


以创作于1975年的《无题(A, B,C, D, E)》为例,辛迪在镜头前面扮演了5个不同的虚构角色。通过这种方式,摄影与“骗局”在光天化日之下完成了一次创作,同时也将舍曼的伪装化作永恒。借助于遥控快门的控制,相机能精确记录这场角色扮演游戏中最精彩的瞬间——高潮得以彰显,并延续至当下。显然,《无题剧照》标记着这一系列创作的开始,辛迪以女主角的身份出现在了这组作品的全部数十幅作品当中。1977年夏天,从布法罗搬到纽约城之后,辛迪开始了这组作品的创作。《无题剧照》强调了作品的表演性,可以视为其完整艺术理念的宣言。辛迪最开始一些照片的场景非常简单,大多在她的公寓附近拍摄。戴着不同的假发,穿着不同的衣服——甚至还有一张裹着浴袍——她为自己幻想了一个又一个宛如置身电影中的角色;之后她又把拍摄地点搬到了室外。在每一幅照片中,虚构环环相扣朝着我们袭来:辛迪扮演的女主角们在一部并不存在的电影中表现出正在拍摄公关剧照的样子。


《无题剧照》的电影感起初几可乱真。每张照片都能让我们直接对应到某一特定的电影风格,尤为突出的是法国新浪潮、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以及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美国电影风格。另外也很容易让我们想到让-吕克·戈达尔、罗伯托·罗塞里尼、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等知名导演。观众从辨认”这些作品的归属中获得了满足感。事实上,辛迪的作品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指对,也没有精确的模仿。

 

人物形象进一步混淆了作品。女性出现在日常化的场景当中,画面中的浴室、卧室、厨房、游泳池等所有景象乍一看都非常熟悉,并无超出我们日常真实体验之处。但我们盯着这些场景时间越久,就会越强烈地感受到画面中的人物实际上在对着相机表扬。画面中女主角那些意味深长的眼神以及往往忧郁的表情让场景看上去可信,却总有哪儿不够真实。影像的电影感本质赋予了作品异化的特性,作品虚假的一面跃然纸上,触手可及。

 


支撑着《无题剧照》异化感觉的是其独特的创作方式。在这个系列作品之后,辛迪再次回到了摄影棚,她独特的创作风格也被确立下来,直到今天基本上也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辛迪喜欢独自一人进行创作,决定用什么样的方式让自己变成另一个人。假发、化妆和服饰是比较常见的手段,有时候也会用到道具,甚至是假体。艺术家首先在镜子里审视这个被改变的自我,接着用相机为这个并不存在某人创作一幅肖像,而他最终也只能以影像的形式存在。然而,这么做究竟有什么意义?


辛迪的照片为我们的生活竖起了一面镜子,

将现实照得面目全非。


辛迪作品无处不在的虚假性中,或许藏着一个可能的答案。现实主义从不是她的创作本意,她的人物、环境、呈现风格全都在强调作品的表面性。值得注意的是,当我们将她的不同作品放在一同观看的时候,就绝对不会怀疑舍辛迪始终存在于这些虚假的表象背后。但是,似乎为了消除其作品中存在任何被人认为“照片是对于真实个体反映”的可能,辛迪一直在寻找各式各样的手段来提醒我们—她有意识的假扮行为

 

例如说,在2000年创作的《大头照》系列当中,作为她作品中一贯用来创造疏离感的手段,她将化妆用到了夸张而近荒唐的地步。与之类似,在创作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的《历史肖像》系列中,她对于假体的使用,也同样被有意突出到极度失真的地步。1992年创作的《性图像》系列更为离经叛道,通过玩偶与性用品的诡异组合,她创造出了一个关于绝望的性幻想的不真实世界。另外,这些想象角色所处的环境往往也被有意识地处理得不真实。从1980年的《后窗投影》系列开始,辛迪使用那些一看就知道不真实的背景,破坏了我们将照片视为真实的任何可能。她近些年来的作品通过使用绿幕技术,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创作手法,在她所创造的表象人格与其所处环境之间产生了更为明显的差异。在她作品中,一以贯之的是对于各种风格鲜明的文化语境的颠覆性应用,这些来自于报刊杂志、社会照片的各种风格不断在提醒着我们,我们所看到的画面永远都不是真实的。

 

但是,让我们回到那个问题:为何要使用这种明显的虚构手法?答案或许就存在于你我身边。在生活之中,我们永远被隔绝于真实之外,只能依靠猜测探究其本质。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我们永远无法真的透过人物外表洞察他们的内心想法,而是只能尽最大可能依靠其表征进行诠释在人际交往之外,媒体更是不断用我们越来越难以相信的影像轰炸着我们。从自拍与社交媒体到广告与假新闻,我们都学会了透过现象去进行质疑。辛迪的艺术创作呈现出一个虚拟的世界,被我们视为不真实存在的角色生活于其中,这是对当下更广阔的语境的一种回应。我们明知道画面中的人物是假的,但依旧试图为她的创造赋予意义,忽略了这些解释的不可靠。辛迪的照片为我们的生活竖起了一面镜子,将现实照得面目全非。因此,辛迪用相机所讲述的谎言,正是她视觉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她影像的虚幻本质所反映出的,正是真实生活难以捉摸的一面。


本文译者:黄一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拥有十余年PHOTOSHOP授课经验,国内多家摄影类刊物的专栏撰稿人,在大陆及港澳台地区出版数十本摄影类书籍。)


相关阅读

2018年11月,上海复星艺术中心为中国观众呈现了殿堂级美国摄影师辛迪·舍曼的中国首次大型个展。本次展览全景回顾艺术家辛迪·舍曼艺术创作生涯,呈现128组涵盖艺术家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系列的摄影代表作品,以及曾使用过的拍摄道具、相关文献和影像资料等。相关阅读点击

周末看展|辛迪·舍曼的中国首次大型个展

2019年1月,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了《无题电影剧照(完整版)》,点击 

辛迪•舍曼:“无题电影剧照”的创作过程 

或者 

经典影像100年 | 沉迷cos,自拍上瘾,这个百变女人了不起


提醒:

第三届“ET保税”世界风光主题摄影展

7月23日截稿


▶ 更多活动◀

影像中国俱乐部 | 中国摄协“在线影展” | “鄂尔多斯四季美”记得住乡愁 | 浙江天目山 | 人民日报期待你的好照片 | 大美秦淮源·健康新溧水 | 大国小家70年 |“绿色白马·智慧园区” | 日常-时间的旷野 | “丽水味道”这位投稿的摄影人是故意玩儿我们吗?| “大国小家70年”影像征集来稿作品被人民日报选中 | 美丽临安 | 镜头里的光阴故事 | 镜头记录三农 | 十个乡亲的影像故事 | 2019“荔香情韵·印象派潭”

▶周末看展◀

19世纪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黎光波 | 46位温州摄影师的“2018” | 从西湖出发 | 韩国影汇展 | 日本3.5万张照片里80年前的中国 | 周海婴 | 舟山女儿拍父母 | 埃文·奥拉夫 | 安哥 | 殷业强 | 何藩 | 摄影术传入中国后的时代变迁 | 丽水摄影师眼中的丽水 | 卢彦鹏与饶凌华 | 刘香成 |贾勇 | 杨发维 | 汪滢滢 | 连州摄影博物馆夏季展 | “脱贫攻坚精彩瞬间”消释之光 | 脱贫攻坚精彩瞬间  | 30人大画幅展 | 沈阳啊沈阳,我的故乡!第六届中国摄影年度排行榜作品展 | 罗福平 | 

▶ 本周值得◀

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 、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 、141、142143 、144145146147

▶更多荐书◀

景观摄影 | 罗伯特·杜瓦诺:时尚光影 | 失明的摄影师 | 风景之眼 | 奇趣自然 | 女摄影师眼中的世界 | 济南图记 | 从事艺术工作的人千万别错过这十本书 | 编辑们心中的那些好书 | 卡帕战地流星 |  网红博主的摄影炼金术 |  世界读书日的特别推荐 | 画意摄影 | 那些渐渐喜欢上人的日子 | 美之地图 | 美国表相 | 中国的颜色 | 夜幕下的神奇 | 全球50本摄影杂志 |长皱了的小孩 | 街头摄影的52个任务清单 | 《中国当代摄影图录》第4辑 | 濒危:我们与它们的未来 | 平流层·中国当代影像本源思考

▶人民日报期待你的好照片收藏名单◀

第一期 第二期 第三期 第四期 第五期 | 第六期 第七期 第八期 | 第九期 | 第十期 | 十一期 | 第十二期 | 第十三期 | 第十四期 | 第十五期 | 第十六期 | 第十七期 | 第十八期 | 第十九期 | 第二十期 | 第二十一期 | 第二十二期 |第二十三期 | 第二十四期 | 第二十五期 | 第二十六期 | 第二十七期 | 第二十八期


本文图文仅供交流使用

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扫描关注我们)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