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神经外科医师学习:解剖的过程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神经外科赵英杰博士带来的视频及视频分享:中青年神经外科医师学习--解剖的过程,欢迎观看,阅读!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6427vo1pd&width=500&height=375&auto=0
Anatomy of the Skull base Surgery
其一,解剖的过程。
倚楼远眺。又忆,前辈佟小光教授之主张:解剖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笔者的理解:不是说解剖的结果不重要,而是说解剖的过程更重要。这恰如人生,人生是一场经历。
当前,国内存在的层出不穷的显微神经解剖培训,其授课课件,通常是静态的图谱、图片为主,而动态的显微神经解剖操作过程视频,则相对较少、少之又少。
优秀的中青年神经外科医师唐寅达博士,曾翻译《Rhoton系列解剖视频》,翻译之“信、雅、达”得体、恰当,实乃精品,值得我们学习、收藏!
但是,就《Rhoton系列解剖视频》内容本身来看,Rhoton教授,总体是在讲授、展示解剖图片,也即解剖的结果。Rhoton教授,用话语描述解剖的过程、入路的推进。该系列视频中,并没有Rhoton教授及访问学者的解剖操作视频,也即没有解剖过程的动态展示。
笔者相信:多数学员,如果不认真学习解剖的过程,便做不出课件中的图片。同时,笔者也相信,中华神州多才俊,有识之士,会着手或已经正在进行神经外科常用手术入路显微神经解剖尸头操作系列视频的制作。高清、临床实用、体系化的尸头操作视频,必将为我国神经外科人才教育培训建设做出巨大贡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世界神经外科大师,无论是Yasargil教授、 Samii教授,还是已经过世的Rhoton教授,都是热衷于教育培训事业的成功典范。
此时此刻,笔者愿分享自己文献资料库中的来自Shuzo Sato教授的颅底外科临床解剖操作视频。该视频中,重点展示了经海绵窦入路、岩前入路、经迷路入路的操作过程。
其二,尸头利用。
显微解剖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尸头?
以两个学员为一组为例,一组一个尸头,为什么有的学组能做出丰富的内容?
尸头标本的利用,反映着学员对神经外科的理解,也反映着学员的学习思路、学习能力。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此处笔者想谈谈自己的想法:
1. 依照一定的方向次序进行入路解剖。
比如,以额部中线开始,从额部入路,向额颞入路、颞枕入路依次旋转推进,观察深部血管神经间隙,观察深部手术野。
再具体些,以额部入路为例,从额部纵裂入路开始,向额下入路、额外侧入路依次推进,观察深部血管神经间隙,观察深部手术野。
又比如,以枕部中线开始,从枕下正中入路,向枕下旁正中入路、乙状窦后入路、远外侧入路、极外侧入路依次推进,观察深部血管神经间隙,观察深部手术野。
依次推进的过程中,学员要知道临床实际工作中的骨窗位置及大小,不能超范围的牵拉脑组织或切除脑组织,也即,观察入路本该显露的图景。这无疑需要一定的理论准备。
这是基于单一尸头、深部手术野的充分观察体会,而采取的学习策略。这无疑需要学员忽略切口、骨窗的操作练习。
2. 从骨窗小的“微创”入路做起。
以额底入路为例,从眉弓锁孔入路开始,向眶上外侧入路(额外侧入路)、额下入路,依次扩大骨窗范围,观察深部手术野的变化。以上三个入路,在临床实践中,皆是关键孔钻孔开颅。因此,尸头操作时,关键孔钻孔,逐步扩大骨窗,这既提高开颅效率,节省动力设备,也符合临床手术时骨窗要求,也便于观察不同入路手术野的异同。
Samii教授之额外侧,在关键孔钻孔开颅,而Juha教授之眶上外侧,在颞线后部钻孔开颅,此处不做讨论。
切口、皮瓣、骨窗,确实也是手术入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更为重要的是深部手术野的解剖、观察、体会,如翼点入路的四个间隙等。国内学习班培训,通常时间较短,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要学会时间分配,要知道学习重点,重点在显微镜下的深部视野、视野融合。
笔者认为,如果一个学员,还停留在切口、皮瓣、骨窗的理解阶段,那么该学员参加解剖培训班是有些操之过急了。
3. 减少头位的反复调整。
尸头解剖时,应模拟术中头位,经3钉固定后,尽量减少头位的反复调整。同时,要考虑解剖训练的序贯使用,如以侧卧位头位固定为例,行颞下经天幕入路后,可行岩前入路,进而行经迷路入路。这三个入路头位大体相似,稍作调整即可展开下一个手术入路。这样做,节省时间。
为什么在相同的时间,有的学员能做出丰富的解剖内容?时间管理的背后,其实是对神经外科手术入路的理解。
其三,标本观察。
前些时,笔者有幸作为老学员,再次参加了吴斌教授的颅底外科手术入路培训班联谊活动,并且在尸头操作阶段与新学员进行了交流。
期间,笔者表达了3个观点:
1. 观察任何尸头标本,无论是往期学员的残旧标本,还是本期其他学员的标本,都应考虑在“术中头位”状态下观察,这样才能获得有价值的显微镜下视野。
2. 尸头解剖,显微镜下的任何器械使用,都应考虑按照实际工作中的要求来做。比如,磨钻磨除前床突时,不能悬空操作,应有支点,保持稳定性;又比如,尖刀切开深部硬膜时,应刀刃向上,向着颅外的方向。
3. 任何标本的观察,学员能看出多少内容,与其理论功底、实践积累密切相关。比如,笔者,无意间观察到一个标本存在右侧PICA开窗后合二为一的情况。这属于脑血管的常见变异。如果没有脑血管知识的扎实功底,如果没有脑血管造影的基础知识,则很容易“右侧PICA开窗后合二为一”视而不见了。
吴斌教授,不愧为闻名的颅底外科专家、实干家、大国工匠。吴斌教授,在指导新学员尸头训练时,妙语连珠,句句切中要害。此处,笔者愿分享吴斌教授的三句话:
1. 从理论上讲,任何方向穿刺,都能到达脑室;
2. 所有手术入路的设计,都是为了切除肿瘤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脑组织;
3. 要突破那一个厘米的距离限制,可能需要十年的不断磨练。
中青年神经外科医师,解剖学习,要重视解剖的过程。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这恰如我们的人生。
相关链接
神外资讯微信公众订阅号可以置顶啦!!!打开手机微信(6.3.16以上版本),找到订阅号中的神外资讯公众号,打开并点击右上角头像,进入神外资讯详细信息页面后,选择置顶公众号,这样您就可以将神外资讯置顶啦!从此,重要信息不再错过哦!
《神外资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希望转载,请联系“神外助手”。请各微信公众号、网站及客户端尊重《神外资讯》版权,经许可转载文章时请清楚注明来源为“神外资讯”。《神外资讯》,欢迎您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