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做“熊孩子”的好朋友

2018-03-25 李晶 校长传媒

点击上面蓝色↑↑↑“校长传媒”免费订阅

【李晶专栏】

做“熊孩子”的好朋友

原创作者|李晶(微信公众号:“尾线留痕-ID:weixianliuhen”)


内容导读

妈妈:董莹    儿子:高瀚霖(六岁)

1、不能低估孩子

2、要信任孩子

3、给孩子说话的机会

4、父母不一定了解孩子

5、让负面词语远离孩子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612wn3ijb&width=500&height=375&auto=0


大家好。首先非常感谢李晶老师能够给我提供这样一个机会,让我在这里以这样的方式与大家进行交流。

我和群里的很多群友一样,是一个普通孩子的妈妈。我的孩子6岁半了,今年9月将成为一名小学生。

在陪伴他的日子里,我重温了自己的童年,也体验了一个男孩的成长过程。做了从没做过的游戏,也玩了从没玩过的玩具。那种感觉真的很奇妙,也让我收获了很多。

现在,我和儿子的关系很融洽,很容易达成默契。他从小到现在都会常说:“妈妈是我最好的好朋友。”所以,我很庆幸没有因为工作忙就把孩子丢给老人,而是一直带在身边。

但随着他渐渐长大,我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也难免焦虑。在如何更好与孩子相处方面,“陪伴的力量”微信群给我了很多帮助。我常到这里取经,对号入座之后再回去试用。慢慢地摸索,慢慢地前行。

我一直非常享受陪伴孩子长大的过程。可是有的家长说,“等你儿子上了学,有你受的,看你还享受得了不?”的确,我听到很多爸爸妈妈与熊孩子斗智斗勇的亲身经历,也并不能确定我已经完全准备好了与孩子一起迎接新的人生阶段。但我希望我能够继续做他“最好的好朋友”。

所以,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话题是:“做熊孩子的好朋友”。希望大家能够和我一样感受到自己才是亲子关系中最大的受益者,孩子带给我们的远比我们给他的要多得多。


1孩子的能力不容低估


像成人那样交流


儿子从小就是一个懂道理而且善于表达的孩子,印象中他几乎从没有过不讲道理的胡闹。我觉得这归功于:自从与他开始交流,不管他能不能听得懂,我都会以正常的方式和他说话,或者为他解释问题,只是语气较为柔和。而很少用“吃饭饭”、“睡觉觉”、“再不乖狗狗就把你的好吃的吃掉了”这样的儿语。

儿子和其他孩子一样,从会说话起就是个“十万个为什么”,不停地发问。在他很小的时候,有好几次家人、朋友、同事听到我跟他用大人的方式解释问题时都会问:“他能听懂吗?”事实证明答案是“能”。不仅能,有时候我还发现孩子的消化和理解能力是相当惊人的。

比如当我跟他解释一个陌生词语的意思之后,他居然能够举一反三。甚至在过去很久之后,仍能在不经意间运用到一个非常恰当的地方。

嘲笑”的故事


记得儿子二岁时,他无意间问我什么是“嘲笑”。我给他做了解释,并且告诉他:“嘲笑是一种不好的笑,不能随便去嘲笑别人。”

几天后,他和姥姥嬉闹时不小心从床上翻滚了下去。姥姥见他没事,又很可爱的样子,忍不住捂着肚子哈哈大笑起来。没想到,这小家伙从地上翻起来,扒着床边探出脑袋,一脸认真地说:“姥姥,这是不是‘嘲笑?’”

姥姥被逗笑得前仰后合,眼泪都快出来了,不断点头说“是,是,是,这就是嘲笑!”待我回到家后,姥姥迫不急待的把事情的原委讲给我听,站在旁边的小家伙继续用懵懂人眼神看着我问:“妈妈,‘嘲笑’不好,你怎么也笑了?”

游戏中学词汇


几乎所有老师和我交流时都会提到:“你儿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很不错,能够把自己心里想的说出来,在这个年龄阶段很突出。”而他自己也越来越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并在无意中逐渐提高对自己的要求。

当然,能达到这样的状态,也少不了我们的及时鼓励和主动引导。

在他能够很好的运用一个词语、一个成语或一句话的时候,我们一定会在第一时间给予他肯定。

在闲暇时间,或者开车的路上,我们全家人还会一起做接词的小游戏,这使得他对词语的兴趣越来越大。遇到没有听过或者不理解的新词汇时,他马上就会发问,而我们也就有了向他传授和解释的机会。

我觉得孩子比较容易和乐于接受这样的学习方式,由此提高的词汇量也会对他的交流能力、写作文产生很大帮助。


2支持孩子爱好的关键在于信任


从此不再到处乱画


大概每个孩子在一两岁时都会有拿着笔胡写乱画的阶段,我的儿子也不例外。面对不懂事的儿子把墙壁、地板、沙发、家具都当作他的画板,我觉得很难控制,也不愿意控制。就想找到一种方式,既满足他的需求,又引导他配合我的要求。

有一次我发现他留下自己的印记之后没有直接阻止,而是问他:“宝贝儿,你画的是什么呀?”他开始振振有词的给我介绍他的杰作,接着我问:“你想不想把自己的杰作保存下来呢?”他说“想!”

于是我准备了很多很大的纸张,还有比较便宜的白色T恤,对他说:“如果把画画在墙面或者沙发家具上,一搞卫生就没有了。所以呀,妈妈为了帮助你把自己的杰作很好的保存,专门为你准备了这些。这样呢,不管什么时候,你想画什么,都可以留下来。而且等你长大了再去看,一定会觉得很有意思,这样好不好呀?”他很容易就接受了,而且很快他就不会再往不该画的地方乱画了。

现在他已经很好的保持了这个习惯。然而让人发愁的是:只要是他画过画的纸,无论如何也不让人丢掉。家里被画过的纸和本子,已经摞了一大摞。

保护兴趣最重要


在画画方面,有些孩子在某个阶段特别喜欢画怪兽、妖怪、僵尸这样乱七八糟的东西,而且非常痴迷。面对这样的情况,很多家长认为画这种不健康、不正面的东西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会加以阻拦。

刚开始我也本能的排斥,后来却发现根本无法阻止。当我刻意地找来一些我认为可以去画的素材要求他画时,他很不情愿,只要画一会儿就不愿意再画下去了。而且我发现,他对这件曾经非常喜欢的事,竟然渐渐提不起兴趣来了。

我认为小孩喜欢画画的好处非常多,比如可以培养感知能力、观察能力、专注能力,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独立思考能力等等。因此我非常希望他能够坚持下去。

通过反思,我觉得可能是自己处理的方式出现了问题。于是,我开始假装不经意的地放弃了对他所画内容的限制,然后他就又慢慢开始喜欢画画了,画面内容也逐渐丰富起来。现在,他已经可以随意将自己看到的、想到的东西在画面上表现出来,而且生动极了。

因为我们家基本不看电视,所以当他没事的时候,总会想起画画,这已经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还非常乐意将他画里的故事讲给我们听,分享他的内心世界,而我也真的成了他的忠实粉丝,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的所谓每一幅作品。

相信他,没错的!


在儿子刚刚6岁时,有一次画画学校在万达商城做了一个活动,要求孩子们在家长的协助下在柚子上作画。我和他一样期待了好久。

到达现场后,老师给每个家庭发放了物料,还提供了一张纸,上面事先印好了多种卡通形象作为参考。

宣布开始之后,我们却为画什么内容陷入了僵局。我和爸爸给他提了好多建议,他都不同意,最后说出了一个让我们大为吃惊的想法:“我要画一条龙!”

这可难住了我们。我赶紧拿出手机上网搜龙的图片,终于找到一幅看上去相对比较好画的卡通龙。跟他商量时,他却果断地拒绝了,并坚持说:“我不要画卡通龙,要画一条天上飞的真龙!” 我和爸爸都认为这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是不可能完成的,于是三个人总也达不成一致。

儿子一直是个很有主见的孩子,我知道这个时候我们已经不能说服他了。而旁边几个家庭都已经基本完成轮廓线,开始涂色了。我心想:“完了完了,今天算是白来了!”就有点生气并略带威协地对他说:“算了算了!你爱画啥画啥,不帮你了,自己画去!”

谁知道小家伙居然没被吓到,撅着小嘴嘟囔着说了一声:“哼!不帮就不帮,我自己画!”我故意扭过头去不理他。可是当我忍不住偷看一眼的时候,人家只一笔下去,一个龙头竟然就画出来了,而且还像模像样的!我和他爸爸惊讶地对视了一眼,然后禁不住都肯定的点了点头。

他的坚持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当我看到一幅与众不同的作品呈现在一群小猫、小狗、小鸡、小熊中时,真的很骄傲。我有一种冲动,想告诉身边所有的人:“那是我儿子画的!”

低估孩子是最常犯的错误


之后我进行了认真反思。这件事让我深刻地意识到孩子的潜能被我们低估了。大人通常会被自己的想法、看法和思维限制了想象力,并且据此对孩子加以限制和控制,把自己认为对的强加在孩子身上。

我们想当然地以为这样是为了避免让孩子少走弯路,可事实是,他们远比我们预期中还要好,只是我们没有给到他展现的机会。这时候我们要做的是给予孩子信任、理解、支持和鼓励,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和看待他身上特有的长处,帮助他成为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


3给孩子说明理由的机会


“姐姐,让我玩一下行不行?”


儿子刚上幼儿园时,班上有这样一个“霸道”的女孩。

她的哥哥八、九岁时,在家长没有注意时不小心掉进了黄河,最终连尸体都没有找到。因此父母对她特别娇生惯养,她也就形成了为所欲为的性格。女孩的年纪又比班里的小朋友都大一岁,所以天天、甚至时时都会因为各种原因欺负别的小朋友。

家长告状的声从开学就没断过,老师们也为此非常头疼,所以平时尽量让这个女孩独处,减少别的小朋友和她接触的机会。

我儿子呢,上幼儿园的时候还不满三岁,个头又比较小。作为家长当然会很担心他的安全,所以我决定和他聊一聊,教他学会保护自己。

我首先把这个女孩的家事讲给儿子听,并且说:“这个女孩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并不是她想要的,其实也挺可怜的。”他听后默默地点头。

然后我又仔细地询问了他们在幼儿园里的情况,儿子告诉我:”老师让她自己待着,还告诉其他小朋友谁跟她玩谁就会被打,让大家都别和她玩。”

我又他:“你是怎么想的呢?”儿子告诉我:有一次滑滑梯,女孩堵在滑梯上不让别人玩。他就跟女孩说:“姐姐,让我玩一下行不行?”然后女孩就让开了。我赶紧问:“那她打你了吗?”儿子说:“没有呀。”

这么一来,倒是启发了我。我觉得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所以我表扬他做得很对,很好!从此以后,儿子就这样叫她“姐姐”,而这个姐姐也真的非常乐意保护这个“弟弟”,不仅不会故意伤害他,反而会照顾他,拿好吃的跟他分享。

“捣蛋鬼”的优点


后来班上又出现了一个老师口中不听话、不合群、任性跋扈的“捣蛋鬼”,是一个个子小小,但身体很壮实的小黑胖子,名叫琪琪。

有一天,老师找我单独谈话,说儿子最近常和琪琪在一起玩。这个孩子一身坏毛病,建议我让儿子他离他远一点,否则很容易被带坏。

于是我当天晚上,我又和儿子聊上了。我先问他:“最近幼儿园有没有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呀?有没有交到新的好朋友呀?”聊着聊着,很自然地就把话题引到了琪琪身上。

我问他“琪琪还有其他好朋友么?”儿子说:“没有啦,我就是他最好的好朋友。”我说:“那浩浩呢?方路予呢?”他回答我:“他们都不喜欢跟他玩。”我又问:“那你为什么喜欢跟他玩呢?”他一下子来了精神,从床上翻坐起来说:“妈妈,你知道吗?我觉得琪琪特别聪明,他玩玩具总能发现新玩法,和别人都不一样!”

这个答案再一次让我感到惊讶,原来他有一个如此充分的理由。而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他能够从别人身上发现优点,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呀!而这本身就是一个优点,是非常值得我们肯定和鼓励的,不是吗?

我再一次向他妥协了。从此以后我不再干涉他交朋友,只是告诉他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不应该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让他自己做决定。


4父母不一定真正了解孩子


不省心的孩子


儿子上小班时,有一次竟然忘了自己将要扮演的角色,擅自跑到台上。不仅抢了小演员的风头,还搞得满场哄堂大笑,导致老师不得不上台把他强行拉下来。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敢松过他的手,怕他再上去闹笑话。

所以在幼儿园三年的时间里,我从来就没指望他能在唱歌、跳舞这类文艺活动中有出众的表现。只要他能跟得上,在台上不拖大家的后腿,我就暗自窃喜了。

我虽然从不指责他,反而还经常硬着头皮对他说:“嗯,有进步!”但他可真算不上是一个让人省心、长脸的孩子。

肢体不协调?


我曾经怀疑他是不是肢体不协调,可是在毕业班的汇报演出上,让我改变了以往心中的那个印象。

当时老师安排孩子们向家长展示一组户外活动项目:把一组梯子悬空支住,与地面形成一定的高度和斜度,然后让孩子在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依次从梯子上爬过去,顺利通过之后,从梯子上跳下来即为完成。

第一轮,儿子是第二个冲上去的。我看他表现的很沉稳,面部表情很轻松,没有任何的失误,稳扎稳打地顺利通过。第二轮,当别人还是爬行,甚至中途因为害怕不时停顿下来时,他竟然主动走着完成了任务。虽然小心翼翼,但依然沉着冷静,胆大心细,赢得了不少家长的赞许。

事后老师告诉我:“别看他年龄小,平时跳舞的时候腰来腿不来的,做起这些活动主动性非常强,只要他愿意一定会做得很漂亮。”

“先救高瀚霖!”


老师还告诉我:儿子平时在班上人缘不错,就是因为他很会玩。

比如打沙包。别的孩子都喜欢站在两头打人,即便轮到站在中间被打,也总是生怕自己被打到,以躲为主。而他不一样,他就喜欢站在中间被打,而且会主动接沙包,因为接住一个就可以救活一个同伴。

所以只要他不幸被打下去,同伙的小朋友都会异口同声地高喊,“先救高瀚霖!先救高瀚霖!”因为大家知道,只要他在场上,别人复活的机率就会增加。

听到这些,我再一次认可了他。我越来越相信:他已经有能力与别人很好的相处,并在团队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所以,孩子并不一定是我心里以为的样子。


5让负面的词语远离你的孩子


“活跃”的小宠儿


不知从什么开始,儿子被贴上了“调皮”的标签,而我更喜欢用“活跃”这个词。

因为他入园时年纪最小,却又特别有礼貌,很快就成了全园老师都认识的小家伙,更是成为带班老师宠着的对象。基本走到哪带到哪,幼儿园里,几乎没有他不熟悉的角落。慢慢地,他变得谁也不怕,老师也越发管不住他了。

但不得不说,幼儿园的老师包容性很强,只是经常让我和他“谈谈心”。因为她们发现我每次跟他谈过心以后,儿子就能懂事儿一点。好吧,我乐于接受。而且,和他谈心已经成为睡觉前的一种日常,每星期总会有几天像每晚讲故事一样照例进行。

学前班苦恼


去年九月,我给他报名上了一个学前教育班。主要原因并不是怕他上学后学习跟不上,而是担心他因为自控力的问题难以适应学校生活,从而被老师不待见,甚至受到打击。

果然,我担心的事情很快就发生了。开学刚刚两周,老师就找我谈了几次话,说:“真看不出,你儿子一张俊俏的面庞下,有一颗如此跳动的心。”我听了有点无地自容。更让我担心的是,我发现了儿子的不开心,不再像原来那样无拘无束,老像是有心事儿一样闷闷不乐。

我决定再好好和他谈一次心,于是很快他就说出了不开心的理由。

原来他觉得老师们总管着他们,也不让他们放开玩,最关键的是老师说他是个“调皮”的孩子。我听了马上提高嗓门,用比较夸张的语气跟他说:“原来你是因为这个原因呀?调皮又不是不好的形容词,你要是因为这个原因不高兴,我觉得太不值得了。”

他马上疑惑的问我:“妈妈,调皮不是不好的词吗?那为什么我看老师说的时候表情严肃得很?”

我说:“当然不是了,调皮是聪明,机灵,活泼,反应快的代名词啊!唉,我和老师有个秘密,本来不想告诉你的,没想到你这么不开心。算了,我告诉你吧。

你们王老师从第一次见到你就喜欢你了。他觉得你爱动脑筋,上课发言积极,又爱笑,所以跟我说很喜欢你。只是呢,老师每天要管那么多小朋友,她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妈妈管你一个有时候都觉得累呢,你说是不是?

所以老师当然希望他喜欢的小朋友首先要遵守纪律,不乱闹,那自然就会对你提高要求了,对不对?

所以呀,既然你知道了这个秘密就要暗中帮助老师。不仅不要让老师为难,还可以帮助老师解决问题,主动让做的不对的小朋友听老师的话。这样就不会辜负老师对你的喜爱,反而能让老师更加喜欢了,对不?”

然后,我还特别强调一句:“这可是我和王老师的秘密,说好要保密的。因为咱俩是最好的好朋友我才告诉你的,你可不能让老师知道你知道啊?要不然以后王老师有什么事都不跟妈妈说了!”然后我很有仪式感的和他拉了勾,让他愉快的睡了。

柳暗花明


说实话,一开始我这样做真的没有把握,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但眼看着儿子渐渐从小郁闷的状态中走来,我放下心了,心想只要他开心起来才是最重要的。

在一学期结束的家长会上,我不得不面对老师,听她向我反馈儿子在学校的表现。令我意外的是老师告诉我:儿子的进步非常大,最大优点是乐于去帮助别人,看别人有困难他都会去主动帮助。在班上和其他小朋友发生不愉快也从来不会去告状,而且不记仇,不爱计较,很快又能打成一片。每天中午还总能积极帮助老师去抬床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特别爱干活。说他是个情商很高且包容心很强的孩子。

听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觉得我的儿子挺棒的,对吗?但其实每位家长身边都有一个非常出色的孩子,否则要么是我们对于孩子们的要求过高,要么是我们的要求和孩子的特性发生了方向的偏差。

有人说“要用放大镜去看待孩子的优点,用缩小镜去看孩子的缺点”。我非常认同这句话。我们必须学会用宽容态度去面对待自己的孩子,并且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为。

做孩子的好榜样


还有一句话“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首先要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他小时候的一件事。

那时候他才刚刚会讲话,而且只会说“爸爸,妈妈”等这些简单的称谓,或者是“汽车、吃饭”这种两字的词语。

有一天,他爸爸开车带我们回家,在院子门口看到有卖西瓜的。平时他喜欢吃西瓜,于是决定下车去买。我一边把他放在座位上一边交待他乖乖在车上等妈妈。就在我拉开车门准备下车的那一刹那,他竟然说了句:“妈妈,你小心点!”

我当时感动的眼泪都快要下来了,直到现在我想起当时的一幕都会觉得很感动。

一岁多的他并不懂这些,只是因为我们平时这样对他,而他只是学着大人的样子简单模仿而已。所以,一味地对孩子提出要求是没有意义的,我们首先应该努力去把自己变得更好。

儿子兴趣班有一次搞活动,让每位家长写一封信给自己的孩子。我在信的结尾说了这样一句话:“每个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而宝贝儿,你在妈妈眼里已经是最棒的了!”

这封信是由老师代读的。当儿子听到这句话时,我在他的脸上看到了他内心的小荡漾。我相信那一刻,他是全场最骄傲、最自信、最开心的小童鞋。

我想,作为家长,我们给了他生命,把他带到这个复杂的人世间,并不一定是他自己愿意的。而来了之后就意味着他必须要被迫开始漫长的人生,面对一切的美好与不美好。在他从什么都不懂慢慢变得独立自强,成为一个独立个体的过程中,家长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有义务、有责任帮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那这一点恰恰也是最难的。

“世界上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这句话意味深长。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够和孩子一起努力,为孩子创造出与我们分离的条件,这样我们才是作为父母真正的成功。而这一切都要从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为开端和基础。

这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的全部内容。我知道自己的做法一定不是最好的、科学的,群里有很多老师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值学习和借鉴。希望大家以后可以多多交流,我们共同成长。谢谢!

李晶的分析


1

道理要从小讲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长大后才能听懂道理,所以“那时”讲道理才有用。但到了“那时”就会发现,孩子已经不耐烦听道理了。

其实通过“嘲笑”和“调皮”两个故事就能看出:只要父母肯讲给他听,两岁的孩子完全能够理解抽象词语;而六岁的孩子可以凭老师的表情分辨一个词的褒贬含义。

所以,在孩子懵懂无知时灌输道理效果最好,因为他可以理解绝大部分的意思,并会在最大程度上接受。而当他有了独立思想之后,共情与同理心才是思想传递的钥匙。

2

找到孩子接受的方式


很多时候,当父母想纠正孩子的缺点和错误,却遇到孩子不接受的情况,总是下意识地威压孩子。这样的做法很多时候并不能让孩子心服口服,改善的效果自然也不会好。

当董莹遇到儿子总是到处乱画,又不听管教时,她想到了用“保留起来,随时可以看”的理由说服他画到指定的地方。这个办法既照顾了孩子的想法,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所以大家都满意,大家都开心。

作为父母,只有真的用心,才能想到这样的办法。并且只要真的用心,就一定能够想出这样的办法。

3

只要不越底线,应该给孩子最大容忍度


有时候孩子会做一些我们看不顺眼的事,然后就会产生冲突,但其实可能并没有什么大不了。

就像小孩子画一些在父母眼里“乱七八糟”的东西,可能只是出于好奇,并没有什么目的性。如果父母强令禁止,不仅使孩子心里不高兴,还会抑制他的兴趣,有的时候甚至会引起与父母的对抗心理,这对亲子关系非常不利。

因此,只要孩子没有越过底线,父母就应该对孩子保持最大限度的宽容,这样才能给孩子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4

父母不能认为自己事事高于孩子


从孩子出生那一刻起,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会自然地认为自己比孩子更有经验,更有正确决断的能力。但随着孩子的长大,情况开始发生了变化。

董莹一直认为自己比儿子更知道画什么才是最好的,但结果却大大出乎了意料。当六岁的儿子拿出独一无二的杰作时,她甚至想把他的出色表现告诉所有人。

每个孩子都是值得信任的,但要做到相信,首先就要放弃自己比孩子更高的想法。否则,父母永远都不会看到孩子闪闪发光的那一面。

5

过于受宠的孩子不受欢迎


有些父母认为:无微不至的关爱是保护孩子最有效的方式。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

就像那个侍宠而娇、侍宠而霸的女孩,不仅小朋友不喜欢她,连老师都会对她采取孤立措施。她当然很难受人的欺负,但结果又怎么样呢?没有朋友、受人冷落的境遇对她来说或许也是一种伤害。

父母对孩子的保护是人之常情,但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同样会害了孩子。

6

善意对待别人,会得到更多善意


对于容易受人欺负的孩子,父母最常教孩子的是要么远离,要么回击。但是,其实孩子自己可能会使用更好的方法,比如用“姐姐”表达善意。

凡是心智正常的人,没人会拒绝善意。主动发出善意信号的一方,即便不能赢得对等的回报,也能减弱、甚至化解对方的敌对情绪。

同时,这也是一种积极的处事态度。孩子能够由此学会如何赢得更多的朋友,如何让自己周围的环境更友好。

7

帮助孩子分辩朋友的优缺点


当看到孩子的朋友存在明显的缺点时,很多父母的做法是不让孩子跟他玩。而孩子虽然嘴上答应,心里却未必服气,因为在他眼中,这个朋友有着自己非常欣赏的优点。

此时,董莹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鉴:她听到老师反映的情况后,没有直接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做,而是慢慢向孩子了解情况,然后肯定孩子的判断,并告诉他如何辨别对错、好坏。

这样做的好处是:孩子因为得到了认可,就能怀着愉快的心情接受建议和指导。

8

多渠道找孩子的优点


在一些父母眼里,自己孩子的身上都是缺点,没有优点。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些是因为父母对于孩子的不够了解,有些则是有意无意的忽略。

每个孩子都是多侧面的,有的在家里和学校简直判若两人。因此,父母完全可以多与他的老师与同学交流,从他们那里看到孩子更多自己看不到的优点。

另外,父母更多只会看到自己的孩子,而老师与同学的判断则是基于同龄人的比较。可以说,这样的结果更加客观和公正。

因此董莹经常与老师交流,从而对儿子有更多了解,是非常值得推荐的做法。 

9

用聊天的方式引导孩子讲心里话


父母怎样才能了解孩子心里的真实想法呢?闲聊是一种特别有效的做法,而且对于孩子没有年龄限制。

所谓闲聊,就是没有目的,漫无边际。这种方式最大的好处是氛围轻松,人的心态也比较放松。此时即便父母问及敏感话题,孩子一般也都会比较配合,而不会认为这是父母在怀疑或窥探自己。

董莹经常与儿子“谈心”,运用的就是这种方式。而且通过规律化的谈心,很多小麻烦就会及时化解,而不至于酿成更大的问题。

10

良好的亲子关系也是一种习惯


在董莹身上,我不仅看到了她为了成为儿子“最好的朋友”做出的不懈努力,更看到他们之间和谐、健康的交流习惯已逐步定型。

习惯的形成非常不易,但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因此可以想见,这种建立在平等、互信基础上的亲子关系,不仅有利于孩子的长期成长,也会使父母更少焦虑,家庭更多快乐。

本文语音版已同步上传至喜马拉雅,搜索“陪伴的力量”,欢迎收听!


(本文为李晶原创,首发作者微信公众号:“尾线留痕-ID:weixianliuhen”,校长传媒获得原创作者授权发布)

延伸阅读:

“富养”与“严管”的女孩养育误区

亲子关系准备攻略——写给准爸爸、准妈妈

“用”出来的男子汉

学习成绩好,会掩藏哪些危机?

“认真学习”怎么这么难?

从“一忍再忍”到“忍无可忍”

父母之蜜糖 孩子之砒霜

你能为孩子未来的婚姻幸福做什么?

做到这四点,帮孩子赢在职场的起跑线

为什么孩子总是说话不算数

你怕孩子太善良么?

被忽视的腹泻:乳糖不耐受

父母的远见,让孩子的未来更精彩

不学习,你可能会误了孩子

爱心与责任心,无法速成

如果你的孩子是留守儿童

她的目标!她的坚持!

得的到,也要守得住——学霸的悲剧终结美丽童话

你真的准备好送孩子出国留学了么?

中国妈妈和德国爸爸在美国(二)走在文化的“三角洲”

中国妈妈和德国爸爸在美国(一)

孩子不让我管他交朋友

这三个家教传统过时了么?

“小绅士”和“小淑女”是怎样养成的

爸爸,我只想比工作重要一点点

最好的家训——林则徐的“十无益”

让孩子更积极的诀窍——从马未都减肥想到的

控制唠叨三原则

王阳明40种人生大智慧,一口气读完心学精华!

中国妈妈与犹太爸爸的育子碰撞

犹太人的家教,惊醒世人

一管就烦 一放就松——孩子,我该拿你怎么办

别毁了孩子的青春期

培养孩子自主学习,从一扇门的距离开始

智慧父母与孩子的相处之道:学会提问和思考

父母怎么做,孩子才会听

我的熊孩子,我的暴脾气

课外辅导班,想说爱你不容易

孩子,给你三十年——我们的养老

家长聪明还是平庸,11张图告诉你差距在哪?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


欢迎关注李晶的新书《陪伴的力量——我送孩子上清华》

当当网购书链接,请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