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庭园细见VOL.2|京都・天龙寺庭园
引言
庚子年荷月,应作家洁尘之邀,东京大学胡昂教授在轻安讲授「日本庭园细见」。一个周日的午后,他怀揣着15万字讲义,471幅精致“书页”步入洁尘书房,由此开始了四期共20小时的集中讲义。讲述循日本庭园的千年流变之线,赏名园、论名家、析名作。或回游、或坐观、或舟游了22座名园,拜谒了那些时代剧人物与作庭巨匠。蛰伏于这些主题,流淌于细节中的则是更为内核的观看态度、美学意趣与哲思构想。
时隔一年,这堂课在许多参加者心中仍记忆犹新,未能参加的朋友也多次表达了遗憾。从本期开始,本公众号将摘选集中讲义精华篇章,以系列推文形式面向广大读者,借此分享与传播庭园文化。
镰仓时代的庭园
Gardens of Kamakura
镰仓时代(公元1185年-公元1333年)上承平安时代,这时期幕府在东京南部镰仓建立政权,以将军为中心的幕府取代以天皇为中心的朝廷成为日本政治中心。镰仓时代武家兴盛,武士阶级的社会地位提升,寝殿造建筑逐渐消失,武士日常起居、接待客人和举办重要仪式的书院空间逐渐流行,与之相匹配的庭园就叫做“书院造庭园”、“武家造庭园”。另外,禅宗于镰仓时代传入日本是该时期的显著标志,禅宗佛教主张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等,不用语言文字,不拘泥于经典,从直感上传授参禅悟道的境界。这无意中迎合了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的武士阶级,因此大受欢迎。
· 庭园风格与文化关联(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梦窗疏石天龙寺
Muso Soseki and Tenryu-ji
谈到镰仓,则不可绕过日本庭园史上历史记载最早也最有影响力的作庭家——梦窗疏石,梦窗疏石一生经历天台、真言,后参拜建长寺渡日元僧一山一宁学禅宗。喜山乐水,不爱喧哗,并在隐居生活中,禅宗修为不断精进,也不断反映在禅宗庭园的作庭技巧上。他不仅深受广大僧侣的拥戴,而且受到公家、武家要人的尊崇。后醍醐天皇更是恩赐疏石“梦窗”这一国师称号。
· 梦窗疏石(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历应2年(1339年)8月遭足利尊氏驱逐移居吉野的后醍醐天皇驾崩,为祈祷冥福,梦窗疏石向足利尊氏将军进言,建议修建天龙寺。天龙寺是梦窗超度亡魂、普度世人的救世场所。梦窗将自己的禅宗庭园从服务于个人角度上升到了为整个社会服务的角度。
天龙寺自创立以来,前后共经历八次火灾。因此,如今看到的天龙寺大多是明治、大正昭和时代的重建物。如法堂、大方丈和居所是于明治32年(1899)重建的;小方丈和多宝殿分别是大正13年(1924)、昭和9年(1934年)重建的。天龙寺气势宏大,有点类似于中国的皇家园林,原是日本嵯峨天皇的檀林皇后在此修筑的一座离宫,后改为禅寺。是从早期池庭向后来禅宗寺庙中常见的枯山水庭园过渡的一种庭园风格。也是目前所知日本最早使用“借景”手法的庭园。风景秀美,历史悠久的天龙寺,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 天龙寺修建过程(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境致理念
Zenscape Ideology
境致理念的“境致”出自禅僧用于禅寺,是禅僧出于修禅和美化环境的需要,命名禅寺内外建筑或周边的自然景物,选择一个定数相互作诗唱咏。“境致”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比较生疏。其实它早期出现在唐代禅僧临济义玄语录《临济录》行录中:“师栽松次,黄檗问:‘深山里栽许多作什么?师云:一与山门作境致,二与后人做标榜。’道了,将镬头打地三下。”后在圆悟克勤(1063——1135年《碧岩录》第24则:“看他两人,放则双放,收则双收。沩仰下谓之境致。”另有第33则:“资福乃沩山、仰山下尊宿,寻常爱以境致接人。”这里的“境致”当作“以具体行为或行动教化众僧或民众”解。“境致”指的是作禅宗寺院内外的景物乃至景观之意,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高度结合的浓缩和升华,表现的是禅僧的理想境界和禅寺的空灵崇高。境致理念在南宋的五山十刹十分盛行,后随南宋和元代渡日僧人传入日本,即在镰仓五山和京都五山迅速传播开来,其影响不仅限于禅寺,还波及到禅寺庭园及其他庭园,直至江户时代,天龙寺是境致理念的代表作之一。
据《扶桑五山记》卷三记载,天龙寺十境之命名是在禅院建成后不久即选定的,原共有十七处。梦窗作《天龙寺十境》中记录如图。十境中不但包括伽蓝的建筑物和庭园,还将周边的景观包揽其中,从中可窥见禅宗寺院的境致思想。换言之,疏石的构想是将以寺院为主的整个区域都看作禅的理想世界,而新造的园池曹源池也是其中的一景。
空间布局
Space Layout
天龙寺延续了日式非对称的布局样式,以水池为中心,在庭中置岛、桥、植物等再现自然风景的景观要素,形成了以静观式庭园和以动观为主的回游式庭园。曹源池是园林中心。池北的曲廊从方丈边的书院出发,一路曲折向西北攀升,形成曲折的爬山廊。廊边有祥云阁、洗心池、曲流、多宝殿等。多宝殿是后醍醐天皇的享殿,内供天皇的塑像。过多宝殿向西南,来到瀑布后的山坡,这里的溪流为直线的沟渠,山上红叶艳艳,流水潺潺。最后来到出水口的龙门亭,又称筛月亭,成为全园的结束。全园虽说是池泉观赏园,但坐观部分只在园林中心,周边部分还是有回游式园路的。园景有山、水、瀑、岛、亭、阁、廊等,丰富而布局得体,与山坡的结合更是天衣无缝。
· 天龙寺景观(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曹源池与大堰川
The sogen Ike Pond and the OI River
造园的最重要的是治水,天龙寺就将绕岚山脚下潺潺流过的大堰川(桂川)的水引入园中,作曹源池的水源。曹源池是天龙寺十境之一,意为曹溪之源。
· 天龙寺前景、中景、远景平面示意图
(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营造在伽蓝中轴线最深处(最西部)的曹源池,现今依然保持营造当初以池深处西岸为主的原貌,曹源池背靠龟山、岚山,东西约35米,南北约55米,是典型的池泉观赏园,即以池泉为中心,却在园林中没有铺设进入主景的道路,只供室内定点远距离坐赏。根据中国宋代山水画论中的“三远法”,天龙寺庭园景观利用三个连续的平面作为前景,中景和远景,使整个庭园空间更显开阔。庭园前景是方丈室与池塘之间的一道白色沙坪。池塘和石组录观是中景,最远处岚山景观作为借景被融入其中,成为整个庭园景观的远景。天龙寺池庭布局精美,寓意丰富,是早期禅宗庭园建筑的生动范例,也是京都非常重要的庭园之一。
· 远景和中景(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鹤岛(又名岩岛)蓬莱山石组景观位于瀑布附近的池塘中,由七块立石组成,代表着蓬菜山。北部来水口堆有龟岛,与鹤岛相应,景象迷人,与前者合称龟鹤岛。与中国类似的石组景观相比,天龙寺中的蓬莱岛石组和夜泊石组景观更大程度地保留了石头的天然外观,所用石头胜在量少形简。在曹源池东岸、南岸各伸出两个半岛,先端各有离石在水中与之相配,增强半岛延伸入水的动势。半岛土表种草、外铺白沙,于是半岛的青草与外边的沙坪形成绿与白的对比,由此增加了视距,增强了对池景遥不可及的神圣之感。
· 天龙寺庭园平面图
(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龙门瀑建于山坡之下,是曹源池的中心景观。背后幽绿的山脉和广阔的水域,成为庭景的焦点,其设计与技术可以说达到了日本庭园史的一个顶峰。瀑布俨然是一幅中国山水画,有前景、中景、远景,依次构成立轴式、高远式山水画。水中还有矶石一组,五个石头排成一列,人称夜泊石,就像运河上小船夜泊时的场景,静静地停靠在岸边。
· 天龙寺庭园中心景观图(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 石桥(图源:胡·藤井研究室)
瀑布用景石构成。前景为临水的石桥,此桥由三块棱角分明的薄石架于两个石墩上组成“渡月桥”,这种三桥手法,成为了以后禅寺架桥的模板。中景是鲤鱼石及上下两跌瀑布。瀑布由落水石、分水石等构成,上下两段间的水流边平铺青石板,上立象征鲤鱼的鲤鱼石,喻意鲤鱼跳龙门,即鲤鱼从水中跳过下段瀑布,到达中段,十分生动形象。远景是一组远山石,在瀑布最高处。整个“渡月桥”构思取材于《碧岩录》第五十二则“赵州石桥略钓”,天龙寺就是根据这则公案,在三级岩前面架设石桥,暗指《碧岩录》中赵州桥这一座可以“渡驴渡马”的名桥。梦窗为渡月桥赋诗一首:“虹势截流横两岸。一条活路透清波。度驴度马未为足。玉兔三更推教过。”天皇也好,大臣也好,世人也好,都可渡桥。表示石桥可渡万物,象征大乘佛法的“下化众生”。
END
往期回顾
「庭园细见」
「建筑文化」
成都之光建筑实录|在现实「裂隙」中快意人生,于理想「浩渺」前鼓翼前行
「聚落探访」
聚落探访VOL.19 | 客家人的建筑艺术——遵循风水文化的「八卦城堡」
聚落探访VOL.18 | 摩洛哥山谷里的「泥土结晶」
聚落探访VOL.13 |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神灵之家」「建筑家」
建筑家 妹岛和世 Kazuyo Sejima|SANAA事务所探访
建筑家 妹岛和世 Kazuyo Sejima|思考创造 改变世界
建筑家 原广司 Hiroshi Hara(下)|让建筑有趣些吧
建筑家 原广司 Hiroshi Hara(中)|文学是灵感的缪斯
建筑家 原广司 Hiroshi Hara(上)|聚落是创作的源泉
建筑家 小嶋一浩 Kazuhiro Kojima|未能赴约的探访
建筑家 山本理显 Riken Yamamoto|遥望聚落的彼岸
喜欢我们的分享?点个“在看”吧~
東京 / Tokyo
日本東京都目黒区駒場4-6-1
東京大学生産技術研究所Be209-210
〒153-8505
Be209-210,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Science,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Komaba4-6-1, Meguro-Ku, Tokyo 153-8505, JAPAN
成都 / Chengdu
中国成都市武侯区锦绣路1号
保利中心B座1606,610041
1606, Tower B of Poly Center
Jinxiu Road 1, Wuhou District, Chengdu
610041,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