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有边界的吗?按你买菜的选择看,可以有!
买菜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算不上是很日常的一件事。但在城市里,无论年龄,它又一定是与社区生活最为密切的一种消费行为。
新一酱多年来一直困惑于“15分钟生活圈”这个概念之下的一个界定问题:是说城市里任意一个点的15分钟步行范围内都应该有良好的生活服务配套,还是只需要在一个有组团、有边界的社区里生活所需能获得便利的满足即可。前者显然是数据分析者更理想的状况,但它并不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而关于后者最大的困惑是,社区的边界在哪里?
直到我们在城市街区气质研究的框架下,认真讨论了“买菜”行为的现实属性后,这个问题突然有了清晰的解答。
这里我们将买菜和与之类似的买水果生鲜,或者其他与食材采购相关的购物行为都定义在“菜场生鲜”这个业态的辐射范围内。它们具备的共性特征是:
高频、相对规律的消费
消费者以步行为主出行,对距离和便利性的要求高
供给端的经营者愿意扎堆开店,这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便利
消费习惯的惯性很强,消费者的目的地选择接近唯一
共享菜场的居民也更容易围绕菜场,以及去菜场的路线形成社区消费圈
地图里类似“细胞核”的是已经形成聚落的菜场和生鲜店,“细胞壁”则是它们与邻近聚落之间可以被划分出来的势力边界——新一酱们对照了自己生活和熟悉的社区来看,确实可以基本将那种不可描述的“边界感”画出来。
整体来说,城市里的老城区或者中心地带,每个菜场生鲜社区的聚落辐射面积都不大,恰如其分地落入了“15分钟生活圈”的要求之内。从居住体验来说,它们大都也是被认为是充满生活气息,或者生活便利的板块。
新城区和外围地带的菜场往往是几个大型小区共享的。它们很多是被刻意规划而非自发生长出来的。规划者希望菜场覆盖尽可能多的人口,但很多时候,远途步行就阻碍了这些辐射人口中的大多数。因此,在那些远离菜场的小区门口,甚至小区里,会长出一些独立的生鲜店铺。在地图的算法上,它们是聚落的“噪点”(图中灰色点),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可能是小区居民最依赖的所在。
各家线上生鲜平台的服务铺开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这些空间错配的问题,但它们终究无法替代鲜活的菜场购物体验,以及充满烟火气的社区生活。
去陌生的城市打卡菜场,在很多年前就已经成为深度城市旅游中的保留节目。新一酱也从小红书上翻到了不少城市的攻略,比如长沙碧湘街菜市场、苏州葑门横街、厦门第八菜市场、昆明大观篆新农贸市场……
但算完这套城市菜场生鲜社区地图,我们还得到了很多超越于这些饱受注视的网红菜场的推荐。
以下我们挑选了上述城市中菜场生鲜便利度最高的几片区域,如果你恰巧住在附近,或者深入过这些社区,也欢迎告诉我们真实的体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