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终特稿 | 2017,人大校友再度展开联合救援纪实

2017-12-27 钟文峰 新三届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

      

         钟文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84级,现任海南亚太观察研究院副院长,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海南校友会会长。主编《海南,我们的故事(二)》等,著有《粮食安全:在三条战线上应对跨国粮企的挑战》等。  


原题

我与继红结了缘

 


        编者按: 2016年,雷君事件后,人大校友发出了巨大的声音。 2017年,他们又展开了一项拯救陷入贫困的女生叶继红的大行动,获得地方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评价。 救援行动圆满结束,他们仍在继续密切关注与跟进中。 这两件大事,均被载入了该校同学会的年度重大事件的史册。






人生总有偶然处。

 

人大校友伍继红从天之骄子跌落为赣西北山区极贫农妇是这样,远在海南的我能够与继红结缘,让她的事为外界所知,帮她重返校友行列,得到来自校友和社会的诸多帮助,也当属我人生路上的一次偶然。

微信号披露的伍继红有关证件

 

感谢表妹陈艳以及包括人大校友在内的所有向继红校友伸出友爱之手的爱心人士,感谢修水县委县政府和母校人大,感谢时代,这个互联网的时代,这个能创造公益奇迹的自媒体时代。没有这几方力量的参与,继红很可能将继续“淹没”在赣西北的大山深处。

 

 

事发突然。

 

2017年5月24日晚上,大概是10点来钟吧,久未联系的表妹陈艳突然微信给我:“表哥,你们人大是不是有个档案系?”我问:“怎么了?”“你们有一个女校友,说是档案系毕业的,现在是修水的极贫户,成为精准扶贫对象了!”

 

我心里一惊:“怎么回事?”陈艳答:“我马上转发一篇微信文章给你。”

被人大校友们誉为“最美表妹”的陈艳

 

原来,就在当天,微信公众号 “修水红人” 发布一篇题为《修水上杭:一位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的心酸泪》的文章,在修水当地一下子流传开来。文中提到,一位叫伍继红的人大档案系94级学生,流落在修水县上杭乡,与一位姓邓的农民结婚,生养了五个孩子,生活极为困难,现在成为乡里精准扶贫的重点对象。


看到这篇微文,我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伍继红真的是人大校友?

 

她怎么会落到这个地步?就像是每一位后来看到这个消息的人一样,我心中涌出无数的疑问。

 

别忙着震惊和疑惑,先落实伍继红是不是校友再说,我告诫自己。我找到同为94级的海南校友吴媛菲,让她去“94大群”里问档案系同学,看他们班有没有这个人。随即,我又把“修水红人”的微文转发给了江西校友会副会长詹兆园。冥冥之中,我觉得江西校友会会对伍继红——如果确认是校友,而且确如微文所言如此贫困的话--会有帮助。


 

很快,媛菲那边有了消息:伍继红是档案系94级同学,她已经跟同学失联十几年了!

 

我把这个消息告诉给了兆园,兆园表示他会立马报告给江西校友会领导,一定会想办法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然后,我又找回到表妹陈艳这边:有好多事需要陈艳去做了!

 

陈艳是一位聪慧姑娘。她听了我的想法后,说:“没问题,我明天找人找车一起去继红姐那。”我们一起商量,她此去,一是了解伍继红贫困的真实状况,二是再次确认其本人情况和人大校友身份。两方面情况都要有图片作记录。我还跟她讲:“明天你去,不会让你空手去的。”

 

我说这话是有底气的。有一个名叫“我秀我图群”的微信群,我是群主,群友中除了部分是我高中同学和老乡外,主要是在海南的人大校友。建群两三年来,除了谈诗秀图、推文论政之外,“我秀我图群”还组织过公益在内的诸多活动。要在群里动员个啥事,我相信大家是会支持的。


 

果然如我所料。25日上午,我在“我秀我图群”里发布了有关伍继红的初步信息,并提示可能会在陈艳下午去核实情况后在群里组织募捐。消息一发布,群友们都深为震惊,纷纷表示等我一声“令下”,就参与捐助。而现在海航服务的校友冯圆私信给我,说也不一定等陈艳核实情况后再募捐,陈艳去时还是先得给继红一点钱物。我觉得有道理,就在她捐的200元基础上再加我的200元,微信转给了陈艳,请陈艳面交继红,就算是第一次的见面礼。

 

25日下午,陈艳请她在修水的一位朋友开车,行车二三十公里,来到上杭乡伍继红的家里。虽然陈艳和我有一定思想准备,但陈艳在现场、我通过她发来的图片和视频所感受到的这家人的贫困实在让人难以接受。陈艳克制住自己因悲悯带来的激动,向继红和继红家人,尽可能了解他们的困难状况和原因、了解继红的身体状况和她毕业后至今的生活轨迹;回到修水后,她又反复跟上杭乡参与扶助继红的人员联系,询问政府对继红家扶助情况,并在25日当晚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和她自己对继红的观感一五一十地告诉于我。


 

事情全貌和来龙去脉越来越清楚了。尽管修水县及其上杭乡将继红家列为精准扶贫对象并做了许多扎实有效的工作,但继红和她家无疑需要得到更多更直接的帮助和关爱。以我对人大校友在上一年某个公众事件中表现的了解,我相信人大校友对伍继红校友的事不会旁观。

 

我的判断很快就得到了验证。经过陈艳和我先期零星式地向各个微信群以文字和图片形式报告情况,后期在“新三届”微信公众号以《人大女毕业生:为何沦为赣西北山区赤贫家庭六子之母?》等为媒介,“人大校友伍继红”“赤贫家庭”等关键词引爆了整个网络,震惊、惋惜、质疑、同情,多种声音扑面而来。而于已然成为一个群体的“人大校友”,则在第一时间展开了募捐和如何救助的讨论。


 

“我秀我图群”在25日晚已经展开了募捐活动。这个不到60位群友(其中还有几位是在校的学生)的群,就有41位群友参加了捐款。而我所在的人大哲学84级同班同学得知我在联系继红校友的事情后,也有18位同学主动通过我捐款。有着光荣公益传统的海南校友会许多校友,包括资深校友林克昌、郭绍明以及“暂别海南”的黄建悦、田川二位师兄得知消息后也主动转钱给我,表达对继红校友的支持。远在伦敦的人大英国校友会会长肖业祥师兄,也第一次学着微信转账,给我转来500元人民币作为给继红校友的捐款。更为让我感动的是,人大纪宝成老校长在得知我们的捐助活动后,主动表示通过我们向继红表示慰问和鼓励,并捐款1000元。事后我统计,通过我和陈艳向伍继红校友捐款的校友、群友共有75人,共获捐款23900元。

陈艳与伍继红母子

 

“我秀我图群”和“人大八四哲学群”只是一众人大校友、群友的缩影。江西校友会由曾磊出面,在“轻松筹”上发起一个“帮助伍继红校友度过难关”的募捐活动。刚开始,发起人目标只是在江西校友中募集5万元,没想到有校友转发到省外群后,在“人大校友互助群”“全球人大校友巾帼红颜群”等诸多校友群中反复被推送,全球校友、群友应声而起,纷纷加入捐助的行列。一天不到,提高到15万的募集目标很快就达到了。互联网,就是这样点亮了通往修水那小山沟中继红校友的扶助之路。

 

震惊过后的救助浪潮是“继红受困”引爆互联网的一个方面,很快,对伍继红校友的质疑甚至责难也开始在网上流传。我和陈艳以及“我秀我图群”里的一些群友开始考虑,得在新闻媒体赶赴修水采访继红之前先把继红的真实情况以及当地政府所做的工作正面反映出来。这样,陈艳就有了她的第二次探访继红之行。这实际上是陈艳第一次见继红的25日下午的第二天(26日)上午发生的事。

点燃希望之火,陈艳(右)帮助叶继红用手机重新与世界相连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13185on299&width=500&height=375&auto=0打电话的伍继红。陈艳摄像


在这次探访继红时,陈艳用“我秀我图群”“人大哲学84群”等募集的资金,为继红买了一个手机,让继红跟她原来的班主任安老师通话,陈艳自己则在旁边视频记录下整个过程,通过我再实时发布到各种群里去。当晚,陈艳不顾辛劳,连夜赶做了一个名为《两访伍继红,心酸之余的思考》的美篇,记录了她25、26日两次探访继红校友的情形,以及她了解到的情况和观感。她的这个美篇,再加上“新三届”“RUC她世界”等微信公众号的着力推送,扩大了外界对继红本人及修水当地对她家扶贫等的真实情况的了解,让原本沸腾的质疑之声逐渐平息下来,转向如何更好地为伍继红校友脱贫建立长效机制这样的话题上来。

失联许多年的同学们终于找到了你

 

27日,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王丹书记、继红班主任安老师以及继红同班同学潘行雷、江西校友会曾磊等风尘仆仆地赶到修水,看望继红及其全家。场面也热烈,其乐也融融,全部记录在陈艳第二个美篇《伍继红:师生相见,点燃人生希望》上。王书记、安老师他们的探访,带来了母校深情的问候和老师同学们的衷心慰问,真正让继红校友看到了“回归队伍”的希望。

 

 

网络上的热点顶多能“热”个三五天,而对伍继红校友的关爱和扶助却一直在进行之中。

 

江西校友会跟修水县红十字会达成协议,将他们在“轻松筹”上募集的15万多元的善款交由红十字会管理和监督使用,与政府相关扶贫款配套,主要用于继红家搬离旧房后租房费用及建设新房。两家单位还跟继红家商定,由继红家请包工头按政策在原址上代建新房,新房验收合格后再由红十字会将建房费用打给包工头。政府配套建房的资金也按政策在新房建好后兑付-----也幸好搬家了啊!六月的那次大雨,让修水全县遭受重大灾害,而继红所在的上杭乡又是这次洪灾的重灾区。不敢想象,连日的滂沱大雨,继红家那摇摇欲坠的泥巴房子能扛得住吗?有好几家这样的房子都在雨中不幸垮塌,有些还伤了人命啊。

 

档案学院师生和继红的同班同学也在默默地行动。他们面向院友共募集近13万元,制定了明确的帮扶目标和方案,精心选择了适合继红及其孩子的商业医疗保险,在陈艳表妹等的帮助下,成功办理了保险。同时,他们还反复研究,最终与九江红十字会签订了定向捐赠协议,通过九江红十字会定期向继红同学及其家人发放生活补贴和教育补贴。同学们也默默地自发地给继红同学寄去衣物和书籍,希望能够为继红带去同学们的情谊和温暖。

让欢笑重新回到这个贫困交加的家庭

 

在反复动员在群校友参加江西校友会“轻松筹”募捐后,“人大校友互助群”自行募集了17000余元,由秘书长李筠校友专程从珠海赶赴修水,准备面交继红,只是正逢修水洪灾,李筠没能见到继红全家,但校友们的心意还是由陈艳转交给了继红。

 

“人大蜂巢群”的校友则以另外的形式扶助了继红校友。他们设计了“继红校友衣物捐赠计划”,由群内各地校友根据继红及其孩子夏冬衣物需求进行认捐,自行邮寄给陈艳,由陈艳转交给继红家。校友们捐赠的衣物中,大部分都是全新的,有的还是特地为继红家买。值得提及的是,“蜂巢群”的这个活动在群外也得到很多人的响应。我在海口的老大姐方萌,得知有这样的捐赠计划时,准备了满满一大包的衣物被褥,请我寄往修水。还有,海口校友戴肇辉、“暂别海南校友”黄建悦,二位都向我转来2000元钱,让我代给继红孩子买衣服。


 

2017年6月8日,在回老家江西铜鼓休假的我,专程赴修水看望了继红校友。带着“我秀我图群”“人大哲学84群”及其他海南和外地校友、朋友的深厚情谊,在我高中同学许培松、徐顺江、黄斌以及在修水的表妹陈艳协助下,利用尚未用完的捐助款,给继红家带去了一批家具家电和生活用品。在继红她们租住的房子里,我们跟继红及其家人细致交谈,跟她五个孩子畅快游戏,给这个暗淡的家庭带去了校友和群友们的关爱。细心勤快的陈艳,将这有意义的快乐一天,记录在她第三个美篇《继红姐:山路虽长,希望却近了》之中。

 

 

再有力的扶助,也代替不了被扶者自己的前行。

 

2017年10月8日,我与也在老家铜鼓休假的“我秀我图群”群友戴勤,又一次来到修水。我们带着群友们捐助的最后款项,由戴勤和陈艳精心选择,给继红五个孩子各买了一套色彩鲜艳、轻松活泼的童装,还用海南校友会捐助的资金,为孩子们买了一个标准篮球和地球仪,一起送往在上杭的继红家。

 

继红大的孩子上学去了。她丈夫小邓在饭店里给我们准备了一桌丰盛的修水当地美食。作陪的小邓家亲戚不停地招呼着我们吃东西。继红管着最小的孩子吃喝,自己却吃得很少。我们同来的三位都吃不太下。

 

回望这次对继红校友的扶助过程,真是感慨万千。


 

是万能的互联网,让深山老林里的继红重新回到了大家中间;是在网上认识了的和不认识的校友和群友,迅速伸出友爱之手,对掉队了的继红给予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但还是有互联网做不到的地方,有校友和群友们伸手够不着的地方。继红和大家,那最后一寸距离是陈艳牵起来的。但我知道,善良如她,勤勉如她,耐烦如她,也有自己难以独自扛起来的时候。虽然她和我一样珍视“中国最美表妹”这个校友赠给她的爱称,但我知道,我不能再给她增加更多的负担了。

 

我们寄望于继红和她全家。前路虽然还有艰难处,但有了安全宽敞的房子住,有了可靠的医疗和人寿保险做保障,有了政府精准扶贫政策的托底,他们应该会从绝对贫困中走出来,拥有一个美好幸福将来的。

 

在我准备动手写这篇征文的某个傍晚,继红打电话过来,语气很热切:“表哥,有一位姓熊的省长(熊盛平,江西省原副省长,人大校友)来看我了,还给了我1000块钱!”我问她:“修水有什么领导陪过来了吗?”她说:“来了,来了好多,他们说还会继续帮助我的。”是啊,人大校友会继续关注她,党和政府也不会忘记她。在海南,还有一个“表哥”会继续关心着她,因为他认定,此生他们结了缘。


相关阅读

人大毕业女生,

为何沦为赣北山区赤贫家庭六子之母?

人大校友出手相助,

不放过一个落难姐妹

陈艳:三访人大落难校友伍继红

伍继红事件反省:

让每一位失败者都不被时代抛弃


图文由作者提供,特此鸣谢



感恩专题

杨小兵:一筐鸡蛋引发的爱心接力

李培禹:八雅村情缘

李榕:樊平老师

张大青:平安夜

张大青:可惜我只看到他远去的背影

黄麓:为查全性先生造像背后的故事

 "新三届"黄麓兄弟向查全性先生敬赠雕像

王惠生:感恩林乎加,扩招上大学

赵凡:终结上山下乡运动的关键人物

陈小鹰:圆梦复旦,感恩那些帮我和没帮我的人

老鬼:姐姐徐然想出《血色黄昏》这个书名

曹放:感恩时代的幸运

李霄霞:感恩的人

吴工圣:一路走来  知恩感恩

刘大椿:一张老照片带出的珍贵记忆

季思聪:文革中师大女附中的恩师们

许景禹:我要回母校向校长和老师当面道歉

何勤华:给李克强班级上专业课的老师们

潘维:先师陈翰笙,上海左尔格小组幸存者

杜丽燕:张宗炳先生说“我不知道”

中南海讲课第一人孙国华先生

钟明:我和作曲家谷建芬的一段交往

郑忆石:我的教研室同仁

赵荣构:千里跋涉只为给您梳一梳头

网友称为“史上最牛班级”的老师们

范玮丽:老留学生巫宁坤的传奇人生

管士光:冯其庸先生三幅墨宝的回忆

陈原:我与冯其庸先生的半世纪交往

陈原:与于是之交往的岁月

汪瀰:先生风范永存我心

贺越明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贺越明:“另册”里的三六九等

张宝林:人民大学教授蒋荫恩之死

杨劲桦:悼恩师彭明

斯雄丨 永远温暖的笑:

怀念我的老师画家朱维民先生

追忆朱维民先生:

他牵着我们步入艺术圣殿

甘惜分先生抗战年间的一次人生劫难

甘惜分的探路人生

童兵忆甘惜分:百岁人生只为真

喻国明忆甘惜分先生:

书生报国无他物,惟有手中笔如刀

胡舒立:缅怀一位值得尊崇的长者

姜波忆范敬宜:老范,我好想你呀!

何砚平:我心中一面永远高扬的旗帜

庞松:跟随龚育之写党史忆往

李培禹:为一位散文家写一篇散文

李培禹:岁月尘封不了他的名字

——浩然去世九周年祭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永远的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人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人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上山下乡

主题五:新三届人的当兵岁月

主题六:新三届人的爱情故事

主题七: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

主题八 新三届人的职业生涯70 45291 70 32000 0 0 9868 0 0:00:04 0:00:03 0:00:01 9867n>

主题九:新三届人关注的话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