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七 诞辰习俗

2017-02-22 陈秉荣 保德新青年

编者语:《保德民俗》一书是县政协文史资料,陈秉荣先生著,从现在开始不定期编发保德民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六 诞辰习俗

做寿年龄


人到了一定年龄才可以“做寿”,年轻人不能“做寿”,否则会折寿、损寿。多大岁数可以“做寿”,没有严格规定,各地有各地的乡俗。一般认为到了60岁便可“做寿”。也有的认为只要有了孙子,留了胡子便可“做寿”。不过,如果父母在世,即使年龄再大,也不能“做寿”。有道是,“尊亲在不敢言老”。


“做寿”,一般是整数之寿。如:60、70、80、90、100等。因为60岁开始可“做寿”,只具备了“做寿”的资格,实际年龄还不算太大,故称“下寿”。80岁为“中寿”。百岁为“上寿”。


逢十之外的其它零数一般不大办寿礼,只是寻常过生日而已。


“做寿”,只做虚岁,不做周岁,这叫“做九不做十”。“十”意味着“满”,满会招损。“十”又意味着终极,含有完结的意思。“做九不做十”就是要避开这些说法。



一、花甲寿


中国古代以天干、地支搭配纪年,满60为一周,古人称为60甲子。后来人们就以“甲子”或“花甲”代称60岁。人们认为,活满了一个甲子,相当于过完了天地宇宙人生的一个完整周期,从此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生命周期。所以花甲寿辰为人们所关注。



二、古稀寿


特指70岁的寿礼。因为杜甫《曲江》诗里有:“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诗句,所以人们把70岁叫做古稀之年,把70岁所做的寿礼叫古稀寿。



三、庆八十


人活到80岁,很不容易,被人们誉为老寿星,往往80大寿便是寿礼之极,所以庆八十非常隆重,故而称作“过大寿”。




保德民俗相关文章: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五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四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三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二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一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九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八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七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六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五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四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三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二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一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九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八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七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六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五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四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三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二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一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九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八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七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六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

陈秉荣 || 保德民俗

【保德民俗】第一辑 人生礼仪

【保德民俗】第二十二节 年末岁尾话“腊八”


作者简介:

陈秉荣先生1941年生于保德县石塘村,早年曾任公社书记,后历任县文化局长、档案局长等职。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他致力于地方文化研究,在方志、民俗、民间文艺等方面颇多建树。他是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山西分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西分会会员、中国地方志学会会员、忻州走西口研究会理事。他学识广博,研究领域宽泛,堪称是保德传统文化的半部活词典。几十年来,他如同一位勤勉的老农,不计寒暑,不避风雨,默默地耕耘于大山深处。除主编完成《保德县志》以外,他还校点重印了《保德州志》,创办了《保德文化》杂志,出版了民歌集《大河采风》、散文集《定羌杂识》,手中还存有《保德农业合作史稿》《金瓶梅方言》等书稿。他为挖掘整理保德文化遗产,传承保德文明付出了大量心血。年近古稀,他孜孜不倦,执笔写下了这部三十万字的《保德民俗》,为保德又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