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英子评诗】第109辑:百城山水寄深情——品读苏声《八皖百城咏》(下)

云帆出品 云帆诗友会 2022-04-30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云帆诗友会

【英子评诗】第 110 期

百城山水寄深情

——品读苏声《八皖百城咏》(下)


三、章法有致、文采斐然的词作


        张炎《词源》云:“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沈祥龙《论词随笔》亦云:“清者,不染尘埃之谓;空者,不着色相之谓。”苏声先生少填词,为了拓展训练体裁,借咏八晥百城之际,他创作了不少词作,主要选择了“水调歌头”“望海潮”“念奴娇”“江城子”“浣溪沙”等词牌去练习,长、中、短调均有涉猎。统观他的词作,虽然尚未达到“清空”之境界,但总体布局合理,章法有致,文采斐然,情感丰富,有以诗为词的倾向。如以下三首:


浣溪沙·蓼浦渔家

        一棹撑开十里霞,扁舟载梦寄生涯,帆穿红蓼覆霜花。

        脱网无心收鹜影,开舱抱月卧清纱。炊烟两岸暖归鸦。


        这首小令为“霍邱篇”之作。蓼浦,即城西湖。全词以时间为序,用清新婉致的语言描绘了蓼浦的自然风光与蓼浦渔家的淳朴生活,虚实相生之手法运用得圆活生香,别具一格。上片写了蓼浦渔家早晨的劳动情景:“一棹撑开十里霞”以虚写实,表现渔民早起捕鱼的情景;“扁舟载梦寄生涯”进一步说明渔家人生活的倚靠,“载”化无形之梦为有形,使渔家之梦也有了重量,突出渔家人对未来的憧憬;“帆穿红蓼覆霜花”以物衬人,通过帆船穿过红蓼而覆上了霜花突出打渔生活的艰辛,表现渔民的勤快。下片写了蓼浦渔家黄昏时分的生活环境:“脱网无心收鹜影”道出渔家关心的是网到了多少鱼,对于“鹜影”是没有闲情去欣赏的,“收”字化无形的“鹜影”为有形可感;“开舱抱月卧清纱”应是渔家人最惬意的时刻了,一幅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画面跃然纸上,清幽旷远;“炊烟两岸暖归鸦”以景结拍,意境悠远,余味悠长。


江城子·别阜阳三中诸学子

        晓来孰遣雨丝狂?泪难量,百千行。举手劳劳,一去若参商。渐远渐行频顾盼,城际淡,莽原长。

        几回梦里返黉堂,小儿郎,喜洋洋。注目寻寻,逐个细端详。重饮三中三月水,知何日,在何方?


        这首中调为“阜阳篇”之作。苏声先生本科毕业前,去阜阳三中实习。实习结束时,师生冒着霏霏细雨送行。时隔半纪,回忆往事,他写下了这首动情的词作。上片写雨中送行:开拍以“雨狂”衬托出“泪狂”,突出离别之情。这一别,不知何时再见。“渐远渐行频顾盼,城际淡,莽原长”定格成作者记忆中永恒的镜头——人越走越远,依然频频回顾。纵有千种离情万般不舍,阜阳城已经在视线中慢慢淡去,四顾茫茫,唯见一片空阔的原野,前方的路是那样漫长。下片梦回阜阳三中,语言通俗,情感朴实,并以“重饮三中三月水,知何日,在何方”作结,感慨万千,道出重逢的不易,真可谓“相见时难别亦难”,人生就是未知数。


望海潮·白崖寨

        石墙环绕,蜿蜒起伏,凌虚雁荡东坡。烽火影消,泉源水活,松风送爽如何?花雨散青螺。涧澄濯缨去,林壑云过。废堡空阶,翠凝香积掩藤萝。

        难忘战乱持戈。忆崖头勒石,寨上红歌。千古是非,漁樵问答,无须计较偏颇。龟堞孰曾磨?气概雄图在,争看巍峨。南国长城永固,宁静出平和。


        这首长调为“宿松篇”之作。白崖寨始建于元朝末期,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作为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军事古寨堡,被誉为“南国小长城”。上片描绘了白崖寨的自然环境,描摹细腻,文采斐然,展现了一幅清明祥和的景致。下片叙述曾经发生在白崖寨的战事,突出白崖寨地理位置的优势给战争带来的胜利。“千古是非,漁樵问答,无须计较偏颇”进而转为议论,意蕴深刻,极富禅理之味。纵然历史的车轮磨过白崖寨坚固的城墙,但是抹不掉英雄之气,这股英雄气与白崖寨永存,固守宁静,永葆和平。


        他在“桐城篇”描绘了嬉子湖的天然谐趣,用典巧妙,富有传奇色彩:“今番风景,都凝嬉子,轻烟一片迷濛。肖店那边,平沙曲岸,霜枫醉胜春红。渔唱晚霞中。鹜齐二龙上,天趣谐融。水瘦林疏,远帆和月绕芦丛。    青墩孰让高隆?五斤花地里,擎鹤乘风。张相少游,余珊托体,犹屯石马仲翁。何事意怔忡?古哲清影渺,思入杉松。笔架山头纵目,浮拍起征鴻。”(《望海潮·嬉子湖》)“霍邱篇”的青山幽静出尘,引人遐想:“九华山下,正云舒云卷,一帘风絮。坐守竹阴真化境,槛外偏逢花雨。草木淳香,水天终古,一角痴迷处。林泉静得,撞钟谁向佛诉?    留月西岭芸窗,横琴待鹤,无意撩人伫。入胜出幽孤影伴,雅爱掬霜披露。挂屐归来,唯依谢墅,筑梦寻虹去。呵梅深坞,化名和靖来住。”(《念奴娇·青山之阳》)


        苏声先生笔下的景致着上了浓郁的情感色彩,如“含山篇”中的“放眼山含秀,滴翠韵横陈”(《水调歌头·含山》)“休宁篇”中的“徽派十分韵,休邑拾三分”(《水调歌头·休宁行》)“祁门篇”中的“联袂收风月,浑欲一肩担”(《水调歌头·梅城》)

四、精彩唱和,佳句频出


        诗词唱和古来有之,易于激发创作灵感。苏声先生在写诗过程中,有意识地与他人唱和,不少的佳篇诞生于唱和之中。他不仅步韵古人佳作,与今人的唱和更是随兴即来。


1、步前人韵,激发灵思


扶疏亭(次韵清·李心锐)

亭前人尚古,清韵自稽留。

雅植千竿竹,凉生一叶秋。

啸吟风乍起,俯仰雨初收。

谁识潇潇意?穿云问月钩。


        这首五律为“宿州篇”之作,是作者步清·李心锐《题扶疏享》之韵写成。清·李心锐诗云:墨宝真千古,坡翁妙笔留。烟云曾画竹,风雨自鸣秋。潇洒心如寄,婆娑影不收。此间无俗韵,亭外月斜钩。据《宿州志》记载:宋苏轼守徐日,遗宿守墨竹一本,宿守刻诸石,建亭,名曰扶疏。然苏轼诗画赠予何人,何时建亭,有待查考。李心锐之诗清雅灵动,苏声先生的步韵诗亦有出彩之处。首联直接道出诗画之清韵自然留存于扶疏亭,不会随岁月而消逝。中二联景中寓理,含义隽永:植千竿竹,方有雅境;一叶秋来,自然生凉;风乍起,雨初收,不管风声吟啸,依然俯仰无愧,平静面对人生之风雨,正如苏轼豁达之态度。尾联同样意味深长,将人生的感悟寄托于一弯新月,留下空间亦让读者感悟与回味。


投簪咏怀十首之四(次李鸿章《入都》)

脱俗谁能离软尘?古稀可得自由身?

浮生莫做荣华梦,解甲即成山野人。

檐角挂蛛难占卜,菊蹊积韵不为贫。

独于三径盘桓久,漉酒何妨用葛巾。


        这首七律为“合肥篇”之作,是苏声先生步李鸿章《入都其四》之韵写成。李鸿章是安徽省合肥人,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世人多称“李中堂”,备受争议。《入都》是李鸿章的组诗作品,共十首,是他奉父命入京应试时所作的借以立志抒怀的作品,充分显示了他的胸魄气略。李鸿章《入都其四》诗云:回头往事竟成尘,我是东西南北身。白下沉酣三度梦,青山沦落十年人。穷通有命无须卜,富贵何时乃济贫。角逐名场今已久,依然一幅旧儒巾。苏声先生步李鸿章《入都》之韵而写《投簪咏怀十首》,从另一个角度去展现李鸿章的一生,进而生发无限感慨,用意深矣。他的和诗十分严谨,不仅韵脚与原作一致,单句末字与原作亦是相同。甲午战后,李鸿章被解除了位居25年之久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职务,投置闲散。然而,“脱俗谁能离软尘?古稀可得自由身?”其实,已届古稀之年的李鸿章并未获得自由身。中二联由此生发开去:颔联说明荣华富贵如过眼浮云,还是不要做荣华之梦吧,“解甲即成山野人”为好;颈联借物喻理,说明人生莫测,“菊蹊积韵”方能使精神富有。尾联真实地再现了李鸿章的矛盾心理。李鸿章的《入都》为立志抒怀之作,而苏声先生的《投簪咏怀》则是人生暮年的感怀之作。在步韵李鸿章的《入都》十首时,激发了苏声先生的灵思,有的佳句耐人寻味,如“自锄阶上秦淮月,意在城南白鹭洲”(《投簪咏怀十首之一》)“长闲面壁增收益,得道谁能找替身”(《投簪咏怀十首之二》)


        在步韵前人作品中,苏声先生还有的佳句可圈可点:如“无为篇”中的“趱行风雨里,不向酒家眠”(《缅怀张公恺帆之二,次韵恺老》)“天长篇”中的“移来西岭桃颜色,植入阶前月月红”(《赠银辉次明·李鸣盛》)

2、今人唱和,情深意笃


夜驻新安(次白雪仙子女史《新安春晓》)

坐爱青溪浣落霞,折腰津口拾飞花。

武陵只隔两三步,灯火参差十万家。

水入新安清到底,怀收风月韵无遮。

分明已立神仙界,天姥来呼不上槎。


        这首七律为“黃山市篇”之作。在这部集子里,苏声先生与白雪仙子唱和的作品最多,而且常以组诗唱和的形式,足见雅兴与才情。此律为《夜驻新安》组诗唱和的第一首,白雪仙子以新安春晓为主题,他则以新安夜景为表现对象。全诗描绘了新安桃源般的美景,表达了对此地由衷的喜爱之情。首联以青溪的“落霞”、津口的“飞花”表现新安的美景;颔联描绘新安夜景,语式灵动有致,营造了一幅半是桃源半是世间的画面;颈联进一步表现此地的清幽与神韵,虚实结合;尾联借景抒情,道出此地不愧为神仙之所,并以“天姥来呼不上槎”反衬出此地更胜仙宫一筹,令人不忍离去,赞誉之情水到渠成。


        苏声先生与白雪仙子的唱和篇中涌现出很多佳句,如“半浦风帆和月落,一川星影共潮生”(《夜驻新安其二》)“红尘內外本无界,古邑边隅好息心”(次白雪仙子女史《古黟试咏八景之桃源洞兼步杜甫秋兴韵》)“绮梦都于深巷锁,一流风物看边州”(次白雪仙子女史《古黟试咏八景之西递村兼步杜甫秋兴韵》)“一线春从黟角绿,百年梦看谷边红”(次白雪仙子女史《古黟试咏八景之鸳鸯谷兼步杜甫秋兴韵》)


鹧鸪天·贺江淮风雅、曲阳诗社定远联谊(依画楼、次凡尘)

        共沐春风自在行,十分快意雨初晴。绿敷濠上千林秀,翅振云间一羽轻。

        胸有境,韵丰盈。倚肩指看数峰青。相逢莫问缘深浅,直把吴歌唱到明。


        这首贺词为“定远行”之作,在这部集子里显得较为特殊,是展现定远当代文化的人文风景。此词没有完全停留在贺词歌咏情志这一层面上,而是以景衬情,借景抒怀,将诗人心中的快意自然传达出来,是较有韵味的一首贺词,尤其是“相逢莫问缘深浅”之句,紧扣诗社联谊之主题,且寓理深刻,耐人寻味。


        苏声先生诗思敏捷,在与众多诗友的唱和中写出了不少清灵之句。在与石圣历先生唱和中,他写下了“浮生难入清凉界,十里桃源全接收”(“宿松篇”之《石莲洞》)在与叶如强的唱和中,他写下了“三尺凌霄磨古月,一帆试水问沙鸥”(“休宁篇”之《齐云山》)在与青琴的唱和中,他写下了“莫言秋冷淡,篱畔正敷荣”(“宿州行”之《次韵酬青琴》)在与山人的唱和中,他写下了“杏落一帘雨,村披十里霞”(“池州篇”之《梦游杏花村》)

        中华诗词论坛江淮风雅版顾问安家石先生在“贺《八皖百城题咏》收官”中云:安徽人文事盛,道家之老庄,出之于蒙涡;亦帝王之乡,寿州为楚之旧都,曹起于亳州、桓玄荫于龙亢、洪武发于凤阳;又建安王粲、曹丕作浮淮赋,唐李白咏于皖南,如此不胜枚举。今诸贤继往开来,大雅作颂,丽句锦章,洋洋万千,盛况空前,诚可贺也。苏声先生倡导的这一诗词盛事无疑推动了安徽的传统诗词文化,他的《八皖百城咏》倾注了对安徽百城无限的热爱,正可谓是“百城山水寄深情”也,对家乡的深情是他创作的源动力。在《八皖百城题咏》收官之际,他感慨万千,即兴吟出了《八皖百城咏收官有怀二十首》,将自身吟咏百城的各种感受付诸笔端。在《收官有怀其八》中,他写道:“古徽古韵信难求,约鹭盟鸥作壮游。欲借天都山意境,来收西递月风流。云生脚底听仙籁,诗置囊中鞭汗牛。最许林泉连上界,行吟年半胜清修。”是的,苏声先生就是一位行吟者,他认为这一年半的行吟胜过清修,因为诗词的纯净与优雅陶冶了他的情操,成就了一位才华横溢的谦谦君子。崇尚理想人格的李贽认为,天下最完美的文艺作品都出自“童心”,即人的率真情性和自然本性。要做“真人”,心要是“真心”,文要“顺其性而作”。苏声先生就是以孩童般的痴心对待诗词的,毫无世俗义理的动机,一切出于本真。只有具备“大爱大美”的人格,才能创作出纯净的诗词作品。笔者坚信,苏声先生的诗词之路会越走越宽。

苏声简介

        胡建业,网名苏声,蚌埠人。原任江苏省司法厅办公室主任兼《法学天地》杂志社社长、总编,全国法制新闻协会理事,江苏省法制新闻协会常务理事。有论著、史著、通讯评论集、散文集问梓。其文稿与诗作,多次在全国分获金奖或一、二、三等奖。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女子诗词学会顾问,“中华诗词论坛·江淮风雅”首席版主,中华散文网特约编审。

评者简介

        张金英,网名南国英子,笔名英子。知名诗人、诗评家。曾担任全国诗赛评委并点评获奖作品,现为中华诗词学会教育培训中心高级研修班导师、《中华诗词》《诗刊·子曰》特约评论员、中华诗词论坛高级评论专员、“中华诗词论坛·江淮风雅”首席顾问、全国高端原创诗词平台《云帆》微刊编审。

打开如下链接,赏读更多英子评诗:

【英子评诗】第109辑:百城山水寄深情——品读苏声《八皖百城咏》(上)

【英子评诗】第108辑:另类“降龙十八掌”——也谈周达《武大樱花节随感》

【英子评诗】105期:为有真情注诗章——品读《张栋诗词选》(上)

【英子评诗】106期:为有真情注诗章——品读《张栋诗词选》(下)

【英子评诗】第107辑:丹青几笔故园图 ——品读周路平田园诗

【英子评诗】第104辑:尘中岁月,笔底真情——品读郑欣淼《病中杂吟十二首》

【英子评诗】第102辑:高山流水共题诗——赏评刘庆霖、王海娜诗词(上)

【英子评诗】103辑:高山流水共题诗——赏评刘庆霖、王海娜诗词(下)

【英子评诗】第99辑:且将奇笔写心潮 ——范诗银古体诗初探(上)

【英子评诗】第100辑:且将奇笔写心潮 ——范诗银古体诗初探(中)

【英子评诗】第101辑:且将奇笔写心潮 ——范诗银古体诗初探(下)

【英子评诗】第98辑:简评张超平、张栋、张正清诗三首

【英子评诗】第96辑:2018“诗意歌海”文昌清澜国际诗歌大赛获奖作品点评(上)

【英子评诗】第97辑:2018“诗意歌海”文昌清澜国际诗歌大赛获奖作品点评(下)

【英子评诗】第92辑:第二届“衡岳诗会”作品选评(上)

【英子评诗】第92辑:第二届“衡岳诗会”作品选评(中)

【英子评诗】第94辑:第二届“衡岳诗会”作品选评(下)

【英子评诗】第95辑:简评王少轩词两首

【英子评诗】第89辑:英雄谱里最关情——范诗银军旅词初探(上)

【英子评诗】第90辑:英雄谱里最关情——范诗银军旅词初探(中)

【英子评诗】第91辑:英雄谱里最关情 | 范诗银军旅词初探(下)

【英子评诗】第88辑:简评曹初阳律诗三首

【英子评诗】第44辑·赏评范诗银《浣溪沙》三阕

【英子评诗】第85辑:简评姚泉名五律四首【英子评诗】第86辑:简评李静绝句四首

【英子评诗】第81辑:风梯一任随云上,渡我凌空瞰大千——简评孙文绝句(一)

【英子评诗】第82辑:休言花树冷,缕缕透相思——简评孙文绝句(二)

【英子评诗】第74辑:清芬句里漫乡风——简评张栋七绝(一)

【英子评诗】第83辑:简评张栋人物绝句三首(二)

【英子评诗】第84辑:赏评滕伟明绝句两首

【英子评诗】第87辑:简评吴宗绩绝句三首

【云帆】戊戌七夕诗词大会

【英子评诗】第79辑:云帆戊戌七夕诗会作品选评(五)

【英子评诗】第78辑:云帆戊戌七夕诗会作品选评(四)

【英子评诗】第77辑:云帆戊戌七夕诗会作品选评(三)

【英子评诗】第76辑:云帆戊戌七夕诗会作品选评(二)

【英子评诗】第75辑:云帆戊戌七夕诗会作品选评(一)

【英子评诗】第九辑·云帆女神作品选评(五)

【英子评诗】第八辑·云帆女神作品选评(四)

【英子评诗】第七辑·云帆女神作品选评(三)

【英子评诗】第六辑·云帆女神作品选评(二)

【英子评诗】第五辑·云帆女神作品选评(一)

【英子评诗】第68辑·首届中华诗人节作品选评:简评杨逸明七律两首

【英子评诗】第69辑:赏评江岚《春日过梅岭拾玉偶感》

【英子评诗】第61辑·云帆丁酉诗词选评:赏评范诗银、魏新河词两首

【英子评诗】第60辑·云帆丁酉诗词选评:赏评高昌、江岚诗两首

【英子评诗】第56辑·云帆丁酉诗词选评:赏评熊东遨、周燕婷诗两首

【英子评诗】第59辑·云帆丁酉诗词选评:赏评抱朴书生、曹初阳诗两首

【英子评诗】第80辑:简评华慧娟咏物诗两首

【英子评诗】第72辑:百姓温凉诉笔端——赏评宋彩霞“关注民生”诗词(上)

【英子评诗】第73辑:百姓温凉诉笔端——赏评宋彩霞“关注民生”诗词(下)

【英子评诗】第57辑·云帆丁酉诗词选评:赏评杨逸明、星汉诗两首

云帆·个人专辑集结号(不断添加中)

熊东遨  杨逸明 范诗银 李树喜 周笃文 刘征 高昌

陈永正 熊盛元 刘梦芙 秋扇 周燕婷 林峰 张海鸥

胡迎建 刘庆霖 段维 江岚 陈仁德 邓世广 蔡世平

钱志熙 抱朴书生 史外外史 沈华维 张金英 方伟

金水 星汉 刘能英 苏些雩 张红果 武立胜 赵京战

郎晓梅 潘泓 无名 李葆国 韦树定 耿立东 师红儒 

包德珍 崔杏花 廖国华 姚泉名 刘道平 李子 阿朱

宋彩霞 杨强 天许 何智勇 吴化勇 萧剑勇 渠大白

卢象贤 周泽安 张智深 陈逸卿 戴霖军 吴瑾 深南

林丫头 何其三 宁静 何静 倾一阁 廖海洋 黄飞鹏

安全东 张家安 张晓虹 孔繁宇 王守仁 丁欣 王旭

雍平 赵英 赵秀敏 曾俊甫 王连生 王超群 郑邦利

李俊儒 汪冬霖 楼立剑 徐俊丽 白林中 张栋 屈杰

陆玉梅 刘曙光 杨森翔 国印周 赵义山 曹阳 郭七

莫真宝 李伟亮 王纪波 王海亮 莫雨涵 何芳 何强

楚家冲 楚成 祁丽岩 周维芳 半隐庐 韩倚云 月白

落雪听禅 刘泽宇 董学增 郭定乾 姚晓明 东阁茶

张明新 林看云 胡文汉 刘南陔 杨春杰 眭谦 晋风 

崔德煌 邢涛涛  黄友富 程运钦 白鹤 徐守礼 鉴水

汪良忠 刘英明 燕河 李静 李梦痴 白秀萍 梦烟霏

尤悠 张芳君 老墨 李昊宸 马峥嵘 周路平 蔡红柳

杨新跃 孙文 枫叶 韩保汇 蒋世鸿 王善同 张庆辉

木樨 玉蟾 时玉维 黄爱和 刘希波 查筱英 左启顺

风清 梅庐 龙佩 匡晖 姜彬 曹辉 曹继梅 陶永德

朱思丞 非也 何鹤 戴爱琴 彭中文 王映锦 邓寿康

曹谦 潘松 胡水莲 华慧娟 侯兴黉 海天风 马建华

海燕 安儿 杨勇民 桐荫 夜轻寒 风马驴 郑晓京

谢郎 月儿 王柳华 陈志文 冯恩泽 程良宝 熊华禄

毛谷风 程裕祯 小雨 孙才 唐云龙 李如意 蒋有亮 

周向东 雨虹 老胡 严锦尧 蒋昌典 陈雅国 周吉潭

秋水 柳金虎 汪时健 晓梦 郭亚军 李正安 杨景乔

傅占魁 褚宝增 邵天柱 冷迎春 文裳 郑杰 刘红霞

辜学超 朱泽民 陈少聪 晏水珍 王惠玲 陈越 文森

金锐 顾青翎 王瀚林 苏小隐 段兴朝 子乙 武建东

萧雨涵 南风 翁寒春 梦欣 文弱 卢星 马征 刘燕

王蛰堪 江合友 郭宝国 阮莉萍 邬小香 刘军 张晶

楚凌岚 王永江 沈尘色 钟振振 黄启深 张琳 易蓉

苏俊 倪昌盛 高寒 刘秦文 傅筱萍 杨益安 张奕

周啸天 王少轩 胡平贵 周逢俊 钟子邦 瘦竹 单良

王海娜 张彦彬 刘清天 雷海基 张正清 刘金平

李清安 何永沂 潘乐乐 横道子 詹三霞 李晓明

郑欣淼 陈麦岐 陈显赫 闫双时 杨宝翔 樊令 声礼

陈少平 林志雄 杨敏 樵风 田茂 大凡 洪君默 李兵

南广勋 吴汉林 许建军 涂宏飞 姚从新 王红娟

周达 布凤华 范义坤 孙临清 张洋 余秀玲 罗小娟

徐晋如 染清尘 凌泽欣 陈思明 梁风 黄莽 周晶

秦凤 静如 土土 宋晓光 张小红 璐雨诗 曹初阳

【英子评诗】第110期

撰稿、编审、制作:英子


本专辑由云帆诗友会独家呈献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云帆诗友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