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信仰】孔子
名人的信仰
孔子
沈荡生
(樊老师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写成巨著“名人的信仰”,兹借QT灵修平台网络发布。欢迎大家推介转载!)
(公元前551-479年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等 |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如果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会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中国人在远古时并非如我们想像中的多神主义者,而是严谨的一神信徒。自古以来,中国人是敬拜神的。4000多年以来,中国的皇帝举行“祭天”的仪式叫“郊祀”(在郊外举行献祭)。根据最早的文献之一《尚书》(又称《书经》,相传作者为孔子),它记载舜帝以这个仪式是“肆类于神”(向神献祭)。孔子说:“郊社之礼,所以事神也。”现在我们看一段《尚书》中的白话文节录:“创造宇宙的主宰,我仰望你,你所住的穹苍,是何其广大啊!我是你卑微的仆人,以此仪式来敬拜你;我就像柳条般的柔弱,我的心如蚂蚁般的渺小;可是却蒙了你的厚爱,承接你的旨意,成为一国之君;我深深地觉得自己无能,愚笨,不配接受这个使命;我深怕辜负了你的大恩大德,所以一定要遵守你的旨意;我遥望你天上的殿宇,祈求你乘着天上的宝车,来到这个祭坛上;你的仆人就在你的面前下拜期待你的到来;我与王公贵族们,都要在你面前欢喜地敬拜你……神,求你悦纳我们的祭品,看顾我们;我们都敬拜你,因为你的恩泽是永无止境的。”可见最早的皇帝与天上的神有一个相当密切的关系!
孔子对中国上古的“黄金时代”的宗教仪式极感兴趣,他相信这些仪式是了解中国起源的钥匙。他这样论及古代的郊祀:“明乎郊社之礼……治国其如示诸掌乎。”这个关于郊祀的最古老记载显示中国人起初只是相信一位真神——万物的创造者。这祭祀的祷文与圣经的某些章节十分近似。例如:“于昔洪荒之初兮混朦,五行未运兮,两曜未明,其中挺立兮,有无容声,神皇出卸兮,始判浊清,立天立地人兮,群物生生。”这段话的白话文是:“在天地初创的时候,到处都是混沌不明,没有自然界金木水火土等星的运作,也没有太阳、月亮的出现,这时整个世界静得连一点声音都没有,更看不到任何有形的物质。然而一旦神出来统管,就有了黑暗与光明的分别,他创造了天地万物和人类,使万物世世代代不断地延续下去。”这正如圣经说:“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创1:1-2)
这些郊祀的祷文,读起来仿佛就是基督徒所相信的圣经。“陶此群生”和“于惟皇兮,亿兆物之祖真”就像圣经上说:“耶和华啊,现在你仍是我们的父!我们是泥,你是窑匠。我们都是你手的工作。”(赛64:8)在这郊祀里,神被视为一位人格化的、慈爱的、富有忍耐和恩典的神。这与中国人丧失了对造物主的认识后,转而崇尚的宿命论是截然不同的。以下的一段祷文,是在郊祀时吟诵的,它显示古代中国人与天父的亲密关系:“神,你像陶匠一样塑造了天地万物……神,你永远竖立着天地,你所统管的地域,会世世代代永存着。”
孔子曾努力探求郊祀之真谛,希望他的民族与神和好。但后来他却说:“天道远……人无法测定。”他后来倒说我们只要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实在可叹!始作俑者实是周朝的王,他们强迫老百姓对自己敬若神明,搞个人崇拜,又严禁他们敬拜真神——我们的天父和创造者。当中国的皇帝要求百姓敬拜他们时,中国人便慢慢地失去他们属灵的根。这也使他们心灵空虚,使儒教和佛教“乘虚而入”,但这些宗教不能满足中国人的心灵。时至今日,我们仍难抵内心的空虚,现在我们才逐渐明白中国真正的“根”是认识独一的真神,我们是按着他的形象造的。
在孔子的事迹里,可看出他父母和他本人,都是信奉神、敬畏神的人。先看他的父母,在《孔子家语》有这样说法:“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做邹邑县城的大夫,向颜家求婚。颜家有三个女儿,最小的叫征在,叔梁纥把她娶来作妻子。婚后久久没有生孩子。夫妻两人就到尼丘山上祷告神,从此就怀孕,生下孔子。”他父母为纪念神的恩典,就给孔子起名“丘”,字“仲尼”,用来表示不忘记神的恩典,是因为他的出生与他们在尼丘山上的祷告有关系。
孔子是位虔诚敬畏神的人。《论语》述而篇说:“孔子患了疾病,他的学生子路请求老师准许他为老师祷告。孔子说,‘我不住地祷告已很久了。’”《论语》乡党篇说,他每次饮食“虽然是蔬菜、淡饭、羹汤,也必定像祭祀斋戒那样虔诚恭敬”。可见他无论是在病中,或在饮食时,必定祷告神。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作为伦理准则,现在仍然受到推崇和奉行。他继承和讲授的固然是伦理学说,而不是神学;可是,在他的著作中,仍然有一些称述神的言词。尤其,他以伦理教诲学生,使他们崇尚道德,甚至强调并恳切地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这段话的白话文是:“哪怕早上听道,晚上死去也好啊!”这必然考虑到“天”,也说明他一生都顺天安命。因为“不明于天者,不纯于德”。愿藉古人的智慧,将他们对神的高深认识,启发于今人。
孔子虽诞生在耶稣降生前,但他认为神是可知的。“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是夫!”(《中庸》十六章)中国古人所说的鬼,不是圣经中所说的鬼,而是把死人的灵魂称鬼。列子对此解说:“精神离形,各归其实真,故谓之鬼。鬼归也,归其实宅。”孔子常把鬼神联系在一起,是要称述超自然的力量,即中国经典上所说的“天”,创造宇宙万物的主宰。
孔子的认识,是从体察万物而获得的。神的大能表现在万物上,虽然是隐微的,却是显明的,确实是会遮掩的。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游目骋怀,思想超逸,称述“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他在仰观俯察之后,用《诗经》的话,称赞造物主。意思是:“哎,上天的命令深远奥妙,广大无边!”他解释说:“这就是说,上天之所以为上天哪!”他说的道,往往是指神(造物主),他以敏锐的观察力,看到万物是在神无限智慧照顾之下存在的。他说:“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臭”是气味。他是说,神创造了形形色色的天地万物,而造物主却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真是奥妙极啦!神创造、养育、维持万有,虽然隐微,但对耳目理智并用的人,却是显而易知的。
孔子更深入地认识到,一年四季照样运行,百物照样生长,虽然听不到神发布命令,却都是按神的意志运行的,他说:“天何言哉,四季行焉,万物育焉。”(《论语》阳货)有没有神,事实胜于雄辩。他说得真好,真不愧是有智慧的人,这正符合圣经的教导,保罗(参保罗条)说:“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他(神)。”(徒17:28)孔子看到,神对待万物是宽厚的,他说:“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中庸》十七章)句中的“材”是属性之意,“笃”是宽厚或仁厚之意。各种生物各有其属性,并依据属性去活动;要活动,就需要藉以活动的方法;方法也必须与环境相适应。这一切,造物主都照顾得周到备至,而且绰绰有余。再如,造物主慷慨地给了我们理性;理性产生智慧,因此技巧百出,宇宙间的财富,天空的,地上的,地下的,几乎都为人类所利用。我们从圣经中的《诗篇》145篇可看出,神何等善待他所创造的万有。当然,孔子不知道,在他之后数百年逐渐汇聚成册的圣经,丰丰富富地记载了神的话;“天”还是有所言的,而且说了很多很多。
到底有没有神?孔子对这个问题,态度是非常明确的。他说:“如果人得罪了天,就是祈祷也没有用了!”他已暗示我们,他所说的天是具有神性意义的,能听到人们表达心意的祷告。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是人智兴起(人自以聪明),人欲横流,以诡诈为术,以智谋为生的混乱时代。他面对天下无道(失去了神的道)的败坏世态,非常向往古时(夏、商、周)天下有道(信神、畏天、顺道、敬神的道统)的美好景象。一次他参加年末的祭神仪式后,登高望远,不禁感慨万千,对弟子说:“大道通行”的时代我没有赶上,可是古书里有记载。大道通行时,天下公而无私,贤能的人主政,人们信实和睦。人不是只亲自己所亲的,也不是单顾自己。使老人有归宿,年轻人有所用,年幼的好好成长,寡妇、孤独人和残疾人各有所养……如今大道隐没了(人们不信神、不敬神),天下化为私有,各亲自己所亲,各人只顾自己。(《礼记》礼运)
孔子极其仰慕古道,多次赞叹说:“伟大崇高的尧啊,独尊上天为大,一心效法天道。崇高啊,舜与禹,拥有天下而不为己。”(《论语》泰伯)孔子遭遇卫国叛乱,桓魋设计谋害他,有人告诉他。他却说:“上天保佑我,桓魋他能把我怎么样呢?”他的得意门生颜渊死的时候,他说:“天丧我啊!”这就是说,他承认人的生死、遭遇,都在神的手中。他还说:“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知我者,其天乎。”他非常反对暴政,感叹说:“苛政猛于虎也!”
孔子说:“祭祀就像客观存在,祭神就像神在面前一样。”这话的意思就是,虽然神是没有形体的,但人在祭祀神的时候,不要因为神是没有形体的,看不见的,就马虎潦草地去做,而是应虔诚恭敬,如同在神面前一样。他又说:“我活到40岁时就可不受迷惑,50岁时才知道人的一切都在天上的神手中。”他在年轻时,他的政治主张是用仁爱治理国家,因为无法实现,于是就学习哲学,从中认识到人的命运是掌握在神的手中,终于成为认识神的智慧人。有人拿“孔子不谈怪异乱神”这句话作为他不信神的凭证,这是不对的。他对于“天”,已有正确的认识和信念,所以他不像一般人乱谈邪神鬼怪的事,正像今天信仰真神的人一样。
中国人称孔子为圣人,但他却承认自己是罪人,正如他说:“假我五十以学义,可以免大过也!”这是孔子又一伟大之处。可见,连所谓的圣人,其实也是罪人,何况其他人。
2005年3月号香港《镜报》月刊对孔子发表评论说:“孔子思想在西方人心目中流传至少已有300年的历史。孔子学说被介绍到西方后,孔子就与苏格拉底、柏拉图(参苏格拉底、柏拉图条)一样享有盛名。他与莎士比亚(参莎士比亚条)一样,相信和谐、社会秩序和奉行爱国主义。最早把儒学介绍给西方人的是明清时期来中国的耶稣会传教士,是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参利玛窦条)将孔子的言行记录《论语》翻译成拉丁文,后来由拉丁文译成法文,再由法文译成英文。当罗马传教士来到中国,看到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时候,他们震惊了,因为耶稣曾说过:‘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太7:12)由于耶稣比孔子晚五个世纪,所以大多数是基督徒的西方人非常尊敬孔子,孔子的这两句话也被西方人称为‘黄金律’。”
中国人素来自夸有五千年的文化,认为孔孟之儒家学说乃是最优秀、最完善者,远胜过基督圣道,更有以龙的文化、龙的传人自居自傲,并认为基督圣道与中国文化是抵触的,这是很可惜的。
公元前372-289年中国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诞生在耶稣降生前。他相信有神,他说:“以大国服事小国的,是使神喜悦的、天生快乐的人;以小国服事大国的,是敬畏上天的人。天生快乐的人,是能安定天下;敬畏上天的人,是能保持自己的国家。” “上天将要把重大任务落到一个人头上时,必是先刻苦他的心志,劳乏他的筋骨,饿瘦他的身体,穷困他的身子,他的每个行动总是受到阻碍而不能如意,这样才能做到虽然震动了他的心意,他却仍然能坚韧克制自己的性情,并且能增加他本来所不能得到的益处。”这完全是信仰神的人的口气。孟子提到人与万物不同的地方,认为人里面有一个同情心,怜恤中国人的心。所以在孟子的思想中用现在更容易了解的名词来说,就是那个“良心”的感应把人与动物分别开来了。人所以是人,人不是动物,动物不是人因为人有天良。
汤王是商朝的开国君主,为政贤明。他诞生在公元前16世纪,远远在耶稣降生前,他在位时,有七年旱灾,全地都是饥荒。他就剪掉头发,截断指甲,身上披白色茅草,带着所有的臣仆在桑林祷告上天。他拿六件事来自己责备自己祷告说:“是行政不守约束吗?是老百姓失业吗?是宫室太高大吗?是女色太多了吗?是贿赂流行吗?是拍马讨好的人昌盛吗?”这件事记在《尚书》和《史书》上。又有记载,当汤王登基做皇帝时,曾祷告说:“我在神面前不敢以君王自居,只能称自己是小子,诚心献祭,祷告上天。我有罪不敢奢求赦免,我和臣仆都有罪,不敢隐瞒,所有的一切都在神的监察中。我有罪,请求神不要刑罚百姓;百姓有罪,是我领导得不好,仍是我的罪过,请求神不要把罪归到百姓身上。”这事记在《论语》尧曰篇上。汤王虽不知真神是谁,但他确信有一位真神存在,这是了不起的。
樊老师近照
关注QT灵修公众号,请搜索:lxrj2016
亲爱的读者朋友:
感谢您关注福音媒体:“QT灵修”!本平台由一线福音牧者、婚恋辅导专家、基督徒学者及教会同工组建。意在致力传播纯正福音、推动信徒灵修及学习圣经、普及当代护教、传播优质咨讯、在线解答读者信仰生活问题。
诚邀您为我们守望、祷告、推介,感谢您对福音媒体事工的支持!
分享是一种美德和奉献,也期待您的原创投稿,或者美文推荐给我们,投稿邮箱:
472076103@qq.com
ronjoy@126.com
转载请留言授权/尽情分享见证
如果QT灵修让您受益,欢迎转发支持,使我们的侍奉可以持续且拓展:
往期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QT灵修)
为更好以文载道牧养众弟兄姊妹,本平台即将推出手机APP操作系统,安卓和苹果系统都可兼容运用;
新推出的APP提供更多灵修信息,且增加查经版块、婚姻辅导版块、护教类版块、见证版块等内容!
为届时及时推送该APP链接,请弟兄姊妹快速加以下微信,将来我们会第一时间向你推荐我们的新平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