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强光中∣生而为人,为何不能没有梦想?

2017-01-18 强光中 文明比较


每一个人的存在都与地球生命世界的几十亿年演化史相关——人人都是被抛入到这个世界的,当人初临人世时,他不可能明白那时发生的一切对他意味着什么。当时的他或是躺在母亲的怀抱里,或是睡在摇床里,或哭泣,或喝奶,或排泄……他应该感谢生命的崇高,感谢人类的伟大,感谢生育他的父母!他应该知道,从生物学意义来说,在他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在组成他生命的精子与卵子结合之前,推论出一定是他来到这个世界上,这种可能性是多么的微乎其微!这种可能性发生的概率,如同推论某天晚上二十一点十五分在某地一定会发生七级以上地震的概率是一样之小!当他明白这一切的时候,他就应该觉得没有理由不热爱自己受之于天地、受之于父母的生命!特别是当他明白生命是如何起源的科学道理,明白自己的身体承载着数十亿年来生命进化的信息之后,他对生命的认识就应该能够进入一个新的层次——他为自己能够成为人类的一员感到光荣!生命自诞生的那个瞬间就开始了他初为人类一员的光荣旅程!他应该把自己的一切幸福都归功于那个光荣的时刻,把一切痛苦都消解于生命之大光荣大幸福之外!

人世间的每一个“我”就这样赤条条地来了,带着梦想……


在当下人类的视野里,为什么只有地球上存在着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虽然人类的理性思维不能破解物质世界的“存在之迷”,物质本身不能向人类呈现出自身的复杂性——它没有显示出那一类物质是高贵的,哪一类物质是卑贱的。这与近现代人类视野下的生命世界完全不同。在进化论思想广泛流传之后,人类认识到生命世界有着清晰的发生发展的逻辑范式。物质的运动变化产生了生命,生命世界由低级向高级运动变化着,直至最终产生了拥有意识活动能力的高等动物——人类。

物质世界为什么会产生一系列如此惊人的巨变?难道会有一双隐于物质世界背后的看不见的“大手”在推动着这一切的变化?

人类的智者一直没有停止对这一问题的探索。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试图说明事物的存在,就必须在现实事物之内寻找原因。他认为事物是由于四个原因,即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的才能产生、变化和发展。他十分推崇目的因,把它看作一切变化的最高原则,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为了一定的目的而存在的。下雨是为了使谷物生长,植物为果实而长叶,为吸收养料而把根向下生长。燕子筑巢,蜘蛛结网,都是有目的的。当一样东西符合一个目的时,它就能生存下来;反之,一样东西如“人面牛”这样的怪物,不合目的,就会被消灭。

人类无意间把意识的目的性强加在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相互关系上。亚里士多德生活的时代,宇宙科学不够发达,他当然不明白在苍茫宇宙中生命世界的寂寞——物理意义上的宇宙并不是为了什么特别的目的而刻意产生某种运动方式,没有什么在推动着生命世界的产生。下雨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谷物生长,否则地球上就不会存在大面积的沙漠地带。在近代自然科学大发展的基础上,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又前进了一大步。哲学家们摆脱了神学目的论的束缚,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目的论观点,如康德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美学目的论和黑格尔“绝对理念”论等。康德认为鸟的骨头中间是空的,鸟翼的位置便利于飞翔,鸟的尾巴便于转向。他对于它们之间的“特种的因果关系,即目的关系”进行了目的论分析,认为一棵树是按照自然的规律而自行组织、自行发展的,一棵树的生长,不是机械地长大,而是有机地生殖。由于有机物的一切部分都是交互为目的与手段的,所以在这个有机物中,没有东西是无用的,没有目的的,或者说是要归之于自然的盲目机械作用的。黑格尔提出了“绝对精神”或“绝对观念”的哲学概念,他认为“绝对精神”先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永恒存在着,是整个世界的基础和本原,它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积极能动的。在他看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只不过是“绝对精神”的体现或外在表现,是“绝对精神”实现自我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和环节。

如果存在着一个目的论的客观世界,存在着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绝对精神主导下的世界,那么,一切都变得非常简单了。然而,在我们所能认识的宇宙中,除了地球上孕育着生命体之外,其他星球上还没有看到一丝生命迹象。宇宙中的物质就表现为物质自身。如果每个星球上都居住着像人类一样的生命体,宇宙将会多么精彩?

然而,从相反的意义上说,如果宇宙不存在像人类这样的具有判别存在物高级与低级之分能力的主体,谁能确定哪一类物质为高级的存在形式,哪一类物质为低级的存在形式?又有谁能界定这样的判断究竟有什么意义?

说到底的一个问题是,物质世界的存在究竟有没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辩证运动的规律呢?谁能赋予物质世界目的论的行为意志?

我们能否作出这样的推论——

拥有生命及其目的性活动是物质世界的光荣梦想

拥有意识的自由思维能力是生命世界的光荣梦想

很显然,物质世界并不存在着“绝对精神”式的“光荣梦想”,它本身不能产生出创造生命体的内在冲动。地球上最早生命体的产生纯粹出于偶然——在完全的自然条件下,生命的产生需要极为苛刻的条件,比如阳光、水、气体、能量、某些必需的生命合成物质。在某些特殊条件下,最初的生命物质在偶然间被合成了。尽管只是最低级的被动反应,甚至与纯粹的物质没有什么两样,但它却拥有了极其微弱的生命本能活动能力。

如果把生命产生与发展的过程理解为堆积木的过程,那么,生命世界的第一块积木就这样地于纯粹偶然间产生出来了。

道家直观地认识到了物质世界起源上“有物混成”的思想,我们很难说物质最初起源于这种“无厘头”的“混成”,但生命世界的最初起源于“有物混成”是完全有可能的。“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第二十一章)“道”这个东西,恍恍惚惚。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其中有“象”。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其中有“物”。它是那样的深远暗昧啊,其中却有精微而不可见的东西;这种精微的东西是最真实的,是可以信验的真实存在。

地球上生命之“道”的这一“恍惚”竟然需要要费时近十亿年时光。脱离纯粹物质世界的早期生命体在纯粹偶然性的叠加中催化、繁衍,拥有了最初的自主活动能力。

地球上的生物虽然早在30多亿年前就已出现,但长期停滞在很低级的阶段,主要是些低等的菌藻植物。只是到了距今约6亿年前,较高级的生物才大量出现了。生物继续从低级向高级演化,无脊椎动物让位给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中又不断有新的“强者”出现,从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到我们人类,此衰彼兴,依次扮演着地球上的主角。

地球生命“恍惚”了数十亿年之久才有了类人类生命体的出现。早在3,000多万年前,地球上就已出现了一种高级的哺乳动物——古猿。这些古猿本来在森林中生活,成天在树上攀援,但是由于环境变化,有一部分古猿下了地,而且学会直立行走,手脚分化,视野变得开阔,头脑也发达起来,终于能够制造工具和说话,进化成了人,这种转变现在一般都认为是在第四纪完成的。在云南省元谋,考古学家找到了150—180万年前的猿人化石,同时发现了少量石器和用火的痕迹。约在50万年前,生活在今天的周口店一带的猿人,已能造出大批石器和骨器,留下了许多用火的遗迹。直到几万年前,人的形象才和今天的人比较接近了。

从生命演化的历史进程来看,越是早期的生命,进化的历程越是缓慢。越是晚近时期,生命体进化就越是迅速而剧烈。这就如同堆积木的过程一样,起初只是一个积木一个积木的堆积,后来成堆的积木整体性的堆积,这很像现代人类电子工程方面的由单个的电子元件排列向“大规模集成电路”转变一样——谁也不能试图用一个电子元件就能制造出播放彩色图像的电子设备,相反,看上去体积很小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播放出大容量的高清图像。

这种加速变化的最终结果就是导致人类意识的产生。人们无法想象出人类大脑如何产生意识的过程,但意识的产生是无法离开生命体自身的物质条件。我们无法将人类各方面的优势一一说出,仅就人类复杂的神经系统就可以让我们明白这一点。

神经系统是产生生理—心理信息的主要物质基础。神经系统是由大量的神经元组成的,其中每一个神经元又包括神经细胞、树突和轴突等。树突和细胞体是神经元接受信息的部位,而轴突则主要用来传导信息。神经元是一个多输入、单输出(但可同时传导多处)的信息处理单元。神经元是一种最低级的处理信息的组织。如何理解这种最低级组织的作用呢?——仅仅在人脑一个部位就有10的10次方个神经元,这是一个宏大的天文数字,它相当于银河系恒星的数目。不但如此,每个神经元还可与多达几千个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即大脑里的突触数可达10的14次方个。有人据此认为,大脑信息容量亦为10的14次方比特量级。整个神经系统就是由神经元组成的巨大网络。神经网络具有一定的从低级向高级的多层次结构,但其详细的结构还不太清楚。已知大脑皮层是层状结构,一般分为6层,功能相同的神经元分布在垂直方向的柱状结构内,神经系统在功能上的多级递阶结构在脑的信息处理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不同级神经元的兴奋可以表示各种不同质的信息。而高级结构的信息是由低级结构传入的并经过逐级综合加工而形成的。例如祖皮层17区(原感区)的简单细胞(神经元)兴奋代表视位置的信息,一旦传到18、19区中复杂细胞和超复杂细胞,其兴奋就代表着有关方向,运动等高一级的信息。而在联合区中的神经元接受不同感觉系统传来的信息。这样的安排使神经系统具有更强大、更灵活的信息处理能力。

要了解脑内信息的处理过程,先应确定神经系统中的那些参量载荷信息。由于不同感觉信息是通过不同神经纤维(神经元轴突的集合)以神经脉冲形式传递的。故一般认为:不同神经通路载荷不同质的信息,脑内不同部位神经元的兴奋代表不同质的信息。而一定量的信息(如有一定强度的刺激)则是由脉冲频率来载荷的。这种频率调制编码方式有较好的抗干扰性能,而且容易将同种类的信息在脑内综合起来。从脑具有高度可靠性,以及用“低速元件”组成高速信息处理能力的事实,可推断脑内有并行信息处理的存在:一个信息是通过多根并行纤维传入且又用多个神经元的兴奋来表达的。目前,有人提出以一群神经元的兴奋为脑内信息编码的假说,具有一定的可研究的价值。

信息的载体(如神经元)是千奇百怪的,数量又是极其宠大的;并且它还存在着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不同层次的复杂机制。信息不停地运动着,并通过信息载体的运动而得以交换和更新。据此,我们认定人类生理—心理信息必然要以信息载体为媒介,经历一个被输入、传导、转换、贮存、抽取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复杂的运动过程。

信息的输入过程总是离不开具有一定量和质的刺激,信息的产生是刺激物和感受器共同作用的结果。刺激的过程就是输入信息的过程。

信息转换发生于信息流动过程中的一系列环节。刺激感受器的特殊信息在被传导中就已经被转换了。看见一张白纸,一张白纸的信息刺激必然要被转换为一定的适合于某一生理器官容纳量的信息(如视觉的专门器官不可能接受听觉器官的传导来的信息)。信息每遇到一个特殊的生理机制都必然要发生一定的信息转换,包括信息的量和质、运动的形式或方向等。但这种转换仅仅是对刺激物的反映,而不是改装或歪曲。

信息的传导过程由特定的信息刺激经感受器——中枢的传入神经——中枢间的神经联系——效应器官的传出神经——效应器官。信息运动到不同的生理单元有的会留下一些痕迹,所留下的痕迹就是信息在传导过程中得以贮存的结果。信息的贮存过程具有不同的层次性(这与信息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运动是分不开的)。信息的抽取过程由通过不同层次的信息抽取(一般是指高级结构向低级结构抽取信息),它可以把整个有机体按照发生关系结合起来,从而把整个生命系统整合为一个统一体。信息的抽取就是对被贮存的信息进行有选择的提取过程。

人类具有很强的识别、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人类不仅能在信号水平上识别和利用信息,而且能在更高的水平上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识别和利用信息。一个婴儿从呱呱落地起,他的大脑就立刻开始接受和储存信息。这些信息是通过眼、耳、鼻、舌、身等识别器官来感知周围事物的印象。随着婴儿的成长,他不断地接受新的信息,并积累起来,将新的信息结合在一起,这就是学习和模仿。人们正是利用自身的各种感官或各种“仪器”的观测手段识别和监视客观环境的变化,经过大脑这个信息存储和处理中心,作出判断,调整自己的行动,改变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人类生命体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是地球上一切生命体中最复杂的生命结构。现代生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类生命体是一个复杂的稳态控制系统,它具有整体性、稳定性、自我调节性等特性。所谓稳态是指生命体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稳定并不是一种凝固的状态,而是各种物质不停转换中所达到的平衡状态,即动态平衡。稳态的概念虽然最初用来描述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实际上各种有生命系统,包括一个细胞、器官、系统乃至整个人体,它们的功能活动通常也都是在变化着的内、外环境中保持着动态平衡,波动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以内。稳态的维持是生命体各种自我调节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对于整个机体来说,通过各内脏功能系统活动所维持的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生命体存在的基础,也是人类生理——心理信息得以产生的物质基础。

从生理学的角度理解生命,我们就会发现,几十亿年来生命进化史上步步惊心的演变都给当下人世间的每一个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它们都贮存在我们机体的内部。

机体运动承载物质世界“循规蹈矩”的传统,充满着机械的偶然性。如同有着无数的机器存在着,但它们并不是有目的地聚合着,而是听任偶然性的操纵而相聚相随。每一物种的后天选择都充满着偶然性,试图飞翔的,就会向飞翔的行为方式进化着,最终成为善飞的动物;试图通过追逐猎物的方式在生存竞争中取得优势,就会变得更加强壮;试图更易于摆脱对手的攻击,就会变得更机灵……而这些进化历程绝非一日之功,往往需要数以亿年计的漫长时光。

也就是说,梦想是后天的,物质本身毫无梦想可言。无数的偶然性叠加成就了必然的梦想。生命的世界就是朝着梦想的方向飞奔——像大象、海鲸一样大,像狮子一样强壮,像海鸥一样飞翔……

什么是梦想?梦想就是每一个物种存在于世界间所拥有的那种与痛苦相比而显得更为美好的感觉。

没有任何一类物种喜欢被别的物种吃掉,那么,如何更安全地生存下去就是它们的“梦想”;饥饿的感觉对每一个生存着的生命体都不会是一种好的感觉,它们就会避免遭遇饥饿的命运,那么,能够饱餐一顿就是它们最美好的感觉;如果没有性的快感,甚至性活动给物种带来的是灾难的感觉,那么,该物种的繁衍将会面临巨大的难题。

几十亿年的偶然性叠加起来,构成了万花筒般的生命世界。

也许,生命的意义,意识的价值,就在于科学地认识到生命世界之所以存在的这种超级偶然性。


没有上帝,没有鬼魂,没有臆想中的那一切荒诞,除了物质本身存在的荒诞之外,别的一切都是可知的。

梦想是物种演化史上无数偶然性的杰作。人就这样偶然间地被抛入到这个世界上。从这个意义上说,梦想与生俱来,失去梦想即意味着生命体还原为物质本身。

人类承载着物种几十亿年演化史的梦想。这是一个多么艰辛的演进历程啊!

生命世界使生命体获得自主的本能活动,这些本能活动不断被适应环境的需要推动着走向进化的历程,生物体之间的充分竞争优胜劣汰,存留下来的生物总是生命世界最优秀的成员,而人类是其中最为优秀的。人处于地球食物链的最高层,可以自由自在地生存着,代表生命存在的最高理想。人的现实存在有着明确的目的性,这是人类能够生存下去的前提。因为有了明确的目的性意识活动,人才能建立有逻辑有秩序的人化世界,才能建立人类文明,从而与动物世界区别开。

机体运动虽然“循规蹈矩”,是一个机械的偶然的世界,而人类的意识却充满着自由的世界。生命体从被动向主动转变,从自在的“恍惚”向自为的清晰转变。生命体的目的性活动越发增强,人类更是以创造文明的方式追逐更大规模的仅属于人类的“特殊利益”。

每一个人的存在都与地球生命世界的几十亿年演化史相关——人人都是被抛入到这个世界的,当人初临人世时,他不可能明白那时发生的一切对他意味着什么。当时的他或是躺在母亲的怀抱里,或是睡在摇床里,或哭泣,或喝奶,或排泄……他应该感谢生命的崇高,感谢人类的伟大,感谢生育他的父母!他应该知道,从生物学意义来说,在他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在组成他生命的精子与卵子结合之前,推论出一定是他来到这个世界上,这种可能性是多么的微乎其微!这种可能性发生的概率,如同推论某天晚上二十一点十五分在某地一定会发生七级以上地震的概率是一样之小!当他明白这一切的时候,他就应该觉得没有理由不热爱自己受之于天地、受之于父母的生命!特别是当他明白生命是如何起源的科学道理,明白自己的身体承载着数十亿年来生命进化的信息之后,他对生命的认识就应该能够进入一个新的层次——他为自己能够成为人类的一员感到光荣!生命自诞生的那个瞬间就开始了他初为人类一员的光荣旅程!他应该把自己的一切幸福都归功于那个光荣的时刻,把一切痛苦都消解于生命之大光荣大幸福之外!

人世间的每一个“我”就这样赤条条地来了,带着梦想……


强光中, 1989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哲学系,安徽省哲学学会会员。3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人类文明比较研究工作,2011年出版《全球史观下的孔子学说》一部,已被台湾“中央研究院”、上海社科院、中国科大等数百家图书馆收藏。80余万字新作《全球史观下的人类文明》即将出版发行。所创建的“强光中的哲学博客”(http://qianggz.blog.ifeng.com)是凤凰文史名博,因思想深刻、特色鲜明而长期受到学界重视。欢迎添加强光中微信号:qianggz123.公众号:文明比较(qiangguangzhong


∣西方文明∣∣人权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美国为何“抢”不回中国人的iPhone工作岗位?∣近代科技革命为何是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近现代西方文明何以后来居上?∣海洋文明为何是孕育资本主义的温床? 

∣中华文明∣∣中华文明何以独步于公元1500年前的欧亚大陆?∣古代中国为何更易于发生内乱、大乱?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是从哪里来的?  古代中国为何发展不了资本主义?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社会科学院”诞生在哪里?∣中华文明的特质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先秦时代的思想大一统是如何实现的?∣大一统之路——中国古代部落文明是如何消亡的?∣稷下学宫是如何“催熟”中华文明的?

∣中国崛起系列∣中国崛起背后的基因密码 

∣学术活动∣]安徽省社科界学术年会交流论文:当下的中国应该向世界传播什么样的文明价值观?中国崛起的世界性意义  构建全球史观下的大思想史:哲学史领域的文明话语权之争

∣历史∣ ∣奴隶社会为何不是人类历史的必经阶段?古代中国有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吗?公元前841年究竟发生了什么?30年与3000年:殷墟启示录当下国人历史意识中究竟缺乏了什么”元素”? 历史“周期律” 历史悲情意识∣古代中国为何实行不了禅让制?——从燕国的政改悲剧说起 

∣韩非子系列∣解读韩非子的悲剧人生  大秦帝国短命的文化根源韩非子:一个赤裸而又尖刻的功利主义者
荀子系列文字狱的由来∣∣等级制度的强大生命力
  

庄子系列人过四十才识庄? ∣人应该如何面对死亡? 

∣孟子系列∣儒墨争鸣是什么造成了中国式潜规则的泛滥? 人的浩然正气是从哪里来的?

∣墨子系列∣墨学是如何衰微的?《墨经》向今天的我们昭示了什么?

∣基督教∣基督教的世界为何是平的?

∣哲学∣∣热爱生命为何不需要理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