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强光中∣与孟子相比,荀子是一个“恶儒”吗?

2016-11-08 强光中 文明比较

荀子,名况,字卿,又称孙卿。生卒年月已不可考,一般认为荀子是战国后期赵国人,生于孟子之后,法家李斯、韩非子之前。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说:


荀卿,赵人。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适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李斯尝为弟子,已而相秦。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因葬兰陵。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荀卿,是赵国人。五十岁的时候才到齐国来游说讲学。……田骈等人都已在齐襄王时死去,而此时荀卿是最为资深的宗师。当时齐国仍在补充列大夫的缺额,荀卿曾先后三次以宗师的身分担任稷下学士的祭酒。后来,齐国有人毁谤荀卿,荀卿就到了楚国,春申君让他担任兰陵令。春申君死后,荀卿被罢官,便在兰陵安了家。李斯曾是他的学生,后来在秦朝任丞相。荀卿憎恶乱世的黑暗政治,那时,亡国昏乱的君主接连不断地出现,他们不遵循大道却被装神弄鬼的巫祝所迷惑,信奉神灵赐福去灾,庸俗鄙陋的儒生拘泥于琐碎礼节,像庄周那样的人滑稽好辩,败坏风俗,于是推究儒家、墨家、道家学说在社会活动中的成功和失败之处,编著了几万字的文章便辞世了。死后就葬在兰陵。

文中说到荀子“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经专家考证并不符合史实。荀子生活的年代大致在战国七雄鼎立之势渐衰,秦国统一大势渐成之时。中国历史从春秋时期的“礼坏乐崩”到诸侯争霸行将结束之际,诸子百家争鸣中形成的主要思想也已明朗化。中国究竟向何处去?未来的中国文化应该如何建设?荀子批判性地吸收了各家各派的优秀观点,善于将各家哲学和社会政治理论调和在一个思想体系里。他的学说主体部分源于儒家,同时也受到道家、墨家等学派的深刻影响。其弟子韩非和李斯都是当时法家有名的政治家和理论家,并且他们都从思想上和行动上直接帮助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从中可见荀子与法家之间的关系。

荀子的学说内容主要保存在《荀子》一书中。现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到哲学、逻辑、政治、道德许多方面的内容。一般认为,《大略》至《尧问》六篇是荀子的“弟子杂记,显然不是荀子所作。

荀子虽然没有孔子、孟子在儒家文化发展史上的崇高地位,甚至在表面上也没有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但从学术层面来说,他对于礼、法的强调以及由此而来的“正名”说,对于儒家文化乃至整个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西汉所结集的儒家典籍,无一不受到荀子学说的影响。

儒学作为一种学说,是发端于孔子关于仁、义、礼的思想理论的,而孔子更加强调的是“仁”。孟子是第一个将儒学予以系统化的思想家,他形象化地提出了礼像人们出入的门,义像人所走的路,而仁像是人们所住的房子一样。在仁、义、礼学说中,孟子更加强调的是“义”,即更加关注人的行为的正当性问题。与孔子、孟子有所不同的是,荀子提出了“隆礼重法”的思想,更加强调的是礼治与法治的结合。这样,从孔子、孟子到荀子,先秦儒学经历了一个系统性的发展过程,而荀子更像是先秦儒学思想的最后完成者。在这个过程中,儒家学说实现了从理想主义、道德主义向现实主义、功利主义的转变。显然,荀子的这种转变顺应了战国时代特殊的历史发展趋势。

从孔子、孟子到荀子,儒家关于仁、义、礼的基本教义逐渐趋于形式化。如果将目光放回到更远一些的西周时代,人们就会发现,从周公倡导的“礼乐文明”中的“礼”,到孔子、孟子的仁、义、礼学说,再到荀子主张“隆礼重法”思想中的“礼”,仿佛经历了一个从“礼”到“礼”的轮回,历史似乎又回归到“礼”这个带有本原性质的文化问题上。

这种回归究竟意味着什么?

这种回归究竟意味着什么?

儒家学说的核心价值在于仁义之道。如果说,孔子对于仁的强调,体现了儒家学说的理想主义与道德主义的诉求;孟子在在仁义之道的坚守中,特别强调了义的价值,主张民本、仁政、王道的政治理想,特别是他所提出的民贵君轻的思想具有一种民生、民主、民权的性质。在孔孟儒学理论中,礼在形式上与内容上是高度统一的。孔子急切地要人们呆在“仁”的大房子里,孟子告诉人们要走好“义”路,到了荀子那里,仿佛只要守住“礼”这道大门就可以了。荀子对礼的阐释,表明他已经将孔孟儒学的仁义之道的价值属性剥落下来了,同时也表明,儒学从理想回到了现实之中。荀子对于礼的强调,最终将礼变成一种形式上的东西,它代表着王权专制主义政治制度下一切社会规范的法则,从而使儒家学说演变为完全服务于王权专制主义政治制度的社会意识形态。

荀子认为,治理一个国家,仁、义、礼等道德约束固不可少,但是一旦离开国家意志的代表者——法,社会就会陷入混乱。荀子的目的就在于,以法制充实礼制,实现法家思想儒学化。学术界关于荀子究竟是否属于儒家的争论,其实这种争论是没有多少意义的。研究哲学史,不能简单地依据哲学家片言只语式的论述,而应该依据其哲学的理论使命和它要达到的目的。作为一个自认为是正统的孔子思想继承者,他创造了法为儒用的社会政治观,使儒家学说有了更强大更有效的社会功能,在政治思想上为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央专制政权作了理论上的准备。荀子礼、法并重的思想,极为有力地影响了中国皇权专制主义社会的政权管理形式。

孔、孟、荀儒学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强调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解决了自然状态下的人如何社会化的问题。但孔、孟共同强调了人对于儒学价值的追求,即追求仁义之道来提高个体人的社会价值,从而使整个社会的人文价值最大化。这种追求是一种自内而外的自觉行为,除了道德自律之外,并没有什么外在的强制力促成仁义价值的实现。尽管如此,孔、孟儒学思想中的仁义之道仍然不失为对西周礼乐文明的丰富与发展,赋予了西周礼乐文明以实质性的儒学价值观。换句话说,离开了礼义之道,儒学就偏离了它的基本价值观。而荀子将儒学教义简约化,将仁义之道形式化,将仁义之道的主观发生论转变为客观发生论,其标志正是礼的行为政治化,从外而内强制性地约束了人们的行为。

从周公时代及之前的仪式礼,到孔孟的价值礼,再到荀子的制度礼,很像犹太教等三大一神教中上帝这一核心符号的演变史,即从犹太教的约法神,到基督教的伦理神,再到伊斯兰教的法典神。中国礼从简约的仪式礼最终发展到完备的礼制;三大一神教从犹太教简约的摩西十戒最终发展到伊斯兰教完备的法典。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强调的是,礼是等级制度的产物,它集中体现了权贵的意志。因而,荀子向现实主义、功利主义的转变,代表着儒学中人民性的丧失,体现了儒学作为贵族文化的系统化。

儒家思想是关于“人”的宗教,目的是为了教育人、管理人。如果说,在孔子与孟子的学说里,他们提供教育与管理“人”的主要手段就是道德约束,如同为“人”打造了木制的笼子,“人”还可以挣扎着从这种木制的牢笼里逃出去;到了荀子那里,教育和管理“人”的手段除了道德约束之外,还引入了法治的内容,而法治的立足点正是人性之恶。因而,荀子为“人”铸造的笼子就是铁制的了。设想一下,同样一个人,由于极度饥饿,生命奄奄一息,不得已而抢了人家的一块馒头,结果被抓住了。按照孟子的理论,可能比较合情合理地解释了这个人的行为,甚至不给这个人定下什么罪行;按照荀子的理论,此人先天存在的人性之恶导致了他的行为,注定着他应该被处以刑罚。

荀子只是为精神意义上的“人”铸造了铁笼,真正铸造实体意义上牢笼的却是皇权专制主义时代一代又一代的帝王将相。统治集团一代又一代地践行着荀子人性恶的理论,一代接着一代把铁笼造得更牢更实。

由此观之,中国“人”不幸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荀子所生活的时代。虽然荀子在他生活的时代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但作为中国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以及统一中国的专制政权理论的准备者,人性恶的论调显然成了帝王将相统治人民的理论根基。

历史就是历史,历史是不可以改变的。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迅《狂人日记》)


如果说孟子是一位“良儒”的话,荀子可算是一位“恶儒”了。

强光中, 1989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哲学系,安徽省哲学学会会员。3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人类文明比较研究工作,2011年出版《全球史观下的孔子学说》一部,已被台湾“中央研究院”、上海社科院、中国科大等数百家图书馆收藏。80余万字新作《全球史观下的人类文明》即将出版发行。所创建的“强光中的哲学博客”(http://qianggz.blog.ifeng.com)是凤凰文史名博,因思想深刻、特色鲜明而长期受到学界重视。欢迎添加强光中微信号:qianggz123.公众号:文明比较(qiangguangzhong

还有更多文章,您可能还会喜欢……  

∣中国崛起系列∣∣公元前841年究竟发生了什么?∣30年与3000年:殷墟启示录∣中国崛起的世界性意义是什么?  ∣崛起中的中国何以能够摆脱历史“周期律”的阴影?∣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在哪里?∣当代中国人的创造性活力是从哪里来的? ∣中国崛起背后的基因密码究竟是什么? ∣多元文化Vs多元族群:中华文明的最大优势究竟在哪里?∣当下的中国为何仍然需要历史悲情意识的警醒?     

庄子系列∣年龄与学问有关系吗?——人过四十才识庄?∣天地间的大美,你感悟到了吗?  ∣中国古代只有技术而没有科学吗? ∣道家文化为何不能成为全民化宗教?∣道家文化是儒家文化的解毒剂吗? ∣庄子的爱与恨究竟是什么?  庄子是世界上最早的无政府主义者吗?∣庄子学说中活的灵魂是什么?∣人应该如何面对死亡? ∣“庄周梦蝶”——千古一梦为哪般?∣庄子给中国人带来了什么样的智慧?∣中国人向往的精神家园在哪里?∣做一只温顺的羊与做一只凶恶的狼,哪一种选择更好?∣庄子之“道”是如何影响中华文明前进方向的?∣中国人究竟有没有“原罪”意识?人类逍遥自在的“无何有之乡”究竟在哪里?——庄子与萨特之不同人怎样才能获得自由?—庄子的自由之路世界这么大,你为何却成了井底之蛙?∣如何解读庄子之“道”?∣揭开大千世界如何存在的神秘面纱——庄子如是说∣历史上的中国人为何而沉醉于庄子梦境中的化蝶之美?

∣孟子系列∣儒墨争鸣:战国时代“博士生”与“农民工”之间的较量?∣孟子——伟大的辩论家抑或诡辩者?∣战国时代的儒家学者是如何“就业”的?∣中国古代教育的总病根出自哪里?∣孟子是如何看待女人的?∣人究竟有没有“天命”?∣儒家文化能够带来真正的和平吗?∣是什么造成了中国式潜规则的泛滥?∣是什么让中国古代君主的权力失去了限制?∣是什么让世代的中国人挣扎在人欲的苦海里?∣孟子心目中的“理想国”是什么?∣仁政为何是古代中国人遥不可及的政治梦想?∣中国历代统治者为何排斥、痛恨孟子?孝何以成为儒家文化的两大根基之一?圣人是如何“炼”成的?人的浩然正气是从哪里来的?人应该如何修身养性?人性究竟是不是善的?孟子人学体系的核心思想究竟是什么?如何解读孟子的“良儒”情怀?

∣墨子系列∣墨学价值如何助力中华复兴大业?墨学是如何影响中华文明发展方向的?墨学是如何衰微的? 墨子平等思想为何是治疗传统中国社会病的一剂良药?《墨经》向今天的我们昭示了什么?

∣哲学(史)∣∣构建全球史观下的大思想史:哲学史领域的文明话语权之争当代中国青年为什么学不好哲学?哲学史研究的精神境界当下国人历史意识中究竟缺乏了什么”元素”?

 ∣基督教∣基督教的世界为何是平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