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强光中∣中国崛起的世界性意义是什么?

2016-11-05 强光中 文明比较
 点击上方“公众号” 可以订阅哦!


  到了信息文明阶段,随着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的出现,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了一个“村庄”。庄子里有富人,也有穷人,且贫富悬殊,不到20%的少数富人占有了全庄80%的财富。人们之间因为利益分配不均而打闹不止,从来没有太平过。庄子东面住着黄皮肤的中国人,家中土地颇多,世代务农,史上曾经辉煌了数以千年计,但由于家长对待家人生性凶残,害怕冒险,思想僵化,故步自封,近代逐渐衰落,常被人欺侮,有过变卖家产苟且偷生的不良记录。勤劳善良的人民虽终日辛劳,但依旧是衣食不保,体弱多病。庄子西面住着白皮肤的西方人,农耕技术落后,善于狩猎和经商,但他们志向远大,爱好冒险,动辄挥拳伤人,曾经有过抢夺别人财产的不良记录。有钱有势的西方人虽然人口很少,却控制了全庄数十亿人口的命运。

  同在一个村庄,有着10多亿人口的中国人受尽了苦难。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人才打开了自家的门窗,挣脱了守旧思想的锁链,勇敢地与庄子里的人做起了生意,走上了务实发展的道路。由于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加之本性中具有的勤劳朴实的特质,中国人在庄子里的地位越来越显得重要起来。看到中国人渐渐富了,其他的穷弟兄们也纷纷效仿起来。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走上了发展的正路。村庄里有钱的人越来越多,人们腰杆子渐渐直了起来,住在庄子西部的西方人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不安,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化便发生了……

  一切皆因中国的崛起而改变,全庄人的命运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我们可以将人类各民族发展的历程划分为三个十分明显的阶段,即个体存在的阶段、群体存在阶段、类的(整体性)存在阶段。

  所谓人类各民族的个体存在阶段,指的是由于地理隔绝,人类各民族处于缺少交流的状态,如同一个个个体状态下的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一样。各民族所创造的文化具有十分浓厚的个性化特征,远古时期的人类各民族大致可以认为是处于这个阶段。之后,人类各民族进行长期而充分的冲突、交流、融合,在相当大的区域内形成了相对同一的文明性格,全世界形成若干相对集中的同一性民族文明群落,这就是人类各民族的群体性存在阶段。如印度文明、中华文明、西方文明群落以及佛教与伊斯兰教等为主流的其他文明群落。

  由于生产力水平有限,人类对地球资源的利用十分有限,在短缺经济条件下,资源只能满足人类极少数人的欲望。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在地球村里,各国有了更加精细化的分工。人类获取知识、权力与财富的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民族文明在冲突中实现了最大限度的交流与融合。各民族原本十分鲜明的个性开始趋向共同的普世价值观,而那些普世价值观正是组成各民族的人类性的基础——类的存在。于是各个国家走向全球化,各个民族相互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逐渐成为人类的群体性存在,共同推动着人类从个体存在、群体存在向类的(整体性)存在迈进。

  这一切变化在地球村究竟意味着什么?

  人类历史因为以中国为代表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而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就是世界的全球化——人类的全民化阶段。

   所谓的全民化时代,是与精英时代相对应的。在人类的精英时代,人类各民族之间存在着征服与被征服的野蛮关系,在连绵不断的战争背景下,国家以强权赋予精英以特权对全民财富实施垄断式占有。一切皆以精英化的方式出现——精英化政治、精英化占有财富、精英化社会管理……

  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施了改革开放政策的中国如同一个农民进了城,闯入了原本由西方控制的市场、资本领域,中国俨然成了世界上的“农民工”。从最低级廉价工业品的制造业开始,逐步发展成为“世界工厂”,担当了全球化分工中的重要角色。被压抑数千年的中国人,所释放的能量可谓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迅速崛起挑战了西方精英天堂般的生活方式。

  今天的中国,对外开放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在大胆借鉴、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文化形态上的多元融合,建设中国特色会主义文化体系。具体来说,就是推动社会主义文明、现代西方文明与中国传统文明三者之间优秀精华在中华大地上的全面融合。

首先是社会主义文明优越性的有效发挥。当前的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中国崛起的历史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人们常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变化的核心是所有制革命。在古代的中国历史上,其部落社会的公有制被家族私有制所代替,连整个国家也被王朝的“家天下”私有化。家族私有制的弊端在于,当中国发生动乱时,整个社会就有可能会陷于一盘散沙的局面。因此,社会主义给中国人带来了公有制,也带来了社会平等。但社会主义公有制本身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这就是从1978年以来,为什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始终以所有制改革为核心的根本原因。从未来中国的发展来说,中国不能没有社会主义,不能没有公有制。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式社会主义公有制越来越显示其巨大的生命力。在国家所有的公有制框架下,社会分工更加精细化、专业化;更能体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特别是在国家层面的核心竞争力上,技术创新的公有制属性能够使某些全国行业都能共享技术创新成果,如高铁技术、大飞机生产制造技术的全国大协作,这些都绝非单个企业所能做到。只有在公有制主导下,由于国家层面的重视、支持,全国性行业内的大协作,在较短时期内实现某种技术、行业的突飞猛进才有可能变为现实。

其次是对现代西方文明成果的再吸收、再利用。仅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现代市场经济竞争的本质,在于其实现财富的爆炸式增长模式,但其本身的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这就是唯利是图的资本战车只顾及对于利润的追逐,最终导致经济危机。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充分吸收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优秀精华,大力推动市场化竞争,通过市场手段来解决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和供需矛盾的失衡问题;与此同时,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别是出现某些不利的倾向性苗头时,国家层面的宏观调控又可以有效地避免经济危机。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能够有效管控与应对国际性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的挑战,正在于这一点。历史事实证明,没有充分的市场竞争,社会主义就没有活力;没有社会主义公有制参与下的宏观调控,市场经济就不可能正常发展下去。

第三是中国传统文明优秀精华的大力弘扬。由于中国传统文明中宗教、哲学与政治三位一体所构成的超稳定结构,导致文明缺乏自清能力,各种文明元素无论优劣与否,都能沉淀在历史的长河中。由于过多地保留了落后、消极、糟粕的东西,历史的河床因而被淤塞,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在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下,多元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对中国传统文明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如中国皇权体制主导下的等级制形成了等级占有的特权社会,不利于社会竞争。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这些人在经济上拥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话语权;一部分人拥有了先进的科技知识,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地位。财富拥有者和知识精英阶层的出现,都对官本位下的特权构成了冲击。当前,中国正在开展的反特权、反腐败斗争,对于抑制传统文明中的消极因素,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因此,中国式改革开放的总方向在于,不断地挖掘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内在潜能;不断地向现代市场经济竞争力要效益;不断地弘扬传统文明的软实力。这些都代表着中国崛起对于当下世界的意义。

  曾经在政治上代表着亚非拉的中国,如今也在经济上成了亚非拉国家中的领跑者;曾经是“吃”了人的传统文明又成为中国崛起背后的文化底蕴。中国崛起加速世界文化的融合,世界财富总量实现了快速增长,短缺经济正在被过剩经济所取代。勤劳的中国人民借助中国崛起走向全世界,在为西方世界“打工”的同时,也积累了更多的创业经验。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中国人,挽起了亚非拉人民的手,带动发展中国家的人民走上了共享、共赢之路。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模式”的示范意义在于将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结合起来,走中庸化和谐发展之路。显然,这是“善”的发展模式,与西方历史上殖民主义“恶”的发展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财富的增长正是人类全民化的基础。西方人所推崇的民主,其实只是西方国家内部知识、权力、财富的均衡分配方式,但全民化则是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全球化共享与共荣。


  到了全民化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和文化信息传播速度的不断加快,人类知识、权力与财富实现了快速流动,全体人民获取知识、权力与财富的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知识、权力、财富不再为全社会极少数人所占有,而是极大化的全球化共享。

   人类所拥有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人类的资源原来只能由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极少数精英分子去消费,现在,中国的崛起分明是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地球资源的供给能力经受着空前巨大的考验。13亿中国人背后,所代表的正是60亿人口的整体性利益。这便是“中国威胁论”的根源。

  以中国人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人民就不该过上更为幸福的日子吗?

那么,这就必然引发了一系列新的问题——

地球究竟能够满足多少人口的高消费?究竟能够维持多久的高消费?

  人类究竟向何处去?

43 35458 43 15290 0 0 2464 0 0:00:14 0:00:06 0:00:08 2903  人类应该如何可持续地生存下去?

  在人类的个体存在阶段,人类各民族在极其狭隘的区域内对知识、权力、财富实现了独占与独享;在人类的群体存在阶段,人类各民族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了对知识、权力与财富的分享。到了类的存在阶段——人类的全民化阶段,人类各民族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对知识、权力、财富的共享。


  中国崛起撬动了全球化的杠杆,单极世界被改变了,人类的命运被改变了。

“潘多拉的盒子”已经打开,但盒子里飞出来的不是祸害人间的黑色烟雾,而是全民化了的新新人类。

好文章,靠人气!欢迎双击、添加、关注“文明比较”公众号!欢迎转发本公众号文章!

强光中, 1989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哲学系,安徽省哲学学会会员。3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人类文明比较研究工作,2011年出版《全球史观下的孔子学说》一部,已被台湾“中央研究院”、上海社科院、中国科大等数百家图书馆收藏。80余万字新作《全球史观下的人类文明》即将出版发行。所创建的“强光中的哲学博客”(http://qianggz.blog.ifeng.com)是凤凰文史名博,因思想深刻、特色鲜明而长期受到学界重视。欢迎添加强光中微信号:qianggz123.公众号:文明比较(qiangguangzhong

∣中国崛起系列∣∣崛起中的中国何以能够摆脱历史“周期律”的阴影?∣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在哪里?∣当代中国人的创造性活力是从哪里来的? ∣中国崛起背后的基因密码究竟是什么? ∣多元文化Vs多元族群:中华文明的最大优势究竟在哪里?∣当下的中国为何仍然需要历史悲情意识的警醒?     

庄子系列∣年龄与学问有关系吗?——人过四十才识庄?∣天地间的大美,你感悟到了吗?  ∣中国古代只有技术而没有科学吗? ∣道家文化为何不能成为全民化宗教?∣道家文化是儒家文化的解毒剂吗? ∣庄子的爱与恨究竟是什么?  庄子是世界上最早的无政府主义者吗?∣庄子学说中活的灵魂是什么?∣人应该如何面对死亡? ∣“庄周梦蝶”——千古一梦为哪般?∣庄子给中国人带来了什么样的智慧?∣中国人向往的精神家园在哪里?∣做一只温顺的羊与做一只凶恶的狼,哪一种选择更好?∣庄子之“道”是如何影响中华文明前进方向的?∣中国人究竟有没有“原罪”意识?人类逍遥自在的“无何有之乡”究竟在哪里?——庄子与萨特之不同人怎样才能获得自由?—庄子的自由之路世界这么大,你为何却成了井底之蛙?∣如何解读庄子之“道”?∣揭开大千世界如何存在的神秘面纱——庄子如是说∣历史上的中国人为何而沉醉于庄子梦境中的化蝶之美?

∣孟子系列∣儒墨争鸣:战国时代“博士生”与“农民工”之间的较量?∣孟子——伟大的辩论家抑或诡辩者?∣战国时代的儒家学者是如何“就业”的?∣中国古代教育的总病根出自哪里?∣孟子是如何看待女人的?∣人究竟有没有“天命”?∣儒家文化能够带来真正的和平吗?∣是什么造成了中国式潜规则的泛滥?∣是什么让中国古代君主的权力失去了限制?∣是什么让世代的中国人挣扎在人欲的苦海里?∣孟子心目中的“理想国”是什么?∣仁政为何是古代中国人遥不可及的政治梦想?∣中国历代统治者为何排斥、痛恨孟子?孝何以成为儒家文化的两大根基之一?圣人是如何“炼”成的?人的浩然正气是从哪里来的?人应该如何修身养性?人性究竟是不是善的?孟子人学体系的核心思想究竟是什么?如何解读孟子的“良儒”情怀?

∣墨子系列∣墨学价值如何助力中华复兴大业?墨学是如何影响中华文明发展方向的?墨学是如何衰微的? 墨子平等思想为何是治疗传统中国社会病的一剂良药?《墨经》向今天的我们昭示了什么?

∣哲学(史)∣∣构建全球史观下的大思想史:哲学史领域的文明话语权之争当代中国青年为什么学不好哲学?哲学史研究的精神境界当下国人历史意识中究竟缺乏了什么”元素”?

 ∣基督教∣基督教的世界为何是平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