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自主品牌ADAS研究:领克、比亚迪、哈弗、吉利位列L2第一梯队

佐思汽研 佐思汽车研究 2022-09-27


2021年1-8月,中国自主品牌ADAS系统装配量超过131万辆,同比增长88.6%;装配率25.3%,同比增加5.7个百分点。其中:


  • L2级ADAS系统装配量同比增长153%、装配率同比增加6个百分点,成为自主品牌争相布局的细分市场。


  • L2.5级ADAS系统装配量同比增长227%、装配率同比增加0.8个百分点。2021年,以摩卡为代表的燃油车实现了L2+级ADAS量产突破。


  • L3级ADAS系统装配量1.7万辆,装配率0.3%,以小鹏、蔚来、理想、极狐为代表的新势力车企率先实现L3级量产上车或示范演示。


  • 根据自主厂商最新发布的五年计划,2025年国内或将迎来L4级自动驾驶车型集中量产。


2020年—2021年1-8月自主品牌L1-L3级ADAS系统装配量

来源:《2021中国乘用车自主品牌主机厂ADAS和自动驾驶研究报告》


领克、比亚迪等跻身L2级ADAS赛道第一梯队


在L2级ADAS市场,领克、比亚迪、哈弗、吉利处于第一梯队,其中:


  • 比亚迪L2级ADAS系统装配量遥遥领先,主要受比亚迪汉带动,该车型采用1个前视摄像头+3个毫米波雷达+4个环视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的传感器方案;


  • 领克L2级ADAS系统装配量、装配率均较为靠前,主要受领克01、领克03带动,两款车型均采用3R1V的传感器方案。


长安汽车、广汽传祺、红旗、荣威等位于第二梯队,成长可期。

例如长安汽车,在庞大的销量基数,以及UNI系列、阿维塔AVATR品牌,以及相关技术推动下,未来L2级装配量全面提升潜力巨大。

2021年1-8月自主品牌L2级ADAS竞争力格局

来源:《2021中国乘用车自主品牌主机厂ADAS和自动驾驶研究报告》


注:第三梯队未列明品牌还包括:广汽埃安、欧拉、哪吒汽车、奔腾、天际、上汽MAXUS、东风风行、捷途、东南、海马、东风风光。


WEY 摩卡实现燃油车在L2+级ADAS系统的量产突破


在L2.5级ADAS市场,理想、小鹏等新势力品牌率先发展。


2021年1-8月自主品牌L2.5级ADAS竞争力格局

来源:《2021中国乘用车自主品牌主机厂ADAS和自动驾驶研究报告》


在传统自主品牌中,WEY 摩卡相对领先,目前已搭载高速驾驶辅助系统HWA、高速自动领航辅助NOH,2021年内还将实现高速公路领航驾驶HWP,实现L3级自动驾驶。摩卡更大的意义在于,燃油车领域实现高等级ADAS的量产突破。


摩卡ADAS功能及对应传感器方案


L3级ADAS系统在多款车型上实现示范演示/量产上车


2021年1-8月自主品牌L3级ADAS竞争力格局


目前,L3级ADAS赛道暂由新势力品牌领跑,传统自主品牌已完成技术布局:


  • 一汽红旗、广汽埃安、北汽极狐等已实现L3级ADAS系统量产上车;

  • 长城WEY 摩卡将于2021年内实现L3功能;

  • 长安、吉利(极氪)、飞凡汽车、智己汽车等已做好技术储备;

  • 奇瑞捷途基于“昆仑”架构打造的捷途X,则计划搭载华为高阶自动驾驶方案,实现L3级量产。


传统自主品牌L3级功能量产时间

来源:《2021中国乘用车自主品牌主机厂ADAS和自动驾驶研究报告》


例如,极狐 αS 华为HI版


2021年4月,北汽极狐与华为合作打造的极狐 αS 华为HI版亮相上海车展。该车型搭载华为高阶自动驾驶ADS系统、3个96线激光雷达、6个毫米波雷达、12个摄像头、13个超声波雷达以及算力可达400TOPS的华为芯片,达到L3级自动驾驶辅助水平,具备高速公路辅助驾驶、城区高阶辅助驾驶、代客泊车服务能力。


2025年或将迎来L4级自动驾驶车型集中量产


上汽、广汽、吉利等多品牌明确L4级量产时间:


  • 2021年6月,上汽集团在全新愿景使命价值观中,明确2025年批量投产 L4 级智能驾驶汽车。

  • 2021年7月,广汽集团公告称,广汽埃安与华为联合开发具备L4级自动驾驶功能的中大型智能纯电SUV,计划2023年底量产。

  • 2021年10月,吉利汽车在“智能吉利2025”中,明确将于2025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的商业化。


自主品牌ADAS/AD发展进程

来源:《2021中国乘用车自主品牌主机厂ADAS和自动驾驶研究报告》



《2021中国乘用车自主品牌主机厂ADAS和自动驾驶研究报告》目录

共165页


01

国内自主品牌ADAS市场现状

1.1 自主品牌ADAS功能装配量&装配率

1.2 自主品牌ADAS装配量及装配率:整体情况

1.3 自主品牌L2级ADAS装配量及装配率:整体情况

1.4 自主品牌L2级ADAS装配量及装配率:分品牌

1.5 自主品牌L2级ADAS装配量及装配率:分车型

1.6 自主品牌L2级ADAS装配量及装配率:分价格


02

国内自主品牌ADAS与自动驾驶布局

2.1 自主品牌ADAS发展时间规划

2.2 L2、L2+、L3级ADAS方案对比

2.3 L2级ADAS系统布局:功能及方案

2.4 L2+级ADAS系统布局:功能及方案

2.5 L3级ADAS系统布局:功能及方案

2.6 L4级ADAS系统布局:功能及方案

2.7 自主品牌ADAS合作伙伴阵营


03

国内自主品牌ADAS/自动驾驶研究

3.1 长安

3.1.1 2021年长安ADAS装配情况(分品牌、车型)

3.1.2 长安十四五规划

3.1.3 长安汽车智能化战略

3.1.4 长安自动驾驶发展历程

3.1.5 长安汽车自动驾驶路线图

3.1.6 长安ADAS及自动驾驶核心技术

3.1.7 长安ADAS/AD系统

3.1.8 2020-2021年长安自动驾驶动态布局

3.1.9 阿维塔资源

3.1.10 长安电子电气架构演进路线

3.1.11 长安自动驾驶测试

3.1.12 长安ADAS及自动驾驶合作伙伴

3.1.13 2019-2021长安自动驾驶动态布局


3.2 长城

3.2.1 2021年长城ADAS装配情况(分品牌、车型)

3.2.2 长城自动驾驶战略

3.2.3 长城自动驾驶发展历程

3.2.4 长城自动驾驶发展第一阶段

3.2.5 长城i-Pilot智慧领航系统:1.0 系统架构及硬件方案

3.2.6 长城自动驾驶发展第二阶段

3.2.7 长城WEY品牌布局及自动驾驶规划

3.2.8 长城自动驾驶发展第三阶段

3.2.9 自动驾驶计算平台ICU 3.0

3.2.10 WEY 摩卡,L2+级(可扩展至L3级)

3.2.11 长城汽车L4级自动驾驶概念车型

3.2.12 长城汽车L5级自动驾驶概念车型

3.2.13 长城自动驾驶测试

3.2.14 长城自动驾驶合作伙伴

3.2.15 2018-2021长城自动驾驶动态布局


3.3 比亚迪

3.3.1 2021年比亚迪ADAS装配情况(分品牌、车型)

3.3.2 比亚迪自动驾驶发展战略

3.3.3 比亚迪自动驾驶发展历程

3.3.4 比亚迪自动驾驶路线图

3.3.5 比亚迪D++开放平台

3.3.6 比亚迪D++平台代表车型

3.3.7 比亚迪L2 级ADAS系统

3.3.8 比亚迪Di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代表车型-汉EV

3.3.9 比亚迪e平台3.0及代表车型

3.3.10 比亚迪E/E架构

3.3.11 比亚迪自动驾驶测试

3.3.12 比亚迪自动驾驶合作伙伴

3.3.13 2019-2021比亚迪自动驾驶动态布局


3.4 一汽

3.4.1 2021年一汽ADAS装配情况(分品牌、车型)

3.4.2 一汽自动驾驶发展规划

3.4.3 一汽红旗自动驾驶发展路径

3.4.4 一汽红旗ADAS功能及方案

3.4.5 2020-2021年一汽红旗自动驾驶动态布局

3.4.6 一汽红旗电子电气架构

3.4.7 红旗自动驾驶测试

3.4.8 一汽自动驾驶合作伙伴

3.4.9 2019-2021一汽自动驾驶动态布局


3.5 吉利

3.5.1 2021年吉利ADAS装配情况(分品牌、车型)

3.5.2 吉利自动驾驶发展历程

3.5.3 吉利自动驾驶路线图

3.5.4 吉利ADAS/AD系统

3.5.5 吉利泊车系统

3.5.6 吉利自动驾驶布局

3.5.7 吉利SEA架构

3.5.8 吉利自动驾驶测试

3.5.9 吉利ADAS/AD合作伙伴

3.5.10 2019-2021吉利自动驾驶动态布局


3.6 广汽

3.6.1 2021年广汽ADAS装配情况(分品牌、车型)

3.6.2 广汽“1615”战略

3.6.3 广汽自动驾驶发展历程

3.6.4 广汽ADAS方案演进路线图

3.6.5 广汽 ADAS/AD系统

3.6.6 广汽L4/L5级自动驾驶布局

3.6.7 广汽自动驾驶布局

3.6.8 广汽电子电气架构演进

3.6.9 广汽自动驾驶测试

3.6.10 广汽自动驾驶合作伙伴

3.6.11 2019-2021广汽自动驾驶动态布局


3.7 北汽

3.7.1 2021年北汽ADAS装配情况(分品牌、车型)

3.7.2 北汽自动驾驶发展

3.7.3 北汽新能源自动驾驶发展历程

3.7.4 北汽ADAS方案演进路线图

3.7.5 北汽新能源ADAS/AD系统

3.7.6 北汽自动驾驶测试

3.7.7 北汽自动驾驶布局

3.7.8 北汽自动驾驶合作伙伴

3.7.9 2019-2020北汽自动驾驶动态布局


3.8 上汽

3.8.1 2021年上汽ADAS装配情况(分品牌、车型)

3.8.2 上汽自动驾驶规划

3.8.3 上汽自动驾驶发展历程

3.8.4 上汽ADAS演进路线

3.8.5 荣威ADAS功能

3.8.6 飞凡汽车ADAS功能

3.8.7 智己汽车ADAS功能

3.8.8 上汽L4级自动驾驶

3.8.9 上汽自动驾驶路测

3.8.10 上汽自动驾驶合作伙伴

3.8.11 2019-2020上汽自动驾驶动态布局


3.9 奇瑞

3.9.1 2021年奇瑞ADAS装配情况(分品牌、车型)

3.9.2 奇瑞智能化战略

3.9.3 奇瑞自动驾驶规划

3.9.4 奇瑞自动驾驶演进图

3.9.5 奇瑞ADAS功能

3.9.6 星途ADAS功能

3.9.7 奇瑞自动驾驶合作伙伴

3.9.8 2019-2020奇瑞自动驾驶动态布局


3.10 东风

3.10.1 2021年东风ADAS装配情况(分品牌、车型)

3.10.2 东风自动驾驶规划

3.10.3 东风自动驾驶发展历程

3.10.4 东风自动驾驶发展路径

3.10.5 东风ADAS/AD功能

3.10.6 岚图ADAS/AD功能

3.10.7 岚图EE架构

3.10.8 东风自动驾驶合作伙伴

3.10.9 2019-2020东风自动驾驶动态布局


更多佐思报告


佐思 2021年研究报告撰写计划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全景图(2021年10月版)


主机厂自动驾驶汽车视觉(上)高精度地图
商用车自动驾驶汽车视觉(下)高精度定位
低速自动驾驶汽车仿真(上)OEM信息安全
ADAS与自动驾驶Tier1 汽车仿真(下)汽车网关
汽车与域控制器毫米波雷达APA与AVP
域控制器排名分析车用激光雷达驾驶员监测
激光和毫米波雷达排名车用超声波雷达红外夜视
E/E架构 Radar拆解车载语音
汽车分时租赁充电基础设施人机交互
共享出行及自动驾驶 汽车电机控制器L4自动驾驶
EV热管理系统混合动力报告L2自动驾驶
汽车功率电子汽车PCB研究燃料电池
无线通讯模组汽车IGBT汽车OS研究
汽车5G汽车线束线控底盘
合资品牌车联网V2X和车路协同转向系统
自主品牌车联网路侧智能感知模块化报告
商用车车联网汽车智能座舱车载显示
商用车ADAS座舱多屏与联屏智能后视镜

Tier1智能座舱(上)

智能座舱设计汽车照明

Tier1智能座舱(下)

座舱SOC汽车座椅
汽车数字钥匙TSP厂商及产品HUD行业研究
汽车云服务平台

OTA研究

汽车MCU研究
AUTOSAR研究智慧停车研究传感器芯片
软件定义汽车Waymo智能网联布局ADAS/AD主控芯片
T-Box市场研究自动驾驶法规ADAS数据年报
T-Box排名分析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基地汽车镁合金压铸
乘用车摄像头季报智能汽车个性化飞行汽车
专用车自动驾驶农机自动驾驶矿山自动驾驶
港口自动驾驶自动驾驶重卡

无人接驳车

汽车VCU研究
汽车多模态交互


佐思研究月报

 ADAS/智能汽车月报 | 汽车座舱电子月报 | 汽车视觉和汽车雷达月报 | 电池、电机、电控月报 | 车载信息系统月报 | 乘用车ACC数据月报 | 前视数据月报 | HUD月报 | AEB月报 | APA数据月报 | LKS数据月报 | 前雷达数据月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