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平安生物医药行业深度报告】港股医药策略报告:优质标的集会,长期配置优选

平安医药团队 平安研究 2022-05-19


摘要


港股医药板块走势与A股医药板块趋于一致。港股一共有148家医药上市公司,市值合计2.69万亿元,在所有港股中占比为5%,略低于A股医药行业占比(8%)。目前港股医疗保健板块的PE为30倍,A股医疗保健板块的PE为38倍,H/A医药板块的估值块溢价率为-20%,处于历史中位水平。


从2015年8月至今,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明显跑赢A股医药生物全收益指数。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A股医疗保健板块中中药、辅助用药公司数量占比比港股大,2015年以来这些公司受到政策负面影响,股价走势较弱,拉低了整个板块的股价涨幅;二是2015年港股医疗保健板块的估值较低,与A股医疗保健的估值差距较大,随着这两个板块的估值差距缩小,港股医疗保健板块相对A股医疗保健的涨幅更大。随着政策对A股医疗保健板块中中药、辅助用药公司的不利影响的边际效应减弱,以及两个板块的估值差缩小后趋于稳定,港股和A股医疗保健板块的走势趋于一致。


港股医药板块牛股探寻,港股通标的表现优异。2019年1月至今,港股医药板块整体涨幅可观,但板块内不同细分领域走势分化明显。涨幅前三的领域包括医疗保健技术(上涨137%)、医疗保健设备(上涨117%)、医疗保健用品(上涨88%),中药、保健护理服务、保健护理产品经销商、管理型保健护理领域均下跌。


港股通囊括了医疗领域里的优质龙头标的,该板块在2015年至今以及2019年至今明显跑赢港股医疗保健板块以及港股大盘,且在2019年至今与A股医疗保健板块的走势高度一致。港股通持股量占自由流通股本越高,说明内地资金对该股的影响力越大。37家港股通标的中,港股通持股占自由流通股本超过20%的标的有13家,其中山东新华制药的沪深港通占自由流通股本达到48%,说明内地资金在港股通股票中活跃度较高。


疫情推动之下,“互联网+医疗服务”迎来发展契机。我国随处遍布的“互联网+”场景培养了良好的用户习惯,医疗领域在平安好医生、阿里健康、微医、春雨医生的培养下,越来越多的患者习惯了在网上看病和健康管理。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网络医药问诊量大幅增加,部分地区开放了网络问诊的医保支付,为“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契机。该领域的龙头公司包括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等。


港股医药板块投资策略:港股医药板块的公司主要经营地多在中国大陆,受内地的医药行业政策监管,因此其基本投资思路与我们在A股医药板块的投资策略一致,即回避政策压制领域,从各细分领域寻找确定性增长标的。主要包括:1)药物研发CRO&CMO企业:创新大潮中的确定性增长领域。该领域建议关注药明生物、康龙化成、药明康德、方达控股等;2)顺应行业创新改革趋势的白马股:强者恒强。该领域建议关注中国生物制药、石药集团、威高股份、翰森制药等;3)景气度高的细分领域龙头。该领域建议关注爱康医疗、春立医疗、康希诺生物-B、中国同辐、歌礼制药-B、微创医疗、东阳光药等。


风险提示:1、行业政策变化风险。新医改政策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存在一定不确定性。2、研发失败的风险。新药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新药研发从临床I期到成功上市的概率仅为9.6%。3、药品安全风险。药品的运输、储存均需特定条件,如果质量控制的某个环节出现疏忽,则可能造成药品安全风险。


01

港股医药板块走势与A股医药板块趋于一致

1.1 港股医疗保健行业概况


港股一共有148家医药上市公司,市值合计2.69万亿元,在港股中市值占比为5%,略低于A股医药行业市值占比(8%)。港股医药标的市值占比按照细分领域分类,名列前三的分别是:生物科技、西药和生命科学工具和服务。在A股医药板块,西药和生物科技占比也在前二;第三则为中药,达到15%,远高于其港股医药板块占比。

按照市值排名,除去AMGEN-T,港股医药前十位的公司分别是:药明康德,翰森制药,阿里健康,中国生物制药,药明生物,石药集团,百济神州,国药控股,平安好医生,复星医药。西药共有39家公司,是上市公司数量最多的领域。

1.2 港股医疗保健板块走势与A股医疗保健板块走势趋于一致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可代表港股中医疗保健较大市值股票的整体走势,“医药生物全收益指数”可代表A股中医疗保健较大市值股票的整体走势。从2015年8月至今,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明显跑赢医药生物全收益指数。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A股医疗保健板块中中药、辅助用药公司数量占比比港股大,2015年以来这些公司受到政策负面影响,股价走势较弱,拉低了相应指数的股价涨幅;二是2015年港股医疗保健板块的估值较低,与A股医疗保健板块的估值差距较大,随着这两个板块的估值差距缩小,港股医疗保健板块相对A股医疗保健的涨幅更大。


随着政策对A股医疗保健板块中中药、辅助用药公司的不利影响的边际效应减弱,以及两个板块的估值差缩小后趋于稳定,港股和A股医疗保健板块的走势趋于一致,这种一致性在2019年下半年后更加突出。

1.3 H/A医疗保健板块估值溢价率处于历史中位水平


2015年至今,港股估值基本平稳,A股估值不断下降,港股与A股的估值差距缩小。截止3月13日,全部港股的PE为12倍,全部A股的PE为15倍,全部港股/全部A股的估值溢价率为-19%。港股医药板块/全部港股、A股医药板块/全部A股的估值溢价率均在150%左右。


港股医疗保健板块的PE在2018年曾一度超过A股医疗保健板块的PE,2019年回落。目前港股医疗保健板块的PE为30倍,A股医疗保健板块的PE为38倍,H/A医药板块的估值块溢价率为-20%,处于历史中位水平。

近年上市的A/H两地医药公司估值一致性高。医药板块一共有7家同时在A/H上市的公司,早年上市标的的A股估值普遍高于H股估值,A/H估值溢价率最高的新华制药达到164%。近年上市的康龙化成和药明康德,A/H估值基本一致。随着资金流动性的增强,以及A股投资风格的成熟,预计未来在A/H两地上市的标的估值趋于一致是常态。


02

港股医药板块牛股探寻,港股通标的表现优异

2.1 港股医疗保健板块各细分领域走势分化明显


2019年至今,港股医药板块整体涨幅可观,但板块内不同细分领域走势分化明显。涨幅前三的领域包括医疗保健技术(上涨137%)、医疗保健设备(上涨117%)、医疗保健用品(上涨88%),中药、保健护理服务、保健护理产品经销商、管理型保健护理领域均下跌。

2.2 港股医药板块的1年牛股和3年牛股囊括各领域优质标的


图表10列出了过去1年和过去3年港股医药板块涨幅TOP20的标的。1年之内最大涨幅是中国医疗集团(涨幅543%),第20名是BBI生命科学(涨幅24%)。3年里的最大涨幅是春立医疗(涨幅1242%),第20名是BBI生命科学(涨幅76%)。有11家公司在过去1年和过去3年的涨幅均位列前20。其中包括关注度高的高成长标的春立医疗、爱康医疗、康希诺生物—B、微创医疗;长期成长性良好的CRO企业药明生物、药明康德;稳健增长白马股威高股份、中国生物制药;以及“互联网+医疗健康”标的阿里健康。

2.3 港股通医药板块股价表现优秀


港股通的纳入标准可简述为:恒生综指成分股,且成分股定期调整考察截止日前12个月港股平均流通市值不低于50亿港元,上市时间不足十二个月的按实际上市时间计算市值。已在恒生综指中的 REITs、外国公司(包括金界、普拉 达、俄铝等)、合订证券、未盈利生物医药公司排除在外。港股医疗保健板块中有37个港股通标的,均为市值排名靠前的标的,也是各细分领域的优质龙头股。


内地资金在港股通股票中活跃度较高。图表11按照“港股通占自由流通股本”从高到低排序展示了37个港股通标的,占比越高,说明内地资金对该股的影响力越大。港股通占自由流通股本超过20%的标的有13家,其中山东新华制药的占比达到48%。

由于医疗保健板块港股通囊括了医疗领域里的优质龙头标的,该板块在2015年至今以及2019年至今明显跑赢港股医疗保健板块以及港股大盘。2015年至今,医药港股通上涨5.59%,而港股医药板块及港股大盘均下跌。2019年至今,医药港股通明显跑赢港股医药板块,且走势与A股医疗保健板块高度一致。


03

港股医药板块热门领域

3.1药物研发CRO&CMO企业:创新大潮中的确定性增长领域


全球医药研发投入稳健增长。2018年全球药物研发支出合计为1741亿美元,近几年维持在5%-6%的增速。近年来,由于靶向治疗、免疫疗法等创新疗法的推动,主要大型制药公司的研发支出从2015年后呈现增长趋势。


我们预计全球药物研发支出将持续增长,主要推动因素包括:1)全球老龄化的加剧,以及人口寿命延长后对健康管理提出更高要求;2)目前尚存在大量未被攻克的疑难杂症;3)各种新兴治疗方式的出现需要医药研发不断进行探索。

药物研发CRO(合同研究组织)直接受益于研发支出的增加。几乎每家大型医药企业都有长期合作的CRO公司,将研发过程中的部分项目外包给这些CRO公司,可以达到节省时间和成本的目的。中小型研发型制药公司,由于人员精简,更加依赖外部CRO公司。据Frost & Sullivan统计,2018年全球药物研发CRO的市场规模约为579亿美元,占总的药物研发支出的33%,且占比持续增长。


CMO(合同生产服务)市场快速增长。CMO企业接受制药公司的委托,为其提供定制服务,包括生产、放大条件探索、优化/开发生产制备工艺(限CDMO)。随着全球研发投入持续增加,CMO产业链的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CMO定制服务。2018年,全球CMO市场规模为268亿美元,近几年的增速在10%出头。

国内CRO&CMO行业增速远高于全球市场。我国政策鼓励创新药研发,大型药企的研发投入持续增加,且2005年以后诞生了一大批初创型制药公司,推动我国CRO&CMO行业高速增长。2018年,我国CRO市场规模达到59亿美元(+37%),CMO市场规模达到24亿美元(+20%),远高于全球的增速。


在医保资金腾笼换鸟的改革背景下,持续创新是医药企业的唯一出路,国内药企纷纷加大研发支出。因此,预计国内CRO&CMO市场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维持良好的增长速度。

药明生物:全球生物制剂CRO&CMO新秀,处于高速扩张时期。药明生物是国内规模最大的CRO企业药明康德的子公司,主要业务为生物制剂的CRO&CMO服务。其收入65%来自海外,北美是其最主要的市场,收入占比达到53%。全球生物制剂CRO市场格局分散,CR6为28%,公司在全球的市占率仅为1.8%,排名第5,尚有很大提升空间。药明生物在国内生物制剂CRO的市占率达到64%,行业地位远超竞争对手。


药明生物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2014-2018年,公司收入复合增速高达66%。2019年H1收入增速为52.33%,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速为80.33%。公司正在进行中的项目数量持续增加,且金额更高的临床后期项目占比提高,证明公司客户粘性强,客户愿意将项目从早期到中后期全程交给公司。2019年H1,公司在进行中的项目合计达到224项,其中第III期临床开发项目达到15个,第I及II期临床开发项目达到102个。接下来随着更多早期项目逐渐进展到后期,公司业绩也将持续增长。

康龙化成:小分子研发服务优势突出,依托核心业务引流积极扩展服务范围。康龙化成是以小分子实验室化学起家的CRO&CMO企业,公司在全球药物发现市场名列第三,收入规模在国内CRO行业排名第二。公司依靠实验室服务业务与全球大批优质客户建立起良好关系,后将业务延伸到CMC、临床研究服务,满足客户的研发全流程需求。


CMC(Chemistry, Manufacture and Control,化学和制剂工艺开发及生产)与药物发现业务高度协同,产能扩张助力业绩增长。根据2019中报,药物发现阶段的体内外生物科学76%的收入来源于与实验室化学的协同效应,78%的CMC收入来源于与药物发现服务(实验室化学和生物科学)的协同效应。在一体化服务平台的带动下,公司CMC业务高速增长。同时,公司在国内逐步增加产能,天津二期产能逐步释放、绍兴子公司在建设中,产能的提高支持CMC业务维持40%-50%的增速。


公司通过外延并购扩展CRO业务,充分利用全流程平台发挥并购后的协同效应。在CRO领域,公司从2016至今,通过收购和参股国内外多家CRO公司,迅速介入CRO全流程服务。同时,公司深度整合全流程一体化服务平台,打通从药物发现到药物开发各环节,充分发挥并购后的协同效应。2019H1,公司CRO业务规模达到1.9亿元,同比增长28%。

3.2 顺应行业创新改革趋势的白马股:强者恒强


2015年以来,我国医药行业改革进入加速期。未来国内药品领域呈现两个趋势:


Ø  随着带量采购在仿制药领域覆盖面的扩大,大品种的仿制药一旦生产厂家在三家以上则进入拼价格的阶段,大品种仿制药的生产商将获得一个较低的合理利润率。在拼价格的背景下,能提供一篮子药品的厂家在价格谈判中具有更强竞争力,因此预计未来仿制药的生产销售将会集中于几家大规模企业。


Ø  鼓励创新将是我国医改长期坚持的方向。由于药品研发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雄厚的技术支持,所以未来我国新药研发将会集中于两类公司:一是本身规模较大的药企,他们有资金也有人才,还可以通过BD从外引进新药项目;二是以优秀的科研人才为核心的小规模药物研发公司。


因此,不论是仿制药还是创新药市场,大药企均占有明显优势,在未来的药品市场中将呈现强者恒强的局面。


通过药品申报的数量可以预测公司未来几年上市药品的情况,申报项目越多,未来可上市的药品就越多,从而增加公司成长动力。图表24列出2015-2019年我国药品申报项目数量排在前10位的公司,排在前6位的公司每家申报项目数量均超过100个,平均每年有20个以上。这些头部企业未来具有较大增长潜力。


我国未来药品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根据NMPA数据,我国共有7999家药品生产企业,这10家公司申报的新药项目数量占全国总的新药申报数量的24%,仿制药的申报数量占比高达43%。未来待申报药品逐渐上市,这些头部企业的市占率将进一步提升。

中国生物制药:大型综合制药公司,创新支撑未来长期增长。公司的收入和利润多年维持较高速度增长。经过多年发展,公司产品领域覆盖肝病、心脑血管、抗肿瘤、镇痛多个疾病领域。2015年之前,肝病用药和镇痛药的快速增长拉动公司整体业绩增长。2018年随着安罗替尼的上市,抗肿瘤药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近年上市多为仿制药,大量创新药处于临床阶段。公司从2015-2019年,每年申报品种数量均超过29个,2015年多达81个,大量的申报品种为公司过去几年和未来的增长提供了强劲的动力。2015-2019年申报的仿制药多为上市申请,共有88个仿制药提交上市申请。而申报的新药多为临床申请,共有110个新药提交临床申请,未来公司将有大批新药上市。

石药集团:创新药业务迅速崛起,占据公司收入半壁江山。公司早年主要收入来源于普药和原料药,随着普药竞争越来越激烈,公司逐渐将重点转向自主研发的创新药,主要是神经及心脑血管药物以及抗肿瘤药。创新药成为推动公司增长的主要动力,2018年,创新药收入达到103亿港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49%。近三年,由于原料药价格回暖和两票制的影响,公司收入增速提速。

公司具有大量新药处于临床试验阶段。2016-2019年,公司每年申报品种数量呈加速趋势。2019年申报了32个药物,其中新药为20个。2015-2019年,公司共申请上市54个仿制药和4个新药,申报临床65个新药。大量的临床阶段在研新药为公司未来增长奠定基础,其中8个项目处于临床III期。此外,公司有15个仿制药正在进行生物等效试验,6个待批美国ANDA的药品,均是未来业绩增长点。

3.3 疫情推动之下,“互联网+医疗服务”迎来发展契机


“互联网+医疗服务”主要包括线上医疗保健商品买卖、线上诊疗、以及慢病和健康管理等。“互联网+医疗服务”具有以下优点:


1)方便快捷,对于小病/常见病,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诊疗送药过程;

2)线上预约或线上就诊是触达一流医疗专家的途径之一,避免排长队看病;

3)网上购买慢病用药可能比附近药店便宜;

4)O2O送药服务为不方便出门的人提供便捷途径;

5)远程一对一家庭医生实现对健康的全面管理;

6)健康管理平台提供的其他线上线下服务。


其中第1-4是基础的医疗服务,第5和第6点则上升到可长期绑定用户的全面健康管理服务。基础医疗服务适用于大众市场,健康管理服务适用于多病在身的特殊客户和注重健康管理的高端客户。


我国随处遍布的“互联网+”场景培养了良好的用户习惯,医疗领域在平安好医生、阿里健康、微医、春雨医生的培养下,越来越多的患者习惯了在网上看病和健康管理。据易观千帆统计,医疗类APP一共有618个,其中活跃人数最多的是在线问诊,其次是预约诊疗和药品流通。

再具体到各APP,在线问诊APP中活跃人数最高的是平安好医生,其单月活跃人数达到1325万。预约诊疗APP中活跃人数最高的是微医。1药网是药品流通中活跃人数最高的APP。专科慢病服务APP中,智云健康的热度最高。

政策鼓励“互联网+医疗服务”发展。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对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方向做出整体布局,促进该领域进入到规范发展时期。目前在政策层面上,我国网售处方药和网上医保支付已经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新冠疫情为“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发展提供契机。2020年1月以来,新冠疫情爆发,全国实行居家隔离。以前在医院进行的诊疗拿药行为转到网上进行,从而促进在线问诊、网上购药量大幅增加。据了解,平安好医生在疫情期间的诊疗量翻数倍,阿里健康的线上销售也大幅增加。


网上医疗服务的医保支付是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事件,2020年3月,医保局和卫健委共同发布《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具备互联网诊疗服务资质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可将参保人员的常见病、慢性病“互联网+”复诊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之后多地迅速开通网上医院,将“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为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阿里健康:国内龙头医药电商,业务增长迅速。公司早年做药品追溯平台,从2015年开始布局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目前公司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医药电商平台,并且依托阿里健康APP以及阿里巴巴旗下淘宝、天猫、支付宝、钉钉引流,公司医药自营业务和电商服务平台业务增长迅猛。


截止2019半年报,医药自营业务收入34.3亿元(+115%),年度活跃消费者超过3700万,相比于2018年年报增加了1000万,自营店的热度提升迅速。电商平台的商品交易额超过370亿元(+48%),年度活跃消费者超过1.6亿。公司自电商平台收取的服务费为5.4亿元(+140%)。

借力阿里巴巴,全方位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除了医药自营和提供医药电商平台服务,公司还布局互联网医疗、消费医疗、智慧医疗,目前业务网络全面连接医疗领域的上中下游。


Ø  上游与生产厂家的连接:“码上放心”平台入驻了中国超过85%的医药生产企业和超过95%的疫苗品种。医药自营和医药电商服务平台与全品类的医药生产商有合作关系。


Ø  中游与医院的连接:互联网医疗服务业务中,跟医院合作建立互联网医院;支付宝平台连接入医院内部系统,实现挂号复诊;智慧医疗业务中,医疗AI"Doctor You"为医院和医生赋能;与阿里健康、支付宝等平台签约提供在线健康咨询的执业医师、执业药师和营养师超过2.4万人。


Ø  下游与C端用户的连接:通过天猫、支付宝、阿里健康、钉钉、口碑等阿里集团下主要C端为广大用户提供入口,覆盖人群广泛,潜力巨大。

平安好医生:全力打造在线医疗健康管理平台,重点关注私人医生业务。公司依托平安好医生APP提供在线诊疗、医疗保健商品销售、体检、医美、私家医生等服务。公司与其他在线互联网诊疗平台的区别在于:1、自有医生团队,实时为用户提供在线咨询,提高问诊质量。公司现有1409位全职医生,平均从业年限超过14年。2、AI辅助诊疗系统,提高医生问诊效率,确保医生数量有限的情况下,能为大量用户提供服务。


2019年公司收入达到50.7亿元(+51.8%),亏损幅度有所收窄。在几大业务板块中,2019年增速最高的是在线医疗,其收入达到8.6亿元(同比+109%),其中会员产品收入超过4亿元。会员产品主要包括2018年推出的“就医360会员服务”,以及2019年8月推出的“平安好医生私家医生”。


传统医疗消费的低频特征使得网上问诊服务的用户粘性低,获客成本高。而私家医生服务将低频的疾病问诊变为持续的健康管理,用户粘性大幅提高,且对围绕私家医生服务的消费型医疗、健康商城等业务也将有明显带动作用。

在公司的多渠道推广下,平安好医生用户数量持续增长。2019年,注册用户数达到3.15亿人(同比+19%),期末月活跃用户数达到0.67亿人(同比+22%),期末月付费用户数达到300万人(同比+26%),活跃用户付费率达到4.4%,客户转化情况良好。2019年,平安好医生日均问诊量达到73万人次(同比+36%)。问诊量增速高于用户数增速,说明用户对该APP的使用频率增加,用户习惯正在逐步培育中。

3.4 景气度高的细分领域龙头


受益于进口替代、老龄化加剧、以及治疗覆盖人群的增加,我国医药行业部分细分领域景气度较高,比如创新疫苗公司康希诺生物-B;高值医疗耗材公司爱康医疗,春立医疗,微创医疗;核医学龙头公司中国同辐;肝病创新药公司歌礼制药-B;专注于辅助生殖的锦欣生殖等。


康希诺生物-B:科学家创业,创新疫苗未来之星。公司由4位曾经在全球大型疫苗公司工作多年的科学家创立,他们资深的研发背景帮助康希诺引入国际一流的研发、生产经验,助力公司成为国际前沿的疫苗企业。


创新是公司最重要的特征,体现在其产品管线上:1)全球创新产品,包括Ad5-EBOV、结核病加强疫苗、PBPV;2)潜在的中国首创疫苗,包括DTcP疫苗、MCV4;3)能与进口产品竞争的更优疫苗,包括PCV13i。


公司目前只有埃博拉病毒疫苗一个产品上市,在该病毒未爆发的年份,国家和世卫组织仅做储备采购。预计2020年将上市MCV2和MCV4两个产品,其中MCV4是国内首个4价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市场前景好,假设10%的新生儿选择该产品,每针价格为150元,则销售额为5.4亿元。此后,每过2年左右就会有新产品上市,支撑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爱康医疗:骨关节高值耗材龙头,进口替代势不可挡。2018年,我国骨关节植入物市场规模约53亿元,近几年的行业增速预计在13%左右。2016年,公司在全国的销量占比为14%,在该细分领域名列第一,具有良好的市场基础。销量排名前8家企业合计占比78%,仅有爱康一家国产企业,进口替代空间可观。国产骨关节植入物的价格远低于进口产品,国产髋关节约为进口产品价格的25%,国产膝关节约为进口产品价格的41%。在医保控费的背景下,国家鼓励使用国产医疗器械,为国产产品的进口替代提供了机遇,这是公司近几年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国内第一家3D打印骨科植入物公司,新技术带来新增长。公司的3D业务增长迅速,2019年H1收入达到5100万元,同比增长88%,在公司总收入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公司的3D打印脊柱产品已进入150多家医院,其中90%以上为三级医院,3D精确构建技术也已进入800多家医院。3D打印产品和技术的推广帮助公司进入更多高端医院,在业内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得益于进口替代以及2016年新推出的3D打印技术,公司的内生收入增速维持在30%-43%的高速增长,净利润的增长与收入一致。2018年和2019H1业绩增速较高的另一个原因是并购了英国骨科公司JRI。

中国同辐:国内核医学龙头,高壁垒的高增长领域。由于核素药物存在放射性,行业政策壁垒较高。目前生产放射性药物的企业仅有约20家,多数是过去各大同位素研究院下属事业单位改制而来,中国同辐是其中少数几家具备基础研发能力的单位之一。公司背靠大股东中核集团,具有天然的资源优势,其产品包括鍀[99mTc]、碘[131I]、碘[125I]、铊[201Tl]、氟[18F]等多种放射性同位素药物,其中碘[131I]化钠胶囊(诊断用)、来昔决南钐[153Sm]注射液、磷[32P]酸钠口服溶液等5种影像诊断及治疗用放射性药品在国内仅公司一家生产商。2017年公司在国内核医学影像诊断及治疗用放射性药品的市场份额为40%,名列第一。


2019H1,公司收入为16.6亿元(+20.4%),净利润为1.5亿元(+25.8%)。公司产品在应用骨科、肿瘤、幽门螺杆菌检测、放射性体外诊断这些领域均具有良好的成长性,且公司竞争优势突出,因此业绩维持不错的增速。公司在研9种产品,其中4种已经进入临床后或正在申报临床。氟[18F]化钠注射液、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等产品具有较大潜力,将来有望推动公司业绩加速上涨。


04

医药港股投资策略

港股医药板块的公司主要经营地多在中国大陆,受内地的医药行业政策影响,因此其基本投资思路与我们在A股医药板块的投资策略一致,即回避政策压制领域,从各细分领域寻找确定性增长的标的。但由于联交所早期相对于内地两大交易所对于上市公司的包容性更广,吸引了一些尚未盈利的创新药公司和“互联网+医疗”公司,这些公司代表未来新兴发展方向,也值得长期关注。


建议关注:

1)药物研发CRO&CMO企业:创新大潮中的确定性增长领域。该领域建议关注药明生物、康龙化成、药明康德、方达控股等;


2)顺应行业创新改革趋势的白马股:强者恒强。该领域建议关注中国生物制药、石药集团、威高股份、翰森制药等;


3)景气度高的细分领域龙头。该领域建议关注爱康医疗、春立医疗、康希诺生物-B、中国同辐、歌礼制药-B、微创医疗、东阳光药等。


05

风险提示

1)行业政策变化风险

随着新医改的逐步深入,在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药品零差率、两票制、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的同时,行业监管日趋严格。新医改政策体系由于涉及面较广,具体执行需要应对各种复杂情况,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2)研发失败的风险

新药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药物不同于其他工业品,其研发阶段包括临床前研究,临床I- IV期研究。根据报告《Clinical Development Success Rates 2006-2015》的数据显示新药研发从临床I期到成功上市的概率仅为9.6%。


3)药品安全风险

药品的运输、储存均需特定条件,特别是生物制品和疫苗,需全程冷链运输储存。如果质量控制的某个环节出现疏忽,则可能造成药品安全风险。


评级说明及声明


股票投资评级:

强烈推荐 (预计6个月内,股价表现强于沪深300指数20%以上)

推       荐 (预计6个月内,股价表现强于沪深300指数10%至20%之间)

中       性 (预计6个月内,股价表现相对沪深300指数在±10%之间)

回       避 (预计6个月内,股价表现弱于沪深300指数10%以上)

行业投资评级:

强于大市 (预计6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强于沪深300指数5%以上)

中       性 (预计6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相对沪深300指数在±5%之间)

弱于大市 (预计6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弱于沪深300指数5%以上)

公司声明及风险提示:

负责撰写此报告的分析师(一人或多人)就本研究报告确认:本人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公司研究报告是针对与公司签署服务协议的签约客户的专属研究产品,为该类客户进行投资决策时提供辅助和参考,双方对权利与义务均有严格约定。本公司研究报告仅提供给上述特定客户,并不面向公众发布。未经书面授权刊载或者转发的,本公司将采取维权措施追究其侵权责任。

证券市场是一个风险无时不在的市场。您在进行证券交易时存在赢利的可能,也存在亏损的风险。请您务必对此有清醒的认识,认真考虑是否进行证券交易。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条款


此报告旨为发给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证券”)的特定客户及其他专业人士。未经平安证券事先书面明文批准,不得更改或以任何方式传送、复印或派发此报告的材料、内容及其复印本予任何其他人。

此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平安证券认为可靠,但平安证券不能担保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观点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报告内容仅供参考。平安证券不对因使用此报告的材料而引致的损失而负上任何责任,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客户并不能仅依靠此报告而取代行使独立判断。

平安证券可发出其它与本报告所载资料不一致及有不同结论的报告。本报告及该等报告反映编写分析员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分析员于发出此报告日期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此报告所指的证券价格、价值及收入可跌可升。为免生疑问,此报告所载观点并不代表平安证券的立场。

平安证券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可能参与此报告所提及的发行商的投资银行业务或投资其发行的证券。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0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近期重点研究报告


本周重点报告精选(2020.03.09—2020.03.13)
【平安宏观深度报告】梦回2008——警惕国际市场“危机模式”
【平安策略深度报告】破茧重生——把脉注册制的影响与机遇
【平安生物医药行业动态跟踪报告】新冠疫情影响下,维生素、抗生素多品种涨价
【平安金融行业深度报告】强化金融支持力度,纾解实体资金困境
【平安石油石化行业动态跟踪报告】沙特展开价格战,市场策略从“保价格”转为“抢市场”
本周重点报告精选(2020.03.02—2020.03.06)
【平安全景图】地产|房地产企业全景图系列专题之销售篇
【平安债券专题报告】挖掘信用阿尔法,债券估值为关键——兼论中债估值与YY估值的对比【平安基金月报】市场波动加大,适当控制风险
【平安电子行业深度报告】日韩疫情影响供给有限,短期冲击不改行业上行趋势
【平安宏观快评】联储突发降息50基点,9·11or08危机重现?
【平安计算机行业深度报告】工业互联网搭上“新基建”快车,发展将提速
【平安有色行业深度报告】钴行业三个不变与一个变化
【平安研粹】2020年3月市场观点
【平安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深度报告】典型自主车企的发展路径及投入产出分析
【平安煤炭行业动态跟踪报告】智能开采,开辟煤炭新基建
【平安宏观专题报告】政策重心逐渐转向经济发展——疫情防控与经济政策部署的总结与展望
【平安策略月报】需防范全球新冠疫情扩散带来的负面影响——2020年3月策略月报
【平安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深度报告】智能网联定义汽车新终端,进击万亿市场
本周重点报告精选(2020.02.24—2020.02.28)
【平安全景图】商贸零售|生鲜零售行业全景图——现代渠道占比不足一半,供应链&业态变革推动行业发展
【平安煤炭行业深度报告】煤炭行业区域报告|陕西篇:受益战略西移,煤炭后起之秀
【平安电力设备行业深度报告】特斯拉的动力电池梦
【平安地产行业深度报告】疫情下的房地产政策、楼市及房企走势猜想
【平安石油石化行业动态跟踪报告】“危”“机”并存:浅析全球疫情对石化市场的影响
【平安债券专题报告】我国债市打破刚兑的前世今生及未来展望
【平安电力设备行业深度报告】特斯拉投入产出周期启示录
【平安建筑行业深度报告】装配式建筑专题:技术成熟+经济效益显著,政策开启装配式建筑万亿市场
【平安宏观深度报告】疫情对国际市场冲击显性化
【平安全景图】机械/计算机/电新/通信|智能制造系统全景图
【平安TMT行业深度报告】科技行业有序复工,机遇与挑战并存
【平安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深度报告】海外龙头研究系列:现代汽车全球化成败得失
【平安债券深度报告】疫情下的信用债市场:政策猜想、市场走向与择券建议
【平安全景图】地产|房地产企业全景图系列专题之土储篇
【平安环保公用行业深度报告】对比国内外垃圾收费模式,中国垃圾计量收费势在必行
【平安大宗周期行业深度报告】周期行业复工进度跟踪及难点剖析
【平安食品饮料行业深度报告】全面复工在即,寻找结构性机会
【平安全景图】医药|肝病用药全景图:肝病大国,不容忽视的海量市场
【平安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动态跟踪报告】经销商短期承压、龙头抗风险能力更强
【平安交运行业动态跟踪报告】航空、机场拐点将至,快递行业持续增长
【平安农林牧渔行业点评】蝗灾蔓延至印巴,关注农产品价格波动
【平安宏观深度报告】美国大选研究系列专题(一)|民调篇:美国大选及民调观察
【平安策略点评】再融资松绑打开科技主线向上空间
本周重点报告精选(2020.02.10—2020.02.14)
【平安生物医药行业深度报告】抗病毒药物方兴未艾,仍存大量未满足需求
【平安宏观深度报告】新时代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转型研究系列专题(七)|资本金篇:银行资本约束差异,补充工具创新应提速
【平安新能源汽车行业动态跟踪报告】从锂钴到整车——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投资机会梳理
【平安策略专题报告】科技创新将引领“疫后”结构性行情
【平安全景图】电子|半导体行业景气周期全景图
【平安全景图】电力|电价篇
【平安策略周报】科技引领结构行情持续
【平安环保公用行业动态跟踪报告】疫情之下,医废处理景气度大幅提升,运营资产防御价值凸显
【平安电力设备行业动态跟踪报告】海外风机龙头订单大增,国内疫情不改景气趋势
【平安大宗周期行业深度报告】无惧疫情短期扰动,布局周期待反弹
【平安策略专题报告】资本市场改革系列报告之一:从监管周期的视角看制度变革和市场机遇
【平安计算机行业深度报告】疫情推动线上应用需求增长,但后续需关注主线逻辑
【平安能源行业区域专题报告】新疆篇:国家能源供应基地,内陆向西开放窗口
【平安汽车行业深度报告】龙头依旧,新能源放眼长远
【平安TMT行业深度报告】疫情下,科技硬件产业的挑战与契机
【平安生物医药行业深度报告】生物医药产业是抗击冠状病毒的先锋
【平安地产&建筑建材行业深度报告】疫情短期阶段性冲击,中期关注政策端走向
【平安交运行业深度报告】疫情终将雨过天晴,“危”中寻“机”,交运看长线
【平安电子行业深度报告】企业复工在即,疫情短期影响有限
【平安大消费行业深度报告】春节消费受阻短冲击,价值不变抓买点
【平安宏观深度报告】短期冲击难以避免,金融市场“危”“机”并存——从总量视角看新冠疫情影响几何?
【平安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动态跟踪报告】40张图看懂2019年汽车行业
【平安电子行业深度报告】存储上行周期已至,静待非存储“建库存”行情
【平安有色行业深度报告】锂周期再探:供需变化积极,2020年有望见底回升
【平安宏观动态跟踪报告】解读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平安全景图】计算机&银行|区块链产业全景图
【平安研究】2019年度十大优秀报告
【平安电力设备动态跟踪】外资财报跟踪系列|海外工控巨头如何看2020年行业景气度
【平安宏观快评】存量贷款定价基准切换解读:推动融资成本下降,利率市场化更进一步【平安科创板系列全景图】机械|激光加工装备产业链全景图
【平安全景图】医药|百年抗癌,任重道远——抗肿瘤靶向药物篇
【平安全景图】医药|疫苗篇
【平安全景图】医药|带量采购政策全景分析
【平安新能源汽车】电动车产业链全景图——乘用车篇
【平安汽车】汽车经销商行业全景图——行业变革+多元化业务发展,经销商有望从量变到质变
【平安汽车】汽车产业链全景图——乘用车篇
【平安地产】商品住宅行业全景图——细数住宅前世、今生及未来
【平安地产】养老地产行业全景图:“需求升级+政策红利”双轮驱动,养老地产有望开启新时代
【平安地产】物业管理行业全景图:“城镇化+消费升级+渗透率提升”多重驱动,物管发展方兴未艾
【平安电子】手机产业链全景图
【平安电子】集成电路产业链全景图——科创板系列
【平安计算机】科创板系列——AI产业链全景图
【平安通信】科创板系列——通信5G产业链全景图
【平安机械】科创板系列——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全景图
【平安机械】智能制造行业全景图——半导体设备篇
【平安机械】电动车产业链全景图——锂电设备篇
【平安机械】3D打印产业链全景图|科创板系列
【平安电力】电力行业全景图——核电产业链篇【平安电力设备】电动车产业链全景图-电机电控篇
【平安电力设备】电动车产业链全景图——充电篇
【平安电力设备】电动车产业链全景图——电池材料篇
【平安食饮】生猪屠宰行业全景图
【平安食饮】牛奶产业链全景图
【平安建筑】装配式建筑行业全景图
【平安证券】环保行业全景图——生活垃圾篇
【平安钢铁】大宗周期行业全景图——钢铁篇
【平安有色】大宗周期行业全景图-有色篇:应用广泛,格局迥异
【平安石化】大宗周期行业全景图——石油化工篇
【平安煤炭】大宗周期行业全景图——煤炭


扫码关注我们


平安证券研究所官方公众号

“平安研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